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民族音乐概况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了解课程整体内容,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教学重点、难点1、什么是民族音乐、传统音乐、民间音乐?2、民间音乐的分类。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学习本课的基本要求1、弄清基本概念。2、弄清各类品种的艺术特点。3、了解各类品种的代表曲目,重点曲目要求背唱,能熟记旋律。二、民族音乐1、概念:凡是由中国人创造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都可以算作中国的民族音乐。2、传统音乐:(一个小于民族音乐的概念)是指有一定流传时间的,不是当代创作的音乐。在我国,常把清代以前即已经形成的音乐划归传统音乐的范畴。3、传统音乐可以分为四类: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宫廷雅乐和宫廷燕乐文人音乐:古琴音乐、词调音乐宗教音乐:佛教音乐和道教音乐民间音乐:民间形成并流彳行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体裁,例如:我国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三、民间音乐的五大类别:(一)民歌的分类:1、按题材内容分为:劳动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2、按产生年代分为: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3、按民族地区分为: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汉族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少数民族民歌按体裁分为:情歌、劳动歌、婚礼歌、祝寿歌(二)民间歌舞音乐:1、汉族歌舞:秧歌(黄河以北)花灯(西南地区)采茶(南方各省)二人转(东北农村)二人台(内蒙西部地区和山西北部)教学过程2、少数民族歌舞:维吾尔族(赛乃姆、十二木卡姆)广西瑶族(长鼓舞北西南地区苗族(芦笙舞);高山族(欢乐舞);朝鲜族(农乐舞)(三)说唱音乐又叫曲艺,是用来讲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我国的说唱音乐形式有341种。汉族说唱音乐分类:1、按艺术风格可以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2、按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及特点分为: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走唱类、板诵类、牌子除和杂除。(四)戏曲音乐: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是以剧本为主,以表演为中心,融歌、舞、剧为一炉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共有360多个剧种。1、(形成)北宋:杂剧2、 南宋:南戏3、(鼎盛)元代:元曲、元杂剧4、(高峰)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5、 现代:高腔、昆曲、梆子腔、皮黄腔(五)民族器乐: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题材的一种。是指我国传统器乐以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民族乐器的分类:1、周代,按制作材料分类,分为“八音”。2、 ^清末,按性能分类,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3、按演奏形式分为:独奏乐器和合奏乐器两类。四、学习民族音乐的目的和意义1、从发展中国音乐事业的角度看。2、从建设“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意义上看。3、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现状看。五、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结合自己的本专业,思考学习本课程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何意义。备注课题民歌概况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民歌的产生发展及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民歌的作用及艺术特点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概念:民歌是指民间歌曲的简称。它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集体创作并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受人民群众的改造、加工、筛选、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渐完美。2、历代民歌的发展状况:1)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分为风、雅、颂。风:国风,记载了当时十五个地区流行的民歌。2)继《诗经》后《楚辞》是又一部古代民歌集。《楚辞》分为两大类作品:一类是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他楚国诗人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的诗歌;另一类是经过他们整理的楚国民歌歌词。3)汉魏时期出现了乐府和相和歌。乐府:汉武帝刘彻建立的管理音乐的一个官署。其任务是收集民间音乐;创作和填写歌辞、创作与改编曲调、编配乐器、进行演唱及演奏等。相和歌:两汉间对民间“街陌讴谣”歌曲作艺术加工或另填新词形成的歌、舞、大曲等音乐的总称。4)唐代民歌的创作和流传是相当繁盛的。出现了一种新的音乐形式一“曲子”。5)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制度,到了明清时代已面临瓦解。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开始萌芽。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斗争中,产生了数量相当多的、具有强烈人民性的杰出的民歌。特点:广泛的内容;清新、明快、朴素的语言;形式上更为自由、活泼。教学过程3、民歌的作用和艺术特点:作用:1)教育传承作用2)人生礼仪公用3)祭祀与驱邪作用4)交际作用艺术特点:1)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及其手法简明和精湛,善于运用经济的材料,精练的手法和音调语言,创造出准确生动的音乐形象。2)我国民歌特点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它的表现方法,艺术技巧的丰富性。4、民歌的分类1)、按题材内容分为:劳动类、生活类、爱情类、传说故事类2)按产生年代分为:传统民歌、革命历史民歌、新民歌3)按民族地区分为: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汉族民歌按体裁分为:号子、山歌、小调(是从音乐的外部形态、特别是节奏特点上进行的分类)少数民族民歌按体裁分为:情歌、劳动歌、婚礼歌、祝寿歌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民歌的作用和艺术特点备注课题汉民族民歌一一号子课时6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号子的主要分类和音乐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号子的分类及代表曲目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教唱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1、概念:在北方常称“吆号子”,南方常称“喊号子”,有的地区也称做“哨子”(四川)直接伴1随劳动过程,起着统一步调,调节精神,驱除疲劳,提高劳动效率的歌曲,它是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人称之为艺术化的号令。2、作用:在劳动中,号子具有双重的功用: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3、号子的分类及代表作品听唱:(1)搬运号子一在以人直接负担重物的运输劳动中使用。例如:装卸、挑担、推车等。(2)工程号子一在打夯、打硪、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3)农事号子一在一般的农业劳动中歌唱,例如打麦、舂米、车水、薅草等。(4)船渔号子一伴随着船务劳动而歌唱。由于船务内容多样(例如打渔、行船、摇橹等),江上、海上的水路和气候情况多变,为配合这样复杂情况而歌唱的船渔号子就成为劳动号子中最丰富的一类。(5)作坊号子一过去,在一些采用土方法生产的工场、作坊中(例如盐坊、纸坊、粉坊等),繁重的劳动主要靠人工来完成,于是产生了与这些劳动相配合的号子。4、号子的表现特点:(1)简洁的表达方式。(2)强烈的节奏感(3)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4)坚毅、粗犷的音乐性格(5)音乐材料的重复性教学过程5、号子音乐结构特点:(1)形式比较短小,在劳动中反复歌唱,曲调起伏不大,节奏规整有力,一般来说,音域较窄,上下四、五度进行较多。(2)曲调起伏较大,音域较宽,节奏稍自由,每段后的和腔比较长。(3)曲调起伏很大,长带有复调因素,密切配合劳动的每一个过程,节奏多变化,唱词中多夹扎说白,唱时往往有数个号子顺次唱下来,具有套曲形式。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号子的分类及代表作品背唱备注课题汉民族民歌一一山歌课时1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山歌的主要分类和音乐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山歌的分类及代表曲目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教唱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1、概念:泛指劳动号子以外的各种山野歌曲。是人们在山野、田间、牧场的劳动中即兴抒发思想感情所编唱的民歌。2、俗称与分布:北方:信天游(顺天游、脚户调)山西:山曲(酸曲)、开花调、烂席片青海:花儿(少年、野曲)内蒙:爬山调(蒙汉调)南方:晨歌、扬歌、耍山歌、半山腔等少数民族:苗族(飞歌)、藏族(哩鲁)等江南的山歌比较流畅、秀丽,旋律跳动较小;高原的山歌比较高亢、粗犷,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草原上的“牧歌”比较悠长、舒展、奔放。3、山歌的分类山歌包括三类:一般山歌、田秧山歌和放牧山歌。1)一般山歌:信天游、山曲、花儿、江浙山歌、客家山歌、西南山歌、湖南山歌2)田秧山歌:又称田秧歌、田歌主要在插秧、除草、车水等劳动中传唱。3)放牧山歌: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相互问答逗趣所唱。歌词中常带有吆喝性的称词。4、田秧山歌1)俗称与分布:主要分布在:两湖、四川、贵州、浙江、江苏。相对集中在长江流域。浙江:田歌安徽:秧歌苏北:秧号子湖北:薅草歌四川、湖南:打闹江西:打鼓歌、锄山歌2)产生因素:提高劳动效率、调节劳动精神3)特点:因田秧山歌所伴随的劳动协作不强,不要求其音乐必须符合劳动的节奏,因此田秧山歌具有体裁类型的复杂性:它以山歌体裁为主,又常综合有号子和小调的因素。有些田秧山歌因音调优美动人,传唱范围逐渐扩大,甚至唱进了庙会、茶馆,有些田秧歌还具有相当的歌唱技巧。4)田秧山歌与号子的异同:相同点:演唱场地相同,调节精神,驱除疲劳、提高效率的目的相同。不同点:(1)节奏上:田秧山歌与劳动节奏不相一致;号子与劳动节奏紧紧相联。(2)抒情上:田秧山歌具有审美功能,有抒情性有调节功能;号子调节精神。5、北方一般山歌分类及曲目介绍:1)信天游概念:信天游又叫“顺天游”,山歌的一种,主要流行在陕西北部和与之接壤的宁夏及甘肃的东部、山西西部及内蒙古西南地区。以歌唱爱情或歌唱生活的艰辛和离愁别绪为主要内容,反映了黄土高原人民的精神面貌。特点:(1)两句一首、每句七言、多即兴创作,口头流传(2)曲式结构:上下句的结构形式上句旋律上扬,呈开放性;下句旋律收拢,相对而言比较平稳。(3)旋律进行方式:旋律大跳比较多;双四度结构比较多;调式上以五声调式为主(4)歌词特点:善于运用叠字、叠词,加强亲切感,节奏感。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上句写景,下句抒情;上句托物,下句言态。2)山曲概念:又叫“酸曲”、“开花调”、“烂席片”,主要流行在山西西北部和陕西北部榆林地区一带,内容以反映旧社会晋西北农民背井离乡到内蒙古一带谋生的“走西口”生活和爱情。特点:(1)歌词以七字句为基础,随感情和语言的变化而自由伸缩。(2)调式上以五声或六声调式为主
(3)音乐高亢、辽阔,多六、七度,以致十一度的大跳。(4)演唱上多独唱、无伴奏、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3)花儿概念:又称“少年”,流行于甘肃、青海、宁夏一带。内容涉及人民生活和各个方面。特点:(1)分布地区广泛、流传的民族多。(2)演唱上多用尖音或尖音与苍音结合的演唱方法。(3)结构上主要为上下句,其句式比较固定。(4)旋律上跳进多,且多连续的跳进,层次曲折丰富,风格独特。4)二乐句的曲式北方山歌以二乐句的乐段形式为主。这种二乐句的结构大多数第一句都是结束在调式音节的第五级或第四级音上,形成一个半终止,第二句结束在主音上,形成全终止。它们的曲调或者是两句大体相同而结束音不一样,或者是一起一伏的互相呼应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6、南方一般山歌分类及曲目介绍:教学过程1)西南山歌教学过程概况:我国西南地区多丘陵,许多地方山险路难,交通很不方便,因此这里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节奏自由而深长的山歌。由于这些山区田秧歌十分丰富、传唱普遍,因此一般山歌大多与当地的田秧山歌有密切的联系。由于我国西南地区不同省份的文化形态,民族分布及其风格传统等因素上的差异,这里的山歌在基本风格大体一致的基础上又有着气质和性格的不同特色。(1)四川山歌:刚劲、幽默并体现出深厚的汉族文化传统。(2)贵州山歌:古朴、深沉,带有原始的自然魅力。(3)云南山歌:多带有山野的泥土气息和边远地区的清新。具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曲调起伏很大,大音程的跳进多,旋律起伏的过程往往很急促,非常开朗豪爽;曲调进行级进多于跳进,旋律的进行曲折婉转,非常细腻,并富于装饰性。四乐句的曲式:在山歌中非常普遍,特别是在云南各省的山歌中,是一种最基本的曲式。这种四乐句的乐段结构,是由二乐句的曲式发展起来的。少数情况是将二乐句的乐段大致不变地反复一遍而构成。大多数情况是将二乐句的乐段予以变化的反复。变换主要的方法:以一二句为基础,将第一句的曲调加以变化,作为乐段的第三句,而第四乐句一般为第二乐句的反复。这样就形成了“起、承、转、合”的四乐句结构。2)江浙山歌概况: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山歌的统称。与北方山歌不同的是,江浙山歌没有集中的歌种,基本曲调的数量也比北方山歌少。特点:(1)音乐形式自由,即兴性强,歌词变化多。(2)调式上以五声音阶为基础。(3)句式结构变化幅度较大,以基本曲调的多种变化形态来适应不同的情绪和唱词。(4)曲式结构多为四句体,旋法以级进为主,音域比北方山歌窄,音乐委婉秀丽。3)闽、粤、赣客家山歌教学过程概况:“客家”特指因历代战乱而多次从黄河流域大批南迁的汉族居民。移民从河南、陕西、安徽一带南下,集中居住在粤北、粤东、闽西、赣南等地。教学过程客家山歌的特点:音乐简朴直畅,节奏自由,即兴变化的手法较多,旋律起伏较小,基本音域大多在五度左右。4)湖南山歌概况:地处长江中游,境内多丘陵,山地广布,山歌广为流传。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和低腔山歌”三种。高腔山歌:流传于湘中,节奏自由、音调高亢,拖腔处常有“啊呜啊呜”等衬词,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假声歌唱。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节奏性强,音量小,多为妇女在室内歌唱。7、放牧山歌: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相互问答逗趣所唱。歌词中常带有吆喝性的称词。8、山歌的特点:(1)节奏自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2)表现方法坦率、直露;音乐性格热情、奔放。(3)演唱形式自由。(4)演唱场地空旷。
教学过程(5)词曲的即兴性和自娱性。三、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山歌的分类及各类代表曲目背唱备注课题汉民族民歌一一小调课时8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调的分类及音乐特点教学重点、难点小调的分类及代表曲目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教唱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1、概念:又名小曲、小令、俗曲、俚曲,里巷之曲。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小曲。事实上,小调不仅在城镇演唱,也在农村广泛传唱,除了劳动号子和山歌之外,各种日常歌唱的小型民歌都可以归入小调类。2、分类:小调一般分为:吟唱调、谣曲和时调三类。(1)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吟诵调、叫卖调和风俗仪式中的吟唱调。(2)谣曲:艺术形式发展得比吟唱调成熟,篇幅不大,乐段结构完整,节拍比较规范。(3)时调:在小调类民歌中,时调的艺术形式发展得最为规范和成熟。它具有严谨规整的结构,变化丰富的节奏和音调,以及讲究的润腔方式。3、吟唱调(1)儿歌:是儿童在游戏、生活中唱的歌调。其内容主要是有关儿童的游戏、逗趣和在成长中的收获、体会等。其曲调大多音域较窄,乐汇较单一,结构不很严谨,手法不多,但形象活泼生动。(2)摇儿歌:摇儿歌大多数是大人摇哄婴儿入睡时哼的儿歌。歌词大多即兴哼成,结构较散,唱词内容简单,形式自由,常用拖腔。(3)叫卖调:大多流行与城镇。商贩为招揽顾客,吸引人们的注意,就要使其音调响亮、远传。因此,旋法的上扬、句末的自由延长等成为他形式上的一大特点。(4)吟诵调:是古人在年诵诗词、古文是用的歌调。加用歌调吟诵,更可体现诗词、古文中的语调、气势、性格风貌和韵味。《阳关三叠》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4、谣曲(1)诉苦歌:最常见的题材为长工诉苦和妇女诉苦。大多情绪较忧郁、缠绵,情感真切、动人,悲怨中仍不失对希望的向往。教学过程(2)情歌:谣曲中一种重要的题材,数量也很多。大多表现比较细致,情绪较委婉,音乐都很秀丽。既不象山歌那样爽直,也不象时调那样有较曲折、具体的情节常借用一些细小的物品作为情感的寓拖,构思巧妙,意味深长,但表现手法较朴素、简洁。(3)生活歌曲:反映日常生活、风土人情的内容。一般题材较细小,未能触及深刻的社会矛盾,却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面貌。歌词大多清新、情绪乐观充满着生气和活力。(4)嬉游歌:汉族中唱嬉游逗趣、问答启智内容的,在其他体裁中也很常见。与山歌的放牧山歌、小调的吟唱调中的这类民歌相比,谣曲的嬉游歌在艺术上比较完整,成熟,但他的表现手段又比时调中的这类歌简单。大多情绪欢快,娱乐性强。5、时调(1)孟姜女调:又叫“春调”、“梳妆台”、“十杯酒”、“尼姑思凡”等。其特点是微调式,四句体乐段,各句篇幅整齐、匀称,落音分别为商、徵、羽、徵,是典型的“起承转合”式乐段结构。内容以诉说离别、悲怨或爱恋情绪的题材为主。(2)剪靛花调:又名“剪剪花”、“剪甸花”、“靛花开”等。大多是倾向于欢快或喜悦柔丽的性质。归纳起来分为三种:反映生活趣事、游嬉欢娱的;反映恋爱生活、婚姻故事以及抒表惜别、思念之情的;诉苦题材的。(3)鲜花调:又名“茉莉花”,是清代以来十分流行的小曲。基本旋律形态是:四句体乐段,第一句分为两个短句,二者旋律相对称,落音相同,唱词相重叠;第三乐句紧缩,句后不停顿,与第四乐句紧相衔接;第四乐句唱词靠前,句尾有拖腔。整个旋律起伏较大,旋法及节奏形态变化较多,音乐曲折流畅抒情性强。6、小调的特点:(1)旋律起伏相对平稳,线条清晰(2)结构规整(3)表现手法委婉,细腻(4)音域不宽,开口可唱,流传广泛(5)有乐器作伴奏(6)歌词不是即兴创作,而是通过一定的传授关系和唱本来传播,比较固定。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小调的分类及各类代表曲目背唱备注课题歌舞部分(一)课时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歌舞音乐教学重点、难点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在我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中,载歌载舞,歌舞乐三者结合的形式更具有代表性,因此,常以“民间歌舞音乐”的名称来指我国民间舞蹈音乐。(一)民间舞蹈1、定义:它是指在民间形成的,并流彳亍于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它由人民群众自创,自演的,表现民族或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及劳动人民的精神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2、民间舞蹈包括民间歌舞和民间乐舞两种:A、民间歌舞是以歌与舞相伴随的形式,或边歌边舞,或歌舞交替。B、民间乐舞是不带歌唱而只以乐器为伴奏的舞蹈形式,舞者或伴随器乐而舞,或以乐器为道具,边舞边演奏。(伴奏乐器:丝竹乐为主,或打击乐为主。)(二)民间舞蹈的发展脉络:1、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氏族社会。2、奴隶时代的乐舞,是祭祀,崇拜天地和祖先的仪式的组成部分,为巫师所掌握。3、汉代,关于《龙舞》和《鱼舞》的记载。这种龙舞,是农业文化的产物,久旱不雨时,舞龙祈雨,插完秧后,舞龙驱虫。4、唐代,“相和大曲结构”:“散序—一歌—一破”5、宋代,戏曲艺术兴起,广泛吸收了宫廷和民间歌舞的艺术成就,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歌舞剧形成,取代了汉唐大帕宫廷音乐中的核心地位。
(三)汉族民间歌舞的主要种类:1、秧歌:流行于我国北方汉族地区,主要于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进在广场上表演,是一种集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1)秧歌的音乐分为三个部分:小场演唱:包括“领唱秧歌”与“走戏调”,前者由一名秧歌头在开场时演唱,不与舞蹈结合;后者边舞边唱。小场演唱的曲调多移植民歌中的小调,并加入锣鼓过门。锣鼓打击乐:主要用作舞蹈伴奏。唢呐吹奏:主要用作舞蹈伴奏。2)秧歌的舞蹈有过街、大场、小场,三个部分。过街:秧歌队在街上行进时,随着音乐一些简单的步法和队形变化。大场:用于秧歌的开场结尾等处的集体舞蹈,用几种比较简单的步法多样的队形作变化形成。小场:是二三人或三四人的小型歌舞表演,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2、花灯: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省,除汉族外,侗、苗、布依、土家等少数民族中也流行。教学过程1)分为两种类型:教学过程一类偏重于舞蹈,由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或对唱对舞。另一类偏重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向民间小戏发展。2)主要表演形式:(1)灯舞:这是最早的表演形式,表演者手执制作精类的各色彩灯,载歌载舞。(2)集体歌舞:参加人数众多,有极强的自娱性,众人手执同样道具,如灯笼扇,巾或花篮等,边歌边舞,并走出各种队形。(3)小型歌舞:男女二三人,表演有简单情节的小歌舞,内容是劳动或爱情等。常即兴编配舞。3)音乐是在各地山歌,小调的基础上改编,发展而成的,一般是结构短小,情绪活泼的曲调,表演内容比较复杂的节目时,往往将几首曲调联缀起来。4)伴奏乐器有胡琴、月琴、三弦、笛子及锣、鼓、镲等,领唱时用竹乐器舞蹈时用打击乐为主。3、二人转:流行在东北农村中的一种歌舞演唱形式,又名“蹦蹦秧歌,小落子”。以民歌,秧歌为基础,吸收莲花落等演变而成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952年定名为二人转。1)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舞蹈表演形式的被称为“双玩意”。另一种是歌舞小戏形式的被称为“拉场玩意”。双玩意有两个演员,一旦一丑,二人对唱、轮流接唱、齐唱、且唱且舞,从不间歇。旦:手持手扇和一方绸手帕,十分引人注目,成为歌舞的主要角色。丑:手拿霸王鞭配合,使歌舞热烈活泼,风趣横生,有故事,情节,但没有固定的角色,两人常兼演几个不同人物,并常夹着有第三人称的叙事成分。2)节拍为一板三眼(4/4),音乐由无数个上下名结构的小曲联合而成。3)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此外还有二胡,唢呐在甩腔时用,同时加入帮腔,使音乐更加高昂有力。4、二人台:流彳行于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演员只有二人,一旦一丑,旦手拿绸手帕或折扇,丑角拿小钗或折扇,内容有时一人兼饰两角的特点。1)音乐有两个部分:唱腔:来源于当地汉族民歌的“爬山调”,“码头调”和部分蒙古民歌。牌子曲:来源于民歌,其次是来源于戏曲、佛曲和吹奏乐曲。2)音乐特点:装饰音,颤音的应用和经常出现大跳音程,情绪热闹红火,而且发展布局规律是由慢而快,使情绪逐步发展到高潮。3)器乐:笛子、四胡、扬琴和四块瓦(一种竹制的打击乐器),笛子的地位等特别重要。三、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二人转的音乐特点备注课题歌舞部分(二)课时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少数民族歌舞音乐教学重点、难点少数民族歌舞音乐代表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一)维吾尔族的民歌与歌舞民歌:“维吾尔”是民族自称,大意为“团结”,“联合”。1、音乐上的特点:(1)音乐艺术变换突然,往往在同一音区的两个乐句之间,插入一个另一音区的短句。(2)调性变化多样,但也有两种调性混合使用,此外还有采用变化音的特殊结构的调式。2、形式而言,维吾尔民歌可分为两类:(1)抒情,叙事性民歌,包括大部分劳动歌曲,历史歌曲和一部分爱情歌曲,生活歌曲。其特点是节奏自由,气息悠长,深沉抒情,保留浓郁的牧歌气质,以一人独唱或弹唱为主。(2)歌舞性民歌。《送我一朵玫瑰花》是一首活泼风趣的歌曲,歌词朴素而又有幽默感,曲调抒情活泼,节奏明朗跳跃,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充满青春活力的豪爽和性格。《阿拉木汗》流传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舞,“阿拉木汗”是姑娘的名字,这着歌舞曲,以双人边歌边舞的形式,赞美像鲜花般的阿拉木汗。一问一答,活跃而风趣,歌曲是多段词在上下两句反复演唱之后,接一段短小的副歌。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频繁运用切分音节奏,使乐曲轻快活泼的音调更为突出,再结合手鼓的伴奏。歌舞:1、赛乃姆广泛流行一新疆维吾尔族各地区。表演时,大家围成圆圈席地而坐,乐队聚在一角,舞者在圈中。舞者不唱,而由观众拍手唱和。(1)形式:有一人独舞,二人对舞及三五人同舞等形式。(2)音乐由多首歌舞组成,开始是中速,中间渐快,最后转为快速并在高潮中结束。(3)内容大多表现爱情生活,也可以用旧曲调即兴编新词,描绘当时的欢乐情景。(4)伴奏乐器:手鼓、萨巴依、四块瓦、弹拨尔、独它尔、热瓦普、笛子、扬琴等。2、十二木卡姆(歌舞音乐)木卡姆意为“大曲”,是一种包括歌曲、歌舞和器乐曲的综合大型套曲,由民间音乐家在节庆和娱乐晚会中表演。拒考证,木卡姆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许多知名与不知名的歌手,艺人创作,积累而成的,并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15世纪已盛行于新疆各地。由于有十二套,因此称为“十二木卡姆”(古典歌舞音乐)教学过程(1)音乐结构包括四个部分:教学过程木卡姆:感情深沉的散板序唱,节奏自由,乐句长短不一。穹拉克曼:原意为“大曲”由若干叙事性歌曲和歌舞组成。歌词之间有大段器乐间奏曲,朗诵。达斯坦:原意为“抒情歌”由三至五首,节拍、速度不同的叙事抒情歌曲组成。插有间奏,音乐抒情优美,结构规整,开始稍慢,逐步加快直到结束。麦西热普:愿意为“欢乐的晚会”由三至六首节拍不同的舞蹈歌曲组成,没有间奏,没有长于一乐节的过门。开始是刚健有力的舞蹈歌曲。以后逐渐加快,最后以欢快热烈的音调结束。(2)唱词是一些内容不相关联的诗歌联缀起来的。表达了人民热爱光明幸福和憎恶黑暗努力的思想感情。(3)演出形式:开始前演唱者坐在上方,听众围成一圈或坐或立,首先由一位坐在上方的女者唱一段“散序”之后众人才能齐唱和舞蹈。(4)伴奏乐器:弹拔尔、独它尔、热瓦甫、艾捷克、扬琴、手鼓、沙巴依等。个别地区加上较古老的乐器卡龙和皮皮。
(二)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天山以北,少数分布在甘肃,青海西部,以畜牧业为主,善于歌咏和弹琴。歌手们编唱各种民歌,弹奏冬不拉,用来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著名的歌手被称为“阿肯”。音乐特点:1、调节器式音阶:五声、六声、七声音阶,而七声音阶用的最多,常用的宫调,羽调式次之,微调式商调式较少,也有混合调式,或调节器式交替和转调的。2、哈萨克民歌是旧牧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曲中喜用呼唤音调作曲。《美丽的姑娘》一首情歌。表现男青年对姑娘的赞美,把她比作“冲出朝霞的太阳”,“比鲜花还鲜艳”,比拟十分丰富,结构:上乐句+下乐句+副歌。重复的变化,曲调悠扬欢快。《玛依拉》嘹亮,高亢,富有草原风味。描写一位美丽的姑娘“玛依拉”如同大多数哈萨克民歌一样,它的后半部有一个短小的副歌,曲调轻盈明快。(三)藏族的民歌与歌舞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省自称“博”。藏族民歌:鲁是藏族民歌的总称。教学过程1、卓鲁(牧歌)教学过程放牧时唱的歌曲音乐特点:上下句结构。富有辽阔舒展的草原生活气息。2、哩鲁(山歌)与牧歌的结构相近似,但风格不同,山歌的旋律一般两起两伏。3、昌鲁(酒歌,敬酒时唱的歌曲)音乐特点:可以伴随简单的舞蹈动作,情绪洒脱曲调流畅,乐段完整,情感表达细腻秀雅。4、达鲁(箭歌)狩猎时唱的歌曲流行于东南部林区。音乐特点:曲调清新明快,有时还有调式的转换,给人们以委婉亲切的感觉。(三)藏族歌舞:谐:歌舞,泛指流传在广大农牧村镇的自娱性集体歌舞。1、果谐(锅庄)意为圆圈舞分布在四川甘孜、昌都等地音乐结构:慢板歌舞与快板歌舞两个部分,开始是慢板,越跳越快最后在热烈的情绪中结束。一段较完整的曲目中用一种叫“卡谐”的快板。作为快与慢段的中间衔接。2、堆谐(踢踏舞)堆谐为脚下敲击节奏的踢踏舞,步伐复杂节奏多变。有职业的艺人,因在拉萨最盛行,又称“拉萨踢踏舞”。3、戛姆谐(旋子舞)是堆谐的姊妹艺种,由于它采用“比旺”作为伴奏乐器。因此被译为“旋子舞”。4、莱谐5、囊玛(古典歌舞)(四)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吉宁、黑龙江、青海、宁夏、甘肃此外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也有少数蒙古族1、演唱形式:“好来宝”(即兴演唱各种赞美和讽刺的诗歌)善于表现故事性较强的题材。2、特有的民族器乐:马头琴3、舞蹈:安代舞、忠碗舞、挤奶舞、鄂尔多斯舞。(二)民歌:从音乐特点和风格上蒙古的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长调:曲调悠长、节奏自由、曲式篇幅较长大,带有浓郁的草原气息。短调:曲调较紧凑,节奏整齐,曲式篇幅教短小。(五)长鼓舞长鼓舞:广西瑶族的一种民间歌舞。过去是在古历正月十五、初一“祭盘王”时跳,现在发展成一种节日活动的集体歌舞。演出形式:两人或四人表演,舞者右手执鼓、左手敲击,边击边舞。内容:种田、建房屋、生产劳动的过程。音乐:音域较窄、曲调朴实、带朗诵性。伴奏乐器:唢呐、锣、小鼓。(六)芦笙舞芦笙舞:流行于西南地区苗族的一种民间歌舞。分布于贵州、湖南苗族人民居住区,几乎村村寨寨都有芦笙舞的组织。演出形式:舞蹈时围成圆圈、男子吹笙在前面走,女子跟在后面随着乐声舞蹈。(七)欢乐舞高山族的民间舞蹈。流行于台湾中部、北部和东部高山族人民居住的地区。特点:与劳动的联系很密切,人们在劳动前后或庆祝丰收的场面常跳这种舞蹈,用来表达他对劳动的热爱和向往幸福生活的愿望。(八)农乐舞农乐舞:朝鲜族最流行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节日娱乐性的集体歌舞,参加表演的男女演员各执一手鼓。男演员头戴“象帽”冒顶附有一根可以转动的纸条,称“象尾”(三尺左右)伴奏乐器:小锣、长鼓、唢呐等。
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备注第23-24次课课题说唱音乐课时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说唱音乐及代表形式教学重点、难点京韵大鼓、苏州弹词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一)概念:说唱又叫曲艺,说唱音乐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故事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二)历史简况:我国说唱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一般认为我国说唱音乐的正式形成是在隋唐时期。1、隋代:萌芽和孕育期(说话)2、唐代:形成期(变文)3、宋朝:成熟期4、元明时期:发展期(词话)5、清代:鼎盛期。(三)曲种与分类:教学过程1、剧1928年调查,我国说唱有341个曲种,一般都是有说有唱的,少数除外。教学过程2、分类:(汉族)A、按艺术风格,我国汉族的说唱音乐部分可以大致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四大类。B、按主奏乐器、历史渊源、音乐风格特点,大致可以分为:鼓词类、弹词类、道情类、牌子曲类、琴书类、杂曲类、走唱类和板诵类。(四)说唱音乐的唱腔1、半说半唱和唱中夹说的唱腔2、似唱似说的唱腔3、旋律性很强的唱腔(五)说唱音乐的表演形式:1、单口唱2、对口唱3、帮唱(六)说唱音乐的特点:与语言紧密结合富有地方性伴奏乐器简单,表现手法丰富叙事和代言。(七)南词北鼓“南词”指南方的弹词,最具代表的是苏州弹词。“北鼓”指北方的大鼓,最具代表的是京韵大鼓。它们均由词话发展而来。京韵大鼓(又名京音大鼓)是鼓词类中影响教广的一曲种。1、流传地区及历史渊源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因用北京语言演唱而得名。最初是河北河间农民艺人农闲是在乡间庙会上打板击鼓的说唱形式,演员大都是农村成长起来的;1908年进入城市。2、演出形式:由一人站唱,左手持板,右手击鼓。3、伴奏乐器:三弦、四胡、必要是可以增加二胡、琵琶等乐器。4、特点:教学过程京韵大鼓属于板腔体的结构形式,通过唱腔和节奏的变化表现复杂的故事情节刻画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教学过程5、代表人物:刘宝全(1869〜1942)京韵大鼓演员。原名毅民,河北深县人,生于北京。9岁时,随父学唱木板大鼓,11岁登台演出。后在天津改学京剧,唱老生。不久,又拜“木板大鼓”艺人胡十为师,重唱大鼓,并同时向霍明亮、宋五学艺。贡献:(1)吸收了梆子腔、皮黄腔、石韵书、马头调等吸取,说唱的声韵、唱法(2)借鉴京剧的表演程式,依照北京语言的吐字发音特点,并在文人的帮助下修订,丰富演唱曲目,历经数年的钻研,终于形成了京韵大鼓的规模。(3)刘宝全的演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汉口,济南等地备受欢迎被誉为“鼓界大王”使“刘派”成为京韵大鼓中最主要的艺术流派。代表曲目:《重整河山待后生》苏州弹词因用弹拨乐器伴奏,并用苏州方言演唱而得名。1、流传地区和历史渊源:以苏州为中心,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明代中叶以来,弹词在苏州地区经过长期的变化和发展,在民间流行日益广泛。到清代乾隆年间出现了名家王周土(兴起是的代表人物)。到嘉庆、道光以来出现了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等名家。
教学过程2、表演形式:一人、二人、和二人以上等表演形式表演者有说有唱,自弹自唱。3、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4、特点: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基本唱腔是上下句变化反复结构。在体裁上为散文和韵文结合,并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以说、噱、弹、唱的艺术手段描绘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5、苏州弹词的三大流派(1)陈调:陈遇乾,苍劲浑厚,宜于表现悲壮慷慨之情,代表演员还有,杨振雄、将月泉。(2)俞调:俞秀山,速度徐缓、旋律曲折激越,流畅委婉,有,三回九转”之说,代表演员还有补莲芳、夏菏生。(3)马调:马如飞,质朴爽利,韵味浓厚,吟诵性的曲调尤其擅长于叙事。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备注第25-26次课课题戏曲音乐课时4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戏曲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代表曲种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京剧的唱腔及板式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一)历史简况:中国的戏曲渊源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共有360多个剧种。戏曲作为一种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结合的综合体,起渊源可追溯到先秦的乐舞和俳优。1、汉代:角砥是戏曲艺术的萌芽2、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音乐艺术的多方面的发展,为我过戏曲艺术形式的形成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条件。3、宋元时期:北宋:杂剧;南宋:南戏;元代:元曲4、明代:传奇5、现代:四大声腔(二)什么是戏曲: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是以剧本为主,以表演为中心,融歌、舞、剧为一炉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三)戏曲的构成:我国的戏曲是音乐、舞蹈和戏剧三者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1、唱腔戏曲音乐的唱腔分为曲牌体和板腔体。曲牌体:又称作曲牌联缀或联套曲,属于套曲结构。板腔体:又叫板式变化体。以一对上下句为基础,在变奏中突出节奏、节拍对比的作用,以不同板式的连接和变化作为音乐结构的基本手段。2、念白“念”和“白”在戏曲中是有区别的。“念”主要指念引子和念诗,这是戏曲念白中音乐性比较强的一部分。“白”分为“韵白”和“京白”(土白)
韵白:许多剧种中的老生和青衣等角色所用的就是这种韵白,多用以表现上层人物的身份或庄重的性格。京白(土白):多用于表现花旦和丑角,以表现下层任务的身份和活泼的性格,与日常语言比较切近,注重本色。3、伴奏乐器:器乐除了用作唱腔的伴奏之外,还用以配合舞台的动作与戏剧情节的进展,对调剂舞台节奏,渲染清洁气氛,以及一出戏的结构同意和完整性其着重要作用。戏曲乐队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指管弦乐对,主要任务是唱腔的伴奏和过场音乐的演奏。武场:指打击乐,主要表现任务的情绪,烘托舞台戏剧的气氛,并使唱、念、做、打有机的统一连贯起来。(四)行当的分类生(男)成年,老生、小生、武生等旦(女)正旦(青衣)、小旦(花旦)、老旦、彩旦等净(有特殊性格的男性人物)铜锤花脸、架子花脸等教学过程丑(小花脸)文丑、武丑、丑婆教学过程(五)戏曲音乐一一京剧京剧是形成在北京城中的皮黄剧种,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京剧的来源:徽调和汉调1、早期的代表人物:在京剧的发展中程长庚、张二奎和余三胜形成了皮黄戏中徽、京、汉三个不同的唱老生的艺术流派。2、京剧的唱腔及板式:西皮腔:以京胡的五度定弦(6-3)为特点,曲调高亢,明朗刚劲,宜于表现明快慷慨激昂情绪。二黄腔:以京胡的五度定弦(5-2)为特点,其腔调流畅稳健,宜于抒情和叙事。3、伴奏乐器:京剧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文场:京胡、月琴、京二胡武场:板、鼓、大锣、小锣4、代表人物:梅兰芳
教学过程梅兰芳先生(1894-1961)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四大名旦:程砚秋、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三、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备注
课题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教学重点、难点八音分类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一)民族器乐简况1、概念: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指我国传统器乐以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民间传统音乐。2、乐器的起源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乐器是: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8000年的七孔骨笛。综合考古发现,认为:迄今为止,制作和使用都比较简单的打击乐器(钟、磬、鼓)当出现在前;利用芦苇、海螺、兽角等制作,并较易发声的管乐器可能稍后;制作和使用难度都比较大的弦乐器则出现的更晚。3、乐器的发展:(1)先秦时期的乐器:这一时期文献记载的乐器有七十多种,并且出现了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由于乐器品种的增加,于是在周代产生了根据制作材料不同而分类的乐器分类—一“八音分类”金:钟、镛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建鼓丝:琴、瑟、筝木:柷、敔匏:笙、竽竹:萧、笛(2)汉魏时期的乐器横笛、羌笛、笳、角、曲项琵琶、筚篥羌笛:羌族吹奏乐器笳:胡笳,古代吹奏乐器,流行于塞北和西域教学后记复习思考
题备注(3)隋唐时期的乐器a、具文献记载这一时期共有300多种乐器;b、这一时期琵琶这一乐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c、出现了插弦乐器:奚琴(胡琴的前身)轧筝(由弹拨乐器筝发展起来,用竹片,芦苇杆、高粱杆插弦发出声音)(4)宋元时期的乐器由于这一时期说唱音乐的成熟,戏曲音乐的形成,对于民族器乐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器乐合奏的音乐形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5)清时期的乐器a、胡琴乐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京胡、板胡、二胡)b、外来乐器的传入:弹拨乐器一扬琴吹管乐器一唢呐c、阮的发展和月琴(由阮发展而来,但琴颈较短)的出现。(6)代乐器二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一代表人物刘天华(专业二胡的奠基人)(二)民族乐器的分类1、周代,按制作材料分类,分为“八音”2、清末,按性能分类,分为: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3、近几十年来,德国乐器学者萨克斯(C.Sachs)和奥地利音乐学者霍恩博斯特尔(E.M.VonHornbostel)于1941年提出的现代乐器分类法被广泛的采纳,我国的民间乐器被分为:体鸣乐器(钟、铜鼓、锣、板等);气鸣乐器(笛、萧、笙、管、唢呐等);膜鸣乐器(鼓)和弦鸣乐器(琴、筝、琵琶、三弦、扬琴、胡琴等)4、按演奏形式分为:独奏乐器和合奏乐器两类。课题吹管乐器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吹管类乐器及代表曲目教学重点、难点笛子及分类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1、竹笛构造: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分类及代表曲目:梆笛:因伴奏梆子腔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称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管身较曲笛名细而短。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代表曲目:冯子存《五梆子》《喜相逢》《放风筝》刘管乐《荫中鸟》《卖菜》简广易《牧民新歌》魏显忠《扬鞭催马运粮忙》曲笛: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即缠丝)笛,因盛产于苏州,故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C调或D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一。代表曲目:陆春龄《鹧鸪飞》《今昔》《欢乐歌》江先谓《姑苏行》赵松庭《三五七》《早晨》2、笙我国最古老的簧管乐器1)结构组成: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使用材质:笙簧:古代用竹制,现代多用响铜;笙苗:多用紫竹制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制笙脚以装簧片;应用谱号:低音谱号,不移调记谱。乐器特色:古老的中国民间乐器,属于簧片乐器族内的吹孔簧鸣乐器类,是世界上现存大多数簧片乐器的鼻祖。发音清越、高雅,音质柔和,歌唱性强,具有中国民间色彩。在中国分布广泛,大致有十七簧、二十一簧和三十六簧三种规格。多用于合奏以及地方戏曲伴奏。2)代表人物及作品:胡天泉:笙演奏家。1934年出生于山西忻县民间艺人家庭,十岁开始随父学艺,以吹唢呐为生。1953年参军,任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笙演员。1957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文艺比赛中获金质奖章。先后到二十几个国家访问演出。还与人合作创作,改编了《凤凰展翅》、《白鸽飞翔》、《草原骑兵》等曲。对笙的改革和演奏技巧的发展有较大贡献。3、唢呐,古又称琐嘹,苏尔奈。原是波斯乐器,明正德时(1501—1521)已有此器,那是称之“唆哪”,先为军中之乐,后入民间。明王圻《三才图会》(1607)即“唢奈”其制如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唢呐结构上分别由双簧哨子(芦苇制成)、蕊子(铜制)、杆子(有白木,红木,老红木)和铜碗(喇叭形)四部分组成,大小根据唢呐的定调而不同,调子定得越高,唢呐就越小。小唢呐:杆长22〜3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23厘米的(又称“三吱子”)。流行在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音色柔和,多用来独奏或合奏,尤以与二胡等合奏更为动听,并常为歌舞伴奏,其中流行湖南的唢呐,还用于说唱音乐“唢鼓”的伴奏。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江西会昌的唢呐,侵子是用银做的,上、下口直径相差特别悬殊,并在侵子下端至第八孔上端的管中,装有一个中空管,音响别具一格。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37厘米的(又名“黑杆子”)。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介于大小唢呐之间,音色柔和。多用于歌舞伴奏。中小唢呐,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北方称之为“南方唢呐”。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最常用的是杆长50厘米的(又名“大杆子”)。流行于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哨用芦苇制成,哨片多呈口袋状,吹起来声音低沉宏大,常用来吹奏大型乐曲。代表曲目:《百鸟朝凤》三、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备注课题拉弦乐器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拉弦乐器的代表及曲目教学重点、难点二胡的代表人物及曲目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1、二胡:拉弦乐器。又名胡琴、南胡、嗡子、胡胡。由唐宋以来的奚琴、嵇琴、胡琴演变而来。二胡由琴筒,振动膜,琴杆,琴头,弦轴(轸子),千斤,琴马,琴弓和琴弦等部件组成。现代二胡定弦为:d1、a1。音域约三个八度。代表人物及作品:1)华彦钧(1893-1950年)人称“瞎子阿炳”,江苏无锡人。我国著名民间音乐家。自幼随其父雷尊道道士华清和学习各种乐器。华清和死后,他经常同民间吹鼓手交往,并参加他们的吹奏活动。这一时期他以有一只眼睛看不见了。后因道产变卖,30岁时沦为流浪艺人,此时已双目失明,靠卖乐器和演奏为生。在他去世前三个月遇到了杨荫浏为他录制了《二泉映月》等音乐,这样他的二胡、琵琶^得以保留下来。代表作品: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风春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2)刘天华(1895-1932年)江苏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时期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民族音乐的事业。对于我国二胡艺术有突出的贡献:a、他创作了十首颇具影响的二胡曲;b、广泛吸收了其他器乐的演奏方法,如小提琴的跳弓、泛音、颤弓、换把等;c、音调上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一些因素,丰富了民族器乐的语汇;d、在二胡教学上,在我国第一次建立了二胡的教材体系。可以说他是专业二胡学派的奠基人。1918年创作的《病中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有创作者的二胡曲。代表作品:《良宵》《病中吟》《月夜》《独弦操》《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烛影摇红》《光明行》《闲居吟》3)其它二胡代表曲目:刘文金:《豫北叙事曲》《三门峡畅想曲》《长城随想》黄海怀:《赛马》《江河水》张晓峰、胡晓谷:《新婚别》2、高胡:亦称粤胡,原流彳亍于广东地区,现已在全国各地民族乐队中普遍使用。琴筒木制,张两根金属弦。高胡用高音谱表记谱。高胡的音质清亮,透明,声音穿透力强,很有特点。高胡既可演奏缓慢,抒情,华丽的旋律,又能演奏活泼,轻快的技巧性乐段。代表人物及作品:吕文成(1898-1981年)广东中山人。早年旅居上海,颇受江南一带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后期回到广州。擅长二胡、扬琴。在20世纪二十年代将二胡改制为“粤胡”。他首先把二胡的丝弦改为小提琴用的钢弦,并采取以两膝适当部位夹住琴筒的拉奏方法。由于主要用于广州小曲的演奏所以开始称“粤胡”,现称高胡。他对广东音乐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代表作品:《平湖秋月》《步步高》其他人物代表作品:《鸟投林》(易剑泉)《旱天雷》(严老烈)《雨打芭蕉》(何柳堂)刘天华、阿炳、吕文成改变了二胡在中国民族器乐中低微的地位。3、板胡又称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瓢等,是流行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的拉奏乐器。各地区戏曲、说唱音乐所用的板胡,形制相同,在规格上略有差别。板胡琴筒为椰壳,以桐木为面板,张两根金属弦(或丝弦),弓子为两弦所夹。用高音谱表记谱。如《大起板》。与二胡的区别:比二胡琴杆要短一些,粗一些。琴弓比二胡要长。三、小结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备注课题弹拨乐器课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弹拨乐器的代表及曲目教学重点、难点琵琶曲的分类及各类特点教学说明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结合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讲授新课(一)古琴古琴即七弦琴,在古代即称琴。它的存在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是最古老的、纯正的中国乐器之一。早在《诗经》中,就有“窈佻淑女,琴瑟友之”之句,尤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古琴音量不大,但音色丰富、演奏手法细腻,内容多表现“超脱”或“出世”之情;也有激昂慷慨的咏志之作。古琴的音域宽广,共有四个八度和一个大二度。虽然音量较小,但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出很多极富特色、极有韵味的乐音。其基本音响大体可分为三类:散音(即左手不按的空弦音)、按音(也称实音,即左手按弦,右手拨弦时发出的声音)、泛音(即右手拨弦,左手轻碰琴弦所发出的较^清亮的声音)。但实际操奏起来,吟、揉、绰、注以及由双弦同时拨奏的和音等,又各有自己的讲究。古琴不仅音色优美,同时还具有精深高妙的美学内涵、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古色古香、典雅质朴的文人气度。其艺术深邃高妙而又源远流长,正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灵魂所在。《流水》一首古老的琴曲。最早传谱见于明代朱权于1425年编印的《神奇秘谱》。朱权是朱元璋的第17子,《神奇密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但《流水》一曲的产生年代要早的多。剧朱权在该书题解中考证“《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分为四段,《流水》为八段。”琴曲《流水》目前有五十多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我们目前所听到的一般是我国当代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川派张孔三先生的《天闻阁琴谱》改编。《流水》一曲被录入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上携带一张镀金唱片中,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宇宙星球的高级生物传递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
/--\王王王王(二)琵琶“琵琶”二字,是从秦代筑长城的时候起,有模拟弹乐器上所发的音而得的状音字,在一个位置竖放或斜放乐器上,"琵"是模拟向左弹所得的音,“琶”是模拟向右弹所得的音。在较古的时候,凡用类似方法弹奏的乐器,都叫"琵琶"。所以在那时候,"琵琶"是多种乐器的总名,连现在的三弦,琵琶,阮,月琴都包括在内,后来同类弹乐器中的每一个有了专门的名称。琵琶这一名称变成为现在这样的一种琵琶所专有。琵琶在唐代被视为主要的乐器,当时的大曲,常以琵琶开始,现在琵琶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的民间仍相当流行,主要用来在伴奏说唱伴器合奏的,它也有着很多独奏的曲调。琵琶曲分为三类:文曲、武曲和大曲。教学过程琵琶武曲重右手演奏技巧,格调雄壮慷慨、气魄宏大。乐曲以壮物为主,富于写实性和叙事性。乐曲往往根据内容情节发展连续叙述,类似章回小说或戏剧的分幕分场,结构庞大,有声有色起落分明。代表作品:《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教学过程琵琶文曲重左手技巧,善表现格调细腻、轻巧、幽雅抒情,富有概括性和倾诉性。往往以简朴动人的旋律或优美清新的音调,来表达深刻往境。代表作品:《夕阳箫鼓》《汉宫秋月》《塞上曲》等大曲是综合以上两种乐曲的表现手法及演奏风格,不受文曲和武曲格调的束缚。演奏上自由活泼、风格新颖欢畅。代表作品:《阳春白雪》《龙船》等(三)筝筝是中国较古老的民族乐器,最早见于《史记》,公元前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铁路道岔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钢铁电商行业发展模式及十三五规划建议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金属银行业运行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金属旋开盖行业需求趋势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采血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及发展战略建议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轮摩托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超级特一粉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酒店前台实习报告内容
- 2022年广东省海景房租赁合同
- 2024年大卷重铜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河北省沧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课件
- 韩国豪华游轮7日游课件
- 高中数学成绩分析报告
- 自来水厂安全教育课件
- 关爱自己从心开始课件
- 智慧航天物联网
- RM60实用操作课件
- 2024历史建筑测绘建档规程
- 工地水电仓库管理制度
- 2024上海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