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曹魏时期,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有人骂嵇绍为仇人卖命“不孝之罪通于天”,西晋王朝却一直将他奉为忠义楷模,并再三褒奖。这说明,西晋时期A.正统思想受到玄学冲击 B.门阀制度渐趋衰落C.士族与王朝利益的结合 D.社会处于分裂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西晋是士族支撑起来的政权;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说明士族利益与政权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排除A项;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排除B项;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朝采取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自东汉后期其选举标准往往取决于地方上少数人的品评。如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A.察举制选举标准的完善 B.世家大族的没落C.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 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因此根据材料“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可知适用于研究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C项正确;察举制并不完善,存在较大缺陷,在后期十分明显,排除A项;材料与世家大族的没落无关,排除B项;选官权力掌握在地方手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3.东晋刘波在淝水之战五年后上疏说:今政烦(苛)役殷(众),所在凋敝,仓廪空虚,国用倾竭,下民侵削,流亡相属。略计户口,但咸安(371年)已来,十分去三。这能佐证A.社会动荡的本质 B.人口增加的背景C.分裂割据的影响 D.财政困难的危害【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仓廪空虚,国用倾竭”、“十分去三”等信息可以看出东晋时期财政困难,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晋时期财政困难,AC两项不能体现,排除;依据材料“十分去三”可以看出当时人口在减少,排除B项。故选D项。4.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能直接佐证良渚文化中“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墓葬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寡悬殊、质量高低反映了当时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平等的状况,表明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项正确;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炭化稻堆积表明当时良渚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不能用以佐证“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与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无关,排除C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起到测定良渚文化历史时期的作用,无法以此得出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5.《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以拱卫周王室,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答案为B;禅让制发生在原始社会,不是西周时期,A错误;郡县制是从东周的春秋时期出现,B错误不符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D错误。6.《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万邦林立【答案】C【解析】公元前771年,西北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C项正确;武王克商描述的是周的建立,排除A项;平王东迁是东周建立,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万邦林立与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答案】B【解析】战国初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答案为B;战国时期掌握实权的为各国国君而不是卿大夫,A错误;工商业发展是达到富兵强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各国变法的根本目的,C错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而周王室代表着落后的奴隶主,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8.《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承认土地私有 B.革除陈规陋习 C.强化社会控制 D.打击旧贵族势力【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商鞅变法中实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措施,通过奖励军功,使贵族没有军功的不得为属籍的方式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项正确;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的是废井田,开阡陌,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项;题干中奖励军功的政策并非革除陈规陋习,排除B项;奖励军功没办法强化社会控制,商鞅变法中强化社会控制的是什五连坐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9.武王灭商后,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庞大的殷族遗民,周公向他建议“使其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武王于是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王室子弟是分封的主要对象B.让商代贵族维持自己的统治C.分封前代贵族巩固西周政权D.完全继承商代土地耕作制度【答案】C【解析】分封前代贵族,目的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庞大的殷族遗民”说明此时强调的分封的对象是殷商后裔,并非探讨分封的主体的问题,故A项错误;分封的商代贵族,不可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此时商代贵族已经失去了统治权,故B项错误;商代的土地耕作制度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10.同是儒家学者,荀子曾力辩天命与政治人事无关,主张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而董仲舒却主张“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种变化反映出A.儒学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 B.儒学的天命观发生了质变C.汉代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 D.董仲舒不认可荀子的观点【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选修秦时期的儒学,提出君权神授的主张,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A项正确,排除C;“质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董仲舒对荀子思想的否定,排除D。11.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是A.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姻 D.金瓶掣签【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主动学习汉族文化,促进南北文化融合,因此孝文帝改革性质属于少数民族封建化运动,故B选项正确;七擒七纵孟获主要是指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与材料中的民族融合和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无关,故A选项错误;唐蕃联姻主要加强中原地区和西藏、青藏一带的民族联系和融合,与材料“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不符,故C选项错误;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1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在评论唐太宗()A.推行民族团结的政策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完善科举制 D.制定《唐律》【答案】C【解析】“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出自《唐摭言》,这是唐人赵嘏的诗,形象地刻画出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长策”指的是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方法。科举制使得英雄白首为功名,为了科举耗费一生的精力。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C选项符合题意。推行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汉朝的察举制,B选项排除。制定《唐律》属于刑法方面的建树,D选项排除。1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扩大地方权限 D.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三省六部制下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故D正确。14.某一历史时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四世三公”等现象,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D【解析】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强调的是选官的标准是按门第、出身,故D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符合题意,D项正确;其它三个时期的选官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三项。15.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普遍现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材料体现的正是天人感应对执政的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天灾人祸对君主执政的影响,并非是当时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选项表述错误,中国古代社会并未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C.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D.书同文,人同伦【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的新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故C正确;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分封制的特点,故A错误;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是该制度的表现,故B错误;书同文,人同伦是巩固统一的措施,故D错误。17.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但以文案为务”,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18.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9.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推断题。时空是北朝至唐中期(中国)。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北朝时期,北方人嘲笑南方的喝茶习俗,但是到唐中期时,在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多个茶铺,说明北朝至唐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对北方影响力在提升,C项正确;“开始”,表述错误,无法得出确切的开始时间,排除A项;“趋同”,表述绝对,排除B项;唐中期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20.有学者认为,与唐朝相比,宋人已无士庶之别。自宋仁宗始,社会上逐渐把品官之家称为“官户”,但与过去的士族相比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很难世代为官,而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这一现象()A.根本原因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国家无法控制基层社会C.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D.说明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可知,科举制向全社会开放,使大量寒门子弟通过才学进入仕途,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宋朝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所述是科举制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宋代科举制已经走向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21.西汉“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儒者),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这表明汉初A.儒学博士得到皇帝重用 B.儒道思想交流与融合的趋势C.学而优则仕的途径畅达 D.统治政策与社会形势相融合【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汉初不同统治者的政策体现出他们对军功爵制、无为而治、儒法等治国思想的选择,而这些统治者思想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D正确;据材料“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来看,儒学博士未得到重用,优学的途径不通畅,AC排除;儒道思想交流与融合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故选D。22.西汉初年虽“汉承秦制”,但治国理政方略有重大调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的主要原因是A.遵从道家黄老无为之学 B.秦末长期战乱破坏社会经济C.西汉初建笼络百姓之心 D.清除秦始皇残暴政治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经历了秦末多年战争的影响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民生凋敝,人们急需发展经济来维护生存,统治者也需要百姓发展生产来提供税收,所以与民休息,B项正确;由于经济遭到破坏,所以统治者需要遵从黄老无为之学,修生养息,客观上这也有助于清除秦始皇残暴统治的影响,也能笼络民心,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2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故B正确。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含义不准确,故A错误。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也不符合准确含义,故D排除。24.《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东汉156年),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太康元年(西晋280年)平吴,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可知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中国时,人口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时期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数量变化,A项正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改变了人口布局,但不会导致人口总数量大量减少,排除B项;北方自然条件恶劣并不是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材料二(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规模宏大;朝廷高度重视;与儒学紧密结合;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结合起来。(2)趋势:从太学向地方的世家大族转移。原因:大一统政权的消亡,官方学校体系衰落;世家大族重视儒家文化传承;世家大族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具备钻研学术的经济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可知,汉武帝主张设立太学,说明朝廷高度重视;根据材料“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可得出;与儒学紧密结合;根据材料“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等信息可得出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结合起来;根据材料“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可得出太学规模宏大。【小问2详解】趋势,根据材料“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等信息可得出从太学向地方的世家大族转移。原因,根据材料“中原经五胡之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大一统政权的消亡,官方学校体系衰落;根据材料“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可知,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具有研究学术的经济基础,并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强大,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材料二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在宋、元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变化:由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转向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战争不断;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解析】(1)依据材料一“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和所学从友好交往、商路开辟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回答。(2)变化:依据材料二“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可知由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转向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依据材料二“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从战争不断以及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回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周以后,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中国古代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广大的个体农民局限在小块的土地上,生产手段更为有限,他们只能通过出卖剩余农产品以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再者,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破坏。但就总的趋势而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产生的因素。【答案】(1)特点:产生较早;依附农耕经济(或具有依附性);曲折发展;总体呈上升趋势。(2)因素: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补充农耕经济不足;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私有化的深入。【解析】(1)特点:根据“东周以后,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得出产生较早;根据“中国古代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可得出依附农耕经济(或具有依附性);根据“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可得出曲折发展;根据“但就总的趋势而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可得出总体呈上升趋势。(2)因素:根据“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得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根据“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得出补充农耕经济不足;根据“再者,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可得出满足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需要;根据“重农抑商”可得出“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根据材料的所学可得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私有化的深入。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汉武帝)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变更制度”的三项具体举措。(2)结合秦汉之际政治制度变迁的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1)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确立察举制为代表的新选官制度;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与豪强势力;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盐铁专卖”制度;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尊崇儒术;出使西域、设立四郡。(2)水平三:能准确理解材料,观点正确,列述史实充分、正确,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紧密、合理,思路清晰,逻辑清晰。示例一:汉朝建立之初,在中央官制上承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为解决这一制度下权臣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武帝时期增设由皇帝直接掌握的中朝,使三公九卿逐渐变为外朝,通过中朝和外朝的相互牵制,达到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效果。汉朝中央官制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示例二:汉朝建立之初,在承袭秦朝制度并汲取秦朝速亡教训的基础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为解决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加强国家对郡县的控制,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同时在各州部设置刺史加强对郡县官员与地方豪强的的监控。汉朝地方官制的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示例不作为唯一参考答案,若从其它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赋分)水平二:能较为准确理解材料,观点较为正确,列述史实较为充分、较为正确,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较为紧密、合理,思路较为清晰,逻辑较为清晰。水平一:仅能简单摘列材料信息,列述史实不够充分、不够准确,史论结合不够紧密、不够合理,思路不够清晰,逻辑不够清晰。【解析】【小问1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设置中朝,削弱相权,加强皇权;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确立察举制为代表的新选官制度;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官员与豪强势力;任用酷吏治理地方;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盐铁专卖”制度;推行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尊崇儒术;出使西域、设立四郡”等方面回答。【小问2详解】示例一:观点:据材料“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可提炼观点为“任何制度的确立都有其渊源和演变的过程”阐释: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汉朝建立之初,在中央官制上承袭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为解决这一制度下权臣专权、威胁皇权的问题,武帝时期增设由皇帝直接掌握的中朝,使三公九卿逐渐变为外朝,通过中朝和外朝的相互牵制,达到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效果;汉朝中央官制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等方面回答。示例二:观点:据材料“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可提炼观点为:任何制度的消失都有其原因及后续的影子。阐释: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汉朝建立之初,在承袭秦朝制度并汲取秦朝速亡教训的基础上,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为解决诸侯国对中央集权的严重威胁,加强国家对郡县的控制,武帝时期通过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同时在各州部设置刺史加强对郡县官员与地方豪强的的监控。汉朝地方官制的对秦朝制度的承袭与变化,体现了一项政治制度的确立并非孤立不变的,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动等方面回答。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曹魏时期,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有人骂嵇绍为仇人卖命“不孝之罪通于天”,西晋王朝却一直将他奉为忠义楷模,并再三褒奖。这说明,西晋时期A.正统思想受到玄学冲击 B.门阀制度渐趋衰落C.士族与王朝利益的结合 D.社会处于分裂状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说明西晋是士族支撑起来的政权;名士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但其子嵇绍依然为司马氏集团建立的晋朝尽忠而死,说明士族利益与政权紧密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受到冲击,排除A项;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盛行,排除B项;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朝采取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制度,自东汉后期其选举标准往往取决于地方上少数人的品评。如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天下言拔士者,咸称许、郭”。这一历史现象较适用于研究A.察举制选举标准的完善 B.世家大族的没落C.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 D.中央集权的加强【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用各州郡有声望的人任“中正”官,负责在本地区品评人物,选拔官吏,因此根据材料“许劭、郭太都擅长品评人物”可知适用于研究九品中正制产生的渊源,C项正确;察举制并不完善,存在较大缺陷,在后期十分明显,排除A项;材料与世家大族的没落无关,排除B项;选官权力掌握在地方手里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3.东晋刘波在淝水之战五年后上疏说:今政烦(苛)役殷(众),所在凋敝,仓廪空虚,国用倾竭,下民侵削,流亡相属。略计户口,但咸安(371年)已来,十分去三。这能佐证A.社会动荡的本质 B.人口增加的背景C.分裂割据的影响 D.财政困难的危害【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仓廪空虚,国用倾竭”、“十分去三”等信息可以看出东晋时期财政困难,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东晋时期财政困难,AC两项不能体现,排除;依据材料“十分去三”可以看出当时人口在减少,排除B项。故选D项。4.2019年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中,能直接佐证其“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A.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能直接佐证良渚文化中“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是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墓葬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寡悬殊、质量高低反映了当时贫富分化、社会阶层不平等的状况,表明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项正确;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炭化稻堆积表明当时良渚地区原始农业的发展,不能用以佐证“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排除A项;“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与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无关,排除C项;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只能起到测定良渚文化历史时期的作用,无法以此得出良渚文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5.《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出西周实行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可知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封他们为诸侯,以拱卫周王室,材料反映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答案为B;禅让制发生在原始社会,不是西周时期,A错误;郡县制是从东周的春秋时期出现,B错误不符题意,排除。行省制度是元朝对地方管理的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D错误。6.《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万邦林立【答案】C【解析】公元前771年,西北民族犬戎攻破周的都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东周时期,平王东迁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一些大的诸侯国,纷纷争做霸主。这就出现了题干描述的现象:“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说明周天子地位的下降,王室衰微,C项正确;武王克商描述的是周的建立,排除A项;平王东迁是东周建立,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万邦林立与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答案】B【解析】战国初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各国国君纷纷变法,答案为B;战国时期掌握实权的为各国国君而不是卿大夫,A错误;工商业发展是达到富兵强国的一个前提条件,而不是各国变法的根本目的,C错误;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而周王室代表着落后的奴隶主,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D错误。8.《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项变法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A.承认土地私有 B.革除陈规陋习 C.强化社会控制 D.打击旧贵族势力【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商鞅变法中实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措施,通过奖励军功,使贵族没有军功的不得为属籍的方式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D项正确;商鞅变法中承认土地私有的是废井田,开阡陌,题干没有涉及,排除A项;题干中奖励军功的政策并非革除陈规陋习,排除B项;奖励军功没办法强化社会控制,商鞅变法中强化社会控制的是什五连坐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9.武王灭商后,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庞大的殷族遗民,周公向他建议“使其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武王于是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王室子弟是分封的主要对象B.让商代贵族维持自己的统治C.分封前代贵族巩固西周政权D.完全继承商代土地耕作制度【答案】C【解析】分封前代贵族,目的是为了稳定统治秩序,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最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置庞大的殷族遗民”说明此时强调的分封的对象是殷商后裔,并非探讨分封的主体的问题,故A项错误;分封的商代贵族,不可以维持自己的统治,此时商代贵族已经失去了统治权,故B项错误;商代的土地耕作制度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故选C。10.同是儒家学者,荀子曾力辩天命与政治人事无关,主张可以“制天命而用之”;而董仲舒却主张“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种变化反映出A.儒学与时俱进的自我发展 B.儒学的天命观发生了质变C.汉代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 D.董仲舒不认可荀子的观点【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选修秦时期的儒学,提出君权神授的主张,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A项正确,排除C;“质变”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董仲舒对荀子思想的否定,排除D。11.在中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是A.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 B.孝文帝改革C.唐蕃联姻 D.金瓶掣签【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主动学习汉族文化,促进南北文化融合,因此孝文帝改革性质属于少数民族封建化运动,故B选项正确;七擒七纵孟获主要是指诸葛亮为了解决北伐的后顾之忧,决定亲自率兵先平孟获,与材料中的民族融合和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无关,故A选项错误;唐蕃联姻主要加强中原地区和西藏、青藏一带的民族联系和融合,与材料“促进北方少数民族汉化”不符,故C选项错误;金瓶掣签,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的方式,是清王朝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正式设立的制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故D选项错误。1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是在评论唐太宗()A.推行民族团结的政策 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C.完善科举制 D.制定《唐律》【答案】C【解析】“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出自《唐摭言》,这是唐人赵嘏的诗,形象地刻画出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长策”指的是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方法。科举制使得英雄白首为功名,为了科举耗费一生的精力。为了广开选官的途径,唐太宗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度,这是唐代最主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C选项符合题意。推行民族团结的政策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汉朝的察举制,B选项排除。制定《唐律》属于刑法方面的建树,D选项排除。13.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A.削弱皇权 B.缩小地方权限 C.扩大地方权限 D.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三省六部制下相权被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故D正确。14.某一历史时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四世三公”等现象,这一历史时期应该是()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答案】D【解析】材料“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强调的是选官的标准是按门第、出身,故D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符合题意,D项正确;其它三个时期的选官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BC三项。15.史书记载,汉顺帝即位后,发生一场大瘟疫,顺帝即招纳贤才,广开直言之路;汉冲帝即位当年发生大地震,冲帝随后进行贤良方正之选。据此可知当时A.天人感应思想已影响执政B.天灾人祸已成普遍现象C.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材料体现的正是天人感应对执政的影响,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天灾人祸已成为普遍现象。该表述过于绝对;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天灾人祸对君主执政的影响,并非是当时君主以民本仁政思想治国;D选项表述错误,中国古代社会并未形成开放民主的政治风气。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C.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 D.书同文,人同伦【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创立的新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该“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上,故C正确;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是分封制的特点,故A错误;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是该制度的表现,故B错误;书同文,人同伦是巩固统一的措施,故D错误。17.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内史杂》明确规定:“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汉代文献中更是记载道:“公府椽(指属官佐吏)多不视事,但以文案为务。”这反映了秦汉时A.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B.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C.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D.三公九卿间既配合又牵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有事请也,必以书”“但以文案为务”,说明政事运行和公务处理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反映出国家权力运作渐趋理性化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错误,规范化制度化的权力运行不能认为是体制僵化;D项结论与材料无关,排除。18.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答案为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A项;唐玄宗《观拔河俗戏》的信息反映宫廷娱乐,无法得出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排除B项;唐代诗歌题材多元,D项说法片面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9.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推断题。时空是北朝至唐中期(中国)。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以看出北朝时期,北方人嘲笑南方的喝茶习俗,但是到唐中期时,在北方城市中,出现了多个茶铺,说明北朝至唐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对北方影响力在提升,C项正确;“开始”,表述错误,无法得出确切的开始时间,排除A项;“趋同”,表述绝对,排除B项;唐中期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20.有学者认为,与唐朝相比,宋人已无士庶之别。自宋仁宗始,社会上逐渐把品官之家称为“官户”,但与过去的士族相比其社会地位并不稳定,很难世代为官,而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这一现象()A.根本原因是宋朝商品经济发展 B.导致国家无法控制基层社会C.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快 D.说明宋朝科举制度已趋完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量普通士人则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户’身份。”可知,科举制向全社会开放,使大量寒门子弟通过才学进入仕途,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项正确;宋朝社会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所述是科举制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快,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宋代科举制已经走向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21.西汉“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儒者),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这表明汉初A.儒学博士得到皇帝重用 B.儒道思想交流与融合的趋势C.学而优则仕的途径畅达 D.统治政策与社会形势相融合【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汉初不同统治者的政策体现出他们对军功爵制、无为而治、儒法等治国思想的选择,而这些统治者思想是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D正确;据材料“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来看,儒学博士未得到重用,优学的途径不通畅,AC排除;儒道思想交流与融合材料没有体现,B排除。故选D。22.西汉初年虽“汉承秦制”,但治国理政方略有重大调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初“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的主要原因是A.遵从道家黄老无为之学 B.秦末长期战乱破坏社会经济C.西汉初建笼络百姓之心 D.清除秦始皇残暴政治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经历了秦末多年战争的影响社会经济遭到很大破坏,民生凋敝,人们急需发展经济来维护生存,统治者也需要百姓发展生产来提供税收,所以与民休息,B项正确;由于经济遭到破坏,所以统治者需要遵从黄老无为之学,修生养息,客观上这也有助于清除秦始皇残暴统治的影响,也能笼络民心,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23.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故B正确。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含义不准确,故A错误。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也不符合准确含义,故D排除。24.《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东汉156年),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太康元年(西晋280年)平吴,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可知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完成统一中国时,人口数量已经大为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时期政局长期动荡,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数量变化,A项正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改变了人口布局,但不会导致人口总数量大量减少,排除B项;北方自然条件恶劣并不是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所谓“太学”,其实质就是儒家式的大学,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下至郡太守卒吏,皆用通一艺(一经)以上者,形成了“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的局面。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摘编自毛礼锐《汉代太学考略》等材料二(东汉以后)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中原经五胡之乱,而学术文化尚能保持不坠者,固由地方大族之力……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摘编自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时期兴办太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西汉至魏晋时期学术文化中心变迁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特点:规模宏大;朝廷高度重视;与儒学紧密结合;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结合起来。(2)趋势:从太学向地方的世家大族转移。原因:大一统政权的消亡,官方学校体系衰落;世家大族重视儒家文化传承;世家大族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具备钻研学术的经济基础。【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西汉自武帝时创立太学”“汉武帝采纳公孙弘的建议,在太学实行”可知,汉武帝主张设立太学,说明朝廷高度重视;根据材料“太学的教授是五经博士,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可得出;与儒学紧密结合;根据材料“在太学实行‘设科射策,劝以官禄’的政策”等信息可得出把学校教育与选官结合起来;根据材料“西汉后期,五经博士增加至十几个,太学生也增加到几千个”可得出太学规模宏大。【小问2详解】趋势,根据材料“太学成为全国文化学术的中心”“是以地方之大族盛门乃为学术文化之所寄托”等信息可得出从太学向地方的世家大族转移。原因,根据材料“中原经五胡之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国家分裂,大一统政权的消亡,官方学校体系衰落;根据材料“故论学术,祗有家学之可言,而学术文化与大族盛门常不可分离矣”可知,世家大族经济实力较强,具有研究学术的经济基础,并重视儒家文化的传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强大,垄断学术以求政治仕进。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材料二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在宋、元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2)根据材料二,指出丝绸之路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答案】(1)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2)变化:由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转向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战争不断;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解析】(1)依据材料一“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和所学从友好交往、商路开辟以及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回答。(2)变化:依据材料二“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可知由陆上丝绸之路开始转向海上丝绸之路;原因:依据材料二“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从战争不断以及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回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东周以后,当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商品交换也悄然出现。中国古代地主占有的剩余劳动主要是谷物地租,手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加工制品极其有限,这样就使地主经济不可避免地要与市场发生较多的联系,以解决消费品的不足。广大的个体农民局限在小块的土地上,生产手段更为有限,他们只能通过出卖剩余农产品以换取其他生产生活必需品。再者,中国从秦汉以来就是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政府对于土地所有者的赋役经济关系以及对于城市经济活动的统治政策,也都在客观上打破了区域间货物流通的障碍,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较早发展。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缺乏独立发展的性格,特别是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加强了商品经济的依附性,从而使它的发展随着封建社会的变迁而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姿态。当农耕经济较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走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破坏。但就总的趋势而言,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向。——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产生的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