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编制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1 1 1 1 81.4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情况 2弃土(渣)场变更情况 2.1批复方案的弃土(渣)场设置情况 2.2弃土(渣)场变更情况 3弃土(渣)场评价 3.1弃土(渣)场设置合理性分析 3.2主体设计防治措施分析评价 4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4.3现状有堆土堆渣的13处弃土(渣)场措施布设 4.417处综合利用弃渣场措施布设 4.5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汇总及年度实施计划 4.6弃土(渣)验收移交的管理及维护意见 5.1投资估算编制原则、依据及方法 6.2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6.4初步设计批复 21126.5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 6.6整改过程文件及整改回函 6.7水土保持补偿费缴纳凭证 6.8弃土(渣)场水行政主管部门选址意见 6.9弃土(渣)场临时用地批复手续 6.10稳定性评估结论 6.11余方去向及相关协议 4006.12樟坪斜井弃渣场移交手续及地方养猪场立项手续 4796.13地方国土部门关于本项目表土剥离的相关文件 4846.14各标段各弃渣场表土剥离数量及去向、表土回填数量及来源梳理材料 489 1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简称“衢宁铁路浙江段”)为I级铁路,设计时速160公里,衢宁铁路浙江段位于浙西南地区,北起浙江省衢州市,南至浙江省丽水市。线路自沪昆铁路衢州站引出,沿既有沪昆铁路新建线路至衢州东站,下穿杭长客运专线至龙游县溪口镇设龙游南站,至遂昌县城西北设遂昌站,沿龙丽高速公路至松阳县城以东设松阳站,绕紧水滩水库至龙泉县城以南设龙泉站,沿长深高速公路东侧至庆元县屏都新区设庆元站;沿线涉及2市7区县,分别为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龙游县,以及丽水市遂昌县、松阳县、龙泉市、庆元县。衢宁铁路浙江段全线206.858km一、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衢宁铁路浙江段工程范围为沪昆铁路衢州站(含)至庆元隧道,包括衢州地区疏解线及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正线工程:正线线路起自沪昆铁路衢州站中心,止于浙闽省界,起止点里程DK0+000~DK218+245,正线全长206.858km。SDK0+000~DK21+673.234,线路长度21.569km。(3)衢州地区配套工程衢州站改建工程:九景衢、衢宁铁路贯通正线由靠站台3道改至7道,改建长度新建岛式中间站台一座。衢州东站及沪昆铁路改建工程:衢州东站改造并引起车站两端既有沪昆铁路曲线XRK434+623~XRK436+234.193段1.611km,共计3.305km。还建机场专用线:衢州地区下行线引入衢州站占用既有机场专用线线位,还建机场专用线并改自衢州东站接轨,还建长度3.070km。二、主要技术标准2)正线数目:单线、预留双线条件。25)限制坡度:衢州至政和段6‰、政和至宁德段13‰。三、工程组成衢宁铁路浙江段路基总长63.774km。其中正线路基53.515km,衢州地区上行疏衢宁铁路浙江段桥梁共计95座,全长30.434km。其中正线共有大中桥89座,全衢宁铁路浙江段隧道共计46座,全长124.409km,全部为正线隧道。站、北界站、遂昌站、古市站、松阳站、五部站、双平站、道太站、龙泉站、兰巨站、查田站、田丁寨站、庆元站。表1.2-1主体工程变化对比情况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水土保持方案阶段施工阶段变化情况(施工阶段-水土保持方案阶段)1线路长度km206.469206.858+0.3892路基长度km58.43953.515-4.9243桥梁长度km23.928.934+5.0344隧道长度km124.13124.409+0.2795站场座选址无变化,仅规模变小 3(2)弃土(渣)场工程施工过程中共计使用弃土(渣)场41处,堆渣面积70.55hm2,累计堆渣总衢宁铁路浙江段实际使用的41处弃渣场中共计有11处弃渣场与水利部批复的弃渣场位置一致,但每处弃渣场堆渣量相比水利部批复的堆渣量均减少,不构成重大变(3)施工生产生活区混凝土集中拌合站25处、填料集中拌合站4处、大型道碴存放场3处、铺架基地1处以及其他临时场地等共计94处,占地224.35hm2。衢宁铁路浙江段设施工便道227km,临时占地92.59hm2。工程征占地面积共计878.18hm2,其中永久占地482.65hm2,临时占地395.工程征占地变化对比情况见表1.2-2。表1.2-2工程征占地变化对比情况一览表单位:hm2工程分区水土保持方案阶段施工阶段变化情况(施工阶段-水土保持方案阶段)变化原因永久路基工程324.8191.07-133.73路基长度减少约4.924公里,每公里征地面积指标减少约2公顷/km桥梁工程35.5638.342.78桥梁长度增加隧道工程12.9218.315.39增加救援通道等占地站场工程277.79234.93-42.86车站规模减少小计651.07482.65-168.42主要为路基用地和车站用地减少临时取土场14.43-2.63根据实际情况占地,面积减少弃土(渣)场324.3870.55-253.83余方量大幅减少,余方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导致弃土弃渣场占地减少4工程分区水土保持方案阶段施工阶段变化情况(施工阶段-水土保持方案阶段)变化原因临时施工生产生活区157.64224.3566.71根据实际情况占地,面积增加施工便道89.7292.592.87根据实际情况占地,面积增加小计587.43399.29-188.14主要为弃土弃渣场占地减少合计1238.5881.94-356.56主要因为路基用地、车站用地以及弃土弃渣场用地减少接综合利用的余方共计257.41万m3,经弃渣场中转后综合利用的余方共计510.31万万方,利用率为86.44%。工程土石方前后变化对比情况见表1.2-3,土石方平衡情况表1.2-3工程土石方前后变化对比情况一览表单位:万m3分区开挖本段移挖作填调入调出外借废弃水土保持方案阶段路基612.6315.14124.760.340190.04487.84桥梁25.239.149.14016.09隧道792.89000135.040657.85站场1087.97766.21463.44134.70168.07624.53小计2518.691090.49597.34135.04135.04358.111786.31施工阶段路基434.68300.8385.77122.17177.3392.89171.58桥梁29.9210.5710.5700019.35隧道794.42000262.090532.33站场712.17903.55368.8348.8131.56185.94311.81小计1971.191214.95465.14470.98470.98278.831035.07变化情况(施工阶段-水土保持方案阶段)路基-177.92-14.31-38.99121.83177.33-97.15-316.26桥梁4.691.431.430003.26 5分区开挖本段移挖作填调入调出外借废弃变化情况(施工阶段-水土保持方案阶段)隧道1.53000127.050-125.52站场-375.8137.34-94.64214.1131.5617.87-312.72小计-547.5124.46-132.2335.94335.94-79.28-751.24注:工程沿线属于中山和中低山区、工程施工土石方数量大,线路及车站的变化会引起的土石方较大变化,浙江段山丘区横向位移超出300米的累计长度为20.3km,路基长度减少5公里,桥梁长度增加5公里,车站规模变小等导致工程开挖土石方减少547.5万方。路基长度变短以及征地范围缩减导致路基挖方减少177.92万方,站场规模减少以及车站位置的范围变化导致站场挖方减少375.8万方。工程挖方远大于填方,主体设计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优化工程方案,尽量做到最大化利用工程挖方,工程填方增加124.46万方,利用方增加203.74万方;工程挖方的减少、填方及利用方的增加,致工程余方减少751.24万方。工程施工阶段土石方平衡及土石方综合利用符合水土保持要求。表1.2-4工程特性表建设单位九景衢铁路浙江有限公司建设地点衢州市、丽水市设计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建设期2015年10月~2020年9月流域管理机构太湖流域管理局主要技术标准线路等级工程概况项目单位数量正线数目单线线路长度km206.858设计行车速度160km/h概算总投资亿元147.02最小曲线半径2000m,困难1600m土建投资亿元132.42限制坡度6‰,13‰主体工程路基km63.774机车类型HXD3站场座牵引种类桥梁km30.434牵引质量4000t隧道km124.409到发线有效长850m临时工程取土场处/hm22/11.8闭塞类型自动闭塞弃渣场处/hm241/70.55建设意义衢宁铁路的修建,将形成宁德与浙西南、赣东北、中西部等最便捷的运输通道,将形成一条新的黄金旅游线路,对沿线地方经济乃至浙江、福建两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施工便道km/hm2227/92.59大临设施等hm2224.35土石方工程挖方万m31971.19填方万m31214.95面积总面积hm2878.18利用万m3936.12永久占地hm2482.65借方万m3278.83临时占地hm2395.53余方万m31035.0766表表3标段及分区挖方填方移挖作填调入调出借方余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路基93.7717.073.560.0092.89外购76.70站场173.05130.4384.0418.850.0027.54外购89.01桥梁3.630.000.000.000.000.003.6376.610.000.000.0022.41路基和站场0.0054.20小计347.06243.9522.4122.41120.43223.542标路基38.0094.4317.0677.370.00020.94站场76.60131.2558.5663.19本段隧道15.11+先期标25.410.009.5外寨取土场18.04桥梁8.788.788.780.000.0000.00186.870.000.000.00站场071.72小计310.25234.4684.40140.569.50路基12.634.594.590.000.000.008.04站场256.78165.00165.000.000.000.0091.78桥梁7.030.000.000.006.03227.290.000.000.000.000.00227.29小计503.73170.59170.590.000.000.00333.144标路基45.564.3241.24隧道9.68万方+站场31.56万方37.89调配至车站0.0065.90站场192.79305.0048.25107.85隧道69.96万+区间路基37.89万31.56调配至区间路基148.90庆元站取土场桥梁10.060.370.370.009.680.000.009.6977标段及分区挖方填方移挖作填调入调出借方余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来源数量4标214.550.000.000.0069.9679.64路基和站场0.00134.91小计525.51350.9352.94149.09149.09148.90323.48先期标路基182.1742.7342.730.00139.440.000.00站场12.95171.8712.95158.92隧道+路基0.000.000.00桥梁0.420.420.420.000.000.000.0089.100.000.000.0044.89站场19.48+II标路基25.410.0044.21小计284.64215.0256.10158.92184.330.0044.21全线合计路基434.68300.8385.77122.17177.3392.89171.58站场712.17903.55368.80348.8131.56185.94311.81桥梁29.9210.5710.570.000.000.0019.35794.420.000.000.00262.090.00532.3381.2-6余方去向情况一览表单位:万m3标段工程余方总量余方去向弃渣场碎石利用地方利用地方安置地/地方公益事业路基浆砌便道、生产生活区填筑国土拍卖站前广场填筑223.5468097.892.723.59.533.9382标110.7045.5535.87029.28333.1419.46103.1111.145010.0214.3475.0754标323.48179.8974.5619.93011.8525.448.543.27先期标44.21024.4601.812.843.5211.58合计1035.07267.35247.67264.8354.5328.2152.8158.40511.271.3项目实施情况(1)项目设计审批情况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铁四2014年9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4〕2228号)批复了项目国铁路总公司、浙江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初步设计2015年7月27日,原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以《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关于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站前工程(不含先期开工段)施工图审核检查意见的中心关于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四电及相关工程施工图审核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工管施审函〔2018〕24号)下发了四电等工程施工图审核意见。(2)工程建设实施进展精调。全线新设龙游南、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等5座站房,目前5座站房主体结构均已完成,开累完成90%;生产生活用房共计88座,面积62939平方米,开累完 9(3)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及整改情况2016年5月25-27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同浙江省水利厅对新建九路浙江段和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并下发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关于印发新建九景衢铁路(浙江段)和衢州至宁德铁提出“①完善路基边坡拦挡、排水等水土保持措施……;②办理弃渣场变更手续;③对项目的所有涉河桥梁、弃土(渣)场、高边坡、施工便道进行全面排查,对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的及时整改,并做好表土剥离、堆放和防护;④是尽快缴纳两个项目的水土保持补偿费”。接到整改意见后,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水保监测单位及时进行了方案研究,并下发了《九景衢铁路浙江有限公司关于做好2016年5月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对九景衢、衢宁铁路水土保持检查存在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排水措施、表土剥离保护等措施,缴纳了水土保持补偿费。2018年10月23-24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会同要提出“①……立即完善弃渣场拦挡和截排水措施,并及时复耕或恢复植被。正在综合利用的弃渣场,还应加强临时防护,防治利用过程中的水土流失。②大路下斜井弃渣场部分弃渣溜入河道,安民隧道1#斜井拌合站有大量废弃砂石料进入河道,安民隧道1#斜井中转料场部分堆料进入河道,石角隧道出口的弃渣进入河道,应立即组织清理,尽快恢复河道原状。”建设单位及时组织工程各相关参建方,认真研究整改开展问题的整改落实,整改完成后形成《九景衢铁路浙江有限公司关于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九景衢司工〔2019〕10号)上报太湖流域管理局。浙江段等项目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并分别形成了《丽水市水利局关于松阳县黄南水时堆渣场的拦挡和排水、加快弃渣的综合利用、涉河路段加快施工进度等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和完善工作,工程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治理。建设单位基本落实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意见,但目前现场仍存在部分弃渣场综合利用后存在裸露面未得到及时的治理和恢复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滞后的问题,建设单位应及时对弃渣场以及其他临时工程在利用结束后进行整治和植被恢复。(4)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九景衢铁路浙江有限公司;工程设计单位及方案编制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二局集团有限公司(Ⅱ标)、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先期标)、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Ⅲ标)、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Ⅳ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站房Ⅱ标铁研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Ⅱ标)、中铁诚业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先建标)、中铁济南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Ⅲ标)、北京瑞特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监理Ⅳ标(5)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报告书编制情况位置发生变更,衢宁铁路浙江段建设单位委托铁四院编制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2020年4月,铁四院编制完成了《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江段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并上报水利部审批,2020年5建设单位组织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参建单位针对“水许可决〔2020〕成,整改情况详见表1.3-1。方案编制单位铁四院补充完善了《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浙序号整改情况11.弃渣场变更范围不符合有关规定工程实际使用弃渣场41处,其中30处为新设弃渣场。建设单位仅对13处永久弃渣场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补充报告书,不符合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办水保﹝2016﹞65号)第五条的规定。临时弃渣场应明确位置、弃渣量、弃渣综合利用情况及利用去向,布设相应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水土保持责任。经详细核查,衢宁铁路浙江段实际使用41处弃渣场,其中11处为水利部批复的位置,弃渣场均减少,不构成重大变更;其余30处弃渣场属于新设弃渣场,需报送水利部审批,方案将新设的30处弃渣场纳入方案研究范围。方案明确了30处弃渣场的位置(经纬度坐标、里程位置、所在行政区)、弃渣量(累计弃渣总量、弃渣综合利用量、剩余弃渣量)、弃渣综合利用情况及利用去向(2.2.4章节及附件6.11并布设相应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水土保持责任(4.3章节与4.4章节估算了水土保持投资(5.2章节)。22.弃渣场工程地质情况不清楚报告书未说明弃渣场工程地质情况,不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4.2.3第1款的规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4.2.3第1款规定“10万方以上的弃渣场应搜集相关工程地质资料。”《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12.1.3第2款规定“渣场区工程地质及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层岩性、覆盖层组成及厚度、渣场是否涉及泥石流、滑坡等不良地质情况及基础物理力学参数”。衢宁铁路浙江段大于10万方的弃渣场共计8处,方案已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要求补充了大于1万方的13处渣场区工程地质及地质勘察资料。(2.2.4.1章节)33.弃渣堆置方案不明确报告书未明确弃渣堆置方案,不符合《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16123号)"水利部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通过条件"第6条的规定。方案报告书补充了弃渣场堆置方案内容,具体如下:“弃土弃渣前,各施工单位对弃土(渣)场的表层土进行了剥离,并集中堆放,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弃土弃渣前,遵循“先挡护、后弃土”的原则,在弃土场下游修建挡土墙;挡墙修建完成后,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堆渣,沿轴向阶梯状分层分级堆放和碾压,分层进行碾压后,再填筑下一层;弃渣场边坡坡率为1:2、1:2.5、1:3等,每级弃渣高度不超过6m,分级平台宽度不小于3m;同时建设单位委托铁四院对11处开展了稳定性评估,根据稳定评估结论,弃渣场整体和边坡处于稳定,总体上,弃渣场堆置方案满足《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51018-2014)要求44.个别弃渣场选址不符合有关规定11#万山弃渣场稳定评估结论不能支撑弃渣场选址符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第3.2.5条"严禁在对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有重大影响的区域设置弃土(石、渣、灰、石干石、尾矿〉场"的规定。2020年4月,报送水利部审批的报告书中11#万山弃渣场稳定评估结论提出“综上所述,该弃渣场稳定性方面满足要求,不会因为弃渣场的稳定性问题对西侧道路的安全产生影响。另外,通过弃渣体部分清理外运,弃渣体的堆放不再对隧道稳定性产生影响。”2020年4月24日~2020年5月1日,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对万山弃渣场压覆浅埋段隧道弃渣进行了全部清理,清理至设计堆渣范围内,清理结束后,稳定评估单位根据整改后情况完善了稳定评估结论(压覆浅埋段隧道的弃渣体已完成外运,弃渣体的堆放不再对隧道稳定性产生影响)。1.4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情况衢宁铁路包括浙江段和福建段两段,原水土保持方案按整个项目(涵盖浙江段和福建段)进行编制并取得水利部批复,详细情况如下: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评审工作并形成了审查意见。2014年8月18日,水利部以《水利部关于新建衢州至宁德铁路水土65号)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结合全线工程变化情况对工程是否构成重大变更进行了梳理,梳理结果如下:本工程项目地点及规模未发生办水保〔2016〕65号第三条规定的6类重大变化情形;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未发生办水保〔2016〕65号第四条规定的3类重大变更情形。根据办水保〔2016〕65号第五条规定,衢宁铁路浙江段减少,不构成重大变更;其余30处弃土(渣)场属于在水利部批复的弃渣场外新设的弃渣场,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报水利部审批。工程变更梳理表1.5-1序号重大变更(变化)规定水土保持方案阶段施工阶段变化情况符合性分析1项目规模(1)涉及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或者重点治理区工程涉及浙江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天目山千里岗山区、仙霞岭洞宫山区)、浙江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钱塘江中上游区)工程涉及浙江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无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或者重点治理区不构成重大变化(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增加30%以上的;衢宁铁路浙江段防治责任范围共计1354.26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238.5hm2,直接影响区115.76hm2。施工阶段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878.18hm2减少476.08hm2,减少比例35.15%不构成重大变化(3)开挖填筑土石方总量增挖方2518.69万方,填方1090.49万挖方1971.19万方,填方1214.95万挖填总量减少423.05万m3,减少11.72%不构成重大变化(4)线型工程山区、丘陵区部分横向位移超过300米的长度累计达到该部分线路长度的20%以上的。206.469km206.858km不构成重大变化(5)施工道路或者伴行道路等长度增加20%以上的;209.77km227km施工便道增加17.23km,增加比例8.21%不构成重大变化(6)桥梁改路堤或者隧道改路堑累计长度20公里以上线路总长206.469km,其中路基58.439km、桥梁23.9km、隧道124.13km桥梁28.934km、隧道124.409km全线路基长度减少4.924km,桥梁长度增加5.034km,隧道长度增加0.279km,无桥改路或隧改路变化不构成重大变化2水土保持措施(1)表土剥离量减少30.%318.55万方232.73万方减少85.82万m3,减少26.94%不构成重大变更(2)植物措施总面积减少植物措施面积596.37hm2。植物措施面积441.12hm2。减少155.25hm2,减少26.03%不构成重大变更(3)水土保持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水土保持功能显著降低或丧失的。措施体系与批复方案一致—不构成重大变更3弃渣场(1)新设弃渣场浙江段弃土场41处、弃渣场60处30处新设弃渣场编制弃渣场补充报告(2)提高弃渣场堆渣量达到20%以上/堆渣量均减少,不构成变更/ 一、项目地点及规模变化情况分析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梳理。根据梳理结果,本工程项目地点及规模未发生办水保〔2016〕65号第三条规定206.858km,施工阶段线位与水土保持方案阶段线位走向基本一致,变化段线位不新涉及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或者重点治理区,因此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保持方案阶段线位走向基本一致,变化段线位不新涉及国家级和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或者重点治理区,不构成重大变化。2)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三条规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增加30%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浙江段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1354.26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238.5hm2,直接影响区115.76hm2。施工阶段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878.18hm2。相比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施工阶段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减少476.08hm2,减少比例35.15%。因此,本项目防治责任范围变化不构成重大变化。3)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三条规定,开挖填筑土石方总量增加30%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工程挖方2518.7万方,填方1090.49万方,土石方总量3609.18相比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施工阶段挖填总量减少423.05万m3,减少比例11.72%。因此,本项目开挖填筑土石方总量变化不构成重大变化。4)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三条规定,线型工程山区、丘陵区部分横向位移超过300米的长度累计达到该部分线路长度的20%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水利部批复的衢宁铁路浙江段206.469km线路均属于山丘区,相比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依据的工程线位,本工程施工阶段线位横向位移超过300米的累计长度为20.3km,占比为9.8%,未达到20%。因此,本项目线路山区、丘陵区部分横向位移超过300米变化不构成重大变化。5)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三条规定,施工道路或者伴行道路等长度增加20%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施工便道总长209.77km;相比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施工阶段施工便道总长227km,施工便道增加17.23km,增加比例8.21%。因此,本项目 施工便道长度不构成重大变化。6)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三条规定,桥梁改路堤或者隧道改路堑累计长度20km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阶段线路总长206.469km,其中路基58.439km、桥梁23.9km、隧道124.13km;施工阶段线路总长206.858km,路基53.515km、桥梁28.934km、隧道124.409km。相比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施工阶段路基长度减少4.924km,桥梁长度增加5.034km,隧道长度增加0.279km,全线无桥梁改路堤或者隧道改路堑变化。因此,本项目桥梁改路堤或者隧道改路堑形式变化不构成重大变化。二、水土保持措施变更情况分析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行梳理。根据梳理结果,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未发生办水保〔2016〕65号第四条规定定,表土剥离量减少30%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表土剥离总量为318.55万m3;施工阶段表土剥离量共计232要因为工程征占地规模的减少)。因此本项目表土剥离量不2)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四条规定,植物措施总面积减少30%以上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植物措施总面积为596.37hm2;施工阶段植物措施总面积441.12hm2,本项目植物措施总面积不构成重大变更。3)根据《水利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变更管理规定》(试行)中第四条规定,水土保持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水土保持功能显著降低或丧失的需要重新修改或补充水土保持方案。工程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基本与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中确定的措施体系一致,因此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存在水土保持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不构成重大变更。三、弃渣场变化情况分析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弃渣场外新设弃渣场的,或者需要提高弃渣场堆渣量达到20%以上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弃渣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报水利部审批。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衢宁铁路浙江段弃土(渣)场101处;工程实际共设置弃土(渣)场41处,其中11处弃土(渣)场为水利部批复的位置,堆渣量均减少,不构成重大变更;其余30处弃土(渣)场为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弃渣场外新设的弃渣场,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弃渣场补充)报告书报水利部审批。建设单位在弃土(渣)场使用前均征得了所在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做好了防护措施,符合 2弃土(渣)场变更情况2.1批复方案的弃土(渣)场设置情况(1)批复方案的弃土(渣)场设置情况渣为主的渣场,成分主要以石渣为主。弃土场主要指路基、站场、桥梁等工程弃方为主的弃土场,成分主要以土为主)水利部批复的衢宁铁路浙江段41处弃土场情况见表2.1-1。水利部批复的衢宁铁路浙江段60处弃渣场情况见表2.1-2。表2.1-1水利部批复的衢宁铁路浙江段41处弃土场情况一览表序号堆土量堆土面积上游汇水面积万m3hm2hm2祝家山弃土场CK27+000右侧1300m7.421.873沟道型考坑口弃土场CK29+200右侧600m16.132.544沟道型郑家垄弃土场CK34+800右侧1200m58.037.318沟道型茶山垄弃土场CK35+500左侧400m3.10.782沟道型布袋山弃土场CK42+100右侧2000m12.482.623坡地型鹅群山弃土场CK47+100右侧200m14.122.975沟道型大谷岭弃土场CK50+100左侧200m2.730.691沟道型高坪弃土场CK64+500左侧1500m17.694.468沟道型庄山弃土场CK69+850左侧300m9.462.386坡地型内里源弃土场CK75+500左侧200m2.140.541坡地型上源口1号弃土场CK78+700右侧600m9.982.514沟道型上源口2号弃土场CK78+700右侧850m9.482.395沟道型上源口3号弃土场CK79+500右侧900m30.76沟道型东关弃土场CK87+700右侧1000m14.113.565沟道型潘村1号弃土场CK92+500左侧4000m6.441.623沟道型潘村2号弃土场CK94+000左侧4000m11.512.95沟道型序号堆土量堆土面积上游汇水面积万m3hm2hm2竹源弃土场CK97+400左侧2000m11.943.015沟道型安民乡小港村1号弃土场CK104+200右侧1000m14.763.725沟道型安民弃土场CK105+600右侧600m2.220.561沟道型西坑底弃土场CK122+000右侧300m3.590.92沟道型叶红坑弃土场CK132+100右侧200m2.650.671沟道型屋后源弃土场CK137+000右侧4000m31.534.978沟道型黄岭弃土场CK147+500右侧300m85.699沟道型黄坞弃土场CK148+800左侧180m97.2810.21沟道型山里1号弃土场CK149+200右侧200m91.639.62沟道型山里2号弃土场CK149+650右侧300m7.553沟道型渡船头弃土场CK155+500右侧2500m59.0612.4沟道型独田村弃土场CK159+000右侧500m50.2910.56坡地型仙仁弃土场CK161+000左侧1600m14.853.746沟道型黄坑弃土场CK168+500左侧150m22.895.778沟道型竹舟弃土场CK171+000右侧700m4.11.032沟道型东皇弃土场CK172+000左侧1000m2.980.751沟道型炉溪坑弃土场CK174+800左侧800m32.626.858沟道型查田弃土场CK174+900右侧950m13.883.54沟道型陈山下村弃土场CK178+501右侧0m63.219.96沟道型炉溪坑村弃土场CK181+200左侧200m3.9512沟道型龙口村弃土场CK187+200右侧300m32.176.768沟道型田丁寨弃土场CK188+000右侧600m23.495.928沟道型蔡双村弃土场CK188+150右侧500m5.611.413沟道型弃40洋背村弃土场CK202+900左侧300m8.132.053沟道型弃41坑里弃土场CK205+000左侧2000m3.870.982坡地型887.76157.14218.5 表2.1-2水利部批复的衢宁铁路浙江段60处弃渣场情况一览表序号堆渣量堆渣面积上游汇水面积万m3hm2hm2双形、金钩湾、双石岭隧道渣场CK28+000左侧650m11.992.44沟道型大黄岩隧道渣场CK29+000右侧300m7.634沟道型道士源隧道进口渣场CK31+000左侧500m9.541.874沟道型道士源出口和傅家进口渣场CK33+700左侧2200m17.174.53沟道型傅家隧道出口渣场CK35+680左侧400m13.93.334沟道型西山隧道进口渣场CK37+620右侧1500m11.782.534沟道型西山隧道出口和大坂隧道进口渣场CK41+750右侧2000m25.6658沟道型大坂隧道出口和大坑隧道渣场CK45+620右侧500m15.743.26沟道型赤津岭隧道和鹅群山隧道渣场CK47+100右侧200m8.092.274沟道型灵山隧道渣场CK48+620左侧800m12.733.074沟道型北界隧道和风车口隧道渣场CK51+000左侧350m22.834.538沟道型常乐山隧道进口渣场CK53+500左侧1000m19.5746沟道型常乐山隧道出口渣场CK63+680右侧200m21.24.138.3沟道型新路湾一号斜井渣场CK57+740左侧1000m26.235.28沟道型新路湾二号斜井渣场CK61+000左侧500m27.775.478沟道型坞岭湾隧道进口渣场CK67+370左侧640m10.262.134沟道型坞岭湾隧道出口渣场CK69+900左侧70m10.262.134沟道型莲花山隧道渣场CK72+340右侧130m11.832.534沟道型上坞源隧道进口渣场CK73+300右侧180m9.61.873沟道型渣20上坞源隧道出口渣场CK76+280右侧320m9.62.534沟道型渣21谷山垄隧道渣场CK85+570右侧30m2.440.62沟道型渣22西屏隧道进口渣场CK92+000左侧100m23.784.336沟道型渣23孔漕源斜井、西屏隧道出口和石角隧道渣场CK103+900右侧1000m21.628沟道型渣24大路下斜井渣场CK95+600右侧600m32.895沟道型渣25银岭隧道渣场CK105+500右侧500m13.742.44沟道型渣26安民隧道进口渣场CK107+900左侧800m22.53.878沟道型渣27安民隧道出口渣场CK119+500左侧100m20.73.24沟道型序号堆渣量堆渣面积上游汇水面积万m3hm2hm2渣28乌弄斜井渣场CK111+900右侧500m30.263.24沟道型渣29流地斜井渣场CK115+500右侧500m26.434.338沟道型西坑隧道、叶山进口隧道渣场CK122+000左侧200m25.524.878沟道型叶山隧道出口渣场CK125+600左侧1000m15.754.338沟道型埠头隧道进口渣场CK126+650右侧350m14.52.88沟道型埠头隧道出口渣场CK130+000左侧550m14.52.534沟道型房后岗隧道和青明村隧道进口渣场CK132+250右侧250m14.412.874沟道型青明村隧道出口和山石坑隧道进口渣场CK134+680右侧850m18.263.534沟道型山石坑隧道出口渣场CK136+700左侧250m9.711.874沟道型小白岸隧道渣场CK137+900右侧550m4.920.932沟道型沙潭隧道渣场CK139+800右侧300m11.7634沟道型塔石岭隧道进口渣场CK141+400右侧350m13.012.674沟道型渣40塔石岭隧道出口渣场CK145+300左侧150m13.013.478沟道型渣41茶坦和黄坞隧道渣场CK149+500左侧350m13.223.476沟道型渣42古田隧道渣场CK150+200右侧450m5.691.334沟道型渣43兰巨隧道渣场CK158+150右侧100m8.761.874沟道型渣44田畈隧道渣场CK160+900左侧400m11.332.334沟道型渣45对面山隧道渣场CK163+700左侧500m5.431.122沟道型渣46墩头隧道渣场CK164+600左侧150m4.411.074沟道型渣47下湾隧道渣场CK167+000右侧100m2.20.61沟道型渣48竹舟村一号隧道渣场CK168+900右侧200m1.270.42沟道型渣49竹舟村二号隧道渣场CK170+800右侧400m1.660.472沟道型下保隧道渣场CK172+150左侧200m2.980.62沟道型万山、梅岭隧道渣场CK176+300左侧200m15.8336沟道型桐山隧道进口渣场CK178+100右侧800m15.193.476沟道型桐山隧道横洞渣场CK181+600右侧400m17.043.675沟道型竹口隧道出口渣场CK187+200右侧400m16.33.25沟道型 序号堆渣量堆渣面积上游汇水面积万m3hm2hm2竹口隧道斜井渣场CK186+800左侧400m21.654.338沟道型蔡双隧道和庆元隧道进口渣场CK192+000右侧1700m21.164.336沟道型庆元隧道出口、洋背斜井、建山隧道渣场CK200+700左侧600m14.497.33沟道型银坑斜井渣场CK194+100左侧1000m27.25.33沟道型回龙村隧道出口渣场CK210+400右侧400m17.853.678沟道型回龙村隧道进口横洞渣场CK207+400右侧100m21.84.33沟道型898.55188.042.2弃土(渣)场变更情况2.2.1工程实际使用的弃土(渣)场情况工程施工过程中共计使用弃土(渣)场41处,堆渣面积70.55hm2,累计堆渣总量777.66万m3。施工过程中对弃渣场内堆渣进行了综合利用,其中已完成弃渣综合内无集中堆渣,仅表面剩余部分石渣,弃渣场地暂未进行土地整治恢复的渣场共计使用的弃土(渣)场详见表2.2.1-1。渣场名称面积弃渣综合利用剩余堆渣量量-弃渣综1草鞋岭弃渣场DK28+340右侧300m地方政府拍卖利0综合利用2周家隧道出口0.467.577.57地方政府拍卖利0综合利用3栗坞弃渣场DK26+700左侧400m04尹家弃土场DK20+700右侧300m2.0105场06龙游南站弃土场DK36+400右侧300m3.5907下庄隧道进口DK41+200左侧20m地方拍卖利用2.5万方+地方基础建设利用0综合利用渣场名称面积弃渣综合利用剩余堆渣量量-弃渣综8坞弃渣场DK45+290右侧10m0.16地方基础建设利用8.1万方+自0综合利用9赤津岭出口弃DK45+620右侧50m0.653.523.52本工程利用0综合利用樟坪斜井弃渣场DK55+900右侧600m33.2733.27本工程利用政府拍卖利用10综合利用胡家村斜井弃DK60+610右侧555m30.6830.68本工程利用政府拍卖利用0综合利用坞岭湾隧道弃本工程利用0综合利用横坞隧道弃渣场DK71+670左侧50m0.789.349.34本工程利用0综合利用上坞隧道进口DK73+850右侧200m0综合利用DK97+400左侧200m0.77方+便道填筑3.52万方+本工0综合利用大路下斜井弃DK101+200右侧460m36.5836.58地方拍卖利用6.58万方+本工程利用30万方0综合利用孔槽源斜井弃DK109+100右侧850m0.92地方拍卖利用5万方+本工程利用28万方0综合利用井弃渣场DK113+494左侧200m87.98地方拍卖利用0.02基本完成综合利用乌弄斜井弃渣场DK117+420右侧750m2.6133.95地方拍卖利用14.09万方+本工基本完成综合利用杨梅岭隧道出DK141+700左侧300m2.4724.3421.845.13万方+本工2.5叶山隧道进口DK127+700左侧210m地方拍卖利用15.7万方+本工程1叶山隧道出口DK131+600左侧300m基本完成综合利用赤岭隧道进口DK132+200右侧200m2.1120.9720.966万方+本工程基本完成综合利用高山岭弃渣场7.76本工程利用7.76基本完成综合利用塔石岭隧道进DK148+700右侧200m本工程利用7.72万方+地方利用基本完成综合利用 渣场名称面积弃渣综合利用剩余堆渣量量-弃渣综黄坞隧道进口DK156+650右侧350m0.6966地方利用0.5万方+本工程利用0杨梅岭隧道进DK139+720右侧320m0.9754.98本工程利用4.48万方+地方利用基本完成综合利用小白岸隧道进0.294.24.2本工程利用3.7万方+地方利用0黄坞隧道出口DK157+310右侧400m0.724.84.8本工程利用4.80古田弃渣场DK158+200右侧400m2.597.250古田弃土场707安民隧道出口及平导弃渣场DK125+500左侧300m2.52万方+地方利用6.4万方+地方拍基本完成综合利用赤岭隧道出口DK135+900右侧410m本工程利用5.33万方+地方利用3万方+地方拍仙仁岭弃土场DK166+026右侧260m2.8130.5030.5万山弃土场DK183+440右侧850m4.150万山弃渣场DK183+700右侧280m0小梅进口弃渣场DK186+000左侧260m地方拍卖利用3.53万方+本工程2竹口弃土场DK196+100右侧720m70.49070.49桐山弃渣场DK189+900右侧400m2.172.5本工程利用2.5540庆元弃渣场32.831.8地方拍卖利用5.01万方+本工程利用26.79万方141马蹄岙横洞弃DK215+600右侧580m29.828.8本工程利用28.81数量合计70.55777.66510.31267.352.2.2变更情况(1)水利部批复的101处弃土(渣)场使用情况施工阶段工程土石方平衡朝着有利于水土保持方向调整,工程挖方减少,填方和利用方增加,余方减少。相比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挖方减少547.5万方,填方增加124.46万方,利用方增加203.74万方,余方数量减少751.24万方,余方量的大幅减少,导致弃渣数量的大幅减少;余方综合利用率高,工程实际余方1035.07万m3,其中未经中转直接综合利用的余方共计257.41万m3,经弃渣场中转后综合利用的余方共计510.31万m3综合利用,其余267.35万m3堆置在弃土弃渣场内。综上,衢宁铁路浙江段因余方数量减少751.24万m3、并且未经中转直接综合利用余方257.41程中未使用,工程土石方合理调配后极大减少了工程扰动面积,符合水土保持要求。(2)施工阶段弃土(渣)场变更情况施工阶段共计使用弃土(渣)场41处。与水利部批复的位置一致,但每处弃渣场堆渣量相比水利部批复的堆渣量均减少,不重大变更的11处弃渣场中有5处已完成弃渣综合利用(基本完成迹地恢复2处基弃土(渣)场位置变化及使用情况详见表2.2.2-1。工程施工使用的41处弃土(渣)场变更对照详见表2.2.2-2。 弃土(渣)场位置变化对比及使用情况水利部批复的弃渣场施工阶段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使用情况或位置变更情况未使用原因或位置变更原因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与水保方案批复的弃渣场位置变化说明(变更/一致)1祝家山弃土场CK27+000右侧1300m位置变更用地后续规划为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变化导致无法使用1尹家弃土场DK20+700右侧300m变更2黄毛畈1#弃土场DK25+000左侧100m变更2考坑口弃土场CK29+200右侧6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3郑家垄弃土场CK34+800右侧12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4茶山垄弃土场CK35+500左侧400m位置变更规划为浙西大竹海保护区3龙游南站弃土场DK36+400右侧300m变更5布袋山弃土场CK42+100右侧20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6鹅群山弃土场CK47+100右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7大谷岭弃土场CK50+100左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8高坪弃土场CK64+500左侧15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9庄山弃土场CK69+850左侧3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内里源弃土场CK75+500左侧2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上源口1号弃土场CK78+700右侧6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上源口2号弃土场CK78+700右侧85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上源口3号弃土场CK79+500右侧9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东关弃土场CK87+700右侧10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潘村1号弃土场CK92+500左侧40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潘村2号弃土场CK94+000左侧40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竹源弃土场CK97+400左侧20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安民乡小港村1号弃土场CK104+200右侧10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安民弃土场CK105+600右侧6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20西坑底弃土场CK122+000右侧3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21叶红坑弃土场CK132+100右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22屋后源弃土场CK137+000右侧40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23黄岭弃土场CK147+500右侧3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24黄坞弃土场CK148+800左侧18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25山里1号弃土场CK149+200右侧200m位置变更后续规划为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变化4黄坞隧道出口弃渣场DK157+310右侧400m变更26山里2号弃土场CK149+650右侧3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使用情况或位置变更情况未使用原因或位置变更原因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与水保方案批复的弃渣场位置变化说明(变更/一致)27渡船头弃土场CK155+500右侧25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28独田村弃土场CK159+000右侧500m位置变更用地后续规划为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变化导致无法使用5仙仁岭弃土场DK166+026右侧260m变更29仙仁弃土场CK161+000左侧16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0黄坑弃土场CK168+500左侧15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1竹舟弃土场CK171+000右侧7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2东皇弃土场CK172+000左侧10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3炉溪坑弃土场CK174+800左侧8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4查田弃土场CK174+900右侧950m位置变更施工阶段因该弃土场容量较小,变更为万山弃土场6万山弃土场DK183+400右侧850m变更35陈山下村弃土场CK178+501右侧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36炉溪坑村弃土场CK181+200左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土综合利用37龙口村弃土场CK187+200右侧3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8田丁寨弃土场CK188+000右侧6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39蔡双村弃土场CK188+150右侧5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40洋背村弃土场CK202+900左侧3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41坑里弃土场CK205+000左侧2000m未使用,取消本工程填方利用42双形、金钩湾、双石岭隧道渣场CK28+000左侧650m位置变更因隧道出渣改为进口出渣,导致弃渣场选址发生变化7栗坞弃渣场DK26+700左侧400m变更43大黄岩隧道渣场CK29+000右侧300m已使用 8草鞋岭弃渣场DK28+340右侧300m一致44道士源隧道进口渣场CK31+000左侧5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45道士源出口和傅家进口渣场CK33+700左侧22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46傅家隧道出口渣场CK35+680左侧4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47西山隧道进口渣场CK37+620右侧15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48西山隧道出口和大坂隧道进口渣场CK41+750右侧2000m位置变更后续规划为浙西大竹海保护区规划范围内,无法征用,导致选址变更9周家隧道出口弃渣场DK40+800左侧100m变更下庄隧道进口弃渣场DK41+300左侧50m变更49大坂隧道出口和大坑隧道渣场CK45+620右侧500m位置变更因后续隧道弃渣利用,在隧道洞口处设置的中转场,能够减少运距和节约工程投资下庄出口,田塘坞弃渣场DK45+300右侧10m变更50赤津岭隧道和鹅群山隧道渣场CK47+100右侧200m已使用—赤津岭出口弃渣场DK45+620右侧50m一致51灵山隧道渣场CK48+620左侧8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52北界隧道和风车口隧道渣场CK51+000左侧35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53常乐山隧道进口渣场CK53+500左侧10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 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使用情况或位置变更情况未使用原因或位置变更原因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与水保方案批复的弃渣场位置变化说明(变更/一致)54常乐山隧道出口渣场CK63+680右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55新路湾一号斜井渣场CK57+740左侧1000m位置变更下游后续新建1处自然水水厂,为当地官溪村饮用水水源,批复的弃渣场存在污染水源的隐患,因此导致弃渣场选址变更樟坪斜井弃渣场DK55+800右侧560m变更56新路湾二号斜井渣场CK61+000左侧500m位置变更因常乐山隧道线路和斜井位置变化,导致弃渣场选址发生变化胡家村斜井弃渣场DK60+610右侧555m变更57坞岭湾隧道进口渣场CK67+370左侧640m位置变更占地范围后续规划为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发生变化,导致弃渣场选址变更坞岭湾隧道弃渣场DK66+855左侧160m变更58坞岭湾隧道出口渣场CK69+900左侧7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59莲花山隧道渣场CK72+340右侧130m位置变更施工便道会侵占生态公益林,导致弃渣场选址变更横坞隧道弃渣场DK71+670左侧50m变更60上坞源隧道进口渣场CK73+300右侧180m已使用 上坞隧道进口弃渣场DK73+850右侧200m一致61上坞源隧道出口渣场CK76+280右侧32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62谷山垄隧道渣场CK85+570右侧3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63西屏隧道进口渣场CK92+000左侧100m位置变更因施工方案变化,由进口施工改为明洞施工,施工组织变化明洞弃渣场DK97+400左侧200m变更64孔漕源斜井、西屏隧道出口和石角隧道渣场CK103+900右侧1000m已使用 孔槽源斜井弃渣场DK109+100右侧850m一致65大路下斜井渣场CK95+600右侧600m位置变更原批复的大路下斜井为工程拌合站所用,因此导致弃渣场选址变更20大路下斜井弃渣场DK101+200右侧600m变更66银岭隧道渣场CK105+500右侧5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67安民隧道进口渣场CK107+900左侧800m已使用 21安民隧道1#斜井弃渣场DK113+494左侧200m一致68安民隧道出口渣场CK119+500左侧100m位置变更因线位变化,批复的安民隧道出口渣场设计范围会压覆隧道,导致弃渣场选址发生变更。22安民隧道出口及平导弃渣场DK125+500左侧300m变更69乌弄斜井渣场CK111+900右侧500m位置变更乌弄斜井渣场为地方道路建设所占,因此导致后续无法作为弃渣场23乌弄斜井弃渣场DK117+420右侧750m变更70流地斜井渣场CK115+500右侧5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71西坑隧道、叶山进口隧道渣场CK122+000左侧200m已使用—24叶山隧道进口弃渣场DK127+700左侧210m一致72叶山隧道出口渣场CK125+600左侧1000m位置变更批复的弃渣场下游新建2户居民点,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变更弃渣场选址。25叶山隧道出口弃渣场DK131+600左侧300m变更73埠头隧道进口渣场CK126+650右侧350m已使用 26赤岭隧道进口弃渣场DK132+200右侧200m一致74埠头隧道出口渣场CK130+000左侧550m位置变更因工程线位发生偏移,取消了埠头隧道,改为赤岭隧道,隧道出口位置发生变更,导致弃渣场选址相应变化。27赤岭隧道出口弃渣场DK135+900右侧410m变更75房后岗隧道和青明村隧道进口渣场CK132+250右侧250m位置变更因线路变化导致批复的弃渣场位于铁路桥梁上游,因此导致弃渣场选址变更28高山岭弃渣场DK137+750左侧100m变更76青明村隧道出口和山石坑隧道进口渣场CK134+680右侧850m位置变更因施工便道施工难度大,导致弃渣场选址变更29杨梅岭隧道进口弃渣场DK139+720右侧320m变更77山石坑隧道出口渣场CK136+700左侧250m位置变更原批复为山石坑隧道出口渣场,因弃渣场占地下游新建了居民点楼,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变更位置30杨梅岭隧道出口弃渣场DK141+700左侧300m变更78小白岸隧道渣场CK137+900右侧550m位置变更批复的弃渣场所在范围后续规划为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变化导致弃渣场变更31小白岸隧道进口弃渣场DK145+500左侧105m变更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使用情况或位置变更情况未使用原因或位置变更原因序号弃土(渣)场名称里程与水保方案批复的弃渣场位置变化说明(变更/一致)79沙潭隧道渣场CK139+800右侧3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0塔石岭隧道进口渣场CK141+400右侧350m位置变更原批复的塔石岭隧道进口渣场占地范围已被规划基本农田,导致弃渣场变更32塔石岭隧道进口弃渣场DK149+050右侧630m变更81塔石岭隧道出口渣场CK145+300左侧15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2茶坦和黄坞隧道渣场CK149+500左侧350m已使用 33黄坞隧道进口弃渣场DK156+650右侧350m一致83古田隧道渣场CK150+200右侧450m位置变更后续设计古田隧道改为出口出口,因此古田隧道弃渣场在施工图阶段变更到DK158+200右侧150米处,后因下游涉及茶园灌溉水源,弃渣场易对下游灌溉水源造成影响,因此施工阶段弃渣场再次发生变更。34古田弃渣场DK158+200右侧300m变更35古田弃土场DK158+000右侧180m变更84兰巨隧道渣场CK158+150右侧1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5田畈隧道渣场CK160+900左侧4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6对面山隧道渣场CK163+700左侧5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7墩头隧道渣场CK164+600左侧15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8下湾隧道渣场CK167+000右侧1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89竹舟村一号隧道渣场CK168+900右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90竹舟村二号隧道渣场CK170+800右侧4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91下保隧道渣场CK172+150左侧2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92万山、梅岭隧道渣场CK176+300左侧200m位置变更批复的万山、梅岭隧道渣场后续因农业开发项目占用,导致弃渣场无法使用36万山弃渣场DK183+400右侧280m变更93桐山隧道进口渣场CK178+100右侧800m位置变更桐山隧道改名为小梅隧道,批复的桐山隧道进口渣场因用地后续规划为基本农田,土地性质变化导致无法使用,从而引起弃渣场选址发生变更。37小梅进口弃渣场DK186+000左侧260m变更94桐山隧道横洞渣场CK181+600右侧400m已使用 38桐山弃渣场DK189+900右侧400m一致95竹口隧道出口渣场CK187+200右侧400m位置变更因占用的林地后续规划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导致弃渣场无法使用39竹口弃土场DK196+100右侧720m变更96竹口隧道斜井渣场CK186+800左侧400m位置变更97蔡双隧道和庆元隧道进口渣场CK192+000右侧1700m已使用 40庆元弃渣场DK200+200右侧1500m一致98庆元隧道出口、洋背斜井、建山隧道渣场CK200+700左侧6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99银坑斜井渣场CK194+100左侧10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回龙村隧道出口渣场CK210+400右侧400m未使用,取消弃渣集中碎石综合利用回龙村隧道进口横洞渣场CK207+400右侧100m已使用 41马蹄岙横洞弃渣场DK215+600右侧580m一致 工程施工使用的41处弃渣场变更对照表序号渣场名称位置堆渣面积(hm2)累计堆渣总量(万m3)弃渣综合利用剩余堆渣量(万m3)/累计堆渣总量-弃渣综合利用量渣场变更情况水利部批复的弃渣场情况结论数量去向序号名称位置堆渣量堆渣量变化百分比1草鞋岭弃渣场DK28+340右侧300m1.319.19.1地方政府拍卖利用9.1万方0水利部批复的位置1大黄岩隧道渣场CK29+000右侧300m7.63-100%纳入验收管理2周家隧道出口弃渣场DK40+800左侧100m0.467.577.57地方政府拍卖利用7.57万方0新设弃渣场新设弃渣场,需报送水利部审批3栗坞弃渣场DK26+700左侧400m1.810新设弃渣场新设弃渣场,需报送水利部审批4尹家弃土场DK20+700右侧30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个人贷款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
- 2019-2025年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2025股权激励合同模板示例
- 2025金融咨询合同范本
- 农村坑塘建房合同标准文本
- 农药补偿合同样本
- 农村林木收购合同样本
- 2025电子邮件广告服务合同范本
- 员工培训与成长计划
- it入职合同样本
- 脑卒中早识别及预防治疗课件
-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氟橡胶基本课件
- 上海市一模二模或中考数学答题纸
- 桩基础负摩阻计算表格(自动版)
- 幼儿绘本故事:爱书的孩子
- 47页数字孪生人脸识别轨迹分析电子围栏智慧工地解决方案.pptx (2)
- 手术室手卫生PPT课件
- HSF无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最全版
- 附件1.医院会计科目设置表(1009)
- 《心动过缓和传导异常患者的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0》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