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知识课件_第1页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知识课件_第2页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知识课件_第3页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知识课件_第4页
2024年二月二龙抬头习俗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好当头美好当头祥龙翘首祥龙翘首龙头节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3月11日中国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传统节日非常之多,除了被我们所熟知的端午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节日之外,还有许多传统节日的相关习俗并没有被人们熟知,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一传统节日。前

言节日来源壹民间传说贰节日传统叁有趣习俗肆目录目录节日来源节日来源第一部分2024年3月11日中国传统节日龙农历二月二日抬头春耕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龙”指的是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斗指正东)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龙抬头”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在文献上记载是在元代之后。“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多以祭社(土地神)为主,祭龙多在“龙飞天”的端阳。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民间传说民间传说第二部分2024年3月11日中国传统节日相传三皇之一的伏羲是位重视农桑的君王,每年二月初二这天,都要亲自到田间耕作,自理一亩三分地。由此引得后来的人纷纷仿效,春耕节就这样形成了。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在我国北方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见民间人家的哭声,看见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到次年农历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传说有误,武则天是唐朝时期人物,玉米是明朝才传入中国的,那时哪里来玉米种子?)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清初实行剃头令,汉民被强制剃头,心中多有不甘。当时不少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剃头以表示“思旧”,后来演变成不给小孩剃头以免“死舅”的民俗。由于正月不剃头,龙抬头这天便成为给孩子剃头的最佳选择,大人也去赶时髦凑热闹,理发店的生意便火爆起来。12节日传统节日传统第三部分2024年3月11日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剃龙头二月二可谓“中国传统理发日”,民谚云“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写,清代男子薙发(薙同“剃”),但正月有不动刀的“禁忌”,因此,一到“二月二”,皆“于是日栉薙,盖取‘龙抬头’之意”。孩子“剃喜头”,健康长大,出人头地。大人“剃龙头”,辞旧迎新,鸿运当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为取吉利,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二月二,吃龙食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油炸糕为“吃龙胆”吃麻花为“啃龙骨”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在以农为本的古代,劳作是古人生活常态。每年有一天,哪怕是养尊处优的皇帝,也得出宫带头“劳动”一回。这一天,就是“龙抬头”的二月二,称得上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劳动节”。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北方广传“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二月二,春耕节传说,农历二月初三为掌管功名禄位之神文昌帝君的生日。他曾73次化生人间,清廉仁厚,玉帝便让他执掌科甲,主持文运功名。后人当官求学,便祭拜他。古代,小孩子会在二月初二入学念书,饱含父母“望子成龙”“占鳌头”的期盼。二月二,占鳌头宋朝把二月二指定为百花生日,名曰“花朝节”到了元朝,又有“踏青节”之称,费著《岁华纪丽谱》记有,“二月二日,踏青节。初郡人游赏,散在四郊。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何日同宴游,心期二月二。”轻衫,细马,春年少,此时节,日子如诗,时光含香,好景却不长,愿你不负良辰,一步一欢喜。二月二,踏青节《周易》中有“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等卦爻,历史上把“凤、麟、龟、龙”合称“四灵”,皆为祥瑞之物。说到底,龙是传统之物,是一种精神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对龙文化的审视与继承,关键取决于人。二月二,话龙史有趣习俗有趣习俗第四部分2024年3月11日中国传统节日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在传统习俗里,为取龙抬头之吉兆。儿童在二月二这天,会举行“开笔礼”照房梁、驱虫开笔礼老北京的习俗,人们喜欢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吃春饼。吃“驴打滚”吃春饼用簸箕盛着草木灰,沿着自家房子外围墙根密密的撒一圈,因为这条灰线又细又长,形似传说中的龙,所以这个举动也被叫做“撒灰引龙”,寓意把象征吉祥的龙请到家里撒灰引龙、打灰囤2月21日2月21日起龙船古时,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龙抬头时节我国部分地区会有“起龙船”的活动,请龙出水,以及祈求事事顺利的心愿。美好当头美好当头祥龙翘首祥龙翘首龙头节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二月二龙抬头2024年3月11日

中国传统节日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也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这个节日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据传,二月二是龙欲升天的日子,因此民间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习俗和活动,如祭龙、祭土地、吃龙食、剃龙头等。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因此,人们认为这是一个祈求风调雨顺、驱邪攘灾、纳祥转运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同时,也会进行一些与龙相关的活动,如舞龙、赛龙舟等,以表达对龙的崇敬和祈愿。此外,二月二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和谚语。比如,在北方地区,人们认为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因此会在这一天理发,以期带来好运和吉祥。而在南方地区,则有吃龙须面、龙鳞饼等食品的习惯,寓意着祈求丰收和吉祥。同时,也有一些与二月二相关的谚语,如“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寓意着这一年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总之,二月二龙抬头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民俗活动。它不仅是人们祈求丰收和吉祥的重要日子,也是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二月二龙抬头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节日起源:二月二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农耕文化是一种顺应自然、依赖天象的文化,因此,这个节日的起源就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2.农耕标志:在农耕文化中,“龙抬头”标示着阳气生发,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这是一个重要的农耕标志,因为雨水的增多意味着可以开始春耕,为一年的收成打下基础。3.祈愿丰收:人们认为龙掌管着降雨,而降雨又决定着农耕收成。因此,在二月二这一天,人们会进行各种祭祀活动,祈求龙神保佑五谷丰登。这种祈愿丰收的习俗,正是农耕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