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一切景语皆情语——高考诗歌鉴赏题中的情景关系厦门双十中学陈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古代诗歌中的情景关系;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情与景的结合方式;3.掌握高考诗歌鉴赏题常见的解题思路。(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诗歌鉴赏情与景题型中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做到既能“意会”也能有效“言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情与景,提高审美情趣。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的解题思路。2.难点:将学到的知识、技巧运用到考试中。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大家很熟悉了,请大家一起朗读这首词,再说说你觉得这首词是如何表现情感的?明确:这是一首小令,但其中的情景所构成的却是一个极典型的诗境。本来,小令前面的四个句子全是相对独立的形象系列、并置的景物之间没有任何系词的绾接,句与句也没有客观逻辑上的联系,但是景物后面隐密的感情却是被末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愁思紧紧地联串着,这样,诗中散漫而不相连属的形象便集中凸现出一段完整的感情,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境”)。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而意境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PPT展示:王夫之:“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PPT展示:王国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了诗歌意境创造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纵观近几年高考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命题者常常会选取以情与景为命题点设题,尤其青睐赏析情景关系,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诗歌鉴赏中的情景关系,讨论高考诗歌鉴赏题中情景关系类型题的解题。(二)例析情景关系要解答情景关系类试题,我们就要先认识和了解情景关系。我们常常注意到,诗中的许多自然景象往往不是按照其自身的逻辑以及景与景之间的客观联系来组织,它们更多地是集聚于诗人的某种特定情感韵周围而成为诗人心灵的延伸部分。这既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但也成为我们读解诗歌的难点。比如:PPT展示:《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这四句诗被后人誉为《诗经》中最好的句子。这是写景记时,更是抒情伤怀。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而在来来去去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呢?没有答案,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后两句是以哀景写哀情;前两句恰恰是以“乐景写哀情”。PPT展示: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按照王夫之的说法,这里的征人回忆起年少时离家远行去戍守边关时候的亲切而美好的景物,实际上是在衬托他还乡时的悲伤。在表达上就起到了“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从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事实:情景对应关系的建立是以诗人的情感在现实中找到它相对应的客观形象为前提。而一旦失却了这一前提,诗人的情感,尤其是那超越现实可能性的感情将如何通过客观的形象来表达呢?诗人在创作中给予的回答通常表现在以下的选择:是保持自己情感的完整真实,还是保持客观形象的完整真实?两者之间,诗人常常是选择前者。在这种情况下,诗人为了求得特定情感的完整表现,有时就不惜以牺牲后者为代价,这样,诗的客观形象就难免出现某种“失真”或“变形”。古代诗论里常常提及的例子就是杜甫和李白的两句诗:PPT展示:“竹未尝香也,而杜子美诗云:‘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雪未尝香也,而李太白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葛立方:《韵语阳秋》)不论竹香还是雪香,它们都与我们日常感知下的竹和雪的物理属性相悖,但是,在诗中恰恰是由于这种形象的“失真”和“变形”有力地衬托出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情感。类似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古典诗中实在是屡见不鲜。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在成功的诗中,客观形象的“失真”或“变形”往往不是诗人有意为之或出于自觉的安排,相反,它是诗人在一种强烈情感的有力激发下,从诗人瞬间的直觉中产生出来的现象,其发生的整个过程,诗人一直受情感所左右,并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迅速完成了对客观形象的“失真”或“变形”处理。当然,在诗人的实际创作中,形象的“失真”和“变形”是直接诉诸于诗人的感觉器官,所以,从这点上说,“失真”和“变形”是诗人在情感的裹挟下发生“审美错觉”的结果。正是从这种奇特的“错觉”里,诗人才感觉到了“竹香”和“雪香”,才感觉到“一草一木亦莫不有性情”。中国古代诗歌中许多例子说明: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客观形象不自觉地加以“失真”处理,在表现其情感方面就极易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比如:PPT展示: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来写春天,写出了事物睹物伤情,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体现出诗人的爱国之情。诗人一腔忧时伤世的沉痛感触就是“花”能“溅泪”、“鸟”会“惊心”的错觉中被凝聚、被浓化。“花溅泪”,“鸟惊心”,“花”和“鸟”的“失真”是由于诗人不自觉地把感情移入了对象。移情的结果,使“花”和“鸟”成了善解人意的挚友。但是,诗人内心那沉痛而孤独的感情在诗中却又是通过对象——“花”和“鸟”的体认(溅泪,惊心)而得到强烈地表现。诗人常以火热的感情烤灼了对象,但是又从被烤灼变形的对象中反视和体验自己内心那片难以名状的感情。在这一瞬间,情与景同样获得了融合和统一,不过,这里的融合和统一是以一种特殊的形式来加以实现的。(三)情景关系的组合方式要解答情景关系类试题,我们还要掌握并简要区分情景关系的组合方式:1.先景后情,触景生情。诗歌先有景后有情。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景乃诗之媒”,人物一开始心情是比较平静的,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作者心中虽有某种情感,但却是隐含的、不显露的,而由于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面使之得以激发,引得作者将其表达出来。2.先情后景,缘情写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由情及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人的心情比较激动。并把这种激动的心情渗透到了目光所及景物之上,高兴时看到的一切景物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3.移情于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王夫之,《姜斋诗话》)。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花鸟虫鱼、山石竹木、斜阳古道、溪流沙漠、梧桐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单纯的景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4.以景衬情,倍增哀乐。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但也有以乐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的写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5.以景结情,含蓄悠长。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用于抒情,最后以写景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到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6.以情结景,画龙点睛。所谓“以情结景”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主要用于写景.不言情事.全诗将要结束时,才加一抒情之笔。这种手法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一笔点活全诗,使诗前半所写之景都变成主观之景,染情之景,引人回味无穷。(四)情景关系的解题思路针对写景抒情类诗歌的这些特点,我们在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时,要掌握一些鉴赏方法。1.细致地把握住景物描写的特征,从景物的特征去推理作者的情感。一般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景物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3)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以动衬静、明暗对比、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比兴手法的运用等。(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绘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慕。PPT展示:(2007年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超然台①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明确:就词析词是一条死路,因而情景分析使鉴赏炼字曲径通幽。要发现作者的用词之妙,首先看作者描绘的景物特点:眼前春未老,春柳、春花、春水满眼皆是,但是那朦胧的烟雨却给这明媚的春光蒙上了一层阴影,这阴影“非关风与月”显然是作者的故园之思了。不然何以说“休对故人思故国”呢!因而对情景关系的正确把握让我们明白了作者“咨嗟”的苦涩,“休对”的无奈,“且将”的聊以自慰。这些词都因景而生,情感蕴含其中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PPT展示:(1)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断茶聊以自慰吧!(2)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2.敏锐地抓住景物描写中能间接表现情感的一些重要字词探究诗歌的情景关系。如:PPT展示:(2005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宣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做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明确:要准确地读解这首诗非“知人论世”不可。但是,我们的考生大都不知道李华,更无从知道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因此我们只能从景物的特征中,从描写景物的重要字词中敏锐地捕捉到作者的情感。这首诗的景物表面上似乎是生机勃勃的,你看芳草“萋萋”,涧水活泼,花儿盛开,春鸟婉转。但是一个“自”字,一个“空”字,就表现了美景无人欣赏的现状。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人来。为什么没有人来呢?因为经过安史之乱,盛世不再,宣阳的游宴不再,留下的只有乱世的萧条和凋敝,从而表达了作者经历战乱之后物是人非的凄凉。这首诗歌“自”和“空”字的用法和效用其实与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一致的。所以准确地把握住这些,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暗示出感情的字词,更加有助于我们对诗歌的准确而深入的理解。PPT展示: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3.抓住直接表现情感的词或句子准确理解全诗的情景关系。古人写诗,常常在诗歌的最后,直接抒发情怀。或画龙点睛、或者慷慨淋漓,或婉约淡指。这些句子是理解一篇诗歌的钥匙。李渔《窥词管见》说:“情为主,景是客。”我们先把握住了情感,鉴赏诗歌就有了主心骨,只要由此出发,去推理景物的特征,体会其写物之妙。如果理解了《送元二使安西》末尾两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可以知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作用,就是来描写离别的场景,渲染离别的气氛,突出离别时的振作和鼓动的意味。如果抓住了杜甫《咏怀古迹》的最后一联“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以“怨恨”去通驾全局,就可以知道上文的景物无处不散发着“怨恨”的气息。如:PPT展示:(2011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春日秦国怀古周朴①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878)①[周朴]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西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问: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明确:诗人的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萦绕着遥远的村庄。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荒芜,无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矿业大学《中医经典综合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材料与成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枣庄职业学院《塑性加工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2201T 70-2024 非洲猪瘟病毒环境监测采样技术规范
- 数学游戏演讲模板
- 专业案例(暖通空调专业)-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专业案例》押题密卷
- 生命起源理论教学
- 七夕节青年营销策略
- 二零二五版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及赔偿协议3篇
- 钢结构施工管理培训课件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合同2篇
- 《飞机操纵面》课件
- 商业咨询报告范文大全
- 自我发展与团队管理课件
- 《妇产科学》课件-17.盆腔器官脱垂
- 监理报告范本
- 店铺交割合同范例
- 大型活动LED屏幕安全应急预案
- 2024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