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书江苏省邗江中学马静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方法

1.诵读法。以诵读带动理解,以诵读加速背诵。

2.理脉法。理清全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并带动背诵。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二、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三、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疏”,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与奏、议、疏、表、对策类同,统称奏议)

《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可引申常见古文体裁:疏、序、说、赋)

四、整体感知,熟读课文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求木之长(zhǎng)浚(jùn)源塞(sè)源载(zài)舟

壅(yōng)蔽谬(miù)赏疏通文意

1.认真参看文后注释

2.结合课文注释,圈划重点字词,疏通文意分析第一段

引入:大家觉得标题中,作者最要突出强调的是哪个字?(思,板书)魏征这个“诤臣”到底要皇帝老儿“思”些什么?

问:第一节课我们讲过这是一篇骈文,它的特点是多用典、多用排比句。请找出排比句:

明确:(投影,先写左边,右边的结合下面讲的内容再补充)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正面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反面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问:前三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前三句用来说明什么?后三句呢?

明确: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

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强调不可,简洁有力。

问:作者用这些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最后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国君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才能治理好国家。

板书(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

六、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尝试背诵

二、检查复习学习第二段1.认真参看文后注释

2.结合课文注释,圈划重点字词,疏通文意3.分析第二段

分析第二段

引入:第一段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向我们提出了人君当“居安思危”的见解,那么,为什么必须“居安思危”呢?(板书:为什么思)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二段,和作者一起来分析问题(板书:分析问题)。

问: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是?

明确: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虽然是“人之常情,但要“思国之安”就必须克服。

于是,接下来作者用一个设问引出了分析论证。

问:列举“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问:最后两句具体说明了什么?明确: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问: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作什么的关系?

明确: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问: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板书)。

第三课时

一、尝试背诵

二、检查复习三、学习第三段1.认真参看文后注释

2.结合课文注释,圈划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3.分析第三段

引入:在作者对为什么要思作了分析了以后,作为一个臣子,他不失时宜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向唐太宗说明应该要“思”些什么(板书)才能防止覆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每天皇帝老儿都要想些什么。

问:魏征是唐代名臣,他心中治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明确:文武并用,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问:要实现"“垂拱而治”就必须"文武并用",那么魏征认为什么样才是"文武并用"?

明确: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问:君王要怎样做才能出现这样的局面?明确: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问:若要“简而能任,择善而从”君王就必须怎样?明确:要“十思”、宏“九德”。

问:“十思”的内容是什么?可分为哪几戒?

明确:思知足思知止思谦冲思江海思三驱思慎始

思虚心思正身思无因喜以谬赏思无以怒而滥刑

分为: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问:这“十思”虽是魏征对唐太宗的建议,但我们从当时的社会来看,具有怎样的社会现实意义?

明确:全文围绕“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规劝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终,虚心纳下,赏罚公正;用人时要知人善任,简能择善;生活上要崇尚节俭,不轻用民力。这些主张虽以巩固李唐王朝为出发点,但客观上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利于初唐的强盛。

理思路:在文章最后,作者表示,做到了这“十思五戒”,国君就可以垂拱而治,用不着“劳神苦思,代百思之职役”,江山永固。至此,作者提出的居安思危就有了一个完满的解决方案。(板书:解决问题)4、积累与课文有关成语

居安思危载舟覆舟垂拱而治文武并用知足常乐

恃才傲物择善而从

四、总结

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问:作者为了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在行文上有此什么特点?

明确:言词恳切而情感真挚,处处为对方的江山着想。运用比喻而深入浅出,时时把握对方心理;骈散结合而句式整齐,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