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导学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法律教化: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与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两者相辅相成。礼法结合:古代中国围绕德治与法治相关的儒家与法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对历代王朝治国实践产生主要影响。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重要特点。德治和法治逐渐走向融合,并以家规、乡约的形式深刻影响了基层社会治理。依法治国: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司法独立:西方法律发展也有自己的路径,在罗马法的基础上,英国和法国分别发展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课程标准】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学法指导】1.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理解先秦时期我国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历程,理解德治与法治观念的主要内容,培养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2.树立时空观念,梳理秦汉至隋唐时期法律的发展脉络;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法律儒家化的主要原因。3.认识宋元至明清法律与教化的变化,并对这种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作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必备知识·自主学习——新知全解一遍过走进教材知识点一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1.德治(1)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________。(2)西周:建立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礼制,提出________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3)东周①孔子:统治者要“________”“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②孟子:统治者要“施________于民,省刑罚,薄税敛”。2.法治(1)夏商时期:夏朝《________》,商朝《汤刑》,周朝《九刑》。(2)春秋时期:最早的成文法出现——郑国的子产“________”。并引发早期的德治与法治之争。(3)战国时期①商鞅:在秦国颁行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的权益。②韩非子: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__________驾驭臣下;君主赏罚分明,则臣民必能守法奉令。为保证法令畅通,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3.德治与法治之争(1)表现①早期:子产“________”引发了一场辩论。②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界体现为________与________之争。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________。主张通过________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________。(2)结果儒家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无助于国君实现强国抱负,不适用于________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法家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________的愿望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的封建国家启思助学1.【概念辨析】法治与礼教法治:中国古代法治有着“法自君出”的特点,突出君主的无上权威,皇帝的言行就是法律。所以,法家的“法治”是“君权至上”“国权至上”的法治。礼教:即礼仪教化,礼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乐文化,因其重视名份,又称名教,即以名为教。礼教思想统治影响中华民族两千余年。对名教系统的破坏行为称为“僭越”。2.【学习情境】子产:“铸刑书”《春秋左传》记载:“(子产临终对后继者的遗言)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思考:子产临终前“舍宽取猛”的态度转变说明了什么问题?试答:3.【名师指津】教材P45“史料阅读”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儒家却认为礼可以治理社会。思考:你认为谁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为什么?试答:4.【社会情境】中国古代的法“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思考: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有什么特点?试答:知识点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秦汉时期(1)律: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汉朝沿袭秦律,制成《________》。(2)令:秦汉朝廷还发布________,称“令”。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2.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1)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________。儒家知识分子以____注律。魏明帝设置律博士,专用________来解释律令。(2)表现:法律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为量刑的重要原则之一,目的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________。3.唐朝(1)法律①唐高宗永徽年间,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________》。②唐高宗时撰成《________》:继承了汉魏以来法律制定和阐释的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________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法律。(2)礼治①《____________》:732年颁行,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也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②基层教化: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________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5.【图说历史】《唐律疏议》书影信息解读:《唐律疏议》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作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知识点三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1.法律(1)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制定法律多以________为蓝本。如《宋刑统》《天圣令》等。(2)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3)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________》,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视“________”,数次重修《问刑条例》,最后一次重修采取“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的形式,开创了________的体例。(4)清朝:法典沿袭《大明律》,制定《________》。2.教化(1)理学:北宋:周敦颐;南宋:程颢、程颐、朱熹(集大成)。①________理学在南宋后期逐步确立统治地位。②程朱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________之中。③朱熹的《________》和《小学》成为家庭和幼童的行为规范。(2)乡约:北宋吕大钧兄弟《吕氏乡约》。①发展明朝宣讲明太祖朱元璋的“________”,逐渐带有强制力引用《________》解释六谕,不遵乡约的百姓要受到处罚,甚至送官府治罪清朝宣讲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________》宣讲时常常引用《________》②特点:经政府利用和推广具有________;与________合流。6.【学习情境】宋代的社会教化侯官《云程林氏家乘》卷十一《家范》载:“凡女子及笄,须于十六岁以下先令讲读孝经、列女传、小学,能知大义,方可举行。”思考:这反映了宋代在社会教化方面的什么特点?试答:7.【学术情境】《吕氏乡约》北宋吕大钧撰写的《吕氏乡约》中记载:“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思考:据此概括这一时期“乡约”的主要内容。试答:8.【知识拓展】明律的特点(1)加强了对危害封建专制统治行为的刑事镇压。(2)设立“奸党罪”专条,严禁臣下结党和内外官交结。(3)重点整饬吏治,严惩贪官污吏。(4)以刑罚加强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5)严惩流民。9.【学术情境】传统法律文化的得与失陆栋良在《传统中华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中指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强调的道德教化守法精神、推崇德治和追求和谐等精神,依旧对当今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法律文化因其自身的局限性与现代法治精神存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思考:如何对待传统法律文化?试答:关键能力·课堂探究——学科素养大提升

探究主题一礼法并用,渐趋完善——古代中国法律制度演变[史料实证]——国家社会治理中的中国法律制度史料一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摘编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史料二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史料三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子产“铸刑书”改革的意义。(2)根据史料二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和影响。(3)根据史料三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价。史料一反映郑国子产“铸刑鼎”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遭到很多贵族反对。史料隐性信息:“铸刑书”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使民众有法可依,具有重要意义。史料二从“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等方面反映了魏晋时期法律的特点及影响。史料三中“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体现了中华法系的特点,“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体现了中华法系的实质及其影响。[唯物史观]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特点基本特点以皇权为法律的基本渊源,刑法、民法、行政诸法合一,司法行政不分鲜明特色以礼法并用的方式,把“天理、人情、国法”有机融合在一个法律体系之中司法与行政关系司法从属于行政,不同等级的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不同管辖范围的司法官员深远影响古代法律影响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形成了中华法律体系[历史解释]——古代中国法律制度的演变(1)夏商周三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礼”并立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包括“礼”和“刑”两个方面,强调礼治,特别是西周,形成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用礼制来区分贵贱,明确等级,维护统治秩序。同时,以惩处为中心的刑罚制度也已经形成。但是,这一时期的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社会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商、周建立起以“亲亲”“尊尊”为主要原则的宗法法律制度。(2)春秋战国至秦朝——成文法及法治阶段①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36年)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前513年)为标志,法律制度也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宗法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转变。②经过春秋时期的演变,到战国变法以后,与君主集权制度的建立相适应,法家思想在三晋兴起,并在赵、魏、韩和秦国得到了广泛贯彻。通过变法,这些国家建立起以刑罚为主体的成文法律体系。③秦朝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在各个领域“皆有法式”;在法律实施上,坚持轻罪重刑,严刑酷法。(3)两汉至隋唐——法律儒家化阶段秦朝的速亡为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制度相结合提供了一条途径。从汉朝开始,一直延伸到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是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的时期,即法律儒家化。隋唐时期,伴随着《唐律疏议》的制定与颁布,彻底完成了儒家的礼教与法家的“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中华法系就此形成。(4)宋元明清——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自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国法律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上的结合。案件成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结合。明、清两代王朝的法律制度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代表。探究主题二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中国古代的教化史料一反映了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宋代乡约制度的主要功能是扬善惩恶,进行道德教化。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的主要内容。史料二从“举乡告谕乡民”,“乡民要注重修身,内察自省”,“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等等,说明了王阳明推行乡约制度的社会价值。[史料实证]——中国古代的乡约教化史料一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圣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史料二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南赣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赣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2)根据史料二,概括王阳明制定和推行乡约制度的社会价值。[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教化的特点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的核心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教化理念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中国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榜样作用和制度性规约是中国古代传统教化的重要方法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相结合。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辅之以通俗教育[历史解释]——制度的特点和作用特点(1)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2)成文法则。中国农村的成训习俗向来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3)以乡为单位而不是以县为单位,从小处着手,易收功效。(4)自愿加入,民主选举。(5)以聚会的形式,使乡人相亲,淳厚风俗。作用(1)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有利于发展生产。(3)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网络构建·史论要旨[必备术语]1.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2.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3.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4.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5.《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此后,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唐朝政府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6.宋朝以后,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乡里。随堂检测·强化落实——基础素能练到位1.[2022·河南六市联考]夏商西周时期,礼与刑一起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春秋战国时期,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到唐朝时期,出现律、令、格、式的严格区分,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这反映了()A.礼主刑辅是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B.法律是强化社会治理的工具C.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法律发展历程D.法律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2.秦朝崇尚法治,法律对侵害不同身份者会进行不同的惩处;即使卖身为奴的男子,对身为自由民的妻子依然拥有“夫权”和家长权。这体现秦律()A.蕴含礼制精神B.违背“刑不避大夫”理念C.奉行严刑峻法D.注重维护民众的宗法权力3.万历《黄岩县志》中大致勾勒出明前期社会风貌:“自是以来,士皆激昂奋励,以礼义廉耻为先,以行俭名节为贵;婚嫁之择,必先门第,吊死庆生,敦尚礼节,修风淳俗,彬彬然矣。”这一追忆()A.真实再现明前期风俗淳厚B.表明察举制仍有相当影响C.期盼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D.说明心学深入到基层社会4.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法律条文出处“子告父母、妇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汉简《二年律令·告律》“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唐律疏议·斗讼律》“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大明律》“亲属相为容隐”《大清律例·刑律·诉讼》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5.(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人创造了与各部族均无血缘关系的“天”,并赋予“天”这一至上神伦理道德特征。周王以“明德”的方式承天命,祭天是周王的特权。周王根据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亲疏进行分封,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建立异姓宗盟与宗法秩序。周王在封土授民时,也把“明德”这一宗法伦理观念分给诸侯。杨向奎先生指出,“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代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诗经》曰:“有孝有德……四方为则。”侯外庐先生明确指出:“周人才把德孝并称,德以对天,孝以对祖。”——摘编自巴新生《西周“有孝有德”宗法伦理文化的作用与影响》材料二在两汉历史文献中,有密集的关于家族“祠堂”的记录。如《东观汉记》载:“(邓晨)与上(刘秀)起兵,新野吏乃烧晨先祖祠堂,汗池室宅,焚其冢墓。”益州太守文齐稳定地方有功,刘秀即位,“封成义侯”,然而途中去世。“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益州太守张翕“政化清平,得夷人和”。当地少数民族“二百余人,赍牛羊送丧”,直抵张翕家乡安汉,“起坟祭祀”。这一情形得到汉王朝执政集团的表扬,“诏书嘉美,为立祠堂”。——摘编自玉子今《汉代“祠堂”的宗法权威与文化位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周政治统治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代祠堂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功能。(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4分)读史思辨·视野拓展——深化认知全通关视野一春秋决狱,原心定罪[史学新论]西汉以后,儒学进居统治地位并发挥了实际作用……儒生不断涌入官吏队伍……他们逐渐熟悉政事与法律,自然以儒学精神来改造现行法律。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首先是经义决狱,由于多援引春秋之义,故称“春秋决狱”。——武树臣《“春秋决狱”新论——一种法文化的视角》(激活思维)所谓“春秋决狱”是指遇到凡义关伦常现行法律无明文规定或虽有明文规定,但却有碍伦常的案件,便用儒家经典《春秋》所载有关事例及其体现的道德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这种量刑原则称为“原心定罪”。[思辨训练1]《后汉书·应劭传》记载,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以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这表明西汉时期()A.从“以法治国”变为“以礼治国”B.继承秦以来“以法为教”的主张C.开创以儒家思想解释律令的先河D.儒法之间存在着德治与法治之争视野二寓教化作用的“乡贤”祭祀制度[史学新论]自汉代开始,祭祀先贤就被官员和士大夫们看作是教化黎民的大事。在宋代的州县先贤祭祀中,出生于此地、仕宦于此地、寓居于此地的先贤是混同在一起的。1543年,明朝廷申严乡贤、名宦入祠资格,凡推举乡贤,其程序为先由当地乡约、保正公举呈文,经学校生员讨论、商议,对推举之人才德没有疑问,方由生员作呈文,详述此人行实,申报本县核实,然后上报提学。学官再考其行实,予以认可。能否列入乡贤,有赖于此人长期在地方县学读书、其道德文章得到本地生员和乡老的一致认可。这就需要官员及其家族在本地的长期经营,或为官清正,或淡泊自守,更要积极参与地方赈灾和公益活动,在当地树立威望。乡贤祠成为地方一些并非声名卓著的官员,死后享受地方祭祀的重要场所,其家族因之成为一地望族。——魏峰《从先贤祠到乡贤祠——从先贤祭祀看宋明地方认同》(激活思维)“乡贤”祭祀制度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进一步促进尚贤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古代吏治建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推动了民间的移风易俗。“乡贤”祭祀制度是社会教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励乡人“见贤思齐”、培育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思辨训练2]康熙帝颁布“十六条圣谕”,强调“重人伦”“重农桑”“端士习”“厚风俗”,要求在乡村每半月进行一次宣讲,以教化百姓。这说明清朝()A.以道德准则稳定乡村社会秩序B.以“十六条圣谕”为乡村律法C.儒家思想开始在乡村得到普及D.中央集权统治在乡村得到强化视野三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史学新论]在“百家争鸣”的景观中,“儒法之争”尤其引人注目。事实上,“儒法之争”不仅存在于春秋战国时代,也不止于秦汉帝国创立过程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于儒法之争的实质关涉“如何建国”和“如何治国”这两个重大政治问题……不过,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儒法之争因此而走向消歇……儒法合流最终成就了泱泱中华帝国文明。——摘编自赵明《儒法之争与帝国政治意识的诞生》(激活思维)从“儒法之争”到儒法合流体现了以礼为主,出礼入刑,礼法合一。中华法系实质上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它能最大限度地将人类伦理道德方面的潜能发挥出来,在维持人类社会和谐方面,有着不可磨灭和不可估量的作用。[思辨训练3](16分)中华法系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刑即是法,法字从“水”象征法的公平。以农业立国、统一多民族的固有国情决定和制约着法律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传统。据史书记载,西周时已有田律,农业立法和维护政权秩序的法律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凡涉及民事纠纷、经济权益,国家均视为“细故”,尽量用调解而非法律解决。最具代表性的法典《唐律疏议》开宗明义在“名例”篇的序言中宣布:“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材料二1902年,沈家本被清廷任命为修订法律大臣,他力主“变法图强”,近可以收回治外法权,远可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他确定了以“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为修律指导思想,起草新式法律《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商律草案》《国籍条例》等,基本建立了中国近代法律体系。由他制定的《破产律》完全抄自日本破产法,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机制产生严重抵牾而流于具文。他还亲自编译教材,创设法律学堂,造就司法人才。晚清政治改良的最终失败,使修律与司法改革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但却推动了近代法律的转型发展。——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法律转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法律传统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晚清修律为例,指出近代法律转型与传统法律相比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法律转型发展的启示。(4分)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必备知识·自主学习启思助学2.提示:礼崩乐坏,子产为形势所迫,“救世”之需,从以德服民转变为立法从严,严刑峻法。3.提示:法家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形势。原因: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而法家思想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带来富国强兵的实际利益,满足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4.提示: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基础,礼法并用。6.提示:程朱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之中。7.提示:扬善惩恶、道德教化。9.提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其精髓进行转化创新。走进教材知识点一1.(1)奴隶(2)宗法“敬天保民”(3)为政以德仁政2.(1)禹刑(2)铸刑书(3)法、术、势3.(1)铸刑书儒家法家德治道德礼义法治(2)兼并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知识点二1.(1)九章律(2)法律文告2.(1)主流思想经儒家思想(2)尊卑亲疏三纲五常3.(1)永徽律唐律疏议中华法系(2)大唐开元礼家训知识点三1.(1)唐律(3)大明律例律例合编(4)大清律例2.(1)程朱家训家礼(2)六谕大明律圣谕广训大清律例约束力法律关键能力·课堂探究探究主题一(1)提示:意义:使民众有法可依,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大进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2)提示:特点: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影响: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3)提示:特点:皇权高于法律,儒家思想为法律基础,礼法并用。评价:中华法系实质上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但它能最大限度地将人类伦理道德方面的潜能发挥出来,在维持人类社会生活和谐方面,有着不可磨灭和不可估量的意义。探究主题二(1)提示: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从民间规范到与法律合流。(2)提示:价值:宗族互助,和谐乡里;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奖善劝诫,稳定秩序。随堂检测·强化落实1.解析:据材料“礼与刑……有效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由刑到法,由法到律,适应了统一的需要……构成此后中国封建社会完整的法典体系”可知法律体系发展完善,有利于社会治理,故选B项;礼主刑辅未体现,古代法律存在的形式有律、令、格、式等,排除A项;春秋时期,儒家思想出现,无法涵盖题目中夏商西周时期,排除C项;据材料“宗法等级秩序……统一的需要……封建社会”可知材料主语是社会治理,不是统治阶级利益,排除D项。答案:B2.解析:据材料“即使卖身为奴的男子,对身为自由民的妻子依然拥有‘夫权’和家长权”可知,秦代男子的法律地位高于女子,这是一种等级制,体现出儒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的礼制精神,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刑不避大夫”是指刑罚不避开士大夫,体现的是法律不因人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对待,这与材料主旨男女地位不平等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秦律中男女地位不平等,而不是法律的严苛,排除C项;据所学,宗法权力是一种依托血缘的权力,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的宗法权力,排除D项。答案:A3.解析:据材料“万历《黄岩县志》中大致勾勒出明前期社会风貌:‘自是以来,士皆激昂奋励,以礼义廉耻为先,以行俭名节为贵;婚嫁之择,必先门第,吊死庆生,敦尚礼节,修风淳俗,彬彬然矣’”,结合所学可知万历年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缺少了对道德的追求,所以才会追忆明前期的社会风貌,期盼建立理想的人间秩序,故选C项;材料只是追忆,并不是真实再现,排除A项;察举制在魏晋时期就已经取消了,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对美好社会的期盼,说明心学并未深入到基层,排除D项。答案:C4.解析:古代的法律条文禁止亲属之间的检举揭发,相互告状,并处以重刑,这种做法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体现法律与儒家伦理道德的融合,不是法律与公德的融合,故B项错误;血缘亲情逐渐强化与表格的内容体现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C项错误;等级秩序日趋固化与表格的内容体现儒家伦理的法律化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5.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周王以‘明德’的方式承天命,祭天是周王的特权”结合所学得出宣传君权神授;据材料一“周王根据与周天子的血缘关系亲疏进行分封,并创造性地运用于建立异姓宗盟与宗法秩序”结合所学得出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据材料一“有孝有德……四方为则”“周人才把德孝并称,德以对天,孝以对祖”结合所学得出强化以德、孝为核心的宗法伦理观念。第(2)问据材料二“诏为起祠堂,郡人立庙祀之”“诏书嘉美,为立祠堂”结合所学得出倡导忠孝思想,维护了封建统治,强化了传统的宗法伦理观念;据材料二“这一情形得到汉王朝执政集团的表扬,‘诏书嘉美,为立祠堂’”结合所学得出成为统治者的政治工具,说明汉代祠堂在社会治理中的主要功能。第(3)问据材料一“周王在封土授民时,也把‘明德’这一宗法伦理观念分给诸侯”结合所学得出加强了周天子对广阔疆域的控制;据材料一“以德、礼为主的周公之道,世代相传,春秋末期遂有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儒家思想”得出为儒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据材料二“诏为祠堂,郡人立庙祀之”“诏书嘉美,为立祠堂”结合所学得出为后世忠孝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1)特点:宣传君权神授;分封制与宗法制结合;强化以德、孝为核心的宗法伦理观念。(答出两点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