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满分300分,150分钟完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并把条形码粘贴至条形码粘贴栏。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 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答案〗C〖解析〗根据“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可得出孔子强调要身正。根据“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可得出韩非子强调要遵守法律。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要求人们要遵守规则,规范行为,C项正确;A项是孟子的,B项是法家的,排除A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2.汉武帝实行莞盐铁(莞即管),结果“盐、铁贾(价格)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褥,土覆(农具)淡食”。对此恰当的解释是A.战乱不息,破坏社会经济B.土地兼并,导致民生困苦C.盐铁官营,影响社会民生D.重农抑商,违背历史潮流〖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材料的意思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导致了百姓“土耰(农具)啖(淡)食”,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3.如下图所示,与隋朝大运河相比,元朝大运河航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洛阳城市经济衰落 B.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C.政治中心向北迁移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元朝时河道发生改变,主要是指修建了通惠河和会通河,主要是集中在北方地区,材料未涉及洛阳的发展,且洛阳的经济衰落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故A项错误;元朝时期的运河与隋朝相比,重点在北方,因此不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元朝以大都(今北京)为都城,因此大运河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治中心在北方,故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元朝大运河4.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C.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变动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答案〗C〖解析〗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注意题中时间(明后期)百姓十分之六七不务农而经营手工业、商业这一现象的历史原因,即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变动,这也符合经济基础的变化带来上层建筑变化的原理。故选C项。A项中的农业的衰退和B项中的贫富分化的问题材料无法体现;故AB项错误。材料中的无业游民指的是从事工商业者,D项错误。5.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的政治结构。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 B.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C.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 D.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周天子通过赐命礼等伦理定位与价值操演获得了整个社会的精神信仰,进而凝聚成‘一心辐揍’的价值思维,将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建构出‘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政治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王室与诸侯持为一个政治实体,说明国家统一的文化心理认同增强,B项正确;西周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排除A项;贵族统治秩序开始确立是在夏朝,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描述关于“原始民主制遗存依然发挥作用”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6.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规定“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下的官吏必须学会并使用汉语:而北魏之后的汉族政权北齐建立后,“鲜卑语复盛…...谓之国语”,士大夫“知鲜卑语、胡书”成为擢升的重要条件。据此可知,二者均有利于A.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B.缓和激化的民族矛盾C.中国文化重心南移 D.官吏考选制度合理化〖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说汉语,北齐的改革措施是要求士大夫“知鲜卑语、胡书”,二者的措施有利于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7.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促进移民具有这一趋向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推广 B.人口的地区分布严重不均衡C.政府对开发西南的有效推进 D.初步出现区域经济分工〖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批适宜在山区种植的作物如甘薯、马铃薯和玉米等纷纷传入中国,导致“移民……向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逐渐推进”,故本题应选A项。题目中未涉及“大河中游和上游山地”的人口分布情况,故排除B项;C项应开始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明清时期”,故排除;D项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早于题目中的时间“明清时期”,故排除。8.为选拔人才补充官吏,隋朝统治者多次下诏要求地方举荐人才。598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609年又设“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隋朝由二科到四科的变化()A.恢复了汉代的察举制 B.是科举制建立的标志C.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D.表明品德素养被轻视〖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隋朝。隋朝由二科举人到四科举人,科目划分更加细化,且要求也更明确、具体,由此可知这些做法适应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C项正确。材料中提供的选拔方式虽然涉及地方举荐人才,但隋代并没有恢复汉代的察举制,排除A项;科举制建立的标志是607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排除B项;根据材料"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可知仍然强调品德的重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9.唐太宗被周边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以至于善于经商趋利而名扬丝路的昭武九姓诸国,也对中国大唐天子顶礼膜拜,甚至远在西亚的萨珊波斯也因国难频频向唐朝寻求支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开放开明的政策 B.繁荣的盛唐文化 C.辽阔的疆域范围 D.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以至于善于经商趋利而名扬丝路的昭武九姓诸国,也对中国大唐天子顶礼膜拜,甚至远在西亚的萨珊波斯也因国难频频向唐朝寻求支援”可知,唐朝皇帝受到周边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拥戴,主要缘于两个方面,一是唐朝强大的国力,二是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治国理念,A项正确;繁荣的文化只是综合国力的一个方而,在对周边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吸引力,反而是开明开放的政策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辽阔的疆域范围”不是对周边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的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涉及周边国家,不在唐朝的疆域范同之内,不属于唐朝中央的管辖范围,排除D项。故选A项。10.豪放纵逸的李白在其许多作品中融入了道教思想的元素;沉郁顿挫的杜诗,则以儒家学说的积极方面为其创作基础;而王维、储光羲等人的田园山水诗,又常常流露出佛教“静”“空”思想的痕迹。这一现象()A.表明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得益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C.凸显了诗歌创作世俗化倾向 D.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答案〗B〖解析〗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题意可知,代诗人的作品中既有儒家,也有道家乃至佛教文化的影响,这体现出当时的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在于思想的包容互鉴,而非儒家思想的地位变动,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的是唐朝诗歌受儒、佛、道思想的影响,排除C项;“反映了唐朝国内政局的变动”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11.1963年,周恩来指出:“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新的提法反映出A.领导层对现有经济结构的反思 B.新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的变化C.国家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决心 D.人民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愿望〖答案〗A〖解析〗〖祥解〗根据材料“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更完整”等可知,周恩来对片面追求工业化的经济目标进行反思,提出全面的国民经济体系建设目标,这是对突出发展重工业的经济结构的反思,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初社会矛盾并未发生变化,排除B项;材料核心不是农业体制改革,排除C项;材料说的是领导层的反思,而非人民愿望,排除D项。故选A项。12.2023年3月30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称:党的二十大以来在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过程中又提出了一些新观点,特别是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完善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供世界各国照搬经验C.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到了正确途径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完善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A项正确;各国国情不同,应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排除B项;发展中国家不等同于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思想理论范畴,并不能直接提供物质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必考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1年)8月,国民党政府截获关东军将在东北寻衅起事的情报,蒋介石即严令张学良:“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9月初……蒋介石再次严令张学良“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这些方针、政策和命令都对“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和后果。——《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936年12月24日晚,周恩来在张学良等人的陪同下会见蒋介石。周思来表示非抗日无以图存,只有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才是唯一出路。蒋介石表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摘编自黄黎《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材料三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可变成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1937年7月17日)(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蒋介石对日本态度的变化。(2)结合历史背景,简述蒋介石态度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从不抵抗、力避冲突到被迫联共抗战到自觉表明抗战决心。(2)变化的原因:西安事变的影响;的推动;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国民政府应对时局以维护统治,蒋介石的民族意识。〖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可知“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主张不抵抗,避免冲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自觉表明抗战决心。【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蒋介石抗战态度的变化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密切相关,在的推动下,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战,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国民政府回应时局,维护自身统治合法性的需要,推动蒋介石决心抗战。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全集》材料二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5月2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原因: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态度二:反对变法。原因: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解析〗【1题】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从材料一中“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可知,他们支持变法,原因在于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从材料一中“当时会试举人集彀下这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优,遍播谣言,几被殴击”的信息可知,还有很多知识分子反对变法,原因在于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2题】本题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中“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4月14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月30日起,督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5月8日才结束,上书总量31件,签名者1555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80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的信息可归纳出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第二小问联系公车上书的意义来回答即可,即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雍正四年(1726年),朝廷要求各省在一年内推行保甲法,拣选宗族中的人士为族正;次年又制定了恶人为尊长族长致死免抵之例。乾隆二年(1737年)“免抵”之例被删除,转而推行族正制。道光时期,相关律例仍赋予族长、绅士以“捆送”族人的权力。金田起义后,清政府要求乡绅办团练,形成“族团”。晚清特别是民国时期,中央政府一度试图设立乡政府、重建保甲制。有学者认为,到清末,由于宗族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法律之基础皆出现了“崩溃”,“(宗族的)职能已名存实亡而呈摇动不安之象”。——捕编自肖唐镖《从正式治理者到非正式治理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变迁》(1)根据材料,概括与清中期相比,近代中国基层治理方略的变化,并指出这一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近代史上为解决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