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基于湘、闽两省的调查分析摘要:2004年底,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全国21试点省市全面启动。这场始于2003年的农信社改革,尽管从一开始就得到各类媒体声势浩大的正面宣传,但对其实际绩效的质疑在理论界却从未停止。很明显,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与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水平的变化是密切相关的。然而,对于农户的金融需求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而言,农信社改革似乎成效不大。而对于少数富裕农户的金融需求,由于非经济因素的原因,改革效应也难以凸显。本文对湘闽两省的实地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以上观点。关键词:农信社改革农村金融需求农户收入水平关系借贷
一、引言自2004年8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起,新一轮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工作在北京、湖南、福建等21个省(区、市)正式拉开帷幕。此番改革是继2003年8省市农信社试点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国务院为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而启动的。总体而言,从2003年开始的这一波农信社改革是本着“明晰农信社产权、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通过农信社产权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使其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农民金融纽带的作用,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以来,随着全国各地数千家农村基金会的关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从农村撤军,农信社在农村金融中的“老大”地位已无人撼动。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种种“病症”及各种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农信社支农功能的发挥无疑受到了严重制约。相应地,从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则存在着农民增收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已有资金外流导致的农村地区“失血”状态更加严峻等问题。这样一来,这次的农信社改革就更显得刻不容缓。然而,与之前数次声势浩大的农信社改革相比,这次改革究竟会带来什么成效?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官场上,这次改革真的能使农信社一改往日的疲态,重新恢复活力,真正担当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角色吗?本文通过对相关试点省份一些农村的调查,试图探究出此次农信社改革与农户资金需求满足程度改善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湖南、福建作为2004年国务院批准的进一步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的21个省(市、区)中的省份,均于2004年底正式启动了改革进程,其改革政策亦严格依照国务院下发的文件来安排落实。到目前为止,两省的省级农村信用社联社都已挂牌成立,“统一法人”治理结构,即县级联社、设区市联社统一法人这一治理结构,在两省绝大多数地区被采用,以央行票据贴现来获得央行资金支持为主,辅以两省各自的扶持策略这一政策扶持方案也基本上被采纳。进一步的筹建和准备工作也正在两省各县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预计到2006年底改革即可完成。因此,我们选取了改革程序相近,改革完成情况也大体相同,即都处于清产核资和增资扩股阶段的湖南省耒阳市和福建省古田县、屏南县三地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几个村的调查,及在较有代表性的村庄重点选取数十户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经过数据处理及理论推演,得到了一系列有关农户金融需求的基本判断和结论,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中的“金融需求”特指实际发生的借款数额,统计口径只包括农户在当前利率下向农信社的借款以及农户向亲友的借款。论文的总体结构如下:在第二节“农信社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的初步判断”中,从农户金融需求种类角度,阐述农户不同类别金融需求的实际和意愿解决方式及产生原因,从而得出农信社与农户金融需求联系薄弱的初步结论;在第三节“农户收入水平与金融需求的关系”中,从建立在两省分别重点选取的20个样本点的调查结果入手,着眼收入水平这一视角,进一步阐述并分析了各收入层次农户金融需求及其实际和意愿满足方式的状况,发现中低收入农户不得不舍“农信社”而取“亲友”来满足其金融需求,高收入农户则基本无金融需求的现实;第四节“非经济因素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则主要揭示出“信用牵连”和“暗箱操作”这两大非经济因素作用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状况的效果,并由此引出第五节“农信社改革与关系借贷”的内容:在理想假设与实际改革成效的矛盾下,此次改革若要想彻底消除“关系”这一非经济因素对农户金融需求诉诸农信社的影响是很不现实的。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主要存在金融需求的中低等收入农户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只能放弃“农信社”这一满足渠道,而求助于“圈层结构”下的亲友借款,同时这一需求也可以由此获得基本满足;而从农信社改革这一层面来看,目前为止的改革成效实在不容乐观,且预期改革成效也很难如人意,换言之,制约农户金融需求诉诸农信社的非经济因素不会因这次改革而消失。所以,我们得出的对此次农信社改革的基本判断是:此次农信社改革与农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变化基本无关。二、农信社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初步判断从湘、闽两省分别调查的二十户农户来看,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生活性金融需求和生产性金融需求。生活性金融需求主要有教育、医疗、住房、婚丧等;而生产性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非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它可分为经济作物种植金融需求和工商性金融需求。生活性金融需求自身具有偶然性,且一旦发生,数量就相对巨大,从而农户极少将这一金融需求诉诸农信社这根“救命草”,更多的是求助于亲友借款这一解决途径。在所进行的湘农调查中,45%的农户曾发生过生活性金融需求,但只有10%的农户表示考虑过选择农信社,而实际上从农信社获得贷款的仅5%,且获得贷款的这5%中,多数农户还是以生产之名取得贷款来填补生活之需(如湖南的一农户就是以种植经济作物烤烟之名获取贷款但行“助教”之实,也就是说,如果单纯以“教育”名义申请或者其特殊身份“烟农”不存在,该农户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获得贷款的)。重点选取调查的二十户闽农中,有生活性金融需求的四户农户也有两人愿意考虑让农信社来解生活上之“燃眉急”,而实际上他们最终只能眼睁睁得看着自己“火烧眉毛”。总之,无论在湖南,还是在福建,要想通过农信社这条路来引导自己走出生活性资金短缺的困境似乎只会将农户引入“死胡同”。生产性的金融需求可粗分为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包括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和非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及农户工商性金融需求。其中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主要表现为开春时节农户对传统作物如水稻、蔬菜等的初始投入。而产生这一金融需求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被“年”吃掉了手头上的大笔现金,使得农户的流动资金出现暂时短缺;二是开春时节是农业上的投入阶段,农户的收入来源受到限制。这时,因为大家似乎都处于少流动资金少收入的尴尬境地,亲友借款显得多少有些不现实,农信社便开始为农户所记起,“传说”中的小额农户贷款也仿佛成了最佳选择!虽然这个时候农户的资金缺口不会很大,最多也就2000元到顶,可农信社的“小额农户贷款”是否会像农户“垂涎”它那样眷顾农户呢?似乎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理想主义始终难逃被打破的宿命,农信社并非慈悲为怀的“观世音”!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更像一个理性主义的捍卫者。考虑到单位贷款成本和农户资信等问题(一般而言农户缺乏农信社所需要的资信记录),农信社很可能“惜贷”、“慎贷”,甚至最终“不贷”。当然农信社也并非一点“人情”不讲,那些平日与农信社交往较多(这种交往分为业务交往和“关系”交往)的农户还是可以藉由农信社来缓解暂时的小额金融需求。一般而言,这些农户要么是村里较富裕的人,要么是村里较有影响的家族成员或村干部,而他们对这一金融需求满足的迫切性是远低于广大普通农民的。可是现实中,那些真正迫切需要农信社这股“甘露”来解自己暂时资金短缺这一“急旱”的农户可能就只能求助于私人高利贷,或者眼巴巴地看着错过农时。非传统型农业金融需求主要是由经济作物最初种植的大量资金投入所产生。以福建省古田县为例,该县政府鼓励当地农民种植经济作物食用菌类。由此产生的金融需求主要来自新近种植食用菌的农户,部分想要扩大其食用菌生产的农户,以及打算种植新菌种或是进行多种菌种种植的农户。后三类菌农由于已有了一定的种植基础,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种植风险可能会相对降低,在向农信社贷款的过程中阻力也自然相对较小,一般而言,农信社对其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较高。而新近进行食用菌种植的农户,多处于该县收入的中低等水平,其主观意愿就是通过此次“转型”实现增收。可是由于自身资金投入实力和种植经验方面的不足,农信社在贷款上就不会像对前三类菌农那样慷慨了,所以这类菌农多会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来融资,当然这另一“管”就是亲友借款了!通过上述农业生产型金融需求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农户融资的门道主要不外乎两条:亲友借款和农信社贷款。而无论是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还是非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的满足,农信社似乎眼中只有“富农”、“关系农”,广大中低等收入水平的普通农户似乎与农信社“绝缘”或至少是“半导”状态。如果占中国农村绝大多数的普通农民要真想从农信社得到几滴“观世音的甘露”,似乎非得有孙大圣那般“上天入地”的功夫不可!农户金融需求的另一大类就是工商型金融需求。以重点选取的二十户湘农为例,有工商性金融需求的一户,由于其相对稳定和较多来源的收入情况,从农信社获得了400元和2400元的两笔贷款分别用于农药的购买和所开办炼油厂的能源供给,但其意愿借款渠道却选择亲友借款,原因一方面在于亲友借款的“无偿性”(不用支付利息),另一方面则是由2005年2400元贷款获得的繁琐性所致。该农户反映,申请2400元这样一笔数额相对“较大”的贷款,农信社的手续和程序严重耽误了该农户所办厂的生产时间,而假设他选择亲友借款,时间成本则会大大降低。在二十户闽农的调查中,有工商性金融需求的一户,由于该户主一直就职于镇或村的管理部门,因此每年从农信社都能获得30000元的贷款用于所办酒曲厂,其意愿借款渠道也选择农信社,但他同时也反映由于资金需求量通常上十万,故实际的意愿贷款数额并不能得到根本满足。从这两件事例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那些可以凭借自身实力或者借助其他“实力”与农信社在贷款上打上交道的人,其金融需求的满足也不能达到理想状态,甚至有些还要经过一番不小的“周折”才能勉强得个“隔靴搔痒”的小小安慰。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农信社在农户心中的地位的确远非我们所预想的那般重要。“农民的银行”这一头衔不知农信社是否受之有愧?广大的普通农户在遭遇“资金瓶颈”时,不仅实际上得不到农信社“一粥一饭”的施惠,而且在其潜意识中也很难找到农信社的身影。即使那些能从农信社得到金融需求满足的农户,很大一部分也是受主观因素如“关系”、“权势”等的影响,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那些真正符合农信社贷款条件获得贷款的农户。不管怎样,这些“富裕户”、“关系户”在农村所占比例毕竟有限,那些凭真本事获得贷款通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农信社与农户的关系之密切程度究竟有多深?农信社这一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纽带”又到底连接着多少农民群众?这些质疑我们似乎已从上述分析中触摸到了一些端倪。正如我们入户调查所显示的,在湖南,75%的农户更愿意向自己的亲友借款,而在福建,这一比例也超过了半数,为55%。做出这一选择的最主要原因则是亲友借款的“无偿性”;如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分析,则是受中国农村社会所特有的“圈层结构”的影响,圈层结构作为家的扩展,任何一个亲友都可在某一层次的圈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家庭内保障的要求,也因此赋予每个人为其亲友提供必要帮助的义务。由此便成就了农村社会中普遍的熟人借贷和友情借贷(张杰、高晓红,2005)。影响农户金融选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关系”,这里的关系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拉关系,走后门”的意思。在被调查的湘农中,有45%的人认为这是影响其能否从农信社获得贷款最主要的因素,被调查的闽农中则有20%的人支持这一说法。正如刚才所提到的那样,村里较有影响的家族成员或乡镇村干部(工作人员)很可能以此获得贷款,而实际上他们是否拥有清偿能力,或者说即使拥有清偿能力,但是否有清偿意识就不得而知了。在福建省的调查中,虽然少数农户对村干部等更容易获得贷款表现出“不服”,但是按常理村干部的信用级别自然要高于农户。因此在农户信用评定难的情况下,农信社的这种特殊偏好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这其中也恰恰反映出农信社极有可能存在的不规范经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现象似乎也说明了农信社多年来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潜在原因。据调查统计,这些年来,所有的县、乡政府级干部借款400多亿,而2001年末农信社总的亏损挂账也仅为1250多亿元。由此可见农信社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的“不完满”的确有待修复!最后,在湘农的调查中,有5%的农户表示农信社贷款手续的繁琐性和贷款批准落实的长期性成为阻碍他们选择农信社解决金融需求问题的一个“拦路虎”。生活性金融需求中的医疗、教育、婚丧等金融需求不仅数量上较大,而且需要解决的时间性也十分紧迫,即使农信社愿意提供贷款,但也很可能因为从申请到批准落实所经历时间过长,而不为农户所接受;同样地,农户的工商性生产金融需求也可能受限于此。在闽农的调查中显示,“是否参与入股”这一因素被11%的农户认为是其考虑是否向农信社贷款所不容忽视的。显然入股社员凭借其“资格”能更容易通过农信社来满足其可能产生的金融需求。不过,在我们的调查中也有作为社员的农户反映,由于过去的股权十分不明确,自己通过农信社满足金融需求的程度也会大打折扣。实际上,被调查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解决途径与其意愿解决途径基本吻合。在二十户湘农的调查中,九户存在金融需求,他们的实际解决的方式分别为亲友借款、农信社贷款、其他方式,这三者的比例经过处理后为5:3:1。而在闽农的调查中,十二人存在金融需求,相应比例经过处理后为8:3:1。也就是说,实际上,当农户真正发生金融需求时,其最终的解决途径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亲友借贷。另外,湘农在针对“凭借自身能力可否从农信社获得意愿贷款数”的自我估评中,有75%的人认为自己是有能力获得贷款通过的,当然这种能力也是有着双层含义的。我们也发现,这75%的人中包含着意愿贷款途径选择农信社的全部农户,也就是说在调查中,75%的农户认为自己可以获得农信社贷款通过,但其中只有33%的农户会在第一时间依靠农信社来解决金融需求问题。换言之,即使是那些有能力获得农信社贷款的农户,也只有很少一部分会真正借助农信社这一途径来解资金短缺这一燃眉之急,农信社这一“农民的银行”在农民心中的真正地位的确可见一斑!上述分析让萦绕在我们心中的疑团终于开始渐渐散开,农信社这一目前中国农村唯一的正规金融机构,随着农村金融改革下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营业网点的逐步收缩,似乎并没有追赶上农行撤退的脚步,快速跟进农村金融市场;本该与农户更加亲密接触的设想似乎也犯了理想主义的错误,“嫌贫爱富”的本性不断显现。农信社与最广大农户的关系,其实或许就像“织女”与“牛郎”,他们本该紧密地联系在一块,可事实上中间却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银河”。三、农户收入水平与金融需求的关系就我们在此次调查中重点选取的二十户农户来看,其收入层次基本上反映了被调查村的整体水平。基于2001—2005年的平均收入,我们列出湘、闽两地不同收入层次农户金融需求情况表:表一湖南省耒阳市东湖乡坳山村不同收入层次农户金融需求1情况表金融需求类别户数金融需求实际满足方式金融需求意愿满足方式2①低收入农户(农业性农户)教育1助学贷款3亲友借款:农信社=5:1农业生产及生活(医疗)2子女补给盖房1a.亲友借20000元b.农信社贷3000元无52②中收入农户(多源化收入农户)教育1农信社01-05每年贷2000元,但以种烤烟的名义获得资金亲友借款:农信社=6:1盖房1a.亲友借10000元b.农信社贷1000元,加工业生产103年农信社贷400元,05年农信社贷2400元生活方面4(医疗、婚丧)1a.亲友借3800元b.农信社贷5600无3③高收入农户(工商性农户)购房1a.亲友借6000元b.农信社贷15000元亲友借款:农信社=4:3无6注:1一般而言,需求是指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此表的“金融需求”特指实际发生的借款数额。统计口径包括农户在当前利率下向农信社的借款以及农户向亲友的借款。受各方面因素制约,该表只能反映被调查农户借款数量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在其他利率水平下农户的借款需求,也不能反映农户对其他金融产品的需求。下表同。2由于农户对“金融需求意愿满足方式”的选择只有亲友借款和农信社借款两类,因此此栏用于反映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选择的农户户数的对比。如“亲友借款:农信社=4:2”3此处“助学贷款”是在学校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非农信社提供的贷款。4此处“生活方面”具体指2001年的医疗支出和2003年的婚丧支出。5表中无金融需求的农户,是指其在2001-2005年未发生过向农信社的借款以及向亲友的借款。下表同。表二福建省古田县xx镇xx村不同收入层次农户金融需求情况表金融需求类别数量金融需求实际满足方式金融需求意愿满足方式①低收入农户(纯农业性农户)食用菌3a.向亲友借款(2户)b.取得的农信社贷款亲友借款:农信社=2:3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1子女补给六合彩11向亲友借款②中收入农户(多样化收入农户)食用菌1取得农信社贷款5000元亲友借款:农信社=5:1生活(医疗支出)2向亲友借款2六合彩2向亲友借款3无2③高收入农户(多样化收入农户)盖房1向亲友借款30000元亲友借款:农信社=4:5工商类1取得农信社贷40000元,高利贷490000元无7注:1“地下六合彩”为一种非法金融活动,近年来在中国南方某些省份十分普遍,其高赔率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极具吸引力。2其中一户农户于2001年向亲友借了3000元用于医疗方面,另一户于2005年向亲友借了30000元。3其中一户农户于2002、2003年分别向亲友借了2000元,另一户农户则于2004年从亲友处借5000元,2005借4000元。4该农户进行酒曲生产,因资金不足而只能通过赊购所需粮食进行生产,由于这一赊购行为而要向粮店交一定的利息(利息率高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因此将其定为“高利贷”。由表1和表2不难看出,农户金融需求主要产生在中低等收入水平的农户中,就被调查村而言,大约有65%的农户在此之列。他们也正是国家三农口号“增加农民收入”中的重点对象。其生产性金融需求主要为传统型农业生产金融需求,转型性生产金融需求或规模扩大性生产金融需求。而要真正彻底实现农民增收,从资金层面上来看,就是要能满足中下等收入农民转型性或规模扩大性生产金融需求。从被调查地湖南耒阳东湖乡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的一项鼓励政策就是经济作物烤烟的种植。政府在免费配给烤烟种籽的基础上,同时给予种植烤烟的农户可从农信社获得资金帮助的优先权。据了解,农户初始资本金投入一般在2000—3000元。据烤烟种植户称,他们一次性可从信用社获得1000—2000的贷款数,上限数为10000,虽然必须先得到生产大队给予农信社的口令才能获得贷款,但从种植户的反映来看,政府的这一优先权政策似乎基本上满足了其转型性生产金融需求。被调查地福建省屏南县则是鼓励食用菌种植,政府同样也赋予菌农从农信社获得资金帮助的优先权。据了解,食用菌的初始资本金投入一般在7000元以上,而一般中低等收入的农户贷款数额一般可达到4000—5000元。由于农信社放贷时十分注意考察农户的自投资金的比例,而中低等收入农户相对于一些收入较高的农户来说,自投资金有限,且这些农户在食用菌生产方面缺乏经验,因此农信社对部分新加入食用菌行列的中低收入者不予贷款,或是仅给予小额贷款。不过总体而言,由于政府的鼓励政策,食用菌生产贷款的通过率与以往相比还是呈现上升趋势。从两省的情况来看,由于政府支农政策的鼓励效应,农户转型性农业生产金融需求的主要满足渠道农信社至少在未来可预见的年份内是基本可以满足农户这一金融需求的。中低等收入农户的另一类金融需求则是生活型的,且比重较大。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这一金融需求主要表现为医疗金融需求和住房金融需求。在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医疗金融需求的两户农户均是通过亲友借贷这一途径来满足的。这主要是由于医疗具有时间上的约束性,绝大多数农户出于对时间成本以及融资风险的考虑,都会诉求于亲友借贷这一时间成本低且获借率高的途径来弥补这一资金短缺。而在表一中反映的则是生活性金融需求的另一大类——住房金融需求。产生这一金融需求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全面开始增收初露萌芽,中低等收入农户就是凭借近三十年来一分一角的积攒才开始来初步实现自己的“新房”梦,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民的一种普遍心理——攀比,看着富农们一栋栋高耸的新房,中低等收入农民憋了二十几年的“妒气”终于可以有能力释放了。由于该项资金需求巨大,单一融资方式显得力量有限,所以从被调查农户的情况看,他们都采取了亲友借款和农信社贷款结合的方式,但是很明显的一点就是,两种渠道获得资金的比例几乎为10:1,也就是说真正能帮助农户解决这一金融需求的主要帮手还是亲友借款。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中低等收入农户是深知自己不可能从农信社得到很大满足的。另一方面则如前面所述,“圈层结构”下所引发的义务“情结”使得亲友的大额借款也不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即使借方无钱偿还,他仍可以用最传统的补偿方式来让贷方亲友不至于“血本无归”,那就是以劳抵债;而农信社方面则更多的是担心贷款的可收回性及较高的单位贷款监管成本。即使农户可提供抵押担保(通常是以土地使用权为担保物),但考虑到土地使用权的拍卖成本过高,农信社也很可能以“拒贷”告终,何况中低等收入农户本身的偿还能力就深受质疑,且更谈不上也借用“以劳抵债”的方式来还款,所以从农信社获得大力支持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从全部中低等收入农户的金融需求情况看,湘农在意愿金融需求满足途径的选择上,亲友借款:农信社贷款=11:2,62%的农户认为是贷款利息率制约了他们对农信社的偏好,38%的人则将制约因素归咎于“关系”这一非经济因素;而闽农在意愿金融需求满足途径的选择上,亲友借款:农信社贷款=7:4,68%的农户认为是贷款利息率制约了他们对农信社的偏好,18%的人将制约因素归咎于“关系”这一非经济因素。诚然,国家虽一再调整农信社的贷款利息率,但与亲友借款的零利息相比,农信社显然不具竞争力,当然这是在亲友借款可行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如果亲友借款这一条路已是杂草丛生或是荆棘漫道时,农信社是不是就能成为农户借贷的一条新的“阳关道”呢?或许这一假设并非预想得这般美好,农信社多年的曲折辗转历程,使得它自身好像也有点无所适从了,先是中国农业银行麾下的一个小兵,在农行光环下默默地跋涉着,对当时农村的影响甚微;然后“行社分家”后划至信合办统管,其间二度“更名”,“换牌’,但其体制硬伤似乎始终难以治愈,这里的体制硬伤既有管理体制上的,也有经营体制上的。同时,农信社发展的这一路“风雨兼程”,又始终与地方政府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其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现在的很多问题也是地方政府在人事安排、业务经营等方面的干预行为所致)。所以多年下来,农户自是心里有谱,作为中低等收入者的农户更是深谙自己有多少斤两,没有个“关系”、“后门”,他们是不会天真地爬上农信社这杆“秤”上去称称自己有几两的!正因如此,才会有11:2和7:4这些比例,才会有农村私人高利贷的潜滋暗长。不过,我们发现,低等收入农户金融需求意愿满足途径的选择在湖南和福建两省存在较大差异。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低等收入湘农在意愿金融需求满足途径的选择上,亲友借款:农信社贷款=5:1,基本上与整个中低等农户金融需求满足途径选择比例相符;而闽农在意愿金融需求满足途径的选择上,亲友借款:农信社贷款=2:3,与被调查村整个中低等农户金融需求满足途径选择比例是相悖的(尽管存在样本选取具有偶然性的可能,但从被调查村的总体情况来看,中低等收入水平的闽农确实更乐意农信社)。为什么低等收入的闽农会更偏好有利息的农信社贷款呢?这里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其农业生产型金融需求虽与湘农一样,多为转型性金融需求,但数额更大,亲友借贷这一途径在满足程度上可能有限;另一方面该转型性金融需求(如食用菌)是政府鼓励的种植项目,农信社在贷款审批时会有优先考虑的倾向,同时农户认为自己借款的资金回报率较高,交一点利息也不痛不痒,故选择避开可能产生的“人情债”而偏好于农信社。而作为35%相对富裕的农户来说,他们的金融需求几乎是不存在的。从这类农户的收入来源来看,外出务工收入是高居榜首的。值得一提的是,在所调查的9户高收入的闽农中,就有8户是以务工收入为代表的非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占大头,仅有1户为传统的农业户;而所调查的7户高收入湘农则全部是以这一非农收入支撑起家庭生存的支柱。这也符合“农村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多有非农收入,且这一收入所占比重越大的农户其收入水平也相应越高”的传统思维。在打工浪潮不断活跃的今天,不管是国家还是农民,都懂得要想实现增收就要想方设法提高非农收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已走出或试图走出农村的特殊农民对于农信社的改革,多少就有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成分了。当这类农户某年出现入不敷出时,他们完全可用积攒的储蓄来填补这一暂时的资金空白。至于突发性的大额金融需求,这一阶层农户的意愿金融满足途径也不外乎亲友借贷和银行贷款,但此时两者的选择比例与中低等收入农户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在湘农的调查中,亲友借贷:银行贷款=4:3,而闽农调查中,这一比例为4:5。可事实上他们并无多少实际意义上的资金需求。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存在外出打工收入,但无金融需求的闽农占所有无金融需求农户的70%,且湘农的这一比例数已超过了70%。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正处于逐步从农民走向市民的阶段,自身农业生产性金融需求必然大幅减少,且生活性的金融需求更是基本上不存在。另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即使有金融需求,他们也逐渐倾向于借助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这类途径来满足其借贷需求。由此可见,务工型富农一方面由于非农收入增加产生对农户借贷倾向的替代作用根据黄宗智的“根据黄宗智的“拐杖逻辑”,在中国小农经济收入中,非农佣工收入是农业家庭收入的拐杖。这种理论也说明,小农特征显著的中国农民在产生金融缺口时,要么依赖非正式借贷(主要针对非生产性用途),要么增加非农收入(张杰,2003)。即便非农收入已经大大超过了农业收入,也依然改变不了它作为家庭农场的补充角色。通过上述收入结构与农户金融需求间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农户金融需求主要产生于中低等收入的农户,这一部分农户金融需求又主要表现在转型性金融需求(规模扩大型金融需求)和生活性金融需求上。他们要从农信社获得资金就一定要有信用保障,而他们的信用在很大程度上与又其财富密切相关。在农村,除了少数贫农可以得到信贷员或是信用评定小组的认可,大部分低收入农户的信用记录少,信用评级也不高。同时又因为这类农户收入较低,与农信社基本上又没有什么业务往来,这样农信社在考虑放贷的时候难免就有所顾忌。此外,农户的生产自投资金也是重点参考对象,低收入的农户自投资金少,农信社当然就更不乐意放贷了。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农户的转型性金融需求主要由于其数量较大以及受政府所鼓励等的影响,使其满足途径多会选择农信社,但农信社在满足农户金融需求的程度上并不一定就能如中低等农户所期望那样乐观。就算这一满足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趋势的推动者并非农信社,而在于政府的“支农”政策,即使如此,农信社对中低等收入农户的贷款诉求依然表现出“惜贷”、“慎贷”。农信社“支农”意识的被动性和“支农”行动的逡巡性使得中低等收入农户在通过农信社这一渠道满足其转型性金融需求方面仍要担上不小的风险,而中低等收入农户生活性金融需求的满足则可以说基本上与农信社不相关了。四、非经济因素与农户金融需求满足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还会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制约,这种现象在农村不仅较普遍,而且几乎已达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从我们的实际调查情况来看,影响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有“信用牵连”和农信社的“暗箱操作”。在福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个村由于少数农户的“失信”行为,导致信贷员不愿向该村放款,这样一种“非理智”的防止不良贷款产生的做法使该村农户金融需求满足彻底丧失了农信社这一重要途径。另一非经济因素“暗箱操作”在两省都有事例予以反映。在闽地的调查中,某村农户在2004年以前要想通过农信社这一管道解决金融需求几乎不可行。但自从2004年他与该村所属镇新调的农信社副主任攀上交情后,就借着这“一人得志”使其贷款结果在2004年发生根本性转变,该副主任“连字都不要签”就直接批准了他的贷款。可见“主任说得算”依然时有发生。在表一中,我们不得不注意高收入者中的购房户,该农户购房短缺资金为30000,农信社为其提供了15000的贷款额,而亲友借贷则为6000,这与之前盖房短缺资金解决渠道获得的资金数额比10:1显然出入很大。经调查,其产生原因仍与农信社的“暗箱操作”有着密切关联。该乡私人A通过与农信社内部相关负责人员协商,以经济利益40万为协商条件,无需任何担保从农信社一次性贷得资金100万元,用于购买该镇原属镇粮站所有的一块地皮,并开发成商品房出售给当地农户,但由于农户对私人A相对不信任,所以这次商品房的销售是以镇农信社的名义进行的。所有购房农户的缴款全部交给农信社,当农信社将所有购房款收清时,扣除事先协商好的40万,余额由私人A获得。农户D16就是该商品房的购买者之一。农信社只考虑40万经济利益的快速实现,因此愿意贷款15000给农户D16,当然这一期间所有购房农户都可借助这一特殊情况获得农信社的较大额贷款。可想而知,这一行为的最终获利者只有农信社和私人A,直接受害者则是农信社,因为借款农户的偿还能力在此次借贷浪潮中根本没有被考虑,因此这次的贷款极有可能沦为呆滞农户贷款,归根结底,国家再次成为“冤大头”!这些通过特殊渠道从农信社获得帮助的农户贷款行为,更赤裸裸地暴露出农信社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上的不规范性。这一部分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在排除偶然性(如湘农调查中购房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的基础上,多是采取“关系借贷”这一途径来实现的。但也正是如此,使凭借“真本事”但无“关系”来获取农信社贷款通过的农户深受其害。这样一来本已经关系遥远的农信社与广大农户,在这仅有的一点正常关联上又存在着使关系可能继续降温的“因素”,这一次改革的重要性自然也就令世人所津津乐道了。然而面临农信社与农户间越来越远的“距离”,国家这次试图以周全设计与巨额成本相结合的农信社改革,真的就能搭建起农信社与农户之间那座“鹊桥”,或者退一步说,这一次“鹊桥”的搭建真的就能让农信社与农户之间接近哪怕一小步吗?五、农信社改革与“关系借贷”我们不妨来做这样一个假想:此次农信社改革为整个农信社体系换来了一次彻底的“新生”,农信社的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上的“硬伤”被完全治愈,农信社真正成为了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这样,不再有“关系”这一非经济因素在农户向农信社贷款的过程中“作祟”,农信社成了一个“公事公办”的公仆机构。那么很显然,那些与农信社已发生借贷关系和意愿与其发生借贷关系的农户,在自身不存在制约其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因素的前提下,他们金融需求的满足就会仿佛受到“神佑”一般扶摇直上。然而,这类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变化真的能像我们所假想的那样吗?换言之,农信社这次改革的实际成效,单从能否消除“关系”这一因素的角度来看,真的会给这类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带来变化吗?实际上,即使其金融需求满足程度获得较大提升,由于他们在农村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整个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也不会有太大变化。从两省目前为止的改革成效来看,似乎情况并不乐观。以福建省为例,行政主导信用社改革仍然存在,联社自上而下的控制体系正在形成,这样下去改革将失去意义,今后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会受到极大影响。其次,在既得利益下,内部人控制意愿强烈。在改革的过程中,既得利益群体显然不愿意失去“官办”的权力而让“民主”贯穿于农信社,他们凭借着在改革中的主动地位,将工作重点倾向于如何争取到央行票据,及如何使股权设置和法人治理结构更好服务于自身工作,农信社的改革因此很难避免内部人控制的结局;另外,股权的分散性,使得外部人也难以对内部人形成有效制衡。“行政主导”,“内部控制”这些与“关系借贷”“相濡以沫”的名词似乎并未从农信社这部“大辞典”中抹去!虽然从被调查地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有一年的改革时间,但是“顽疾”又岂是一两年的“强效用药”能彻底治愈的?“赶超战略”的影子充斥着中国改革方方面面这一铁打规律,使得此次改革也难逃“欲速不达”的命运。在调查中,就有银监办主任坦言,改地如此匆忙,改革想不变样都难。因此这场注定又是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游戏,“最终只能因一时的一厢情愿而无功而返”(张杰、高晓红,2005)。与过往的每次农信社改革一样,这次改革以近乎完美的初衷和毫不含糊的大手笔引来了世人的无数关注,但是对于最终结果,人们的热情却始终难免要被残酷的现实“浇上一盆冷水”。正如百姓口中所说的那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使得中央就是有再好的初衷也只能付之东流,可见这其中是夹杂着多少无奈与惋惜!而我们最开始的假想也只能在这“无奈与惋惜”中作罢了!看来,仅寄希望于通过短促的改革来赋予农信社新的生命,从而让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不再受“关系”这一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从短期来看,的确只能是个“假想”了。“关系借贷”作为农信社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不规范的衍生物将继续存在。六、结语基于此次湘闽两省的实地调查,我们不难发现,2003年8月启动的新一轮农信社改革在改善一般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状况方面效果并不如事先估计的那样乐观。尽管我们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某种个案的调查就试图贸然地做出总体评价,但是,无论如何,此次调查结果还是提醒我们要谨慎看待农信社改革的绩效,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各级政府将农信社改革当作又一项“形象工程”来做,从而把改革朝着有利于增进农户金融需求满足程度的路径上引导。首先,低收入农户一直面临着的“贷款难”的局面不会有所改观。农信社改革后更加凸显的盈利性,使其“嫌贫爱富”的本性也将表现得更加强烈。本来就因为收入低、自投资金少、在一些新的生产项目上缺乏经验以及难以找到担保人等原因而被农信社“拒之门外”的低收入农户,在排除行政性干涉(如政府给与特殊农户的优先获贷权)的前提下,将更加不可能与朝着企业化方向改革的农信社达成任何契约。诚然,改革会使农信社因资金状况改善而客观上提高农户可利用资金额,但针对低收入农户,农信社出于自身考虑仍会继续“惜贷”、“慎贷”,那么此次改革不仅对少数与农信社存在转型性金融需求满足关联的低收入农户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对那些几乎不能通过任何途径来获得农信社金融支持的低收入农户来说,就更显得可有可无了。其次,以外出打工获得的非农业性收入为主的富农,其金融需求满足程度与农信社改革也关系很小。外出务工收入的上升倾向于增加农户的流动资金,从而导致其资金需求降低,即非农收入的增加对农户借贷倾向的替代作用明显,这也是湘闽两省部分富农的金融需求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这些积极响应国家“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号召的农民,也渐渐接受了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其金融需求的满足途径。面对这样的局面,农信社的改革对于它所偏好的“富农”,至少务工型富农的吸引力就将渐渐“失色”,其在现实中将越来越找不到“青睐对象”。改革与否自然就与这类农户渐行渐远了。调查中,有50%的此类农户表示不关心农信社改革,还有33%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一结果也恰好印证了我们上述的论断。而作为富农的另一大组成部分:农业大户或是从事生产性、贸易性的农户,虽然其金融需求由于数量相对巨大而只能依赖农信社,但此次改革对其金融需求的满足度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根据实际调查感受,我们认为这类取信于农信社的农户可进一步细分为“关系户”和“实力户”,从湘闽两地目前改革的进展来看,由“关系”所引出的农信社在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上的弊病并无“痊愈”的迹象,这两者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几乎不会有多大影响,即使实力户金融需求会发生些许变化,但其数量上的局限性也使整个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状况基本上不会发生改观。最后,从农户金融需求类别的角度来看,中低等收入水平农户借助农信社来满足其非生产性金融需求将仍是“空白地”。在这次调查的农村,非生产性资金借贷,即主要为农户生活性资金借贷的情况比较活跃,但对于这种更强烈的资金需求,农户大多选取向亲友借款来满足。不难预见,此次改革农信社对于农户在这方面资金需求的放贷同样不会有所改变。虽然实际中农户借生产贷款之名筹集生活性资金的案例屡见不鲜,但农信社对农户借款自偿性较差的余悸,并不会使这种灵活性处理有太强的生命力。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此次农信社改革对改善农村金融需求满足程度起不了明显的作用。中央政府就算“花钱”买到了“机制”,对农户而言,他们的金融需求满足情况仍无法得到改善。这种单纯的机制改革因自身较大的局限性,在解决好农民金融需求这一问题上,只能成为决策者的“一厢情愿”。同时又由于未立足于农户的现实情况,使得在农户看来,不过是中央政府的又一个响亮“口号”罢了!若中央政府真想要通过机制改革来改善农户金融需求,就不该将农户边缘化,应切实分析农户的实际金融需求及其意愿满足方式,然后辅以“机制转变”的汤药,才更有助于治疗农村金融需求“脆弱”这一病症。当然,本文还存在一些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比如,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本文的样本容量比较小(湖南和福建总共调查了120户,但最后的有效问卷为40户),虽然调查结果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在调查当中也尽量考虑到样本的随机性,但在这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改进余地。另外,我们的调查虽然发现农信社改革并没有实现国家期望的改善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至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以及农信社今后的改革如何进行下去,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1.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载《中国农村经济》,1999(10)。2.黄范章、贺力平等:《.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思考》,载《经济学家》,2001(6)。3.齐秀生主编:《农村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版。4.史清华:《农户家庭储蓄和借贷行为即演变趋势研究》,载《中国经济问题》,2002(6)。5.苏群、张爱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基于农户借贷行为的分析》,载《财政与金融》,2005年第4期。6.徐滇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与民营银行》,载《中国三农问题理论、实证与对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7.张杰主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变迁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张杰、高晓红,2005:《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打印稿。8.张湘涛:《中国农村改革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9.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的金融深化——以湖北汉川福星村为例》载《中国农村观察》,1999(1)。10.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西北五省区农村金融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载《西安金融》,2005年第7期。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目录引言…………………………4一、网上银行的内涵及发展现状…………41、网上银行的发展历程…………………42、网上银行的业务种类及业务量………43、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4二、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特殊风险性………5(一)安全性问题………………………51、网上银行网站存在的安全性问题……………………52、交易信息在商家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53、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54、网上银行在内部环境控制方面的安全性问题………5网上银行的特殊风险……………61、网上银行的系统风险…………………62、网上银行的业务风险…………………63、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64、网上银行的市场信号风险……………6三、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建议………………61、引导客户主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62、建立健全技术风险防范体系…………63、加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74、完善与网上银行相关的法律、法规…………………75、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管手段……………7
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20世纪最大的金融创新---网上银行。网上银行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不仅为金融企业的发展带来商机,同时向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的一种新兴的银行服务模式,给广大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但网上银行网站本身的安全性问题、交易信息在商家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网上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这些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一些防范对策,显得尤为必要。【关键词】网上银行安全性问题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广,以信息流模式为主的网上银行飞速发展,在带给企业和居民高效便捷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对银行业信息安全和银行网络监管工作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笔者认为:当前需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技术对网上银行业务加以管理,同时在监管手段上加以改进和创新。网上银行的内涵及发展现状网上银行的发展历程网络银行就是基于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信网络手段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从网上银行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并不落后。1995年,美国推出全球第一家无任何分支机构的纯网上银行——安全第一网路银行(SFNB),由此揭开网上银行的发展序幕。招商银行在1996年就开始网上银行的研发和探索,并于1997年推出中国第一个银行网站“一网通”和中国第一个网上银行产品“网上个人银行大众版”,成为全国最早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随后,中国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也在传统银行业务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需求相继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作为银行业务服务的延伸,客户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方便地使用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服务,完成各种非现金交易。目前,各商业银行经过多次的系统改版和升级,已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网上金融服务体系,用户数和网银交易量逐年递增,发挥了重要的渠道替代作用。2、网上银行业务种类及业务量网上银行一般由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两部分组成,企业网银的服务品种比个人网银的服务品种更多、更复杂,相关的技术要求也更高,所以能够为企业提供网上银行服务是商业银行实力的象征之一,一般中小网上银行或纯网上银行只能部分提供,甚至完全不提供这方面的服务。目前我国各主要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品种普遍较为齐全,业务覆盖率较高、品种涵盖范围较广,除了现金等业务,大多数传统业务都能通过网上银行实现,主要有个人银行、企业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证券、金融信息,以及新增的手机银行等多种形式,个人网上银行业务又包括账户查询、卡折挂失、转账汇款、代理缴费、贷款查询、投资理财、代发工资、网上结算、网上贷款和现金管理等。在外汇业务方面,主要有境外账户管理、外汇买卖、申请信用证、进/出口押汇、信托收据、个人结售汇等功能,网络银行为客户全面提供了远距离、全方位、个性化、虚拟化的“立体式自助服务”,包括了大部分银行业务。其中个人网银功能十分齐全,基本上可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银行服务需求。近年来,商业银行网上银行业务蓬勃发展,网银业务量不断增加,对传统业务的替代率逐年上升,发展潜力巨大。2001年,我国网上银行用户为215万,2002年为419万,2003年为835万,2004年为1758万,到2005年为2692万,2006年底中国网上银行用户达到7495万。除了变现在客户数的增长外,在交易金额方面迅速增加,我国网上银行2005年成交72.6万亿,2006年成交93.4万亿,2007年成交245.8万亿。2007年,中国网民已达2.1亿,普及率达到16%,而2006年的电子商务市场总交易额达到2万亿,数量巨大的网民是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保证,而规模巨大的电子商务与网上银行也相互带动,共同发展,潜力巨大。在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发展最快,截至2009年6月,其个人网银和企业网银业务替代率分别高达70.7%和41.6%。3、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2002年度全球最佳银行网站,2006年初,和讯推出了“中国网络银行测评”,选取了国内16家主要的商业银行,根据自行编制的指标体系,从“人气指数”、“平台表现”和“业务表现”三个方面对16家商业银行的个人网络银行业务进行综合评测。工行和招行以绝对的综合优势,分别获得本次网络银行评测的第一、第二名。这表明中国银行网络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及特殊风险性(一)安全性问题1、网上银行网站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在网络银行中,企图非法窃取密码多的作案者如果采用可以改变登录ID的方法,即便登录失败,网站也不会将密码视为无效。除了用软件窃取密码这样的隐患以外,“冒充站点”也是网上银行使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隐患。客户在不了解情况时就会向虚假站点发送ID和密码。客户发送完毕后,如果显示出一个“服务马上就要停止”的画面,或者把客户访问重新引导到正规站点上,客户当时是很难察觉的。这样一来,就存在有人进行非法资金转移的可能性。2、交易信息在商家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交易双方无法确保对方身份的真实性,尤其在当事人仅仅通过互联网交流时,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交易双方的信用机制和安全感是非常困难的。资金在网上划拨,安全性是最大问题,发展网上银行业务,大量经济信息在网上传递。而在以网上支付为核心的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最核心的部分包括CA认证在内的电子支付流程。就是说过国内目前的网上银行还不能算真正的网上银行,只有真正建立起国家金融权威认证中心(CA)系统,才能为网上支付提供法律保障。交易信息在消费者与银行之间传递的安全性问题目前,我国银行卡持有人安全意识普遍较弱,不注意密码保密,或将密码设为生日等易被猜测的数字。一旦卡号和密码被他人窃取或猜出,用户账户就可能在网上盗用,例如进行购物消费等,从而造成损失,而造成损失,而银行技术手段对此却无能为力。因此一些银行规定:客户必须持合法证件到银行柜台签约才能使用“网上银行”进行转账支付,以此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另一种情况时,客户在公用的计算机上使用网上银行,可能会使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落入他人之手,从而直接使网上身份识别系统被攻破,网上账户被盗用。用户和银行之间通过互联网传递的信息是实现交易的基础条件,如何确保不被第三方知道,是网上业务安全进行的一个重要前提。综上所述,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登录密码或支付密码泄露造成的。①密码管理问题。②网络病毒、木马问题。③钓鱼平台。另外还有网上支付的信用问题、网上支付的法律问题和网上安全认证机构(CA)建设混乱等问题。4、网上银行在内部环境控制方面的安全性问题尽管网上银行具有方便、快捷的服务优势,但毕竟服务平台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之上,网上银行使银行业务向互联网敞开了大门,安全问题已成为网上银行建设中最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内部环境控制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重技术保障,轻制度建设,部分银行在技术方面投入的力度较大,但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不完善,没有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制度体系,不利于网上银行信息安全工作的指导和约束。(2)忽略了来自内部网络的风险,部分银行对来自内部网络的风险不够重视,没有制定严密的内部控制流程对内部网络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除,具体表现在:没有部署非法外联设备检测外部连接;没有对用户的资源访问进行日志记录;除密码外其他重要数据存储及传输都没有进行加密处理等。(3)疏忽了客户端的安全防范,对客户端的安全考虑较少,部分银行没有对网银用户客户端提供防病毒软件安装提示和进行木马扫描的功能;除个别银行自主开发控件外,多数银行只通过手工检查监控银行相似域名和常用搜索引擎,没有相关技术手段监测钓鱼攻击。网上银行的特殊风险网上银行不但具有传统银行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和利率风险等,而且还由于其特殊性产生了基于信息技术投资的系统风险。1、网上银行的系统风险是指网上银行赖以运作的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保障出现问题的风险。网上银行利用高科技进行快速和规模巨大的跨国电子货币交易,但高科技出现差错和故障的概率是客观存在的。一旦一国国内金融网络发生了故障,将会对本国经济、金融和社会安全带来巨大破坏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全球金融网络的正常运行。如利用黑客、木马程序、网络钓鱼等非法手段窃取、转移银行客户资金的案件层出不穷。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总经理李晓峰指出,针对网上银行犯罪的黑客,现在正向获利性,团伙性和产业化方向发展。2、网上银行的业务风险主要有操作风险、市场信号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当前,由于网上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国家的有关法规还不健全,因此利用网络及其他电子媒体签订的经济合同中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国内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立法还相对滞后,而用于保护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活动有效开展的法律目前除了《安全法》、《保密法》之外,仅有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网络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均未涉及网络银行业务,而传统交易方式中具有法律效用的合同,签名如何在电子介质中应用,电子记录如何作为证据等问题均无明确规定。法律法规的缺乏,也使金融监管无法可依,一旦发生网上纠纷,商业银行和客户将处于尴尬境地。3、网上银行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系统中存在不利于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的重大缺陷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它可能来自网上银行客户的疏忽大意,也可能来自网上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设计缺陷与操作失误。如客户对自身的银行卡、网上银行客户端信息管理不善,且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客户偏好采用生日设置密码,或者将银行卡和身份证一同保管;用户网上银行的登录密码、银行卡账户密码、网上交易密码常常相同;有的用户经常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网上银行操作等,这些不良习惯容易造成客户信息外泄。目前,虽然金融机构加强了对客户使用ATM、银行卡、网上银行等电子银行渠道的安全宣传,但因为电子银行客户端应用环境复杂,客户在使用银行卡或网上银行方面缺乏风险防范意识,致使案件时有发生。这类案件在给客户造成损失的同时,也给银行信誉带来负面影响。4、网上银行的市场信号风险主要指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其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引发的业务风险,在传统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市场上,社会资金的需求方所拥有的市场信息远大于资金供给方所获得的有关信息。但银行通常能充分地了解资金需求方的资金往来情况,对其实际经营和财务状况拥有的信息也较为全面,并具备执行监督借贷方风险投资的能力。因此,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能较好地解决金融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有形身份实际上已经虚拟化了,银行相对于其它企业和个人所具有的信息完备性、监督有效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逐渐丧失。我国网上银行发展建议1、引导客户主动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银行应在市场宣传和业务推广过程中,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教育,并针对客户的安全顾虑积极改进,提高网银安全系数的同时指导客户安全使用网银,提高客户的安全信心。同时,鼓励商业银行推广小额支付系统,为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跨行转账平台。建立健全技术风险防范体系银行在注重业务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风险防范,加大对技术安全方面的投入,提高网络金融的技术水平,建立健全网上银行技术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网络技术引进和研发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最新科学技术不断增强网上银行的安全性能,大力发展网上银行的三大核心技术;web技术、建立服务平台技术、安全保密技术;另一方面,要积极培养适应网上银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3、加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根据网上交易的特点,防范网上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版离婚协议书财产分割要点
- 2024年政府购买服务协议书样本
- 合伙企业入股合同
- 2024年总代理合同书样本
- 花店花卉采购合同2024年
- 劳保用品销售合同书样本范本2024年
- 多人投资合伙合同
- 房屋出租协议合同范本简版
- 劳动合同填写规范
- 地区级销售总代理合同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用药错误案例分析之RCA根本原因分析法》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研究
- 期中测试卷(试题)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 第七节-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的护理课件
- 塑料吸料机塑胶吸料机吸粉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23版概论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
-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第14部分:饰面石材和建筑用石料矿产
- 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护理教学课件
- 维保单位变更申请表格
- 医院陪护中心运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