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庆黄金周零售行业分析报告_第1页
2024年国庆黄金周零售行业分析报告_第2页
2024年国庆黄金周零售行业分析报告_第3页
2024年国庆黄金周零售行业分析报告_第4页
2024年国庆黄金周零售行业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国庆黄金周零售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消费平稳增长 PAGEREFToc369548978\h4二、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速明显分化 PAGEREFToc369548979\h5三、消费热点纷呈,结构升级趋势明显 PAGEREFToc369548980\h6四、零售稳步增长,关注O2O推行进度 PAGEREFToc369548981\h7五、全国各地区零售简况 PAGEREFToc369548982\h81、北京:京城商家“小气赚大钱”国庆假期日进账逾9.5亿 PAGEREFToc369548983\h8(1)百货商场销售业绩不降反升,金银珠宝饰品热销 PAGEREFToc369548984\h8(2)大众餐饮消费升温 PAGEREFToc369548985\h9(3)彩电手机销售量大 PAGEREFToc369548986\h102、上海:商业企业国庆销售增11.8%增速超春节 PAGEREFToc369548987\h10(1)各类业态销售同升,百货、服务业各居规模、增速第一 PAGEREFToc369548988\h10(2)市、区商圈营销精彩,吸引消费 PAGEREFToc369548989\h11(3)郊区商业优势凸显,特色营销增势喜人 PAGEREFToc369548990\h12(4)集团销售保持增势 PAGEREFToc369548991\h12(5)明星产品等带动家电市场大幅增长 PAGEREFToc369548992\h123、广州:广州友谊等九大百货国庆吸金超7.6亿同比微增 PAGEREFToc369548993\h13(1)黄金珠宝销售增长明显 PAGEREFToc369548994\h14(2)秋冬服饰新品直接“折” PAGEREFToc369548995\h15(3)空调出现反季节热卖 PAGEREFToc369548996\h154、杭州:百货商场国庆销售降6%超市销售降13% PAGEREFToc369548997\h15(1)百货商场 PAGEREFToc369548998\h16(2)连锁超市 PAGEREFToc369548999\h16(3)餐饮 PAGEREFToc369549000\h17(4)家电卖场 PAGEREFToc369549001\h175、苏州:“十一”苏城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14.2%家电市场火爆 PAGEREFToc369549002\h176、南京:26家百货企业国庆销售总额增长14.6% PAGEREFToc369549003\h17(1)黄金和儿童用品销售火爆 PAGEREFToc369549004\h18(2)大众餐饮赚了个盆满钵满,大餐馆销售同比下降4.36% PAGEREFToc369549005\h187、青岛:岛城商品市场消费旺盛10户企业实现销售额13.1亿元 PAGEREFToc369549006\h198、大连:十大商超十一黄金周销售收入超3亿 PAGEREFToc369549007\h199、天津:国庆假期天津销售收入13.9亿元 PAGEREFToc369549008\h2010、石家庄:重点商贸、餐饮企业国庆销售增14.5% PAGEREFToc369549009\h2011、河南:“十一”黄金周河南零售餐饮企业销售超10亿元 PAGEREFToc369549010\h21(1)消费购买相对集中珠宝首饰销量大 PAGEREFToc369549011\h21(2)郑州:十一黄金周期间6家大型商场销售额2.76亿 PAGEREFToc369549012\h2212、成都:9家商场国庆销售额达3.17亿同比增3.44% PAGEREFToc369549013\h2313、陕西:国庆黄金周商品销售额达185亿 PAGEREFToc369549014\h2314、乌鲁木齐:“十一”黄金周39家商超销售额4.7亿元 PAGEREFToc369549015\h24一、消费平稳增长据商务部监测,10月1日至7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700亿元,同比增长13.6%。上年国庆黄金周零售额同比增速为15%,本年环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2024年春节黄金周零售增速为14.7%,国庆黄金周较春节黄金周零售增速环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虽然本年国庆黄金周零售增速相对于上年国庆黄金周和本年春节黄金周均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但考虑到年度黄金周消费增长情况与当年度零售市场整体情况有较强的相关度,而近几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维持在13.3%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国庆黄金周数据显示出消费整体平稳增长态势。二、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速明显分化从各地区的对比来看,国庆黄金周消费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零售增速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二,零售增速排名靠前的几个地区仍然为中西部城市。黄金周期间,海南、辽宁、陕西、安徽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3%、18.3%、16.3%和15.8%;湖南、青海、山东重点监测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15%和14%。第三,中西部地区消费市场出现了明显分化,本次黄金周打破了以往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零售增速低,中西部地区零售增速高的惯例。河南、成都和乌鲁木齐等地区零售增速在6%以内,远低于北京和上海。第四,一线城市郊区和二线地级城市商业优势凸显。以上海为例,郊区新城、中心镇和社区商业172家抽样企业实现销售14.27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高于中心区13.1个百分点。以陕西为例,西安国庆黄金周零售同比增长15.3%,而榆林、延安、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宝鸡市、杨凌区和咸阳市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9.9%、19%、18.2%、18%、17.2%、16.27%、16.26%、16%、15%和13%,上述大部分地区比西安快。三、消费热点纷呈,结构升级趋势明显金银珠宝、电子数码产品、家用电器等商品热销,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第一,在婚庆消费、金价下调等因素拉动下,各地黄金珠宝销售增长明显,上海金银珠宝销售增长22.9%,其中老庙黄金金银珠宝销售额同比增长55%;广百黄金大厦假期珠宝首饰的销售同比增长超过50%;苏州宝庆银楼的表现最为亮眼,国庆7天实现零售额7,435万元,同比增长137.61%。第二,受新品上市及优惠活动频出等因素影响,各地区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数码产品销售额显著提升。宏图三胞、上海苏宁电器通讯器材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0.5%和35.1%。大屏超高清电视、对开门冰箱等高品质环保节能家电,以及净水器、空气净化器等时尚生活电器成为家电卖场销售热点。第三,网络购物快速增长。苏宁电器网上销售平台苏宁易购销售额同比增长60%左右,一号店、京东商城节日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01%、60.5%,东方电视购物7天销售同比增长20%。四、零售稳步增长,关注O2O推行进度考虑到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逐步推进将有利于消费持续增长,长期来看消费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近几个月数据来看,零售增速呈稳步增长趋势,因此,对行业趋势仍然维持原有观点,增速有望维持在13%左右。另外,零售行业在逐步探索新的生存方式,传统零售企业内在价值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大:1、为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有效结合,零售企业家在逐步打造O2O互联网零售模式,使线下企业与线上的竞争格局中逐步显现优势。2、通过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和民营银行实现消费价值链的优化。我们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零售企业通过线上业务,依托互联网工具以及大数据平台分析用户需求数据,从中精准定位用户需求;通过线下业务,企业为用户提供最佳购买体验。电商和实体可实现融合,并通过相互借力,可快速满足用户需求。总体上来看,O2O模式的出现有望使线上线下互斥关系得到缓解,市场对行业发展空间的预期有所改变,行业整体估值应得到相应修复。我们认为未来应重点关注具备公司区域竞争优势明显、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潜力大、前期涨幅较小的一些质地优良的公司。五、全国各地区零售简况1、北京:京城商家“小气赚大钱”国庆假期日进账逾9.5亿假日7天,北京110家重点商业服务企业实现销售额67.1亿元,同比增长8.9%。(1)百货商场销售业绩不降反升,金银珠宝饰品热销国家倡导“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北京各大商家节合理调整商品档次结构,推出包装更简约的商品,延长营业时间,还开展各种让利促销活动,销售业绩不降反升。新光天地、金源新燕莎MALL、华堂等以及怀柔大星发、大兴京兴望等京郊连锁商业企业销售额增长10%以上。另外,黄金仍然是消费热点,太阳金店千足金饰品每克直降10元,节日期间几乎销售一空,铂金、白银饰品销售额大涨30%;菜百商场推出打折、满额抽奖赠礼、国庆专供珠宝多重优惠,节日销售额增长11.4%,其中饰品消费增长20%,体现出大众消费上升的特点。(2)大众餐饮消费升温节日期间,大多数餐饮企业销售额增长10%以上,而拥有众多老字号餐馆的北京华天集团销售额增长17%。曲园酒楼、又一顺、峨嵋酒家、鸿宾楼、同和居、同春园等老字号的单桌1,000元以下的大众消费所占比例达到了80%。以家宴为主的大众消费,成为老字号名店国庆黄金周销售的主力军。另外,餐饮企业根据顾客用餐人数推出相应的套餐、半份菜及小份菜,并提供免费打包服务;特别是众多原来以经营商务宴为主的中高端餐饮企业也纷纷面向大众推出价位适宜的菜品及酒饮,并取消最低收费、包间服务费,吸引消费者。如:仿膳饭庄北海店推出了4人、6人和10人套餐,人均消费在百元以内;顺峰酒楼推出多款平价团购套餐。(3)彩电手机销售量大家电促销热潮迭起。秋季家装和婚庆高峰对彩电、冰洗等传统品类家电的销售拉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从9月下旬开始,平板电视的销量便一路飙升,两节期间苏宁平板电视的销售额占整体销售额的四成左右。凭借与苹果、三星、华为等全球顶尖供应商的合作优势,苏宁十一期间手机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0%,通过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合作推广,3G合约产品在整个手机品类的销售额中占到四成。2、上海:商业企业国庆销售增11.8%增速超春节据各区县商务委和主要商业集团公司初步联合抽样调查,全市436家大中型商业企业5000多家网点,节日7天(10月1日-7日)共实现营业收入68.67亿元,同比增长11.8%,比春节黄金周(10.2%)销售增速提高1.6个百分点;较上年国庆黄金周(9.2%)销售增速提高2.6个百分点。今年日均销售达9.81亿元,比2024年国家实行长假制度时的国庆平均日销(1.60亿元)增长了6.1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各类业态销售同升,百货、服务业各居规模、增速第一据统计,本市40家购物中心、65家百货商厦分别实现销售16.66亿元、11.88亿元,同比增长9.8%、4.8%;便利店、大型综合超市和标准超市销售分别增长6.3%、5.3%、2.8%;专业专卖店中汽车销售增长领先,食品(名烟名酒)、服饰(婚纱)、家电、金银珠宝、建材家居、书店、钟表眼镜店的节日销售同比分别增长34.2%、30.1%、24.7%、22.9%、11.9%、8%、0.1%,仅医药店销售同比下降15.4%;旅行社、电玩、影城等营业收入快速增长,休闲娱乐业营收同比增长137%,增速居各业态之冠;无店铺业态中,东方电视购物7天销售同比增长20%,一号店、京东商城节日销售分别同比增长101%、60.5%;百万游客来沪,婚宴、家宴和快餐兴旺,推动住宿业营收同比增长19.7%,餐饮业营收同比增长2.8%。(2)市、区商圈营销精彩,吸引消费浦东新区和8个中心区213家抽样企业分别实现零售额6.12亿元、26.63亿元,同比增长12.2%、13.1%。从销售规模看,拥有南京东路、淮海中路和豫园商城三大商圈的黄浦区依然保持领先,浦东新区、杨浦区分别实现零售额6.12亿元、4.72亿元。从增长速度看,长宁区外资商业发展加快,高端消费扩大,集客能力增强,在中心区商业中增速第一,黄浦、静安、杨浦、浦东新区、虹口、闸北区各大商圈销售旺盛,拉动区域销售增幅实现两位数增长,普陀、徐汇区商圈营销活动活跃,节庆消费保持增势。另外,新世界城销售2.2亿元,同比增长2.9%;豫园商城销售同比增长45%,其中:亚一、老庙黄金销售近2亿元,同比增长47%,淮海中路企业销售同比增长10.5%。(3)郊区商业优势凸显,特色营销增势喜人节日期间,8个郊区县发挥常住居民人口超过中心区和旅游景点众多的优势,积极组织特色营销活动,推动郊区新城、中心镇和社区商业172家抽样企业实现销售14.27亿元,同比增长26.2%,增速高于中心区13.1个百分点。(4)集团销售保持增势百联、光明、良友等集团公司实现零售额21.66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百联集团实现销售17.49亿元,同比增长1.8%,占全市集团节日销售的80.7%。光明集团旗下的烟糖集团、农工商超市集团节日销售分别同比增长34.2%、3.4%。友谊集团股份公司28家百货企业7天实现销售6.97亿元,节日零售额位居前列的企业有:第一八佰伴(1.51亿元)、青浦奥特莱斯(1.50亿元)、东方商厦旗舰店(4,777万元)、第一百货(5,482万元)、东方商厦中环店(3,936万元)、东方商厦南东店(3,456万元)、永安百货(3,446万元);销售同比增速领先的企业是:东方商厦西郊店(+47%)、东方商厦南东店(+26.7%)、东方商厦奉贤店(+22.7%)、友谊百货南方店(+13.9%)、友谊商店(+13.9%)、东方商厦青浦店(+11.1%)。(5)明星产品等带动家电市场大幅增长国庆黄金周期间,沪上家电行业市场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上海苏宁数据显示,国庆期间整体销售增长达到90%左右,线上苏宁易购同比增长近3倍。上海国美整体销售同比增长超过65%,其中彩电同比提升达到85%,空调同比提升73%。据悉,无论是线上的苏宁易购,还是线下的实体卖场,上海苏宁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销量都呈现迅猛势头,其中套餐占比达到大家电销售结构的四成左右,长宁路店、浦东第一店、五角场店等超级店的套餐接近45%,高于往年。而且套餐消费金额半数以上在5万-7万元区,约10%比例的套餐金额在10万元左右。此外,各大电器品类均呈现出差异化的消费特征:彩电品类上,以55英寸以上的大屏幕3D智能电视为主导的中高端产品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市场增量;在家装类电器表现方面,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白电类产品,均以当下环保节能为导向的绿色产品线较为畅销,占到消费结构的七成以上,最受市民的欢迎。3、广州:广州友谊等九大百货国庆吸金超7.6亿同比微增广百百货、广州友谊、天河城百货、摩登百货、新光百货、东山百货、海印又一城、新大新、中华百货九大百货7天吸金超7.6亿元,多数商家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或微增。多家百货表示,黄金、秋冬服饰和家电成为此次假期销售的亮点,幅度最高超过10%以上。而国际一线品牌的销售则未见起色。(1)黄金珠宝销售增长明显随着9月中下旬进入婚嫁高峰期,国庆黄金周期间迎来金价大跌,黄金珠宝再度点亮国庆长假商场销售。广百黄金大厦假期珠宝首饰的销售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东山店假期黄金、白银等贵金属销售额同比增长15%,花地湾店增长70%。新光百货虽然今年国庆长假的黄金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是与今年其他时间点商场做大促时相比,此次黄金珠宝的销售占比较大,达到13%。另外,10月1~7日,摩登百货的黄金珠宝销售同比增长30%(企业零售额增长15%)、王府井百货黄金销售上升10%(企业零售额与去年持平)。(2)秋冬服饰新品直接“折”往年以买满一定金额减现金作为主要的促销方式,今年直接对新品打折,各大商场的秋冬服饰在国庆期间平均折扣约7折。而由于消费陷入低迷,奢侈品也开始给出更低折扣,如番禺海印又一城国庆期间Gucci打4折使得销售同比增长一倍余,“去年最低仅5折。”今年国庆假期恰逢降温,各个门店的秋冬服饰销售同比都出现了上升。广百百货的秋冬服装同比增长1~2成,摩登百货秋冬服饰的销售额同比增长四成、皮鞋同比增长约20%。(3)空调出现反季节热卖受楼市畅旺因素以及新居入伙、婚嫁高峰等因素影响,各大商场反馈国庆假期的家电销售业绩较好。广州友谊电器销售的数据显示,国庆7日电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两成,智能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智能手机以及高端家电等电器销售在长假期间增长超过20%。东山百货的白色家电销售很旺,即使天气转凉,仍有很多顾客冲着各种优惠反季节购买空调。国庆期间,东百的家电销售同比上涨18%。4、杭州:百货商场国庆销售降6%超市销售降13%杭州市贸易局了解到,根据对重点企业监测,“十一”黄金周期间(从9月30日至10月6日),商场超市生意下降较多,家电卖场收成不错,生鲜食品成为超市黄金周销售的亮点。奶制品成为生鲜日配中销售贡献最大的分类商品。(1)百货商场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百货武林店、西湖店、庆春店、解百等7家商场累计销售4.34亿元,同比下降6.0%。今年百货商场销售平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店的分流。原来杭州的百货中心主要集中在一个商圈和一条路:武林商圈、延安路。现在随着多家购物中心的开张,也带动了杭城商业多商圈格局的形成。这么一来,销售业绩和客流量双双下降也属正常。(2)连锁超市“十一”黄金周期间,杭州市贸易局定点的福涌金店和欧尚大关店等11家超市累计销售9326.6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13.5%。既没了去年的双节效应,又受到了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今年的国庆超市销售与去年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增幅比去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左右,11家企业全面负增长,负增长在两位数的超市就达7家之多。但超市销售中也有亮点,联华华商集团下属的超市门店生鲜食品成为黄金周销售的亮点,生鲜销售同比增长26.86%。奶制品成为生鲜日配中销售贡献最大的分类商品。(3)餐饮楼外楼、知味观味庄、西湖春天、新花中城等8家餐饮企业总营业额2566.1万元,同比增长4.8%。(4)家电卖场总体表现不错,苏宁、国美、五星、话机世界等四大家电通讯卖场销售2.4亿元,同比增长25.1%。5、苏州:“十一”苏城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14.2%家电市场火爆10月1日至10月7日,苏州市商务局监测的23家重点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6亿元,同比增长14.2%。主要表现在家电类、生活必需品、服饰类、和黄金名表的供销方面。黄金周期间,苏城家电市场引发了一轮销售高潮。数据显示,苏宁黄金周期间取得年度销售最大增幅,继续领跑零售市场。截至目前(10月7日17时),苏州苏宁的总销售额已经突破三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此轮销售热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十一”黄金周的助推力;其二,通过云商战略的转型,双线同价政策的全面推广,以及开放平台的正式上线等一篮子计划,苏宁前期转型运行已初显成效,两个方面同时促使了黄金周家电市场的火爆。6、南京:26家百货企业国庆销售总额增长14.6%据南京市商务局统计,南京全市八大类120家商贸企业在黄金周7天共实现销售收入41.21亿元。在去年国庆、中秋两节重叠,今年中秋小长假提前释放部分消费的情况下,同比仍然增长了14.6%。(1)黄金和儿童用品销售火爆黄金周同时也是婚庆高峰,黄金珠宝大受欢迎,各大珠宝品牌均推出节日新款、优惠促销等元素,其中,宝庆银楼的表现最为亮眼,其黄金饰品299元/克,铂金饰品388元/克的超低价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国庆7天实现零售额7,435万元,同比增长137.61%。黄金周期间儿童用品销售红火。多家百货商场各类玩具、儿童服装、婴幼儿用品等品类占到总销售量的15%以上,专营婴童用品的孩子王实业7天销售同比增长27.6%。(2)大众餐饮赚了个盆满钵满,大餐馆销售同比下降4.36%受经济大环境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影响,黄金周期间,餐饮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据对全市27家重点宾馆、饭店企业监测,7天营业额为3248万元。餐饮消费总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降幅不大。据悉,今年的黄金周与往年相比,公务消费和商务宴请大为减少,高端餐饮加入中低端菜品、加大团餐等业务,逐步趋向大众化。监测的27家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下降4.36%,与前几个月相比下降幅度明显收窄。7、青岛:岛城商品市场消费旺盛10户企业实现销售额13.1亿元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10户零售企业(集团)实现销售额13.1亿元,同比增长16.1%。节日期间,在换季消费、旅游消费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节日性、需求性和耐用性商品实现旺销。其中,金银珠宝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3亿元,同比增长26.7%;食品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52亿元,同比增长23.7%;儿童玩具成为消费亮点,10户企业共销售儿童玩具275万元,同比增长24.6%;家电消费增长较快,平板电视、节能冰箱、智能洗衣机等商品销售增幅均在22%以上。8、大连:十大商超十一黄金周销售收入超3亿十一黄金周,市服务业委员会对新玛特、麦凯乐、大连商场、友谊商城、久光百货、长春路百盛、连洋百货、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十大重点商场、超市销售的日监测数据显示,7天共实现商品销售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10.3%。今年十一黄金周市场消费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换季服装、鞋帽、化妆品等基本生活用品依然热销,同比增长三成以上;二是由于近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家电产品升级换代周期明显缩短,厂家借节推出新品,家电消费成为节日消费主力军,销售同比增长近四成;三是黄金珠宝等投资保值类商品仍受市场欢迎,增长动力强劲,销售同比增长三成以上。9、天津:国庆假期天津销售收入13.9亿元市商务委对154家重点商业企业监测统计,2024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天津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28家百货商场累计销售5.36亿元,同比增长12.1%;68家连锁超市累计销售2.75亿元,同比增长8.2%。据市百货商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本市30家百货商场前6天的经营额已突破5.11亿元,预计7天黄金周可达6亿元。与今年“五一”黄金周相比,30家百货店经营额均呈正增长。另外,实体店多通过官方微信,为线上促销发力。今年“十一”黄金周,多数企业都开发和广泛使用WIFI或手机扫二维码转发信息等形式为线上消费者提供服务。中原百货华联店、乐宾百货等众多商场在国庆期间举办微粉招募日,消费者凭当日微信号,可领取一份纪念品,以此吸引顾客登陆其官方微信和客户端。10、石家庄:重点商贸、餐饮企业国庆销售增14.5%据市商务局监测,9月30日至10月6日石家庄市北人集团、银座商城东购店、家乐福保龙仓、建华商场、永辉超市、华润万家、天客隆、国大连锁、苏宁电器、国美电器等10家大型商贸零售企业和饮服集团、保定会馆、辣婆婆、海星餐饮、国大酒店、世纪大饭店等6家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10.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国庆期间,石家庄市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便利店等零售业态销售收入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据统计,北国电器、苏宁电器、国美电器所属41家电器专业店销售收入为3.455亿元,同比增长22%;北国商城、东购、建华等15家百货店的销售收入为5.2亿元,同比增长13.7%;国大连锁所属300余家便利店销售收入近800万元,同比增长11.3%。北国超市、家乐福保龙仓、永辉超市、天客隆超市所属32家大型综合超市的销售收入为1.68亿元,同比增长5%。结婚高峰期的到来对家电的销售有很大的提升,北国电器准备了近2亿元的畅销、特价、专供家电产品特惠十一市场,电视、冰洗等臵家电器的热销,电视类当中50英寸以上LED电视消费者明显增加,销售数量同比增长20%以上。在冰洗类当中,多门冰箱和滚筒洗衣机大幅提升。11、河南:“十一”黄金周河南零售餐饮企业销售超10亿元据商务厅监测,10月1日至7日,全省重点城市71家零售、餐饮企业销售10.2亿元,同比增长4.3%。商务厅重点监测的郑州、开封、洛阳等9市43家大型商场长假期间实现商品销售9.9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分时段看,10月1日-3日为销售高峰,商场客流比平日增加2-3倍,销售额为5.1亿元;10月4日-7日商场人潮回落,销售额为4.88亿元。(1)消费购买相对集中珠宝首饰销量大长假期间,珠宝首饰表现抢。眼情侣订婚、婚庆活动集中,43家大型商场珠宝首饰销售同比增长21.3%,其中开封大商、焦作百货大楼、郑州大商新玛特首饰销售同比分别增长82%、53.5%和34.1%。随着天气转凉,服装鞋帽销售增幅大。夏装退市打折处理、新款秋冬装上市,使一些大型商场服装销售大幅增长。驻马店爱家量贩、开封大商新玛特、三门峡百联商贸、焦作百货大楼服装销售同比分别增长82.3%、52%、31.6%和18.3%。三是商家大力促销,家居、家电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多。洛阳金梦家居销售同比增长25%,郑州永乐电器空调和厨房电器销售同比增长20%,开封大润发家电类销售同比增长30%。(2)郑州:十一黄金周期间6家大型商场销售额2.76亿据市商务局监测,10月1日至7日,以丹尼斯、大商新玛特为首的6家大型百货商场实现销售额2.76亿元,同比下降2.81%。全市13家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5.84亿元,同比上涨1.21%。长假期间,我市高档名表等销售下降明显,服装鞋履和生鲜蔬果等大众消费上升。以大商新玛特金博大店为例,服装销售占比50%。此外,黄金周恰逢结婚高峰,有力带动黄金珠宝销售增长,其中金博大店珠宝首饰占总销售的19.7%。假日期间,国美、永乐等家电企业大力促销,销售火爆。“十一”期间,以国美为首的4个家电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3.03亿元,同比上升5.19%。12、成都:9家商场国庆销售额达3.17亿同比增3.44%据悉,大假期间,多数大型零售商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环比下降。据成都市假日办对王府井百货、家乐福、摩尔百盛等9家重点零售商场的统计,10月1日—7日,共实现商品销售额3.17亿元,同比增长3.44%,平均日销售额达到4,530.66万元。据成都商务局对王府井百货、人人乐、家乐福、欧尚等12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统计,10月6日,这些商家实现销售额约1100万元,同比增长15%。13、陕西:国庆黄金周商品销售额达185亿国庆黄金周陕西省商品销售额实现185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西安市实现112.6亿元,同比增长15.3%。榆林、延安、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宝鸡市、杨凌区和咸阳市商品销售额分别增长19.9%、19%、18.2%、18%、17.2%、16.27%、16.26%、16%、15%和13%。热点商品销售火爆。节日期间,全省各地汽车、家电、家具建材、金银饰品、服装鞋帽和化妆品持续热销。西安汽车展览会销售量超过2万台,累计销售额约30亿元;主要大型建材家具市场销售额同比涨幅均在30%以上。宝鸡市服饰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和28%。安康市家电类和通讯器材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金银珠宝类和化妆品类商品销售额较平日增长1倍以上。榆林市健身器材类、图书影像类、金银珠宝类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3.1%、22.2%和20.8%。14、乌鲁木齐:“十一”黄金周39家商超销售额4.7亿元来自乌鲁木齐市商务局(粮食局)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30日至10月6日,重点监测的39家大中型百货店、专业店和超市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7,081.3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16%。其中,26家商场、百货商店、专卖店实现销售额41,116.5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73%;13家大中型超市实现销售额5,964.8万元,同比下降21.89%。其中,高中端商场、大型超市销售额大幅下降导致了整体销售下滑,如世纪金花友好店同比下降48.12%;友好商场同比下降13.6%;友好百盛同比下降13.77%;汇嘉时代百货同比下降23.92%;家乐福超市同比下降12.26%;好家乡同比下降41%。商超销售额下降主因是节前促销导致了消费释放,市民出游和网购也是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2024年有线网络行业分析报告2024年3月目录一、国网整合的预期未变 31、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定”方案落定 32、中广网络即将成立的预期仍在 33、目前省级广电已经成为事实的市场主体 4二、有线电视用户的价值评估 51、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估算用户价值 52、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理论价值 63、2020年初至今上市公司的市值 8三、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 101、江苏模式”中的用户价值重估 102、中广网络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 113、电广传媒收购省外有线用户资源 13四、湖北广电的整合之路 141、楚天网络借壳上市 142、重组中的价值评估 153、湖北广电的二次资产注入 16五、有线运营商的WACC计算 171、吉视传媒的WACC值 17一、国网整合的预期未变1、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三定”方案落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三定”方案已经落定,取消了一系列行政审批项目,同时对一些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单位,比如取消了有线网络公司股权性融资审批,将设置卫星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审批职责下放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未来工作的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融合业务的发展,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与科技融合,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从三定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广电的发展的方向:行政管理的有限度的放松,比如有线网络股权融资审批取消;行政审批向省级广电下放,比如卫星电视接收审批下放;文化和科技、三网融合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2、中广网络即将成立的预期仍在在2024年年初,国务院下发《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国发5号文)决定推进三网融合之际,就专门针对中广网络网络公司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决定培育市场主体,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国家广电成立的初衷是在“三网融合”中,整合全国的有线网络(第四张网络),从而与电信运营商进行竞争。随着国家广电成立的不断的推迟,注入资金规模大幅度缩水,特别是2023年1月原负责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的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出任虚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会长,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成立蒙上阴影。我们认为每一次的推迟成立,中广网络的职能就会缩水一次,我们认为相当长时间内中广网络难以成为市场运营主体、竞争的主体。维持原方案的方向预期,将先由部分省份为单位自报资产情况,随后以资产规模大小通过对总公司认股的形式,完成中广网络网络公司主体公司的搭建,即“先挂牌,再整合”的股份制转企方案。按照该方案,明确了国家出资的份额和挂牌的步骤,为中央财政先期投入进行公司主体搭建,其中包括总公司基本框架的组建费用和播控平台、网间结算等业务总平台的搭建费用。3、目前省级广电已经成为事实的市场主体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市场领域逐渐出现市场运营的主体——省级文化运营单位,在有线网络领域,省网整合的进一步深入,省级有线网络已经成为有线网络的市场的运营主体。在IPTV的发展中也是类似,百视通和CNTV主导的IPTV让位于省级广电主导,CNTV或者百视通参与的发展模式,省级运营单位成为市场的主体,省级运营单位及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将影响相关业务的发展模式。这种与地方政府密切的关系(资产、人事等关系),势必会影响地方政府对有线网络的支持力度和偏好。二、有线电视用户的价值评估1、现金流折现的方法估算用户价值考虑到目前有线电视的用户主要分为数字用户和模拟用户,开展的增值业务主要有互动视频点播(高清视频点播)和有线宽带业务,收费的模式基本上采取包月或者包年的收费模式。有线电视用户的收入相对稳定,我们假设其为永续的现金流,我们采用WACC为折现率进行折现,估算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用户的理论价值(即上市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理论市值)。我们以广电网络为例,无风险利率选取中国3年期国债收益率3.06%,按照我们的计算,广电网络的WACC为12.3%。同行业的公司的WACC值与公司的负债结构关系较大。2、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理论价值广电网络2022年有线电视用户到达578.64万户,数字用户421.58万户,副终端为56.15万户,每月每户10元;付费节目用户154.02万户,主要有两档包月套餐99元和128元,我们按照年付100元/户计算,考虑到有线网络加大了优惠促销力度,付费用户和宽带资费要低于标准价格,2023年广电网络公司的理论价值150亿元。天威视讯2022年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9万户,高清互动电视用户达到24万户,付费节目用户达到4.6万户,宽带用户达到33万户。高清互动年付套餐分为500元、600元和700元三档,我们保守全部按照年付500元/户计算,付费节目年付按照500元/户、宽带用户年付800元/户计算,天威视讯2023年的理论市值为68亿元。由于歌华有线的模拟用户和数字用户的收费标准一样,每月18元每户,其市值主要来来自于有线电视用户数的增长和高清互动电视收费用户增长,有线电视的用户的增长有限,目前主要关注在高清互动电视,目前主要采取免费推广的形式,绝大部分为免费的,考虑到歌华有线推出Si-TV的高清电视包,我们估计收费标准与天威视讯差不多300元/年,按照我们的40%左右的渗透率计算,2023年歌华有线的理论价值为145亿元。3、2020年初至今上市公司的市值我们选取有线电视上市公司2024年12月31日-2023年9月20日的市值。歌华有线的市值范围为60-140亿元,市值波动范围主要集中在80-120亿元,我们以中值100亿元作为公司表现的市值价值。与我们的145亿元的理论市值,尚有空间45%,而且我们认为数字电视没有提价预期,高清互动电视目前主要是采取的免费推广,SiTV的渗透率提高,公司估值有较大的弹性。天威视讯的市值范围为30-70亿元,主要波动范围在40-70亿元,我们选取中值55亿元作为其市场的市值。没有考虑资产整合预期,天威视讯的理论市值为68亿元。公司目前尚有24%的空间。公司有线宽带增长乏力,高清互动电视是公司业绩主要增长点。广电网络的市值范围30-70亿元,主要波动范围为40-60亿元,中值为50亿元。公司的理论市值150亿元,上升空间200%。公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公司的庞大的有线电视用户数,2023年有线用户数595万户,同时尚有模拟用户142万户.同时公司的数字电视的包年收视费为240/300元两档,价值较高,进一步的数字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价值。三、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1、江苏模式”中的用户价值重估江苏有线由江苏省内17家发起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广电系统内有12家股东,占股比71.2%,其他系统是国有股东,占28.8%,公司注册资本是68亿元,省广电总台控股,其中省台出资14亿元现金,1亿元相关资产;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10个省辖市广播电视台以现有广电网络资产出资,中信国安等出资人以现金和广电网络等资产出资。整合时江苏有线用户为510万户,数字用户为180万户,其中数字用户每月24元/户,模拟用户4元/户。按照我们的用户价值计算方法,WACC值取10%,整合时江苏有线的价值为(330*4*12+180*24*12)/10%/10000=67.68亿元,与公司注册资本68亿元基本吻合,我们认为“江苏模式”整合中,江苏有线采用了用户理论价值的方法进行用户的价值评估。江苏有线的资产评估方法,网络资产等于网络收入减成本费用减税金除以收益率(收益折现),按照这个方法,由具备期货从业资格的第三方评估,结果出来后,与各个股东的实际预期基本一致,这样就摆平了利益关系。(江苏有线董事长陈梦娟在第二届中国广电行业发展趋势年会暨投融资论坛的讲话)。2022年7月份挂牌,2022年底全省13省市形成一张全省全网、全省网络覆盖用户625万户,完成其他城市和部分县(市)数字电视整转,2022年底数字电视用户达到450万户。2023年9月江苏有线与江阴、常熟等24个县(市)级广电网络举行了整合与合作签约仪式。至此全省已完成了60家县(市、区)广电网络的整合与合作。江苏省广电网络集团网内用户达到1497.7万户,约占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总数的93.61%,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86.62万户,互动电视用户数35.02万户。到2023年底,江苏省有线电视用户数将接近1600万户。2、中广网络整合中的用户价值重估中广网络先由部分省以资产规模大小通过对中广网络的认股,完成中广网络网络公司主体公司的搭建,中央财政先期投入,中广网络的设立基本上按照“江苏模式”。“在完成整合的23家省网公司中,只有15家比较彻底,其中北京和江苏等个别省市相对最彻底。”我们认为在资产整合方面:第一步:中广网络会选择各省市(或者部分省市)的省广电(可能为部分的资产,主要是由于整合没有完成或者有上市公司的情况)作为发起人,加上财政的的现金挂牌成立。广电资产的评估可能采取类似“江苏模式”的用户价值评估。对于目前的省网来说有动力加快以低于用户价值的价格整合省网资源,在中广网络成立时获得资产的溢价。第二步:对于没有进入省网的用户资源进行整合,可能采取现金或者增发的收购的方式,广电资产的评估也可能采取类似“江苏模式”的用户价值评估。第三部:上市公司的资产整合,我们认为可能采取市值和用户价值两种方案进行评估。同时上市公司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参与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