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802-2017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1页
DB21-T 2802-2017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2页
DB21-T 2802-2017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3页
DB21-T 2802-2017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4页
DB21-T 2802-2017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60.01

B90

备案号:58467-2018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2802—2017

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nmechanizedoperationofdryfarmlandconservationtillage

DB21/T2802—2017

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田保护性耕作的作业规范、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安全要求及机具维护与保养等。

本标准适用于旱田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深松、免耕播种、药剂除草)机械化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62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1997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通则

3保护性耕作

3.1秸秆还田

3.1.1作业时间

作物果穗收获后,以秋收后上冻前为宜,也可春季整地时进行。

3.1.2模式选择

根据耕作习惯、机具配套和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确定秸秆还田方式和作业模式,主要分为碎秆覆盖、

高茬覆盖或整秆覆盖,以及表土及根茬处理。

3.1.3还田作业

3.1.3.1碎秆覆盖

使用收获机直接粉碎还田。也可收获后使用秸秆还田机进行还田,粉碎抛撒宜均匀。

3.1.3.2高茬覆盖

收获时留高茬不少于30cm。

3.1.3.3整秆覆盖

收获时摘穗运出,保留作物整秆覆盖越冬。

3.1.3.4残秆、根茬处理

使用旋耕机、联合整地机进行浅旋混土;或使用圆盘重耙耙压1遍~2遍;或使用灭茬机、旋耕机

处理残茬及地表。

1

DB21/T2802—2017

3.2深松

3.2.1作业条件

适于深松作业的地块宜具备以下条件:

a)土壤构成不以沙土或中重黏土为主。

b)0~10cm土壤混合样含水量在10%~25%。

c)深松深度内没有砾石或树根等坚硬杂物。

3.2.2方式

以单纯局部深松(间隔深松)为主,也可在旋耕或中耕时进行联合深松作业。

3.2.3间隔

实施保护性耕作首年应进行深松,以后2a~4a深松一次。

土壤板结或压实严重的地块,间隔宜短,反之间隔可长。

3.2.4深度

根据地块耕层厚度和土层结构进行设定,至少应打破犁底层至其下方3cm,作业条件较好的以25

cm~35cm为宜。

3.2.5作业时间

以秋收后上冻前为宜;春季墒情较好,也可在播种前一周以上作业;联合深松适时作业。

3.2.6机组

3.2.6.1机具选型宜采用柱式曲面铲、翼铲式、振动式深松机。

3.2.6.2深松机应具有良好的通过性,附带碎土和镇压装置为宜。

3.2.6.3按照深松机使用说明书和耕层条件,选配适宜动力,组成机组。

3.2.7安装调整

3.2.7.1按照使用说明书将机具配置到相应的拖拉机悬挂机构上,连接紧固。

3.2.7.2升起深松机,分别进行柱铲间隔、纵向入土倾角、左右水平及耕深的调整,完成后紧固各部

位螺栓。

3.2.8试作业

机具进入地头后入土作业,行进20m检查中间10m的作业质量,如不符合要求,调整深度参数再试

作业,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3.2.9作业

3.2.9.1作业时宜保持匀速直行。

3.2.9.2机具入土和出土时宜避开地头,缓慢进行。

3.2.9.3随时注意工作状况,作业质量不稳时应停车,检查调整。

3.2.9.4机具出现异常阻塞时应及时检查排除。

3.3免(少)耕施肥播种

2

DB21/T2802—2017

3.3.1作业条件

地表下5cm平均地温稳定达到10℃以上,0~10cm土壤混合样含水量14%~20%时为宜。春旱较重

时,也可在平均地温8℃~10℃时提前下种待雨。

3.3.2作业准备

3.3.2.1机具调试

根据本地农艺要求,按使用说明书分别设定播种量、株距、行距、施肥量及播种深度等作业参数。

3.3.2.2加注种肥

根据作业面积计算种、肥用量,进入地块前均匀加注到各行种、肥箱中,作业中种、肥量不宜低于

各自箱体容量的20%。

3.3.3试作业

3.3.3.1作业机组进入地块,摆正方向,启动机组缓缓前行,播种机构进入地头后降下。

3.3.3.2按照说明书要求的适宜时速,匀速前进。

3.3.3.3前行30m停车,在每行中间部位间隔2m以上取3段,每段3m,对设定的各项作业参数进行

检查或调整,直至符合质量要求为止。

3.3.4作业

3.3.4.1按照试作业确定的适宜方式连续作业,掌握方向,使种植各行平行一致。

3.3.4.2行进过程中如有堆土、堵塞或秸秆缠绕,应及时清理疏通。

3.3.4.3随时注意电子监测系统报警,如有异常,应立刻停车,检查处理。

3.3.4.4每个往返,应观测地面有无漏种、漏肥,同时观察各个种、肥箱排放情况。

3.3.4.5中途停车时,应退后1m~2m再前行播种,避免漏播。

3.3.4.6根据作业消耗,及时在地头加注种、肥。

3.3.4.7到达地头或后退、转弯时,均应升起播种机构。

3.4药剂除草

3.4.1机组配置

3.4.1.1打药机结构应与拖拉机挂载方式、动力输出相匹配,具有喷射搅拌装置为宜。

3.4.1.2选用除草剂型专用喷嘴。

3.4.1.3按照使用说明书装配机具,加入少量清水调试,并测算每分钟喷药液量。

3.4.2确定配方

3.4.2.1在农艺和植保部门指导下,根据地块杂草种类,按照除草剂说明书用量及杀草谱要求,确定

除草剂配方,原则是“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避免药害”。

3.4.2.2同一地块,药剂配方不宜连续多年使用,可适时调换。

3.4.2.3下茬轮作豆、麦类作物时,应注意配方和用量,防止药害。

3.4.3作业条件

3.4.3.1播种后出苗前适时作业。

3

DB21/T2802—2017

3.4.3.2天气要求风力不大于3级,24h以上无降雨。

3.4.3.3土壤墒情较好,9时前或15时后作业为宜。

3.4.4作业

3.4.4.1按作业面积和计划作业速度计算药液总量,向药箱注入清水。

3.4.4.2按除草剂使用说明配制原液,加入药箱并搅拌均匀。

3.4.4.3依据地块垄长和面积,划分喷幅,规划作业路线。

3.4.4.4按照计划的作业速度,匀速作业,地头开闭喷药机应准确、及时。

3.4.4.5随时注意喷头状态,发现堵塞或漏喷应立即停车排除。

3.4.4.6若播种后药剂除草效果不理想,可于玉米3~5叶期使用灭生型除草剂进行补充除草。

4质量要求与检测方法

4.1质量要求

4.1.1秸秆与根茬处理

作业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秸秆与根茬处理质量要求

留茬高度合格率秸秆覆盖率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免耕模式不小于30%收获机作业不小于85%

≥90%

少耕模式不小于15%秸秆粉碎机不小于90%

留茬高度合格标准为:碎秆覆盖不大于10cm,高茬覆盖不小于30cm。

碎秆覆盖的秸秆长度合格标准为不大于10cm。

4.1.2深松

以1~1.1倍的设定深度为合格,合格率应不小于85%。

4.1.3免(少)耕播种

应符合NY/T1628作业质量要求。

4.2检测方法

4.2.1取样

地块按对角线五点取样法,确定五个检测区。

4.2.2留茬高度合格率

在各检测区,依次选取6个种植行,每行检测10个根茬高度,按式(1)计算合格率。

Η

ΜΑ100%.................................(1)

ΗΑΗΒ

式中:

4

DB21/T2802—2017

M——留茬高度合格率。

HA——高度合格根茬数,单位为个。

HB——高度不合格根茬数,单位为个。

4.2.3秸秆覆盖率

作物出苗后,在各检测区沿对角线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测量,拉直10m皮尺放于地表,间隔20cm

为检测点,检测点下有秸秆为覆盖点,否则为未覆盖点,按式(2)计算秸秆覆盖率。

Κ

Ν100%..................................(2)

ΚΚ

式中:

N——秸秆覆盖率。

KA——秸秆覆盖点,单位为个。

KB——秸秆未覆盖点,单位为个。

4.2.4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

在各检测区间隔1m以上捡拾2个1m×1m地块的秸秆称其质量,再分拣长度超过10cm的秸秆称其质

量,按式(3)计算秸秆长度合格率。

Τ

Ο100%...................................(3)

ΤΤ

式中:

O——秸秆长度合格率。

TA——长度合格的秸秆质量,单位为千克(kg)。

TB——长度不合格的秸秆质量,单位为千克(kg)。

4.2.5深松深度合格率

手握钢尺或圆头钢钎沿作业方向用力插入深松沟底直至不动,以未耕地面为基准,测量该点深度,

每个检测区依次检查10个深松沟,每个深松沟间隔3m检测2点,按式(4)计算深松深度合格率。

Υ

Ρ100%...................................(4)

ΥΥ

式中:

P——深松深度合格率。

YA——深度合格的深松点数,单位为个。

YB——深度不合格的深松点数,单位为个。

注:安装有GPS定位仪及深度监测仪的机组,其作业面积与深度按系统跟踪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2.6免(少)耕施肥播种

按NY/T1628检测方法执行。

5安全要求

5

DB21/T2802—2017

5.1人员

作业人员应具备农机驾驶资质,知晓机具使用说明与安全要求,熟悉相应作业规程。

5.2机具

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具有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5.3机组

按相应要求装配机械,合理配置动力,正确挂载和紧固;检修或清理时应停稳、驻车,并切断动力。

5.4作业

5.4.1按机具使用说明书和作业规程进行操作。

5.4.2做好安全警示与防护,防止人身伤害或设备损害。

5.4.3药剂除草的安全防护应参照NY/T1997执行。

6维护与保养

6.1检修

定期检查连接件和易损件,及时维护与紧固,发现问题应进行维修或更换。

6.2注油

拖拉机和机具主要活动部位适时加注润滑油。

6.3清理

作业结束,应清理机体并擦拭干净,易锈蚀部件涂抹防锈油。

6.4存放

机具存放应垫起并遮盖,避免日晒雨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