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文本一:
孑孓
李路平
①开会始终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②地点总是那间办公室,座位也是固定的。灰色的窗帘时而拉紧,时而打开,打开的时候,可以看见外面的一排老单元楼。房顶为了装饰,建有一些梁柱,横摆或斜靠在一起,贴着颜色不一的瓷砖。正对窗口的部分,远远看去,很像一张小人的脸,脸上的眼睛直愣愣地看向这里,好像很好奇会议的内容。办公室狭小,但总还是有点样子,除办公桌外,靠边摆着书橱,中间是茶几和简易沙发,几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像一家人,又全然是同事关系。茶几上有时候放着杂志或稿子,大多时候只有绿植。枯燥的办公生活,似乎只有绿色能够带来安慰。绿萝都带水,装水的玻璃瓶,就是平时喝完牛奶的瓶子,圆润小巧,很容易就冲洗干净。绿萝的根系不发达,透明的水里只有几根白色的根芽,其余的地方空空如也。
③开会时看着对面人的脸,是最尴尬的。每个人都试图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动作,靠背,低头,看手机,假装记笔记,需要议论时,才会抬起头。但总有人的目光游移不定,在房间里的各个角落扫视着:轻风拂动的窗帘,桌上积蓄经年的灰尘,米色沙发的弧形把手,一小盒从未开封的普洱。
④透明的瓶身被扫视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见一个小黑点,在窗户反射过来的阳光前,曲着身子,一闪而过。细看起来,却不止一只,好几个黑点在清澈的水中无规律地浮沉。
⑤会议还在继续,枯燥的内容令人意欲逃离。瓶中的黑点似乎不想错过这些高光时刻,被一双或无数双眼睛注视。没有一只愿随着微小的重力,渐渐沉至瓶底。每一只搅动成的凌乱弧线,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对抗,它们把挣扎表现得如此明显,仿佛是一面微缩的极简生活史。
⑥由于距离太远(更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身形太小),它们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外部特征,除了细瘦、黝黑。更像是被截断的蚯蚓,由于疼痛扭动着身子,想要摆脱敌手,摆脱死亡的命运。
⑦但它们的扭动并非疼痛造成的。它们在掠取、追逐和吞噬着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硕大的瓶身犹如一个巨大的腹腔,它们悠游其中。充沛的水源就是营养丰富的汁液,这个亚热带的城市里的办公室,温暖适宜,无人搅扰,它们在寄宿的腹腔中生长,然后繁殖。
⑧遵从生命蜕变的基因,不久之后,它们将从水里探出头来,然后舒展细小湿润的翅羽,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从水面上一跃而起,变成一只令人生厌的蚊子。它们的嗡嗡声很容易让人确定它们的方位,双手一拍,或将电蚊拍轻轻挥舞过去,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
⑨作为孑孓,它们看起来舒适安全,人畜无害,被水囚禁,水又被瓶身所囚禁。没有谁会刻意地注视瓶中透明的水,除非它已无法覆盖绿萝的根系,或因植物的死亡,造成水体的浑浊与恶臭。但它们仍然是隐秘的,很少有眼睛,会把眼前的所见当作看见,仿若有些记忆,会被脆弱的大脑悄悄过滤。它们隐身,或被当作某种无关紧要的未知的物种,或者是水中柔软的垃圾,因为水的流动而灵活曲直,看似拥有生命。
⑩这双无聊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它们,在油漆的桌面反射过来的银色光线中,在圆形瓶身的放大下,它们犹如一些散落的音符,从水面沉落水底,又从水底轻轻泛起。伴随着会议令人昏昏欲睡的语音,它们赋予了这双眼睛超常的宁静。
耳畔安宁,目光潮湿,注视它们的人好像也沉入了瓶中。也许他就想潜入进去,用双手钳住它们,就像钳住一匹暴烈的海马,在另一个世界中搏斗与僵持。
(选自《散文》2020年第7期)
文本二:
散文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现代散文所表述的,是感性的世界,也是理性的世界;是抒情的世界,也是说理的世界。可以说,现代散文的世界正像现代生活一样广阔,从中可以接触到一整个的运用现代汉语表述的现代中国,包括其已知的和未知的部分,已充分揭示的和有待挖掘的部分,已经成就的和有待建构的部分……所有这些,正像我们注视、思考和想象中的“现代中国”本身一样,令人着迷。总之,与在中小学阶段习得的或一般社会印象可能有别的是,现代散文绝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文章,而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的产物,也是现代中国的壮阔历史和未来画卷的铺展,注视和打开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注视和打开我们自身。
(摘编自张业松《何谓“中国现代散文”》)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②段和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对办公室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渲染了开会者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B.文本一的抒写聚焦于“它们”,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在体察外在世界,也是在观照内心世界。
C.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说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
D.文本一借对孑孓的描写感悟,形成一种“纳须弥于芥子”的风格,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以“无聊的事情”开头,在文中结尾处又写到“无聊的眼睛”,前后照应,足以显见抒情主人公在职场生活中的不得志。
B.文本一第⑨段以隐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描写孑孓被囚禁于瓶身的水所囚禁,借此表现受困的生活。
C.文本一写孑孓成熟后的生命“令人生厌”,且容易在人类的打击下“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感。
D.文本二着意于对“中国现代散文”的探讨,作为学术文章的结束段落,以比较整齐的句式营造出一种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8.“孑孓”这一形象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二提到,现代散文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的产物,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山东省日照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曹雪芹
宝玉自贾政起程之后,每日在大观园中任意纵性游荡,甚觉无聊。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花笺,送与他看。宝玉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妹探谨奉二兄文几: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忽思历来古人,务结二三同志,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窃同叨陪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妹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笔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来到秋爽斋,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李纨道:“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容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笑道:“头一个韵定要‘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随手拿“盆”“魂”“痕”“昏”四块来。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
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后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说毕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酒果,方各自散去。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姑娘探春在大观园里发起吟诗结社活动,邀请宝玉和众姐妹到秋爽斋一起商议。她派翠墨送去的招宝玉结诗社的请帖,文笔干净利落,措辞华丽有文采。
B.小说以大量笔墨描写李纨的言行:她倚老卖老,霸气十足,掌坛海棠诗社当社长,让迎春、惜春作副社长,还规定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必定在秋爽斋开社写诗。
C.探春坚持首次开社就在今日,就在秋爽斋;李纨建议咏白海棠;惜春监场;迎春抽书限韵为“门盆魂痕昏”,要求四人都作一首七言律诗,限时完成。
D.四首咏白海棠诗寄兴寓情,各言志趣。最后李纨评定了优劣: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评为最佳;薛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排第二;贾宝玉的诗压尾。
7.下列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府的“四春”各有特色:孤独的元春擅琴,懦弱的迎春擅棋,精明的探春擅书且有管家之才,孤僻的惜春擅画。“四春”暗示贾府“原应叹息”的结局。
B.海棠诗社中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迎春)、藕榭(贾惜春)。
C.林黛玉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在秋爽斋结社吟诗时也能洒脱不羁、初露锋芒。李纨催促黛玉交诗,她提笔一挥而就,颇有文人雅士的不羁与脱俗。
D.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8.阅读黛玉所作的《咏白海棠》,思考诗中哪些细节很巧妙地契合了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分)
9.众人在大观园中结社吟诗的做法,为学校如何开展文学社社团活动提供了诸多借鉴,试简要概括。(6分)
山东省潍坊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太阳吟
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
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
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
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
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
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象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
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
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底方向?
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
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
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
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
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
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作于诗人192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
文本二:
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整体性质的一个符号,并未取得与抒情主人公的平等地位。曾经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闻一多抛弃了这个传统,他将“太阳”从宇宙中抽取出来,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宇宙对于太阳,倒仿佛是它难以返回的“家乡”,这种取象、立象方式,无疑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一大开拓性贡献。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太阳“刺得我心痛”,诗人清晨醒来,怨恨太阳惊扰了自己的乡梦,让自己陷入苦痛之中。
B.“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诗人身在异国,遥想北京秋天的景象,凸显对家乡的思念。
C.“你也好象无家可归似的呢。”诗人把太阳视为同病相怜的知己,向它倾吐自己内心的苦恼。
D.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诗人由物悟理,有了太阳的慰藉,便觉他乡是故乡。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十二节,每节三句,一韵到底,有整齐的建筑美和极富和谐的音乐美,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B.“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反问,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游子心情,增强了感染力。
C.“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视觉与听觉、静与动、实与虚的完美结合。
D.“六龙骖驾”“神速的金乌”以远古神话再现太阳的风采,丰富了诗歌意象,拓展了诗歌意境。
8.如何理解“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的含意?(4分)
文本二说诗人将“太阳”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诗歌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上的陌生人
阿瑟·戈登
我记得,那是七月的一个早晨,和往常一样,盛夏的燥热还未降临,一切都是那样宁静和明亮。我当时13岁,皮肤晒得黑黑的,头发也蓬松凌乱,有点清高,也免不了有点孤独。冬天,我得穿上鞋子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夏天,我就住在海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遐想连翩。
这天早晨,我在村庄上游的一个旧码头把小船拴好。忽然间听到头顶上有人说:“你能用鱼钩钓鳄鱼吗”
我一惊,抬起头来看见一张清耀苍白的脸,还有一双在我看来极为特殊的眼睛。倒不是眼睛颜色的特殊,而是目光中包含着那么丰富的情感:温厚、幽默、关怀、机警,还有“深邃”,我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目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但是用什么来形容他那似愁非愁的神态呢
他看出我吓了一跳,就说:“真对不起。”他点头数着船舱里的两三条鱼,问我:“你可以教我钓鱼吗”我点点头,他爬进小船。“也许我们应该自我介绍一下,”他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不必。你是个愿意教人的孩子,我是个愿意学习的老师,这样介绍就够了。我叫你‘小朋友’,你就叫我‘先生’吧。”
我递给他一根手钓线,告诉他怎样把招潮蟹穿在钩上作诱饵。他告诉我,他在码头后面租了幢旧房子,“我需要躲避几天,不是躲警察什么的,只是躲避亲戚朋友们。你可别对别人说看见我了,行吗”
他说他是老师,我就问他教什么课。
他说:“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别人把它叫做‘英文’,不过我喜欢把它叫做‘魔术课’——专门研究语言的奥妙和魔力。你喜欢语文课吗"
我说我一向不在那上面费脑子。我提醒他开始退潮了,水流太急,不能再钓鱼。再说也到吃早饭的时候了。
“对。”他收起他的钓线说,“这些天我总是忘了吃饭呀,时间呀。”他皱着眉,爬上码头,似乎有点吃力,“待会儿你还来河边吗”
“我可能在退潮时来捉虾。”
“顺便来找我吧!我们可以谈谈语文,然后你可以教我捉虾。”
我果真又去找他了。一段邂逅相遇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结识了一个在感情上相互平等的成年人。在语言和思想上固然他是老师。但是海风呀,潮汐呀,大海里无数的小生命呀,是我的小天地,在这方面我可比他强。
从那以后,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有时,上溯银波泛泛的溪间,看甲鱼在堤岸上跑,看蓝鹭亭亭玉立。有时,徜徉在海边沙丘之间,周围长着婀娜的海燕麦。白天有野山羊在那里吃草,晚上有大海龟爬行。我发觉:他不能过分劳累,甚至起一次锚都累得筋疲力尽。不过他从无怨声,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话。
他讲的话,我多半儿都忘记了。不过有一部分却还记得清清楚楚,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而不是几十年前。我们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抛下锚,把鱼钩甩到波浪里钓海鲈。小船象一只性急的猎狗,在浪尖上打转。“节奏,”他说,“生活充满了节奏;语言也需要节奏。不过你得先训练自己的耳朵。倾听静夜里的涛声,你可以体会其中的韵律。看看海风在干沙上留下的痕迹,你可以体会到句子里应有的抑扬顿挫,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我实在不懂;不过也许内心深处有所领悟。
有时候我听他朗读他带来的书。他常常停下来,重读他自己欣赏的某个警句或者某一行。有一天,他在《亚瑟王之死》里发现了一句“骏马悲嘶”,就对我说:“闭上眼睛,再把这句慢慢地念出来。”我照他说的做了。“你有什么感觉”“令人心颤。”我老老实实告诉他。他乐了。
不过他教的魔术并不限于语言。即使一些我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也能使我感到兴奋不已。他指着一堆堆的云问:“你看见了什么色彩缤纷这还不够,要找尖塔、吊桥;找龙、飞狮、千奇百怪的野兽。”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出游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他动不动就感到累。去码头的时候,他搬了两把椅子和一些书,但并不怎么读。他看我钓鱼,看海鸥盘旋,看海水打着漩涡流过,似乎就心满意足了。
突然,我的生活蒙上一层暗影:父母亲要我到夏令营去住两个星期。那天下午,在码头上我问我的朋友,等我回来时他会不会还在这里。他温和地回答我:“但愿还在。”
可是他走了。我还记得在旧码头,我站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木板上,呆呆地望着那门窗紧闭的旧房子,回忆往日欢乐的旧梦,怅然若失。我跑到杰克逊的杂货店—那里的人消息最灵通,去查问那位教书先生究竟去哪里了。
“他病了,病得很重。”杰克逊太太说,“医生打电话叫他的亲戚来把他接回去了。他给你留下点东西,他知道你会找他的。”
她递给我一本书,是一本薄薄的诗集:《火焰与阴影》。有一页书角折着,上面一首诗的旁边有个铅笔做的记号,我现在还保存着这本书,那首诗题名为《沙丘上》:
假如人死了生命还存在
这褐色海滩会理解我的心意,
我将重来,大海一样永恒而多姿,
不变的,是大海的绚丽。
如果生命短暂,使我冷漠,
不要抱怨,我将化作火焰升天。
我已安息,如果你还把我想念,
请站在海边沙丘上,把我的名字呼唤。
不过,我从来没有站在沙丘上呼唤他的名字。一来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其次我也太怕羞。并且很长时间里,我几乎把他全然忘记了。但是,当我被一个充满音乐感或魔力的句子打动的时候,或者当我抓起一只张牙舞爪的青蟹的时候,或者在金光灿烂的天空看见一条云龙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交代了“我”和“陌生人”初次相遇的时间和环境,也为“我”和
他以后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B.陌生人教“我”领会语言的奥妙和魔力,“我”教他钓鱼,感受大海的魅力,
虽然“我”们有年龄差,但是在感情上是相互平等的。
C.陌生人不仅教了“我”体会语言方面的“魔术”,也教会了“我”用日常司
空见惯的事物变魔术的能力。
D.小说最后引用的诗歌照应了文章的标题,突出了陌生人的形象特点,也表现
了“我”和陌生人之间的友谊。
7.对文中画线部分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用词语,准确传神。如“泛泛”写溪水荡漾,“婀娜”表现了海燕麦枝条的柔美。
B.句式多变,富于变化,长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
C.巧用修辞,形象生动。如“看蓝鹭亭亭玉立”,运用拟人手法呈现蓝鹭挺拔的身姿。
D.语言优美,富有情感,用散文化的语言热情讴歌了大自然蓬勃的生机和活泼的生命力。
8.小说结尾写“他”因“病得很重”而不辞而别,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行文中有诸多细节暗示,请试举四处来说明。(6分)
9.关于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是“陌生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说明。(6分)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祝福(节选)
鲁迅
“阿呀,米呢?祥林嫂不是去淘米的么?……”好一会,四婶这才惊叫起来。她大约有些饿,记得午饭了。
于是大家分头寻淘箩。她先到厨下,次到堂前,后到卧房,全不见淘箩的影子。四叔踱出门外,也不见,直到河边,才见平平正正的放在岸上,旁边还有一株菜。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老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这一天是四婶自己煮午饭;他们的儿子阿牛烧火。
午饭之后,卫老婆子又来了。
“可恶!”四叔说。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的说,“你自己荐她来,又合伙劫她去,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
“阿呀阿呀,我真上当。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她来求我荐地方,我那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的呢。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总是我老发昏不小心,对不起主顾。幸而府上是向来宽宏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这回我一定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然而……。”四叔说。
于是祥林嫂事件便告终结,不久也就忘却了。
只有四婶,因为后来雇用的女工,大抵非懒即馋,或者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所以也还提起祥林嫂。每当这些时候,她往往自言自语的说:“她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意思是希望她再来。但到第二年的新正,她也就绝了望。
新正将尽,卫老婆子来拜年了,已经喝得醉醺醺的,自说因为回了一趟卫家山的娘家,住下几天,所以来得迟了。她们问答之间,自然就谈到祥林嫂。
“她么?”卫老婆子高兴的说,“现在是交了好运了。她婆婆来抓她回去的时候,是早已许给了贺家墺的贺老六的,所以回家之后不几天,也就装在花轿里抬去了。”
“阿呀,这样的婆婆!……”四婶惊奇的说。
“阿呀,我的太太!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不嫁了她,那有这一注钱来做聘礼?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很有打算,所以就将她嫁到山里去。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现在第二个儿子的媳妇也娶进了,财礼花了五十,除去办喜事的费用,还剩十多千。吓,你看,这多么好打算?……”
“祥林嫂竟肯依?……”
“这有什么依不依。——闹是谁也总要闹一闹的;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太太,我们见得多了: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
“后来怎么样呢?”四婶还问。
“听说第二天也没有起来。”她抬起眼来说。
“后来呢?”
“后来?——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我在娘家这几天,就有人到贺家墺去,回来说看见他们娘儿俩,母亲也胖,儿子也胖;上头又没有婆婆;男人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唉唉,她真是交了好运了。”
从此之后,四婶也就不再提起祥林嫂。
但有一年的秋季,大约是得到祥林嫂好运的消息之后的又过了两个新年,她竟又站在四叔家的堂前了。桌上放着一个荸荠式的圆篮,檐下一个小铺盖。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而且仍然是卫老婆子领着,显出慈悲模样,絮絮的对四婶说:
“……这实在是叫作‘天有不测风云’,她的男人是坚实人,谁知道年纪青青,就会断送在伤寒上?本来已经好了的,吃了一碗冷饭,复发了。幸亏有儿子;她又能做,打柴摘茶养蚕都来得,本来还可以守着,谁知道那孩子又会给狼衔去的呢?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谁料到?现在她只剩了一个光身了。大伯来收屋,又赶她。她真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来求老主人。好在她现在已经再没有什么牵挂,太太家里又凑巧要换人,所以我就领她来。——我想,熟门熟路,比生手实在好得多……。”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接着说,“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墺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清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我的话句句听;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要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一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别家去玩的;各处去一问,果然没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寻。直到下半天,寻来寻去寻到山墺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他果然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手上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
四婶起初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她想了一想,便教拿圆篮和铺盖到下房去。卫老婆子仿佛卸了一肩重担似的嘘一口气;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她从此又在鲁镇做女工了。
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
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恶!然而……。”四叔的言外之意是默认她婆家的做法,表现出他的顽固和刻薄。
B.四婶对祥林嫂念念不忘,时常提起,相较于关心她的命运,更多是因后来女工不如意。
C.卫老婆子既是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见证者,也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为生计奔波的可怜人。
D.祥林嫂从婆家逃离到鲁镇,再到大闹婚礼,不断的挣扎与反抗表现出她对自由的渴望。
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运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为祥林嫂“画像”,通过对眼睛和神情的描写,呈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B.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了诸多鲜活而又典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鲁镇人的生存状态。
C.祥林嫂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其卖掉,一个将其赶走,都对祥林嫂悲剧的产生负有一定的责任。
D.选文通过对祥林嫂悲惨遭遇的叙述,剖析她悲惨命运的根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
8.设置“贺老六病故”和“阿毛被狼吃”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结合《祝福》全文,分析“祥林嫂故事”的叙述视角。(6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
文本一:
孑孓
李路平
①开会始终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②地点总是那间办公室,座位也是固定的。灰色的窗帘时而拉紧,时而打开,打开的时候,可以看见外面的一排老单元楼。房顶为了装饰,建有一些梁柱,横摆或斜靠在一起,贴着颜色不一的瓷砖。正对窗口的部分,远远看去,很像一张小人的脸,脸上的眼睛直愣愣地看向这里,好像很好奇会议的内容。办公室狭小,但总还是有点样子,除办公桌外,靠边摆着书橱,中间是茶几和简易沙发,几个人面对面坐在一起,像一家人,又全然是同事关系。茶几上有时候放着杂志或稿子,大多时候只有绿植。枯燥的办公生活,似乎只有绿色能够带来安慰。绿萝都带水,装水的玻璃瓶,就是平时喝完牛奶的瓶子,圆润小巧,很容易就冲洗干净。绿萝的根系不发达,透明的水里只有几根白色的根芽,其余的地方空空如也。
③开会时看着对面人的脸,是最尴尬的。每个人都试图找到自己最舒适的动作,靠背,低头,看手机,假装记笔记,需要议论时,才会抬起头。但总有人的目光游移不定,在房间里的各个角落扫视着:轻风拂动的窗帘,桌上积蓄经年的灰尘,米色沙发的弧形把手,一小盒从未开封的普洱。
④透明的瓶身被扫视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见一个小黑点,在窗户反射过来的阳光前,曲着身子,一闪而过。细看起来,却不止一只,好几个黑点在清澈的水中无规律地浮沉。
⑤会议还在继续,枯燥的内容令人意欲逃离。瓶中的黑点似乎不想错过这些高光时刻,被一双或无数双眼睛注视。没有一只愿随着微小的重力,渐渐沉至瓶底。每一只搅动成的凌乱弧线,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对抗,它们把挣扎表现得如此明显,仿佛是一面微缩的极简生活史。
⑥由于距离太远(更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身形太小),它们几乎丧失了所有的外部特征,除了细瘦、黝黑。更像是被截断的蚯蚓,由于疼痛扭动着身子,想要摆脱敌手,摆脱死亡的命运。
⑦但它们的扭动并非疼痛造成的。它们在掠取、追逐和吞噬着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硕大的瓶身犹如一个巨大的腹腔,它们悠游其中。充沛的水源就是营养丰富的汁液,这个亚热带的城市里的办公室,温暖适宜,无人搅扰,它们在寄宿的腹腔中生长,然后繁殖。
⑧遵从生命蜕变的基因,不久之后,它们将从水里探出头来,然后舒展细小湿润的翅羽,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从水面上一跃而起,变成一只令人生厌的蚊子。它们的嗡嗡声很容易让人确定它们的方位,双手一拍,或将电蚊拍轻轻挥舞过去,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
⑨作为孑孓,它们看起来舒适安全,人畜无害,被水囚禁,水又被瓶身所囚禁。没有谁会刻意地注视瓶中透明的水,除非它已无法覆盖绿萝的根系,或因植物的死亡,造成水体的浑浊与恶臭。但它们仍然是隐秘的,很少有眼睛,会把眼前的所见当作看见,仿若有些记忆,会被脆弱的大脑悄悄过滤。它们隐身,或被当作某种无关紧要的未知的物种,或者是水中柔软的垃圾,因为水的流动而灵活曲直,看似拥有生命。
⑩这双无聊的眼睛始终注视着它们,在油漆的桌面反射过来的银色光线中,在圆形瓶身的放大下,它们犹如一些散落的音符,从水面沉落水底,又从水底轻轻泛起。伴随着会议令人昏昏欲睡的语音,它们赋予了这双眼睛超常的宁静。
耳畔安宁,目光潮湿,注视它们的人好像也沉入了瓶中。也许他就想潜入进去,用双手钳住它们,就像钳住一匹暴烈的海马,在另一个世界中搏斗与僵持。
(选自《散文》2020年第7期)
文本二:
散文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现代散文所表述的,是感性的世界,也是理性的世界;是抒情的世界,也是说理的世界。可以说,现代散文的世界正像现代生活一样广阔,从中可以接触到一整个的运用现代汉语表述的现代中国,包括其已知的和未知的部分,已充分揭示的和有待挖掘的部分,已经成就的和有待建构的部分……所有这些,正像我们注视、思考和想象中的“现代中国”本身一样,令人着迷。总之,与在中小学阶段习得的或一般社会印象可能有别的是,现代散文绝不是一些可有可无的文章,而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的产物,也是现代中国的壮阔历史和未来画卷的铺展,注视和打开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注视和打开我们自身。
(摘编自张业松《何谓“中国现代散文”》)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②段和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对办公室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渲染了开会者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B.文本一的抒写聚焦于“它们”,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在体察外在世界,也是在观照内心世界。
C.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说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
D.文本一借对孑孓的描写感悟,形成一种“纳须弥于芥子”的风格,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以“无聊的事情”开头,在文中结尾处又写到“无聊的眼睛”,前后照应,足以显见抒情主人公在职场生活中的不得志。
B.文本一第⑨段以隐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描写孑孓被囚禁于瓶身的水所囚禁,借此表现受困的生活。
C.文本一写孑孓成熟后的生命“令人生厌”,且容易在人类的打击下“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感。
D.文本二着意于对“中国现代散文”的探讨,作为学术文章的结束段落,以比较整齐的句式营造出一种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8.“孑孓”这一形象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二提到,现代散文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的产物,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②段和第③段的环境描写,对办公室周围环境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渲染了开会者内心的空虚和无聊。
B.文本一的抒写聚焦于“它们”,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体验,不仅是在体察外在世界,也是在观照内心世界。
C.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说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
D.文本一借对孑孓的描写感悟,形成一种“纳须弥于芥子”的风格,体现出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文本一恰如文本二所说的“是自我探索的工具,也是探索世界的工具;是自我表白的利器”,但是并没表现出“也是代言倡议的神器”。故选C。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以“无聊的事情”开头,在文中结尾处又写到“无聊的眼睛”,前后照应,足以显见抒情主人公在职场生活中的不得志。
B.文本一第⑨段以隐喻、象征、夸张、拟人等手法描写孑孓被囚禁于瓶身的水所囚禁,借此表现受困的生活。
C.文本一写孑孓成熟后的生命“令人生厌”,且容易在人类的打击下“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感。
D.文本二着意于对“中国现代散文”的探讨,作为学术文章的结束段落,以比较整齐的句式营造出一种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
D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足以显见抒情主人公在职场生活中的不得志”,曲解文意。文章只是借助开会的无聊表现了上班族的无聊和不得自由。
B.没有“夸张”的手法。瓶中的孑孓暗喻、象征某种受困的人生,“囚禁”是拟人。但此段没有运用“夸张”手法。
C.“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情感”言过其实,本文此处对孑孓生命脆弱易逝的描写并未“表现出悲观厌世的情感”,而是表述了对现实人生的观照与忧虑。故选D。
8.“孑孓”这一形象富含深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①孑孓是绿萝瓶中的微小生物;
②孑孓是受困于瓶中的努力挣扎以求得蜕变的生命个体;
③孑孓是现代社会不得自由的上班族的隐喻和象征。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艺术形象的能力。
“透明的瓶身被扫视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见一个小黑点,在窗户反射过来的阳光前,曲着身子,一闪而过。细看起来,却不止一只,好几个黑点在清澈的水中无规律地浮沉”,孑孓是绿萝瓶中的微小生物;
“没有一只愿随着微小的重力,渐渐沉至瓶底。每一只搅动成的凌乱弧线,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对抗,它们把挣扎表现得如此明显,仿佛是一面微缩的极简生活史”“它们在掠取、追逐和吞噬着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然后繁殖”“遵从生命蜕变的基因,不久之后,它们将从水里探出头来,然后舒展细小湿润的翅羽,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从水面上一跃而起,变成一只令人生厌的蚊子”“作为孑孓,它们看起来舒适安全,人畜无害,被水囚禁,水又被瓶身所囚禁”,孑孓是受困于瓶中的努力挣扎以求得蜕变的生命个体;
文章通过描写上班族开会时注意带了绿萝瓶中的孑孓,从而观察它,描写它,思考它的人生。被囚禁于瓶中不得自由,为了生存拼命挣扎,孑孓是现代社会不得自由的上班族的隐喻和象征。
9.文本二提到,现代散文是现代中国人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的产物,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①文本一中的“生命记忆”体现在关注到少为人察觉的孑孓,观照生命,记录生命,展现出对生命的感知、思考和抒写;
②文本一更深入地思考,通过内心独白表述出对受困的个体生命找寻出口,寻求突破,实现超越的挣扎和努力,体现出“生命扩张”;
③文本一促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到当下的生活,从而拓展生命空间,提升生命的境界。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
抓住“生命记忆”和“生命扩张”来分析文本一的内容。
文本一中描写观察到了绿萝瓶中的孑孓,描写它的生命状态,“透明的瓶身被扫视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见一个小黑点,在窗户反射过来的阳光前,曲着身子,一闪而过。细看起来,却不止一只,好几个黑点在清澈的水中无规律地浮沉”“没有一只愿随着微小的重力,渐渐沉至瓶底。每一只搅动成的凌乱弧线,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对抗,它们把挣扎表现得如此明显,仿佛是一面微缩的极简生活史”“它们在掠取、追逐和吞噬着水中的细菌和单细胞藻类……然后繁殖”,观察细致,把孑孓当做一种生命,看它们浮沉、挣扎、掠取、追逐和吞噬,思考它们的繁殖,最后蜕变成一只蚊子。因此文本一中的“生命记忆”体现在关注到少为人察觉的孑孓,观照生命,记录生命,展现出对生命的感知、思考和抒写;
文本一思考孑孓的生命状态,“作为孑孓,它们看起来舒适安全,人畜无害,被水囚禁,水又被瓶身所囚禁”“没有一只愿随着微小的重力,渐渐沉至瓶底。每一只搅动成的凌乱弧线,都透露着与自然的对抗,它们把挣扎表现得如此明显,仿佛是一面微缩的极简生活史”“不久之后,它们将从水里探出头来,然后舒展细小湿润的翅羽,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时刻,从水面上一跃而起,变成一只令人生厌的蚊子”,孑孓被囚禁在瓶中,但它们不断挣扎,与自然对抗,努力成长,最后突破瓶子而蜕变。对孑孓的生存更深入地思考,通过内心独白表述出对受困的个体生命找寻出口,寻求突破,实现超越的挣扎和努力,体现出“生命扩张”;
文本一写孑孓好不容易突破囚禁,蜕变而出,但“它们的嗡嗡声很容易让人确定它们的方位,双手一拍,或将电蚊拍轻轻挥舞过去,就让它们的一生急遽停止”。渺小的孑孓仿佛是很多人生的缩影,为了生存不得不被囚禁在小小的会议室,听昏昏欲睡的报告。这样的生存状态促使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到当下的生活,想做出反抗和改变,“也许他就想潜入进去,用双手钳住它们,就像钳住一匹暴烈的海马,在另一个世界中搏斗与僵持”,从而拓展生命空间,提升生命的境界。
山东省日照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联测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曹雪芹
宝玉自贾政起程之后,每日在大观园中任意纵性游荡,甚觉无聊。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花笺,送与他看。宝玉展开花笺看时,上面写道:
妹探谨奉二兄文几:今因伏几凭床处默之时,忽思历来古人,务结二三同志,或竖词坛,或开吟社,虽因一时之偶兴,每成千古之佳谈。妹虽不才,窃同叨陪栖处于泉石之间,而兼慕薛、林之技。风庭月榭,惜未宴集诗人。帘杏溪桃,或可醉飞吟盏。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馀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妹则扫花以待。此谨奉。
宝玉看了,不觉喜的拍手笔道:“倒是三妹妹高雅,我如今就去商议。”来到秋爽斋,只见宝钗、黛玉、迎春、惜春已都在那里了。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宝玉笑道:“可惜迟了,早该起个社的。”黛玉道:“你们只管起社,可别算上我,我是不敢的。”迎春笑道:“你不敢谁还敢呢。”宝玉道:“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宝钗道:“你忙什么,人还不全呢。”一语未了,李纨也来了,进门笑道:“雅的紧!要起诗社,我自荐我掌坛。既是三妹妹高兴,我就帮你作兴起来。”
李纨道:“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我们三个各分一件事。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容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极是。”
探春道:“只是原系我起的意,我须得先作个东道主人,方不负我这兴。”李纨道:“既这样说,明日你就先开一社如何?”探春道:“明日不如今日,此刻就很好。你就出题,菱洲限韵,藕榭监场。”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迎春道:“既如此,待我限韵。”说着,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诗来,随手一揭,这首竟是一首七言律,递与众人看了,都该作七言律。迎春掩了诗,笑道:“头一个韵定要‘门’字。”说着,又要了韵牌匣子过来,随手拿“盆”“魂”“痕”“昏”四块来。
待书一样预备下四份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独黛玉或抚梧桐,或看秋色,或又和丫鬟们嘲笑。迎春又令丫鬟炷了一支“梦甜香”,如香烬未成便要罚。一时探春便先有了,自提笔写出,又改抹了一回,递与迎春。因问宝钗:“蘅芜君,你可有了?”宝钗道:“有却有了,只是不好。”宝玉背着手,在回廊上踱来踱去,因向黛玉说道:“你听,他们都有了。”黛玉道:“你别管我。”宝玉又见宝钗已誊写出来,因说道:“了不得!香只剩了一寸了,我才有了四句。”又向黛玉道:“香就完了,只管蹲在那潮地下作什么?”黛玉也不理。宝玉道:“可顾不得你了,好歹也写出来罢。”说着也走在案前写了。
李纨道:“我们要看诗了,若看完了还不交卷是必罚的。”宝玉道:“稻香老农虽不善作却善看,又最公道,你就评阅优劣,我们都服的。”众人都道:“自然。”于是先看探春的稿上写道是:
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次看宝钗的是: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李纨笑道:“到底是蘅芜君。”说着又看宝玉的,道是: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大家看后了,宝玉说探春的好,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分,因又催黛玉。黛玉道:“你们都有了?”说着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李纨等看他写道是: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李纨道:“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宝玉听说,只得罢了。
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宝玉道:“到底要起个社名才是。”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说毕大家又商议了一回,略用些酒果,方各自散去。
(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二姑娘探春在大观园里发起吟诗结社活动,邀请宝玉和众姐妹到秋爽斋一起商议。她派翠墨送去的招宝玉结诗社的请帖,文笔干净利落,措辞华丽有文采。
B.小说以大量笔墨描写李纨的言行:她倚老卖老,霸气十足,掌坛海棠诗社当社长,让迎春、惜春作副社长,还规定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六必定在秋爽斋开社写诗。
C.探春坚持首次开社就在今日,就在秋爽斋;李纨建议咏白海棠;惜春监场;迎春抽书限韵为“门盆魂痕昏”,要求四人都作一首七言律诗,限时完成。
D.四首咏白海棠诗寄兴寓情,各言志趣。最后李纨评定了优劣:林黛玉的诗“风流别致”,评为最佳;薛宝钗的诗“含蓄浑厚”,排第二;贾宝玉的诗压尾。
7.下列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府的“四春”各有特色:孤独的元春擅琴,懦弱的迎春擅棋,精明的探春擅书且有管家之才,孤僻的惜春擅画。“四春”暗示贾府“原应叹息”的结局。
B.海棠诗社中有稻香老农(李纨)、潇湘妃子(林黛玉)、蘅芜君(薛宝钗)、怡红公子(贾宝玉)、蕉下客(贾探春)、菱洲(贾迎春)、藕榭(贾惜春)。
C.林黛玉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而在秋爽斋结社吟诗时也能洒脱不羁、初露锋芒。李纨催促黛玉交诗,她提笔一挥而就,颇有文人雅士的不羁与脱俗。
D.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8.阅读黛玉所作的《咏白海棠》,思考诗中哪些细节很巧妙地契合了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6分)
9.众人在大观园中结社吟诗的做法,为学校如何开展文学社社团活动提供了诸多借鉴,试简要概括。(6分)
6.C7.D
8.①“湘帘”暗指潇湘馆,湘帘是湘竹做的帘子,湘竹又叫湘妃竹,林黛玉居潇湘馆,号潇湘妃子。与林黛玉的居住地和雅号相契合;②“碾冰为土玉为盆”写出其冰清玉洁的特点,“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出白海棠洁白、坚贞与孤傲,这些都与林黛玉的品质相契合;③“秋闺怨女拭啼痕”与林黛玉经常以泪洗面的形象特点相契合;④“娇羞默默同谁诉?”写赏花人娇羞,满腹心事无人倾诉,与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依的生活处境相契合。(答对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点6分)
9.①发布招募启事,集志同道合友。如探春写了结社吟诗的请帖送给众人;②组建机构,分工合作。如海棠社有社长、副社长、出题限韵者、誊录监场者;③制定社规,适当奖惩。海棠社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写作品要限时完成,香烬未成便要罚。④相互碰撞,专业点评。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四人写诗,李纨评断高下。(答对1点1分,2点2分,3点4分,4点6分)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能力。
A.“二姑娘探春”错误,探春是三姑娘;
B.“倚老卖老,霸气十足”错误,李纨虽是大嫂,但她有自知之明,“我虽不能作诗,容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可见李纨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心力罢了。
D.“林黛玉……评为最佳,薛宝钗……排第二”错误,原文为“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林黛玉排第二,薛宝钗的评为最佳。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鉴赏能力。
D.“浪漫主义小说”错误,《红楼梦》应为现实主义小说。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半卷湘帘半掩门”,半卷起湘竹制成的门帘半推掩这门。其中“湘帘”暗指潇湘馆,湘帘是湘竹做的帘子,湘竹又叫湘妃竹,林黛玉居潇湘馆,号潇湘妃子。故可推断为林黛玉;
“碾冰为土玉为盆”白海棠高洁白净,该是碾冰为土以玉为盆来栽培。此句写出白海棠冰清玉洁的特点,和黛玉品质一样;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你偷来梨花花蕊的三分洁白,又借得傲雪梅花的一缕香魂。用梨蕊之白与梅花之魂形容白海棠的高洁幽雅性格,它洁白、坚贞与孤傲,与黛玉品质相同;
“秋闺怨女拭啼痕”,如闺中少女秋日里心含怨苦,在抹拭着眼泪。这与林黛玉经常以泪洗面的形象相似;
“娇羞默默同谁诉?”,娇羞怯怯默默无言衷肠无处诉。写赏花人娇羞,满腹心事无人倾诉,和林黛玉寄人篱下、孤苦无依契合。
黛玉借白海棠的楚楚可怜、孤独寂寞的形象,来抒发自己寄人篱下的悲凉心境。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文中有“宝玉自贾政起程之后,每日在大观园中任意纵性游荡,甚觉无聊。只见翠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花笺,送与他看”“探春笑道:‘我不算俗,偶然起个念头,写了几个帖儿试一试,谁知一招皆到’”,由此可借鉴探春发请帖的做法;
文中李纨说:“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组机构:有社长、副社长、出题限韵者、誊录监场者;
文中“李纨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限韵都要依我。到了初二、十六这两日,是必往我那里去。’”以及作诗时烧香限时,可借鉴的地方有:制定社规,适当奖惩。海棠社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写作品要限时完成,香烬未成便要罚。
“李纨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李纨道:“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可借鉴的地方有:相互碰撞,专业点评。探春、宝钗、宝玉和黛玉四人写诗,李纨评断高下。
山东省潍坊七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语文试卷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太阳吟
闻一多
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
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
又加他十二个时辰底九曲回肠!
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
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
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
太阳啊,六龙骖驾的太阳!
省得我受这一天天底缓刑,
就把五年当一天跑完那又何妨?
太阳啊——神速的金乌——太阳!
让我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
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
太阳啊,楼角新升的太阳!
不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吗?
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
太阳啊,我家乡来的太阳!
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
唉!我也憔悴的同深秋一样!
太阳啊,奔波不息的太阳!
你也好象无家可归似的呢。
啊!你我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
太阳啊,自强不息的太阳!
大宇宙许就是你的家乡罢。
可能指示我我底家乡底方向?
太阳啊,这不像我的山川,太阳!
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
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
太阳啊。生命之火底太阳!
但是谁不知你是球东半底情热,
同时又是球西半底智光?
太阳啊,也是我家乡底太阳!
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
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
太阳啊,慈光普照的太阳!
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
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
作于诗人192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
文本二:
在中国传统诗歌里,“太阳”大多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有机元素存在,是自然整体性质的一个符号,并未取得与抒情主人公的平等地位。曾经热衷于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闻一多抛弃了这个传统,他将“太阳”从宇宙中抽取出来,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宇宙对于太阳,倒仿佛是它难以返回的“家乡”,这种取象、立象方式,无疑是对中国诗歌传统的一大开拓性贡献。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写太阳“刺得我心痛”,诗人清晨醒来,怨恨太阳惊扰了自己的乡梦,让自己陷入苦痛之中。
B.“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诗人身在异国,遥想北京秋天的景象,凸显对家乡的思念。
C.“你也好象无家可归似的呢。”诗人把太阳视为同病相怜的知己,向它倾吐自己内心的苦恼。
D.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诗人由物悟理,有了太阳的慰藉,便觉他乡是故乡。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诗十二节,每节三句,一韵到底,有整齐的建筑美和极富和谐的音乐美,给人以极大的震撼。
B.“可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反问,更能体现出诗人的游子心情,增强了感染力。
C.“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视觉与听觉、静与动、实与虚的完美结合。
D.“六龙骖驾”“神速的金乌”以远古神话再现太阳的风采,丰富了诗歌意象,拓展了诗歌意境。
8.如何理解“我的家乡不在地下乃在天上”的含意?(4分)
文本二说诗人将“太阳”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上互相对话”,请结合文本一谈谈诗歌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6分)
6.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便觉他乡是故乡”说法错误。诗人说太阳兼有“球东半底情热”与“球西半底智光”的意思是,太阳已经不再是世界的旁观者,它本身也由这个世界的基本元素组成,带着东方或者西方的气质与修养,当然,也必定包含着“我家乡”的属性。因此,这是诗人将心目中的故乡凝聚成某种精神的化身投射到了太阳身上,而并不是“便觉他乡是故乡”。故选D。
7.C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能力。C.“实与虚的完美结合”说法错误。“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是诗人把太阳引为了同病相怜的知己,开始向它倾吐自己的种种烦恼,细细地讲述着自己对美国社会的感受,都是虚写,没有实写。因此,并非“实与虚的完美结合”。故选C。
8.①“不在地下”指诗人有乡而不能回,“在天上”指诗人将太阳当作故乡。
②这句诗表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从诗句的内容上理解,这首诗写于诗人1922年在美国留学期间,结合诗歌的第11、12节分析,诗人离乡万里,但想到“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因此“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诗人将太阳认作“家乡”,像崇拜家乡一样崇拜太阳;这是诗人将心目中的故乡凝聚成某种精神的化身投射到了太阳身上。于是,每当太阳升起,也仿佛就是故乡的来到。所以,“不在地下”指诗人有乡而不能回,“在天上”指诗人将太阳当作故乡。从诗句的情感上理解,诗人说自己的家乡“在天上”,也就是将太阳看作了家乡;说“往后我看见你时,就当回家一次”,这是诗人将浓厚的思乡之情寄托在外物上的表现,反映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刻骨的思乡之情,这句诗表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祖国的热爱。
9.①诗人以太阳为抒情对象,不再单纯将太阳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元素;
②诗人将太阳拟人化,把太阳视为使者、知己等,使太阳具有独立的个性和活泼的生命;
③运用第二人称,以呼告方式与太阳平等对话,直接倾诉情感。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从抒情上来看,诗人先是将太阳看着“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烘不干“游子底冷泪盈眶”、不能“五年当一天跑完”的让人埋怨的对象;然后由太阳公转的客观规律,想到要是“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又进一步想到太阳就是“刚从我们东方来的”“我家乡来的”,于是与太阳互相认同,从而向太阳倾诉“这不像我的山川”“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这是把太阳当成了倾诉对象,向它倾吐衷肠。最后诗人更是干脆将太阳认作是自己的故乡:“此刻我回不了我往日的家乡,便认你为家乡也还得失相偿”。可见,诗人以太阳为抒情对象,抒发着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强烈思念之情,不再单纯将太阳作为自然背景中的一个元素。从修辞手法上来看,诗歌主要采用了拟人的手法,说太阳“又逼走了”游子的梦,“奔波不息”,和自己的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在第5、6节里,诗人将太阳当作是东方、家乡来的使者,当作是故乡的来客,迫不及待地向它打听消息“我的家乡此刻可都依然无恙”“北京城里底官柳裹上一身秋了罢”。诗人认为太阳奔波不息,和自己“身世一样地不堪设想”,同病相怜,惺惺相惜。在第9到12节里,诗人更是将太阳视为知己,向它倾诉心声:“这不像我的山川”“这里的风云另带一般颜色,这里鸟儿唱的调子格外凄凉”。可见,诗人将太阳拟人化了,使太阳具有独立的个性和活泼的生命。从诗歌人称上来看,诗歌将太阳呼作“你”,采用第二人称,充分调动情感,诗人自然就成了抒情的主体,便于以呼告的方式与太阳平等对话,向太阳发问,对太阳诉说心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突出庄子对自己精神的守护和对人类的情怀,第③条结合自己谈感受。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沙丘上的陌生人
阿瑟·戈登
我记得,那是七月的一个早晨,和往常一样,盛夏的燥热还未降临,一切都是那样宁静和明亮。我当时13岁,皮肤晒得黑黑的,头发也蓬松凌乱,有点清高,也免不了有点孤独。冬天,我得穿上鞋子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夏天,我就住在海边,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遐想连翩。
这天早晨,我在村庄上游的一个旧码头把小船拴好。忽然间听到头顶上有人说:“你能用鱼钩钓鳄鱼吗”
我一惊,抬起头来看见一张清耀苍白的脸,还有一双在我看来极为特殊的眼睛。倒不是眼睛颜色的特殊,而是目光中包含着那么丰富的情感:温厚、幽默、关怀、机警,还有“深邃”,我觉得这个词用来形容这目光是最合适不过的了。但是用什么来形容他那似愁非愁的神态呢
他看出我吓了一跳,就说:“真对不起。”他点头数着船舱里的两三条鱼,问我:“你可以教我钓鱼吗”我点点头,他爬进小船。“也许我们应该自我介绍一下,”他说,“不过话又说回来,也许不必。你是个愿意教人的孩子,我是个愿意学习的老师,这样介绍就够了。我叫你‘小朋友’,你就叫我‘先生’吧。”
我递给他一根手钓线,告诉他怎样把招潮蟹穿在钩上作诱饵。他告诉我,他在码头后面租了幢旧房子,“我需要躲避几天,不是躲警察什么的,只是躲避亲戚朋友们。你可别对别人说看见我了,行吗”
他说他是老师,我就问他教什么课。
他说:“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别人把它叫做‘英文’,不过我喜欢把它叫做‘魔术课’——专门研究语言的奥妙和魔力。你喜欢语文课吗"
我说我一向不在那上面费脑子。我提醒他开始退潮了,水流太急,不能再钓鱼。再说也到吃早饭的时候了。
“对。”他收起他的钓线说,“这些天我总是忘了吃饭呀,时间呀。”他皱着眉,爬上码头,似乎有点吃力,“待会儿你还来河边吗”
“我可能在退潮时来捉虾。”
“顺便来找我吧!我们可以谈谈语文,然后你可以教我捉虾。”
我果真又去找他了。一段邂逅相遇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直到今天,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结识了一个在感情上相互平等的成年人。在语言和思想上固然他是老师。但是海风呀,潮汐呀,大海里无数的小生命呀,是我的小天地,在这方面我可比他强。
从那以后,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有时,上溯银波泛泛的溪间,看甲鱼在堤岸上跑,看蓝鹭亭亭玉立。有时,徜徉在海边沙丘之间,周围长着婀娜的海燕麦。白天有野山羊在那里吃草,晚上有大海龟爬行。我发觉:他不能过分劳累,甚至起一次锚都累得筋疲力尽。不过他从无怨声,总是在滔滔不绝地讲话。
他讲的话,我多半儿都忘记了。不过有一部分却还记得清清楚楚,好像一切都发生在昨天,而不是几十年前。我们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抛下锚,把鱼钩甩到波浪里钓海鲈。小船象一只性急的猎狗,在浪尖上打转。“节奏,”他说,“生活充满了节奏;语言也需要节奏。不过你得先训练自己的耳朵。倾听静夜里的涛声,你可以体会其中的韵律。看看海风在干沙上留下的痕迹,你可以体会到句子里应有的抑扬顿挫,你懂得我的意思吗"
我实在不懂;不过也许内心深处有所领悟。
有时候我听他朗读他带来的书。他常常停下来,重读他自己欣赏的某个警句或者某一行。有一天,他在《亚瑟王之死》里发现了一句“骏马悲嘶”,就对我说:“闭上眼睛,再把这句慢慢地念出来。”我照他说的做了。“你有什么感觉”“令人心颤。”我老老实实告诉他。他乐了。
不过他教的魔术并不限于语言。即使一些我司空见惯的东西,他也能使我感到兴奋不已。他指着一堆堆的云问:“你看见了什么色彩缤纷这还不够,要找尖塔、吊桥;找龙、飞狮、千奇百怪的野兽。”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出游的次数越来越少,因为他动不动就感到累。去码头的时候,他搬了两把椅子和一些书,但并不怎么读。他看我钓鱼,看海鸥盘旋,看海水打着漩涡流过,似乎就心满意足了。
突然,我的生活蒙上一层暗影:父母亲要我到夏令营去住两个星期。那天下午,在码头上我问我的朋友,等我回来时他会不会还在这里。他温和地回答我:“但愿还在。”
可是他走了。我还记得在旧码头,我站在被太阳晒得暖暖的木板上,呆呆地望着那门窗紧闭的旧房子,回忆往日欢乐的旧梦,怅然若失。我跑到杰克逊的杂货店—那里的人消息最灵通,去查问那位教书先生究竟去哪里了。
“他病了,病得很重。”杰克逊太太说,“医生打电话叫他的亲戚来把他接回去了。他给你留下点东西,他知道你会找他的。”
她递给我一本书,是一本薄薄的诗集:《火焰与阴影》。有一页书角折着,上面一首诗的旁边有个铅笔做的记号,我现在还保存着这本书,那首诗题名为《沙丘上》:
假如人死了生命还存在
这褐色海滩会理解我的心意,
我将重来,大海一样永恒而多姿,
不变的,是大海的绚丽。
如果生命短暂,使我冷漠,
不要抱怨,我将化作火焰升天。
我已安息,如果你还把我想念,
请站在海边沙丘上,把我的名字呼唤。
不过,我从来没有站在沙丘上呼唤他的名字。一来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其次我也太怕羞。并且很长时间里,我几乎把他全然忘记了。但是,当我被一个充满音乐感或魔力的句子打动的时候,或者当我抓起一只张牙舞爪的青蟹的时候,或者在金光灿烂的天空看见一条云龙的时候,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他。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交代了“我”和“陌生人”初次相遇的时间和环境,也为“我”和
他以后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B.陌生人教“我”领会语言的奥妙和魔力,“我”教他钓鱼,感受大海的魅力,
虽然“我”们有年龄差,但是在感情上是相互平等的。
C.陌生人不仅教了“我”体会语言方面的“魔术”,也教会了“我”用日常司
空见惯的事物变魔术的能力。
D.小说最后引用的诗歌照应了文章的标题,突出了陌生人的形象特点,也表现
了“我”和陌生人之间的友谊。
7.对文中画线部分语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用词语,准确传神。如“泛泛”写溪水荡漾,“婀娜”表现了海燕麦枝条的柔美。
B.句式多变,富于变化,长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
C.巧用修辞,形象生动。如“看蓝鹭亭亭玉立”,运用拟人手法呈现蓝鹭挺拔的身姿。
D.语言优美,富有情感,用散文化的语言热情讴歌了大自然蓬勃的生机和活泼的生命力。
8.小说结尾写“他”因“病得很重”而不辞而别,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行文中有诸多细节暗示,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金融科技领域创新产品研发合同
- 第一编-合同法
- 2024年个人股份出让协议模板:权益转移细节版B版
- (2024版)新型材料研发与专利许可合同
- 2024年度商业机密保护协议一
- 2024业务外包合同
- 2024年企业劳动合同法专业培训实施计划
- 2024年展会专用展位设计与装修服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个人借款协议条款详细样本版B版
- 2024年度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合同
- 2022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美术新课标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3.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教学课件
- 七年级生物上册 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1 (新版)北师大版
- 21.古诗词三首之《长相思》课件
-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
- 2024年10月自考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小学一年级20以内数学口算练习题大全
- 水泥预制构件购买合同范本(2024版)
- 2024版个体诊所聘用合同范本
- DL∕T 5766-2018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
- DL∕T 5362-2018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