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_第1页
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_第2页
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_第3页
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_第4页
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

一.隋朝大运河(共1小题)

1.(2021•恩施州)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

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班固《汉书》

材料三: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

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五:“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唐太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材料

二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

(2)材料三中图1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

该工程的名称。图2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它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若你

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

(4)根据材料五,说出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或理念。

(5)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开元盛世(共1小题)

2.(2021•黄石)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

正确的是()

A.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一一陈桥兵变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一一玄奘西行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一一分封制度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一开元盛世

三.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共2小题)

3.(2021•十堰)存在我国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废除的起止朝代()

A.隋朝--明朝B.唐朝--明朝C.隋朝--清朝D.唐朝--清朝

4.(2020•荆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阅,有世

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

A.郡县制的实行B.刺史制度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四.唐朝经济的繁荣(共2小题)

5.(2020•荆州)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

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

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城市商业的繁荣B.诗歌创作的丰富

C.社会风气的开放D.妇女地位的提高

6.(2021•鄂州)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

五.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共1小题)

7.(2021•荆州)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

“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泗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

去和亲”的人是()

A.文成公主B.武则天C.张骞D.李清照

六.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共1小题)

8.(2021•宜昌)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

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A.唐与日本的交流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D.唐与大食的往来

七.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共2小题)

9.(2021•黄石)"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

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10.(2021•恩施州)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

示出来。如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I柘年mw

m1127H

90QIODOIIOOI2CDIKO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八.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共1小题)

II.(2021•随州)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

时间限制的是()

A.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了草市

B.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C.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D.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九.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共1小题)

12.(2020•随州)【统一•发展•开放】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

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

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

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了促进这

一趋势的发展,对西藏所采取的管辖措施。

(2)材料二中谚语反映了经济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现象中农业发展表现

任意一例。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材料三与哪些事件有关?

一十.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共1小题)

13.(2021•襄阳)【疆域管理国家统一】

KI图2清/^图(1820隼)

(1)图1是哪个朝代的形势图?指出图1中的地方制度。

(2)图2中内地有18个行省,该行省制度源于哪个朝代?

(3)图2中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有5个将军辖区和2个办事大臣辖区及内蒙古诸盟旗。

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1个将军辖区和1个办事大臣辖区:根据图2指

出台湾隶属于哪个省?

一十一.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共1小题)

14.(2021•恩施州)“过去我们有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

一曲《中华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

展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一十二.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共2小题)

15.(2021•孝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

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

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集思广益,减少失误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16.(2020•咸宁)如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L史帝

-

——

——

I-———

省;

礼兵

-别

——

I部

礼兵

.刑

部部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一十三.郑和下西洋(共1小题)

17.(2021•黄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用

《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据此推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发展海外贸易

C.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

D.进行殖民扩张

一十四.戚继光抗倭(共1小题)

18.(2021•恩施州)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

点”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B.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C.清朝在西北设置伊犁将军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一十五.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共1小题)

19.(2020•黄冈)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

B.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

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

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一十六.郑成功收复台湾(共1小题)

20.(2021•荆门)郑成功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

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贵国”是指()

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英国

一十七.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共3小题)

21.(2019•咸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有()

①设置驻藏大臣

②设立宣政院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册封达赖、班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2021•宜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下列属于清朝安定边疆的措施是()

A.建立八旗制度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立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23.(2018•黄冈)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

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

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臧大臣和达赖、班禅的中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一十八.闭关锁国政策(共1小题)

24.(2021•孝感)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题良将其题译的《万国法原理》手稿呈送到总理

衙门、在校订手稿期间,普鲁士与丹麦两国因在华商船起了争议,总理衙门根据《万国

法原理》提供的国际法知识妥善处理了该事件,验证了该书的价值,随即散发了三百本

给各省。这反映当时()

A.对外交往开始掌握主动权

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影响中国

C.近代化努力取得丰硕成果

D.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消失

一十九.明朝三部科学巨著(共1小题)

25.(2020•恩施州)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列有关中国古代

医学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春秋之际名医扁鹊著有《伤寒杂病论》

B.张仲景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C.名医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

D.《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药物学巨著

2017-2021年湖北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之隋唐至明清时期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隋朝大运河(共1小题)

1.(2021•恩施州)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

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哉!

--班固《汉书》

材料四: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

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五:“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

--唐太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材料

二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盛世局面?

(2)材料三中图1水利工程的设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请写出

该工程的名称。图2是隋朝留给后世的重要遗产,它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若你

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

(4)根据材料五,说出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或理念。

(5)综上所述,你认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考点】隋朝大运河;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都江堰工程和郑国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

施;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都江堰、隋朝大运河、江南开发、文景之治、贞

观之治。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进入深入分析即得

出答案。

【解答】(1)由“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巩

固统一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

康,汉言文景,美哉!”描述的是汉初的文景之治。

(2)由图1“岷江、内江、外江”可知,图1工程是都江堰。图2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

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若想了解南北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

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农学著作是《齐民要术》。

(4)由“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可以看出,唐

太宗的治国理念

是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5)由以上材料可以看出,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国家的稳定、政策的合理、兴修水利

等。

故答案为:

(1)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文景之治。

(2)都江堰: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

(3)原因:北方长期战乱,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来劳动力和

先进的生产技术:著作:《齐民耍术》。

(4)以民为本,重视农业。

(5)国家的稳定、政策的合理、兴修水利等。

【点评】本题以秦朝巩固统一措施、都江堰、隋朝大运河、江南开发、文景之治、贞观

之治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开元盛世(共1小题)

2.(2021•黄石)诗歌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社会风貌,下列对应

正确的是()

A.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一一陈桥兵变

B.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一一玄奘西行

C.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一一分封制度

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一一开元盛世

【考点】开元盛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玄宗前期出现的盛世景象,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

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解答】杜甫的诗《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

仓康俱丰实。”它描绘了唐玄宗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景象。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

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

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元盛世重

要历史史实的相关史实。

三.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共2小题)

3.(2021•十堰)存在我国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从创立到废除的起止朝代()

A.隋朝--明朝B.唐朝--明朝C.隋朝--清朝D.唐朝--清朝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官员录用主

要依据科举考试的成绩。由隋代开创,经唐代完善,直至清末才废除。前后1300多年。

【解答】依据所学可知,隋炀帝创立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至此,在

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和影响。

4.(2020•荆州)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阅,有世

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

A.郡县制的实行B.刺史制度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

【考点】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科举制度的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

做官,使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阅,有世及之

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这一局面得到初步改变是由于科举制的创立。“高门华阀,

有世袭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反映了这一制度不能真正选拔有才能的人,为改

变这一局面,隋朝建立后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对人

才的选拔和任用。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

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做官,使选拔官吏的

权力集中到中央。

故选:Co

【点评】掌握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四.唐朝经济的繁荣(共2小题)

5.(2020•荆州)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

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

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城市商业的繁荣B.诗歌创作的丰富

C.社会风气的开放D.妇女地位的提高

【考点】唐朝经济的繁荣.

【分析】本题考查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解题关键是理解: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

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

【解答】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

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

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

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

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6.(2021•鄂州)下列图片所示工具,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是()

B.A♦骨相

铁农具

【考点】唐朝经济的繁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选择即可。

【解答】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D是曲辕犁。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盛唐社会气象

的相关史实。

五.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共1小题)

7.(2021•荆州)唐朝时期,和亲成为民族交融的重要表现,颂扬这一历史佳话的诗句有:

“西去和亲戈壁沙,香车泪洒故乡霞。边关大漠呈新月,雪域高原视旧家。”诗句中“西

去和亲”的人是()

A.文成公主B.武则天C.张骞D.李清照

【考点】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分析】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知道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文成公主。

【解答】诗句中“西去和亲”的人是文成公主。7世纪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

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文成公主入藏,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

识。

六.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共1小题)

8.(2021•宜昌)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

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据此可知,她研究的内容是()

A.唐与日本的交流B.唐与天竺的交往

C.唐与新罗的关系D.唐与大食的往来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分析】本题以“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

流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

论。

【解答】鉴真为了弘扬佛法,六次东渡日本,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时年已66岁。鉴真

到达日本后,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

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故“日本”、“佛教”、“六次东渡”、“唐

招提寺”与鉴真东渡有关。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鉴真

贡献的相关知识点。

七.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共2小题)

9.(2021•黄石)"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这是古代史书中对榷场的描述,北宋与辽、西

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榷场的存在()

A.使民族间长期争战不休B.使民族间完全消除隔阂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D,消除了民族间经济差距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北宋与辽、西

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解答】由材料“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可知,榷场

的存在使北宋与辽、西夏在经济上交往密切,这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A项与材料不

符,排除,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说法本身就错误且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o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

10.(2021•恩施州)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

示出来。如图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考点】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民族关系,知道图片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民族政权并

立到国家统一。

【解答】据图片看出,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两宋与多个少数民族

政权并立,没有实现统一,直到元朝才完成统一。故图片能直接体现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民族政权并立到国家统一。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

知识。

八.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共1小题)

11.(2021•随州)宋代商业贸易非常繁荣。下列四个选项中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

时间限制的是()

A.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出现了草市

B.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

C.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

D.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

【分析】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知道能够体现宋代商业贸易发展突破时

间限制的是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

【解答】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突破了坊市界限。早市和夜市应运而生体现出商业突破了

时空的限制。故D符合题意;草市属于民间集市,不是突破时空限制。排除A;市舶司

是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排除B;交子属于商品经济发展中货币,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

是掌握基础知识。

九.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共1小题)

12.(2020•随州)【统一・发展•开放】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

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

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

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了促进这

一趋势的发展,对西藏所采取的管辖措施。

(2)材料二中谚语反映了经济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此现象中农业发展表现

任意一例。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材料三与哪些事件有关?

【考点】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原因;元巩固统一的措

施.

【分析】本题以三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趋势、元朝

时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郑和下西洋等

知识,明确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要坚持对外开放。

【解答】(1)依据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

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

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

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可知,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趋势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

不断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促进这一趋势的发展,对西藏所采取的管辖措

施是元朝时设宣政院直接管辖。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谚语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此现象中农业发展表现有: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南方的水

稻在北方得到推广;水稻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

的粮仓;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棉花种植由广东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3)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可知,材料

三与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

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远

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

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故答案为:

(1)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元朝时设宣政院直接管辖。

(2)经济重心南移。农业方面的表现:①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在东南地区推广;②南方

的水稻在北方得到推广;③水稻的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

为丰饶的粮仓;⑤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⑥棉花种植由广东和福建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

蜀一带。(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3)丝绸之路(或张通西域);郑和下西洋。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历史发展的演

进趋势、元朝时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等知识。

一十.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共1小题)

13.(2021•襄阳)【疆域管理国家统一】

mim2清的i例快图(182。年)

(D图i是哪个朝代的形势图?指出图1中的地方制度。

(2)图2中内地有18个行省,该行省制度源于哪个朝代?

(3)图2中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有5个将军辖区和2个办事大臣辖区及内蒙古诸盟旗。

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的1个将军辖区和1个办事大臣辖区:根据图2指

出台湾隶属于哪个省?

【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元巩固统一的措施;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

设置伊犁将军;清朝的统治及疆域图.

【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西周分封制、元朝和清朝巩固统一措施,题

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解答】(1)根据图一中的“咸阳”可知图1是秦代的形势图;根据所学知识以及材料

“清朝疆域图”可知图1中的地方制度秦代是郡县制,清朝是行省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度起源于元代。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

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开创行省制度,行省制度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奠定了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I,清代为管辖新疆设立伊犁将军,设置驻藏大臣和达赖和班禅共

同管理西藏。清王朝在收复台湾后,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管辖。

故答案为:

(1)秦朝;秦代是郡县制,清代是行省制度。

(2)元代。

(3)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福建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把握西周分封制、元朝和清朝

巩固统一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一十一.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共1小题)

14.(2021•恩施州)“过去我们有许多,许多世界之最,四大发明有口皆碑,有口皆碑

一曲《中华美》唱出了中华儿女的自豪之情。四大发明中,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发

展的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考点】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分析】本题考查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解答】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地磁场对放入其中

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指南针本身有磁性,放入地磁场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总是

指南北。所以用磁体制作的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曾为世界航海事业作

出了很大贡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准确识记指南针发明的意义。

一十二.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共2小题)

15.(2021•孝感)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

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明朝则废除了长期存在的

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集思广益,减少失误B.分工协作,提高效率

C.相互制约,杜绝贪腐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考点】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君权强化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

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

【解答】根据材料“汉代丞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纵于几个

部门”、“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可知,从汉代到明朝,丞相的权力逐渐被削弱最

终被废除,加强了皇权,故选D项;集思广益,减少失误,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A项;

分工协作,提高效率,指的是三省六部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相互制约,杜绝

贪腐,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

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6.(2020•咸宁)如图是我国古代两个朝代的国家机构设置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下I

——

--————

省-

兵别

——

——

史户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地方行政机构精简D.丞相权力不断增强

【考点】明朝皇权强化与八股取士;三省六部制.

【分析】本题以二幅国家机构设置图示为背景依托,考查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的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图示三省六部制、明朝的政治制度,反映的是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封建

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制约,保证了皇帝的权力与威严;明太祖在

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开k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

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标志着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B符合题

足上.、O

故选:B。

【点评】考查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史实,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一十三.郑和下西洋(共1小题)

17.(2021•黄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用

《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据此推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发展海外贸易

C.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

D.进行殖民扩张

【考点】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和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为了宣扬明朝的国威和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

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国与亚

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郑和下西

洋的主要目的的相关史实.

一十四.戚继光抗倭(共1小题)

18.(2021•恩施州)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

点”的是()

A.台湾府的设置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B.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C.清朝在西北设置伊犁将军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考点】戚继光抗倭;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实与观点的相关内容。学会区分史实与观点是初中历史学习的

要求之一。

【解答】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观点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BCD三项都是发生的历史的真实情况的叙述,属于史实,A项是有关台湾府设置意义的

评述,属于观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

故选:A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的相关内容。学会区分史实与观点是初中历

史学习的要求之一。

一十五.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共1小题)

19.(2020•黄冈)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也。”军机处由皇帝选派的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由此可知,军机处是

()

A.清初皇帝独掌朝政的常设机构

B.专为皇帝草拟谕旨处理机要事务的机构

C.协办军务颁布诏书的专门机构

D.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朝君主集权强化。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解答】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帝时

撤销,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

行。这样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直接听命与皇帝。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

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由此可知,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

机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清加强中央集

权的措施。

一十六.郑成功收复台湾(共1小题)

20.(2021•荆门)郑成功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

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这里“贵国”是指()

A.葡萄牙B.荷兰C.西班牙D.英国

【考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分析】本题考查了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解答】根据材料''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是郑成功告荷兰总督的书信。这里的“贵国”实际上指荷兰。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者

侵占中国台湾。1661年3月,成功从金门出发,进军台湾。盘踞台湾城的荷兰侵略军企

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

攻。1662年,荷兰总督被迫在投降书上签了字。至此,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

沦陷38年的我国神圣领土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捍卫了中国

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故选:B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

者收复台湾。

一十七.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共3小题)

21.(2019•咸宁)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有()

①设置驻藏大臣

②设立宣政院

③设立西域都护

④册封达赖、班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考点】元巩固统一的措施;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考查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

【解答】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对西藏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加强对西藏管辖,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

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清朝管辖西藏的措施中,顺治帝接见佛教首

领达赖五世,还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

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

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所以题目中①设置驻藏大臣②设立宣政院

④册封达赖、班禅符合题意,③设立西域都护是西汉时期管辖西域地区采取的措施,排

除。

故选:C»

【点评】本题目较典型,是常考题目类型。要求学生熟知历代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措施

这些基础知识。

22.(2021•宜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下列属于清朝安定边疆的措施是()

A.建立八旗制度B.设置驻藏大臣

C.设立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

【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重点掌握驻藏大臣的史实,掌握相关基

础知识。

【解答】1727年,雍正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规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重点掌握驻藏大臣的史实,注意基础知

识的识记与理解。

23.(2018•黄冈)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

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

达赖或班禅。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

A.主要是为了明确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的中等地位

B.规定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C.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授权力

D.划分了达赖、班禅的管理权限和管理区域

【考点】册封达赖、班禅与设置驻藏大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瓶掣签制度。重点掌握清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清朝时期。西藏用灵童‘转世’的办法确定达赖和班禅的继承人。为了避

免纷争,清朝建立了金瓶掣签制度。中签的‘灵童’,经清政府批准,才能成为新一代的

达赖或班禅。”可知,这表明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达赖、班禅转世的监督和任

授权力。清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必须由中央颁发的金奔巴瓶抽签决定,这一措施加强了对西藏

的管辖•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

清朝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相关史实。

一十八.闭关锁国政策(共1小题)

24.(2021•孝感)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题良将其题译的《万国法原理》手稿呈送到总理

衙门、在校订手稿期间,普鲁士与丹麦两国因在华商船起了争议,总理衙门根据《万国

法原理》提供的国际法知识妥善处理了该事件,验证了该书的价值,随即散发了三百本

给各省。这反映当时()

A.对外交往开始掌握主动权

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影响中国

C.近代化努力取得丰硕成果

D.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消失

【考点】闭关锁国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了闭关锁国政策。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

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了。因此,闭关锁国政策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解答】据题意可知,晚清政府根据近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