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探讨_第1页
学生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探讨_第2页
学生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探讨_第3页
学生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探讨_第4页
学生数学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拓展与深化,促进学生对数学技能与方法的掌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培植视角,对作业设计予以优化,让设计内容、设计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帮助学生形成长远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一、数学作业设计的内涵作业设计,是教师依据课堂所学知识、学生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制定的教学活动。小学数学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具有基础性、发展性、生活性、差异性等方面的特点,教师要控制好作业设计的量,要能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掌握、数学思想的理解以及活动经验的积累。(一)设计目标。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作业设计包括:在知识技能方面,通过作业掌握概念、性质、公式、定理等内容;在思想方法方面,通过对数量之间、图形之间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规律去解决问题;在应用意识方面,运用数学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分析问题的意识;在态度情感方面,要在作业中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二)设计类型。作业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书面作业。以纸笔方式呈现解题过程与结果的题目。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后练习与练习册的习题中进行选用,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检测。二是口头作业。让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以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三是操作作业。教师让学生通过分、拼、剪、做、画等方式完成作业,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培养他们的探究兴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四是实践作业,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与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三)设计路径。作业设计的路径主要有:一是选编,教师从教材、练习册、试卷等资源中选取作业题,这样省时省力,但往往缺乏针对性。二是改编,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与学生基础,对教材、试题上的作业进行改编,通过条件的增减、题型的转换、数字的改变,使作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精准,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三是创编,教师创新作业形式与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操作能力的提升。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弱化对基础知识的变式。部分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作业缺乏梯度,对全班同学布置一样的作业。题目简单会使学优生“吃不饱”,而题目复杂会使潜能生“吃不消”。作业设计只有面向全体学生,才能促进各层次学生的发展。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居多,集中于数学课本、练习册与数学试题,而数学小报的制作、数学实验的操作、数学日记的撰写等作业较少。教师要对基础知识加以变式,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作业,让各层次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二)缺乏对基本技能的强化。计算的作业缺少灵活性,枯燥的作业、机械地做题易使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厌烦心理。作业较少涉及动手操作类的作业,教师要重视学生动手技能的发展,多设计一些操作类作业。作业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要为生活服务,要引领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从数学现象中总结规律,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三)忽视数学思想的应用。在图形与几何作业中,数与形彼此相依,会使解题难度大大降低,而如果忽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学生就难以将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加以转化,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四)忽略了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探究,能让学生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好奇,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往往重“输入”而忽略了学生的“输出”,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尽如人意。教师忽略了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不利于知识的运用与深化,学生难以获得实践经验的积累。教师忽略了合作型作业的设计,没有为学生提供互学共探的环境,不利于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一)强化基础训练,满足多层需求。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个性特点各异,教师要采用因材施教的策略,为学困生设计基础题,为学优生设计变式题、综合题,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梯度的作业,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自己的空间,提升他们的学习自信,调动他们完成数学作业的兴趣。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一课时,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如下:(基础题)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长8米,宽6米,它四周的栅栏一共有多少米?(变式题)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花圃一面靠墙,长8米,宽6米,围这个花圃的栅栏至少要多少米?(综合题)一个正方形的手帕边长为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两个这样的手帕拼在一起,你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四个这样的手帕拼在一起,它的周长是多少?教师设计多个层次的作业,基础题只需口算即可;变式题要考虑到靠墙的一面,要剔除长的一边;综合题中学生要通过拼组再去求周长。教师要善于变式,为学生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满足学生多样的发展需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考虑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可以设计数学实验类的作业、体验类作业、制作类的作业,能让学生不同的天赋得以显现,同时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上《认识千克》内容时,教师设计体验类的作业,让学生到超市的水果区去体验一个菠萝、一个苹果的重量,去抱一抱5kg大米,感受一下它的重量,能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在学习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内容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正方形的礼品盒。数学基础知识涉及概念、公式等内容,教师要注重对概念的变式训练,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质数的概念时,为促进学生对质数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作业:将20分为几个质数的和:20=()+();20=()+()+();20=()+()+()+()。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能加深对20以内质数的印象。(二)加强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计算是学生必备的技能,教师要针对学生基础不扎实、算理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灵活设计计算题,帮助学生明晰算理、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提升他们计算的准确率。例如,在刚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时,教师设计作业,让学生尝试计算“24÷1.5”,学生想到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倍数,有的学生想到了同时扩大10倍,变成了240÷15;有的学生想到了同时扩大2倍,48÷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些方法中哪种方法最普遍,哪种方法最简洁?教师要设计动手型作业,让学生去拼一拼、剪一剪、组一组、做一做,能提升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解决。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上第六单元《平移与旋转》的内容后,教师设计作业,让他们在格子板上用橡皮筋制作出不同的开头,再用另一根橡皮筋进行平移、旋转的操作,从而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平移、旋转的特征,同时调动他们参与动手的兴趣。又如在学习苏教版六下《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内容后,教师让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与圆锥,并指出圆柱的底面、侧面,圆锥的顶点、面与高。教师布置制作类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操作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统计与概率的内容在小学不同学段中有着不同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学会简单处理数据的方法;第二学段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处理数据的技能,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教师要设计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中每个月燃气的用量、水费电费的问题,培养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节约的意识。教师要建立数学作业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让学生成为数学知识的体验者、实践者,让数学为我所用。例如,外地的朋友想到盐城来旅游,他想游玩盐镇水街、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新四军纪念馆、海盐博物馆等,请大家列出游玩的路线时间、景点的安排以及大概所需的费用;大洋湾生态旅游景区的成人票20元/张,学生票是每人10元,团体票每人12元,如果有三位教师带50位同学去参观,怎样买票更合算?学生列出了三种不同的方案:方案一是分别购成人票、学生票,所需的费用为20×3+10×50=560(元);方案二是统一购置团体票,所需费用为12×(50+3)=636(元);方案三是由3名教师与7名学生购团体票,其余购学生票,(3+7)×12+(50-7)×10=550(元)。由此可以看出,第三种方案更划算。教师布置实践类作业,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提升。(三)加强思想渗透,活跃学生思维。如果将“鱼”视为知识的话,那么“渔”(捕鱼的方法)就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既要“授鱼”,更要“授渔”,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的目的。数学思想的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化繁难为简单,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能让“数”的精准与“形”的直观有机联系起来,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问题。在学习“和倍”“差倍”关系的内容时,教师设计作业如下:师徒两人一共生产720个零件,师傅生产的零件是徒弟的3倍,请问他们二人各生产了多少个零件?教师引导学生依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明确他们之间倍数关系,和是多少,再根据公式求解。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要借助数学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学会准确归类,并以此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引领学生对问题分类,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上《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内容后,教师设计作业:将12个边长为1厘米的长方形摆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摆出来的大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此作业具有开放性,学生将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发现可以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有长1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有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有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等几种,接着分别求出各自的周长。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分类思考问题,学生要快速准确地分类,做到不重复,将长4宽3与长3宽4当成一类,但也不能遗漏。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数学模型,教师要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设计作业,让学生置于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社会问题设计作业,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四)参与合作探究,促进经验积累。教师要布置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的合作,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互学互助中获得发展。[2]学习小组可以共同完成数学小报的制作,学生与家长可以完成专属的作息时间表。教师要布置数学实验类作业,让学生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周长,让他们思考测量的方法、需要运用的工具、记录测量的结果,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要布置游戏型作业,将“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