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与应对_第1页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与应对_第2页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与应对_第3页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与应对_第4页
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与应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引发了媒介格局的巨大变革,也对体育热点事件的网络危机传播生态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伴随新媒体的狂飙突进,媒介终端与新媒体平台日益融合,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渠道和手段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我国体育危机事件也进入高发阶段,宁泽涛、孙杨兴奋剂事件、林丹出轨事件、张培萌家暴等体育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助推下,体育危机事件获得了更加便捷的传播通道和传播场域,进而快速演变为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事件。由此,在新媒体与体育的联姻下,体育网络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会快速引发集体共鸣,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形成一个“拟态狂欢”的公共话语讨论空间。毋庸置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体育网络危机事件构建了一个新型的传播场域,其不仅会引发场域内部各主体关系的巨大变化,而且会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走向产生干扰,进而影响到大众对于体育本身、体育政府部门以及运动员形象的认知,甚至会累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加强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审视关乎体育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以及网络强国和体育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网络危机传播是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一种危机传播形态,其是在网络环境下,各参与主体在系统动力的推动下采用一定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1]。而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作为网络危机传播的一种独特表现形态,由于体育热点事件自身所具有的全球性、跨文化性、娱乐性、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等特质[2],使得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相较于其他网络危机传播所造成的反常效应更加迅速、难控,产生的影响也更加多元、广泛[3]。尤其是在体育网络危机事件频发的今天,各传播主体在危机情境下的表现将直接影响到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发展趋向,有时甚至会影响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最终结果。但从当前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实践来看,我国在此类危机传播的效果方面差强人意。无论是平昌冬奥会女子3000m短道速滑判罚事件,还是体育明星林丹出轨事件,相关的传播主体要么在网络上采取单向的、保守的冷处理策略,要么采取对危机责任人口诛笔伐的网络声讨策略。各传播主体两极化的危机处理手段,不但没能挽回运动员和国家形象,反而加速了体育网络危机事件极化传播的风险。由此,如何更专业、更科学、更高效地实现各传播主体间的互动沟通已成为体育热点事件网络危机传播亟需探解的重要议题。当前,对于体育网络危机事件传播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兴奋剂危机传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体育明星网络危机传播三个领域,学者们也基于差异化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学者[4]基于危机情境理论视角分析了兴奋剂危机分类并提出权威代言、加强对话、独白与合作等兴奋剂危机传播策略;有学者[5]从危机公关视角提出采取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等方式来化解体育明星网络危机;还有学者从对话理论视角[6]、全媒体视角[7-9]等对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特点和策略进行了探析,而鲜见从场域理论视角去探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系统文献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引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对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特质进行剖析,进而对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变化进行了审视,并从价值层面提出了危机传播场域变化的应对之策,以期更好地理解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为政府及体育管理部门科学、高效地引导体育网络舆情提供有益参考。1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一个围绕意义展开话语权争夺的隐含力量关系的公共空间美国传播学者凯瑟琳·弗恩·班克斯在《危机传播》著作中将危机传播定义为“是指在危机事件的发生前期、过程中期和事态后期,实现组织和其受众之间的沟通对话。[10]”借鉴此定义并结合上述的“网络危机传播”内涵,本研究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界定为,在网络环境下,各参与主体在体育危机事件的演化周期中,采用一定方式进行组织和其受众的信息沟通、传播的过程,是一个在社会环境、文化心理等外在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下而形成的研究领域。一旦体育网络危机事件发生,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群体共鸣,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和手段而形成公共话语讨论场域。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场域概念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在某一个社会空间中,由特定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的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的综合体。[11]”毋庸置疑,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介为体育网络危机事件传播构建了一个新型的危机传播场域,开启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互动传播新时代。新媒体凭借其具有的个性化、裂变性、互动性等优势将话语表达场所推向了全民狂欢的境地,其不仅会引发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内部各参与主体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会受到其他场域的影响,带来各场域间协商与互动关系的重构[12]。首先,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呈现出主体参与多元化的局面。新媒体变革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传播的方式由单向、线性的传播发展为扁平化、多向度的综合传播[13]。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参与和讨论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程度,其不仅拓宽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各参与主体的话语渠道和空间,而且会很大程度上消解传统媒体主导信息的权力。在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成为了政府、媒体、专家、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空间,场域赋权机制迎来了重新分配的局面,其中的话语权力也不再由一方来主导。其次,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公众话语地位上升。新媒体语境下传播主体实现了平等化和去中心化。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中心化的媒体格局,不仅解放了传者,而且为公众创造了自由、平等和开放的“拟态狂欢”空间,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的地位,使公众成为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重要主体。在新媒体赋权下,体育网络危机事件在这个“拟态狂欢”场域的传播中,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了体育网络危机的建构者或者消解者,这使得以公众为主的民间话语场域的地位不断彰显。某种程度而言,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民间话语地位的提升会降低传统话语建构者(如政府、专家等)的可信度和权威性。最后,话语成为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行动者竞争的资本。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频发日益引起了政府、媒体、组织机构、公众、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参与。在新媒体技术赋权下的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各参与主体都依靠话语的传递来参与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讨论与协商。话语是指“所有被书写、被言说的东西,所有引起对话和交谈的东西。[14]”在新媒体语境下,话语表现为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可被传播的所有语言形式。法国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各个不同时期中产生的有意义的陈述和符合规范的各种规则和实践,话语既是权力的工具和后果,又是权力的障碍和抗力,既承载和生产权力,又揭示和削弱权力[15]。可见,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实践中,无论是政府、媒体、组织机构,还是公众、专家都想借助“话语流通”[16]形成权力并掌握权力。换言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各参与主体谁掌握了话语,谁就会拥有建构危机事件意义的权力,从而形成场域行动者竞争的资本。在新媒体创设的场域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的各参与主体凭借其拥有的资本,形成权力的争夺,进而构建场域的话语意义,从而获取各自的得益权。一言以蔽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实质上是一个围绕意义展开话语权争夺的隐含力量关系的公共空间。2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新变化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其《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认为场域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17]。由于场域中存在各种不同的位置,正是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18]。换言之,在场域中行动者占有的权力或资本以及对权力或资本的争夺形成了场域的结构。毋庸讳言,在新媒体的助推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俨然成为了一个围绕意义展开话语权争夺的隐含力量关系的公共空间,某种程度而言,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可被看作一个话语场域,受到政治场域、新闻场域和技术场域的制约。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仅引发了这些场域的变化,而且也给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理念、结构和话语表达模式带来了转变。2.1传播理念:政府主导、多元主体互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作为人民监督体育工作、发表体育意见和社会软治理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传播理念的形成和变化离不开社会公共治理理念发展。众所周知,在传统的管理思维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信息大多源于政府、组织或者权威部门,通过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方式借助传统媒体传达给大众,致使大众只能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不仅成为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成为了大众接受体育信息和发表体育意见的便捷渠道和窗口。在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结构正逐渐从“全景监狱”转向“共景监狱”,社会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日益频繁,诸如在微博、BBS、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评论、转发莫雷事件、孙杨兴奋剂判罚等体育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大众参与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活跃度不断提升打破了传统治理理念下的信息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公众话语已成为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常态话语,这也使得公众成为了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重要呈现主体。由此,在政治场域影响下,政府话语开始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开始出现部分让渡的趋势。当然,政府话语的部分让渡不仅体现了政府执政理念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也体现了政府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理念的逐渐转变。由于政府等主体对于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认知开始重视对公众体育话语的关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信息已逐渐从单向传播转为多向互动,致使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政府、媒体和公众等传播主体的话语呈现出多元交织的局面。可见,在新媒体助推的政治场域的影响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理念已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互动的新型理念。值得警惕的是,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不同主体话语之间的博弈,特别是在官方体育话语与公众体育话语的矛盾不断激化的同时,公众体育话语可能会出现偏激的、不理智的极化网络情绪表达,进而催生出群体危机事件,影响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例如,2017年的“国家乒协风波”,其本身是由于中国乒协深化改革的需要,却引发了教练员和运动员集体退赛事件,进而造成网民反向情绪加剧,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一边倒地支持教练员和运动员,纷纷表达对于乒协改革的质疑,致使改革事业举步维艰。2.2场域结构:从渐进式变化转向结构性突变从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看,场域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塑造了人们的行动和选择,同时也受到人们的行动和选择的影响;具言之,场域结构是指场域内行动主体间的位置关系改变,促使场域内的运行机制转变,而运行机制又进一步影响场域行动主体的行为[19]。总体来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与形态,始终处于来自社会结构与行动者两股不同作用力所构成的张力系统中。一定程度而言,自互联网出现后,这种结构性张力已经开始由网络的传播力量得以某种程度的释放,但同时由于互联网准入门槛、传播网络平台等因素的制约,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性张力释放往往带有偶然性和局部性的特征。然而,随着web2.0不断向web3.0时代迈进,网络的裂变式发展引发了媒介格局的巨大变革,进而催生出了微信、微博和微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在新媒体技术赋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性张力就呈现处全面爆发的状态,进而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的单一性和稳定性,逐渐形成多元性和动态性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多元主体利益格局的分化促使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中社会结构的突变和价值的多元化。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媒体语境下,社会权力机构对传播资源拥有较大的垄断权,由此而形成的场域结构也比较单一和稳定。不过随着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不同利益主体都力求通过改变自身在场域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以此来获得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布尔迪厄所谓的“场域”和“惯习”之间的稳定关系,从而造成二者之间的关系向着动态化状态发展。另一方面,媒介技术的变革促使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中行动者关系突变。在新媒体助推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的不同主体获得了更加自由、便利的表达空间,它们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随时随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也在无形之中改变着利益主体“惯习”的生成方式。由于不同的利益主体可能会基于不同的目的和利益诉求,在新媒体平台所创设的“拟态空间”内,与其他行动者形成结盟、对抗、协商等多样化的关系样态,进而使得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中行动者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如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出现的体育明星、体育专家等意见领袖,仇官、仇富心态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的蔓延,各种网络水军、网络大V等标签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频繁出现,这些正是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结构变化的真实写照。2.3话语表达模式:多元媒介话语样态融合在新媒体技术场域助推下,媒介终端与新媒体平台不断融合,体育网络危机话语的生产与传播技术也日益多元化,加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沟通的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理念的兴起,使得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话语表达模式突破了以往口语和文字的限制,走向了图片、视频、动画、漫画等多元媒介话语融合的样态。首先,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话语表达呈现出文字与多元媒介话语融合运用的趋势。随着新媒体的狂飙突进,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话语生产技术和话语传播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用于图像生产的摄影技术的出现、用于视频传输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等,进而使得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在依托口语和文字的基础上,转向了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介话语模态并存进行交互应用的危机传播现状。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过程中,多元媒介话语样态的融合应用,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危机传播主体的话语表达形式,提高各传播主体对体育网络危机的全方位感知和认知。尤其是在面对复杂的、需要专业知识的体育网络危机事件时,单凭文字和口语的线性叙述可能不能全面的展现出危机的全貌;而在新媒体语境下,可以通过数据图表、三维动画、视频等信息呈现形式,将图像符号所具有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等优势嵌入到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报道中,从而提高公众对于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理解度。另一方面,多元媒介话语样态的融合应用,能够更好地呈现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主体对危机认知的建构及其背后的意指,推进各传播主体间的互动与沟通。此外,新媒体语境下,多元媒介话语样态的融合应用不仅可以满足政府偏重理性文字、口语以及具有阐释性的图像的体育网络危机传播样式需求,而且可以满足媒体偏重真实性图像的体育网络危机建构方式以及公众情绪化的体育网络危机传播话语形式需求,从而更好地表达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各主体对危机的认知和理解,推动各主体间高效交流与沟通。其次,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图像话语场域呈现出重构的局面。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视觉媒介技术的快速变革,进而引发了以体育图像为主导的内容生产、呈现与传播的媒介生态。当前,在以互联网和手机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体育图像呈现和传播的狂飙突进下,其不仅颠覆了传统的以报纸和电视为主的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图像生产方式,催生出了诸如体育GIF动图、数字表情包、虚拟影像等图像新形式,而且演化出崭新的图像“产销一体化”的传播格局,扩大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的图像话语主体,促使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图像话语场域呈现出政府、媒体和公众并存的格局。(1)从政府角度来看,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一直是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的图像内容的核心,图像的应用也主要集中于体育行政部门及其领导人的形象建构,如运动员兴奋剂危机中体育部门主管领导人的行为、指示的描述等,图像话语的传播效果较好。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尤其是在体育政务微博、微信出现后,政府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的图像类型主要以静态的新闻图片为主,使用数量较少且形式相对单一,致使其图像话语的传播效果较弱。(2)从媒体角度来看,在传统媒体时代,尤其是随着电视媒介的产生,新闻照片、动态影像已经成为媒体报道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常规话语。但此时的图像主要聚焦在体育行政部门的会议、体育领导人的视察和出访,其主要目的多为体育政治宣传,而应用于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图像还较少。但是,随着体育网络危机事件不断增加,我国逐渐加大了对其重视程度,同时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媒体对图像的应用也从主要服务于文字转变为以图像呈现为主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语境下,媒体通过事发现场视频、图片、动漫、动画模拟、漫画等多种图像形式来呈现体育网络危机事件俨然成为一种常态。例如,在孙杨兴奋剂判罚事件中,媒体通过公布判罚事件现场图片、判罚过程视频等,同时配上简短的文字标题,对此次危机事件进行了大量图像化呈现。(3)从公众角度来看,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政府拥有丰富的图像生产资源,使得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的图像话语权基本由政府掌控。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应用的不断普及,公众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获得了自主生产图像并进行传播的话语权,使得公众的图像话语开始进入公共场域,并逐渐参与到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之中。譬如,在“林丹出轨”“张培萌家暴”等体育网络危机事件中,公众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肆意制作卡通人物图像讥讽、戏谑体育明星,致使在网络上形成“有图有真相”的娱乐狂潮。在此过程中,公众从图像话语的边缘群体逐渐转为图像话语的核心建构群体,在获得图像话语权的过程中开启了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解构和建构的功能。3新媒体语境下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应对之道按照布尔迪厄对于场域的观点,场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空间,是由多种关系组成的。毋庸讳言,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首先是作为一种关系而存在,具体而言是一个围绕意义展开话语权争夺的隐含力量关系的公共空间。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话语的传递是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议题讨论和协商的过程。尤其在新媒体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各话语主体融合在同一平台,各传播主体的观点在此平台上汇集、碰撞、传播和更新,从而形成一定意义上的自由话语互动,这也昭示公众开始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话语场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无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平台的出现为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各主体话语互动提供了技术基础,推动了大众意识的觉醒,技术、平台和大众意识共同作用于话语互动实践,从而带来了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理念、结构以及话语表达模式等诸多变化。可见,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实质上是不同传播主体共同协商与作用的话语互动实践过程。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探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变化的应对之策,我们需要颠覆以往危机应对中过多关注事实层面的传播策略,应构建一个重视价值层面的多元主体话语互动范式,进而从话语价值层面寻求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变化的应对之策。3.1话语互联:加强各传播主体间的话语互动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交往与社会进化》中提出,主体间性的建构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互为主体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协商和相互理解的过程[20]。毋庸置疑,虽然在新媒体语境下,公众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获得了一定话语权,但政府凭借其掌握的权力和资源,仍然是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话语核心,在危机传播中占据主导位置,同时也是危机的主要决策者,各方话语都希望得到政府对体育网络危机的阐释和应对。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实践中,媒体话语主要通过议程设置、把关人和新闻框架等方式建构,在政府话语和公众话语中不断转化,是连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而公众话语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个人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和公众维权意识的不断觉醒,对于政府话语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专家话语主要通过学术和知识权力的争夺而实现[21],其往往需要依托媒体话语和政府话语才能形成强大合力。由此,想要有效应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加强政府与各传播主体间的话语互联应是首要之举。所谓话语互联主要是指话语文本间的“互文性”,即“文本间性”[22],其存在于每一种话语内部和话语主体之间。根据米德的符号互动论,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体都是在与他者互动之中形成“自我”的,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各主体的话语生产和传播都是建立在自我认知和其他主体认知的基础之上,并在其他主体话语建构的语境中调整自己的话语,从而形成话语主体内部之间的互动。如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政府该如何发声,运用哪种方式生产话语,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公众、媒体、专家所建构的话语情境。例如在“2008刘翔退赛事件”中,政府相关部门在面对公众种种质疑声中,采用了陈述刘翔的贡献与伤病困扰的情感话语表达,来拉近媒体与公众之间的距离,提升了人文关怀,进而提升了公众对政府信任,形成了政府与公众的共鸣。因此,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应对中,首先,要加强政府话语与媒体话语和专家话语之间的互动合作,让媒体话语和专家话语成为传播政府话语核心的有效助力。一方面,利用媒体话语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的话语空间内协调者的角色定位,通过表达、沟通和调停等手段协调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话语的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发挥专家话语提供决策证据的优势,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对政府话语内容进行专业性的补充和阐释,从而来促进其他话语主体对政府话语的理解。其次,加强政府话语与公众话语的日常互动,以提升公众对于政府话语的认同。一方面,利用政府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等平台向公众实时公开处理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信息,让公众充分了解政府话语的初衷;另一方面,打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为大众话语表达提供便捷的政务新媒体平台,促进公众话语和政府话语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此来提升公众对于政府话语的认同。3.2话语互通:增强各传播主体间的话语意义建构互动语言学认为,语言的意义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过程中呈现并不断发生变化的,语言形式是作为意义的载体而存在[23]。然而,意义的存在是为了使信息在实际话语事件中能够在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得以有效传递。话语作为语言的外在表征,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基本载体,而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出发点就是达成目的协商。恰如哈贝马斯所强调的那样,话语是一种认识活动,它以语言为媒介,以交往理性为指导,在交往行为中展开,以生活世界为背景,以主体间达成理解共识为目标[24]。可见,主体之间的交往就是话语意义的互动,而主体间性主要依托话语互通来建构。话语互通是指话语主体间建构的意义的互通。从文化批判视角来看,危机传播其实就是旧有的文化体系的坍塌和新意义建构与达成共识的过程。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场域中,各传播主体都想通过话语建构一个新意义以应对危机。因此,想要有效应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加强各传播主体间的话语意义建构应是题中之义。(1)从政府话语层面来看,政府话语的形成并非是通过短期的暴力和强制,而是在长期的社会话语和权力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或体育行政部门话语的权威性特点,在对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报道中,政府或体育行政部门的话语要做到措词严谨、简洁、少用情感激烈的修辞,力求危机脚本的真实性,并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来建构自身的话语框架。二是要积极利用电子政务等新媒体平台,将体育所蕴含的“游戏精神”“奥运精神”[25]“女排精神”等融入到政府或体育行政部门话语的建构中,进而塑造出富有人文关怀的意义框架,促使政府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拉近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从而提升公众对于政府的信任。(2)从媒体话语层面来看,媒体话语的实现往往通过潜在的议程设置和直观的标题、新闻来源的选择来实现。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媒体扮演着信息传递和风险沟通的中介者角色,同时自身亦可能因话语引发而陷入危机。在媒体话语与其他传播主体话语互通过程中,需要依据媒体的理性和科学选择的原则,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进行自我反思性思考来建构自身的话语意义框架。具体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实践中,媒体话语需要从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的信源、报道的标题、词汇的选择方面做到均衡报道,并注重媒体话语的主题、结构特点力求符合体育网络危机传播情景的表达。(3)从公众话语层面来看,公众话语深受公众情绪感染和情绪扩散的影响,利益的诉求是其话语表达的重要驱动力。尤其是公众话语的非理性表达是阻碍与其他传播主体话语互通的重要因素。由此,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建构公众话语的理性表达,实现与其他传播主体话语的互通,保障公众的媒体近用权是关键。一方面,提升公众的体育媒介素养,促进公众话语内部的自我净化;另一方面,在与其他传播主体的话语互通的空间内,要保障并畅通公众表达通道,并适当引入第三方调查机制,进行适度舆论引导,以此来促进公众话语的理性表达的建构。(4)从专家话语层面来看,在危机传播中,专家话语在很多情况下会被看作是判断对错的重要依据。因此,在体育网络危机传播中,专家话语应以保持独立性、专业性和通俗易懂性的方式来进行意义建构。一方面,专家话语应坚持理性与科学性,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表达还原体育网络危机事件真相,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借力新媒体平台,通过幽默、诙谐、风趣等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达对体育网络危机中的专业术语进行阐释,以达成与公众话语之间的互通,从而提升大众对于危机传播的理解与认同。3.3话语互信:提升各传播主体间的话语内容共识话语互信是指危机传播各主体之间话语内容共识的达成,而共识的达成是对话语内容所表达的意义的认知达成一致和认同,即所谓的共识建构。想要达成各传播主体间的共识建构,信任是前提和基础。因为,信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人类的一种情感,也是人类的一种行为方式[12]。我国学者翟学伟认为,信任的本质是社会成员在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时出现的对自己的依赖对象所维持的时空性特征[26]。由此可以看出,信任是一种依赖关系,并且与人的社会期待相关,能够在社会出现不确定时依然保持不变。面对当前体育网络危机传播的社会语境中,由于危机发展的不确定性、危机应对结果的不确定以及政府、专家话语内部的反复和话语策略的不当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众对于政府、专家的不信任现象时常发生,加上部分媒体对危机的放大和夸张也使其失去了信息传播中介的权威,而又因公众经常存在情绪化、不理智的话语表达,使得政府、专家对公众也缺乏基本的信任。在这样信任缺失的情况下,各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