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事情节小说复习之五: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人物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开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一、把握故事情节高考一般是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切入考查的。所谓“整体”,就是要能分析小说整体情节结构的特点和技巧以及表达效果;所谓“局部”,就是要能分析小说局部情节(段落)的安排及其表达效果。常见题型有:1.整体情节梳理题2.局部情节作用题3.情节艺术题4.情节探究题二、高考情节题梳理(一)情节梳理题[设题方式]: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梳理小说脉络。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3、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开展、高潮和结局四局部中的某一方面〕。4、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答复。1.解题时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编织或用序号标开。2.用主谓句,以主人公为表达角度表达。3.模式,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什么事。[解题要领]回忆课文《祝福》,概括故事情节首先,祥林嫂在丈夫死后为了防止被婆家卖的命运逃到了鲁镇,在鲁四老爷家做短工,勤劳能干,安分守己。接着在河边洗米时被婆家绑架回去卖给贺老六为妻,不久,丧夫失子,被赶出家门又回到鲁镇做工,内心悲哀,精神恍惚。之后因为在祝福时被喝令禁止参与祝福而备受凌辱被赶出鲁家。最后流落街头行乞为生,最终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死去。(2010广东)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讲义7)
[解析]概括情节就是把小说全文分成相对集中的几个版块,然后用精炼的语言表述主要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高考典型例题:
[答案]〔1〕妻子发现丈夫偷拿面包〔2〕丈夫撒谎掩饰。〔3〕妻子替丈夫圆谎。〔4〕第二天晚餐,妻子多分面包给丈夫。方法归纳:1.把握场面,一般一个场面可概括一件事;2.学会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概括.[2013重庆卷]枪口下的人格(讲义11)
3.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根本情节。〔4分〕根本情节:〔贝尔蒂〕俘敌——护俘——脱险——赴死。1、从理清小说结构层次〔开端、开展、高潮、结局〕,寻找线索,抓重要场面、重要事件几方面概括主要情节。2、对事件的概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因、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材料本身未涉及的除外,尤其是“何人”“做何事”不能省〕。3、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时,要防止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4、要注意题干要求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穿。[答题技巧]〔09四川〕《想象》15、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答复。〔4分〕(讲义3)[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答题技巧]这类提问形式的完整标准的答题格式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对话,心理活动、比照、矛盾冲突等〕;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开展、高潮和结尾。(二)情节作用题[设题方式]:①小说安排××××情节有什么作用?②小说为什么要写××××情节?③××××情节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④小说最后……,这种处理有何作用?⑤小说为什么以……结尾?高考经典考题(2010全国课标卷)《保护人》3、小说后半局部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讲义6〕[答案]①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②加速情节开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③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解题要领]这类题可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段落所处的位置,掌握其相关作用的术语.〔1〕小说开头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①悬念式。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答复疑问。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思考,或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或者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②写景式。主要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奠定感情基调。〔2011浙江卷〕《第九车厢》11.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讲义8〕[参考答案]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表达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④内容上表现车站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突出这类现象司空见惯。
(2)小说中间段(情节)的作用:①考虑某个情节与全文中相关情节的关系。主要是照应和伏笔。照应就是文学作品前后文之间的照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是指文学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在小说中使用伏笔,能使小说情节曲折,结构紧凑,构思精巧,前后照应。②考虑情节与主题的关系。③考虑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09辽宁〕《遗璞》2、小说两次提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①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谢,省城老贾在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2008年江苏卷)《侯银匠》“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解析]必须先概括出有哪些重要的情节,思考与第二段所写的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的精细能干之间的“关联”之处。【答案】①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3〕小说结尾的常见类型及其作用。①出人意料式。这种结尾,从结构安排上看,能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在情理之中。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这样的结尾能够让读者充分地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③补叙式。这种结尾常有对上文情节的照应和解释悬念的作用,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④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⑤令人感伤式。这种结尾,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上看,能很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从表现效果上看,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⑥大团圆式。这种结尾,从表现效果上看,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读者的感情体验上看,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答案]①自感技不如人。②自觉羞愧。③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
〔2014浙江卷〕《走眼》13.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3分〕这类题型的标准答题格式一般为:作用点+表达点。所谓“作用点”是指作用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表达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但要注意在“小角度”内再细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回归到“读”的问题上。这时的“读”是一种细读、精读,如要读出所给情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它究竟表现了人物哪个(些)形象特点,它到底与上下文哪些情节发生了关联等。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1、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衬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3、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4、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开展、比照衬托、承上启下等;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2014全国新课标〕《古渡头》(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讲义14〕[答案]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饱满;④思想主题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题注意]1.细致具体,不可空泛笼统、套用几个术语了事。2.确有必要,可以借用这样的思路答题:情节方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提供依据〕,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开展;把„„情节推向高潮,使„„情节发生转折;情节戛然而止;情节出人意料之外,却又符合情理之中。人物方面:突出了人物„„性格〔心理、情感〕。主题方面:暗示了„„主题;突出〔强化〕了„„主旨。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设题方式]:1、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2、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3、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4、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三)情节艺术题〔2014浙江卷〕《走眼》“买玉”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讲义13〕[答案]①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②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打量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符合情理。[解析]所谓欧亨利式结尾,就是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答复时指出什么内容是出乎意外,什么地方是在情理之中即可。[答题技巧]这类题型的答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1、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照应式。作用:使结构紧密、完整。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作用: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⑤就结尾来说还有出人意料式。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另有悲剧式〔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引人思考〕喜剧式〔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等。2、情节安排方式:①顺叙,作用是情节开展脉络清楚,层次清晰;②倒叙,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④补叙,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作用是使叙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3、其他技巧特点: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比照、渲染、衬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四)情节探究题[设题方式]①你认为小说中某某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②小说中哪个情节最吸引你?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③探究小说这样安排某某情节的理由。④小说的结尾段能否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⑤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合不合理,或小说中这个情节换成另外一个情节合不合理。如果题目已经给定探究的角度,就按照给定的角度分析。如果没有给定探究角度,就可从多元角度切入,如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作用,或者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艺术特色。具体来说,可以从环境描写、情节开展、人物形象、主题表达、读者感受、时代背景、艺术技巧与特色等方面入手。[解析](2009辽宁卷)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解析]此题是要考生探究小说结尾的情节处理,答案不唯一,可以认为合理,也可以认为不合理。在整体把握文章的根底上“内引外联”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善于“内引”,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还要善于“外联”,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所学的有关作品的背景、作者及社会生活知识等,
进行知识迁移。[答案]观点一:我认为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
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
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夫妻双方婚内合同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自行车骑行服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商业卡车轮胎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专题03 阅读理解30篇-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解析版)
- 金融工具居间协议模板
- 装修行业薪酬分包合同样本
- 工业用地买卖居间服务合同
- 红酒销售居间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MF型滤油网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电影项目合作生产协议
- 国家中英文名称及代码缩写(三位)
- 湖北十堰燃气爆炸事故案例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液晶高压芯片去保护方法
- 使用AVF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查房
- 拜太岁科仪文档
- 2021年高考山东卷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0新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重点短语归纳小结
- GB/T 19668.7-2022信息技术服务监理第7部分:监理工作量度量要求
- 品管圈活动提高氧气雾化吸入注意事项知晓率
- 连续铸轧机的工作原理及各主要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