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次城市家庭财产调查概述篇一:家庭财产总量和结构〔一〕家庭财产的总量及分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到达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本文所指家庭财产的内涵主要由四局部组成: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
1、近一半城市居民的家庭财产集中在15万—30万元之间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30万元之间,有34.8%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2、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为27.74万元,中等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9.84万元,小城市居民家庭户均财产为15.50万元。大城市家庭财产总量接近小城市的2倍,其财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小城市之间房产价值的差异,由于大中小城市之间存在着级差地租,同等面积的房产,大城市要比小城市更有价值,从而使得大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价值远远高于小城市。表1:不同城市家庭财产差异〔单位:元〕
城市规模家庭财产总额与平均水平之比大277435中198408小155033总体平均2283183、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户主年龄在35-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为28.20万元。另有:户主年龄在40-45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25.87万元,户主年龄在45-50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26.83万元,户主年龄在50-55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19.37万元,户主年龄在55-60岁之间的家庭其财产为22.94万元,户主年龄在60-70岁的家庭其财产为16.23万元,户主年龄在70岁以上的家庭其财产最少,为15.65万元。详情请见表2。表2:户主不同年龄家庭财产差异〔单位:元〕
户主年龄家庭财产总额与平均水平之比30岁以下18096130-35岁20397435-40岁28197840-45岁25873645-50岁26834050-55岁19367055-60岁22944460-70岁16232170岁以上156541总体平均228318
4、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财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财产最多,户均财产为49.9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庭,户均财产为37.29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家庭户均财产为30.43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中专的家庭,户均财产为21.21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8.71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5.28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财产为14.39万元。表3:户主不同文化程度家庭财产差异〔单位:元〕
户主文化程度家庭财产总额与平均水平之比硕士及以上499402大学本科372933大学专科304269中专212073高中187086初中152849小学143931总体平均2283185、户主职业对家庭财产的影响户主职业不同,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在所调查的职业中,股份企业负责人的家庭财产最多,为158.09万元,其次为私营企业经营者,其家庭财产为156.15万元。家庭财产排名前20位的职业见表4。表4:不同职业户主家庭财产差异〔单位:元〕
户主职业家庭财产总额占样本比重与平均水平比户主职业家庭财产总额占样本比重与平均水平比股份企业负责人1580877三资企业人员343256私营企业经营者1561506国家机关负责人329475证券业务人员652675国有企业负责人325201文艺个体户601640娱乐效劳人员318720IT从业人员569884文艺创评人员314633个体经营者513762高级厨师287645银行业务人员423887职业股民261476社会中介人员369170工程技术人员259167教授358609科学研究人员237286事业单位负责人348618演员2236456、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明显高于无经营活动的家庭
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明显高于无经营活动的家庭。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为64.87万元,无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为17.67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7倍。〔二〕家庭财产的结构1、房产在家庭财产构成中比重最高
在城市家庭财产的构成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2、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其财产结构与其它家庭差异明显:金融资产和家庭经营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房产比重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家庭的财产结构十分相似。但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其财产结构与其它家庭差异明显:金融资产和家庭经营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房产比重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该类家庭的财产总量为253.45万元,其中家庭金融资产为98.2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8.8%,高于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房产为44.80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7.7%,低于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2.51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9%,高于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家庭经营资产为62.8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24.8%,高于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3、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
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概述篇二: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局部组成,其中人民币金融资产又由储蓄存款、国库券、股票〔含基金按现价计〕、其它有价证券、储蓄性保险〔累计交款额〕、借出款、手存现金、住房公积金余额和其它人民币金融资产组成;外币金融资产由外币储蓄存款、外币手存现金和B股票〔折成美元〕等组成。金融资产是居民财产中最具有生命力的一局部。作为衡量社会经济开展水平的一个客观尺度,居民金融资产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高度相关。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居民生活只及温饱水平,称不上什么金融资产。在1984年,也就是我国城市改革开放的头一年,城市居民户均金融资产仅为0.13万元。到1990年,改革开放只6个年头,户均金融资产到达0.79万元,比1984年增长4.9倍,平均年递增34.4%。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国经济实现腾飞,居民金融资产也得到快速积累,至1996年6月末,户均到达3.1万元,比1990年增长2.9倍,平均年递增21.4%。根据最近对局部城市的抽样调查,至2002年6月末,户均到达7.98万元,比1996年又增长1.6倍,平均年递增17.3%。从1984年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为25.5%。〔一〕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7.6%。1、城市家庭户均拥有人民币金融资产7.37万元,其中储蓄存款占69.4%在人民币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以绝对优势排在首位,其户均拥有金额为5.12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所占比重到达69.4%,也就是说城市家庭近七成的人民币目前都存放在银行中储蓄,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投资观念仍较为保守,对资金的平安性过于看重,进行高风险金融投资的意识不强。排在第二位的工程是股票(A股),户均拥有金额为0.74万元,在人民币资产中的比重已经到达10.0%。与国库券相比,股票这一金融资产形式属于后起之秀,但由于其回报率明显较高,因此目前市民投资在股票上的资金已远远超过国库券。排在第三位的工程是国库券,户均拥有0.32万元,占人民币资产的4.4%。购置国债曾长期是城市居民除存款之外唯一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但随着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恢复重建,居民原投向国债的资金出现较为明显的分流。因此国库券在人民币资产中的重要性目前已下降至第三位。排在四至八位的工程依次为储蓄性保险、住房公积金存款、手存现金、借出款和其他有价证券,具体金额及所占比重见表5:表5:人民币资产金额分布情况
资产工程户均拥有金额〔元〕结构百分比〔%〕人民币资产合计73706其中:储蓄存款51156股票〔A股〕7374国库券3210储蓄性保险3094住房公积金余额3036手存现金2730借出款2512其他有价证券359其他2352、城市家庭户均拥有外币资产0.61万元,其中储蓄存款占96.5%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交往活动的日趋频繁和政府对外汇管制的逐步放松,拥有外币资产的城市家庭不断增多。在本次调查中,城市居民户均外币资产已经到达〔已折算为人民币,下同〕,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上升至7.6%。与人民币资产相比,外币资产的构成工程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储蓄存款、手存现金和股票〔B股〕三项。从资金分布情况看,由于不能在国内流通,因此外币绝大多数都被居民存入了银行,所以在外币资产各构成工程中,储蓄存款的户均金额最高〔〕,所占比重也最大〔96.5%〕。排在第二位的是手存现金,户均154元,占家庭外币资产的2.5%,这局部资金主要是没有必要存入银行的小额零散外币,因其无法流通而最后沉淀在居民手中。排在最后的是股票〔B股〕,户均62元,仅占家庭外币资产的1.0%,由于投资B股需要外币资金到达一定规模,多数家庭尚无此实力,因此其平均拥有金额较低。表6:城市居民家庭外币资产
资产工程平均水平〔元/户〕外币金融资产合计6057其中:储蓄存款5842手存现金154股票〔B股〕62〔二〕城市居民金融资产差异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收入分配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快速开展,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从而造成居民金融资产数量在居民家庭间的分布呈不平均态势。从调查结果看,金融资产现在确实出现了向高收入家庭集中的趋势,户均金融资产最多的20%家庭拥有城市金融资产总值的比例目前约为66.4%。为获得上述结果,我们对原始调查数据进行了如下处理:首先按照户均金融资产由低到高对被访家庭进行排序;接着将排序后的样本户五等分,每组家庭均占总样本的20%;然后计算出该组家庭拥有的金融资产总值,并与全部家庭金融资产总值相比拟;最后即可得到每一组家庭在全部城市家庭金融资产总值中所占份额。详细计算结果见表7。表7:金融资产总值在城市居民家庭中的分布情况
单位:%
按户均金融资产排序分组第一组〔20%〕第二组〔20%〕第三组〔20%〕第四组〔20%〕第五组〔20%〕合计金融资产合计一、人民币金融资产其中:储蓄存款国库券股票〔A股〕二、外币资产其中:储蓄存款手存现金股票〔B股〕〔三〕家庭及个人的不同特征对金融资产分布的影响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的不同特征对家庭财产的影响十清楚显。下面我们以文化程度、职业、是否有经营活动以及所在城市规模等特征〔前二种的特征以户主为准〕为影响因素,对金融资产的分布状态做进一步观察。1、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金融资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金融资产越多。户主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的家庭其家庭金融资产最多,户均财产为22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16.02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大学专科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10.6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中专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6.44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5.69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5.2万元,户主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家庭户均金融资产为4.82万元。表8:金融资产在不同文化程度城市家庭中的分布情况
单位:元
总体平均硕士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户均人民币资产7976322003216017610633864460569105199448222与总体平均水平之比12、户主职业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从金融资产在不同职业调查户中的分布情况看,户主为股份制企业负责人的家庭金融资产最多,户均69.09万元,已接近70万;其次为私营企业经营者,户均
62.03万元,也超过60万大关。除此之外,其它职业家庭的金融资产均未能到达60万元水平,其中缺乏60万但超过40万的职业有一种,即文艺个体户,户均拥有40.13万元;缺乏40万但超过20万的职业有三种,分别是证券业务人员、银行业务人员
和IT从业人员,金额依次为24.01万元/户、23.98万元/户和20.26元/户。另外,排名进入前十位的职业/身份还有以下几种:教授〔〕、个体经营者〔〕、文艺创评人员〔〕和事业单位负责人〔〕。详情资料见表9:表9:金融资产在不同职业家庭中的分布情况
单位:元
排名职业/身份金融资产排名职业/身份金融资产1股份企业负责人69091419保险业务人员832702私营企业经营者62033820大中小学教师813603文艺个体户40134521卫生专业人员730354证券业务人员24013022办事人员682485银行业务人员23980823购销人员676736IT从业人员20258424会计人员666837教授15531525其它专业人员612898个体经营者13938326新闻出版人员609419文艺创评人员13933827其它自由职业者5999310事业单位负责人12504428不便分类人员5288811社会中介人员12134327演员4840012高级厨师12027430法律专业人员4792713职业股民12021031其它效劳人员4725414科学研究人员12004832生产运输人员4494715工程技术人员11966433运输效劳人员4435916三资企业人员11333234农林牧渔人员4142617国家机关负责人11009235娱乐效劳人员3453218国有企业负责人10705436工艺美术人员15800从调查结果看,户均金融资产拥有量排在前列的职业与人们心目中的高薪职业根本吻合,因此金融资产与职业的关系实质上只是其与收入关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城市中现有一成左右〔10.9%〕的家庭从事各种方式和类别的经营活动,由于资本积累到一定规模后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将成倍增长,因此这局部家庭拥有的各项资产均明显多于非经营家庭,金融资产自然也不例外。调查结果显示,从事经营活动的城市家庭户均金融资产目前已经到达21.98万元,而非经营家庭仅为6.26万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5倍,双方差距较为悬殊。4、大中小城市外币资产差异明显调查说明,我国个人外币资产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居民手中。从拥有金额看,大城市户均外币资产现已突破1万元,到达1.14万元,而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仅为1435元和718元,前者分别相当于后者的8倍和16倍。除总资产遥遥领先外,大城市家庭在外币资产各构成工程上的户均金额均数倍于中小城市,详细资料见表10:表10:不同规模城市居民家庭外币资产拥有情况〔元/户〕资产工程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外币金融资产合计114391435718其中:储蓄存款110571352687手存现金2804432股票〔B股〕102380注:小城市调查户中目前无一人投资B股,因此户均金额为0。
除户均金额领先外,大城市居民拥有的外币资产在其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也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城市家庭金融资产中,外币资产已经占到了11.1%,而中小城市该比例仅为2.3%和1.4%。这说明外币资产目前已成为大城市家庭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局部,而对中小城市那么言之尚早。概述篇三:家庭房产状况房产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家庭财产中最重要的一局部。在住房制度改革中,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格局发生了的变化,一局部个人通过较低的价格购置了价值较高的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住房,从而在国家让利的前提下使个人在自己的财产总量上增加了最重要的一局部。〔一〕房产根本情况家庭房产主要由公房、租赁私房、私房、局部产权的私房〔特指购置公有现住房产权〕等四类房产组成。从狭义上讲,房产价值应仅包括房屋自身的价值,但从广义上讲,由于装修依附于房屋存在并能为其带来一定程度的升值,因此在报告中我们将装修价值也计入了房产总值。也就是说本文中提到的房产价值由两局部构成:一局部为房屋自身价值,另一局部为装修附加价值。经对房屋及附带装修现有价值评估测算并汇总后得到的结果显示,城市家庭现有房产价值〔含装修〕为10.94万元/户,其中私房及局部产权的私房现值为9.89万元,公房现值为0.7万元,家庭装修现净值为0.35万元。房产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到达了47.9%。其中大、中、小城市该比例分别为49.3%、45.1%和48.1%。上述结果说明,房产已逐渐成为我国普通居民家庭价值量最大的财产。
〔二〕影响房产的根本因素1、大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平均房产价值远远超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大城市家庭现有房产价值最高,达13.69万元/户;中等城市居中,为8.95万元/户;小城市殿后,户均7.46万元。从这一结果看,中小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而二者与大城市相比那么差距悬殊。造成大城市房产价值高高在上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大城市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缺,因而其房屋自身价值较高,二是大城市居民在装修方面的资金投入量明显超过中小城市,由其带来的附加值自然也较高。2、房产价值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那么越大资产来源于收入的积累,因此房产价值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从调查结果看,户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便越大。在不同收入的家庭中,拥有房产价值最低的是户主月收入缺乏300元的家庭,户均5.99万元,仅到达平均拥有量的54.8%;当户主月收入上升至300—500元时,户均房产价值那么提高到6.59万元;而当户主月收入进一步攀升,到达500—800元时,户均房产价值那么相应升高至8.21万元。依此类推,户主收入每上一个台阶,其家庭房产价值也随之跃升一个层次。详细情况见表11:表11:按户主收入分组的城市居民家庭房产价值分布情况〔元〕
户主月收入房产价值户主月收入房产价值户主月收入房产价值300以下59928800—1000923452000—4000207587300—500658581000—15001140714000—8000247018500—800821421500—20001630468000以上3091203、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拥有的房产价值越大随着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人力资本在财富分配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学历者比低学历者更易进入高薪行业和谋得重要职位,因此他们的收入和所拥有的财产一般要高于后者,在房产方面也如此。从调查结果看,户主为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家庭房产价值最高,户均到达22.43万元;其次为大学本科,户均15.87万元;第三为大学专科,户均13.94万元;排在四至六位的依次是中专、高中、初中和小学,平均房产价值分别为10.04万元/户、9.89万元/户、7.88万元/户和7.64万元/户。4、户主从事高薪职业或身居单位要职的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相对较高从职业/身份与房产价值的关系看,在各种职业〔指户主职业,下同〕的家庭中,平均房产价值超过30万的职业有一种,即私营企业经营者,户均到达31万元;缺乏30万但超过20万的职业有三种,分别是娱乐效劳人员、证券业务人员和股份制企业负责人,房产价值依次为27.8万元、24.43万元和22.2万元;未达20万但超过15万的职业有十种,依房产价值上下为教授〔〕、社会中介人员〔19万元/户〕、事业单位负责人〔〕、三资企业人员〔〕、国家机关负责人〔〕、银行业务人员〔〕、国有企业负责人〔〕、演员〔〕、IT从业人员〔〕和工艺美术人员〔〕。从上面提到的拥有房产价值较高的这十几种职业/身份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各单位负责人或私营企业主,另一类那么为证券、银行、IT、三资企业等高收入职业或行业从业人员,由此可见,房产价值的大小归根结底还是由家庭收入上下所决定的。概述篇四: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净现值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主要由非经营性家用汽车和购置原值500元以上,产品寿命一年半以上的主要耐用消费品。本次调查主要结果如下: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一般来讲消费水平由收入水平来决定。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也随之不断升级,从十几年前的“拾元级〞、“百元级〞、“千元级〞到近几年的“万元级〞、“拾万元级〞,消费品的档次越来越高,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折旧越来越快。调查显示,城市家庭拥有汽车及其它耐用消费品现值已达1.15万元。〔二〕城市家庭户均汽车现值为0.29万元,与收入显著相关〔3辆/百户〕,相应的购车支出为0.37万元/户。在不同收入家庭中,由于高收入家庭汽车拥有率较高,因此其户均汽车现值也较高,二者显著相关。其中户均汽车现值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年收入10万元以上、8—10万元和6—8万元的家庭,金额分别到达9.5万元、3.27万元和1.25万元,详细资料见表12:表12:不同收入家庭户均购车支出及汽车现值
户均年收入每百户拥有汽车量〔辆〕户均购车支出〔元〕户均汽车现值〔元〕汽车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重〔%〕0393501766516214451167130154340022737202123359248644985316433973301454921444410964267311415359125473842896326676512030894969合计337212854注: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下和1.0-1.5万元之间的家庭每百户汽车拥有量接近0辆,故表中数据为0。
调查结果还显示,汽车现值目前在我国城市家庭财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3%。由于不同收入家庭户均拥有汽车现值相差悬殊,因此该比例从数值上看差异较大,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下的家庭中,汽车现值占家庭财产总值比重均未到达1%,但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家庭中,这一比例都在5%左右。由于耐用消费品贬值速度较快,因此我们对其现值进行估价时采用了高达40%/年的折旧率,经计算得知,目前城市家庭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为0.86万元。从调查结果看,高收入户中因支出金额较高的家庭比重较大,故其平均现值相应也较高,除个别情况外,耐用消费品现值根本符合家庭收入越高,其支出金额那么越大的分布特征。不同收入家庭耐用消费品现值见表13:表13:
不同收入家庭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
户均年收入户均耐用消费品现值〔元〕耐用消费品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重〔%〕46055557674284049582108411181614491135001516116707207072021333837合计8599〔四〕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汽车〕现值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已降低至3.8%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曾一度成为家庭最重要资产,但随着其自身本钱的不断降低及居民家财的日渐丰厚,耐用消费品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快速下降,目前已降低至3.8%。在不同收入家庭中,该比例最高到达5.3%,而最低那么仅为0.9%。由表13可见,耐用消费品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重随收入升高而不断下降,在户均收入到达〔0.9%〕,随后又开始逐渐上升,当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时,该比例已上升到4%。概述篇五:家庭经营资产家庭经营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现值〔扣除贷款〕和自有流动资金两局部组成。〔一〕投资于经营活动的城市家庭已达10.9%,经营方式和经营类别呈现多样化分布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确认,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日渐增多,在本次调查中,有经营性投资的被访户已到达10.9%。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小城市家庭从事经营活动的比例最高,为15.6%;中等城市次之,占11.4%;而大城市那么最低,为8.9%,低于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从调查结果看,我国城市家庭目前的经营方式较为灵活多样,其中以投资固定铺面/固定摊位者最多,占从事经营活动家庭的19.5%;其次为自行投资开办公司或企业者,选择率仅次于前者,到达19%;处于第三位的是经营饭店/餐馆/商店者,投资该领域的城市家庭在全部经营户中占到了14.4%。从经营类别看,我国城市家庭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宽广,从工商、运输、建筑、修理等传统行业到信息效劳、装饰装修等新兴产业,已延伸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家庭经营类别详细分布情况见表14。表14:城市家庭经营方式和经营类别分布情况〔%〕
经营方式百分比〔%〕行业分类百分比〔%〕固定铺面/固定摊位商贸自已的公司或企业运输饭店/餐馆/商店工业品制造/加工街头摊点修理与他人合伙经营企业建筑从事批发/中介装饰装修家庭加工信息效劳〔含网上效劳〕承包国营/集体企业其它其它
合计合计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城市居民家庭户均经营资产净值为2.77万元。由于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在城市中仅占一成左右,因此经营资产的拥有不象金融资产和房产那样具有普遍性。对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而言,目前其户均经营资产总值已到达29.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6.23万元,占54.4%;银行贷款4.47万元,占15%;自有流动资金9.15万元,占30.6%。从平均资产拥有量看,经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原始积累,我国城市家庭的经营活动现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大中小三类城市中,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户均经营资产总值最高的为中等城市,目前已到达37.48万元,相当于平均水平的1.26倍;排在中间的是大城市,户均31.4万元,也超过平均水平;而小城市那么排在最后,户均仅为16.28万元,只到达平均水平的54.5%。详情见表15。表15:
不同规模城市从事经营活动家庭经营资产拥有情况〔元〕
所有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固定资产净值16234617732019562590417银行贷款44732359946813123853自有流动资金9146110064311107748516经营资产总值298539313957374833162786从家庭财产结构看,经营户与非经营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非经营户的家庭财产主要由金融资产、房产及耐用消费品现值三局部构成,其中房产为价值量最大的财产,占到了全部财产的59.8%,已接近六成。而经营户的家庭财产除包括上面提到的三局部外,还增加了经营资产,且经营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到达39.1%,接近四成;其次为金融资产,占33.9%;而房产价值仅排在第三位,且占家庭财产比重仅为二成〔21.6%〕,详情见表16。上述差异说明,多数经营户因从事经营活动而积累了大量财产,其价值已远超过房产。表16:
经营户与非经营户家庭财产结构〔%〕财产构成经营户非经营户金融资产房产耐用消费品现值经营资产净现值——家庭财产合计〔三〕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超过九成将维持现有投资规模或继续追加投入在谈到下一步投资打算时,超过九成的经营户表示将维持现有投资规模或继续追加资金投入。从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看,未来几年不考虑对其进行变动的家庭占78%,准备继续追加投资的占19.9%,而打算减少资金占用的仅有2.1%。从流动资金投资方案看,暂时不打算作出调整的家庭占81.9%,准备继续注入的占16.1%,而考虑将现有流动资金抽走的占2.1%。从选择情况看,目前多数经营户对其经营的事业开展前景较为看好并且投资信心十足。概述篇六:家庭财产的历史性变化本次调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结合改革以来居民收入状况看,我国目前财富分配的格局和机制总体上看是合理和富有效率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呈现出“富人大富、穷人小富〞的良好态势,还没有出现大规模“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不良状态,具体如下:〔一〕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向富裕迈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1、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开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以此为根底居民收入也稳定增长,这种增长呈现一种普遍增长的态势,各个阶层均获得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比1988年增长2.9倍,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比1988年增长5.4倍。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各个阶层收入增长速度有差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各个阶层收入增长速度有差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8年为3.1:1,而2000年扩大为5:1,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收入群体,并且近几年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二〕家庭财产性质实现重大跨越,城市居民不仅拥有生活资料,而且还拥有生产资料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性质实现重大跨越,由先前仅仅拥有生活资料转变为不仅拥有生活资料,而且还拥有生产资料。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户均经营资产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1、大局部居民家庭财产的性质尚停留在生活资料的层面,激活民间投资应成当务之急89%的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性质尚停留在生活资料的层面,他们的投资意识较淡,储蓄仍是城市家庭最钟情的投资方式,子女教育、养老、防病成为居民家庭进行储蓄的主要目的。在调查问卷列示的十余种储蓄目的当中,把子女教育摆在首位的家庭最多,到达36.5%。而实现子女教育消费那么周期较长;排在第二位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选择率为31.5%,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不少被访者特别是中老年被访者对未来养老问题表示担忧,故以此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也超过了三成;排在养老之后的储蓄目的是防病,选择率为10.1%,在医疗制度改革后,由个人承当的医药费比例明显提高,居民家庭用于治疗和药品方面的支出大幅增长,因此以防病作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城市家庭逐渐增多。除子女教育、养老及防病外,选择率靠前的储蓄目的还有买住房〔7.2%〕、子女婚嫁〔5.7%〕和防失业〔3.0%〕。2、少局部拥有经营资产的家庭应进一步扩大消费和投资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中,从固定资产投资方案看,未来几年不考虑对其进行变动的家庭占78.0%,准备继续追加投资的仅占19.9%,而打算减少资金占用的有2.1%。从流动资金投资方案看,暂时不打算作出调整的家庭占81.9%,准备继续注入的占16.0%,而考虑将现有流动资金抽走的占2.1%。〔三〕家庭财产呈现较大差距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1、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呈现较大差距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呈现较大差距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说明了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过程中收入或财富分配差距长期趋势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或财富差距会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后期逐渐缩小。因此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居民收入或财富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防止的,尤其是目前正处于从方案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对效率的极度渴求,使得收入或财富按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进行分配的比例越来越高,并极有可能带来“马太效应〞:拥有较高技术或较多资金的群体获取的财富越来越多,而拥有较低〔或没有〕技术或较少〔或没有〕资金的群体获取的财富越来越少。2、体制改革使居民的收入来源多元化正是体制改革导致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从而人们收入来源的变化,使过去几乎全部人口都只在公有经济(包括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经济)中就业,单一地从公有经济中取得收入,改变为现在已有相当一局部人口逐步开始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并从中取得收入,还有一局部人开始取得非劳动收入或财产收入,也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导致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分配机制发生变革,人们在各种经济中的就业结构及每个人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们从每种收入来源得到的收入差异程度也不可防止地发生了变化。〔四〕家庭财产增长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制度变迁和市场机制为其提供加速度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增长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制度变迁和市场机制为其提供加速度。1、改革初期家庭财产普遍增长,其表现形式以家用电器为主在改革初期,金融资产迅速增长导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轨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份第2季度装修合同窗台外沿防水斜坡施工标准争议
- DB14T 1666-2024肉羊中兽药保健技术规程
- 开展校园教研活动总结
- 物业个人工作总结
- 车间工程劳务大清包施工合同
- 沈阳市种子买卖合同
- 2025年黔南货运从业资格证好考吗
- 2025年迪庆c1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疫情防控家长培训会课件
- 气排球比赛积分表
- 20道瑞幸咖啡营运经理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教师调课申请表
- 急性心力衰竭中国急诊管理指南2022
-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零点问题》教学设计
- 茶室设计-课件
- 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
- 颅骨修补术后护理查房
- 管道系统吹洗(扫)记录(压缩空气)
- 建设单位甲方对监理单位考核管理办法
-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