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归纳整合_第1页
2022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归纳整合_第2页
2022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归纳整合_第3页
2022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归纳整合_第4页
2022中考课标古诗词曲40首归纳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课标古诗词曲鉴赏

课标古诗词曲40首归纳整合

注:诗歌情感、技法严格依据教参整理,未体现出处的,则来源于全国大数据及权威的古诗词曲鉴赏辞典。

一、分主题整合

第1类爱国忧民(15年4考)

【总体特点】①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忠君报国,渴望为国奉献。②融入了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对百姓的深切

同情。③诗歌中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

【常见意象】战争、中原、长安、铁马、冰河、神州、山河、草木、烽火、风雨、烟、沙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背景/时期情感技法

表现出兵役制度给普白描手法:”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汉代从武帝开始,就频通百姓带来的苦难,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运用白描手

繁地发动战争,大量地以及乱世中人被迫裹法,(教参整体把握)描绘出一幅人亡园

十五从军征

征调行役戍卒,造成人挟于时代苦难中的悲荒的凄凉景象,从侧面表现征人从军时

(九下)

民的大批死亡,也使很伤,流露出诗人心中间之久,一切已物是人非,揭露了当时

多家庭遭到毁坏。对战争的厌恶。(教参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深重

整体把握)苦难。

安史之乱第二年,诗人

被迫北上避难,后新帝融景生情:描写“花”“鸟”两种春日

春望即位,诗人闻讯投奔,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美好景物,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

(八上)不料中途被俘,后逃离,(教参整体把握)惊心,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

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朝廷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

所在地。(教参整体把握)

环境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长夜

关中闹饥荒,杜甫对朝

沾湿何由彻”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

茅屋为秋政有所不满,弃官后漂

忧国忧民的济世情了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演染了特定

风所破歌泊巴蜀阶段,关怀国家

怀。(教参整体把握)的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黯淡愁惨的心

(AT)安危和人民疾苦。(教参

境。(中国古典诗词名篇文化鉴赏・北京

整体把握、资料链接)

大学出版社)

中唐时期,“宫市”害设问:“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

卖炭翁民,所谓“宫市”是皇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中食”,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

(AT)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情。(教参整体把握)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

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为后文写“宫

出去的宦官称为“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进一步做好了铺

使”。(教参资料链接)垫。(教参资料链接)

南宋末,文天祥全力抗双关、对偶: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

敌,兵败被俘,这首诗双关,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

作于被俘后第二年,经忠贞为国、视死如归是地点,(教参问题探究)渲染形势的险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时,元军元帅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恶和境况的危苦,(教参教学设计)而后

(九下)逼文天祥写信招降南宋族气节。(教参整体把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

抗击元军的将领,文天握)人的心情,诗人历经艰难困苦,痛苦地

祥写此诗以明志节。(教目睹国家倾覆,屈辱被俘后,决意以死

参资料链接)报国。(教参问题探究)

比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

护花”中,诗人借“落花”自喻,掉落

己亥杂诗清道光年间,诗人辞官关心国家命运,不忘

的花瓣并不是冷酷无情、自哀自怜的,

(其五)南归途中所作。(教参整报国之志。(教参整体

是消融在泥土中以更好地保护盛开的

(七下)体把握)把握)

鲜花,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

怀。(教参整体把握)

第2类雄心壮志(15年4考)

【总体特点】①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有时候借助事物来抒发情感,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

格。②常用借物抒情或用典的手法,多表达作者壮志难酬的无奈,报国无门的感慨,一展抱负、建功立业

的渴望或乐观旷达的胸襟等。

【常见意象】海、山峰、雪山、浮云、曲折的道路、云帆、梦境、酒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阶层及朝代背景语言及情感技法

语言:质朴刚健、音调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

铿锵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

身份:统治者情感:表现出博大的胸起”中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

观沧海

背景:基本统一了北怀,抒发了诗人渴望进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

(七上)

方。(教参整体把握)一步统一全国、建功立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

业的雄心壮志。(教参“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

教学重点)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教参整体把握)

身份:官员语言:粗犷豪放用典:“亲射虎,看孙郎”借用“孙权

江城子•密州

背景:因对王安石变情感:期盼重新得到朝射虎”的典故,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

出猎

法持不同政见被派去廷重用、为国效力、杀勇武可用。(教参思考探究)''持节云中,

(九下)

杭州。(教参整体把握)敌报国的爱国情怀。何日遣冯唐”化用“冯唐出使”的典故,

词人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表现

了词人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教

参整体把握)“西北望,射天狼”中

“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

军队。(教参思考探究)

用典:“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往往用

身份:官员语言:刚劲有力

来借代奸邪小人,在这里诗人用典来直

登飞来峰背景:三年任满(知县)情感:年少气盛,抱负

抒胸臆,表现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

(七下)后回老家路上所作。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

和远大的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教

(教参整体把握)理想。(教参问题探究)

参整体把握)

身份:平民(青年时期)

语言:热情奔放,刚劲拟人:,,钟,,字将大自然写得有情。(教

背景:24岁的杜甫在

情感:不畏艰险、勇于参资料链接)“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

望岳(七下)“裘马清狂”的漫游

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

途中所作。(教参资料

神。(教参问题探究)力。(教参整体把握)

链接)

夸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万钱”中,写“金樽清酒”“玉盘珍

身份:平民语言:豪迈奔放

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教

行路难背景:李白离开长安情感:怀才不遇的情

参整体把握)

(其一)时,朋友为其设盛宴怀,但诗人对前途充满

用典:“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

(九上)饯行所作。(教参资料乐观的豪迈气概。(教

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被重新

链接)参整体把握)

任用有所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的思

想感情。(2011河南)

第3类边塞征战(2021、2017)

【总体特点】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以及表达戍边将

士的思乡之情。或对不义战争进行控诉,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与追求,或通过边塞战争表达杀敌报国的决心

或者壮志难酬之情。

【常见意象】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等。从地名看:夜郎、楼兰、单于、玉门

关、关山等。从景物看:大漠、烽烟、落日、黑云、长城、黄沙、秋月、雪山、孤城、归雁等。从乐器看:

羌管(羌笛)、琵琶、胡琴、角、鼓等。从民族名看:胡、羌、夷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背景及特点情感技法

木兰诗南北朝时期:南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运用

(七下)北对峙。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互文,(教参积累拓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

平、安定生活的意愿0战斗激烈悲壮。(教参整体把握)

表现了诗人由于受排挤

盛唐:国力强盛,

而产生的孤寂、抑郁之

诗歌基调豪迈、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征

使至塞上情,以及在大漠雄浑景色

爽朗,即使是出蓬”“归雁”自比,既言事,又写景,更

(八上)中情感得到净化、升华后

征远戍,也爽朗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表

明快。

现出诗人的达观。

中唐:边塞诗中衬托、铺垫:“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

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

虽仍保持昂扬向脂凝夜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铺写阴

雁门太守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表

上的基调,但其寒惨切的战地气氛,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

(八上)达了全体将士忘身报国

中不免有悲伤和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为下面

之情。(教参整体把握)

感伤。写友军的援救做铺垫。(教参资料链接)

表现了边关将士的爱国用典:“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

宋代:积贫积弱,

和思乡之情,(教参整体计”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

国力衰退,面临

渔家傲•秋把握、素养提升)也表达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

北方少数民族的

思(九下)了词人惆怅、伤感、自勉、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教参整

强势入侵,统治

悲慨等情感。(教参思考体把握)表达了词人和征人们既渴望成就功

者不思进取,文

探究)业又思亲念乡的矛盾心理。(教参整体把握)

人笔下多表现报

侧面描写、用典:“马作的卢飞快,弓如

国无门的愤懑、

抒发了词人渴望再有机霹雳弦惊”中用弓、马衬托人的意气风发、

破阵子•为归家无望的哀

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的英勇无畏。(教参资料链接)引用了“的卢”

陈同甫赋壮痛,悲凉之气和

雄心壮志和壮志不遂的的典故,说明将士骑快马,挽强弓,突出

词以寄之家国之愁多了,

抑郁、愤慨之情。(教参将士的勇猛、雄健,表达出杀敌报国的雄

(九下)豪迈之气和雄伟

整体把握),心壮志,同时也能增强词作的表现力,使

气魄少了。

情感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第4类思乡怀人(2015、2007)

【总体特点】因长期客居在外或漂泊他乡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人生感

叹。思乡怀人的缘由:①内在——久战不归,仕途坎坷(孤寂落寞)。②外在——战争频繁,中秋望月,重阳

登高,除夕孤灯,暮春残秋,子规夜啼,花开花落(感时触景)。

【常见标志及意象】①标志:标题中多含有“思”“寄”“忆”“登高”“望月”等字词或有元宵、中秋、

重阳、除夕等节日名。②意象:月亮、夕阳、落日、归雁、杜鹃、孤舟、客船、桑梓、孤灯、秋风、秋霜、

梧桐、猿啼、马、家书、故园、浮萍、驿道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分类情感技法

政治上失表达了词人乐观

水调歌头设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词人对宇宙

意,与其弟旷达的人生态度

(明月几时有)和人生的疑惑端了出来,也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

苏辙也已和对生活的美好

(九上)和向往。(教参整体把握)

七年未见祝愿与无限热爱。

动静结合:“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处于

表现出长期漂泊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

天净沙•秋思他乡的游子的悲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

(七上)哀。(教参整体把使道路更见苍凉;这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

羁旅途中,

握)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教参资料

怀乡愁思

链接)

抒发了诗人吊古叠词:“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两句对

黄鹤楼

怀乡之情。(教参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锵,音韵清朗,富于

(八上)

整体把握)音乐美。(教参整体把握)

对偶:“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运用对偶的修辞,

抒发了诗人的思

次北固山下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

乡之情。(2015河

(七上)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了。

南)

(教参资料链接)

羁旅途中,

虚实结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

思亲念友抒发了诗人羁旅

句,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

夜雨寄北他乡的孤独凄凉

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

(七上)和对团聚的期盼

的欢乐,也在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

之情。

日”之苦。(教材赏析)

第5类送别友人(2014)

【总体特点】通过对送别场景的记叙和对送别之景的描写,来抒发离愁别绪、依依难舍、安慰劝勉等情感,

或表现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或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

【常见标志及意象】①标志:诗的标题中常含“送””归(游、还、入、迁)”“别”“赠”等字。②空间意

象:长亭、津渡、歧路、古道、阳关、渭城、柳岸、西楼、望江楼等•③时间意象:春、秋、冬、黄昏、

月夜、清晨等。④景物意象:杨柳、杨花、子规、明月、夕阳、孤帆、流水、胡琴、琵琶、羌笛、寒蝉、

落花、落叶、离歌、酒、雪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

分类情感技法

白雪歌送临别赠友:依依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武判官归惜别之情和积极依依惜别之意和因友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景写冬景,发挥联想,

京(九下)乐观的人生态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既写出诗人的欣喜之情,又表现了边塞特有

度。之情。(教参素养提升)的奇异风光。(教参思考探究)

对偶:“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

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的对偶的修辞,“海内”与“天涯”相对,对仗

送杜少府

惜别之情,体现了诗人工整自然,写出情谊深厚的朋友,即使天各

之任蜀州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一方,也如近在咫尺,(2019北京)又表达了

(AT)

(2014河南)宽慰和惜别之情;境界开阔、格调高昂,在

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闻王昌龄贬谪赠友:关心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

左迁龙标友人的同时也体西”,运用拟人的修辞,通过想象,将明月

贬远行的同情和关切。

遥有此寄现了诗人乐观豁人格化,把它看成知人意、达人情的友好使

(教参资料链接)

(七上)达的人生态度。者。(教参整体把握)

第6类身世感怀(15年未考)

【总体特点】通过一事一物一景触发对人生命运或境遇的感慨。

【常见意象】笛、沉舟、病树、月、落花、梦境、飘絮、佥k白发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作者身份情感技法

酬乐天扬州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的用典:“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初逢席上见悲痛怅惘之情,也表达了诗人”运用典故,“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王

被贬官者

赠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

(九上)生态度。(教参整体把握)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教参资料链接)

浣溪沙(一曲既流露了对繁华易尽的“无融情于景: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

新词酒一杯)宰相可奈何”,也传达出看到旧起,融入花开花落、燕去燕来等景物中,透

(八上)识重来的欣喜。(教材赏析)露出某一种生活的哲理。(教材赏析)

渔家傲(天接抒发词人内心的苦闷,也表联想想象:“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一

云涛连晓雾)现词人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句,运用想象,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厌弃和

(八上)求与向往。(教参整体把握)对美好境界的追求。(教参整体把握)

女性知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对比、反衬:“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

识分子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男儿烈”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和反衬,写出了

满江红(小住

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了

京华)(九下)

壮志,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教参整体把

义情怀。握)

相见欢(无言统治者抒发了词人的“离愁”。比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愁恨

独上西楼)(课本是主观上的抽象之物,这里通过比喻使之

标篇目)变得具体可感,使所要表达的愁情更鲜明更

深刻。

第7类咏史怀古(15年未考)

【总体特点】咏史和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以往朝代的兴衰

发表评论,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对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喻今,或借古讽今。

【常见标志及意象】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字;或在古迹、古人

名后加“怀古”“咏怀”等字眼。常见意象:烟、酒家、戟、东风、长江、周郎、铜雀台、后庭花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背景及特点情感技法

诗人融理入情,表达衬托:“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初唐:以史为鉴,咏

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下”中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

登幽州台歌写过去朝代的兴亡以

中,生命短暂、时不“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

(七下)告诫当世君主,或者

我待的事理悲情。(教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

抒发不得志的愁闷。

参问题探究)出人的孤单渺小。(教参整体把握)

借对三国史事的遐

想,慨叹历史上英雄以小见大:借“二乔”可能的命运暗指

成名的机遇,曲折地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

赤壁晚唐:晚唐由于政治

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政。(教参

(八上)危机的加剧和末世的

却生不逢时、无从施整体把握)

衰颓倒悬,追忆与感

展的无奈。(教参思考

伤成为此时的主要内

探究)

容。这时期的咏史融

借古讽今: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

合了个人前途命运的

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兴衰之感,借古讽今,仿佛已从“商

无奈,以及对国家命

泊秦淮运的关切和忧虑,也女”那里听到亡国之音,其实是对那些

运的担忧。

(七下)蕴含着对世道人心的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

思考和愤慨。人表示忧虑与愤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

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教材赏析)

修辞、用典:运用设问的修辞,引用曹

宋代:南宋咏史怀古

南乡子•登京全词饱含着词人爱操的话,颂扬孙权的雄才大略,不畏强

多借古讽今,抒发北

口北固亭有国、卫国的强烈感情。敌,借古讽今,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

伐抗金的志向,风格

怀(九下)(教参教学设计)之气的南宋朝廷进行了暗讽,表现了词

慷慨悲壮。

人的爱国情怀。(教参思考探究)

山坡羊•潼关元代:关注民生。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视听结合:“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从

怀古(九下)思索和对人民的同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

情0(教参思考探究)险要。(教参教学设计)

【常用技法】对比、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用典、直抒胸臆。

【鉴赏三步】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古事是怎样的?)——体悟感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古事?从中

想表达什么情感?)——分析技巧(这种情感的抒发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

第8类山水田园(2010、2008)

【总体特点】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

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常见意象】菊、炊烟、野径、古木、桑麻、寺庙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时代特点情感技法

东晋是田园诗的起表达了诗人悠然

修辞:“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设问

源,写农村生活、农自得的心境,以及

饮酒(其五)的修辞,自问自答揭开了谜底:因为心情闲适,

夫和农耕;山水诗往对田园生活的喜

(A±)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就自然会偏僻安静。(教

往和行旅、归隐结合爱和超脱世俗的

参整体把握)

起来。高雅追求。

直抒胸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通过描写西湖早

堤”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教参整体把握)

有盛唐余韵,但多清春的明媚风光,抒

钱塘湖春行动静结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

雅闲淡之风,追求清发诗人喜悦的感

(八上)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有对

雅高逸的情调。情。(教参整体把

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

握)

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

诗人以明快、抒情

对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笔调,为我们描

“山重水复”和“柳暗花明”,“疑无路”和

宋代多平凡生活和绘了一幅色彩绚

“又一村”两两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

闲情逸趣的诗歌,并丽的农村风光图,

游山西村阴道上自然景象的特点。(教参问题探究)“山

且出现关注农事的(教参整体把握)赞

(七下)重水复”写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

内容。语言自然清扬了乡民的淳朴

化。“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

新,风格温润委婉。好客,表达了诗人

感受所致,“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对田园生活的热

(教参整体把握)

爱和向往之情。

第9类爱情诗(15年未考)

【总体特点】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常见意象】青鸟、关雎、兼葭、伊人、窈窕淑女等。

【对比角度】

篇目及册数语言特色情感技法

主要表现了与恋人离别时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含蓄隽永,

无题(九上)忧伤和痛苦,抒发了诗人缠绵始干”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

语言晦涩

执着的相思之情。双关,写对爱情的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