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翻开课本,我们总能获得独特的人生体验。读书能使人收获勇敢,你看《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主人公在父亲的指引下成功走下xuányá;读书能使人懂得自省,你看《猫》的主人公在黄鸟被吃了的情况下,妄下duànyǔ,触发灵魂的伤痛,愧对生灵;读书能使人收获坚毅,你看《植树的牧羊人》的主人公在面对B(一望无垠/莽莽榛榛)的荒漠时,坚持植树造林,把荒漠改造成绿洲A遨游于文学的海洋,你的内心将变得更加chéngchè、明净。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在A处填写恰当的标点符号_______________。3.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写在B处横线上。二、名著阅读4.鲁迅在《致董永舒》信中说:“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请结合《朝花夕拾》中鲁迅读书成长的经历,来证明这一观点。(举出一例即可)5.小南读《西游记》时发现,孙悟空本领虽大,但被他打死的都是些白骨骷髅之类的没有后台、没有靠山的孤怪野鬼、歪门邪道,而对那些来自官员身边、在人间违法犯罪的亲属、随从,他却无能为力,最终放虎归山,请结合书中情节帮他证明这一观点(至少写出一例),并探究作者的写作主旨。证明:写作主旨:三、语言表达6.扇面诗画,精致典雅,小南在扇面上读到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有了写诗的冲动,请学写一首小诗,六行以内。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句名篇默写7.流连自然美景,诵读优美诗句,请根据以下情境,补全诗句。登临碣石山,①“,”的草木繁茂盛景,给人诗意盎然之感(《观沧海》·曹操);驻足北固山下,②“,”的开阔江景,使人精神为之振奋(《次北固山下》·王湾)泛舟青衣江,③“,”的融合变幻美景,流露诗人无限喜悦之情(《峨眉山月歌》,李白);漫步秋日原野,“晴空一鹤排云上,④”的明丽秋景,令人顿生豪迈情怀(《秋词》·刘禹锡);途经陕西潼关,⑤,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奔腾态势,抒发诗人勇往直前的少年意气(《潼关》·谭嗣同):面对奔流不息的江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⑥”,感慨时光易逝,年华珍贵(《<论语>十二章》)。五、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虫唐·白居易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8.该诗末句的另一个版本是:“声声来向卧床前”。你认为是“来向”好,还是“移近”好?请简要说明理由。9.清代袁枚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本诗中“犹恐愁人暂得睡”一句“曲”在哪里?请简要说出你的理解。六、文言文阅读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恭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选自蒲松林《狼》)【乙】泽①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必以我为神君②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③,人皆避之,曰:“神君也。”(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①泽:聚水的洼地,一般指湖沼。②神君:这里指蛇神。③公道:大路,大道。10.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人以为蛇之行者耳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一犬坐于前()(2)意暇甚()(3)必有杀子者()(4)人必以我为神君也()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人皆避之,曰:“神君也。13.【甲】【乙】两文都讲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故事,请从人类的角度或动物的角度,说说你从【甲】【乙】两文得到的启示。七、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①每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之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都会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比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近十年阅读数据,中国人阅读量在持续缓慢提升。总体上看,中国人读的书越来越多了。②然而,阅读量最明显的差距存在于城乡之间。据统计,我国约有2.5亿儿童,其中1亿左右在农村,《2022年乡村小学阅读状况调查报告》通过26万份调研样本,呈现了乡村小学生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现状:乡村小学生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3.27本。(摘自《消费者报道》2023年8月19日,有删改)【材料二】①乡村小学生之所以看书更少,并非是因为缺乏阅读兴趣。报告数据显示,86%的人都表示喜欢阅读课外书,其中有近半数(46.7%)表示喜欢阅读,“但不经常看”。喜欢但不经常看,这看似平淡的表述背后可能是无数“求而不得”的故事。②图书资源短缺,成为乡村儿童阅读受限的首要原因。城事智库研究院调查显示,74.58%的乡村儿童在“阅读受限”的原因中选择了“图书设施不足、资源有限”。接近一半以上的乡村儿童,居住地3公里内没有任何图书设施(如书店、公共图书馆、移动书屋等)。仅有的书店多以教辅类书籍为主,同时,受家庭经济状况和认知所限,很多父母给孩子买的书也多是习题集、作文书。(摘自《消费者报道》2023年8月19日,有删改)【材料三】14.阅读【材料一】中的图表,写出你的探究结果。15.为深入了解乡村小学生阅读现状,需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请根据【材料二】内容,设计两个问题。示例:你喜欢课外阅读吗?问题一:问题二:16.学校“典耀中华”活动筹划组即将开展“送书下乡”活动,请从【材料三】中为筹划组选择一幅合适的海报,并简述理由。17.小南向乡村学生捐赠了最喜爱的书籍《西游记》,他自制了一张书签,并写了一段寄语,请你帮他修改并完善一下内容。亲爱的同学,你好!我将这本最喜爱的《西游记》(1)惠赠给你,希望你也喜欢。经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书籍,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增加我们的智慧,涵养我们的性情,阅读这本书,我向你推荐一种好的读书方法:(2)___________________。相信你读了这本书,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祝你学习进步!光华中学初一(2)班小南(1)此处“惠赠”不妥当,应改为:(2)请推荐一种读书方法: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明月半墙姜伟婧①归有光的文字,我最喜欢《项脊轩志》,淡而有味的娓娓叙述,写出一个人的心灵世界的丰盈自在。②“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③只有内心清明的人,才能在静谧的月夜里,从容端坐,放空自己。放空是为了接纳,自然万物轻微的絮语才有可能走入心中,它们也许是风吹竹林飒飒作响,也许是小鸟啄食的啁啾欢鸣,又或者是果坠湖中的叮咚清音……心思敏锐而细腻的人,才能接收到它们,感知世界生命的律动。如若内心喧嚣,被烦扰填满,这不过又是一个辗转难眠的夜.④你是否细究过,白天湖水的色泽,和夜晚是不一样的。白天晶莹剔透如绿翡翠,夜晚幽深沉寂如黑曜石、你注意到,《红楼梦》里,香菱的名字会让人想起菱角花的香味,不独菱角花,就是荷叶、莲蓬都有一股清香。只是要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仔细才能闻到,而且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个清香会令人心神爽快。你未曾细究,可是香菱留心过,她说出这些,眼角眉梢都是悠然心会的欢欣。恰如明月半墙,是我们需要停下来,认真去看一看,听一听的一方天地。⑤所以,读归有光的文字,并没有可能真正回到当时当地的场景,但可以体味那种与万物同在的心境。⑥说到底,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也不过就是一轮皎洁明月,照耀在半截墙壁上。⑦自然,他的心中不是没有愁绪。⑧归有光并不讳言早年生活的困顿,从那勉强修苹的小阁楼往下望,终究只能见到明月照在半截墙壁。更大的庭院里,他目睹家族从祖上荣耀到分崩离析,他承载长辈重振家业的殷殷期望,他也是一个孤独敏感的少年,一腔心事,都付予这明月半墙,万籁有声,庭阶寂寂。⑨可是足够了,对一个15岁的读书少年来说,一方阁楼虽小,心灵世界却可以无限广袤。在此读书,习字,长啸,观景,嘈杂人事关在门外,寂寞的青春被妥帖安放。这一方明月半墙,成了归有光的诗意栖居地。⑩庄子言:“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这一方树枝,是陶渊明“审容膝之易安”的书斋,是刘禹锡“何陋之有”的陋室,也是归有光“珊珊可爱”的项脊轩,皎皎明月照在半截墙壁。⑪世界纷繁阔大,然而我们也是天地间的鹪鹩,若能认定属于自己的一方树枝、半墙明月,就可不困于心,不乱于情,涵养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引自2022年10月25日《扬子晚报》)18.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标题表层和深层含义的理解。19.根据语境,发挥想象,在第③段的省略号处,补写一句话。20.本文语言含义隽永,意味深长。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⑪段。21.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试分析选文第⑨段和链接材料不同的表达效果。【链接材料】: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选自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八、作文22.作文:请以“一本未读完的书”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参考答案:1.悬崖

断语

澄澈2.。(句号)3.一望无垠【解析】1.本题考查看拼字写汉字。悬崖(xuányá)高耸而陡直的山崖。断语(duànyǔ):作结论的话;断定的话。澄澈(chéngchè):清澈透明。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处,表示列举的结束,应填句号。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莽莽榛榛: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B处形容荒漠面积广大,一望无边,因此要用“一望无垠”。4.示例:鲁迅读书时并不专看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例如《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一文,作者读书不专看一家作品,而是比较长辈赠的《二十四孝图》和刘向《孝子云》中“老莱娱亲”不同记载,又查阅《太平御览》《古孝子传》等书,博采众家,取其所长,对“孝”的理解不盲从,从而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结合《朝花夕拾》中鲁迅读书成长的经历证明鲁迅读书是博采众家,取其所长。示例:鲁迅读书时并不专看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例如《朝花夕拾》后记写了《二十四孝图》的不同版本,有光绪己卯肃州胡文炳的《二百卌孝图》,有同治十一年刻的《百孝图》,有民国九年的《男女百孝图全传》,借以考察近世的民间信仰和社会心理,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5.示例:乌鸡国的妖怪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它下界为妖,占了乌鸡国王的王位。孙悟空虽然与它打斗,但最终还是由文殊菩萨出面收服。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探究写作主旨。解答时,首先,需要理解题目要求。题目要求结合书中情节,证明孙悟空对那些有后台、有靠山的妖怪无能为力,最终放虎归山的观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主旨。然后回忆《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选择示例,来支持题目的观点。最后,探究作者的写作主旨。在《西游记》中,小南的观察确实有其依据。孙悟空虽然法力无边,但在面对有背景、有靠山的妖魔时,他的行动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以下例子可以支持小南的观点:乌鸡国除妖:乌鸡国的妖怪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它下界为妖,占了乌鸡国王的王位。孙悟空虽然与它打斗,但最终还是由文殊菩萨出面收服。这里可以看出,对于有背景的妖怪,孙悟空并不能直接打死,而是需要找到其主人来解决。比丘国救小儿:比丘国的国丈是个白鹿精,它是南极寿星的坐骑。它下界后伙同一只狐狸精,迷惑比丘国国王,欲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儿的心肝做药引。孙悟空虽然识破了它的阴谋,但最终还是由南极寿星出面收服白鹿精。这同样说明,面对有靠山的妖怪,孙悟空的行动受到了限制。天竺国收玉兔:天竺国的假公主是个玉兔精,它是嫦娥的宠物。它下界后占了天竺国公主的位置,欲与唐僧成亲。孙悟空识破其真身后,与之打斗。但最终,嫦娥下凡收走了玉兔。这个例子再次证明了小南的观点。写作主旨:《西游记》作为一部古典神魔小说,其写作主旨并不仅仅是讲述降妖除魔的故事,而是借助这些故事来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通过孙悟空的遭遇和行动,作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正义力量在面对邪恶势力时的无奈和困境。同时,作者也借孙悟空的形象表达了对于勇敢、智慧、正义等价值的肯定和追求。因此,阅读《西游记》时,我们应该深入探究其背后的思想和主旨,理解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6.示例:题目:墙角的梅墙角的梅,人们只感叹他凌寒的美丽!然而当初他绽放的过程,倾注了无数的心血,洒满了奋斗的风雨。【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可以仿照冰心的《成功的花》写一首小诗,六行以内。示例:题目:参天的树参天的树,人们只赞叹于他现时的挺拔!然而当初他的种子,包裹了期待的眼神,沾满了挣扎的血迹。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便引诗情到碧霄河流大野犹嫌束不舍昼夜【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茂、阔、峨、羌、碧霄、昼。8.“移近”好,形象写出秋虫声音由远及近的情形;“来向”不具有这一表达效果。9.表面写秋虫鸣叫令“愁人”难以入睡,实则为“愁人”因内心苦闷而难以入眠。【解析】8.本题考查词句赏析。首先明确:“移近”好。“声声来向卧床前”意为:一声声渐渐靠近卧床之前。“移近”指慢慢靠近,形象写出秋虫声音由近及远的变化过程;“来向”仅写出秋虫声音来到床前,并无此表达效果。因此“移近”好。9.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意为:做人贵在正直;做诗人贵在含蓄委婉。“犹恐愁人暂得睡”意为:好像唯恐愁人能睡得安稳。诗人表面写秋虫鸣叫令“愁人”难以入睡,实则借秋虫鸣叫之声反衬“愁人”内心惆怅难以入眠的苦闷之情。诗句委婉含蓄,耐人寻味。10.人/以为/蛇之行者耳11.像狗似的这里指神情、态度……的人一定12.人们果然都躲开它们,说道:“这是神君。”13.(1)①从人的角度:歌颂了人的勇敢、智慧和斗争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对待狼和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可妥协让步,必须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②从狼的角度:讽刺了那些机关算尽的世间小人,不管如何使坏,终究是一场空。(2)①从蛇的角度:弱者要运用智慧,灵活变通,学会保护自己。②从人的角度:做人要有自己的辨析能力,要仔细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以识别诡计。【解析】10.本题考查断句。句子意思:人们认为这不过是普通的水蛇爬行罢了。“人”为主语,“以为”为谓语,“蛇之行者”为宾语;正确断句为:人/以为/蛇之行者耳。1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句意: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犬:像狗似的。(2)句意: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3)句意:必定会有人砸死你。者:……的人。(4)句意:人们一定会把我当作神君。必:一定。1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皆:都;避:躲避;也:语气助词,表判断。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1)①甲文中,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夫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他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但“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于是屠夫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进行防御,一只狼假装睡觉迷惑屠夫,另一只狼打算从后边攻击屠夫,屠夫抓住时机,勇敢反击,先砍杀前狼,后“自后断其股”杀掉第二只狼。这启发我们:坏人的狡猾手段有很多,所以我们要锻炼出一双慧眼;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不能心存幻想,怯懦退缩,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②从狼的角度来看,在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作者着力突出狼的狡诈、阴险,“狼亦黠矣”但最终仍逃不了“而顷刻两毙”的命运,这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任何阴险狡诈卑劣的手段都战胜不了智慧和勇敢。讽喻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怎样最终都要失败。(2)①乙文中,人们看见出行的蛇会想杀掉,可是看到大蛇与小蛇相互衔着却很害怕,认为它们是蛇神。由此可见迷信思想的可笑,这是因为人们没有仔细观察,才会被欺骗。所以这批判了迷信思想,告诉人们遇到事情要仔细分析,辨清真伪。②从蛇的角度来看,如果它们选择了平常的迁徙方式,它们很有可能会被砸死,但是小蛇巧妙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这使得它们不仅躲过了被砸死的命运,还一度被人们认为是神蛇,所以,这启发我们遇到事情要学会运用智慧,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点睛】参考译文:【甲】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刚想离开上路,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从柴草堆中打洞来从后面攻击屠户。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这只狼也被杀死了。他才领悟到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引敌人的。【乙】湖沼干枯,蛇准备迁移。有条小蛇对大蛇说:“您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人们会认为这只不过是过路的蛇,必然有人杀死您的人。不如相互衔着,您背着我走,人们会把我看作神君。”于是相互衔嘴,背着穿过大路。人们都躲开它们,说:“它们是神君。”14.从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状况来看,随着识字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年级越高的学生阅读量相对越高,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最高。15.问题一:你是否因为图书资源的短缺而减少了阅读课外书的频率?问题二:你通常通过什么方式或途径获取课外读物?(例如:学校图书馆、书店、父母购买、同学分享等)16.应选择图一。因为“送书下乡”活动的目的是为乡村儿童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图一的海报寓意着读书可以让人看得更远,与活动的目的相契合。同时,图一的视觉效果也更加吸引人,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而图二的海报虽然也涉及到儿童,但其主题是关爱留守儿童,与“送书下乡”活动的主题不完全吻合,因此不是最佳选择。17.赠送推荐一种读书方法可以是:圈点勾画。这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具体来说,就是在阅读时用笔在书中做出标记,比如用圆圈标出重要的概念或关键词,用直线或波浪线勾画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用横线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提高阅读效率。【解析】1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从图书阅读量看,小学一年级学生图书阅读量为2.14本,二年级学生为2.72本,三年级学生为2.57本,四年级学生为3.41本,五年级学生图书阅读量最高为3.91本,六年级学生为3.84本。由此可以归纳:从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状况来看,随着识字水平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年级越高的学生阅读量相对越高,五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最高。15.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干要求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目的是深入了解乡村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在解析题干时,我们需要关注几个关键点:乡村小学生,这是我们的主要关注点,因此问题应该针对他们的阅读情况、资源获取等方面进行设计。根据提供的【材料二】,我们知道乡村小学生阅读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图书资源的短缺。因此,问题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解他们的阅读频率、阅读资源获取方式等。设计的问题应该既有封闭式的(如选择题),也有开放式的(如问答题),以便获取更全面的信息。示例:问题一:你通常多长时间阅读一次课外书?问题二:你所在的乡村地区有哪些图书设施或资源?(如书店、公共图书馆、移动书屋等)16.本题考查拓展应用、开放性回答。题目要求从提供的两幅海报中选择一幅作为“典耀中华”活动筹划组即将开展的“送书下乡”活动的海报,并给出选择理由。选择应基于海报与“送书下乡”活动的相关性和海报的视觉效果。选择图一这幅海报的理由有以下几点:主题相关性:图一的海报主题与“送书下乡”活动的目的高度相关。活动旨在通过提供书籍资源,鼓励乡村儿童阅读,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而海报中的“读书,让你看得更远”恰好表达了阅读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的积极寓意,与活动目标相吻合。视觉吸引力:图一的视觉效果更具吸引力。一个人站在书籍上,眺望远方的场景,既富有想象力,又直观地传达了阅读带来的心灵启迪和视野拓展。这种视觉冲击力有助于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送书下乡”活动。情感共鸣:通过书籍和远方风景的结合,图一的海报能够激发人们对知识和未来的向往,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提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鼓励更多人参与到乡村儿童的阅读推广中。相比之下,图二虽然也涉及儿童,但其主题更偏向于“关爱留守儿童”,与“送书下乡”活动的直接关联性不强。因此,根据活动的需求和海报的传达效果,选择图一作为“送书下乡”活动的海报是较为合适的。17.本题考查拓展应用。(1)对于“惠赠”的不妥之处,答案中解释为“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在这个语境中,小南同学是将书送给另一个同学,而不是请求对方赠予,所以“惠赠”的使用是不恰当的。因此,应该改为“赠送”,这个词更符合小南同学想要表达的意思。(2)对于推荐读书方法的部分,可以推荐“圈点勾画”这一方法。这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技巧,通过在书上做标记来帮助读者集中注意力,标记重要信息,加深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书籍,尤其是那些需要深入阅读和理解的经典书籍。因此,这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推荐。18.“明月半墙”的表层含义是一轮皎洁明月,照耀在半截墙壁上;深层含义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内心清明,就能有属于自己的明月照亮生活,就有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19.又或者是花儿绽放时的窃窃私语。20.本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我们”比作“鹪鹩”,写出我们生活应简单,表达了只要我们认定属于自己的生活,就能内心安定,有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的情感。21.选文第⑨段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归有光在一方小小的阁楼,读书、习字、长啸、观景,不被俗事扰乱的事情,表达了只要内心坚定,就能拥有自己的诗意栖居地;连接材料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我被老人的事迹和精神震撼了,也表达我对无私老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解析】18.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明月半墙”出自于《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意思是每月十五的夜里,明亮的月光洒满半面墙壁,桂花的影子杂乱地映在墙上,风一吹,影子也跟着摇曳,袅袅婷婷,十分可爱。再结合第⑥段“说到底,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也不过就是一轮皎洁明月,照耀在半截墙壁上”可知,标题的表层含义是:一轮皎洁明月,照耀在半截墙壁上。结合第⑨段“一方阁楼虽小,心灵世界却可以无限广袤”“这一方明月半墙,成了归有光的诗意栖居地”可知,外物不能阻挡心灵的广袤,无论么样的环境中,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战胜;结合第⑪段“世界纷繁阔大,然而我们也是天地间的鹪鹩,若能认定属于自己的一方树枝、半墙明月,就可不困于心,不乱于情,涵养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可知,只要心灵可以栖息,就会有明月照亮生活,就有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19.本题考查续写句子。续写句子要考虑上下文内容衔接,考虑上文的句子结构。依据省略号上文第③段“放空是为了接纳,自然万物轻微的絮语才有可能走入心中,它们也许是风吹竹林飒飒作响,也许是小鸟啄食的啁啾欢鸣,又或者是果坠湖中的叮咚清音……”可知,续写的句子应是“自然万物轻微的絮语”,续写形式应是:又或者是。示例:春蚕吞噬桑叶让自己快速成长的声音。20.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结合“我们也是天地间的鹪鹩”可知,本段运用的比喻的修辞,把“我们”比作“鹪鹩”,写人像小鸟一样,只需要一方树枝;结合“若能认定属于自己的一方树枝、半墙明月,就可不困于心,不乱于情,涵养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可知,作者想表达只要认定目标,心灵清明,就一定能有明月照耀,能有丰盈自足的生命姿态。21.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结合第⑨段“对一个15岁的读书少年来说,一方阁楼虽小,心灵世界却可以无限广袤。在此读书,习字,长啸,观景,嘈杂人事关在门外……这一方明月半墙,成了归有光的诗意栖居地”可知,这段话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叙述了少年归有光读书学习的事情,写少年归有光不在乎外界环境和生活的苦难,内心安定,不得俗世所扰,安守自己的志向,心灵世界丰盈自在,也有明月照耀;链接材料“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知,这是议论的表达方式;结合“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