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9月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宋)太祖善御豪杰,得人之死力。居常多幸讲武池,临流观习水战,因谓左右曰:“人皆言忘身为国,然死者人之所难,言之易耳。”时禁卫将帅军厢主皆侍侧,有天武厢主李进卿前对曰:“如臣者,令死即死耳。”遂跃入池中,上急令水工数十人救之,得免,几于委顿。左右内侍数十人,皆善武艺,伉健,人敌数夫,骑上下山如飞。上慰抚养育,无所不至,然未尝假其威权。泗洲槛生虎来献,上令以全羊臂与之,虎得全肉,决裂而食,气甚猛悍,欲观之也。俄口呿不合,视之,有骨横鲠喉中,上目左右,内侍李承训即引手探取,无所伤。尝因御五凤楼,有风禽罥东南角楼鸱尾上,上顾左右曰:“有能取之否?”一内侍,失其姓名,摄衣攀屋桷以登缘,历危险,取之以献,观者胆落,盖试其趫①捷也。
太祖始自总戎,为士众畏服,及践祚,善训戎旅,隶兵籍者多以配雄武军。自此或习试武艺,或角力斗殴,以较胜负,渐增俸缗,迁隶上军。十月后,骑兵皆侵晨出城习马,至暮归饲马,不令饱,虽苦寒,马常汗洽,耐辛苦,不甚肥盛。初议取蜀,有天武军主武超曰:“西川除在天上不可到,若舟车足迹可至,必取之耳。”士皆贾勇思奋,平蜀止六十日,用精兵才七千人。居常卫士直庐中,咸给以棊②枰,令对弈为乐,曰此徒端居终日无他思虑以此使之适情耳。”
太祖平蜀,择其亲兵骁勇者百余人,补内殿直,别立班院,号川殿直。南郊赏给,比本班减五千,遂相率击登闻鼓诉其事,上大怒曰:“朝廷给赐,自我而出,安有例哉?”尽捕连状者四十余人,斩于市,余悉配隶下军,遂废其班。一日,内酒坊火,悉以监官而下数十人弃市,诘得遗火卒,缚于火中,自是内司诸署,莫不整肃。(选自《杨文公谈苑》)
①趫(qiáo),指行动轻捷。②棊(qí),同“棋”,一种文娱用具。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太祖)曰A此徒B端居C终日D无他E思F虑G以此H使之I适情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厢,指军事单位,厢主是本级军事单位主帅,文中李进卿即为天武厢主帅。
B.假,指授予、给以,与《劝学》“假舆马者”中的“假”含义不同。
C.槛,指用笼子装,与《过秦论》“赢粮而景从”中的“景”用法相同。
D.践祚,指即位、登基,其中“祚”,与“门衰祚薄”中的“祚”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观看水战,因言生者难以誓死效忠,导致李进卿跳水自杀力证忠心,足见太祖善御豪杰的能力。
B.宋太祖示意内侍虎口中徒手取骨以及攀援屋檐获取凤禽的做法,都是为了试炼臣下身手是否矫健。
C.当卫士值宿时,宋太祖为他们提供棋盘消遣,体现出太祖对臣下的关心,这正是他被人敬畏的原因。
D.宋太祖训练的骑兵,天不亮就出城驯马,傍晚归来才喂马,严酷的训练大大提高了战马的耐受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士皆贾勇思奋,平蜀止六十日,用精兵才七千人。
(2)尽捕连状者四十余人,斩于市,余悉配隶下军,遂废其班。
14.宋太祖赵匡胤善于御下,请结合材料概括其具体表现。(3分)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于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于木敬上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0.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责己从严”中的“责”词义相同。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前往看望他,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挽救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的贤者,而翟璜却要官得官,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而自己虽然地位显赫,富有财富,但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2)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14.君子用兵,为什么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
材料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节选自《论语·先进》)
材料二: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优直,冠雄鸡,佩猴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普聩得过南子,慎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簧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7.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子路A为卫大夫B孔悝之邑宰C蒉聩D乃与孔悝作乱E谋F入孔悝家G遂与其徒H袭攻出公。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毋吾以也”中的“以”是“止”的意思,与“学不可以已”中的“已”意思相同。
B.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四马一车为一乘。
C.“因门人请为弟子”中的“因”是“通过”的意思,与“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因”意思相同。
D.“闻之而驰往”中的“驰”是“奔跑、快跑”的意思,与“文武争驰,在君无事”中的“驰”含义相同。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他曾经欺侮过孔子,但后来却被孔子的人格所感化并成为了孔子的学生。
B.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去向孔子辞行,孔子告诚他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应采用恭谨谦敬的仁政。
C.卫灵公去世后,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却不肯接受,他的理由是太子虽然逃亡了,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
D.卫国变乱,子羔死了后,恰好有使者入城,子路跟随回到卫城,与作乱者进行了面对面斗争。
10.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5分)
(2)子路日:“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綏而死。(4分)
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若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又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则以兼之矣。舅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
(选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战而不胜A则国亡B兵弱C身死D名E息F安G暇待H万世之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厌,指满足,与“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中“厌”字的意思相同。
B.“一时之权也”与“权,然后知轻重”(《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权”字的意思相同。
C.何伤,指损害了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何操”表示拿了什么,两者结构相同。
D.道,指说、讲,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种树郭橐驼传》)中“道”字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文公将与楚国人打仗,为楚国人多而自己国家人少而犯难,于是先后召来舅犯和雍季商议,雍季对舅犯的做法表示反对。
B.晋文公虽然对雍季的回答表示肯定,却采用舅犯的计谋和楚国人作战,并且打败了楚国,回朝后对舅犯和雍季都进行了封赏。
C.有人认为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晋文公的询问,韩非子对此进行了驳斥,认为是晋文公所问的问题过于宏大。
D.韩非子认为晋文公没有理解舅犯的话,舅犯所说的“不厌诈伪”是在打仗时用来对待敌军的计谋,是非常有用的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4分)
(2)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4分)
14.孔子(仲尼)和韩非子对晋文公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说明。(3分)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大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陆澄)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捡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稿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靡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王阳明《传习录》,有删改)
文本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有删减)
注:①陆澄:王阳明弟子,下文的“先生”即指王阳明。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解析相对应的字母。
凡A明不得B行C不去D须反E在自心F上G体H当I即J可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指懂得,用作动词,“亲贤臣”的“亲”指亲近,两者用法相同。
B.间,指间断,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间”词义相同。
C.廓清,文中与“克去”相近,指把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即“拔去病根”。
D.黄泉,指地下的泉水,与现在所说的“人死后所往之地”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仅要看得多、解得通,更要在内心上苦下功夫、仔细体会。
B.治学者的心绪安定后,就不要一味地悬空静坐,而要有意识地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C.扫尽心中杂念,在自我反省与自我审视上下功夫,达到意念专诚,才能天理纯全。
D.荀子与王阳明都是儒学大家,二者思想一脉相承,都强调初学者应“静心学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2))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
14.两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阶段测验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宋)太祖善御豪杰,得人之死力。居常多幸讲武池,临流观习水战,因谓左右曰:“人皆言忘身为国,然死者人之所难,言之易耳。”时禁卫将帅军厢主皆侍侧,有天武厢主李进卿前对曰:“如臣者,令死即死耳。”遂跃入池中,上急令水工数十人救之,得免,几于委顿。左右内侍数十人,皆善武艺,伉健,人敌数夫,骑上下山如飞。上慰抚养育,无所不至,然未尝假其威权。泗洲槛生虎来献,上令以全羊臂与之,虎得全肉,决裂而食,气甚猛悍,欲观之也。俄口呿不合,视之,有骨横鲠喉中,上目左右,内侍李承训即引手探取,无所伤。尝因御五凤楼,有风禽罥东南角楼鸱尾上,上顾左右曰:“有能取之否?”一内侍,失其姓名,摄衣攀屋桷以登缘,历危险,取之以献,观者胆落,盖试其趫①捷也。
太祖始自总戎,为士众畏服,及践祚,善训戎旅,隶兵籍者多以配雄武军。自此或习试武艺,或角力斗殴,以较胜负,渐增俸缗,迁隶上军。十月后,骑兵皆侵晨出城习马,至暮归饲马,不令饱,虽苦寒,马常汗洽,耐辛苦,不甚肥盛。初议取蜀,有天武军主武超曰:“西川除在天上不可到,若舟车足迹可至,必取之耳。”士皆贾勇思奋,平蜀止六十日,用精兵才七千人。居常卫士直庐中,咸给以棊②枰,令对弈为乐,曰此徒端居终日无他思虑以此使之适情耳。”
太祖平蜀,择其亲兵骁勇者百余人,补内殿直,别立班院,号川殿直。南郊赏给,比本班减五千,遂相率击登闻鼓诉其事,上大怒曰:“朝廷给赐,自我而出,安有例哉?”尽捕连状者四十余人,斩于市,余悉配隶下军,遂废其班。一日,内酒坊火,悉以监官而下数十人弃市,诘得遗火卒,缚于火中,自是内司诸署,莫不整肃。(选自《杨文公谈苑》)
①趫(qiáo),指行动轻捷。②棊(qí),同“棋”,一种文娱用具。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太祖)曰A此徒B端居C终日D无他E思F虑G以此H使之I适情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厢,指军事单位,厢主是本级军事单位主帅,文中李进卿即为天武厢主帅。
B.假,指授予、给以,与《劝学》“假舆马者”中的“假”含义不同。
C.槛,指用笼子装,与《过秦论》“赢粮而景从”中的“景”用法相同。
D.践祚,指即位、登基,其中“祚”,与“门衰祚薄”中的“祚”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祖观看水战,因言生者难以誓死效忠,导致李进卿跳水自杀力证忠心,足见太祖善御豪杰的能力。
B.宋太祖示意内侍虎口中徒手取骨以及攀援屋檐获取凤禽的做法,都是为了试炼臣下身手是否矫健。
C.当卫士值宿时,宋太祖为他们提供棋盘消遣,体现出太祖对臣下的关心,这正是他被人敬畏的原因。
D.宋太祖训练的骑兵,天不亮就出城驯马,傍晚归来才喂马,严酷的训练大大提高了战马的耐受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士皆贾勇思奋,平蜀止六十日,用精兵才七千人。
(2)尽捕连状者四十余人,斩于市,余悉配隶下军,遂废其班。
14.宋太祖赵匡胤善于御下,请结合材料概括其具体表现。(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A、D、G
11.C(槛,指用笼子装,名词作动词。景,通“影”,名词作状语)
12.C(关心体贴臣下是宋太祖被人敬畏的原因之一)
13.(1)士兵都鼓足勇气想要奋战,平定蜀国只用了六十天,用精锐部队才七千人。(4分,贾:原意为“卖”,此处为鼓足;平,平定;纔通“才”,仅仅,只)
(2)把一起诉讼的四十多人全部逮捕,在街市斩首,其余的全部充配下军,于是废黜这一班院。(4分,状:诉讼;配隶:充配;废:废黜,罢黜)
14.①任人唯才,鼓舞士气。
②关怀臣下,善得人心。
③赏罚分明,恩威并施。(3分,每条1分)
宋太祖赵匡胤善于驾驭英雄豪杰,能得到别人不顾性命地为之尽忠竭力。太祖平时多到讲武池,临流观习水战,于是就对左右的人说:“人们都说忘身为国,但是死是人们很难面对的,说的容易罢了。”当时禁卫将帅军厢主都在身边,有天武厢主李进卿上前回答说:“像我这样的人,让死就死了。”于是就跳入池中,太祖急忙让水工数十人救他,虽幸免一死,却也几近颓丧。左右侍卫数十人,都擅长武艺,体格强健,一人可抵挡数人,骑马上下山像飞一样。太祖安抚照料他们,无微不至,但从未给他们威势和权力。泗州用笼子进献来猛虎,太祖命令下人把一整只羊腿喂虎,老虎得到羊肉,撕裂吞食,气势凶猛强悍,要观赏它。不久老虎的口大张合不上,查看,发现有羊骨横着卡在老虎喉咙中,太祖示意左右侍臣,内侍李承训立即伸手掏取,没有受伤。太祖曾到五凤楼,有风禽(风筝)缠绕东南角楼鸱尾上,太祖环视左右侍臣说:“有能取下来的吗?”一个内侍,不知道他的姓名,提起衣服攀援屋椽登上屋檐,经历危险,取下风禽献给太祖,看的人吓破了胆,原来是要试手下身手敏捷的。
太祖最初担任军队总帅,被士兵敬服,等到登基做了皇帝,善于训练军队,招募成为士兵的大多安排在熊武军。从此有的练习武艺,有的徒手相搏,来比赛胜负,并据此逐渐增加俸钱,升迁隶属为上军。十月后,骑兵都清晨出城驯马,到晚上回来喂马,不让马吃饱,虽然天气酷寒,但马却经常满身大汗,耐得住辛苦,不太肥硕。初议攻取蜀地,有天武军主武超说:“西川除非在天上不可以到,如果车船足迹可以到达,一定能攻下。”士兵都鼓足勇气想奋战,平定蜀国只用了六十天,用精锐部队才七千人。平常卫士值宿时,太祖都给他们提供棋盘,让他们下棋取乐,说:“这样只是端坐终日,没有其他考虑,用下棋来使他们顺适性情罢了。”
太祖平定蜀地,选择骁勇的亲兵一百多人,任内殿直,另外立班院,号称川殿直。南郊祭祀赏赐,比本班减少了五千,于是他们一起击登闻鼓诉说这件事,皇上大怒,说:“朝廷赏赐,从我而出,哪里有先例呢?”把一起诉讼的四十多人全部逮捕,在街市斩首,其余的全部充配下军,于是废黜这一班院。一天,内酒坊失火,把监官以下的几十人全部在闹市斩首,问出失火的士兵,绑在火中,从此,内司各署,无不纪律严明。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①之,其仆曰:“君何为轼”曰:“此非段干木之闾欤段干木盖贤者也,吾安敢不轼段干木光乎德,寡人光乎地②;段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其仆曰:“然则君何不相之”于是文侯请相之,段于木不肯受。则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于是国人皆喜,相与诵之曰:“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居无几何,秦兴兵欲攻魏,司马唐谏秦君曰:“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魏文侯可谓善用兵矣。尝闻君子之用兵,莫见其形,而攻已成,其此之谓也。野人之用兵也,鼓声则似雷,号呼则动地,尘气充天,流矢如雨,扶伤舆死,履肠涉血,无罪之民,其死者量③于泽矣,而国之存亡、主之死生,犹未可知也,其离仁义亦远矣!魏文侯见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及见翟璜,踞于堂而与之言。翟璜不悦。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则不肯,禄之则不受。今汝欲官则相至,欲禄则上卿至。既受吾赏,又责吾礼,无乃难乎”
(节选自《吕氏春秋》)
材料二:
段干木者,晋人也。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同而轼。其仆问曰:“干木布衣也,君何轼”文侯曰:“段干木,贤者也。不移势利,怀君子之道,隐处穷巷,声驰千里。吾敢不轼乎干木先乎德,寡人先乎势;干木富乎义,寡人富乎财。势不若德贵,财不若义高。”又请为相,不肯。夫文侯名过齐桓公者盖能尊段于木敬上子夏友田子方故也。
(节选自皇甫谧《高士传》)
①轼:凭轼,古人乘车时表示敬意的动作。②地:指地位、权势。③量:满。
10.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夫文侯A名B过C齐桓公者D盖能尊E段干木F敬G卜子夏H友I田子方J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解释为“让……做相国”,和《鸿门宴》中“使子婴为相”中的“相”用法相同。
B.以为,解释为“认为”,和《过秦论》中“铸以为金人十二”中的“以为”词义不同。
C.责,解释为“要求”,和“求全责备”“责人从宽,责己从严”中的“责”词义相同。
D.布衣,指粗布做成的普通衣服,常用来代指平民百姓;文中指段干木是个平民百姓。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文侯听从车夫的建议,请段干木做国相,但段干木不肯接受。魏文侯就送给段干木优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前往看望他,此举受到国人的称赞。
B.和魏文侯用兵不同,鄙陋无知之人用兵,在战场上和敌人奋勇拼杀、一争高下,使无辜百姓尸横遍野,即便如此,也未必能挽救国家之亡、国君之死。
C.魏文侯对段干木敬重有加,而对翟璜却傲慢无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段干木是个看轻官位、俸禄的贤者,而翟璜却要官得官,要俸禄得俸禄。
D.魏文侯认为,段干木虽隐处穷巷,却声名远扬,而自己虽然地位显赫,富有财富,但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
(2)少贫且贱,守道不仕。魏文侯欲见,造其门,其逾墙而避。
14.君子用兵,为什么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3分)
10DFH
句意: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者……也”表判断,应在“者”后D处断开;
“尊段干木”“敬卜子夏”“友田子方”都是动宾结构,应在“木”后F处和“夏”后H处断开。
故在DFH处断句。
11.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错误。使动用法,让……做相国。/名词,丞相。句意: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让子婴做丞相。B.正确。认为。/用……做成。句意: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冶炼它们铸造成十二个铜人。C.正确。都是“要求”。句意:又要求我礼遇你。/对人对事过分挑剔,要求完美无缺。/对别人要求要宽,对自己要求要严。D.正确。故选A。
12.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理应对他凭轼以表敬意”错误,魏文侯礼敬段干木是因为段干木是个贤者,富有德义,并非因为自己“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而且原文也没有“声名远远比不上段干木”的意思。故选D。
13.(1)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恐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
(2)(段干木)年少时贫穷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相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礼”,礼敬;“莫”,没有谁;“无乃……乎”,恐怕……吧;“加兵”,用兵。(2)“贱”,地位低下;“仕”,做官;“造”,拜访;“逾”,翻越。
14.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中魏文侯对待段干木很尊敬,“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间而轼之”,并且请段干木做国相,被拒绝后“文侯乃致禄百万,而时往问之”,受到国人称赞,“吾君好正,段干木之敬;吾君好忠,段干木之隆”;当秦军想要攻打魏国时,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贤者也,而魏礼之,天下莫不闻,无乃不可加兵乎?”,秦君“以为然,乃案兵,不攻之”。由此可见,君子用兵,能够做到“莫见其形,而攻已成”,是因为君子礼遇贤者,心怀仁义,不战而屈人之兵。
参考译文:
材料一:
魏文侯从段干木居住的里巷经过,手扶车轼表示敬意,他的车夫说:“您为什么要扶轼致敬?”魏文侯说:“这不是段干木住的里巷吗?段干木是个贤者,我怎么敢不致敬呢?段干木在德行上显耀,而寡人只是在地位上显耀;段干木在道义上富有,而寡人只是在财物上富有。”他的车夫说:“既然如此,那么您为什么不让他做国相呢?”于是魏文侯就请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接受。文侯就送给他丰厚的俸禄,并且时常到他家里去探望他。于是国人都很高兴,共同吟咏道:“我们的国君喜欢正道,于是敬重段干木;我们的国君喜欢忠诚,于是推崇段干木。”过了没多久,秦国想出兵攻打魏国,司马唐劝谏秦君说:“段干木是个贤者,魏君礼敬他,天下没有谁不知道,怕不能对魏国用兵吧?”秦君认为司马唐说得很对,于是让军队停下,不再攻魏。魏文侯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曾听说君子用兵,没有看见军队的举动,而大功却已告成,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况啊。鄙陋无知的人用兵,则是鼓声如雷,喊声动地,烟尘满天,飞箭如雨,扶救伤兵,抬运死尸,踩着尸体,踏着血泊,无事百姓尸横遍野,而国家的存亡、君主的生死仍然不可预料,这种做法离仁义实在是太远了!魏文侯见段干木,站得很疲倦了也不敢休息。等到见翟璜的时候,就蹲在朝堂和他交谈。翟璜不高兴。魏文侯说:“段干木,我给他官住他不接受,我给他俸禄他不接受。现在你想做官就让你做了国相,想要俸禄就给了你上卿的俸禄。已经接受了我的赏赐,又要求我礼遇你,恐怕太难了吧?”
材料二:
段干木,是晋国人。(段干木)年少时贫穿且地位低下,坚守道义而不做官。魏文侯想见他,登门拜访。他翻墙躲避。魏文侯以对待客人的礼节对待他,外出经过他的住处,抚轼而立表示敬意。他的车夫问:“段干木是一介平民,您为什么对他扶轼致敬呢?”魏文侯说:“段干木,是个贤者,他不因为权势、利益而改变节操,心怀君子之道,虽隐居在偏僻的里巷,声名却远驰千里。我怎么敢不表示敬意呢?段干木以德行为先,而寡人以权势为先;段干木在德义上富有,而寡人在财富上富有。权势不如德行高尚,财富不如道义贵重。”文侯又请求段干木做国相,段干木不肯。魏文侯的名声超过齐桓公,大概是他尊重段干木、敬重卜子夏、以田子方为友的缘故啊。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8分)
材料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节选自《论语·先进》)
材料二:
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优直,冠雄鸡,佩猴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普聩得过南子,慎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簧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7.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3分)
子路A为卫大夫B孔悝之邑宰C蒉聩D乃与孔悝作乱E谋F入孔悝家G遂与其徒H袭攻出公。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毋吾以也”中的“以”是“止”的意思,与“学不可以已”中的“已”意思相同。
B.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乘,古时四马一车为一乘。
C.“因门人请为弟子”中的“因”是“通过”的意思,与“因人之力而敝之”中的“因”意思相同。
D.“闻之而驰往”中的“驰”是“奔跑、快跑”的意思,与“文武争驰,在君无事”中的“驰”含义相同。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比孔子小九岁,他曾经欺侮过孔子,但后来却被孔子的人格所感化并成为了孔子的学生。
B.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去向孔子辞行,孔子告诚他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应采用恭谨谦敬的仁政。
C.卫灵公去世后,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却不肯接受,他的理由是太子虽然逃亡了,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
D.卫国变乱,子羔死了后,恰好有使者入城,子路跟随回到卫城,与作乱者进行了面对面斗争。
10.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5分)
(2)子路日:“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綏而死。(4分)
7.CEG8.C9.D10.(1)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白白为他遭受祸殃。
(2)子路说:“君子可以死,但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一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悝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
“子路”是主语,“为”是动词,意思是“担任”,是谓语,“邑宰”是宾语,主谓宾俱全,结构完整,C处断;
“蒉聩”是主语,“与孔悝”是介宾短语做状语,“作乱”是谓语,构成主谓结构,结构完整,E处断;
“入”的宾语是“孔悝家”,宾语后断开,G处断。故CEG三处断开。
8.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理解文言词语意思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以”,前一个“以”通“已”,都是动词,止,停止,止,句意: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B.正确。
C.“意思相同”错误,意思不同。“因”,介词,通过。/动词,依靠。句意:通过孔子的门人请求做孔子的弟子。/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
D.正确。“驰”,都是动词,奔跑,快跑。句意: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文臣武将争先恐后前来效力,国君和大臣没有大事烦扰。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子羔死了后,恰好有使者入城”错误,文中“子羔卒去”意思是“子羔最终离开”,“卒”意思是“最终”,不是“死亡”。故选D
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去”,离开,逃离;“还”,回去;“空”,白白地。
(2)“冠”,帽子:“免”,脱离,掉落;“遂”,于是:“缨”,系帽子的带子。
参考译文:
材料二:
仲由,字子路,卞地人。比孔子小九岁。
子路性情粗朴,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性格直爽,头戴雄鸡式的帽子,佩戴着公猪皮装饰的宝剑,曾经欺凌孔子。孔子用礼乐慢慢地诱导他,后来,子路穿着儒服,带着拜师的礼物,通过孔子学生的引荐,请求作孔子的学生。
季康子问道:“仲由有仁德吗?”孔子答说:“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管理军政事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子路出任季氏的家臣,季孙问孔子说:“子路可以说是人臣了吗?”孔子回答说:“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臣子了。”
子路出任蒲邑的大夫,向孔子辞行。孔子说:“蒲邑勇武之士很多,又难治理。可是,我告诉你:恭谨谦敬,就可以驾驭勇武的人;宽厚清正,就可以亲近民众;恭谨清正而社会安静,就可以用来报效上司了。”
当初,卫灵公有位宠姬叫作南子。灵公的太子普聩得罪过她,害怕被谋杀就逃往国外。等到灵公去世,夫人南子想让公子郢继承王位。公子郢不肯接受,说:“太子虽然逃亡了,太子的儿子辄还在。”于是卫国立了辄为国君,这就是卫出公。出公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蒉聩一直留在国外,不能够回来。这时子路担任卫国大夫孔悝采邑的长官。蒉聩就和孔悝同作乱,想办法带人潜入孔家,就和他的党徒去袭击卫出公。出公逃往鲁国,蒉聩进宫继位,这就是卫庄公。当孔悝作乱时,子路还有事在外,听到这个消息就立刻赶回来。子羔从卫国城门出来,正好相遇,对子路说:“卫出公逃走了,城门已经关闭,您可以回去了,不要白白为他遭受祸殃。”子路说:“吃着人家的粮食就不能回避人家的灾难。”子羔终于离去了。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找到蒉聩,蒉聩和孔悝都在台上。子路说:“大王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蒉聩不听从他的劝说。于是子路要放火烧台,蒉聩害怕了,于是叫石乞、壶黡到台下去攻打子路,斩断了子路的帽带。子路说:“君子可以死,帽子不能掉下来。”说完系好帽子就死了。
孔子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说:“唉呀,仲由死了!”不久,果真传来了他的死讯。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文公曰:“善。”辞雍季,以舅犯之谋与楚人战以败之。归而行爵,先雍季而后舅犯。群臣曰:“城濮之事,舅犯谋也。夫用其言而后其身,可乎”文公曰:“此非若所知也。夫舅犯言,一时之权也;雍季言,万世之利也。”仲尼闻之,曰:“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
或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凡对问者,有因问小大缓急而对也。所问高大,而对以卑狭,则明主弗受也。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且文公不知一时之权,又不知万世之利。战而胜,则国安而身定,兵强而威立,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安暇待万世之利待万世之利,在今日之胜;今日之胜,在诈于敌;诈敌,万世之利而已。故曰:雍季之对,不当文公之问。且文公又不知舅犯之言。舅犯所谓“不厌诈伪”者,不谓诈其民,谓诈其敌也。敌者,所伐之国也,后虽无复,何伤哉文公之所以先雍季者,以其功耶则所以胜楚破军者,舅犯之谋也。以其善言耶则雍季乃道其“后之无复”也,此未有善言也。舅犯则以兼之矣。舅犯曰“繁礼君子,不厌忠信”者:忠,所以爱其下也;信,所以不欺其民也。夫既以爱而不欺矣,言孰善于此然必曰“出于诈伪”者,军旅之计也。舅犯前有善言,后有战胜,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文公之霸,不亦宜乎”仲尼不知善赏也。
(选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解析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战而不胜A则国亡B兵弱C身死D名E息F安G暇待H万世之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厌,指满足,与“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中“厌”字的意思相同。
B.“一时之权也”与“权,然后知轻重”(《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权”字的意思相同。
C.何伤,指损害了什么,“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中“何操”表示拿了什么,两者结构相同。
D.道,指说、讲,与“以子之道,移之官理”(《种树郭橐驼传》)中“道”字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文公将与楚国人打仗,为楚国人多而自己国家人少而犯难,于是先后召来舅犯和雍季商议,雍季对舅犯的做法表示反对。
B.晋文公虽然对雍季的回答表示肯定,却采用舅犯的计谋和楚国人作战,并且打败了楚国,回朝后对舅犯和雍季都进行了封赏。
C.有人认为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晋文公的询问,韩非子对此进行了驳斥,认为是晋文公所问的问题过于宏大。
D.韩非子认为晋文公没有理解舅犯的话,舅犯所说的“不厌诈伪”是在打仗时用来对待敌军的计谋,是非常有用的话。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4分)
(2)虽有后复,莫大于此,万世之利奚患不至(4分)
14.孔子(仲尼)和韩非子对晋文公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有何不同看法请简要说明。(3分)
10.ACF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战而不胜,则国亡兵弱,身死名息,安暇待万世之利
11.B本题考查古代文言知识的能力。权,前者指权宜的计策,后者指称量。
12.C.“韩非子对此进行了驳斥,认为是晋文公所问的问题过于宏大”错,原文“今文公问‘以少遇众’,而对曰‘后必无复’,此非所以应也”,可见韩非子也认为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晋文公的询问。
13.(1)放火来焚烧山林,尽管暂时能打获到很多野兽,但是最终会到无兽可猎的地步。(“田”,通“畋”,打猎;“偷取”,暂时获取。各1分,句意2分)
(2)即使以后再有用这种方法来获利的情况,也没有会比这次战胜敌人的利益更大的了,还忧虑什么流传千古的利益不能到来呢(“虽”,即使;“莫”,没有;“患”,忧虑。各1分,句意1分)
14.①孔子认为晋文公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是对的,说明晋文公既懂得暂时的变通,又懂得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②韩非子认为晋文公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是错误的,应该先奖赏舅犯。(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3分,大意相同即可)
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概括相关内容要抓住文本的主要信息,本题的主要信息在“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与“故舅犯有二功而后论,雍季无一焉而先赏”两处。
晋文公将与楚国人打仗,召舅犯来咨询这件事,说:“我将要和楚国人打仗,他们人多而我们人少,对此该怎么办”舅犯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多礼的君子,不满足地追求忠诚老实;作战的时候,却不厌烦欺骗诡诈。’您就用欺骗他们的手段好了。”文公辞退了舅犯,便召雍季来咨询这件事,说:“我将要和楚国人打仗,他们人多而我们人少,对此该怎么办”雍季回答说:“焚烧树林来打猎,暂且获得了较多的野兽,但以后在这里就肯定打不到野兽了;用欺诈的手段来对待民众,且取得了暂时的利益,但以后肯定不能再用这种办法来获利了。”文公说:“好。”辞退了雍季后,文公用舅犯的计谋和楚国人作战而把他们打败了。回来以后奖赏爵禄,先赏雍季而后赏舅犯。大臣们说:“城濮的战事,是靠了舅犯的计谋。采用了他的建议而奖赏时却把他排在后面,合适吗”文公说:“这不是你们所能懂得的。舅犯的话,是暂时的变通;雍季的话,才关系到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啊。”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晋文公称霸天下,是理所当然的啊!他既懂得暂时的变通,又懂得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
有人说: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文公的询问。凡是回答问题,关键在于根据所问问题的大小缓急来回答。如果所问的问题高尚宏大,而臣下用低下狭隘的话来回答,那么英明的君主是不会接受的。现在文公问“如何用人少来对付人多”,而雍季却回答说“以后肯定不能再用这种办法来获利了”,这并不是用来回答问题的话。而且,文公既不懂得暂时的变通,又不懂得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打仗打赢了,那么国家安全而君主本身的地位也稳定了,兵力强大而君主的威望也树立起来了,即使以后再有用这种方法来获利的情况,也没有会比这次战胜敌人的利益更大的了,还忧虑什么流传千古的利益不能到来呢如果这次战争没打赢,那么国家就会灭亡而兵力就会衰弱,君主就会身死名灭,哪有空闲去等待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呢希望获得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关键就在于今日的胜利;而要取得今日的胜利,就在于欺骗敌人;所以欺骗敌人,也就成全了流传千古的长远利益。所以说:雍季的回答,没有针对文公的询问。再说,文公也没有懂得舅犯的话。舅犯所谓“不厌烦欺骗诡诈”,并不是说要欺骗自己的民众,而是说去欺骗自己的敌人。敌人,是自己所要讨伐的国家,以后即使不能再用这样的办法去获利,又损害了什么呢之所以文公先赏雍季,是因为雍季有功劳吗但是用来战胜楚国打败楚军的,是舅犯的计谋啊。是因为他说了有用的好话吗但雍季就说了那一句“以后肯定不能再用这种办法来获利了”,他这个人并没有说什么有用的好话啊。舅犯倒已经兼有了功劳和很好的言论。舅犯所说的“多礼的君子,不满足地追求忠诚老实”:这忠诚,是用来爱护自己的部下的;这老实,是用来不欺骗自己的民众的。已经爱护部下而不欺骗民众了,还有什么言论比这更好的呢但他一定要说“战胜楚军的办法来自欺骗诡诈”,那是军队打仗的计谋啊。舅犯在战前讲了有用的好话,在后来又有了使战争获胜的实绩,所以舅犯有了两样功劳却被放在后面加以评定奖赏,雍季在言论和实绩方面一样功劳都没有却先受到了奖赏。孔子还说什么“文公称霸天下,不也是应该的吗”孔子实在不懂得什么是正确的奖赏啊。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大单元测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陆澄)问:“看书不能明,如何”?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一日,论为学功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捡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稿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靡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王阳明《传习录》,有删改)
文本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有删减)
注:①陆澄:王阳明弟子,下文的“先生”即指王阳明。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在答题卡方框内依次填入与正确解析相对应的字母。
凡A明不得B行C不去D须反E在自心F上G体H当I即J可通。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指懂得,用作动词,“亲贤臣”的“亲”指亲近,两者用法相同。
B.间,指间断,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间”词义相同。
C.廓清,文中与“克去”相近,指把私心杂念彻底清除,即“拔去病根”。
D.黄泉,指地下的泉水,与现在所说的“人死后所往之地”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阳明认为,做学问不仅要看得多、解得通,更要在内心上苦下功夫、仔细体会。
B.治学者的心绪安定后,就不要一味地悬空静坐,而要有意识地反省体察克制私欲。
C.扫尽心中杂念,在自我反省与自我审视上下功夫,达到意念专诚,才能天理纯全。
D.荀子与王阳明都是儒学大家,二者思想一脉相承,都强调初学者应“静心学习”。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
(2))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
14.两则材料都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0.BDI11.B12.D
13.(1)这只是在文字句义上死抠,所以读不懂。
(2)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的时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2017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度灯具安装施工合同
- 出国留学贷款代理服务协议2024
- 二零二四年度云计算平台建设与运营合作协议2篇
- 2024年度建筑施工合同标的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2篇
- 拆墙施工2024年度合同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农业种植与技术指导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技术服务合同标的及履行细则2篇
- 二零二四年度艺人经纪合同(含演出及广告代言)
- 二零二四年度碧桂园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合同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卷(行政执法)答案和解析
- 儿童故事小壁虎借尾巴ppt课件
- 110kV终端变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
- 协会第五届换届选举筹备工作汇报
- 接触网基础知识
- 渠道划分及成功图像执行培训课件
- WTO专题(原产地规则)
- 人教版四年级上英语单词默写表-
- 危重患者抢救护理
- 浅谈小学音乐课中实施合作教学的策略
- 宣传片验收单.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