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山东省滨州市惠民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这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传统的差序格局包含着富有等级的、纵向的、刚性的序,它强调人们必须服从权威、服从礼制统治。而网络社会的发展,正淡化着等级意识。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匿名的社会,它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CMC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交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
网络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空的特点。超时空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得“弱关系”得到发展。虽然差序格局具有扩张性的特点,即差序圈层的向外扩散,但人们的交往范围始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交往的对象往往与自己有血缘或地缘关系。血缘、地缘这些先赋性的关系称为强关系。与此相对的是弱关系,即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交往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在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不一样,网上交到的朋友一般都是“泛泛之交”。
(摘编自黄凯妮《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费孝通用“捆柴”譬喻,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常常由若干人组成,同一团体中,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同。
B.家庭作为团体,在西洋界限分明,而在中国比较模糊,故汉语“阖第光临”的“第”很少人说清楚包括何人。
C.中国人之所以对世态炎凉深有感触,是因为自己的势力发生变化了,周围的社会圈子也会随之变大或变小。
D.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往已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交往的对象更加宽泛,不再局限于有血缘或地缘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差序格局的特性,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各有偏重。
B.《礼记》所讲的“十伦”,指的是差等,是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
C.费孝通认为,西方的“自我主义”与中国的“个人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D.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在现代社会依然没有失去生命力,它能让人际关系相对牢靠。
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选项,最不能体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内涵的是______
A.应天知府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薛两大家族,明知英莲是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仍然放任薛蟠强行将英莲抢走。
B.探春处于主人地位,其生母赵姨娘只是奴才,赵姨娘希望多给弟弟赵国基安葬费,探春主奴分明,毅然拒绝。
C.晚上吃饭时,桌子两边四张空椅,王熙凤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推让,贾母解释道,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
D.元春在正室与众人相见,她一手搀贾母,一人搀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等在旁围绕,外眷薛姨妈、宝钗、黛玉未敢擅入。
4.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5.“五服”,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最重的丧服,由儿子穿着,服丧三年;缌麻最轻,由较远的亲属穿着,服期三月。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五服”制度是怎样体现“差序格局”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高粱(节选)
莫言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确实是这样,胶平公路修筑到我们这里时,遍野的高粱只长到齐人腰高。平原北边的白马山上,那块白色的马状巨石,在我们村头上看得清清楚楚。锄高粱的农民们抬头见白马,低头见黑土,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风传着日本人要在平原修路,村里人早就惶惶不安,焦急地等待着大祸降临。日本人说来就来。
日本鬼子带着伪军到我们村里抓民夫拉骡马时,我父亲还在睡觉。他是被烧酒作坊那边的吵闹声惊醒的。奶奶拉着父亲的手,颠着两只笋尖般的小脚,跑到烧酒作坊院里去。当时,我家烧酒作坊院子里,摆着十几口大瓮,瓮里满装着优质白酒,酒香飘遍全村。两个穿黄衣的日本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院子里站着。两个穿黑衣的中国人肩背着枪,正要解栓在楸树上的两头大黑骡子。罗汉大爷一次一次地扑向那个解缰绳的小个子伪军,但一次一次地都被那个大个子伪军用枪筒子戳退。初夏天气,罗汉大爷只穿一件单衫,袒露的胸膛上布满被枪口戳出的紫红圆圈。
罗汉大爷说:“弟兄们,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大个子伪军说:“老畜生,滚到一边去。”
罗汉大爷说:“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
伪军说:“再吵嚷就毙了你个小舅子!”
日本兵端着枪,像泥神一样。
奶奶和我父亲一进院,罗汉大爷就说:“他们要拉咱的骡子。”
奶奶说:“先生,我们是良民。”
日本兵眯着眼睛对奶奶笑。
小个子伪军把骡子解开,用力牵扯,骡子倔强地高昂着头,死死不肯移步。大个子伪军上去用枪戳骡子屁股,骡子愤怒起蹄,明亮的蹄铁趵起泥土,溅了伪军一脸。
大个子伪军拉了一下枪栓,用枪指着罗汉大爷,大叫:“老混蛋,你来牵,牵到工地上去。”罗汉大爷蹲在地上,一气不吭。
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在罗汉大爷眼前晃着,鬼子说:“呜哩哇啦哑啦哩呜!”罗汉大爷看着在眼前乱晃的贼亮的刺刀,一屁股坐在地上。鬼子兵把枪往前一送,锋快的刺刀下刃在罗汉大爷光溜溜的头皮上豁开一条白口子。
奶奶哆嗦成一团,说:“大叔,你,给他们牵去吧。”
一个鬼子兵慢慢向奶奶面前靠。父亲看到这个鬼子兵是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两只大眼睛漆黑发亮,笑的时候,嘴唇上翻,露出一只黄牙。奶奶跌跌撞撞地往罗汉大爷身后退。罗汉大爷头上的白口子里流出了血,满头挂色。两个日本兵笑着靠上来。奶奶在罗汉大爷的血头上按了两巴掌,随即往脸上两抹,又一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疯疯颠颠地跳起来。奶奶的模样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日本兵愕然止步。小个子伪军说:“太君,这个女人,大大的疯了的有。”
鬼子兵咕噜着,对着我奶奶的头上开了一枪。奶奶坐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大个子伪军把罗汉大爷用枪逼起来。罗汉大爷从小个子伪军手里接过骡子缰绳。骡子昂着头,腿抖着,跟着罗汉大爷走出院子。街上乱纷纷跑着骡马牛羊。
奶奶没疯。鬼子和伪军刚一出院,奶奶就揭开一只瓮的木盖子,在平静如镜面的高粱烧酒里,看到一张骇人的血脸。父亲看到泪水在奶奶腮上流过,就变红了。奶奶用烧酒洗了脸,把一瓮酒都洗红了。
罗汉大爷跟骡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高粱地里,已开出一截路胎子。墨水河南边的公路已差不多修好,大车小车从新修好的路上挤过来,车上载着石头黄沙,都卸在河南岸。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日本人要在河上架一座大石桥。公路两侧,宽大的两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铺了层绿毡。河北的高粱地里,在刚用黑土弄出个模样的路两边,有几十匹骡马拉着碌碡,从海一样高粱地里,压出两大片平坦的空地,破坏着与工地紧密相连的青纱帐。骡马都有人牵着,在高粱地里来来回回地走。各色的碌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汁液把它们湿透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采用古诗和普通语句组合的形式,新奇独特,传达百姓因平静生活被日寇打乱的愁苦情绪。
B.骡子被伪军牵拉时,高昂着头,不肯移步,后来还愤怒扬蹄,趵起的泥土,溅了伪军一脸,表明连牲畜也不愿与侵略者合作。
C.奶奶随机应变,一改之前的胆怯,把罗汉大爷的血抹到脸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假装疯癫跳起来,从而成功保护了自己。
D.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高粱》,但情节相对完整,以烧酒作坊为点,由点及面,再现了日寇在高密抓民夫拉骡马的史实。
7.关于文中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罗汉大爷的请求,既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忠诚,也表现了对敌人抢掠行径的隐忍和反抗。
B.大个子伪军用“老畜生”“老混蛋”称呼刘罗汉,表现了敌人的横行霸道、飞扬跋扈。
C.奶奶辩白说“先生,我们是良民”,最后答应敌人牵走骡子,表现了奶奶的聪明机警。
D.奶奶的模样似人似鬼,小个子伪军报告说奶奶疯了,客观上有助于解除奶奶的危机。
8.文中多次写到“高粱”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画线句子简要分析。
9.第二段插入了县志记载,有什么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愍帝建兴元年。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言于睿曰:“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给千人廪,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祖逖将韩潜与后赵将桃豹分据陈川故城,相守四旬。逖以布囊盛土如米状,使千余人运上台,又使数人担米息于道。豹兵逐之,弃担而走。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别将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豹宵遁,屯东燕城。逖使潜进屯封丘以逼之。冯铁据二台,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土渐蹙。
先是,赵固、上官巴等互相攻击,逖驰使和解之,示以祸福,遂皆受逖节度。诏加逖镇西将军。逖在军,与将士同甘苦,约己务施,劝课农桑,抚纳新附,虽疏贱者皆结以恩礼。河上诸坞先有任子在后赵者,皆听两属,时遣游军伪抄之,明其未附。坞主皆感恩,后赵有异谋,辄密以告,由是多所克获,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逖练兵积谷,为取河北之计。后赵王石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逖牙门童建杀新蔡内史周密降于后赵,勒斩之,送首于逖曰:“叛臣逃吏,吾之深仇。将军之恶,犹吾恶也。”逖深德之。自是后赵人叛归逖者,逖皆不纳,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边境之间,稍得休息。
九月壬寅,卒于雍丘。豫州士女若丧父母,谯、梁间皆为立祠。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祖逖北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别将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B.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别将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C.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别将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D.豹兵久饥/得米/以为逖士/众丰饱/益惧后赵将刘夜堂以驴千头运粮馈豹/逖使韩潜及别将冯铁邀击于汴水/尽获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主簿,古代官职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簿籍及印鉴的佐吏。
B.河北,指地区名,即今河北省一带,是古代中原的核心区域。
C.互市,中国历史上中央或地方朝廷与外国或异族之间贸易的通称。
D.立祠,即建立祠堂之意。祠堂,后世建立祭祀祖宗或先贤的庙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祖逖积极备战,让后赵王石勒担忧,石勒写信祖逖请求通商,祖逖没有回信,但听任双方贸易往来;石勒送还晋朝逃叛者的首级,使祖逖感激,缓和了双方关系。
B.祖逖部将与后赵军队对峙,祖逖设下计谋,用布袋装土伪装成大米,成功地威慑了敌人;后来又派军人截获了敌人的粮食,迫使敌人逃窜。
C.祖逖与将士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发展生产,待人平等;他因对黄河流域的坞主有恩,获得回报,使得黄河以北很多人归顺晋朝。
D.祖遂从小志向远大,不愿苟且偷安,他义正词严地提出收复半壁河山,拯救中原的强烈要求,“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等历史典故与他有关。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②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14.后赵石勒担忧祖逖准备收复黄河以北的土地,采取了哪些做法示好祖逖缓和双方关系?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两个小题。
梦后寄欧阳永叔①
梅尧臣
不趁常参②久,安眠向旧溪。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
适往言犹在,浮生理可齐。山王③今已贵,肯听竹禽啼。
解释:①永叔:欧阳修的字。写作此诗时,梅尧臣居母丧,即将服阙。欧阳修在京任翰林学士。②常参: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见皇帝,称常参。古代早朝时间一般是五更天,臣子鸡鸣时即起动身。③山王:山指山涛,王指王戎。山涛,官吏部尚书,王戎,官司徒、尚书令。山涛曾举荐嵇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诗歌首联先从未入梦时写起,交代自己赋闲已久、安居在故乡的情况,作为梦的背景,属于实写。
B.诗歌颔联承接“安眠向旧溪”而来,主要写了诗人梦回京城与朋友欧阳修相见的场景,整联是虚写。
C.颈联上句写梦后记忆,梦醒之后梦中相见所说之言仍记忆犹新,下句转说人生道理若此,意蕴深长。
D.尾联用竹林七贤中山涛、王戎来比欧阳修,以听竹禽啼鸣代指闲散自在的赋闲生活竹禽,亦可指诗人自己。
16.梅尧臣被称作宋诗的“开山鼻祖”,作诗力求平淡含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本诗中你读出了哪些“不尽之意”?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分析。
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2023高一下·惠民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停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
(2)文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3)《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五、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
18.(2022高一下·济宁期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豆瓣上的“马上学会小组”非常火爆,短时间内发展了很多组员。组员们讨论分享自己快速学会一样事物的经历,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参考,其中有日常生活的技巧、工作学习的技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30秒快速套被子”“一周内提高打字速度”“一个早起小妙招”……对于这一现象,有人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年轻人快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分享意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学习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走马观花、急于求成的学习方式不宜提倡。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六、其他(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代汉语(特指书面语)最大的特点就是①______,用它写作诗歌和散文,可以达到回味无穷的境界。同样是写风雪夜归,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虽然它们都达到了卓越的艺术境界,但是谁更精致更上口,②______。音韵和谐、音节齐整的唐诗宋词作为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跟古代汉语的这个特点密不可分。但是古代汉语也有明显的短板,它不太适合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科学原理的表述方面,也有些③______。例如“圜,一中同长也”“方,柱隅相讙也”,刚刚启蒙的孩子很难理解“中”指圆心,“长”指半径的长度;也很难理解“柱隅”就是直角,“相讙”就是相匝的意思。民间当然不会用这样的交际工具,它不仅会抑制理论科学的发展,也会叫三百六十行的师傅们无法授徒,他们得用各自时期的白话——要知道,中国古代理论科学无法与古希腊罗马相比,但在各种工艺上,却长期领先。,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白两种语言环境作用的结果。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1.下列句子中的“仿佛”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仿佛”,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我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
B.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这暗示性仿佛概念的影子,它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如果就不会察觉到它的存在。
D.那炯炯的目光,宽阔的额头,仿佛表明他一定能运用他的智慧和毅力,战胜科学上的一切困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楼梦》中的建筑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红楼梦》整体艺术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古人认为完美的园林景观应该①______。《红楼梦》中大观园的设计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极富自然情趣。
同时,园子里每一座院落的建筑格调,②______。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③______,“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幽静”,自然情趣流泻而出,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蘅芜苑,一眼望去,清凉瓦舍,但透过院内各种香草,素净无华,把宝钗安份随时、不流于俗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每一座庭院都与人物合二为一,不分彼此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3.“稻香村”是《红楼梦》大观园中的一处建筑,后来成为李纨的居所。阅读下面的文字,分析“稻香村”是如何体现庭院与人物“合二为一,不分彼此”的?
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回)
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解析解答部分
1.A
2.C
3.C
4.①等级意识淡化。原因: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开放性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②“弱关系”得到发展。原因:网络社会下人际关系超时空的特点扩大了交际范围。
5.①“五服”制度通过不同的丧服和服丧时间体现血缘上的亲疏远近关系。②这种关系发生在亲属关系中,以死者为中心,类似向外推的水波纹结构。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述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同”错误。原文“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可知每个人的身份是不同的,并且如果有等级的分别,也是有规定的,可知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相同表述错误。
故解析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西方的‘自我主义’与中国的‘个人主义’”错误。原文“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可知我国是“自我主义”西方是“个人主义”。
故解析为: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ABD均能体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内涵;
C.体现的是待客之礼。
故解析为: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传统的差序格局包含着富有等级的、纵向的、刚性的序,它强调人们必须服从权威、服从礼制统治。而网络社会的发展,正淡化着等级意识。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匿名的社会,它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CMC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交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可知,传统的差序格局等级意识强烈,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这种等级意识逐渐被淡化。
根据原文“网络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空的特点。超时空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得‘弱关系’得到发展可知,弱关系”得到发展,原因在于网络社会下人际关系超时空的特点扩大了交际范围。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的能力。根据原文“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可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发生的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因此“五服”制度根据丧服不同和服丧时间体现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关系。
根据原文“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可知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类似水波纹一般。因此“五服”制度依据这种关系发生在亲属关系中,以死者为中心,来决定谁来丧服和服丧时间,这是一种类似向外推的水波纹结构。
6.B
7.C
8.①红高粱作为百姓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象征着蓬勃旺盛的原始生命力。②红高粱尚未成熟就遭到破坏,象征着广大人民深陷日寇侵略,被不断压迫和摧残的残酷现实。
9.①简略交代历史背景和刘罗汉的事迹、遭遇,让读者提前感知,获得初步印象。②县志记载和小说内容相互印证、补充,形成两种不同文本分叙同一事件的叙事方式,拓展审美体验。③说明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有史料记载支撑,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述艺术;小说;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体会词语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词语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词语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述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词语的真实含意。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表明连牲畜也不愿与侵略者合作”错误。骡子只是本能的反抗。
故解析为:B。
7.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的能力。C.“表现了奶奶的聪明机警”错误。原文“先生,我们是良民”只是奶奶陈述自己的身份,并无深意,不能就此看出奶奶的聪明机智。
故解析为:C。
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原文“长七十里宽六十里的低洼平原上,除了点缀着几十个村庄,纵横着两条河流,曲折着几十条乡间土路外,绿浪般招展着的全是高粱”,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高粱的姿态,可以看出种植高粱的范围之广之大,红高粱是当地百姓生存的粮食作物。原文“确实是这样,胶平公路修筑到我们这里时,遍野的高粱只长到齐人腰高”可以看出高粱处于蓬勃生长的状态。因此可知红高粱作为百姓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象征着蓬勃旺盛的原始生命力。
原文“确实是这样,胶平公路修筑到我们这里时,遍野的高粱只长到齐人腰高”“公路两侧,宽大的两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铺了层绿毡。河北的高粱地里,在刚用黑土弄出个模样的路两边,有几十匹骡马拉着碌碡,从海一样高粱地里,压出两大片平坦的空地,破坏着与工地紧密相连的青纱帐”“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碌碡和不带棱槽的石滚子反复镇压”因为修路还处于生长过程中的高粱就被无情的碾压,日本人根本不顾百姓的阻挠,碾压高粱,就如同在摧残老百姓。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原文“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让我们感受到刘罗汉面对死亡时大无畏、无所畏惧的气概,给读者一个整体的印象。
原文“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向我们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说明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原文记载了刘罗汉最后被抓去修路,县志记载交代了刘罗汉的结局,两者相得益彰,更能向读者展示人物形象。
10.B
11.B
12.C
13.①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有大礼节不回避小的责备。
②祖逖不回复他的书信,但是听任双方来往贸易,因而获得了十倍的利润。
14.①让幽州守吏为祖逖修葺祖父和父亲的陵墓,并安排人守坟;②写信给祖逖,要求互通使节和开放贸易;③送还晋朝逃叛者的首级。
文学常识;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解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晋愍帝建兴元年。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谘祭酒。祖逖对司马睿说:“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派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向没有北伐的志向,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长江,船行驶到江心时,祖逖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祖逖的部将韩潜和后赵的将军桃豹分别占据陈川老城,双方相持坚守达四十天。祖逖用许多布袋盛土,好像盛满粮米的样子,派一千多人输运到台上,又让一些人担挑真米,在路边休息。桃豹的士兵追来,祖逖的部下丢下担子逃走。桃豹的士卒挨饿已有很长时间,得到粮米,便以为祖逖的部众生活丰饱,心中更为恐惧。后赵将领刘夜堂用一千头驴子为桃豹运来军粮,祖逖派遣韩潜和别将冯铁在汴水截击,全数劫获。桃豹因此连夜遁逃,驻屯于东燕城。祖逖让韩潜进军驻扎在封丘,威逼桃豹。冯铁占据了陈川老城的东、西二台,祖逖则镇守雍丘,多次派遣士兵截击后赵军队,后赵国镇守的士兵归降祖逖的很多,后赵所占的领土日渐缩小。
先前,赵固、上官巴等人互相攻战,祖逖派遣使者前往让他们和解,向他们指明利害关系,这些人便都接受祖逖的调遣。皇帝下诏授予祖逖镇西将军。祖逖在军中,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鼓励、督促农业生产,抚慰安置新近归附的兵民,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贱的人也施恩礼遇去结交他们。黄河流域的许多坞堡,只要是此前有人质被扣留在后赵的,都听任他们同时归属后赵和晋朝,并且不时派遣流动作战的军队佯装抄掠,以表明他们并未归附自己。坞主们都感恩戴德,只要后赵有什么异常举动,总是秘密传告祖逖,因此战事常胜,俘获良多,从黄河以南,士民大多背叛后赵而归附晋朝。祖逖训练士兵,积蓄粮食,为收复黄河以北的失地做准备。后赵王石勒为此忧患,于是下令让幽州守吏为祖逖修葺祖父和父亲的陵墓。安置两户人家看守坟冢,然后写信给祖逖,要求互通使节和开放贸易。祖逖不回复他的信,但是听任双方来往贸易,因而获取了十倍的利润。祖逖的牙门童建杀死新蔡内史周密,投降后赵,石勒将童建斩首,把首级送给祖逖说:“叛臣逃吏,是我深以为恨的。将军憎恶的人,也是我所憎恶的人。”祖逖深为感动。从此凡后赵叛降归附的人,祖逖都不接纳,禁止众将侵犯、攻掠后赵民众,两国边境之间,逐渐得以休养生息。
九月壬寅,祖逖在雍丘去世。豫州的男女百姓都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谯国、梁国之间都为祖逖建立祠堂。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桃豹的士卒挨饿已有很长时间,得到粮米,便以为祖逖的部众生活丰饱,心中更为恐惧。后赵将领刘夜堂用一千头驴子为桃豹运来军粮,祖逖派遣韩潜和别将冯铁在汴水截击,全数劫获。
“以为逖士众丰饱”是一句完整的话,“士众”是一个词,“部众”的意思,中间不能分开,排除AD;
“益惧”省略了主语“豹兵”,和“后赵将刘夜堂……”是两件事,之间要停顿,排除C。
故解析为:B。
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即今河北省一带”说法错误,“河北”在文中是指黄河以北地区,并非是今天的河北省。
故解析为: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使得黄河以北很多人归顺晋朝”错误,原文为“坞主皆感恩,后赵有异谋,辄密以告,由是多所克获,自河以南多叛后赵归于晋”,可知应是黄河以南很多人归顺晋朝。
故解析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①“大行”,指干大事;“细谨”,小的礼节;“辞”,推辞,这里有避开,回避的意思;“小让”,小的责备。
②“报”,回复;“听”,听任;“收”,获取。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可知让幽州守吏为祖逖修葺祖父和父亲的陵墓,并安排人守坟;写信祖逖要求互通使节和开放贸易;
由“逖牙门童建杀新蔡内史周密降于后赵,勒斩之,送首于逖曰……”可知送还晋朝逃叛者的首级。
15.B
16.①对朋友欧阳修的思念之情。②渴望被朝廷复用之情。③希望朋友欧阳修富贵勿忘贫贱之交,暗寓希望朋友提携相助之情。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学生在看标题、看、看注解、看意象、看情感关键字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内容、情感、手法和语言特色,然后逐个选项浏览,比对原文,看是否有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感情概括不准等错误。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赏析题,要细心捕捉诗词字里行间的情感信息,找出能传达情感的人象、物象、景象加以揣摩,感受的情感。具体答题格式是“通过什么+抒发(寄寓)什么感情”。
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主要写了诗人梦回京城与朋友欧阳修相见的场景,整联是虚写”错误。“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意思是晚上梦中又回到了千里外的京城,与你相会;梦醒时已是五更,鸡鸣阵阵,落月照着屋梁。所以,主要写的不仅有梦中场景还有梦后的真实环境,不仅是虚写,有虚有实。
故解析为:B。
16.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依据首联“不趁常参久”和颔联“五更千里梦,残月一城鸡”,写自己已经离开朝廷很久,梦中走过“千里”,走到京中;醒来已经屋梁“残月”,听到满城鸡啼。据此可概括出情感一:对京都的怀念,对政治生涯的眷念。
依据首联“安眠向旧溪”,颔联“五更千里梦”,尾联“肯听竹禽啼”,安心地居住在故乡,晚上梦回千里外的京城,与欧阳修相聚,希望欧阳修能再听曾经那竹禽啼鸣。可概括出情感二:对友人的思念至深。
依据尾联“山王今已贵,肯听竹禽啼”,老朋友欧阳修,你如今已像山、王二人一样显贵,是不是还肯像过去同游时,再听那竹禽啼唱?以山涛举荐嵇康的典故,表述希望得到欧阳修举荐的想法。
17.(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谨、庠序、孝悌、贰。
故解析为:(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8.略
材料作文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
做这种题的关键是仔细审读材料,然后选择最契合命题人意图的角度进行立意。材料由豆瓣上的“马上学会小组”非常火爆,短时间内发展了很多组员的事情说开去。对此众说纷纭,有人有人表示赞同,认为这样做有利于年轻人快速掌握各种生活技能,既提高了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分享意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学习需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走马观花、急于求成的学习方式不宜提倡。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自己的感悟与思考,适合写成议论文。到底是加入“速成培训班”好,还是提倡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好?我们要看学习的内容,学习主体的年龄、学习背景方方面面,不能简单粗暴的下结论:“马上学会小组”这种形式好,或这种形式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参考立意:
1.为“马上学会小组”这种形式叫好。
2.简单技能可以通过速成,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速成。
3.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是学习真正本领的关键。
本题考查哲理类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哲理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我们思想素质和思维品质的考查的过程。注意先需要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探究关键词的比喻义或象征意义,化虚为实或化实为虚,再把握材料全局,确立几个关键词之间的必然联系,联系现实,准确立意。从这三步骤入手,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通过作文审题立意,探讨人生、生命、自然、社会。
19.言简意赅(要言不烦);一目了然(不言而喻);力不从心(捉襟见肘)
20.唐诗宋词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它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或:唐诗宋词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
21.D
选用、变换句式;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验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句式变换的能力。本题是一个传统题型:长句变短句。解答此类试题可以采用主干分析法:先抽出句子主干独立成句,再将附加成分抽出来单独成句,而后添加各自的主语,这样整个长句就变成由几个单句构成的句群,最后将几个句子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即可。整理句子时要注意连贯,用好代词和关联词。
(3)本题考查学生重要词语含义的鉴赏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从词语的使用对象、范围、感彩等方面区别近义词语,然后分析词语所在的语境,从中选择一个最合乎语境的词语。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①处,根据后文“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谁更精致更上口”,可知①处意在强调古代汉语具有简明扼要的特点,故可填入“言简意赅”或“要言不烦”等。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要言不烦: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不烦琐。
第②处,根据后文“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只用了二十个音节,弗罗斯特的《雪夜林边小驻》却用了一百零八个音节”“虽然它们都达到了卓越的艺术境界,但是谁更精致更上口”“音韵和谐、音节齐整的唐诗宋词作为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可知②处意在强调古代汉语更精致更上口的事实十分清楚,故可填入“一目了然”或“不言而喻”等。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
第③处,根据“但是古代汉语也有明显的短板,它不太适合严密的逻辑论证”“在科学原理的表述方面”“不仅会抑制理论科学的发展,也会叫三百六十行的师傅们无法授徒”,可知③处意在强调古代汉语在科学原理的表述方面力有不及,故可填“力不从心”或“捉襟见肘”等。力不从心: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捉襟见肘:意思是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0.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音韵和谐、音节齐整的唐诗宋词作为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主语是唐诗宋词,定语“音韵和谐、音节齐整”“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是对“唐诗宋词”的修饰,可单独成句;“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也可单独成句。
故改写为:唐诗宋词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它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或:唐诗宋词音韵和谐,音节齐整,是世界上最精致的诗品,享有“古汉语之花”的美誉。
21.本题考查学生重要词语含义的鉴赏能力。原文表示推测。
A.表示“差不多”;
B.表示比喻;
C.表示比喻;
D.表示推测,似乎、差不多的意思;
故解析为:D。
22.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都渗透着主人的个性特征;再如黛玉所住的“潇湘馆”。
23.①“稻香村”建筑风格恬淡宁静、简陋质朴;②与李纨贞静淡泊、朴素清雅的性情相合。
压缩语段;语句连贯(排序);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述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先分出语段的层次,再保留关键句剔除次要信息,逐步压缩。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从中筛选出最关键的信息。其中人们最关心的、最有价值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也可找出语段中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要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学会删除无关的内容,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打叶削枝,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剔除那些可以不要的信息。选定的词语,要能大体表述出主要内容。你能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先概括再提取,提取最能展示优点、充满正能量的关键词,摄取其精髓。
2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在蓊郁的花草树木和潋滟水光映衬下,小山曲水,错落有致,楼台亭阁掩映于茂林修竹,极尽清幽旷达之妙。每一个庭院都和山石花木交相辉映,极富自然情趣”可知,后文是说景观和周围景物的紧密融合,可填:与周围的环境浑然天成。
第二空,根据“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院中种植着芭蕉和海棠两种植物,芭蕉为绿,海棠为红,于是贾宝玉便为其取名‘红香绿玉’,整体意境颜色艳丽,暗香浮动,与宝玉的性情相符”可知,院落的建筑格调和主人的性情相符,可填:都渗透着主人的个性特征。
第三空,根据分号可判断,与前文构成对应结构,此处应对应“如贾宝玉所住的‘怡红院’”。再依据“自然情趣流泻而出,与黛玉真诚率真的气质相合”,可填:再如黛玉所住的“潇湘馆”。
2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恃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可知李纨有着贞静淡泊、朴素清雅的性情。
根据“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可知“稻香村”建筑风格是恬淡宁静、简陋质朴的,与其性格相应。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月测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说西洋社会组织像捆柴就是想指明: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我用这譬喻是在想具体一些使我们看到社会生活中人和人的关系的一种格局。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如果有一位朋友写信给你说他将要“带了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他很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是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他的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他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阖第光临”虽则常见,但是很少人能说得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这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礼记祭统》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中国人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在这种富于伸缩性的网络里,随时随地是有一个“己”作中心的。这并不是个人主义,而是自我主义。个人是对团体而说的,是分子对团体。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
材料二:
传统的差序格局包含着富有等级的、纵向的、刚性的序,它强调人们必须服从权威、服从礼制统治。而网络社会的发展,正淡化着等级意识。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匿名的社会,它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CMC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交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
网络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空的特点。超时空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得“弱关系”得到发展。虽然差序格局具有扩张性的特点,即差序圈层的向外扩散,但人们的交往范围始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交往的对象往往与自己有血缘或地缘关系。血缘、地缘这些先赋性的关系称为强关系。与此相对的是弱关系,即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交往的对象来自各行各业。在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往超越了时空的限制。与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不一样,网上交到的朋友一般都是“泛泛之交”。
(摘编自黄凯妮《现代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费孝通用“捆柴”譬喻,说明西洋社会的团体常常由若干人组成,同一团体中,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同。
B.家庭作为团体,在西洋界限分明,而在中国比较模糊,故汉语“阖第光临”的“第”很少人说清楚包括何人。
C.中国人之所以对世态炎凉深有感触,是因为自己的势力发生变化了,周围的社会圈子也会随之变大或变小。
D.网络时代下,人们的交往已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交往的对象更加宽泛,不再局限于有血缘或地缘关系。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差序格局的特性,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各有偏重。
B.《礼记》所讲的“十伦”,指的是差等,是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具体表现。
C.费孝通认为,西方的“自我主义”与中国的“个人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
D.差序格局中的强关系在现代社会依然没有失去生命力,它能让人际关系相对牢靠。
3.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选项,最不能体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内涵的是______
A.应天知府贾雨村为了讨好贾薛两大家族,明知英莲是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仍然放任薛蟠强行将英莲抢走。
B.探春处于主人地位,其生母赵姨娘只是奴才,赵姨娘希望多给弟弟赵国基安葬费,探春主奴分明,毅然拒绝。
C.晚上吃饭时,桌子两边四张空椅,王熙凤拉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推让,贾母解释道,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
D.元春在正室与众人相见,她一手搀贾母,一人搀王夫人,邢夫人、李纨、王熙凤等在旁围绕,外眷薛姨妈、宝钗、黛玉未敢擅入。
4.根据材料二,概括现代社会中差序格局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5.“五服”,是死者亲属在居丧期间穿的五种丧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最重的丧服,由儿子穿着,服丧三年;缌麻最轻,由较远的亲属穿着,服期三月。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五服”制度是怎样体现“差序格局”的?
1.A
2.C
3.C
4.①等级意识淡化。原因: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和开放性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模式。②“弱关系”得到发展。原因:网络社会下人际关系超时空的特点扩大了交际范围。
5.①“五服”制度通过不同的丧服和服丧时间体现血缘上的亲疏远近关系。②这种关系发生在亲属关系中,以死者为中心,类似向外推的水波纹结构。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述的细微差别。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都相同”错误。原文“他们常常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分得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如果同一团体中有组别或等级的分别,那也是先规定的”,可知每个人的身份是不同的,并且如果有等级的分别,也是有规定的,可知每个人的身份和地位相同表述错误。
故解析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西方的‘自我主义’与中国的‘个人主义’”错误。原文“在个人主义下,一方面是平等观念,指在同一团体中各分子的地位相等,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一方面是宪法观念,指团体不能抹煞个人,只能在个人们所愿意交出的一分权利上控制个人。在我们中国传统思想里是没有这一套的,因为我们所有的是自我主义,一切价值是以“己”作为中心的主义”,可知我国是“自我主义”西方是“个人主义”。
故解析为:C。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论点论据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ABD均能体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内涵;
C.体现的是待客之礼。
故解析为:C。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传统的差序格局包含着富有等级的、纵向的、刚性的序,它强调人们必须服从权威、服从礼制统治。而网络社会的发展,正淡化着等级意识。因为网络社会是一个匿名的社会,它具有很强的虚拟性。在CMC交往模式中,人们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地位进行交流,真正做到畅所欲言。这种开放的交流方式正不断地淡化着传统差序格局中的等级意识”。可知,传统的差序格局等级意识强烈,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这种等级意识逐渐被淡化。
根据原文“网络社会下的人际关系具有超时空的特点。超时空扩大了人的交际范围,使得‘弱关系’得到发展可知,弱关系”得到发展,原因在于网络社会下人际关系超时空的特点扩大了交际范围。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与探究的能力。根据原文“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可知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发生的社会关系来确定的,因此“五服”制度根据丧服不同和服丧时间体现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关系。
根据原文“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可知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类似水波纹一般。因此“五服”制度依据这种关系发生在亲属关系中,以死者为中心,来决定谁来丧服和服丧时间,这是一种类似向外推的水波纹结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红高粱(节选)
莫言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
我查阅过县志,县志载:民国二十七年,日军捉高密、平度、胶县民夫累计四十万人次,修筑胶平公路。毁稼禾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骡马被劫掠一空。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确实是这样,胶平公路修筑到我们这里时,遍野的高粱只长到齐人腰高。平原北边的白马山上,那块白色的马状巨石,在我们村头上看得清清楚楚。锄高粱的农民们抬头见白马,低头见黑土,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风传着日本人要在平原修路,村里人早就惶惶不安,焦急地等待着大祸降临。日本人说来就来。
日本鬼子带着伪军到我们村里抓民夫拉骡马时,我父亲还在睡觉。他是被烧酒作坊那边的吵闹声惊醒的。奶奶拉着父亲的手,颠着两只笋尖般的小脚,跑到烧酒作坊院里去。当时,我家烧酒作坊院子里,摆着十几口大瓮,瓮里满装着优质白酒,酒香飘遍全村。两个穿黄衣的日本人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在院子里站着。两个穿黑衣的中国人肩背着枪,正要解栓在楸树上的两头大黑骡子。罗汉大爷一次一次地扑向那个解缰绳的小个子伪军,但一次一次地都被那个大个子伪军用枪筒子戳退。初夏天气,罗汉大爷只穿一件单衫,袒露的胸膛上布满被枪口戳出的紫红圆圈。
罗汉大爷说:“弟兄们,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大个子伪军说:“老畜生,滚到一边去。”
罗汉大爷说:“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
伪军说:“再吵嚷就毙了你个小舅子!”
日本兵端着枪,像泥神一样。
奶奶和我父亲一进院,罗汉大爷就说:“他们要拉咱的骡子。”
奶奶说:“先生,我们是良民。”
日本兵眯着眼睛对奶奶笑。
小个子伪军把骡子解开,用力牵扯,骡子倔强地高昂着头,死死不肯移步。大个子伪军上去用枪戳骡子屁股,骡子愤怒起蹄,明亮的蹄铁趵起泥土,溅了伪军一脸。
大个子伪军拉了一下枪栓,用枪指着罗汉大爷,大叫:“老混蛋,你来牵,牵到工地上去。”罗汉大爷蹲在地上,一气不吭。
一个日本兵端着枪,在罗汉大爷眼前晃着,鬼子说:“呜哩哇啦哑啦哩呜!”罗汉大爷看着在眼前乱晃的贼亮的刺刀,一屁股坐在地上。鬼子兵把枪往前一送,锋快的刺刀下刃在罗汉大爷光溜溜的头皮上豁开一条白口子。
奶奶哆嗦成一团,说:“大叔,你,给他们牵去吧。”
一个鬼子兵慢慢向奶奶面前靠。父亲看到这个鬼子兵是个年轻漂亮的小伙子,两只大眼睛漆黑发亮,笑的时候,嘴唇上翻,露出一只黄牙。奶奶跌跌撞撞地往罗汉大爷身后退。罗汉大爷头上的白口子里流出了血,满头挂色。两个日本兵笑着靠上来。奶奶在罗汉大爷的血头上按了两巴掌,随即往脸上两抹,又一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疯疯颠颠地跳起来。奶奶的模样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日本兵愕然止步。小个子伪军说:“太君,这个女人,大大的疯了的有。”
鬼子兵咕噜着,对着我奶奶的头上开了一枪。奶奶坐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
大个子伪军把罗汉大爷用枪逼起来。罗汉大爷从小个子伪军手里接过骡子缰绳。骡子昂着头,腿抖着,跟着罗汉大爷走出院子。街上乱纷纷跑着骡马牛羊。
奶奶没疯。鬼子和伪军刚一出院,奶奶就揭开一只瓮的木盖子,在平静如镜面的高粱烧酒里,看到一张骇人的血脸。父亲看到泪水在奶奶腮上流过,就变红了。奶奶用烧酒洗了脸,把一瓮酒都洗红了。
罗汉大爷跟骡子一起,被押上了工地。高粱地里,已开出一截路胎子。墨水河南边的公路已差不多修好,大车小车从新修好的路上挤过来,车上载着石头黄沙,都卸在河南岸。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日本人要在河上架一座大石桥。公路两侧,宽大的两片高粱都被踩平,地上像铺了层绿毡。河北的高粱地里,在刚用黑土弄出个模样的路两边,有几十匹骡马拉着碌碡,从海一样高粱地里,压出两大片平坦的空地,破坏着与工地紧密相连的青纱帐。骡马都有人牵着,在高粱地里来来回回地走。各色的碌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汁液把它们湿透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汗滴禾下土,心中好痛苦!”,采用古诗和普通语句组合的形式,新奇独特,传达百姓因平静生活被日寇打乱的愁苦情绪。
B.骡子被伪军牵拉时,高昂着头,不肯移步,后来还愤怒扬蹄,趵起的泥土,溅了伪军一脸,表明连牲畜也不愿与侵略者合作。
C.奶奶随机应变,一改之前的胆怯,把罗汉大爷的血抹到脸上,撕散头发,张大嘴巴,假装疯癫跳起来,从而成功保护了自己。
D.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红高粱》,但情节相对完整,以烧酒作坊为点,由点及面,再现了日寇在高密抓民夫拉骡马的史实。
7.关于文中对话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罗汉大爷的请求,既表现了他对主人的忠诚,也表现了对敌人抢掠行径的隐忍和反抗。
B.大个子伪军用“老畜生”“老混蛋”称呼刘罗汉,表现了敌人的横行霸道、飞扬跋扈。
C.奶奶辩白说“先生,我们是良民”,最后答应敌人牵走骡子,表现了奶奶的聪明机警。
D.奶奶的模样似人似鬼,小个子伪军报告说奶奶疯了,客观上有助于解除奶奶的危机。
8.文中多次写到“高粱”意象,意蕴丰富,请结合画线句子简要分析。
9.第二段插入了县志记载,有什么作用?
6.B
7.C
8.①红高粱作为百姓赖以生存的主要作物,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象征着蓬勃旺盛的原始生命力。②红高粱尚未成熟就遭到破坏,象征着广大人民深陷日寇侵略,被不断压迫和摧残的残酷现实。
9.①简略交代历史背景和刘罗汉的事迹、遭遇,让读者提前感知,获得初步印象。②县志记载和小说内容相互印证、补充,形成两种不同文本分叙同一事件的叙事方式,拓展审美体验。③说明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有史料记载支撑,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述艺术;小说;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语句的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词语的丰富含意的能力。体会词语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词语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词语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述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词语的真实含意。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答题时一般从内容、结构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内容上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结构上一般为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照应前文或标题,和文中的某情节形成对比等;效果上一般为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情节陡转,产生戏剧性效果、引人深思等。
6.本题考查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室内保洁合同范例
-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考试题
- 宾馆墙画合同范例
- 2025年泰州下载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
- 电煤居间合同范例
- 游戏账号借用合同范例
- 广告门面转让合同范例
-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热工基础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气动接口销售合同范例
- 店铺个人转让合同范例
- 国开电大操作系统-Linux系统使用-实验报告
- 电气技术协议
- 香烟过滤嘴问题论文
- 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
- 中学生主题班会课题: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
- 余华读书分享名著导读《文城》
- 花卉 宿根花卉
- 四百字作文格子稿纸(可打印编辑)
- 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制)
- GMP认证药厂固体车间及中药材提取车间平面图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