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7.060A47DB3302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spec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inurban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302/T1093—2018 III IV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一般规定 24.1检测程序 24.2检测机构和人员 34.3检测类别及检测介入环节 34.4检测仪器 34.5抽样比例 34.6检测作业 35检测方法 45.1概述 4 45.3器测 46防雷类别 57检测内容及要求 57.1接闪器 57.2引下线 87.3接地装置 97.4屏蔽措施 107.5SPD 107.6等电位连接 11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地电阻的测试 15附录B(规范性附录)连接工艺 17参考文献 18DB3302/T1093—2018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宁波市气象局提出。本标准由宁波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宁波市防雷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气象安全技术中心(宁波市防雷中心)、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集团、宁波防雷安全检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峰毅、陈美春、胡余斌、黄文昕、黄江伟、景浩、奚世贵、石湘波、金艳慧、邵程远、郑玲、潘德忠、付雪、黎云杰。DB3302/T1093—2018为规范宁波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防止或减少因雷击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引发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或错误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宁波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宁波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特制定《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1DB3302/T1093—2018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检测方法、防雷类别、检测内容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DL/T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QX/T10.3-2007电涌保护器第3部分:在电子系统信号网络中的选择和使用原则3术语和定义GB50057-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方便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50057-2010中的一些术语和定义。3.1城市轨道交通urbanrailtransit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GB50490-2009,定义2.0.1]3.2防雷装置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用于减少闪击击于建筑物上或建筑物附近造成的物质性损害和人身伤亡,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GB50057-2010,定义2.0.5]3.3防雷装置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checkandmeasure按照城市轨道交通低压系统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全过程。2否受检单位整改DB3302/T1093—2018否受检单位整改3.4防雷等电位连接lightningequipotentialbonding(LEB)将分开的诸金属物体直接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经电涌保护器连接到防雷装置上以减小雷电流引发的电位差。[GB50057-2010,定义2.0.19]3.5电涌保护器(SPD)surgeprotectivedevice(SPD)用于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泄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应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GB50057-2010,定义2.0.29]3.6防雷装置首次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checkupandmeasureforthefirsttime对新建、改建、扩建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或投入使用后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3.7设备系统防雷装置首次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forequipmentscheckupandmeasureforthefirsttime对轨道交通的运行控制设备、安全保障设备、工作设备和其他相关的电气设备及系统,在安装调试完毕后投入使用前所作的第一次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4一般规定4.1检测程序防雷装置检测按图1规定的流程执行。接收检测任务接收检测任务学习了解受检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调阅技术资料,制定检测方案准备及检查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实时填写原始记录并做初步判定分析处理检测数据,进行合格判定编制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是否检测结果是否全部符合要求是检测资料归档检测资料归档3DB3302/T1093—2018图1防雷装置检测流程4.2检测机构和人员4.2.1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并通过计量认证。4.2.2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防雷装置检测能力。4.3检测类别及检测介入环节防雷装置检测类别及检测环节见表1。表1防雷装置检测类别及检测介入环节123a)一般建(构)筑物、系统、设备、装置:每4.4检测仪器4.4.1检测仪器应包括但不限于:——接地电阻测试仪;——土壤电阻率测试仪;——环路电阻测试仪(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毫欧表或等电位连接测试仪;——大地网接地阻抗测试仪。4.4.2检测仪器应符合GB/T21431-2015中5.10的要求,并贴有“合格”或“准用”标志。4.5抽样比例4.5.1对易燃易爆或危险品场所的建(构)筑物、装置、设备,应对所有防雷装置的测点进行检测。4.5.2对非易燃易爆或非危险品场所的建(构)筑物、系统、装置、设备,采用抽样检测。其中,以下测点的抽样比例宜不少于测点总量的30%:——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同类测点;——系统、装置、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同类测点比例。4.5.3对抽样检测中的不符合项进行复验时,复验的抽样比例宜不少于测点总量的60%。4.6检测作业4.6.1每个检测点的检测工作应有不少于两名检测人员参加。4.6.2检测人员在作业时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受检单位的安全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4.6.3检测作业时应有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表、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防止坠落伤人。4DB3302/T1093—20184.6.4接地电阻测试仪的辅助电压和电流极的连接线和其他连接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并注意避开或不影响行人和车辆,严禁抛线。4.6.5在检测易燃易爆或危险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时,应使用防爆型检测仪表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如木锤),严禁带火种,不得使用手机,严禁吸烟,不得穿化纤服装,禁止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4.6.6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等涉电场所的防雷装置时,应在受检单位电工或有关管理人员导引下进行,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事故。4.6.7检测前后都应对所用仪器进行检查,以确认检测仪器在检测过程中的有效性。检测前发现仪器有故障,不能使用故障仪器;检测时及检测后发现仪器有故障,应调整仪器重新检测。5检测方法5.1概述按照CMA相关规定的方法明确测量对象的具体数据,并与设计标准合格值比对后进行合格性判定。具体方法包括目测与器测。使用目视法评价防雷装置的结构、类型、形状、安装位置、型号参数、连接工艺、线路敷设、焊接工艺、防腐措施等情况。5.3器测5.3.1土壤电阻率测量使用土壤电阻率测量仪或多功能接地测试仪测量土壤电阻率。5.3.2接地电阻测量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量接地电阻,并按GB50057-2010中附录C的规定将测量值换算为冲击接地电阻。当车站地网面积超过2000m2,宜按照DL/T475-2006中6.2规定的方法,周期性使用大地网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检测并修正数据。5.3.3连接状况测量按照GB/T21431-2015中5.7.2.11的要求测试电气连接部位的过渡电阻值。5.3.4接闪器高度及引下线等间距的测量使用光学经纬仪、激光测距仪、卷尺等设备,测量接闪器高度或设备及装置之间的距离。5.3.5材料规格测量使用游标卡尺、测厚仪,测量防雷装置材料的直径、长度、厚度等。5.3.6辅助项目测量5DB3302/T1093—2018使用卷尺、直尺、温湿度表、万用表、经纬仪等辅助测量工具,测量场所环境条件及建构筑物尺寸、设备间距的辅助测试。6防雷类别根据建(构)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GB/T21431-2015中5.1的规定对建(构)筑物进行防雷分类。其中,部分轨道交通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宜按表2规定进行确定。表2部分轨道交通建(构)筑物防雷分类地铁轻轨系统的高架区间、车站、地面车站——地下车站的出入口罩棚、风亭、冷却塔7检测内容及要求7.1接闪器7.1.1保护范围使用经纬仪、测高仪、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构)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构)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或网格法计算其保护范围。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接闪器防护范围判定,被保护对象处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判定为“合格”。7.1.2电气贯通使用等电位测试仪测试,测试点及合格判定见表3。表3接闪器过渡电阻检测127.1.3材料规格检测项目、方法及合格判定见表4。表4材料规格检测12接闪器保护外的屋顶孤立金属物和7.1.4设置现状6DB3302/T1093—2018接闪器设置现状的检测项目、方法及合格判定见表5。7DB3302/T1093—2018表5接闪器设置现状检测1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多层及高层建高度≥30m的一类、高度≥45m的二类a)接闪带设置在外墙表面、屋檐边垂直面上2345表6明敷接闪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单位为毫米7.1.5固定支架器测接闪器固定支架的支撑强度。接闪器固定支架能承受49N垂直拉力的,判定为“合格”。7.1.6附着电气线路目测检查接闪器附着电气线路情况。接闪器上未附着电气线路的,判定为“合格”。7.1.7防侧击雷措施目测或器测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装置,包括:——用测高仪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检查建筑物上部占高度20%并高于60m部位各表面的接闪器、尖物、墙角、边缘设备、显著突出的物体;——检测建筑物钢筋及金属框架及金属构件的材料和截面尺寸;——检查外墙内外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防雷装置的等电位连接情况。接闪器防侧击雷装置符合GB50057-2010中4.3.9或4.4.8规定的,判定为“合格”。7.1.8弯曲工艺8DB3302/T1093—2018目测检查接闪器的弯曲工艺。接闪器的弯曲工艺符合GB/T21431-2015中5.2.2.9要求的,判定为“合格”。7.1.9防腐措施目测检查明敷钢制接闪器的防腐措施。接闪器的防腐措施符合GB50057-2010中5.2.9规定的,判定为“合格”。7.2引下线7.2.1平均间距和数量器测及目测引下线平均间距及数量。利用钢结构或混凝土内钢筋作为自然引下线的,且符合GB50057-2010中5.3.8规定的,判定为“合格”。专设引下线平均间距及数量符合以下要求的,判定为“合格”:——一类建筑物引下线平均间距≤12m,专设引下线≥2根;——二类建筑物引下线平均间距≤18m,专设引下线≥2根;——三类建筑物引下线平均间距≤25m,专设引下线≥2根。7.2.2材料规格器测引下线材料的规格、尺寸。引下线材料的规格、尺寸符合GB50057-2010中第5.3.1、5.3.3、5.3.4和表5.2.1中规定的,判定为“合格”。7.2.3固定支架器测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承受拉力。明敷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符合表6,且垂直拉力能承受49N的,判定为“合格”。7.2.4专设引下线专设引下线的检测项目、方法及合格判定见表7。表7专设引下线检测1237.2.5保护措施目测引下线的保护措施。在引下线易受机械损伤之处以及地面上1.7m至地下0.3m的一段接地线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的,判定为“合格”。7.2.6防腐措施9DB3302/T1093—2018目测明敷钢制引下线的防腐措施,符合GB50057-2010中5.2.9规定的,判定为“合格”。7.3接地装置7.3.1接地设置器测接地装置设置情况。防直击雷接地、防闪电感应、电气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ITE)等接地设置符合以下要求的判定为“合格”:——第一类建(构)筑物:防直击雷接地与防闪电感应、电气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ITE)等接地分设的,或按GB50057-2010中4.2.4的规定合设的;——第二、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接地、防闪电感应、电气设备和信息技术设备(ITE)等接地合设的;注:注:用最小电流为0.2A的毫欧表器测两相邻接地网的连接情况。测得电阻值不大于1Ω,判定为电气贯通(合设),测得电阻值大于1Ω,判定为独立接地(分设)。7.3.2材料规格目测及器测接地装置材料的规格、结构和最小尺寸,符合以下要求的判定为“合格”:——一般性接地装置:符合GB50057-2010中表5.4.1的规定;——利用建筑物的基础钢筋作为接地装置的:符合GB50057-2010中4.3.5、4.4.5、4.4.6的规定。7.3.3人工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和间距器测人工接地装置的埋设深度和间距。埋设深度及间距符合GB50057-2010中5.4.2~5.4.5和5.4.7的规定,判定为“合格”。7.3.4连接方式目测接地体在土壤中部分的连接方式,符合以下要求之一的,判定为“合格”:——采用放热焊接方式;——采用通常焊接方式,但在焊接处做好防腐处理的。7.3.5接地电阻器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电阻不大于GB50157-2013规定值(1Ω)或接入设备要求的最小值,判定为“合格”。7.3.6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措施目测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措施。防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措施符合GB50057-2010中4.5.6规定及GB/T50065-2011中4.3.2规定的,判定为“合格”。7.3.7变电所接地装置器测主变电所、电源开闭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和混合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所在建筑物接地装置设置情况。接地装置符合以下要求的,判定为“合格”:DB3302/T1093—2018——利用车站结构钢筋或者变电所结构基础钢筋等自然接地极作为接地装置;——宜敷设以水平接地极为主的人工接地网;——自然接地装置和人工接地网之间采用不少于两根导体在不同地点相连接;——接地装置至变电所的接地线的截面,不小于系统中保护地线截面的最大值。7.4屏蔽措施7.4.1位置目测机房布置位置。机房设置在建筑物低层中心的LPZ1区及其后续雷电防护区的,判定为“合格”。7.4.2机房屏蔽金属网格器测机房屏蔽金属网格的尺寸及与设备的距离。符合以下要求的,判定为“合格”:——经使用GB50057-2010中6.3计算公式计算,LPZ1、LPZ2或后续防护区内磁场强度值小于设备最大耐受电磁场干扰的参数的;——设备距离屏蔽网格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m的。注:电子设备耐磁场强度额定值为100/37.4.3机房构件电气连接器测以下机房构件的电气连接:——外墙内的钢筋之间;——金属门、窗和金属屏蔽网与建筑物内的主筋之间。机房构件的电气连接可靠,且过渡电阻不大于0.2Ω的,判定为“合格”。7.4.4线缆的敷设间距器测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信号电缆、其他管线的敷设间距。符合GB50311-2016中表8.0.1与表8.0.2的要求,判定为“合格”。7.5SPD7.5.1检测位置对轨道交通机房内、通风、空调、采暖系统、给水、排水与消防系统、供电系统、通信、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站台屏蔽门系统、站内综合服务系统、机车系统中的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和连接至电信和信号网络SPD按照7.5.2、7.5.3、7.5.4的方法进行检测。7.5.2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的检测项目、方法和合格判定见表8。表8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检测1表面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DB3302/T1093—20182表8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检测(续)34型号及参数与设计文本一致,且符合GB/T214315额定值应满足SPD手册中推荐的过电流保6截面积7应≤0.5m;当>0.5m时,应采用凯文接线法,且Up1外部过电流保护器额定值大于或等于主电7.5.3连接至电信和信号网络的SPD连接至电信和信号网络SPD的检测项目、方法和合格判定见表9。表9连接至信号和电信网络的SPD检测12——一般参数符合GB/T21431-2015中5.——特性参数符合QX/T10.3-2007的要求,且与被7.5.4连接导线的过渡电阻值器测SPD连接导线的过渡电阻值。连接导线的过渡电阻不大于0.2Ω的,判定为“合格”。7.6等电位连接7.6.1检测点按GB50057-2010中6.2.1的规定将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的环境划分为LPZ0A、LPZ0B、LPZ1、……、LPZn+1区。划分防雷区后,结合设计资料及穿越防雷区设施的属性确定各等电位连接点位置。7.6.2建筑物等电位连接建筑物等电位连接的检测项目、方法和合格判定见表10。表10建筑物等电位连接检测DB3302/T1093—20181表10建筑物等电位连接检测(续)23与防雷接地装置或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4在LPZ0区与LPZ1区的交界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电气5在防雷区交界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或建筑物内钢筋6787.6.3设备、系统的等电位连接设备、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检测项目、方法和合格判定见表11。表11设备、系统等电位连接检测DB3302/T1093—20181表11设备、系统等电位连接检测(续)2机房内等电位连接带、变配电所的接3金属支架、机架、4金属管(槽)、线567包括:机房内各设备及静电地板支架;通风、空调、供暖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给水、排水、控制室显示装置的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屏监控系统、广播系统、时钟系统、民用及商用通信的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运行系统、车辆基地信号系统的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外车站/车辆基地综合监控系统的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综合监控系统中图形显示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消防通信设备的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外壳、机柜、机架;站台屏蔽门系统中的控制系统、机架;线缆的金属支架;机车内的各类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包括:进入机房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通风、空调、采暖系统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给水、排水、消防系统的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铠装层;通信、信号系统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层、铠装层;综合监控系统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层;环屏蔽层、铠装层;站台屏蔽门系统的金属管(槽)、线缆屏蔽层、铠装DB3302/T1093—2018——A类:适用于一般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即常规测量);——B类:适用于大型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即特殊测量)。边缘的距离为dw=(4~5)D和dep=(0.5~0.6)dcc,D为被测接地装置的最大对角线长度,点P可以认为果电压表的三次指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则可以把中间位置作DB3302/T1093—2018C.3接地电阻测量注意事项C.3.1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且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宜增大电流极与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同时相应增大电压极与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C.3.2测量接地电阻时,如dGC取(4~5)D值有困难:——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GC可以取2D值,而dGP取D值;——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dGC可以取3D值,dGP值取1.7D值。C.3.3当地网周边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酒店游泳池管理承包合同
- 公司还款协议书计划
- 房屋联建分房协议书
- 2025年03月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直属联系单位(60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旋片真空泵项目风险评估报告
-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5年高三5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开发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兰州交通大学《量子力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短片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基础理论(中英文对照)
- 生理学(全套课件)
- 香港公司条例
- 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合同范本
- 德能勤绩廉个人总结的
- 二年级美术上册课件 《3.我的手印画》 赣美版 (共18张PPT)
- Q∕SY 126-2014 油田水处理用缓蚀阻垢剂技术规范
- GB∕T 3216-2016 回转动力泵 水力性能验收试验 1级、2级和3级
- 电子电气评估规范-最新
- 黑布林绘本 Dad-for-Sale 出售爸爸课件
- 腹腔镜下肝叶切除术(实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