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传统节日的一些习俗,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2.通过赏析《元大都平面图》等,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了解宋朝传统节日习俗的特点;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3.感受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的词句。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宋词元曲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在宋词元曲的创作上,又有哪些杰出的代表人物?探究新知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宋元时期的大都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宋元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大都市。【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教师活动】提问:北宋的开封最繁华的是哪里?【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大相国寺。【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河南开封大相国寺》及教材第54页《相关史事》。【学生活动】了解北宋开封大相国寺繁华的都市生活。【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元大都平面图》及相关材料,介绍元朝大都的繁荣。【学生活动】了解元朝大都繁华的都市生活。(二)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教师活动】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出示材料,介绍瓦子是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不出瓦子,就能解决逛街、休闲、饮食的需求。【学生活动】了解宋代的瓦子。【教师活动】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瓦子里还有许多摊位,有卖饮食、药材、古玩、字画的,还有剃头、相面、算卦的,十分热闹。出示图片《河南禹州宋代墓葬的歌舞散乐壁画》及教材第55页《相关史事》,引导学生从侧面了解当时的文娱活动丰富。【学生活动】知道勾栏的概念,了解当时娱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瓦子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第一,从起源上看,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第二,从瓦子的活动内容来看,既有物质生活方面,更有精神生活方面,反映了宋代商业活动领域的扩展。【教师活动】出示图片《元朝杂剧演出壁画》,提问: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学生活动】观察图片,阅读教材,回答:主要形式是杂剧,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在内,在大城市和地方郡邑的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等场所进行演出。【教师活动】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各地,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提问:宋代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活动】总结:两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商业贸易繁荣,为丰富多彩的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社会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以满足市民的文化生活要求,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三)传统节日与习俗【教师活动】出示四首关于节日的诗,提问:诗中描绘的分别是哪种节日?【学生活动】阅读诗句,回答: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春节。【教师活动】出示教材第56页《相关史事》,讲述宋代的春节及习俗。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出示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请学生连线。【学生活动】将传统节日对应的习俗用线连起来。二、宋词和元曲(一)宋词【教师活动】市民阶层的崛起除了丰富了当时的都市生活,还对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提问:唐、宋、元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唐诗、宋词、元曲。【教师活动】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的内容开始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到宋代才有较大的变化,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学生活动】了解词的发展。【教师活动】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提问:说一说你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学生活动】说出所知道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词作名篇。【教师活动】介绍北宋文学家苏轼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学生活动】了解苏轼的词作风格。【教师活动】介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以北宋灭亡为界限,此前主要是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此后的作品则充满了血和泪,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生活的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生活动】了解李清照的词作风格。【教师活动】介绍南宋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学生活动】了解辛弃疾的词作风格。(二)元曲【教师活动】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元杂剧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与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不仅在内容上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学生活动】了解元曲。【教师活动】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生性乐观幽默,面对多舛的命运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绝不屈服,有着百折不挠的个性。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窦娥冤》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关汉卿用浪漫的艺术手法,愤怒地鞭挞了黑暗势力。【学生活动】了解关汉卿和他的代表作《窦娥冤》。【教师活动】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马、郑、白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学生活动】了解元曲四大家。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教师活动】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提问:《资治通鉴》的体例、内容、编写目的分别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体例是编年体通史。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编写目的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教师活动】后世对《资治通鉴》的评价非常高,说这部史书“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这部史书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另一部史学巨著《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两部史书的作者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资治通鉴》和《史记》作为优秀的史学著作也有共性之处,作者修史态度都极为严谨,文笔生动,语言简练,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是他们的体例却不同。《史记》是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中心,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按照时间先后,记述重大的历史事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学生活动】了解《资治通鉴》和《史记》的体例,学会通过对比的方式形成历史概念的方法。课堂小结北宋时期,由于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变,以前“坊”“市”封闭分离的格局被打破,“坊”“市”互通,夜市兴盛,使城市商业活动空前活跃,这是都市生活繁荣的基础。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生活水平提高,市民有较多的闲暇时间,对业余生活的需求多样化,希望出现满足其文化需求的新作品,这是市井文化生活滋长的内在动力。当时的人们,一方面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另一方面又从精神上追求世俗的娱乐文化生活。应运而生的“瓦子”“勾栏”“杂剧表演”等,正是市民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典型表现。宋词、元曲的流行深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句子长短不一,更加便于人们抒发思想感情。因此,词逐渐兴盛起来,并取代诗成为文学的主流。元朝时,国家再次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城市经济繁荣,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元朝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交融,促使元曲发展成为主要戏剧艺术形式。《资治通鉴》的问世,既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史家对前人历史的反思,也寄托了宋朝君臣对治国之道探索的期待。板书设计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一)宋元时期的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二)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传统节日与习俗二、宋词和元曲(一)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二)元曲关汉卿悲剧《窦娥冤》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体例:编年体教学反思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