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人教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同步练习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掩涕(tì)修姱(kuā)揽茝(cǎi)浩(hào)荡
B.谣诼(zhǔ)侘傺(chì)溘(kè)死鸷(zhì)鸟
C.方圜(yuán)攘诟(gòu)兰皋(gāo)芰(jì)荷
D.杂糅(róu)昭(shāo)质岌岌(jí)陆(lù)离
2.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谣言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④忍尤而攘诟攘:排斥
⑤延伫乎吾将反延:伸长,延长
⑥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皇帝的自称
⑦进不入以离尤兮进:到朝廷做官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苟且
A.①③④⑤⑦B.①③⑤⑦⑧C.②④⑤⑥⑧D.①③④⑥⑦
3.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长余佩之陆离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哀民生之多艰D.步余马于兰皋兮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固时俗之工巧兮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鼓舞。
B.现实中许多单位都有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从管理学角度看,这些人大多因为实际能力不足才得不到上司重视,从而产生抱怨。
C.每个人都向往着一份忠贞不渝的爱情,但由于大家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述方式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就不同。
D.房子和古董不同,并非越老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房子犹如美人迟暮,门庭冷落成为必然。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离骚》中,屈原为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B.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他奇异的美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但他高洁的光芒也把自己刺得鲜血淋漓。
C.我躺在乌篷小船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
D.日前,“《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楚辞学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他创立了楚辞,________。政治上,他主张________,对外力主联合齐国、抗击秦国。后来,________,被流放沅湘流域。楚国都城被秦将白起攻破后,________。
①他因遭贵族排挤
②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③他的出现
④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
⑤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⑥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
A.⑤⑥①②④③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D.⑥⑤①④②③
二、语言表述
10.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屈原是谁?”的漫画,请描述其内容,并谈谈你对漫画反映的内容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
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D.芳菲菲其弥章弥:更加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擅长
B.平伐其功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疏:远离
D.明道德之广崇明:光明
(2)下列语句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明道德之广崇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D.①为楚怀王左徒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剌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②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四、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②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忠的建立。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③《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述愤怒,提出诉求。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楚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大夫靳尚如何谗毁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④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史记》)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平与伤害时,是何等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
⑤“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泽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
⑥《诗经》的俗世精神很了不起,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而屈原,在以不堪一击的个体面对命运时,他的个性在绝望中显示的高度、深度与完美却是前所未有的。
⑦在中国古代,像《离骚》这样华丽的交响乐实在太少。单从篇幅上讲,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篇。作为抒情诗,能展开如此宏大的篇章,不能不令人叹服屈原本人思想和个性精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它形式上的特点。正是由于他自设情节,一首抒情诗才能像叙事诗那样逐层打开。抒情诗有了“情节”,也就必然是象征的、隐喻的。所以,象征和隐喻也是《离骚》的主要艺术手法,比起《诗经》的比兴,屈原“香草美人”的系统性设喻,与上天入地、求女占卜等自设情节的使用,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⑧不管怎么说,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诗经》中可考的也有多位,但我觉得,《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果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绝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伟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垂范后人。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
(选自《天纵圣贤》,有删改)
(1)文中“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把《离骚》和《诗经》进行比较,是本文的显著特色。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请分点概括。
(3)请对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述效果作简要赏析。
(4)请根据本文内容和有关文史知识,举例阐述“精神的屈原”“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这一观点。
解析解答部分
1.C
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离骚
A项,“茝”读chǎi;
B项,“诼”读zhuó;
C项,正确;
D项,“昭”读zhāo。
故解析为: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本题注意掌握姱、茝、诼、傺、圜、诟、皋、糅、昭、岌等字的读音。
2.C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离骚
②造谣;④忍受;⑤久久;⑥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⑧只要。
故解析为:C。
文言实词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平时课本学习的实词含义一定要牢固掌握。本题要求识记替、谣、溘、攘、延、朕、进、苟的含义。
3.A
通假字;离骚
A项,没有通假字;
B项,“郁邑”通“郁悒”;
C项,“离”通“罹”;
D项,“章”通“彰”。
故解析为:A。
辨析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求义”的方法。“郁邑”和“郁悒”“离”和“罹”、“章”和“彰”都为音同音近通假。
4.A
词类活用;离骚
A项,划线字和题干中例句里的划线字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B项,划线字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C项,划线字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
D项,名词作动词,缓行。
故解析为:A。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述使令式的内容。类型有:1、动词使动用法。2.形容词使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如“长”“破”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B
古今异义;离骚
A项,浩荡:古,荒唐;今,形容水势大或形容广阔而壮大;
B项,古义今义相同;
C项,穷困:古,处境困窘;今,经济上困难;
D项,工巧:古,善于取巧;今,指技艺巧妙。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对古今异义词的词义的判定,主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其前后词语的含义,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拟用某一具体意义,最终通过比较其是否符合事理来确定其准确含义。本题中浩荡、穷困、工巧为古今异义词。
6.D
文学常识;离骚
不是由屈原个人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应该是一群人。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此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7.A
成语的使用;离骚
A项,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不合语境,使用不当。
B项,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使用恰当。
C项,忠贞不渝: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使用恰当。
D项,美人迟暮:形容青春易逝,晚年已到。使用恰当。
故解析为:A。
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成语:(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本题要求掌握见微知著、怀才不遇、忠贞不渝、美人迟暮四个成语的含义。
8.C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离骚
A项,搭配不当,可将“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改为“值得我们学习”;
B项,语意重复,“自惭形秽”有“感到”的意思,可删去“感到”;
C项,正确;
D项,句式杂糅,“参加座谈会的有”与“列席了会议”去掉其中一个。
故解析为:C。
辨析语病题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如A项,和“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搭配的应该是“屈原”。
9.B
语句连贯(排序);离骚
⑤句是对屈原的评价,既紧承前文又开启后句,故应填在第一空。③句中的“他”指代前文的“屈原”,“出现”开启下文。呼应“标志着……”,故③句应填在第二空。②句中的“也”字呼应上文“创立了楚辞”。故②句应填在第三空。⑥句中的“对内”与第四空后的“对外”呼应,故⑥句应填在第四空。①句与“被流放沅湘流域”构成因果关系,应填在第五空。④句写屈原的结局,应填在第六空。故正确排序为⑤③②⑥①④。
故解析为:B。
语句衔接类连贯题,总有顺序可循的,时空顺序容易把握,而逻辑顺序则需认真体会。做题时,须联系语境,整体关照,关注话题,关注表述的角度,关注关联词的照应,关注指代词所指对象,关注语段的结构等等。本题难度不大,根据第四处前文“他主张”可以轻松确定该处应填⑥,即可得出解析。
10.①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各持己见。左起第一个人手指指向上方,胸有成竹地说:“是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个人大张着嘴,口水外流地说:“是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人侧脸看着前面两人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四个人指着地上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②透过画面中四个人物的语言和自信满满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一点都不熟悉,但都不以为意,反而信口开河。这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图文转换;离骚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漫画,包括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做到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并谈谈对漫画内容的看法。注意看法必须切合漫画内容,不能随意乱写。
故解析为:①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各持己见。左起第一个人手指指向上方,胸有成竹地说:“是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个人大张着嘴,口水外流地说:“是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人侧脸看着前面两人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四个人指着地上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②透过画面中四个人物的语言和自信满满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一点都不熟悉,但都不以为意,反而信口开河。这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本图内容概括: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各持己见。可据此思考反映的内容。
11.(1)A
(2)C
(3)①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②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离骚
(1)察:看清楚,明辨。
(2)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民生”,此处意为人生。
(3)①关键词:“不吾知”“苟”“信”“芳”;②关键词:“虽”“体解”“岂”“惩”。
故解析为:
(1)A
(2)C
(3)①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②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时注意:“不吾知”,不了解我;“苟”,只要;“信”,确实;“芳”,美好;“虽”,即使;“体解”,肢解;“岂”,难道;“惩”,改变。
12.(1)D
(2)C
(3)A
(4)B
(5)①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②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离骚
(1)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
(2)A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它。
B项,“而”: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C项,“以”均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用来”。
D项,“为”:①动词,担任;②动词,写作。
(3)④是《离骚》的内容;⑤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排除这两句即可。
(4)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
(5)①关键词:“使”“令”“伐”;②关键词:“志”“行”“容”。
故解析为:
(1)D
(2)C
(3)A
(4)B
(5)①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②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第(5)题考查文句翻译。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一是直译,直译一般要求和现代汉语对照着翻译,直接把文中的单音节翻译成双音节或多音节,但要注意语句中的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点的是虚词。翻译时可采用“留、删、换、调、补”的方法。二是意译,就是翻译大体意思。“使”,让;“令”,法令;“伐”,夸耀;“志”,志向;“行”,行为;“容”,苟且取容。
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拿过来修改,屈原不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被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处在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而被怀疑,忠贞而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它称赞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离骚》对崇高的道德,国家治乱的描绘,无不生动鲜明。他的文笔简练,用辞精微;他的志向高洁,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大,写的虽然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他虽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蝉蜕壳一样,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断言,他的这种志向,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13.(1)屈原的《离骚》等篇章中显露出的尖锐个性,是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对社会邪恶势力激烈的抗争和反击,更是他摆脱忠君爱国与坚持个性独立、心灵自由这一矛盾的痛苦纠缠之后,个人愤怒的喷发。
(2)①内容(或情感)上:《离骚》从人的角度、立场来表现个人的愤怒;《诗经》表述的是集体愤怒、道德愤怒和俗世精神。②技巧(或表现手法)上:《离骚》中自设情节,多运用象征和隐喻;《诗经》中多用比兴手法。③成就(或影响)上:《离骚》含有伟大的人格精神,是伟大的艺术创造;《诗经》整体伟大,其中每一首诗都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说不上“伟大”。
(3)整体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大气磅礴;语句饱含感情,痛苦、绝望、愤怒、坚忍的屈原的形象跃然纸上,酣畅淋漓地抒发出对屈原无限的崇敬和颂扬之情;部分词语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如“泪流满面”“掩面痛哭”,以形写心;“面向风雨”,既扣文题,又用双关,意蕴丰富,文韵隽永。
(4)屈原身上忠君爱国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个性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人。比如,他的忠君,曾得到汉代司马迁、唐代杜甫等人的崇敬;他显现的独立人格,又得到唐代李白的深深敬佩。
离骚;散文
(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作答时,要理解“这种锋利”“对社会的切割”“对自己内心”“开剥”的具体含义,在文中找到具体所指。
(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为第③至第⑧段,学生根据每段的具体内容进行筛选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体会精彩的语言表述艺术的能力。作答时,要考虑语句的修辞手法、用词特色及其表述效果等。
(4)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屈原的精神,其在文中表现为忠君爱国、个性解放。“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则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进行阐述,列举古往今来从屈原身上汲取营养的仁人志士即可。
故解析为:
(1)屈原的《离骚》等篇章中显露出的尖锐个性,是政治理想破灭之后对社会邪恶势力激烈的抗争和反击,更是他摆脱忠君爱国与坚持个性独立、心灵自由这一矛盾的痛苦纠缠之后,个人愤怒的喷发。
(2)①内容(或情感)上:《离骚》从人的角度、立场来表现个人的愤怒;《诗经》表述的是集体愤怒、道德愤怒和俗世精神。②技巧(或表现手法)上:《离骚》中自设情节,多运用象征和隐喻;《诗经》中多用比兴手法。③成就(或影响)上:《离骚》含有伟大的人格精神,是伟大的艺术创造;《诗经》整体伟大,其中每一首诗都可以说精致、艺术、有个性,但说不上“伟大”。
(3)整体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意连贯,大气磅礴;语句饱含感情,痛苦、绝望、愤怒、坚忍的屈原的形象跃然纸上,酣畅淋漓地抒发出对屈原无限的崇敬和颂扬之情;部分词语的使用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表现力,如“泪流满面”“掩面痛哭”,以形写心;“面向风雨”,既扣文题,又用双关,意蕴丰富,文韵隽永。
(4)屈原身上忠君爱国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个性影响了后来的许多人。比如,他的忠君,曾得到汉代司马迁、唐代杜甫等人的崇敬;他显现的独立人格,又得到唐代李白的深深敬佩。
第(1)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要表述的思想感情、揣摩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关键是抓住“锋利”“切割”“开剥”这些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锋利,尖锐的个性;对社会的切割,是对社会的抗争和反击;开剥,是指把“忠君爱国”与“坚持个性”相剥离,是心灵摆脱这一矛盾的痛苦纠缠,让个性充分彰显。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二第5课离骚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掩涕(tì)修姱(kuā)揽茝(cǎi)浩(hào)荡
B.谣诼(zhǔ)侘傺(chì)溘(kè)死鸷(zhì)鸟
C.方圜(yuán)攘诟(gòu)兰皋(gāo)芰(jì)荷
D.杂糅(róu)昭(shāo)质岌岌(jí)陆(lù)离
C
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离骚
A项,“茝”读chǎi;
B项,“诼”读zhuó;
C项,正确;
D项,“昭”读zhāo。
故解析为: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本题注意掌握姱、茝、诼、傺、圜、诟、皋、糅、昭、岌等字的读音。
2.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替:废弃,贬斥
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谣言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④忍尤而攘诟攘:排斥
⑤延伫乎吾将反延:伸长,延长
⑥回朕车以复路兮朕:皇帝的自称
⑦进不入以离尤兮进:到朝廷做官
⑧苟余情其信芳苟:苟且
A.①③④⑤⑦B.①③⑤⑦⑧C.②④⑤⑥⑧D.①③④⑥⑦
C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离骚
②造谣;④忍受;⑤久久;⑥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⑧只要。
故解析为:C。
文言实词题一定要结合语境理解选项句的含义,将所给的义项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语境。平时课本学习的实词含义一定要牢固掌握。本题要求识记替、谣、溘、攘、延、朕、进、苟的含义。
3.下列各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A
通假字;离骚
A项,没有通假字;
B项,“郁邑”通“郁悒”;
C项,“离”通“罹”;
D项,“章”通“彰”。
故解析为:A。
辨析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求义”的方法。“郁邑”和“郁悒”“离”和“罹”、“章”和“彰”都为音同音近通假。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与“拔剑撞而破之”中的“破”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长余佩之陆离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哀民生之多艰D.步余马于兰皋兮
A
词类活用;离骚
A项,划线字和题干中例句里的划线字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B项,划线字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C项,划线字是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哀伤”;
D项,名词作动词,缓行。
故解析为:A。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使宾语动”。它是用动宾结构表述使令式的内容。类型有:1、动词使动用法。2.形容词使动用法。3.名词使动用法。如“长”“破”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B.伏清白以死直兮
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固时俗之工巧兮
B
古今异义;离骚
A项,浩荡:古,荒唐;今,形容水势大或形容广阔而壮大;
B项,古义今义相同;
C项,穷困:古,处境困窘;今,经济上困难;
D项,工巧:古,善于取巧;今,指技艺巧妙。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古今异义词。对古今异义词的词义的判定,主要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其前后词语的含义,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拟用某一具体意义,最终通过比较其是否符合事理来确定其准确含义。本题中浩荡、穷困、工巧为古今异义词。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D
文学常识;离骚
不是由屈原个人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而应该是一群人。
故解析为:D。
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此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7.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备受鼓舞。
B.现实中许多单位都有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人。从管理学角度看,这些人大多因为实际能力不足才得不到上司重视,从而产生抱怨。
C.每个人都向往着一份忠贞不渝的爱情,但由于大家对爱情的理解和表述方式不同,最终的结果也就不同。
D.房子和古董不同,并非越老越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房子犹如美人迟暮,门庭冷落成为必然。
A
成语的使用;离骚
A项,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不合语境,使用不当。
B项,怀才不遇:有才能而得不到施展的机会。使用恰当。
C项,忠贞不渝: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使用恰当。
D项,美人迟暮:形容青春易逝,晚年已到。使用恰当。
故解析为:A。
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种成语:(1)注意易望文生义的成语。(2)注意有两个意义的成语。(3)注意含有相同语素的成语是否混用。(4)注意成语潜在的褒贬色彩。(5)注意成语的固定陈述对象。(6)注意谦敬成语是否误用。(7)注意只用于否定句的成语。(8)考虑成语的语法特点(词性,搭配以及和前后语境是否重复或矛盾)。本题要求掌握见微知著、怀才不遇、忠贞不渝、美人迟暮四个成语的含义。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离骚》中,屈原为真理百折不挠、执着追求的精神和品质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
B.屈原如同一朵生长在杂草丛里的玫瑰,绚烂而“不合时宜”。他奇异的美让周围的一切感到自惭形秽,但他高洁的光芒也把自己刺得鲜血淋漓。
C.我躺在乌篷小船里,就着一盏昏暗的小马灯读《离骚》。这时,我好像听到了屈原的喘息,仿佛还有他的哭声。
D.日前,“《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座谈会的有来自海内外的30余位楚辞学专家学者列席了会议。
C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离骚
A项,搭配不当,可将“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改为“值得我们学习”;
B项,语意重复,“自惭形秽”有“感到”的意思,可删去“感到”;
C项,正确;
D项,句式杂糅,“参加座谈会的有”与“列席了会议”去掉其中一个。
故解析为:C。
辨析语病题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如A项,和“是我们学习的人物榜样”搭配的应该是“屈原”。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他创立了楚辞,________。政治上,他主张________,对外力主联合齐国、抗击秦国。后来,________,被流放沅湘流域。楚国都城被秦将白起攻破后,________。
①他因遭贵族排挤
②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③他的出现
④屈原自沉汨罗江而死
⑤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⑥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
A.⑤⑥①②④③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D.⑥⑤①④②③
B
语句连贯(排序);离骚
⑤句是对屈原的评价,既紧承前文又开启后句,故应填在第一空。③句中的“他”指代前文的“屈原”,“出现”开启下文。呼应“标志着……”,故③句应填在第二空。②句中的“也”字呼应上文“创立了楚辞”。故②句应填在第三空。⑥句中的“对内”与第四空后的“对外”呼应,故⑥句应填在第四空。①句与“被流放沅湘流域”构成因果关系,应填在第五空。④句写屈原的结局,应填在第六空。故正确排序为⑤③②⑥①④。
故解析为:B。
语句衔接类连贯题,总有顺序可循的,时空顺序容易把握,而逻辑顺序则需认真体会。做题时,须联系语境,整体关照,关注话题,关注表述的角度,关注关联词的照应,关注指代词所指对象,关注语段的结构等等。本题难度不大,根据第四处前文“他主张”可以轻松确定该处应填⑥,即可得出解析。
二、语言表述
10.阅读下面这幅名为“屈原是谁?”的漫画,请描述其内容,并谈谈你对漫画反映的内容的看法。
①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各持己见。左起第一个人手指指向上方,胸有成竹地说:“是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个人大张着嘴,口水外流地说:“是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人侧脸看着前面两人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四个人指着地上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②透过画面中四个人物的语言和自信满满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一点都不熟悉,但都不以为意,反而信口开河。这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图文转换;离骚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所给漫画,包括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做到正确理解漫画的寓意。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并谈谈对漫画内容的看法。注意看法必须切合漫画内容,不能随意乱写。
故解析为:①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各持己见。左起第一个人手指指向上方,胸有成竹地说:“是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个人大张着嘴,口水外流地说:“是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个人侧脸看着前面两人说:“是医生,大家都叫他大夫!”第四个人指着地上说:“是运动员,他跳过江!”②透过画面中四个人物的语言和自信满满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上很多人对传统文化一点都不熟悉,但都不以为意,反而信口开河。这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本图内容概括:对于“屈原是谁”这个问题,画面中的四个人各持己见。可据此思考反映的内容。
三、文言文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
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D.芳菲菲其弥章弥:更加
(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诗人后悔自己从政的人生选择,想一切从头开始。
B.“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对偶句反复强调自己高尚纯洁、光明磊落的品格。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用夸张的服饰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高洁品格。
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诗人将自己与一般百姓形成对比,表现自己的坚贞。
(3)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1)A
(2)C
(3)①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②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离骚
(1)察:看清楚,明辨。
(2)A项,“想一切从头开始”不当,应为产生了退隐的思想。
B项,“对偶”错,由于有“兮”字,前后两句字数不相等。
D项,“民生”,此处意为人生。
(3)①关键词:“不吾知”“苟”“信”“芳”;②关键词:“虽”“体解”“岂”“惩”。
故解析为:
(1)A
(2)C
(3)①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
②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翻译时注意:“不吾知”,不了解我;“苟”,只要;“信”,确实;“芳”,美好;“虽”,即使;“体解”,肢解;“岂”,难道;“惩”,改变。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屈原列传
《史记》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擅长
B.平伐其功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疏:远离
D.明道德之广崇明:光明
(2)下列语句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明道德之广崇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D.①为楚怀王左徒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
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
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剌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②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1)D
(2)C
(3)A
(4)B
(5)①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②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离骚
(1)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
(2)A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它。
B项,“而”: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C项,“以”均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用来”。
D项,“为”:①动词,担任;②动词,写作。
(3)④是《离骚》的内容;⑤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排除这两句即可。
(4)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
(5)①关键词:“使”“令”“伐”;②关键词:“志”“行”“容”。
故解析为:
(1)D
(2)C
(3)A
(4)B
(5)①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②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第(5)题考查文句翻译。文言文翻译有两种方法,一是直译,直译一般要求和现代汉语对照着翻译,直接把文中的单音节翻译成双音节或多音节,但要注意语句中的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重点的是虚词。翻译时可采用“留、删、换、调、补”的方法。二是意译,就是翻译大体意思。“使”,让;“令”,法令;“伐”,夸耀;“志”,志向;“行”,行为;“容”,苟且取容。
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拿过来修改,屈原不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被朝廷所不容。所以屈原忧愁郁闷,写下了长诗《离骚》。“离骚”就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在困苦穷尽时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度劳苦困倦的时候,没有不喊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呼父母的。屈原正道直行,用自己全部的忠诚和智慧,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处在了困难穷尽的境地。他诚信而被怀疑,忠贞而被诽谤,怎么能没有怨恨呢!屈原创作《离骚》正是由这种怨恨所引起的。它称赞远古的帝喾,称述近世的齐桓公,称道商汤和周武王,用他们的史事来讽刺当时的政事。《离骚》对崇高的道德,国家治乱的描绘,无不生动鲜明。他的文笔简练,用辞精微;他的志向高洁,行为清廉。他的作品描写的事物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大,写的虽然浅近,但含义极其深远。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他虽出自污泥之中,但就像蝉蜕壳一样,浮游于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污垢,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断言,他的这种志向,即使与日月争光,也是可以的。
四、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屈原,是一本大书,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前278年即已死去,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且日益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荫庇滋养着吾国吾民的精神家园。
②屈原的代表作《离骚》,简单地说,既是对士之朝秦暮楚式自由的否定,也是对士之“弃天下如敝屣”的自由的否定,同时也标志着另一种观念——忠的建立。令人稍感吃惊的是,正是这样一位向君权表忠的人,一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精神却表现得尤其强烈而突出。正是这种矛盾现象,使得屈原几乎在所有时代都会得到一部分人的肯定,又得到另一部分人的否定。
③《离骚》中的句子,充斥着“恐”“太息”“哀”“怨”……骚者,哭也!为时光哭,为生命短暂哭,为短暂的生命里不尽的痛苦、失意哭。注意,他诗中的“民”,也就是“人”,“民生”即“人生”,“民心”即“人心”。他开始从“人”的角度、“人”的立场来表述愤怒,提出诉求。我们知道,《诗经》中的愤怒,往往是道德愤怒,是集体的愤怒;而屈原的愤怒,虽然也有道德的支撑,却是个人的愤怒。屈原很执着地向我们诉说着他受到的具体委屈:他政治理想的破灭,楚怀王如何背叛了他,楚襄王如何侮辱他,令尹子兰与大夫靳尚如何谗毁他……从他的诗中,我们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窘,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识的人所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
④如果说,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诗经》,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折挫而略显迟钝的话,那么,怒形于色,被班固批评为“露才扬己”的屈原,则以其“发愤以抒情”(《惜诵》)、“自怨生”(《史记》)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平与伤害时,是何等锋利而深入。这种锋利,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血淋淋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便从这血泊中挺身而起。
⑤“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诗人;一个时时在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面向风雨“发愤以抒情”,对人间邪恶不停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机械原理洗瓶器课程设计
- 机械原理刨床课程设计
- 吉林省桦甸市七年级生物下册 4.1 流动的组织血液教案+学案1(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二年级品德上册 家乡的明天更美好教案 科教版
- 2016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真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4学年高中地理 3.3自然地理 环境的差异性教案 湘教版必修1
- 机械专业手工课程设计
- 2024年业绩承诺与奖励机制合同
- 机床设计专业课程设计
- 机床拔叉夹具课程设计
- 关于设置治安保卫管理机构的通知(附安全保卫科职责)
- PHC预应力管桩报价单(锤击、静压)综合报价表
- 沁园春·叠嶂西驰.中职课件电子教案
- 浅论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 常用焊缝符号及其标注方法(全)
- [分享]叠合板支撑架专项施工方案
- 详解光耦的重要参数——CTR值
- 中级财务会计英文课程教学大纲
- 核医学第1章核医学物理基础
- 种植活动中发展大班幼儿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 带压堵漏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