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营山小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营山小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营山小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营山小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营山小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营山小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苍劲(jìn)旷野(kuàng)狩猎(shǒu)不知所措(cuò)B.翌日(yì)虔诚(qián)农谚(yàn)瞬息万变(shùn)C.眺望(tiào)蠕动(rǔ)堕落(zhuì)纷至沓来(tà)D.颠簸(bō)霎时(shà)劫难(nán)目眩神迷(xuàn)2.(2分)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A.首联诗笔挥洒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描画白水的动态,一静一动,相映成趣。B.颔联意思是此地一别,“我”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朋友对“我”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C.颈联巧妙的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作者心意,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D.尾联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借马鸣之声犹作别离之声,衬托离情别绪。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B.市民井然有序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D.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黄河》后,大家叹为观止。4.(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B.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C.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D.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拾掇编缉震耳欲聋不修边副B.屹立缥缈怒不可遏轻歌曼舞C.演译遗骸安营扎寨自园其说D.禁锢荣誊漫不经心功亏一匮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正义》,《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是儒家经典之一。B.《蒹葭》《关雎》均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C.“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既可说明、记叙事物,也可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表现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如《马说》,以议论为主,跟现在的杂文相似。D.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描绘了潺潺的流水、青翠的藤蔓、悠闲的游鱼、清幽的竹林。全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7.(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5月27日清晨,沼山镇海博实验学校,隆重举行了“红领巾,我为你自豪”新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活动。B.本次朗诵选材广泛,从远古的《诗经》到现代的《匆匆》;从我国的《木兰诗》到外国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同学们用声音和肢体表现了黑白文字的丰富内涵。C.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让社会公众真正了解非法集资的本质特征、存在风险和社会危害。引导群众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并主动举报非法集资。D.5月24日,迎着初升的太阳,一场盛大的青春典礼——2019年沼山中学“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离队入团仪式在校园内举行。8.(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撰写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B.《庄子·北冥有鱼》中的“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善借长风的形象。C.“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它本属于说明性文体,却也讲究文采。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起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9、(4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因此,不能心浮气躁、①(A.浮光掠影B.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②(A.循序渐进B.循规蹈矩),水滴石穿。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1)根据文意,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横线处(只填序号)。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修改句:_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②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知不足,____________;知困,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佳肴》)③大道之行也,__________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①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②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③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无底的蓝色冰洞……④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风破浪。⑤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的称“冰山”。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40公里、长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⑥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形成这种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⑦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⑧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⑨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别策划——极之风景。(原文有改动)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2.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并具体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3.文中第6段加点的词语“一般”能否删掉?为什么?12、(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高山流水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逐,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⑤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⑦山,并没请谁来!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赶路的况味?⑨寂寞赶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⑾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一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⑿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⒀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⒁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⒂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⒃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漱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一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⒄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⒅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的山泉吗?⒆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⒇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峰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4.本文以“寻山”贯穿始终,你从文中“寻”到了什么?(至少三点)13、(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深潜明星“潜龙三号”①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从凌晨4时46分进入海面,到下午3时53分浮出水面,下潜最大深度3955米,航行24.8公里,顺利完成各项测试指标,到30日为止,四次下潜结果表明,“潜龙三号”不但创造了深海AUV(无人无缆自治潜水器)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并首次实现无人无缆潜水器与船载地质取样同时作业新模式。②“潜龙三号”长35米、高1.5米、重15吨,外形像一条橘黄色的小丑鱼.这种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依据的是水动力优化计算的结果,有利于它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垂直面爬升,同时具备水面航行能力。“小丑鱼”的4个“鳍”是4个可旋转舵推进器,靠操控推进器灵活前进后退、上浮下沉;“嘴巴”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随后在主控计算机的控制下通过自主转动和躲避,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③这条“小丑鱼”,别看它长得萌萌的,但本领可不小,它在深海复杂地形进行资源环境勘查时,具备微地貌成图、浊度探测、海底照相等功能。④据了解,“潜龙”系列潜水器家族目前共有三位成员,它们分别是“潜龙一号”“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其中“潜龙二号”和“潜龙三号”如一对双胞胎,外形和体重几乎都一样,都是中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的水下机器人,既然有了“潜龙二号”,为何还要研制“潜龙三号”呢?⑤据“潜龙三号”总设计师刘健介绍,“潜龙三号”是在“潜龙二号”的基础上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新的潜水器国产化程度更高,惯性导航传感器及组合导航系统、高清照相机等核心部件由进口改为国产;降低了电子设备的功耗、续航能力更长,“潜龙二号”最长可工作30多个小时,“潜龙三号”则高达40多个小时;“潜龙三号”嗓声降低、效率更高、抗流能力得到加强;声学成像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⑥除此以外,深海大洋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和科学奥秘,进入深海大洋,只有靠一台深海装备“单打独斗”是无法完成的。“潜龙”家族的主要目标,是对深海资源进行大范围精细探测、未来,“潜龙”家族规模将更大、工作模式将是多台协同水下作业。⑦“潜龙兄弟”不仅可以相互抱团,还可以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龙”系列无人有缆潜水器等其他“龙家族”合作。据悉,今后,一船同时带“潜龙”“海龙”出海的航次安排会经常出现。(有删节)1.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4月20日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潜水器“潜龙三号”成功首潜,它创造了深海AUV单潜次航程最远的深海航行纪录。B.“潜龙三号”国产化程度更高,声学成像质量更高,即使深海地形十分复杂,也能如实地把它反映出来。C.“潜龙三号”因为采用了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可以快速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从而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D.“蛟龙”号是载人潜水器,“海龙”系列是无人有缆潜水器,“潜龙兄弟”是无人无缆潜水器。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记述“潜龙三号”成功首潜一事,点明了四次下潜结果。有利于吸引读者的兴趣,引出说明对象。B.第③段主要说明了“潜龙三号”的外形特点,“长得萌萌的”形象地点明了“潜龙三号”的可爱之态。C.第⑤段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潜龙三号”在续航能力、抗流能力等方面技术更加先进D.第⑥⑦段中运用了“单打独斗”“相互抱团”等语言,由此可见,说明文语言运用得当,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3.有了“潜龙二号”,还要研制“潜龙三号”的原因是什么?三、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台湾歌手齐豫演唱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你不再彷徨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亮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一一窗外依然有蓝天!请以“窗外有蓝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书写规范。③不得抄袭。④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学校等敏感信息。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题分析】

A.苍劲(jìn)-(jìng)、狩猎(shǒu)-(shòu);B.正确;C.蠕动(rǔ)-(rú)、堕落(zhuì)-(duò);D.颠簸(bō)-(bǒ)、劫难(nán)-(nàn)。故答案为B。2、B【解题分析】

这里是离人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我”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所以选项“‘我’就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飞转”错。故选B。3、D【解题分析】

A.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井然有序: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形容做某件事有条理。一般多用于人很多的场合。整齐而有秩序。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使用正确。D.叹为观止:看到这里就停止。现多赞叹所见事物已好到极点。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故选D。4、B【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语序不当,将“改正”和“认识”交换位置;B项正确;C项缺少主语,删去“在……下”或“使”;D项语序不当,将“改正”和“认识”交换位置。故选B。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5、B【解题分析】

A.不修边副——不修边幅,编缉——编辑。C.演译——演绎,自园其说——自圆其说。D.荣誊——荣誉,功亏一匮——功亏一篑。故选B。6、D【解题分析】

D.有误。“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愉悦心情”是错误的,应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7、D【解题分析】

A.“学校,”去掉逗号。B.“《匆匆》;”分号改为逗号。C.“危害。”句号改为逗号。8、C【解题分析】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所以选项“它本属于说明性文体”错。故选C。9、(1)①B②A(2)读书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解题分析】

(1)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①处承接前面所说读书需要一个长期的付出辛苦的过程,不能略微尝试就停止,所以要用“浅尝辄止”。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步骤逐渐进步。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轻举妄动。现多形容一举一动拘守旧框框,不敢稍有变动。②处承接前面读书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来说,应该选“循序渐进”。(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划线句语序不当,把“长期的”放到“需要”后面。10、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然后能自强也③天下为公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⑤芳草鲜美【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默写时要做到“三不”:不多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注意“翼、颜、庇”的书写。二、阅读理解。(42分)11、1.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2.海冰特征:(1)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2)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说明方法:(1)作者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海冰分为“冰山”和“浮冰”。(2)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的硕大无比。(3)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能快速移动。(4)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浮冰的特征。3.不能删掉。“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概括说明的能力。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根据第9段过渡句“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可知: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2.此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从第(5)段可以看出海冰特征:①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从第(6)段可以看出②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作者采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本题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掉。“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12、1.概括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探寻生命的意义。2.兴致勃勃无精打采后悔莫及3.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表达了作者对山泉之歌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示例:要取得辉煌的成绩,须耐得住寂寞,并付出艰辛的代价。以柔可以克刚。生命在于运动等。【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考查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本文标题“高山流水”,首先借用典故——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其次,文章用“高山流水”做标题,概括了文章叙写的主要内容;第三,用“高山流水”做标题,也能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据此理解分析作答。2.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这几个语句提炼或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3.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其中三个“有时”句,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山泉流淌的声音”比喻“音乐”,又赋予山泉以人的情态,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流淌所发生的声音,突出了其音韵的美妙,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文章的开篇就交代了“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以“寻山”贯穿文章的始末,但整个的“寻山”过程却是经历了波折的:兴致勃勃寻山到懊悔来寻山,再到发现“澄明而秀美”的品质,最终从高山与山泉中得到了人生的感悟。本题可结合登山过程和山泉的品质,从“人耐得住寂寞”“以柔克刚”“生命应该充满活力”“生命在于运动”等方面来谈自己得到的人生启示或感悟来作答。13、1.C2.B3.(1)优化升级设备,使“潜龙”潜水器技术更先进,探测能力更强。(2)要对深海资源进行大范国精细探测,需要多台潜水器协同水下作业【解题分析】1.C.强加因果或张冠李戴。原文是:“潜龙三号”外形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有利于它在复杂海底地形中垂直面爬升。“嘴巴”是前视声呐,可以将潜水器采集的声学数据转化为图像,用以识别障碍物和周边环境……保障自身安全和正常作业。并不是因为采用了非回转体立扁鱼形设计,可以快速识别……故选C。2.B.第③段主要说明了主要说明“潜龙三号”的本领。故选B。3.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容和信息筛选题。解题的关键是要通观全局,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语句,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④段“既然有了‘潜龙二号’,为何还要研制‘潜龙三号’呢?”可知答案在④段以下梳理,第⑤段“‘潜龙三号’是在‘潜龙二号’的基础上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新的潜水器国产化程度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