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汉本师范类)_第1页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汉本师范类)_第2页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汉本师范类)_第3页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汉本师范类)_第4页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汉本师范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古代汉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古代汉语101011116;古代汉语201011117课程学分与学时:5学分/80学时(课堂讲授70学时,实验实践10学时,自主学习0学时)先修课程:现代汉语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类)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古代汉语》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并具有工具课的性质。(二)课程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古典作品鉴赏水平以及文化素养,为其更好地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修完此课,学生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学期古代汉语1(32学时)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1.“古代汉语”概念2.文言和古白话3.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言语言二、古代汉语课的目的和要求1.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培养文言文教学能力4.培养分析研究汉语问题的能力三、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第二章怎样查字典辞书(2学时)一、查检字音和字义1.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方法按音序排列按部首和笔画排列按号码排列2.常用的查字音和字义的工具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体例反切法直音法叶音法)《汉语大字典》二、查检词语和典故1.《辞源》《辞海》的编撰2.《辞源》《辞海》的修订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古书虚字集释》《诗词曲语词汇释》第三章文字部分(6学时)第一节汉字的结构和发展(2学时)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1.“六书”的产生、性质、名称、次第2.“六书”解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1.形声字的六种结构2.部首三、汉字的形体演变1.篆书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2.隶书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古文字今文字第二节汉字形义之间的各种关系(2学时)一、古今字1.本义基础上的古今字2.假借义基础上的古今字3.引申义基础上的古今字二、异体字1.异体字的分类2.异体字形体的差异3.不能视为异体字的三种字三、繁简字1.简化汉字的方法2.同音代替的简化字第三节《左传》例选讲析(2学时)结合《左传》经典篇目,如《郑伯克段于鄢》、《鞌之战》等,重点讲解汉字的形体结构及汉字形义之间的关系等语言知识点。第四章词汇部分(8学时)第一节古今词义的异同(2学时)一、古今义发生演变的原因1.社会发展2.认识发展3.词汇系统的变化二、词义范围的差异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三、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1.褒贬不同2.轻重不同第二节本义和引申义(4课时)一、词的本义1.本义的定义2.探求词的本义二、词的引申义1.直接引申义2.间接引申义三、考察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1.音变2.形变第三节《战国策》例选讲析(2学时)结合《战国策》经典篇目,如《触龙说赵太后》、《冯谖客孟尝君》等,重点讲析词的本义、引申义,古今词义的异同等语言知识点。第五章语法部分(12学时)第一节词类活用(2学时)一、使动用法1.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三、名词用如动词1.普通名词用如动词2.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作状语1.表示方位或处所2.表示工具或依据3.表示对人的态度4.表示比喻五、词类活用的条件1.两个名词连用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5.名词、形容词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7.名词用“而”连接时第二节语序(2课时)一、宾语前置问题1.疑问代词作宾语如何若何奈何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3.宾语用代词复指惟(唯)……是(之)……是(此)之谓二、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1.古今的差异2.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第三节判断句(2课时)一、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1.古今汉语判断句的不同2.“者”、“也”的性质与作用3.古汉语否定判断二、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1.“是”的性质和作用2.“是”演变为判断词三、古代汉语判断句中“为、维、乃、即”的词性和作用四、判断句的活用第四节被动句(2课时)一、被动句与主动句的差别二、古汉语的被动句式1.“于”字被动句2.“为”字被动句(为……所……)3.“见”字被动句(见……于……)4.“被”字被动句第五节副词、代词、连词、语气词、语气词(2课时)一、副词1.程度副词少稍颇2.范围副词但徒特第(弟)直独仅3.时间副词曾尝再复仍4.情态副词且固盖5.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未尝非否6.谦敬副词情幸谨敬惠辱窃忝二、代词(一)人称代词1.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女(汝)尔若而乃其之2.复数表示法侪曹属辈3.谦称与尊称寡人臣妾仆愚子君公先生足下大王(二)指示代词1.近指代词此是斯兹2.远指代词彼夫3.泛指代词之4.特指代词其5.作谓语的指示代词然尔6.特殊的指示代词焉(三)疑问代词1.指人的疑问代词谁孰(孰与)2.指事物的疑问代词何胡曷奚3.指处所的疑问代词安恶焉(四)无定代词1.肯定性无定代词“或”2.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五)辅助性代词“者”或“所”1.者2.所(所……者所以)三、介词1.于(於、乎)2.以3.为四、连词1.与2.而3.则然则4.虽虽然5.然然则6.之五、语气词、词头词尾(一)语气词1.句尾语气词也矣乎与(欤)邪(耶)哉夫2.句尾语气词的连用3.句首和句中语气词夫惟(维、唯)其也(二)词头、词尾1.词头有其言于薄2.词尾然如尔若第六节《史记》例选讲析(2学时)结合《史记》经典篇目,如《报任安书》、《伍子胥列传》等,重点讲析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被动句及重点虚词等语言知识点。实践环节(2学时)方案一:实践环节一(1学时)1.学生学习任务:繁体字书写比赛。2.教师教学任务及工作要求:老师为比赛的裁判,评出优胜者。3.组织方式:学生需要课下记忆及练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比赛。4.成绩评定:成绩计入过程考核,占5%。实践环节二(1学时)1.学生学习任务:汉字本义识记比赛。2.教师教学任务及工作要求:老师点评并总结。3.组织方式:学生需要课下记忆及练习,然后课堂上进行比赛。4.成绩评定:成绩计入过程考核,占5%。方案二:1.学生学习任务:根据《文选》编写剧本并演出。2.教师教学任务及工作要求:老师为比赛的裁判,评出优胜者。3.组织方式:学生课下分组编写剧本并排演,然后课堂上进行比赛。4.成绩评定:成绩计入过程考核,按组打分,剧本占5%,演出占5%。第二学期古代汉语2(48学时)古汉语常用工具书(4学时)一、《说文解字》1.《说文解字》的成书、体例2.《说文解字》的研究二、《经籍籑诂》1.《经籍籑诂》的内容2.《经籍籑诂》的体例三、《佩文韵赋》1.《佩文韵赋》的内容2.《佩文韵赋》的作用四、《十三经索引》1.《十三经索引》的内容2.《十三经索引》的作用五、《四库全书总目》1.《四库全书总目》的内容2.《四库全书总目》的作用六、其他工具书《中国人名大辞典》《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第二章古书的注解(6学时)第一节古书注解概述(3学时)一、古书注解的概况和体例1.汉代的注释传笺2.唐代的注释疏正义《五经正义》《十三经注疏》3.宋代的注释朱熹4.清代的注释衍文脱文二、旧注的常用术语1.曰为谓之2.谓3.貌之貌4.犹5.之言之为言6.读曰读为读若读如第二节诸子选文古注讲析(3学时)结合《论语》《老子》《孟子》(任选其一)等古注本,重点讲解古注的常用术语及规范等语言知识点。第三章古书的句读及翻译(4学时)一、古代的句读二、标点古文的要求1.字句必须能讲通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3.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三、古汉语今译问题1.准确地理解原文,并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2.为了忠实于原文,能对译时应尽可能对译3.遇到不能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4.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第四章古汉语的修辞方式(4学时)第一节介绍几种古汉语常见修辞方式(2学时)一、引用1.引言引事引文2.明引暗引二、譬喻1.明喻隐喻2.博喻三、代称1.代称与譬喻的不同2.代称的分类四、并提1.并提的构成2.如何评价并提这种修辞方式五、互文1.互文的构成2.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互用同义词六、夸饰七、倒置1.倒置与倒装的不同2.倒置的构成八、委婉1.避粗俗2.避忌讳3.避冒犯4.交际辞令九、省略1.省略主语2.省略宾语或兼语3.省略述语4.“曰”字省略第二节骈文辞赋例选(4学时)结合《登大雷岸与妹书》《文选<序>》《滕王阁序》《离骚》等(任选其一)重点讲解骈文辞赋的构成及古汉语的修辞方式等语言知识点。第五章古今语音的异同(2学时)一、韵母的差别1.韵脚字和叶音说2.叠韵联绵词二、声母的差别1.双声联绵词2.三十六字母(五音、七音、清浊、守温)三、声调的差异平上去入上古音简说(4学时)第一节上古声韵调的研究(2学时)一、汉语语音的历史分期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现代音二、上古的韵部研究1.陈第批评叶音说2.顾炎武利用韵文研究上古韵部3.谐声偏旁在研究上古韵部中的作用4.古韵十一类三十部三、上古的声母研究1.钱大昕的古无轻唇音2.钱大昕的古无舌上音3.章炳麟的“娘日二母归泥说”4.黄侃的古无正齿音5.增运乾古无喻母四、上古的声调研究第二节《诗经》例选讲析(2学时)结合《诗经》相关篇目,如《关雎》《静女》《氓》《伐檀》《七月》等(任选其中2-3篇)重点讲解上古韵部的特点以及了解归纳上古韵部的方法。第七章古书的读音问题(2学时)一、假借问题1.假借的实质2.两种假借情况无本字的假借有本字的假借3.朗读古文如何读假借字二、破读问题1.破读产生的原因2.破读的规律3.朗读古文如何读破读字三、特殊读音问题1.古书中的特殊读音2.朗读古文如何读有特殊读音的字第八章诗律(8学时)第一节近体诗的句数和押韵(2学时)一、句数律诗律绝长律二、押韵1.近体诗押韵的规则2.平水韵第二节近体诗的平仄、对仗和句法(4学时)一、平仄1.近体诗诗句平仄的规则粘对2.拗救问题二、对仗1.近体诗的对仗要求2.近体诗特有的对仗借对流水对三、近体诗的句法活用错位省略紧缩第三节唐格律诗例选(2学时)结合唐经典绝句、律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山居秋暝》《江雪》等(任选其二),重点讲解格律诗的句数、押韵、平仄以及对仗方面的特点。第九章词律(2学时)一、词调、词牌和词谱二、词的用韵1.词韵2.词用韵的三种情况三、词的平仄1.词的平仄与诗的平仄的不同2.词的平仄句式四、词的对仗1.词的对仗与诗的对仗的不同2.扇面对实践环节(8学时)方案一:1.学生学习任务:格律诗习作。2.教师教学任务及工作要求:老师点评。3.组织方式:学生课下按格律诗要求独立创作五言格律诗一首,并由学习小组初选,每组推出作品两首,然后课堂讲评。4.成绩评定:成绩计入过程考核,占10%。方案二:1.学生学习任务:根据《文选》编写剧本并演出。2.教师教学任务及工作要求:老师为比赛的裁判,评出优胜者。3.组织方式:学生课下分组编写剧本并排演,然后课堂上进行比赛。4.成绩评定:成绩计入过程考核,按组打分,剧本占5%,演出占5%。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文选与古代汉语常识应交叉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练习,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