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返校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毫无疑问,公众苦网暴久矣。近年来,网暴引发的悲剧不少,有的是个人、自媒体账号或组织为了流量等利益刻意为之,有的是人们在不以为意状态下攻击他人形成的规模效应,还有的是“法不责众”心理驱使下的跟风讨伐、地域黑、群体黑等。每一起网暴事件,看起来似乎都是“新闻上的故事”,但它其实离我们很近,不少人甚至也曾在有意或无意中充当了导致“雪崩”发生的“一片片雪花”。治理网暴,现在已有民法典、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也有《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电信条例》等行政法规。这些规定和要求的重点大多是在末端治理,即网暴发生后如何规制和救济。而在现实中,追贵的难度依然较大,比如定性难——侮辱、诽谤的认定标准,受害与网暴的关联性,精神伤害程度认定,等等。在此背景下,此番国家网信办的征求意见稿主要聚焦平台方的作为、责任和义务,更加强调源头治理和过程治理。这也意味着,源头治理十过程治理+末端治理,形成了更完整的治理链条,织密了治理之网,其效果值得期待。网暴发生在网络空间,网络平台是技术和服务的提供方,离网暴最近,有技术能力去对网暴进行监测预警、发现识别和及时处置,这也是平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近年来,有关平台也为此做了一些技术尝试。比如,跟帖留言显示用户IP地址所在省、评论框设置友善发言提示、为遭受网暴的受害者提供便捷求助渠道,等等。要有效遏制网暴,平台还应在技术响应上多一些探索。比如,一些直播平台对诸如“斗狠PK”、引导用户低俗互动、组织煽动粉丝互撕谩骂、拉踩攻击等涉嫌违法违规的主播或内容进行断播、封号,采用的技术多为“机审十人工巡检”,即通过“热度阈值”“以图比图”“声纹识别转文字”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介入处置。在治理网暴上,此类技术也应该派上用场。上述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平台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分类标准和典型案例样本库,区分舆论监督和善意批评,增强识别准确性;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预警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暴力风险等,这对平台提出了现实又迫切的要求。(摘编自吴迪《治理网络暴力需要更多技术响应》)材料二:为切实加大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国家网信办起草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近日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网络信息服务者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机制。如今,网络暴力已成为网络生态环境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其并非单纯将社会中的传统/暴力形式迁移至网络空间,而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不断迭代升级,具有诽谤性、诬蔑性、煽动性、侵犯名誉和损害权益等特点,呈现出参与主体众多、传播链条复杂、扩散速度迅速、社会危害性大等特征。网络暴力之所以屡屡发生,背后成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平台缺乏有效管控是重要因素。在利益驱动下,某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和热度,对不良信息予以默认纵容甚至推波助澜。因此,治理网络暴力,强化平台责任无疑是重要环节。无论是有关部门启动的“清朗·网络暴力专项治理行动”,要求网站平台认真抓好集中整治,还是《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明确要求网站平台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都说明网站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实,平台在网络暴力的治理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其一,平台.作为信息中介的角色,对于形成中的网络暴力事件具有更强的动态感知力和预测力;其二,平台能够更为直接地对接网络暴力被害人,并于第一时间对网暴被害人诉求作出回应;其三,平台作为信息传输中枢,能够相对快速地追踪信息源头与流向,从而及时对传播中的涉网络暴力信息采取引流、拦截、清除等处置措施;其四,作为涉案数据的控制者或占有者,平台能够更为有效地与网络暴力治理的其他主体相对接,同时留存相关证据以备执法或司法之用。平台只有切实履行好责任,才能把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在实践中,一些平台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履行网络暴力治理责任,如对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采取禁言、屏蔽或关闭处理;建立智能过滤、一键防护等网络暴力被害人保护机制,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保护等。但也有一些平台存在履职尽责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对于不同形式网络暴力信息的拦截和处置能力存在差异、防护功能开启复杂程度不一、举报举证途径不畅通且响应迟缓等。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围绕监测预警、信息处置和保护机制三个方面展开,核心就在于进一步明确平台的网络暴力治理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在监测预警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建立网暴信息分类标准、案例样本库、预警模型,并针对重点账号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实现对网络暴力的治早治小。在信息处置方面,进一步明确不同情形下不同类型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可以采取的具体处置措施,使得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处置违法违规信息时能更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提升其治理行为的规范性和合法性。在保护机制方面,对此前一些平台探索的一键防护、私信阻断等做法予以确认,有助于统一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的治理实践,提升整体信息治理效能。此外,征求意见稿还进一步明确了不同主体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使其治理义务形成完整闭环。(摘编自裴炜《遏制网暴,平台要有更大作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末端治理,指网暴发生后如何规制和救济,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实施,所以要加强对网络暴力的源头治理和过程治理。B.近年来,有关平台为治理网暴做出了一些技术尝试,建立了健全的网络暴力信息预警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暴力风险。C.及时对传播中的涉网络暴力信息采取引流、拦截、清除等处置措施是网络平台在治理网暴中的明显优势,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D.各个网络平台都具有超强的网络暴力信息拦截和处置能力,能够更为有效地与网络暴力治理的其他主体相对接。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二指出网络暴力屡屡发生与一些平台缺乏有效管控息息相关,因此要强化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的责任。B.平台在网络暴力的治理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因此遏制网络暴力只能依靠拥有高端技术的平台来提升治理效能。C.明确平台的网络暴力治理义务、相关法律责任和不同主体违反相关规定的法律责任,是治理网暴的必要举措。D.建立智能过滤、一键防护等网络暴力被害人保护机制,并加强对未成年人等群体的保护等,是针对网络暴力的有效治理措施。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由法律法规在治理网暴中存在的局限性引出对网络平台在治理网暴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可采取的措施的论述。B.材料一结尾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有关平台在治理网暴时所做出的一些技术尝试,并指出今后还需要更多技术响应。C.材料二第二段详细论述了网络暴力的严重危害性,及其呈现出参与主体众多、传播链条复杂、扩散速度迅速等特征。D.材料二第五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强调平台只有切实履行好责任,才能把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4.结合材料内容,从个人角度谈谈对于网络暴力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做法。(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平台治理网暴的重要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蒙古的歌冯至“蒙古是一个野兽,是无愉快的。石头是野兽,河水是野兽,就是那蝴蝶也想来咬人。”在一篇苏联的短篇小说里这样写着,读起来像是一首歌,①正如古时先卑民族所唱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幻想在陌生的地方盘桓着。小学时候读地理,总以为青海是一片青色的死海,而蒙古只有黄色的旷野的荒沙。后来又听先生讲到沙漠上的幻洲,那的确很有趣味,不可不遭逢一次,骑着马或是骆驼,缠头,身披黄色的,红色的袍,手持长杖……只可惜,经验与年岁俱增,自己的世界反倒日见狭窄。抱定志愿说是要到南北冰洋去探险的那样的童心,等到中学毕业时已经做梦都梦不起来了。可是后来,偶然在一个晚餐席上我却听见蒙古的歌了。那是在H埠,我在一本诗里写过的,阴沉的H埠。地近寒带,冬天的路上结着很厚的冰,许多不大熟识的人聚在一家饭店里;我当时好像患着怀乡病,溷在中间,并不曾沉入人群的狂欢,只不缓不快地掰香蕉,喝酒,吃菜,在我低着头的面前时时涌现出一个圆圈里的境界。圆圈外笑语同筷子正在一样地纷乱着,忽然桌子一拍,含笑的主人立起来了:今晚不是容易的事,大家会在一起。席上的客人有的来自贝加尔湖畔,有的来自鸭绿江的那边,还有富士山,就是我们本国的也不都是一省,明天说不定就人各一方。说到这里他举起酒杯,接续着说,请大家留个纪念在今晚的席上。片时的静默。一个活泼的东洋人首先起立了,唱的据说是他的国歌。随后是广东戏,昆曲,还有伴着胡琴的皮簧,在你谦我让的中间,一个矮而胖的俄国人说话了,用纯熟的中国语:“诸位!这里,关于俄国的歌,大家一定听得很不少了,在街上,在公园,在咖啡店。我今晚要唱一首异乡的歌,愿得主人的允许。”大家都很惊讶,是什么呢?“蒙古歌。”出乎意外,一阵鼓掌的声音。不过是新鲜罢了,意义也不懂,声音也很沉闷,比起《四郎探母》《空城计》来,太不能使听众陶醉了。但都很注意地听,不过是新鲜罢了。催眠歌似的,没有抑扬高下,使人如置身于黄土的路上,看不见山,看不见水,看不见树木,只有过了一程又一程的黄土。是的,在这歌里,霞都不会红,天也不会青——是一个迟钝的人在叙说他迟钝的身世。歌中自然也有转折,无论往哪边转也转不出它那昏黄的天地。②唱歌的人的态度却是严肃的。这样的歌,在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里,似乎太不生色了。但如果是白日无光,冷风凄凄地吹着的下午,从一个孤孤单单的帐篷里发出来这个声音,也未必不相称吧。——什么事都是因缘,谁想得到呢,③这沙漠里的一朵灰色的花,向来不大有人采摘的,也会有今日飘落在光明的电灯光下,洁白的桌布上面,而它的声浪吻着两旁陈列着的西方的雕像。④唱歌人的态度始终是很严肃的。席散后,我却没有放松这位唱蒙古歌的俄国人。我们在披外套的时候,我请求他,能够一起出去散一散步吗?他说可以,我们便从这热腾腾的屋里走出来了。我们到了清冷的夜的空气中。感谢的很呢,使我今天听见了这个奇怪的歌。他说并不奇怪,他的故乡是恰克图,同蒙古人做买卖的他的同乡们差不多都会唱这样的歌。“但是,什么意义呢?”“意义是很悲哀的,他们的马死了,他们在荒原里埋葬这匹马,围着死马哭泣。老人说,亲爱的儿子,你不等我你就死去了;壮年说,弟弟呀你再也不同我一起打猎了;小孩子叫声叔叔,几时才能驮我上库伦呢;最后来了一个妙龄的女子,她哭它像是哭她的爱人。”“就意义说,这是一首很好的歌呀,真想不到他们也有这样好的歌。但是声调怎么这样沉闷呢?我只觉得蒙古是一个野兽,无愉快的。就是蝴蝶也想咬人呢。像你们的一位作家所说的一样。”俄国人似乎是在笑我幼稚,他说:“那不过是片面的观察罢了。什么地方没有好的歌呢。无论什么地方的人都有少男少女的心呀。不过我们文明人总爱用感情来传染人,像一种病似的。⑤至于那鲁钝而又朴质的蒙古人,他们把他们的爱情与悲哀害羞似的紧紧地抱着,从生抱到死,我们是不大容易了解,不大容易发现的。”夜里非常冷,我们并不很和谐地在街上走着。他的话我也不愿意加以可否,一直走到江滨,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深深吸了一口气。不久我就离开了H埠,那夜的俄国人,那夜的蒙古歌,似乎早已忘记,两年后的今日,偶然读到一篇讲蒙古故事的短文,不觉又萦绕于心了。1930年,写于北平(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生所讲的沙漠上的幻洲,曾让“我”对蒙古产生了浪漫的想象,也产生过到蒙古沙漠游玩的冲动。B.“我”不适应H埠地近寒带的自然环境,加之许多人不大熟识,所以只不缓不快地掰香蕉,喝酒,吃菜。C.“我”听俄国人唱“蒙古的歌”,“如置身于黄土的路上”写出了“歌”的单调、沉闷,而这只是“我”的一种感受。D.文章朴素自然,在平实的叙述中,奔涌着深厚的热情;在平凡的场景里,展现了深厚的思想。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引用古诗《敕勒川》中的诗句,是为了表现蒙古高原的旷远、辽阔和富饶。B.句子②和④两次提到唱歌人的态度“是很严肃的”,突出了唱歌人的形象和心理。C.句子③将“蒙古的歌”比作“一朵灰色的花”,形象生动,活画出了“我”的感受。D.句子⑤表达了俄国人对鲁钝而朴质的蒙古人那种含蓄的情感表达方式的认同。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就意义说,这是一首很好的歌呀”蕴含着多重情感内涵。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歌·生命·哲思;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抑扬。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节选自归有光《沧浪亭记》)材料二:子问居辰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风,相与慨然太息。而子问必挟史记以行。余少好是书,以为自班孟坚已不能尽知之矣。独子问以余言为然。间岁不见,见必问史记,诸不及他也。会其堂毁,新作精舍,名曰花史馆。盖植四时花木于庭,而庋①史记于室,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当无营于世也。夫四时之花木,在于天地运转,古今代谢之中,其渐积岂有异哉?人于天地间,独患其不能在事之外,而不知止耳。静而处其外,视天地间万事,如庭中之花,开谢于吾前而已矣。自黄帝迄于太初,上下二千余年,吾静而观之,岂不犹四时之花也哉?吾与子问所共者,百年而已。百年之内,视二千余年,不啻一瞬。而以其身为己有营营而不知止又安能观世如史观史如花也哉?余与子问言及此,抑亦进于史矣。遂书之以为记。(节选自归有光《花史馆记》)【注】①度:搁置,收藏。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而A以其身B为己有C营营D而不知E正F又安能G观世如史H观史如花I也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构,文中指苏子美所建的沧浪亭,与成语“向壁虚构”中的“构”字用法不同。B.经营,即规划营治,与《阿房宫赋》中“韩魏之经营”的“经营”意思不同。C.相与,文中是与之相比的意思,与“相与步于中庭”中的“相与”意思相同。D.视,文中指相对、相比,与《核舟记》中“视端容寂”的“视”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代的苏子美在当年孙承祐修建的园子中建造了沧浪亭,后来,沧浪亭的遗址上建起了一座寺庙,二百年后,和尚文瑛又在此地重建沧浪亭。B.归有光登临姑苏台时,遥望五湖群山,遥想历史上的几多功业,感叹它们最终皆成无有,以其与沧浪亭复建对照,得出“士欲垂名千载”之论。C.归有光与他的妹夫子问,都喜欢《史记》,都认为自班超之后就没有完全能理解《史记》的人了。他们见面之后,首要的话题就是《史记》。D.归有光超然于事外,冷静地看世间的万事万物,感悟到万事万物就像庭前在我们面前开开败败的四季之花一样,进而提出了观世如史、观史如花的观点。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4分)(2)余与子问言及此,抑亦进于史矣。遂书之以为记。(4分)14.归有光认为和尚文瑛重建沧浪亭的用意何在?(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用韵答友人论诗林希逸艺业难精最是诗,千差万别信难知。还须倒岳倾湫①手,却有②惊天动地时。鸟迹③论书方古雅,龙媒④入画始权奇⑤。夷然⑥便欲趣平淡,此法谁传我亦疑。【注】①倒岳倾湫:出自宋代诗人释了悟的《偈颂五首》。②却有:再有。③鸟迹:指鸟篆。④龙媒:指骏马,喻指才俊。出自汉代刘彻《天马二首·其二》:“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⑤权奇:奇谲非凡。多形容良马善行,也形容人智谋出众。⑥夷然:平静镇定的样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出句指出诗歌研究是“最难精”的,点明了论诗的主题。B.首联对句指出了诗歌研究“最难精”的原因是“千差万别”。C.颔联指出“倒岳倾湫”者能创作出“惊天动地”的诗歌。D.颈联以书法和绘画为喻,形象地指出了诗歌创作的两种美学境界。16.尾联对句“此法谁传我亦疑”中“此法”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体,其中“,”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月永恒的哲理。(2)《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3)设问这一修辞手法往往能够起到增强情感表达力量的作用,有利于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在中国文坛上,陕西文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等“文学陕军”深耕三秦大地,写出了《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主角》等重要文学作品。他们塑造的梁生宝、孙少平、白嘉轩等人物形象①,引发万千读者共鸣。细细品读这些作品不难发现,现实主义、乡土气息、史诗品格、家国情怀的文学特质一脉相承,折射出陕西作家的文学风骨。著名评论家邢小利认为,陕西文学有两个传统。其中,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传统是陕西文学的根脉,在司马迁作《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润泽下,陕西作家始终追求文学的史诗品格和传世价值。另一方面,红色延安的革命文学传统奠定了当代陕西文学的基石,陕西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之笔描写普通民众,探求民族前进的光明之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书写农村的合作化运动,柳青②放弃在北京的工作,扎根西安市长安县(今为长安区)皇甫村14年。1959年,《创业史》第一部问世,被誉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著作”。不难发现,陕西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抹繁星,归根结底是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陕西作家们关注大时代下的小人物,让读者在文学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陕西文学继承了中国文学创作者扎根生活的优良传统,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2023年7月14日,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等发布了阿斯巴甜对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阿斯巴甜是目前市面上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人工代糖,常用于制作无糖饮料、酸奶等,①,如不产生龋齿、不影响血糖、热量低、甜度高等。IARC是作为世界权威的癌症研究机构,主要依靠人类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报告、动物试验和生物学机制研究等,致癌证据强度被分为4类。其中1类②,如黄曲霉毒素、亚硝胺、含酒精饮料等;2A类对人类很可能致癌,如红肉;2B类对人类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科学证据;3类为尚无法分类。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2B类可能致癌物,意味着其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需进一步研究。此外,致癌物质的致癌风险还同人体实际摄入或接触该有害物质量的多少相关。阿斯巴甜可能致癌这一新闻致使很多人对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产生了担忧。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回应,阿斯巴甜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所以③。20.下列句子中的“如”和“如红肉”中的“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B.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高峰,涌现出了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C.只要不出现恶劣天气,这艘船一定能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如期到达。D.雷锋对待同志如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如夏天般热情,对待敌人如冬天般冷酷。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叫他到田野里去摘一朵最美的花,与上两次相同,只允许摘一次,只能向前不可回头。柏拉图继续照做了,但这次的结局很意外,他带回一朵非常美丽的花。苏格拉底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这次柏拉图回答:“我找到一朵很美的花,我在继续向前走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有更美的花,但我既没有动摇,也没有后悔,坚持认为自己手中的就是最美的,事实证明,这朵花至少在我眼里是最美的。”苏格拉底说:“这就是幸福!”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A项,“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实施”曲解文意,由材料一第三段“而在现实中,追责的难度依然较大”可知,末端治理在现实中追责的难度大,而不是在现实中无法实施。B项,“建立了健全的网络暴力信息预警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暴力风险”将未然当已然,由材料一最后一段“应当建立健全网络暴力信息预警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暴力风险等”可知,建立健全的网络暴力信息预警模型,及时发现、预警网络暴力风险是平台迫切需要做的,而不是已经实现了。D项,“各个网络平台都具有超强的网络暴力信息拦截和处置能力”以偏概全,由材料二第五段“但也有一些平台存在履职尽责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完善、管理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对于不同形式网络暴力信息的拦截和处置能力存在差异”可知,并非所有的网络平台都具有超强的网络暴力信息拦截和处置能力。)2.B(B项,“只能依靠拥有高端技术的平台来提升治理效能”表述绝对,由材料可知,网络暴力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仅仅依靠平台提升治理效能就能够解决的。)3.C(C项,“材料二第二段详细论述了网络暴力的严重危害性”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并没有对网络暴力的严重危害性进行详细论述。)4.①首先,文明上网,不做施暴者,不要为了流量等利益不择手段对他人进行攻击、抹黑,不受他人影响跟风讨伐、随意攻击他人,不要有地域黑、群体黑等行为。②一旦遭遇网暴,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利益。(每点2分,酌情给分)5.①网暴发生在网络空间,网络平台是技术和服务的提供方,离网暴最近,有技术能力去对网暴进行监测预警、发现识别和及时处置。②平台在网络暴力治理中承担着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等重要责任,治理网络暴力,应该强化平台责任。③平台在网络暴力的治理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平台切实履行好责任,就能够把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每点2分,酌情给分)6.B(B项,“‘我’不适应H埠地近寒带的自然环境,加之许多人不大熟识,所以”错误,“我当时好像患着怀乡病”是“只不缓不快地掰香蕉,喝酒,吃菜”的原因。)7.A(A项,“是为了表现蒙古高原的旷远、辽阔和富饶”错误,应是为了表现蒙古高原的旷远、辽阔,不包括富饶。)8.①对“蒙古的歌”词中对生命敬重的肯定。②对蒙古民族的敬重与热爱。③对死亡这一人生哲学命题的思考。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沉思。(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9.甲组:①作者以“蒙古的歌”为题,开头引用一篇苏联短篇小说中的描述,指出其像一首关于“蒙古的歌”,开篇紧扣标题;行文中写宴会上俄国人唱的蒙古歌;最后点出那首蒙古歌“萦绕于心”。“歌”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集中紧凑。②“蒙古的歌”实际上是蒙古人对一匹马的哀歌。一匹马死了,老人看作失掉了亲爱的儿子,壮年看作失去亲爱的弟弟,小孩如同失去了叔叔,女子好像失去了爱入。唱词表现了蒙古人对生命的敬重,马对蒙古民族生存的意义,表现了人依赖自然,应尊重自然万物的主题。③作者通过听俄国人唱“蒙古的歌”等,表达作者对死亡、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理性思考:人与自然是一种依存关系,对任何生命都应该敬重,人应该善待生命、善待自然。(每点2分,酌情给分)乙组:抑扬是本文行文上突出的特点之一。(1分)开头“蒙古是一个野兽”的引述为一抑;小学时候读地理,“而蒙古只有黄色的旷野的荒沙”再抑;听俄国人唱蒙古歌时,“不过是新鲜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党委会议议程模板》课件
- 肋痛病因介绍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 纤毛不动综合征病因介绍
- 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课件
- 甲状腺肿病因介绍
- 牙齿发黑病因介绍
- 团队接待流程示意图1-1-1
- 流感样症状病因介绍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14篇译文老师笔记
- 《悦纳自我》 教学课件
- 人防工程给排水管道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表(隐蔽)
-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4-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
- 施工过程中淤泥质土层分级放坡开挖土坡稳定性计算书
- 上线切换12系统报告
- (新教材)广东粤教粤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4.21 自然的选择 课时练(同步练习)
- 实验室生物安全讲(一)课件
-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组织行为学形考作业二-形考作业二(20分)0答案
- DB37T 3366-2018 山东省涉路工程技术规范
- ICD-10恶性肿瘤编码整理版
- 黑布林名著阅读-Black Beauty 黑骏马 学案及阅读训练(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