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教案 人诗意地栖居_第1页
大学语文 教案 人诗意地栖居_第2页
大学语文 教案 人诗意地栖居_第3页
大学语文 教案 人诗意地栖居_第4页
大学语文 教案 人诗意地栖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首页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次时数课型课题第二单元第八课《人,诗意地栖居》教学目标:一、了解诗人荷尔德林及其诗作风格二、把握诗歌“心中有尺规,生活需诗意”的主题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诗歌内涵,理解何为“诗意地栖居”。难点:学会在诗歌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教学方法及教具应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教具:PPT课件、图片板书设计:(一)作者简介(二)提炼诗歌主题:重返神圣、自由平等的生活状态(三)品味诗歌意蕴常存诗意的审美境界共筑诗意的精神净土人诗意地栖居手执诗意的人生尺规后记:教案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何为诗意的栖居?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或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抑或是普希金的“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于诗意地栖居,千万人有千万种解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人,诗意地栖居》,一起感受荷尔德林心中的良善与纯真。二、内容提要(一)作者简介约翰·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1770—1843年),德国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荷尔德林从十四岁开始创作诗歌,并一直持续到晚年。在长达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中,他带来了众多异彩纷呈的作品,涉及诗歌、小说、戏剧、论文等诸多样式,除了对自然、人性、祖国进行热情讴歌外,还涵括了从希腊艺术到基督教神话的全部内容。代表作有《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人》《为祖国而死》等。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被认为是世界文学领域里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瓦尔特·本雅明说:“荷尔德林是黑夜中的光芒。”(二)诗作风格荷尔德林早期的诗歌创作受到克洛普施托克的显著影响,内容多为对祖国和宗教的赞美。随着年岁增长,荷尔德林开始接触到广泛的社会生活,创作上也出现了改观。这一时期对现实抱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席勒开始取代克洛普施托克,成为他心目中的英雄,而其诗风同样开始向席勒靠拢,内容转变为对自由、美、友谊、和谐等抽象概念的讴歌与赞美。但是,荷尔德林并不甘心做一名席勒的附庸,而是希望能够走上一条与席勒迥异的诗歌之路。为此,他在诗歌的形式、内容、思想诸方面都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最终凭借自身对于诗歌的独特理解与感受,以对自然的讴歌在创作上实现了对席勒的超越。荷尔德林把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祖国的爱交织在一起,将古希腊诗歌和自由韵律诗融合,艺术上臻于完美。他的诗作语言新鲜、自然、真纯、简洁;诗中的比喻形象、含蓄,引人深思。尤其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往往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三)提炼诗歌主题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是人类实现救赎、重返神圣、自由平等的生活状态。他处于一个精神贫乏的时代,一个上帝隐遁的时代,一个黑暗的时代,一个技术主义的时代,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一个无家可归的时代。面对种种危机,荷尔德林发出“人,诗意地栖居”的呐喊,在诗意中实现自我,用自然、生命等诗意来填充自我。诗意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展开真理和创建价值的一种方式,人们就在这种真理的敞开和价值的新生中诗意地居住,并守护着生存的根基。(四)品味诗歌意蕴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真想证明,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营造诗意的审美境界。诗人的使命是什么?是用诗歌唤醒在黑夜中沉睡的人们,用诗歌为世人带去光明与希望。诗人的劳绩是什么?是诗,诗是诗人精神劳动的产品。诗人辛勤劳作,为人带去真善美,让人体会到诗意的审美境界,使“居住”成为“栖居”。“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的存在既然是一种辛劳,世人又为何愿意在辛劳中继续生存下去?因为人有诗意地栖居的愿望。在诗思、诗情、诗境之美的引领下,人们可以在大地上度量、建筑、创造属于自己的诗意生活,由此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天地、本真的人生。共筑诗意的精神净土。面对人文精神的衰败、高品位审美的贫乏、物质欲望的泛滥,荷尔德林曾自问:“在一个贫乏的时代里,诗人如何为?”而“诗意地栖居”正是最好的回答。人类对物欲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任其无限发展,必将导致人类精神境界的堕落和人性的退化,整个人类现代文明也将崩溃。“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人不该困在物质、技术的牢笼中,而应开辟一片生命栖居的心灵净土。更为确切的说,“诗意地栖居”是人性升华后的精神栖居地,是灵魂的归宿。手执诗意的人生尺规。荷尔德林认为人们生存的空间由“人”“天”“地”“神”四重维度组成:人,脚踏大地,头顶青天,以神明为尺规,诗意地栖居其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泛滥和工具理性的盛行,人的行为愈发无规无矩、肆无忌惮,生存环境极度恶化。他将栖居的本质归结为对天、地、神、人的保护,人成为精神自我和自然世界的“守护者”和“守望者”。诗意地栖居不仅仅关涉个体小我,物质本我,更关涉整体的世界大我和精神超我。在荷尔德林的笔下,“栖居”是用“良善和纯真”的尺度规范自身,构筑充满诗意的世界。(五)荷尔德林的诗学观点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林,曾被海德格尔称为“诗人中的诗人”,他凭借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独特看法,开辟了一片诗歌乐园。荷尔德林的诗学观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他的诗作,也是我们走进诗歌鉴赏殿堂的一把钥匙。诗歌承载良善纯真。荷尔德林认为完满的人应该是诗性存在的人,具有神性的生命。而诗人是“神”的祭司,诗人的神圣使命是通过诗歌将“神性”赠予人,即将真、善、美播撒到每个人心间;诗歌是“良善与纯真”的载体,能够“在我们的时代唤醒将于未来成熟的萌芽。”如《人,诗意地栖居》告诉我们,“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就不必再在黑夜里流浪,可以“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诗歌力求简洁凝练。荷尔德林强调诗歌语言的简洁,也即诗歌的张力。能否用最简洁的语言涵括最宽泛的意思,是衡量一个诗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如《人,诗意地栖居》,简洁凝练,从相伴“良善与纯真”到“人的尺规”,从“充满劳绩”到“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寥寥数语,直指人性、神性以及诗意地栖居的本质,凝结成追求人生审美境界的意脉,激荡读者心灵。诗歌强调形神兼备。荷尔德林不排斥抽象概念,但强调抽象概念的拟人化。他用想象的羽翼托起抽象概念,使诗歌达到神形兼备、情理交融的境界。如《人,诗意地栖居》,诗人用“良善与纯真”阐释“尺规”,将抽象概念人格化,从而进一步诠释“诗意地栖居”的内涵:完成自我超越、领悟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诗歌追求音韵和谐。“诗歌的语言不具有音乐性,就会取消一切和谐。”荷尔德林认为,诗歌作为一种可吟可唱的文学形式,要求内在布局和谐统一、语言节奏感强。如《人,诗意地栖居》,“人生纯属辛劳”“人充满劳绩”,“辛劳”“劳绩”的呼应,浓重渲染生活之苦。“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纯真”“纯洁”的照应,深刻阐述人性之美。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人才能“诗意地栖居”。学习荷尔德林的诗学观点,有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特性,理解西方现代诗歌的哲理性。让我们在美好与崇高的诗歌世界里,穿越黑夜,走向光明。三、作业布置1.朗读课文,体会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2.结合诗歌,谈一谈你对“人的尺规”的理解。“诗意地栖居”是追求本真存在的生命体验,达到乐观、诗意、豁达的人生境界,然而追寻诗意的过程中,需要“尺规”来“度测”自身行为。“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荷尔德林认为,人的尺规即为神明。天上众神至善至美、至纯至真,在艰辛的生活中,人仰天而问:我亦可如是吗?只要良善和纯真尚在心中,就可以让璀璨星光为之失色。达到这个尺规,人们就不必在黑夜中流浪,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在诗的居所中,人不会丢失友善和纯洁,能够寻得永恒纯净的精神家园。3.结合你所处的时代,谈一下如何才能“诗意地栖居”。社会的发展常常伴随着“重功利”“追浮华”的弊病。面对哲学匮乏、人文精神衰败的现实,荷尔德林发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呐喊,召唤人们用赤诚之心,追求诗化的生活,拥抱诗意的人生。北大教授叶朗先生指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