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_第1页
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_第2页
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_第3页
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_第4页
自然辩证法-材料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析题整体性拿破仑骑兵,三个和尚没水吃,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1.在欧洲战场上,拿破仑骑兵曾经与马木留克骑兵交战,马木留克兵个个强悍凶猛、骑术高超,如果一对一较量,拿破仑的军队必败无疑。这是一场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国骑兵和最善于单个格斗但没有纪律的马木留克骑兵之间的战斗。但交战的结果却是人数少骑术逊色的法国骑兵战胜了对手。为什么呢?拿破仑评论说:“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败三个法国兵,100个法国兵与100个马木留克兵势均力敌;300个法国兵大体能战胜300个马木留克兵;而1000个法国兵则一定能战胜1500个马木留克兵。”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126页。请用系统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答题模版:第一步:整体突现性原理: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加和性关系。同时由于处于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一方面使得系统中的部分的性质不同于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性质,使组成部分的原有的某些性质被屏蔽起来,另一方面会使得系统整体产生除它的组分和组分总和所没有的新性质,总之,由部分构成系统整体时,有新质的突然出现,旧质的消失或屏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第二步: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所以,当很多骑术不精但是有纪律的法国骑兵组成一个整体时,会显现出强大的战斗力,从而打败马木留克骑兵,正是体现了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整体性)瞎子摸象,一只手从身体上割下来10.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按照名称虽仍然可以叫做手,但按照实质来说,已不是对手了。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05页。如果人体的某一部分出了毛病,那么,只有很好地了解整个复杂机体的人,才能医好他,……摘自《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13页。分析上述材料所阐述的系统思想。答题模版:系统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系统整体是由部分组成,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加和性关系。但不能片面的认为研究了孤立的部分就足以完全理解整体。系统科学把整体性作为首要原则,要求人们无论研究自然系统,还是设计人工系统,必须自始至终把对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虑。根据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原理,若干要素经相干关系组成系统后,系统有新质突现,出现组成要素本身所没有的新的性质、新的规律。这些性质和规律是系统整体所特有的,是系统的组成要素本身原来没有的。因此我们考虑对象时,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整体,把握它的整体特性。考虑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不但要看到由部分通过相干、协同产生了整体的性质,还要看到整体中的部分与它原来单独存在时是不同的,不能离开整体去考虑部分。2.“反病毒软件”败下阵来分析在病毒与反病毒的斗争中,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象的社会原因.要点: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观

(1)承认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P.266

(2)科学技术应用产生消极作用的原因

①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局限(即科学技术的水平);

②更主要的原因在人类自身,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受利益驱动,不顾后果地滥用技术。(社会原因)

(3)要限制和消极科学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要靠社会进步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囚犯困境田忌赛马 “公用地的悲剧”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盛水多少,不是由木桶中最长的木块而是由最短的木块决定。它给我们什么启示?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分析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1)部分最优与整体最优的关系;•1.部分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2.目标是追求整体最优;•3.实现整体最优的途径:统筹兼顾,协调平衡;•4.有时系统的某一薄弱环节会严重地影响整体效果。(2)一个系统如何才能实现整体最优?或者启示?一般来说,遵循整体性原则和最优化原则。从集体理性出发,以合作的态度,争取双蠃;从整体考虑,统筹兼顾,协调平衡。当整体最优与部分最优冲突时,必须以保证整体最优为前提。虽在部分利益上受损,但从总体上看整体利益却得到保证。同时也要考虑各个部分的最优,才能保证整体利益。第一,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因为从长远来说,只有在整体最优的前提下,部分最优才有保证。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该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第二,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变化,有时甚至还会对全局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也要重视局部的作用。总的来说,实现整体最优的途径:a.从个人来说,要从集体理性出发,以合作的态度,争取双赢。b.从管理的角度看,要从整体出发,统筹兼顾,协调平衡。4.我国云南怒江大峡谷评论上述关于怒江开发的两种不同观点,并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能否并行。(可出辨析题)前一种观点给水电戴上一顶破坏生态环境的大帽子,从而予以全面否定,这种做法是不科学、不客观、对国家有害的。保护环境并非要使环境恢复到完全天然的状态,而是要将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改变,保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后者完全站在经济发展的角度,认为保护怒江的生态让他们失去了经济发展的机会,使得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处于贫困状态,强烈要求对怒江地区进行经济开发。这也是片面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合理的利用资源、不合理的发展方式,会破坏环境和资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能够兼顾的,能并行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村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结果将会严重破坏环境和资源从而影响经济发展本身,而合理的运用自然资源、在环境可承载的限度下的经济发展,又可以积累资金、提高技术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不能片面地强调任何一方,两者必须协调起来,才能实现持久的经济发展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即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作为发展中的中国应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维护和谐发展的原则,走可连续发展之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处置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既不能因维护环境而结束或限制经济的发展,也不应以就义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的发展。把环境维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可连续地发展。6.钟南山接受央视《面对面》节目采访谈抗击非典经过通过上述材料,你理解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具有哪些内涵?分析突出体现在钟南山院士身上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其内涵包括理性精神、实证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第一.理性精神在研究自然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崇尚数学论证和逻辑推理的理性精神,才能坚信和理解自然的秩序和规律;第二、实证精神科学认识必须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其检验也必须以科学事实为依据,而观察实验是发现科学事实的基本手段,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必须具备崇尚实验的实证精神或求实精神;第三,怀疑和批判精神科学研究必须提倡怀疑和批判精神,反对迷信,反对盲从权威,不轻信书本,敢于在事实和理性的基础上对现存的一切知识进行批评和辩护,才能维护真理,发现真理;第四,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科学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只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2003年11月21日,应“挑战杯”之邀,“抗非英雄”钟南山给华南理工大学学生作报告,钟南山把他一生都在追求的科学精神概括为“四干”:肯干,能干,善干,恒干。钟南山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二是坚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钟南山是一位真诚、有着非凡学术品格的科学家。在学术是非问题面前,他尊重科学,理性务实,坚决捍卫科学的尊严,其科学家的道德风骨和学术勇气令人景仰。钟南山和以他为代表的广大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经验令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只要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就一定能战胜疫病,取得最后的胜利。否定归纳法7.“从逻辑的观点来看,从个别的陈述中,不管它有多少,推论出一般陈述来,是显然不合理的。因为用这个方法得出的结论,总是可以成为错误的。不管我们看到多少只白天鹅,也不可能证明这样的结论: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1959年英文版);第1页。转引自张华夏、叶侨健:《现代自然哲学与科学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88页。分析并评论上述材料所阐述的思想。“归纳问题”的基本思想,否定归纳法的观点。从一个局部观察所得到的材料和结论,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任何把局部观察所得结论推到全局或到处滥用的做法都是不对的。1.归纳是从有限的事例推广到无限的定律,有限不能证明无限,在哲学上也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2.归纳是已过去的事情证明未来的事情,过去不能证明未来3.从单称命题过渡到全称问题缺乏逻辑根据4.归纳不是一个严密的逻辑形式推理,而是一个概率推理。归纳是认识论,不是逻辑理论,其本身是一个探索过程,不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2、归纳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归纳法?答:基本内容: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一种推理形式。它由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前提是对若干个别事物的认识,是单称判断,结论是从前提中通过逻辑推理而得到的一般原理,是全称判断。归纳法的问题:(1)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2)归纳推理的有效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3)归纳推理要以自然齐一律和普遍因果律为基础,这两者并不具有客观真理性。在科学研究中使用归纳法先要明确说明一点:(1)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归纳论证本质是不保真的论证;(2)归纳推理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的结论,大大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3)在科学认识中,科学工作者不是单独使用归纳法,他们往往把归纳法和其他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克服单独运用归纳法带来的局限。总之,归纳法在科学认识中仍然是一种有用的方法,它不但过去是,今后仍然会是科学发现和科学理论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8.不要过份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第158页。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4、213页。上述材料阐述了什么思想?恩格斯强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绝不是征服者与异族的关系,而应该保持和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利奥波德对人在自然中的位置重新定位,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普通一员,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同属于一个共同体,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述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思想: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外或者之上,而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生物在生态上是平等的。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人类对大自然负有到的义务和道德责任。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大自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任何生命形式都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而且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平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平等;人类应该保护生命的多态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3.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评论上述的两种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统治自然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安排整个世界.1.人是自然中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外或者之上,而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一员,与其他生物在生态上是平等的。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人类对大自然负有到的义务和道德责任。2.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大自然存在着一种内在的、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价值。任何生命形式都有存在和发展的权利,而且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平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平等;人类应该保护生命的多态性,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完整性和完美性。3.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要素通过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从表面上看,二者观点似乎是对立的,其实,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二者的争论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二者的争论,促使人类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努力探寻并走向一种“合理”的生态自然观。案例11.为什么古希腊人往往把某种具体的、特殊的物质状态当成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本原?答:因为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具有鲜明的批判特征。在古希腊哲学之前也同样存在一个神话的、巫术的原始思维阶段。例如赫西俄德的«神普里»里就认为第一个神是“开俄斯”(混沌),提出了由“混沌”到“大地”、星空、山脉、海洋再到万物的宇宙起源观点。因此,所谓的理性批判特征是指,希腊人对以前的神话和巫术思想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因此,希腊到自然哲学阶段几乎所有的自然哲学家在这个时期都把宇宙万物的神话起源撇开,从本质的角度构造着宇宙万物的始基,给出一种看似具体、实则抽象的回答。在他们看来,存在一种东西,是其余一切事物产生的始基,其他事物毁坏后又回归于它。它在从属它的变化万端的各种性质底下,本身不变地潜在着,它是一切事物的元素或不灭的物质。2.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答:①原子论主张,世界是统一的,自然现象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但统一不是在宏观的层次上进行的,不是将一些自然物归结为另一些自然物,而是将宏观的东西归结为微观的东西,这些微观的东西就是原子。②把一个物体一分为二,它变得更小,但仍然是一个物体,它还可以被一分为二。这个过程是否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呢?原子论者说,不能。分割过程进行到最后,必然会有一个极限,这个极限就是原子。③为什么世界上诸种事物会彼此不一样呢?原子论回答说,这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原子在形状、大小、数量上不一样。3.古希腊原子论对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意义是什么?答:古代朴素辩证法把自然界当作一个同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找寻统一。原子论主张世界是统一的,自然现象可以得到统一的解释,实际上正是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一种思想,促进了古代朴素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另外,原子论在希腊时代还只是思辨的产物,主要是一种哲学理论,不是科学理论,原子论者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本人并不是科学家,但是作为一种杰出的科学思想,原子论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且20世纪,人们对原子核的内部组成又有了新的发现。这一切科学成就都根源于2500年前古希腊原子论者的天才构想。案例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回答:1.可持续发展及基本原则?

布伦特兰最初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简明地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将这一概念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力。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包括27点原则,综合地叙述了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要求,以及国家、团体、个人、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些内容,并针对中国和国际的具体情况,可将其概括成以下四项基本原则:原则一: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一原则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它强调发展的必要性,认为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必须通过发展来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那种认为我们必须停止经济发展以保护环境的观点是不可取的。第二,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必须具有长远观点,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后劲。原则二:协调性原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适当投资于自然资本,投资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改善,扩大资源和环境的支撑能力,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原则三:质量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发展的质,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量。这正是我国政府最近反复强调的“积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的关键所在。可持续发展应当是避免单纯依靠扩大资源投入和刺激消费来增大经济的总量,而要以尽可能低的资源代价去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原则四:公平性原则。这里所说的公平包括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资源利用和发展机会的公平等方面。从国际范围来看,坚持发展中国家在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机会,既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所在,也是保持全球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基础。综上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不仅重视发展的数量,更强调发展的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功地缓冲了发达国家呼吁保护环境与发展中国家捍卫发展权的冲突,并使南北双方环境与发展的要求相互协调,体现了平等的原则,为停滞多年的南北对话留下了一个较大的余地。从这个概念产生的形势和历史过程看,“可持续发展”不是从单一角度可以概括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态的、经济的、政治的综合概念。2.你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怎样?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发展既体现了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也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也在不断的探讨、深化和完善之中。在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在自然方面,可持续发展将自然生存权作为重要前提,不仅人类,自然界的其他要素,从生物的种类导生态系统,都具有持续存在和发展的能力;在经济方面,要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使环境和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内涵;在社会方面,要长期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并做到资源和收入的公平分配。在相应的具体策略上则体现为人口控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控制人口方面,要制定合理的规划和政策,加强计划生育;在节约资源方面,在实行从粗放型发展战略到集约发展战略的转变;在环境保护方面,其根本点是改造现有生产技术,走“洁净生产”和“绿色技术”的道路,谋求基本无废物的新生产方式,同时要做好开展国土整治、治理城市、推广生态农业等工作。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是推动该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位力量。决策者和领导者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能够有正确的认识,才可自觉地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贯穿于管理之中,带动所在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就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和以上各个方面工作的改进,可以使我们相信人类通过共同努力是能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3.《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部分成就与问题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发展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万亿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和世界第6大贸易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第二部分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一、指导思想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发展目标我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三部分重点领域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与消除贫困,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二、社会发展三、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四、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五、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流域水污染防治,海洋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城市交通管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环保产业发展。六、能力建设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共享。建立公共基础数据、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信息库,实现基于高速网络基础上的、面向社会各界的、具有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体系;建立适应于政府决策的信息共享网络。第四部分保障措施面对新世纪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实现本《纲要》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必须采取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从加强部门协调、拓宽融资渠道、依靠科教支撑、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一、运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加强国际合作,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合作,就参与各类环境条约问题制定对策,认真履行参加的各类国际条约,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等相关国际会议达成的决议和决定;重视并积极推动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利用各种渠道促进国内环境保护,维护我国利益,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逐步建立和完善以绿色产品、技术、服务为主导的投资贸易政策体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材料三答案:1.科学事实与事实之间有什么区别?如何将事实上升为科学事实?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这个命题确认了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事实性”表征着科学事实的价值和地位,“解释性”则蕴含着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它发展了科学事实的“理论渗透说”,并能对人们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哲学与哲学解释学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意义。对已经存在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解释就可以上升为科学事实。2.科学事实要求有可重复性,那么什么是相同的观察和实验条件?实验的可重复性是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可重复,一个成功的实验不会因不同的时间,空间,实验者而异。判定一个实验成功是否的标准还看其是否具有可重复性,这是以往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都普遍认可的一条准则,同时也是许多传统科学哲学家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只要按照预先规定的方式来实施一个适当的实验,科学化是哪个重大物理效应都应该被任何人有规则的重复。3.结合本案例,说明如何理解观察和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主观指人的意识、精神;客观指人的意识以外的物质世界,或指认识的一切对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观和客观是对立的统一。客观是不依赖于主观而独立存在的,主观能动地反映客观,并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文章中指出在伍德为了观察到N射线来到法国,布伦德洛进行实验的时候是通过肉眼观察亮度变化来判别N射线的存在与否。伍德也进行相同的实验,可是什么都看不到。后来伍德设计了一个严格的检验实验,可是让观察者根据实验结果判别“N射线”源。结果,实验无一成功。本是没有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的N射线,人云亦云,是人们主观认为他应该存在的东西,在客观实验事实面前被证实不存在的。案例4墙角的小蜘蛛与一门学科的诞生1.一只不起眼的小蜘蛛是怎样导致笛卡儿解析几何的创立的?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有顺序的三个数。反过来,任意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在空间中找出一点P与之对应,同样道理,用一组数(x、y)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平面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有用一组两个有顺序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坐标系的雏形。2.案例中提到了“突然,笛卡儿眼中出现了光彩”、“笛卡儿豁然开朗”、“他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等句子,这些说明了灵感的什么特性?这些说明了灵感的“诱发型灵感”特性。该特性是人们被某个偶然事件触发时(包括机遇观察)闪现出某些具有独创性的设想,导致了未曾预料到的灵感的出现。3.代数与几何联系起来出现了解析几何,这种联系在科学史上还有哪些例子?这说明了科学理论发展的什么问题?鱿鱼和凹凸底运动鞋-日本鬼冢喜八朗日本有个叫鬼冢喜八朗的人不止一次地听篮球运动员说:现在的运动鞋容易打滑,止步不稳,影响投篮的准确性。他决心研制一种克服这一缺点的产品,一天到晚都在想如何克服这一缺点,还和运动员一起打篮球,却一直没有结果。有一次,他在吃鱿鱼时,发现鱿鱼的触足上长着一个个吸盘,顿时想到把运动鞋的平底改成凹凸底。经过试验结构达到满意的效果,并逐渐打败了其他平底鞋厂。这说明了创立理论的思维方法中的类比与联想,联想是从一种事物的表象推及另一事物的创新思维过程。两者以某种相似性为中介,为新事物、新观点的形成进行必要的沟通联系。案例5京沪高铁:采用磁悬浮还是采用轮轨技术?1.京沪高铁方案为什么弃用磁悬浮而采用轮轨技术?2.技术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3.中国选择哪国的何种技术,关键看重技术能否转让。试从技术的社会属性方面说明理由。1.答:之所以弃用磁悬浮,是因为磁悬浮技术与我国现有的轮轨技术不兼容,由于京沪铁路衔接着其他20多条干线,如果不能兼容,就无法形成一个互连互通的路网,也会产生大量换乘问题,而且换乘还不能在同一个车站上。另外,磁悬浮的成本过高,每公里成本约3亿至4亿元,比轮轨高一倍。2.答:技术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要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少、安全好等技术经济优势;主体设施和运行动车在减振降噪方面具有国际一流技术水平,并通过轨道减振、声屏障、隔声通风窗等工程防治措施,对沿线声环境和振动影响得到有效控制。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必须符合国家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对沿线各地区和城市发展规划,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对于实施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降低社会成本,拉动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实现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答:技术的社会属性,体现在技术是人类生产实践中的一种劳动的方式,能够使人类提高社会生产力,更快地发展经济。从中国高速铁路长远发展来看,技术转让才是最关键因素,它能使我国学到先进的技术,提供我们的社会生产力,这样主动权在我们手上,我们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我们的经济。题目:案例6克隆人技术:技术的胜利还是人性的悲哀1.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吗?答:从1997年英国科学家克隆出多利羊到2001年国际人类基因组织公布了人类基因图谱的研究成果,人们始终无法对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达成共识。有些人对基因技术应用的前景表示深远的忧虑,有些则表现出对生物技术时代造福人类的憧憬。2001年8月7日,美国科学院邀请了对克隆技术持不同意见的学者参加了一场主题为“克隆人”的学术研讨会,再次引起了美国和世界对克隆技术的关注。我国政府对这一问题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在讨论克隆技术是否应该应用于人类时,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克隆。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过程。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克隆通常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生殖方式或者自然的无性生殖方式(如植物)。一个克隆就是一个多细胞生物在遗传上与另外一种生物完全一样。克隆可以是自然克隆,例如由无性生殖或是由于偶然的原因产生两个遗传上完全一样的个体(就像同卵双生一样)。但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克隆是指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来产生的完全一样的复制。在生物学上,克隆通常用在两个方面:克隆一个基因或是克隆一个物种。克隆一个基因是指从一个个体中获取一段基因(例如通过PCR的方法),然后将其插入另外在动物界也有无性繁殖,不过多见于非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的分裂繁殖、尾索类动物的出芽生殖等。但对于高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般只能进行有性繁殖,所以要使其进行无性繁殖,科学家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程序。在本世纪50年代,科学家成功地无性繁殖出一种两栖动物—非洲爪蟾,揭开了细胞生物学的新篇章。克隆是人类在生物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反映了细胞核分化技术、细胞培养和控制技术的进步。原是英文clone的音译,意为生物体通过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简称为“无性繁殖”。动物克隆技术的重大突破,也带来了广泛的争议。任何技术都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其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与技术的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都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什么是技术呢?技术是指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技术活动必须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必须依靠自然事物和自然过程,现代技术更是人类自觉利用自然科学知识的结果。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从技术的自然属性我们可以看出,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发展,硬性的改变人类的生老病死规律,强制性的制造人类,是和技术的自然属性相违背的,因为任何技术都应该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我们很明显的看出,克隆技术在人类方面的应用不符合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说,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不具有必然性。技术作为变革自然、调控社会的手段,又必须服务于人类的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为社会所接受,否则也难以成为现实生产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对技术的制约使技术活动只有在社会的共同整合下才能产生和实现。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在现今这个技术发达,人类物质生活水平达到很高水平的时代,人类会想强制改变自身的生老病死,人们期望任何疾病都能治愈并延缓衰老,由此人们会期望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自身,利用克隆技术大力发展医学。而实际上,克隆技术确实对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点在社会上得到了积极的肯定,是社会共同整合下的生产和实现。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了人类的目的,体现了技术的社会属性。一方面:人们往往对新型的技术,尤其是有违道德伦理方面的技术刚刚产生是会有恐惧心里,我们把他叫做“技术恐惧”。“技术恐惧”的实质,是对错误运用技术的人的恐惧,而不是对技术本身的恐惧。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当人类面对伦理道德的危机时,应该理性正视现实。历史上输血技术、器官移植等等,都曾经带来极大的伦理争论。而当首位试管婴儿于1978年出生时,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但现在全世界已经有30万试管婴儿。某项科技进步最终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暂时不合乎情理就因噎废食。另一方面,按照生命伦理学的观点,科学技术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造福整个人类。它必须遵循“行善、不伤害、自主和公正”这四项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经过了200多次的失败,出现过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为复杂,无疑会遇到更多的失败,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将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现在科学界把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两种。前者是利用胚胎干细胞克隆人体器官,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问题,这是国际科学界和伦理学界都支持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用于治疗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这一界限。而对于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说的克隆人,由于它在总体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原则,所以,科学家的主流意见是坚决反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和各国政府也都非常明确地表示,反对生殖性克隆。即使克隆人真的诞生了,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一基本立场。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把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体现了技术的社会属性,因此它具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从人类的自身发展和技术的自然属性来说,将克隆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发展又有着很多不利方面,因此它并不是必然的。2.克隆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有哪些?答: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有好也有坏。下面我们从利和弊2个方面来说明。利:1)克隆技术可解除那些不能成为母亲的女性的痛苦。2)克隆实验的实施促进了遗传学的发展,为“制造”能移植于人体的动物器官开辟了前景。3)克隆技术也可用于检测胎儿的遗传缺陷。将受精卵克隆用于检测各种遗传疾病,克隆的胚胎与子宫中发育的胎儿遗传特征完全相同。4)克隆技术可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的损伤。成年人的神经组织没有再生能力,但干细胞可以修复神经系统损伤。5)在体外受精手术中,医生常常需要将多个受精卵植入子宫,以从中筛选一个进入妊娠阶段。但许多女性只能提供一个卵子用于受精。通过克隆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个卵细胞可以克隆成为多个用于受精,从而大大提高妊娠成功率。弊:1)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通过克隆产生的个体具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同样的疾病敏感性,一种疾病就可以毁灭整个由克隆产生的群体。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牛群都是同一个克隆产物,一种并不严重的病毒就可能毁灭全国的畜牧业。2)克隆技术的使用将使人们倾向于大量繁殖现有种群中最有利用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按自然规律促进整个种群的优胜劣汰。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隆技术干扰了自然进化过程.3)克隆技术是一种昂贵的技术,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生物专业人士的参与,失败率非常高。多莉就是277次实验唯一的成果。虽然现在发展出了更先进的技术,成功率也只能达到2-3%。4)转基因动物提高了疾病传染的风险。例如,如果一头生产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这种病毒就可能通过牛奶感染病人5)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将导致对后代遗传性状的人工控制。克隆技术引起争论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许对发育初期的人类胚胎进行遗传操作。这是很多伦理学家所不能接受的。6)克隆技术也可用来创造“超人”,或拥有健壮的体格却智力低下的人。而且,如果克隆技术能够在人类中有效运用,男性也就失去了遗传上的意义。7)克隆技术对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一个由父亲的DNA克隆生成的孩子可以看作父亲的双胞胎兄弟,只不过延迟了几十年出生而已。很难设想,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另外一个人的完全复制品,他(她)会有什么感受?3.禁止克隆人技术会阻碍医学的发展吗?有必要对克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以立法吗?答:克隆技术的应用对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人们正是通过“克隆”技术生产出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长高的生长激素和能抗多种病毒感染的干挠素,生产人胚胎干细胞用于细胞和组织替代疗法等等。这在克隆技术出现以前是不可能实现的医学方法。如果说我们一开始就禁止克隆技术的话,这些技术也就不会产生,还会有很多人受病痛折磨。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禁止克隆技术会阻碍医学的发展。但与此同时,随着克隆人的出现,伦理道德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克隆技术是否可能与历史上的原子能技术等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而当“治疗性克隆”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又该如何抉择?这可以说需要国家给予立法。另一方面科技常常给人类带来新的问题,法律不应保持沉默,但是我们也不应急于表态,更不应仓促立法。科技的发展未必都是福音,勤劳的立法也未必有收获。要化解克隆技术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崇尚科学而又不违背理性;健全严格的监控机制和法规,以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协调好自然法则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克隆这一新型技术后才可以由国家给予立法。一DDT案例1DDT案例简介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DT的使用范围迅速得到了扩大,而且在疟疾、痢疾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大显身手,救治了很多生命,而且还带来了农作物的增产。但在上个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滴滴涕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可在动物脂肪内蓄积,甚至在南极企鹅的血液中也检测出滴滴涕,鸟类体内含滴滴涕会导致产软壳蛋而不能孵化,尤其是处于食物链顶极的食肉鸟如美国国鸟白头海雕几乎因此而灭绝。1962年,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怀疑,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因此从70年代后滴滴涕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滴滴涕还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催生婆。DDT的有毒人造有机物是一种易溶于人体脂肪,并能在其中长期积累的污染物。DDT已被证实会扰乱生物的荷尔蒙分泌,2001年的《流行病学》杂志提到,科学家通过抽查24名16到28岁墨西哥男子的血样,首次证实了人体内DDT水平升高会导致精子数目减少。除此以外,新生儿的早产和初生时体重的增加也和DDT有某种联系,已有的医学研究还表明了它对人类的肝脏功能和形态有影响,并有明显的致癌性能。由于具有较低的急毒性和较长的持久性,也降低了有机氯杀虫剂的使用次数。然而,却也因此使此类的杀虫剂具有较长的持久性,长期累积下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许多问题。2案例分析历史上,DDT的使用,不仅能很好地治疗疟疾、痢疾等疾病,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DDT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人类在自然面前取得了成功,但是自然反过来又开始报复人类,随着DDT进入生态链,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类似DDT使用的现代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引起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时今至日,才认识到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人,二是共存共荣的合作伙伴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协调发展阶段。首先,人类应该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的观念。这是因为,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和信息的交换,而这种交换又势必带来自然平衡的改变。人类使用DDT,就是为了从自然界得到更多的农作物,促进农业的发展,当初就是为了追求这种短期的效果而不顾可能造成的长远影响,造成了现在生态环境破坏、物种种类减少。因此人和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尽可能完善的、和谐的关系。再次,要通过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来完善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人和自然矛盾的解决,与生产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根本无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才能为人和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可能。例如,从可持续发展来看,现代高科技也必将逐渐引入到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中来,如通过运用克隆技术,将具备高强抗虫病害的基因组移入农作物中,以获得高抗病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总之,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提倡可持续发展,把环境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树立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观念,并通过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实现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的和谐统一。二巴尔的摩事件1巴尔的摩事件简介巴尔的摩,美国科学界一位风云人物,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校长,杰出的分子生物学家。曾获诺贝尔奖。1981年,科学家们发现,小鼠的生殖细胞在导入外源的大鼠照鼠要大上2倍,被称为“超级鼠”。转基因鼠的出现为基因表达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正在从事抗体基因研究的巴尔的摩立即抓住了这一时机。他敏锐地想到:如果将含恒定元件a的外源基因导入小鼠的生殖细胞,小鼠内源基因的重排是否会效仿外源基因,也产生含有元件a的基因?要证实设想,必须做血清学的测试鉴别,即对转基因小鼠用放射方法进行鉴别。巴尔的摩把这一鉴别任务交给了他的得意助手,麻省理工学院教授T•伊玛尼茜•嘉莉,还给她配上了强大的研究阵容。1985年5月,嘉莉不负众望,取得了预期成果:小鼠的内源基因确实会效仿外来的重链基因。1986年4月,巴尔的摩和嘉莉在《细胞》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在含重排MU重链基因的转基因小鼠中内源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的实验论文,这个发现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在论文提供的大量数据、完整的程序和事实的记录面前,人们无法怀疑这一实验结果。一个月后,巴尔的摩实验室的一位博士后M•欧图勒在仔细读了长达17页实验记录后,发现与论文不符。论文中提到的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在实验记录中根本找不到。论文有造假嫌疑!于是她向塔夫茨大学当局汇报了这一情况。学校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是:论文记录虽有“小小的错误”,但并没有造假。欧图勒不服,告到了国家卫生研究院。国家卫生研究院对此事展开正式调查,结果还是:论文没有造假。在此期间,欧图勒处处受压。权威的《科学》、《自然》、《细胞》等杂志都拒绝刊登批判文章。最后,官司打到了国会。1988年5月,国会调查分组委员召开了听证会。而巴尔的摩在《致同事》的公开信中声称完全没必要进行调查,他可以保证特里萨•嘉莉的人品。他以为,以他在科学界的声誉和权威,可以让调查中止。他指责调查人员费特尔、丁吉勒、斯图尔特等人,说他们毫无根据地干涉科学问题。他甚至以言语相要挟,声称这是一场“悲剧性的调查”,认为“外行是不可能评价科学的”。由于事态并没有像他预料的那样,他不得不刊登更正文章,但他指出,修正并不会减弱论文结论的可信度。巴尔的摩的言行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捍卫科学纯洁性的可怜的“小人物”欧图勒受尽折磨和冷落,在巴尔的摩荣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时,她被解雇了。国会和联邦经济情报局的调查结果最终显示:实验的日期与嘉莉的记录不一致,她是用截取日期转贴到日期记录纸带上的方法来造假。这一发现使嘉莉名声扫地。直到这时,巴尔的摩才不得不承认自己为嘉莉辩护的错误,并向欧图勒公开道歉。至此,被称为“美国科学史上最令人伤心的悲剧”的巴尔的摩事件,终以真理战胜虚假告终了,却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思索。2案例分析第一:实事求是是科学研究的命根子,科学史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事件反映了科学中的越轨问题,给科学的进步产生极大的危害。所以我们要坚决与用虚作假作斗争,一方面与科学中的弄虚作假现象作斗争需要勇气和牺牲精神(事件中的欧图勒);另一方面必须强化科研研究成果质量的监督机制,人们往往认为监督科研成果质量是科学自身的内部事务,科学具有能够抛弃错误数据、错误结论的特殊机制,然而近年来的实践恰恰表明,监督科研成果质量的机制往往不起作用。第二:科学必须永远维护真相和事实而不是自己的观点。这样它才能尽可能少地被主观感觉影响,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断地逼近真理。而事件中的巴尔的摩为造假提供了支撑,打压举报越轨行为的人,这违反了无私利性,阻碍了科学的进步。第三:巴尔的摩事件决非偶然,它只是科学界众多弄虚作假案中的一例,它从侧面反映出科学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缺陷。在现代,科学的体制化、科学家角色职业化,使得追求真理不再是科学活动的惟一要求,功利性已开始成为科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是通过奖励系统实现的,谋求独创性的成果,争取社会承认,自然会成为科学家行为内在的激励因素。当科学家有了对社会承依靠科学内部的规范机制则难以防范科学家的越轨行为。在作假事件日益增多认的强烈渴望以后,就难以用严谨的科学态度来对待科学研究。因此,仅仅的今天,特别需要健全科学内部的评价机制和建立权威的查处机构。总之,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决定了科学共同体成员必须遵循基本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概括为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合理的怀疑精神,使科学家在学习知识或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并内化成为科学家的精神气质。这样才会有利于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三弗里兹·哈伯案例1、弗里兹·哈伯案例简介弗里兹哈伯,因合成氨而闻名于世,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弗里茨·哈伯(FritzHaber,1868年12月9日-1934年1月29日),德国化学家,出生在德国西里西亚布雷斯劳(现为波兰的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就对化学工业有极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后,哈伯先后到柏林、海德堡、苏黎世上大学。上学期间,他还在几个工厂中实习,得到了许多实践的经验。1894年在卡尔斯鲁厄大学物理化学系得到了一个助教的位置,并于1896年在那里完成了教授资格考试。1898年成为卡尔斯鲁厄大学化学系编外教授。他喜爱德国农业化学之父李比希的伟大职业——化学工业。读大学期间,哈伯在柏林大学霍夫曼教授的指导下,写了一篇关于有机化学的论文,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1904年,哈伯在两位企业家答应给予大力支持开始研究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并于1909年获得成功,成为第一个从空气中制造出氨的科学家。使人类从此摆脱了依靠天然氮肥的被动局面,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哈伯也从此成了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为表彰哈伯的这一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9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哈伯。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哈伯担任化学兵工厂厂长时负责研制、生产氯气、芥子气等毒气,并使用于战争之中,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虽然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但哈伯这一行径,仍然遭到了美、英、法、中等国科学家们的谴责,哈伯的妻子伊美娃也以自杀的方式以示抗议。案例分析首先从此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化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造福人类,人工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加速了世界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化学技术生产的化学武器,在战争中造成人的大面积死亡,属于危害人类、反人类的行为。其次,科学家在科学研究时应承担社会责任、道义。为科学而科学的清高和超脱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科技工作者必须考虑科学的社会后果以及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责任是知识和力量的函数,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总有一部分人,例如医生、律师、科学家、工程师或统治者,由于他们掌握了知识或特殊的权力,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界带来比其他人更大的影响,因此他们应负更多的伦理责任,需要有特殊的行规(诸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来约束其行为。科学放到社会的环境中,考虑科学家在社会中身份的多重性,科学家的行为规范应该包含着伦理规范:有责任性(responsibility),即有责任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只要科学家的行为是出于自由意志,他们在科学应用的因果链中就是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他们对科学应用的后果就负有一定的伦理责任,当然不是全部的、直接的。核战争、生物武器、与科技发展不无相关的生态危机等将对人类的生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迫使着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社会后果再也不能漠不关心。当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应遵循科学家宪章:1.要保持诚实、高尚、协作的精神;2.要严格检查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目的、受雇佣时须了解工作的目的,弄清有关的道义问题;3.用最有益于全人类的方法促进科学的发展,要尽可能地发挥科学家的影响以防止其误用;4.要在科学家研究的目的、方法和精神上协助国民和政府的教育,不要使它们拖累科学的发展;5.促进国际科学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公民精神作出贡献;6.重视和发展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人性价值。宪章表明:科学家不仅有责任使自己的研究结果为人类和平服务,他们还有责任控制自己的研究本身,当一项正在进行的研究可能对社会、人身或环境造成危害时,科学家有责任停止研究并向社会公开这一研究的潜在危机。四“运十”飞机案例案例简介:运-10(Y-10)是由上海飞机制造厂研制的四发动机喷气式运输机,是中国首次自行研制、自行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参考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07,因与波音707外观相似曾经有误传说运-10的机体设计是由波音707的逆向测绘仿制而来,但据后来报道,运十飞机的研制者和波音公司都否定了这一说法。运-10计划采用涡扇-8发动机。运-10只制成两架。运-10由于各种原因最终没有投产。运-10研制工作自1970年8月下达任务后开始,1972年审查通过飞机总体设计方案,1975年6月完成全部设计图纸。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提出运-10设计任务时,主要是考虑作为首长专机,要求能“跨洋过海”,航程7000公里,致使飞机结构及载油重量增加,商载减少。1970年代初,由于对中国实行经济技术封锁的状况尚未改变,因而大量新材料、新成品、新标准均需自行研制。同时“四人帮”集团成员企图以运-10飞机的研制作为政治资本,使研制工作受到干扰。1976年7月制造出第一架运-10用于静力试验。第二架使用的JT3D发动机(涡扇-8研制不顺利)及部分飞行电子设备来自中国民航机队中波音707的备件。1980年9月26日运-10首次试飞成功,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运-10飞机首次试飞成功后,之后进行研制试飞和转场试飞。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飞抵拉萨。试飞证明运-10飞机性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运-10基本设计在当时已经过时。而且离投入航班运行仍有较大差距。由于经费原因,研制工作难以继续进行,1982年起运-10研制基本停顿。1986年财政部否决3000万元人民币研制费用预算,运-10飞机研制计划彻底终止。案例分析:运十飞机研制计划的终止令人心痛。关于其终止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不乏一些不够理性的观点。我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寻找运十悲剧的根源。外因:波音、空客的联合绞杀以及技术封锁。运十能飞起来,却不能成功,因为运十的国内市场也很难保住。归根到底,还是技术基础薄弱,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的问题。二、 内因:运十自身的问题。运十项目本身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运十项目技术跨度太大,风险极高。其次,当时立项的决策层可能对干线客机的认识有些偏差。运十悲剧给我们的启示大项目需要科学决策首先,决策时,不要仅仅考虑当时的环境和需求,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适应性。其次,决策需要量力而行,不能一味追求高指标。二、 需要建立全新的科研体制三、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来支持包括经济支持系统、信息支持系统、实验技术装备支持系统、教育支持系统。经济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还在于社会的经济支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教育支持系统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实验技术支持系统,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实验技术装备称得上是科学技术这种特殊的精神生产的特殊劳动工具,它同科技信息一起构成科学劳动资料。信息支持系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科学劳动一刻也离不开科技信息工作。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任何一个科技工作者都必须要得知前人所做过的一切,也渴望得知现在在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中别人正在做的一切,这就需要科技信息。五氧气发现“当真理碰到鼻子尖上的时候”——氧气发现及其历史启示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曲折历程。造成这种曲折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发现者本人的主观因素所造成。因此,总结这一深刻教训,可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一)发现氧气是18世纪的事。但人类关于氧气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据史书记载,公元8世纪,中国就曾经对大气进行过研究,并把大气分为阴阳两部分。到17世纪,罗伯特·波义耳(R.Boyle,1627—1691)通过对抽气机及燃烧的实验,发现一些奇妙、有趣的现象。在真空中,火药环只在受热的地方才燃烧,但一通入空气,立刻全部燃烧。这些燃烧现象,使波义耳得出结论:“空气有一些活性物质不是被磷的烟雾消耗掉,就是被它驯化。”这给人们以启发,那就是空气中含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气体。此后,虎克(R.Hooke,1635—1703)也做了类似的燃烧实验,并得出结论,认为空气中存在一种可以溶解可燃物体自身的东西。罗伯特·波义耳和虎克的实验,对发现氧气都是极为有益的。只要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去寻找空气中那种具有活性的物质是什么?氧气就会很顺利地发现。但科学发现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通往客观真理的征途上,遇到任何一点障碍,都可能使科学家犹豫不前,而大大推迟科学发现的时间。在氧气发现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燃素说”的提出。它使一些科学家步入歧途,茫然而不能自拔。“燃素说”是英国人乔治·恩斯特·史塔尔继承了约翰·约阿希姆·帕克的《地下的自然哲学》中的学说,综合了各家观点,于1703年较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为完整的理论。史塔尔认为,空气中有一种可燃的油状土,即为燃素。史塔尔所说的燃素是“火质和火素而非火本身”,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体中,在燃烧时,快速逸出。燃素是金属性质、气味、颜色的根源。它是火微粒构成的火元素。按照“燃索说”的观点,一切燃烧现象,都是物体吸收和逸出燃素的过程。煅烧金属,燃素被释放出来,金属就变成了灰渣。但在金属加热过程中,燃素不能自动分解,必须加进空气,将燃素吸取出来,燃烧才能实现。18世纪初期,这种“燃素说”的理论,曾歪曲地说明了大多数化学现象。尽管是歪曲的,牵强附会的,但在当时,却能“自圆其说”,被人们普遍地接受。就这样,“燃素说”统治人们的思想将近一个世纪,把人们从研究和探讨燃烧原因、完全可能导致发现氧气的正确思路,引向歧途,致使氧气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曲折历程。(二)人类的科学发现,常常是经历了一段艰辛、曲折的摸索之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列(J.Priestley,1733—1804)又进行燃烧的实验,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得到一种新的气体,这种气体既能助燃,又能支持人的呼吸。事实上,普利斯特列已经得到了氧气,但他不能正确地认识这种气体。普利斯特列由于受“燃素说”的影响,错误地认为,这种新气体是“无燃素的空气”。在普利斯特列之前,瑞典化学家舍勒在加热硝酸盐的过程中,也曾得到这种气体,并发现这种气体能使点燃的蜡烛更加激烈燃烧。事实上,舍勒先于普利斯特列也独立地获得了氧气,但可惜,舍勒也是“燃素说”的信奉者,他错误地认为,这种气体是“火气”,燃烧正是燃素与火气的结合。就这样,由于“燃素说”的束缚,在本来已经得到氧气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发现氧气。与此同时,拉瓦锡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又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大胆地提出这样的假设:金属锻烧,并不是放出燃素,而是与空气相结合而成新的化合物。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那就一定能从这种锻烧后的金属灰烬中再将那部分空气析出。拉瓦锡沿着这个正确的思路,反复做了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理想的物质。当然,这主要是实验条件的限制。正当拉瓦锡一筹莫展的时候,1774年普利斯特列访问了巴黎。在宴会上,普利斯特列向拉瓦锡介绍了他关于氧化汞加热实验的全部情况。这使拉瓦锡一下子就豁然开朗。拉瓦锡沿着普利斯特列的思路,反复进行了一系列较为精确的定量实验,最后终于找到了他所要寻找的那种纯净的空气,当时他把这种纯净的空气命名为“氧气”。就这样,经历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终于由拉瓦锡宣告了氧气的发现,从而推翻了长期统治化学领域的“燃素说”,同时,也结束了氧气发现过程中的蒙难史。氧气的发现是化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革命。拉瓦锡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我叙述了空气从物质中释放出来以及空气与物质结合的全部历史后,这些(解释上的)不同就会充分显示出来。这个目的的重要性促使我全面地从事这一工作,因为我觉得这注定要在物理学和化学上引起一次革命。”发现氧气不是一件寻常的事情,发现者必须具有革命批判的锐气,冲破传统“燃素说”的迷雾,才能见到真理的曙光。所以说,伴随着氧气的发现,必然是化学领域里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三)氧气发现的过程,对我们有哪些重要的启示呢?恩格斯在谈到氧气发现时做了如下的概括:“普利斯特列和舍勒析出了氧气,但不知道他们所析出的是什么。他们为‘既有的’燃素说‘范畴所束缚’。这种本来可以推翻全部燃素说观点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在他们手中没有能结出果实。但是,当时在巴黎的普利斯特利立刻把他的发现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就根据这个新事实研究了整个燃素说化学,方才发现:这种新气体是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在燃烧的时候,并不是神秘的燃素从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