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速录-宁波文化馆_第1页
指南针速录-宁波文化馆_第2页
指南针速录-宁波文化馆_第3页
指南针速录-宁波文化馆_第4页
指南针速录-宁波文化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波亚伟金手指会议速记公司速记服务热线:0574-8733600618968284018浙江速记第一品牌您开会我速记语音落文稿出会议名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会议类型:现场速录友情提示:因中文输入的特殊性(同音字),文中姓名及名词不确定的均用“()”或“音译”代替,烦请您核对。如需帮助,请拨打稿头上电话。会议主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会议地点:宁波会展中心主讲嘉宾:于丹主持人:张旭内容如下:张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今天十分高兴地请到了著名的文化学者于丹教授,来给我们做主题演讲。于丹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同时她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论语感悟》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的影响。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了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及《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的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并被翻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于丹教授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观乎天文,以化成天下”。这个题目与我们的会议主题和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紧密相关,是一个很好的契合,我们也对于丹教授的演讲充满了期待,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于丹教授做主题演讲。(我还有一句话,于丹教授开讲五分钟后,请大家不要再拍照,在这之前照一照是可以的,之后请大家不要拍照,这样我们的效果会好一点。)于丹:特别谢谢张院长这么热情的开场介绍,也谢谢在座朋友的热情,谢谢各位朋友,谢谢大家!难得在一个萧瑟的冬天,有这样热情的场景,其实什么是文化?文化首先是很热的心,有激情的一种态度,我看见大家就知道大家都是从事文化工作的。谢谢大家!首先谢谢各位朋友,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岁末相聚的机缘,到今天这个场景,我自己特别亲切,特别怀旧,岁末年初的时候,因为这一次接到的邀请说是一个文化馆的馆长论坛,像我们生在七十年代末,长在六十年代初的人,小时候的时光是在文化宫度过的。我现在看我的学生和孩子,他们已经很少有少年宫的感觉,大家也都是为人父母者,现在都是各种各样的收很多费用的补习班,但是我现在还有理由怀念少年宫。在我的记忆中,在文化宫和少年宫里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回荡着样板戏,是每时每刻都有人在那儿学写毛笔字,学拉胡琴,打乒乓球的地方,那是一个小球可以推动地球的时代。虽然中国不富强,但是在那些地方玩的孩子们心里是有梦想的,那个时候文艺产品不像现在繁荣,但是是七十年代初的中国孩子谁都可以流利唱上一段样板戏的地方,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会古诗词,背毛主席诗词的。可以说,我们这些人都是用少年成长,青春记忆来纪念文化宫和少年宫。这就是今天我为什么特别着急要到这里,我要向中国的基层文化馆致辞,真正的文而化之,化育人心,化育少年是在文化馆基层单位。我也高兴,在虚拟的空间发达到让我们漠视现实空间的时代里,文化馆还在,我们这些文化馆的掌门人还在坚守着这种城市转型时期的职责,所以我想我到这里来要说,各位文化馆的掌门人,大家加油,大家坚守,我向你们深深致敬,因为你们守住了中国文化最基层的血脉,谢谢你们!我常常想起在我的童年时代,七十年代的文化馆教给我们的东西,可能只是纸写毛笔字,我最早写毛笔字是在少年宫学的,最早学唱片的东西都是少年宫,那个年代的东西远远不像现在的教学手段丰富,但是那叫核心价值,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其实是世代相传的。今天有限的时间里,我向大家汇报三个心得。张司长,我如果说得不对的话,随时来批评指正。我想谈的第一个问题:城乡一体化的转型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如何融入我们当今的核心价值。这是我们必须看到的问题,因为我们几千年都是农耕文化的法则,是不是高楼大厦起来了都住进商品房的公寓了,农耕就彻底成为历史了。在我看来,农耕不仅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伦理归属,它是一种文化信念,它也是我们这个宗法社会几千年得以结构稳定默契的法则,这一切不能因为我们扔下了镰刀,有了收割机,不再是原始的插秧劳作,大家进城打工,我们就认为农耕文明都可以扔掉了吗?我自己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但是我知道,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农民的子孙,谁不了解农民的思维,谁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时光节序,大家看看,2014年都走到了岁末了,外面一片萧瑟严寒,大家已经在准备辞旧迎新过年了。为什么说农耕文明重要?我在国际上讲学的时候,总是有西方的很多文化学者或者媒体问我,他们说你们过节我们过节有什么区别吗?我开玩笑说,简单说,你们的节是从天上下来的,我们的节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为什么说人家的节都是天上下来的,你想想马上我们就要过圣诞节了,孩子们都很高兴,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用神的节奏去驱动人间,让个体向神致敬,这是从小去教堂的人他生活的年轮。但中国的节是什么,可以说我们的节日就是节气,我们都是从地上长出来的节气。我们想想,中国人的春夏秋冬过的都是什么,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农耕的法则在节序轮回中体现的最清晰,我们过清明,“风清景明,慎终追远。”这显然是一个隆重的节日,因为你要向祖先致敬,但同时种瓜、种豆不误农时,这又是一个节气,不能违背。所以谁能说清明到底是什么,是节日还是节气呢?其实它是节日和节气的合一。这是中国特定的现象,什么叫文化?不认识二十四节气,你们怎么了解中国呢?我们光知道圣诞节,那叫中国吗?我们再看看端午,到了夏天的时候,春天过完到清明,到夏天过端午,这个时候并不复苏,家家熏艾草,小孩系五彩红绳,为什么白娘子喝雄黄酒现了原形,因为雄黄酒是驱邪驱病的,所以这显然是个节气。但同时我们悼念屈原,我们泛龙舟,包粽子,这是一个人间的节日。这样一种合一只有中国有,在全球都在追求普世价值的时候,谁能抓住自己民族的根,我们的“文而化之”才算有了底气,我们越要往国际化趋同,越要找到自己差异化的基础。我们想想到了秋天大家过什么节?最大的团圆节就是中秋,七八九三个月是农历的秋天,八月半视为仲秋,只有这个时候,天心月圆,在这个地方浙江是可以观潮的,钱塘潮最胜,天地之间节序的配合这是不能改变的,为什么月亮最圆满的时候,潮期最繁盛,这不是以人的意志改变的,这就是中国人生命的节奏。所以面对这一轮圆月,中国人所有打通古今的哲学思考从来不是叩问苍天去问神的,是在问人间,李太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种古今一瞬的感叹,这种接近于哲学诗意的感叹,带着一点点茫然的感伤,但是带着对永恒千古的致敬,这就是在中国的节日和节气,当然我们这几个节走下来,最大的节是什么?是我们即将迎来的春节。很多西方人问我,你们的春节怎么在冬天,因为只有冬天人闲着,地闲着的时候人才能回家,冬天的地是休耕的,所以人有了空闲,从腊月二十三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出大年,地上不长庄稼,人带着收割完的满满丰收的余粮回家酿酒才有资格过年。你试试青黄不接的时候,口粮都接不上,谁家敢酿酒喝?所以想一想,什么叫“人法地”,就是大地休耕人回家过年,大地上到春天阳气蒸腾,我们写春夏秋冬的“春”字,太阳在底下的,大地的阳气往上拱,所以新枝、嫩叶、小花小草都招摇着,向天空生长,人开始忙了。到了秋天的时候,一切果实谷穗都往下弯,秋天的“秋”,说白了不就是火烧秸秆的时候,虽然说火烧秸秆挺污染空气的,但是一个“禾”木旁,一个“火”就是把庄稼收完了,火烧秸秆了,这个时候叫秋天。“冬天”的“冬”上面的大反文是结绳记事,记到冬了,就是一年结绳记到两头,底下两点,宁波不这么冷,有北方来的知道东北形容叫“嘎嘎地冷”,“嘎嘎地冷”就是这两条碎冰纹,结绳记事到一年终了,脚底下都出现碎冰纹了,这个季节就叫冬天。这个季节大地什么都不长了,人回家。北方有个词叫“猫冬”,回家“猫冬”了,就有时间过大节,就叫“人法地”。地为啥这样,地法天,天要下雨人就忙,天要下雪人就得闲。天又为啥这样呢?天法道,“道”到底是什么?道法自然。你说中国人违心吗?中国人是最维护按照农时去安排节奏的人,这个中间有向祖先的致敬,有向天地神明的奉献,有人遵循的道德,有人安定的伦理,这就是中国的农耕。为什么说伦理重要?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我们的伦理文明是替代西方神灵的,因为中国人讲一家一家的结构,然后家国一体。我在跟欧洲一些学者交流这个观点说我们的伦理是替代神,他们不服,说我们是从小跟着父母上教堂,人还没有什么清晰的独立意识就知道神对我们绝对等待,绝对救赎。你们的伦理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吗?我说你看,咱们要不小心都摔一个跟头,你会本能地说“Ohmygod”,我会说“哎呀,我的妈呀”。大家想想看为什么西方人喊神的时候,我们在哭爹喊妈,你能说中国人哭爹喊妈不重要吗?我们中国人遇点事,喊两件东西“哎呀,我的妈呀”,“哎呀,我的天哪”。大家想想什么是文化?喊妈说明你信任伦理,喊天说明你信任天理,守住天理与伦理,中国文化就守住了底线。所以我为什么要向文化馆长们致敬,今天张司长他们都是文化部的领导,文化部领导咱们走向世界,他们是接天光的,但是我们这些基层文化馆的掌门人是守底线的,我们不一定要求所有农村的孩子都能用流利的英语去讲国际文化是什么,但是我们得让所有中国的子孙知道不背叛天理,不逆反伦理,守住这些道理才叫中国文化真正的底线。所以我想在今天这个有所作为的时代里,人明白有所不为更重要,在这个大家都在呈规模发展的时代里,能够敬重规则也许更厉害。我们怎么让中国人知道,所有农村的老太太,不识字的老奶奶,会耳提面命对孙子说的那句话,“孩子,咱可不敢伤天害理”谁真正做到这句话,谁才是最大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心。中国人不能科技发达到不择手段、伤天害理、谋财害命、唯我中心,这就是今天的都市,为什么赢得了金钱,但失去了幸福,我们看着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对伦理的结构和天理的敬畏越来越远离了,所以这是基层文化馆要守住的底线。中国在今天要真正想一想我们的有所不为是什么?没有这一点,我们的作为将是无序的泛滥。大家知道中国人讲究天地大道,“道”字怎么写,里面一个首,外面一个走之旁,手就是我们的脑袋,脑袋决定要认的理叫道理,脑袋决定要走的路叫道路。所以光有“走”没有“脑袋”,路越多人走得越偏越斜。这两年看看在各种路上越走越远的人还少吗,关键里面的脑袋不起作用了,都用电脑替代人的脑袋了,都跟着电脑的程序走,人脑袋是干什么的。特别是现在的人老让小孩背这个、背那个,其实人脑永远不要跟电脑比内存,人脑比电脑真正高级的地方就是它有是非判断,有准则、有判断、有所不为,一个人之所以是尊贵的动物,就是因为他的脑袋永远不被电脑左右。在今天这样一个过分强调技术化和物质化的时代,我喜欢基层文化馆的氛围,就像我进来看见大家的热热闹闹,其实我很喜欢大家的热闹劲儿,因为这个热闹劲儿会让我想起来中国乡村的集会都是红红火火的,但是现在的都市文明里面有那么多的冷漠秩序的时候,恰恰少了这份人心里面暖意融融的红红火火,所以为中国的城乡一体化转型时期守住农耕的法则,这将是对历史交代的一份担当。如果中国的历史,在一百年两百年之后重写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说我们曾经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压缩了西方资本主义一百年的进程,我们用十来年的时间迅速把GDP做到了世界老二,我们迅速地做成了大国的外交,大国的军事,但是我们的文化断层了,我们突然从农耕文明进入城市文明的时候,我们接续不上自己的血脉。那想一想我们完成了很多锦上添花的事情,但唯独雪中送炭的事情没有保底,那将是我们最痛心疾首的一次失守。而这样的事情靠谁去做,我觉得基层的文化馆就是要做文而化之。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哪里来的,这是《周易》上的一句话,《周易》上解释文化,“中国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就是这句话,它是两句,第一句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天文”,观察观察,先观而后能察,观乎天文,先要观天道、天象,以察时变,用以察时节的变化。比如说中国人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万物都在生发,夏天大太阳晒着,到秋天是收获的,到冬天就要往回藏。人也是一样的,在冬天就提倡要进补,要早点睡,晚点起,跟着天时,这就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察到时节的变化。第二句话是“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天文是知自然,观人文是懂社会,观察了人间的百态用来干什么,凝聚起来价值观,化育人心,化成天下。也就是说“文化”的本意是文而化之,是一个动词,而不仅仅是放在那儿“文明成果”这样一个僵死的名词,文化是用文明的态度化育人心,化生社会,凝聚信念,化育行为。所以什么时候我们的文化能够成为真正生机蓬勃的动词,我想靠文化馆可以做到这点,因为文化馆是个接地气的地方,文化馆面对的叫做零门槛,我不认为是文化馆是低门槛,低门槛说高了。对于整个中国的子孙只要他是一个华夏的有着自己的血液基因,他基因中的东西都是可以唤醒的,不需要灌输,也不需要怎么样去提升,我们只要让他认祖归宗,归于大道,他不一定知识水准很高,但是他教养水平不低,这就是文化。我想我们的文化馆真正要把接地气这件事情做大,让我们有一些有信念、有教养的中国人。不一定体现在多高的文凭上,我自己是在大学里教书的,我这二十年见了太多太多知识高到不得了,手里抓一把文凭,但是文化不融入生命,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为人刻薄猥琐,在行为方式上没有知识分子的尊严担当,这样的事情还少吗?所以我说中国今天确实还扔着很多半拉子工程,比如说文而不道,富而不贵,不见得有文的人就一定化,有多少著作等身的知识分子对人对事的那种眼界实在是令人感叹,有多少文人乡亲,有多少人只会骂这个不如意的现实,但是没有能力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它改变的更好一点点,这都是文而不化,当文成为我们手中炫耀的孔雀翎毛,而不变成一种改变世界的深沉的力量,能叫做化吗?另一方面,我们有太多的富而不贵。中国的财富数值一直在增长,我们的新贵阶层、富豪榜上越来越眩目,但是如果他们的心不慈悲众生,不能用他们的财富让中国有更大的公平,不能够给别人更多的尊严这叫做富而尊贵吗?所以我们见过到年底,其实年底我参加了很多很多这种慈善的拍卖,各种活动。有多少人给人送善款的时候,就是看人家给自己致谢,敲锣打鼓送善款换回来的无非是自己肤浅地用金钱换来的快乐,但真正文化人的这种财富是什么样的?什么是“文而化之”?我说一个大家很熟悉的人,就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杨绛先生一百多岁了,这样一个瘦弱瘦弱的老人,她的丈夫、孩子辞世之后,孑孓一生,他在百岁之后做了一件事,他把钱钟书老师和自己的稿费集一起,拿到清华大学捐了,设立了一个奖学金——“好读书”,奖学金钱不多,74万。因为钱钟书写书的时候,真叫自己写没有电脑,稿费也没有多少,但是他们总共74万,全捐了。她去捐款的时候,清华就让她说几句,她站起来说“我个子小还是站着说吧”。一个百岁老人站在那里毕恭毕敬说完,最后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她说“谢谢清华,成全了我们三个人的心愿”。这件小事,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泪流满面,因为我看到了这叫文化人的尊严,就是给人家受捐助一方鞠一躬,说谢谢你们的成全。她拿的是家里全部的资产,而我们那些敲锣打鼓去送善款的富翁拿的才是自己的多少分之一。杨绛先生有一名言她说“我跟谁都不争,跟谁争我都不屑”。所以一个不争的生命不是软弱,它是最大的尊严,因为它不屑于争。“争”这个字怎么写,上面一撇,这个头其实就是一个手背的形状,中间就是一个肉,下面一个竖钩,其实就是这个姿势,竖起来的这个手臂。就是在原始物质紧缺的时候,好不容易有一块肉,这只手拉着它,这只手也拉着它,为这一块肉,谁都不撒手,这个就叫做“争”。看看我们的象形字写得多形象,所以文化馆可以给我们孩子们多讲讲汉字里的学问,这些原始的象形文字都告诉我们“争”是物质贫瘠时候一种很不体面的事情。所以在《老子》第八十一章,写道“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两句话也配上了《周易》,《周易》要观乎天文,观乎人文,就是永远要看自然,永远要看社会,人要有这两种眼光。老子最后一句话,也是说“天之道,利而不害”,苍天本来的道理应该是利于万事万物的生长,不制造祸害,今天为什么多了那么多的地震、海啸,泥石流,我们看看人狂妄到随便地改造地质结构,江河断流,山川改道,我们局部小气候都毁成这样了,那么灾难片还不变成现实吗?所以天之道为什么会利而不害怕?是因为我们做不到第二句话,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圣人的道理是守住本职,有所作为,不跟别人争斗。没有说你不争就不为了,也没有说你作为就必有竞争。但我们想想,现在咱们的孩子真是可怜,恨不得从上小学逼着他们去竞选,就得去竞争。一个人如果永远在跟别人争的话,他的真自我还在吗?农民家不是这样教孩子的,中国的农民是教要做本分的人。所以二十四节气这里面不光有天人合一的节奏,同时还有很多的观念哲学。我跟本科生上课的时候说,今天是个节气,是小满大家知道吗?本科的小孩特别茫然,他们说“不知道”。我说小满就是庄稼开始抽穗了,里头的抽尖,渐渐变得丰盈饱满,农民看见庄稼的穗饱满了,农民心里也有踏实满足,这个时候叫小满。忽然有一个小女孩问我,老师,有大满吗?我说没有啊。小孩说有小寒,大寒,有小暑,大暑,为什么有小满没有大满呢?她这句话让我觉得真是个好问题,我说你一下子让我意识到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只有小满没有大满,因为中国农民的快乐满足是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从里刨食的。所以他种下去了,耕耘了,大地不是速成的,那个时候也没有激素,也没有转基因,那个时候的东西怎么可能大满呢?它得慢慢生长,不靠时光去打破满足吗?什么叫“大满”,抽个奖突然成了富翁了,唱个歌就突然就当明星了,这叫大满。所有这些满足的方式都不是中国农耕民族原来的的幸福观。所以一个人能突然大满了,那他还不突然跌到绝望嘛。就像股市一样,今天一个涨停板,明天一下就跌到底线了。所以为什么都市人现在不安全感越来越强,其实就是因为我们离农耕的法则越来越远。我特别想向文化馆掌门们呼吁,用中国人农耕法则接续上我们伦理的文明,在今天的国际化的时代里,用中国人的语法去讲国际化的语言。我们在今天要融入一种共识的规则,但是当农耕的劳作方式被淘汰之后,农耕民族节序如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东西,应该作为中国人的信念,世代相传。这是我想跟大家沟通的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我呼吁文化馆各级的工作人员去重建中国人的家教与门风,这是一件接地气的事情,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现在中国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了,但家教门风越来越差,越来越多的家长都把时间用在加班赚学费,送到贵族寄宿学校,一周一周见不着孩子。以前说有个书生白天满山去抓萤火虫,说因为我勤奋要把抓萤火虫照着晚上看书用,但是现在又有多少人去抓萤火虫照着看书?我们把最朴素的用亲情传承伦理的方式给舍弃了,变成盲目相信寄宿学校。我不是说寄宿学校不好,我是在提这段教育,我做了二十多年的老师,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知识的地方,但是一个人身上带着他全部历史教养的总和,你的爷爷奶奶是什么样的人都能从你身上看的出来,比如一个人坐着的时候是歪七扭八的,还是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家教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规》,《弟子规》不教孩子空道理,教他行为怎么做,弟子规教一个孩子,小孩早上起来,“观必正,钮必结,袜于履,聚紧切”帽子得戴正了,有钮扣就得系上,不能敞着怀,袜子提紧了,鞋带系实了,不能趿拉着鞋,敞着怀,一手举着iPad,一手举着面包就去上学了,这个样子是不能出家门的。我还记得七十年代,就那么贫瘠的时代,在我们小学的时候,教室门口是有镜子的,镜子下半部分磨得水银都出来了,但是镜子告诉你正衣冠,但是现在的孩子有吗?我们有多少无形无状的孩子,想一想,《弟子规》里面教一个人“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我永远记得少年宫拿毛笔的时候,告诉你要端端正正,没见歪着可以写好字的。我跟我的学生说,你看我念了这么多年的书,没有念成近视眼,我的视力一直都很好,为什么,因为我们小时候有规矩,不能趴着写字。所以现在的小孩“出必告,返必面”出门前必须跟大人说一声,不然不知道孩子去哪了,回来一定要打招呼,不能一关门就进屋了,所有这些道理告诉我们的是行为。我想说的家教和门风,其实这是我们退守的底线,中国人是家和国是一体的。大家记得中国人说“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严格来讲,这中间有逻辑断层。“修身齐家”,中国人认为在家修为有了思德,到了国就有了功德,家和国是一码事,在家做了一个士,到国做了大夫,这就叫士大夫。大夫被免职罢官了,回家也仍然是个士。这就是“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的稳定该犹如孟夫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们今天一问小孩做什么,我们的大商人很多,大官很多,大教授也不少,但是大丈夫在中国是个稀罕的物种。其实很多大丈夫是在家门之内有门风,不要认为念书念得高,念出大学位一定能养出大丈夫吗?不然,其实有些目不识丁的人,很多就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所以我说很多的国家的文化馆要做这个事,要告诉很多的父母亲,虽然挣钱的事很重要,但是养孩子教家教真是当妈不能推卸的一个责任。家门之内女人是个什么位置?我们看看汉字。宝盖头也叫家字头,宝盖头下面一个女叫什么字?安。今天的中国用钱买来的东西都不奢侈,唯有安全感是我们最大的奢侈品。回到这个字就知道,家门有女才是安,所以家风往往是母亲的传承,不要认为过去家里都是男人识文断字。过去中国有两个建功立业的地方,男人建功立业在朝廷,女人建功立业在家庭,这两个意义不可忽略。过去看看有多少目不识丁的妈,教出了这个民族的脊梁。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她知道自己的孩子不能跟调皮的孩子玩,要跟爱学习的孩子玩,一直到“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这都是多著名的妈。大家知道的陶渊明,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的大司马,但是陶侃他小时候是寡妇妈拉扯大的,家里面穷的妈也不识文断字,这个妈就是平时给人家绑草鞋,绑扫把,用一点钱供儿子去念书和跟人交往。所以陶侃后来念书也是从基层特别小的官做起的,他最早是做官是鱼梁史,就在江西,那个地方打渔有很多人,偷着打公家的鱼。他打了鱼也没有冰箱,所以就把鱼放在瓦罐里,收归国有,在县上干鱼梁史。有一天想着自己的寡妇妈吃糠咽菜,就拿了一小罐咸鱼,让自己的手下送去。妈妈打开一看,自己找人歪歪扭扭地写了一封简单的书信。她说“汝为吏”,儿子,你现在在做小吏,还没官那么大,就是个小吏。“以官物见饷”,用公家的东西回来给你妈。“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你以为你对我好,你知道我为这件事,我心里得填多大的忧烦。所以为这几个字,把这罐封上退了回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封蚱返书”,我们现在还有多少妈能这么教儿子,所以现在多少贪官查他的老婆孩子,上到他的父母,中国现在正在失去家教和门风,有多少家里的孩子孝悌之意都没有了,你指望着他出来忠诚国家。什么是仁和?孔夫子和他的学生讨论做什么样的人的时候,子路、颜回,他最喜欢的几个学生都是胸怀大志,突然问老师你想做什么人?孔子安安静静说了三句话,他说我人生的境界无非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看看这三句多么温暖,跟我们普通人多么接近,他说我的理想,老者安者,因为我在,能够让所有的老辈都能安顿。“朋友信之”,因为有我在,周围的朋友有个可托福信任的人。“少者怀之”,等我走了的以后,让少者晚辈对我还能想着点,有个温暖的怀念。这就叫“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管我们领导着什么团队,不管我们怎么样建功立业,谁没有生我养我的父母长辈,谁没有自己的晚辈,谁没有一辈子相随相伴的朋友,但是人生往往是灯下黑,以为自己最长久的这些人,恰恰是我们最亏欠的。有的时候老说外面的事急不能等,你以为家人的事就能等吗?老的等着等着会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待,年华不等人。现在过年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现在想起妈妈的年纪,像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纪你要时时放在心里,想起来一方面很高兴,父母健在。另一方面,一则以惧,就是好年华还有多少。小孩也等不起,他说妈妈妈妈怎么样怎么样,但是长大了就有自己的社交环境。我还记得,我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在外面忙,我妈妈就说,你闺女老蹲在门厅那里,干嘛呢?就把小拖鞋放在我的大拖鞋里面,她说“妈妈抱抱”让我的拖鞋抱着她的拖鞋。现在一回来我已经分不清哪双鞋是我的,哪双鞋是我女儿的,小时候我喜欢和她一块走,拍我们的脚印,让她的脚在我旁边,现在拍着拍着再看的时候就不知道哪双脚印是我的,哪双是她的。我就在想,有一天她的独立空间就不那么非得需要妈妈抱抱,你以为孩子就是等得起的吗?朋友也是一样,今天朋友圈认识的人越多,现实空间信得过的人越少,真有事的时候你试试看,那么多和你分享朋友圈的朋友有几个能借给你钱,有几个朋友能去医院陪护,所有虚拟的空间,现实的空间,到底什么才是我们的依靠。所有这一切返璞归真,还得信任家庭,还得信任门风,还得告诉我们家人的这种亲情温暖,跟家教中一个孩子带出去的所有的底线和教养,这件事比我们在外在建功立业丝毫不逊色,因为你为社会保障了一个好公民,保障了代际传承。什么是文化?一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一个家庭的基础文化其实是最大的家庭财富。现在家庭财产的概念越来越清楚,很多人家都在算,几套房子,祖上多少遗产,有没有古董文物,那是有价的价值财产,真正无价的价值财产,人家会说这样的事这家人干不出来,如果让街坊邻居都这么说的话,这个家风就真正建起来了。家风是什么?不要让孩子认为上了名牌大学了,这孩子一下成了文化人了。我记得去年《新闻联播》里面播了一件事,说是山东的大学孩子们咬一口馒头都扔了,整碗的米饭都淡了,菜吃一口咸了淡了就不吃了,结果食堂有六位保洁员,联合起来吃学生的剩饭,每天吃剩饭就够六个人吃了。然后他们采访,说于老师你看,山东是孔孟之乡,为什么大学生浪费粮食呢?我说得问问他家里面他奶奶都是给他怎么盛饭的。大家想想,现在的独生子女学习好,那就是家里的大功臣,多少孩子一回家奶奶就说孩子回来了,赶紧上桌,奶奶把汤端出来给你炒菜,炒四五个菜,盛一大碗饭,孩子说奶奶我吃不了。奶奶又说爱吃什么吃什么,剩下的没事。每个里面吃几口,奶奶还得追着送盘水果。行行行,你好好看书吧。之后老两口就吃剩菜,这是多少家庭的现状,被这样盛饭盛了十八年的孩子,你以为上大学就知道节约粮食吗?所以现在有很多孩子不成熟,不健全,甚至有缺陷的人格,恰恰都是他们的家长一手惯出来的,别太指望学校就能够把这件事情补偿到什么程度。人长大以后,像四十多岁的人补钙,还不一定有用。但十来岁的孩子,吃五谷杂粮,蹦蹦跳跳在外面晒太阳都能补得很好,不要指望上了大学再去吃钙片补,在家里就是最自然的进补,就是一种门风,就是一种道理。所以,怎么样能够用“家教”和“门风”让中国的伦理社会完成一种接续呢,我觉得文化馆得多做做以家庭为主的活动,在家庭里面大家是最亲的,按照现在国际学上有一种关系学,关系学说人关于“亲”的问题,现在人越来越亲,谁跟谁都亲,但是真了解什么是亲吗?在关系里面有三种关系:第一,家庭中的亲密关系。就是两性之间的感情,这是永恒的。家家都有两口子,各自屋檐底下长二三十年,突然黏到一块了,这件事谁没有发生过。但是亲密关系怎么认知,怎么调整,这是一个关系。第二,亲子关系,解决代际关系。老人跟中年子女,中年跟小孩,亲子关系也是永远的课题。比如我在少年宫长大的,我的女儿是看着电脑长大的,这肯定是有差别的。第三,亲己关系,就是一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不要认为一个自我是自我消耗的,一个自我需要营养和建设的,谁不了解家庭中的亲己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你怎么真正爱社会,我们对社会有好多不接受,源于对自己不接受,有很多的人最不喜欢的就是自己。很多女孩子觉得长得丑了,我太胖了,我怎么这个穿不了,那个不好看,老在否定自己。有多少男人说,我的性格不够开阔,我酒量不好,我怎么跟人交往不行,我这叫不成功吧。其实一个人的亲己关系,是在接纳自己和建设自己的时候,给了自己和世界的一个逻辑起点。一个没有真自我的人是不可能走向世界的,因为你跟世界没有逻辑的起点。所以一个家很亲的地方要完成什么呢?就是亲密关系的认知,亲子关系的营造和亲己关系的不断成长。这个地方在哪?你不能上工作单位去解决,这个地方就叫做“家”。所以家其实不仅是我们休息的地方,也是一个最具有建设性的地方,所以人如果说走到社会上来,我们都是在放电,释放能量,在家就是充电的地方。所以重建家教门风我认为是各个文化馆可以大力提倡,而且用科学性把大家凝聚在一起的。这是我想跟大家沟通的第二个问题。第三个问题:用中国的文化信仰来建立我们今天真正的信仰体系。重建中国的文化信仰这是一件大事,其实这个话题在这里说有点大,但是在文化馆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因为中国在历史上也没有过全民的宗教信仰,我们跟西方的天主教国家相比,天主教、基督教、公正教、新教(音译)都包括在里面,这样的宗教国家是承认绝对外在神的存在,所以神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对神有这样的信仰。我们没有,我们即使信佛,也没有外在的这种信仰。但是中国人有文化信仰,文化信仰是什么?比如中国的核心价值观,仁义礼智信,这就是文化信仰。孟夫子说“人有四端,犹如仁义礼智”但是人有胳膊,有腿,有四肢,仁义礼智就是这四端,怎么表现呢?其实都是小小的初心。孟子说得很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端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其实这就是四种心。第一句话叫“恻隐之心,人之端也”,就是仁爱的开端就是人人都有一个恻隐之心,什么叫恻隐之心?孟子说“如见孺子将入井而救之”你走外面看哪一家小孩,爬着井沿上了,认识不认识,看到了肯定会把他拉回来,不让他掉下去,这就是恻隐之心,这就是仁爱之心。仁爱又是什么?看单人旁一个二,但这个字是中国文化最大的密码。按老百姓的说法这就叫二人成“仁”,就是世间最大的仁爱,说白了就是两两关系。不是每个人能领导千军万马,人一辈子打交道最多的无非就是两两关系,在家的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夫妻关系、出门了上级、同事、朋友,最深的爱都在两两关系,所以这辈子把你身边的两两关系处理好了,你就做到了二人成仁。那两两关系怎么才能好,你得将心比心,要有恻隐之心,拉着门档着后面的人,看着人外电梯里面跑,你按开门键,别按关门键。举手之劳,对人有个好,自己不喜欢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叫恻隐之心。你说这是人之常情吗?现在中国的孩子这点意识没有了,远看着有人跑,赶紧按关门键,自己先上去,省得等他,这样举手之劳都做不到。其实人的仁爱能不能从小事做起,人的仁爱怎么样叫做一个习惯呢?我们家住在顶楼,白岩松家也住在顶楼,有一回聊天说起随手的习惯,就是到了家的时候出电梯顺手按一下一楼键,让电梯回去,因为更多的人来了都是从一楼,省得从顶上下来。白岩松说我儿子后来也有这个习惯,这件事就是父母怎么做,孩子跟着学,你认为就是按一下,但是能给人方便。能不能予人方便,就是你这辈子能不能予己方便,这就是人跟人之间互相的环境,这叫恻隐。第二个词:“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人都有羞耻心,“人知耻,近乎勇”小孩得知道羞耻,这就接近大义了,不要说民族大义就是为国牺牲,人要连羞耻感都没有那就没有大义了。什么叫羞耻,就是做错了,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认错,我又在说怀念文化馆的时光。七十年代小女孩们在一起玩的最多的是跳皮筋,打沙包。跳皮筋就是从脚踝,到小腿部再到腰部,你要输了让对方玩,这个事不带耍赖的,耍赖就不能玩了。我记得小时候孩子之间都有规则,现在我们的孩子都是一人一个滑板车,一下就过去了,互相没有交际。玩集体游戏,玩什么呢?回家对着电脑,降妖伏魔,看着惊天大战,自己要是玩输了,鼠标一点GameOver,我重来一次,满血复活。我就跟他们聊,我说以后现实当中的人际关系都玩坏了,你跟谁去说GameOver,谁让你重头来?工作上的事玩坏了,人际关系玩坏了,谁让你重新满血复活,你靠谁去啊。所以人得知道认错,这一辈子不犯错不可能,会认错比不犯错重要,教我们的孩子认个错。一个四岁的孩子不管他是碎了水晶花瓶,还是碎了别人家的玻璃,只要你站出来说对不起,我错了,没人跟你计较,还会夸你是好孩子。但是你四岁没学会这个道理,你到了四十岁,做错了事怨天尤人,越抹越黑的时候,只能换来别人的鄙视。一个人的羞恶之心是从小培养的,我认为这就叫文化信仰,就是一个人敢担当,我错了这是我的事,说白了一个人要有为自己买单的能力。不能什么事都骂社会,骂制度,骂完了最后说我已经自暴自弃了,临死拉几个垫背的,现在有多少伤害社会的公共安全事件,其实有很多人没有能力为自己买单,就一股脑推到制度上。我们的制度是有待于完善,但是得靠一个人先对自己承诺责任,再在公共空间里做事。一个人有自律是有自尊的前提,自尊是能自由的前提,每个人都希望在世界上自由,但是哪有绝对的自由。能不能自律,有没有自尊,然后再来谈自由,这是家里应该告诉我们的孩子的,别老是不认错。甚至跟很多的朋友说,文化馆应该给奶奶,老头们上堂课,因为大家一见隔辈人,再通情达理的老太太都挡不住,对隔辈亲真是没原则。真是经常看见,刚学走路的小不点,走不稳的一屁股摔在那里了,最厉害的就是爷爷奶奶,冲上去一把抱起来不是踢椅子腿就是踏地板,“这个破椅子,绊着我宝宝了,它坏,我们打它;这个臭地板,让宝宝摔倒了,我们也打它”。但我们想过吗?一个小孩子的潜意识会觉得我受伤了他必须替我受罪,他必须挨打。这个孩子上了小学,作文写不好,回家就会理直气壮一拍本子,“老妈,你怎么给我辅导了,我怎么作文不好了”。上中学后奥数不及格,回家一摔卷子“老爸,怎么回事,你怎么都没给我讲明白呢?”等到单位做不好去找领导,“你怎么给我配的团队,你交代的清楚吗?”领导可不是爹妈,那这职业生涯就要出问题了。我们有多少孩子就是在家里没有羞恶之心,大人老说孩子小,长大就懂事了。错!孩子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会越来越不懂事了,小时候是最懂事的。比如说上幼儿园都知道要排队,都知道要排队,都知道要洗手,规矩就在小时候,小时候不懂事,长大就慌了,所以羞恶之心是大义的前提。第三个词叫做:“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人跟人之间要有个辞让,今天是个不辞让的世界。今天认为“孔融让梨”是个特迂腐的故事,所以我们今天讲竞争,说孩子你从一年级就得竞选中队长,你一定要跟人竞争,不竞争不进则退,但是竞争得来的东西,真的舒服吗?论语中还有句话叫“知及之,仁不能守,虽得之,必失者”,就是我的智力能得到这个东西,人不能守之,我的仁爱不足以守住这个东西。那么“虽得之,必失之”你就算计到手的东西,大到江山社稷,小到钱财美人,算计是能到手的,但是你守不住,这就是中国人说的德不配位。这几年打的大老虎有多少是德不配位,家里几十亿,上百亿都有,那是得了,但虽得之必失之,早晚还不是他的。所以不教一个孩子有仁厚之心,光是抢,抢来的东西守不住,中国人是讲缘分的,很多东西相遇是缘,相守是份。无论从人的感情到地位到财富,有多少有缘无份的事情,没有道德的修为,没有人跟人的那点辞让,你是守不住的。所以辞让之心是礼之端。第四句话叫做“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什么是仁义礼智的智,最大的智慧无非是“是非之心”,人得明辨是非,用老百姓的话说咱得知道好歹。咱们有多少识文断字的人不通情达理,过去老说中国农民识文断字的少,但我还想说他们通情达理的多。所以什么是真正的是非之心,就是得知道是非善恶的界限,不能说学到硕士了,知道没有痕迹地给同室舍友下毒了,这叫学出来了吗,这叫学明白了吗?所以仁义礼智是这样。信是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有一次问政。他说“老师,给我们讲讲做政治怎么做?”这么复杂的问题老师给了三个答案,孔子说“足兵,足食,民信矣”。有充足的兵力,有充足的粮食,人民信任他。足兵,足食民信之,就这么简单。子贡问老师,“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老师三条多了,给我去一条。老师说“去兵”,国防可以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