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第二模拟考试卷(解析版)04_第1页
2022年中考第二模拟考试卷(解析版)04_第2页
2022年中考第二模拟考试卷(解析版)04_第3页
2022年中考第二模拟考试卷(解析版)04_第4页
2022年中考第二模拟考试卷(解析版)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中考第二模拟考试卷(解析版)04

初中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用b物质制成实心长方体,并将其放入

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

A.漂浮B.悬浮C.沉底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答】解:由p="H!•和图象可知:b物质密度pb=2b=—^-T-=0-5g/cm3=0-5xW3kg/m3;

VVb2cm3

水的密度为:p10g/cm3=1.0X103kg/m3;

则Pb<p«,用b物质制成实心长方体,并将其放入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漂浮。

故选:Ao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把响度放小些

C.15℃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乂108向$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原理

【答案】C«

【解答】解:A、敲击编钟时编钟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故A

正确。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让人们的说话声要小些,在物理学中,我们是用响度

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所以“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放

小些,故B正确。

C、声音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的原理,故D正确。

故选:C«

3.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答案】Bo

【解答】解:

A.阳光由太阳发出到达地球要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的折射,故人眼看到的太阳是折射所

成的像,故A正确;

B.人在岸上看水中景物时,由于光的折射,人眼看到“水底”比物体实际位置高,使水

看起来比实际浅,故B错误;

C.影子、树荫等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彩云”是光的色散形成,故D正确。

故选:Bo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仅是人对物体的作用

B.如果有一个力产生,一定同时产生相对应的另一个力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

D.人推墙,墙没有运动起来,也没有发生形变,因此墙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D。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仅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故A说法正确: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有一个力产生,一定同时产生相对应的另一个力,故

B说法正确:

c、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力,如磁铁吸引铁钉,,故C说法正确;

D、人推墙,人对墙有作用力,墙对人也有作用力,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荷叶上露珠靠近时能够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手捏海绵,海绵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答案】Ao

【解答】解:A、荷叶上露珠靠近时能够聚集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故A正确;

B、春天柳絮飞扬是固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手捏海绵,海绵变小,是海绵的空心部分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

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错

误。

故选:Ao

6.2021年5月21日晚,在云龙湖畔的无人机灯光表演中,数百架无人机在夜空中按照指

令排列出“100”“初心•使命”等字样。地面工作人员向无人机发送指令通过的是()

A.电磁波B.红外线C.超声波D.次声波

【答案】A。

【解答】解:无人机传递信息利用的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

故选:A。

7.下列热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属于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大庆的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大庆的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大庆的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大庆的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5)大庆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

(6)大庆的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

A.(3)(4)(5)B.(1)(2))(6)

C.(1)(3)(6)D.(1)(3)(5)

【答案】D。

【解答】解:(1)大庆的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冰雪变成水,这是熔化过程,熔化

吸收热量。

(2)大庆的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

的饮料罐变成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

(3)大庆的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小水珠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过

程,汽化吸收热量。

(4)大庆的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变成的小冰

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出热量。

(5)大庆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是衣服上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过程,

升华吸收热量。

(6)大庆的秋天,早晨草木上露珠的形成,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了小水珠,

是液化过程,液化放出热量。

综合分析(1)(3)(5)吸收热量。

故选:D。

8.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训练拉力部分的机械结构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若不

计摩擦,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两个滑轮在装置中起的作用相同

B.拉力F的大小是配重G大小的二分之一

C.拉力移动的距离是配重上升距离的两倍

D.将配重提升相同的高度,用该装置与直接提升配重所做的功相等

【答案】Co

【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动滑轮能够省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不能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故A错误;

B、不计摩擦,拉力的大小为:F=1(G+G动),是配重G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

2

故B错误;

C、该滑轮组中n=2,由s=2hM知,拉力移动距离等于配重上升高度的二倍,故C正

确;

D、直接提升配重做的功是有用功,用该装置将配重提升相同高度还要对动滑轮做功,即

用该装置所做的功(总功)大于有用功,故D错误。

故选:C,

9.如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则()

A.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i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

【答案】Ao

【解答】解:由图知,Ri与R2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Ai测R2的电流,电压表

测电源电压;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则滑片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不变;

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

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的电流减小,即Ai示数变小;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则

通过Ri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

示数变小;综上所述,A正确。

故选: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电子

C.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最先确定了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

D.雨后的夜晚迎着月亮走时,看到地上亮处应是水

【答案】D。

【解答】解:A、核泄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故A错误;

B、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质子,故B错误;

C、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先确定了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欧姆定律,故C错误;

D、雨后的夜晚迎着月亮走时,月光通过地面上的水反射恰好进入人眼,则会看到地面很

亮,所以亮处是水,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D.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

【答案】A。

sm

【解答】解:A、由图像可知,甲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m,甲的运动速度为丫甲=」

t甲

=4°®l=10m/s,故A正确;

40s

B、由图像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

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l00m=300m,乙通

过的路程为100m,故D错误。

故选:Ao

12.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首先用量杯测量了部分液体的体积V,然

后用天平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o多次实验后,他通过得到的几组数据绘制了如

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

①量杯质量为40g

②该液体密度为lg/cn?

③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④8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80g

ml%

A.只有①③正确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答案】B.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Vi=20cm3,对应的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为m总I

=40g,

则有:m总।=m淞i+mHff=pVi+m砧林,

即40g=pX20cm3+m艮杯一----①;

当液体的体积为V2=80cm3,对应的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为m总2=100g,

则有:m总2=m液2+m地杯=pV2+m」杯,

即I00g=pX80cm3+m及林-----(2);

联立①②可解得:p=lg/cm3,m*林=20g;

由p=WL可知,80cm的液体质量:

V

m'=pV'=1g/cm3X80cm3=80g,由以上计算可知,只有②④正确。

故选:B»

13.在如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答案】Bo

【解答】解:A、船闸的原理先打开一端,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等,外面的船就可

以开进船闸;然后把这一端船闸关闭,打开另一端的船闸,船闸里的水位逐渐与外面相

等,船就可以开到另一端去,应用了两次连通器,不属于利用大气压,故A不合题意;

B、用注射器吸药液时,向后拉活塞,注射器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压着药液从针头进

入注射器内,利用的是大气压,故B符合题意;

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构成连通器,不属于利用大气压,故C不

合题意;

D、锅炉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进行工作的,不属于利用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4.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

高为h,斜面长为s,且s=3h,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若物体受

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和f表示,则()

6333

C.F—

【答案】Co

【解答】解:

有用功:W有川=Gh,

拉力做的总功:W,@=Fs=FX3h=3Fh,

斜面的机械效率:n=I^_=_Gh.=_G_=50%,

W总3Fh3F

则拉力:F=2G;

3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ffi=fs=fX3h=3fh=W总-W仃用=3Fh-Gh=3X-2.Gh-

3

Gh=Gh,

则摩擦力:f=』G。

故选:Co

15.一款电热水壶具有保温和加热功能,选项所示的该热水壶的可能模拟原理电路(Ri>

R2),其中可以使电热水壶的保温状态和加热状态的电功率都最小的是()

【答案】Bo

[[2

【解答】解:A、开关Si闭合、S2断开时,Ri>R2串联接入电路,Pi=»—;Si、S2

R串联

都闭合时,R]被短路,只有R2接入电路,P2=U-。

R2

B、开关Si闭合、S2断开时,Ri、R2串联接入电路,处于保温状态,Pi=4一:Si、

R串联

S2都闭合时R]接入电路,R2短路,处于加热状态,P2=—o

R1

C、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Ri接入电路,处于保温状态,Pi=1;S1、S2都闭合

R1

时Ri、R2并联接入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总电阻R并小于R[,P2=-^o

R并

D、开关Si闭合、S2断开时,只有R2接入电路,处于保温状态,Pi=[;S]、S2都闭

R2

TJ2

合时Ri、R2并联接入电路,处于加热状态总电阻R并小于R"P2=—o

R并

因为并联后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支路电阻,但是串联电阻大于任何一单值电阻,故在电

压U一定时,由P=旦-可知,A、B中保温电功率最小,A、B中保温功率相等;

R

并联总电阻最小,在电压一定时总功率最大,即C、D的加热功率最大,不满足要求,

又由于R1大于R2,在电压U相等时,由•可知,B中的加热功率小于A的加热功

R

率,故只有B满足题目要求。

故选:B»

16.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

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图乙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

的I—U图像(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灯泡的平均电阻为4.5ft

②电压表V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③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

④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比值变小

⑤滑片在a端和在b端时,小灯泡的功率变化了9W

A.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酗④⑤

【答案】Co

【解答】解:

(1)小灯泡的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同电压时电阻不同,则不能计算平均电阻,故①

错误:

(2)由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

中的电流变小,根据P=UI可知总功率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则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

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故②正确;

(3)当滑片在a端时为灯泡的简单电路,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最大电

流为:1就大=2.0A,灯泡两端电压为:UL=12V,则电源电压U=UL=12V,

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12V,则此时灯泡正常工作,灯泡电阻为:RL='1—=或

I最大2A

=60;

灯泡的最大功率:Pa=UIRA=12VX2A=24W;

当滑片在b端时灯泡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

最小电流为:I垠小=1.0A,灯泡两端的最小电压为:UL艰小=3V,

则灯泡电阻为:Ri/=也最"=菖=30;

I最小1A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比值为灯泡的电阻值,根据RL=6Q>

RL'=3Q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与电流

表A的比值变小,故④正确;

灯泡的最小功率:Pb=UL及小I域小=3VX1A=3W;

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的功率变化量为:

AP=Pa-Pb=24W-3W=21W,故⑤错误;

根据串联电路的动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可知: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U-ULWI、=12V-3V=9V,

根据1=旦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

R—9H.故③正确。

I最小1A

由上分析可知:②③④正确。

故选:Co

第n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3分)

17.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它可以很快把湿手吹干,当他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

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而右手感觉吹的却是凉风,这是因

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吸热的缘故。

【答案】汽化。

【解答】解:当把干燥的左手和沾水的右手,同时放进烘干机内,左手感觉吹的是暖风,

是因为左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左手感到热,右手匕有水,吹风时加快水汽化(蒸发),

汽化(蒸发)吸收热量,右手温度降低,所以右手感觉是凉风。

故答案为:汽化。

18.“烤红薯”是涌池街头的一种小吃。“烤红薯”闻起来甜香浓郁,这是现象,在

制作过程中,红薯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的

方式改变红薯内能的。

【答案】扩散;增大;热传递。

【解答】解:“烤红薯”闻起来甜香浓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现

象;在制作过程中,红薯的内能增大,在制作过程中,红薯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

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

故答案为:扩散;增大;热传递。

19.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o,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或灯L上。

开关S闭合前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不变,且灯不亮,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压表V的

【答案】若电压表的示数为Uo,说明R断路或L短路;若电压表的示数为0,说明L断

路。

【解答】解:

①若闭合开关前,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通过L与电源的两极连通,此时电压表的

示数为电源电压Uo;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不变,即电压表仍然测电源电压,

则故障可能是L短路了(L不分压),也可能是R断路(此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电源

电压)。

②若闭合开关前,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的两极不相连,则故障为L断路;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不变,即电压表仍然无示数,也说明是L断路。

故答案为:若电压表的示数为Uo,说明R断路或L短路;若电压表的示数为0,说明L

断路。

20.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其容积为10dn?氧气的密度为5kg/n?,给急救病人供氧用

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氧气的体积为nA

【答案】2.5;IO2

【解答】解:己知氧气瓶中氧气的体积为V=10dm3=10X10-3m3=]0-2m3,氧气的密

度为p=5kg/m\

由p4可知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pV=5kg/m3X102in3=0.05kg;

~V

氧气用去一半后,剩余的氧气质量减少一半,由于气体的流动性,剩余的氧气的体积不

变,

/4-m0.05kg

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p'—=--=-----―;—=2.5kg/m3o

pvv10-2m3

故答案为:2.5;10工

21.晴朗的夜空下,小严观察到中国空间站飞过他的头顶。已知空间站距离小严390km,空

间站相对于小严的速度为7.5km/s,光速为3X105km/s,则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

_(选填“落后”或“超前”)于空间站的实际位置约m处。在月球上,宇航员

们不能直接交流,是因为。小严爸爸驾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

匀速行驶时,向正前方的山崖鸣了一声笛,经2s后听到回声。则鸣笛时,小车距离山崖

为m。(声速为340m/s)

【答案】落后;9.75;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60。

【解答】解:(1)由丫=且可知,光从空间站到达小严处的时间:口=包=—渔兽一

tc3X105km/s

=1.3X103s;

当光到达小严处时,空间站运动的路程:S2=v空间站ti=7.5km/sX1.3X10'3s=9.75X10

3km=9.75m;

因此小严所看到的空间站位置落后于空间站的实际位置约9.75m处;

(2)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小严爸爸驾车的速度v乍=72km/h=20m/s,

由丫=且可知,声音2s传播的路程:sfn=\f/ht=340m/sX2s=680m,

t

汽车行驶的路程:sv=vVt=20m/sX2s=40m;

则鸣笛时,小车与山崖的距离:(s声+S4;)=Ax(680m+40m)=360m。

22

故答案为:落后;9.75;真空不能传播声音;360。

2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器R2铭牌上标有“?1A”,电流表所用的量程为0-3A,

两个电压表的量程均为0-15V。当只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从最右端向左逐渐调

节,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最大阻值的0.2倍,电流表与两电压表

示数变化如图乙所示,Ui:5=3:8,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电源电压U为V;

闭合三个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右端后,电流表示数为0.9A。若任意闭合开关

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不变,在保证电路中有电流且各元件安全的前提下,整个

【答案】3;9;14.4。

【解答】解:当只闭合开关S时,接入电路的有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2,它们组成串联,

电压表V,测量的是灯泡L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右向左移动时,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

规律口总=肉.+1^2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1总

增大,灯泡L两端的电压UL=ILRL将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t=U,a-UL将减

小,所以乙图像中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是电流表A与电压表Vi的图像,电流随电

压的增大而减小的是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图像,由乙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从最右端向左逐渐调节,直至灯泡正常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此时通过灯泡的

电流为0.5A,灯泡正常发光时的功率PL=ULIL=6VX0.5A=3W,即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3W;

设电源电压为U,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左端时,总电压U=UL+U滑=1V+U2……①;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灯泡正常发光时,总电压U=UL'+U滑'=6V+Ui……②;又

因为Ui:U2=3:8...③,联立①®®,解得U=9V,Ui=3V,U2=8V;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潸'=—L=

I滑

0_=6。,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场一=旦@=30。,

0.5A0.20.2

当三个开关都闭合时,接入电路的用电器有Ri和R2,且它们组成并联,滑动变阻器的

Us

滑片调到最右端,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C,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滑=上

R滑

=9v=0.3A,所以通过Ri的电流h=I总T冷=0.9A-0.3A=0.6A,电阻Ri的阻值

30Q

因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P=UI可知,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整个电路的功率最

大,所以当S、Si、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通过灯泡的电流是1A时,整个电

路的功率最大,电路中的总电流I&'=h+I/'=0.6A+IA=1.6A,此时电路的总功率P

&=U,6U=9VX1.6A=14.4W,,

故答案是:3;9;14.4«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3.若用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提升重物,请你用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最省力

的绕线方法。

2

【解答】解:连接动滑轮绳子的段数越多就越省力,图中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要

组成最省力的滑轮组,连接时可从定滑轮开始,由内向外依次绕线,如图所示:

由。

24.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不平行,这就

是漫反射,请画出第1条光线的反射光路图。

23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作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5.银西高铁现已开通,从银川到西安能够穿越很多景点,而且能够减少来往行程时间,也

将促进宁夏经济快速发展。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人在等待高铁时要站在安全线以外

的区域候车,不能离车太近。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

是非常危险的。

【分析】当火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

同,结合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再比较

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和人外侧的压强大小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答: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而此时人外

侧的空气流动速度小;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而内侧流速大、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

五.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6.(8分)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灯丝电阻约为10fi)o

(2)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选填“闭合”或“断开”)状态,并且应将滑片P

置于(选填"A”或"B")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始终为6V。则故障原因为;

(3)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V,若要测

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填“左”或“右”)移动;

(4)调节滑动变阻器,得到多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从图象可算出小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0。(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有

效数字)

【答案】(I)如上图所示;(2)断开;A;小灯泡断路;(3)2.2;右;(4)0.75;8.3。

【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亮,即电流变大电阻变小,故变阻器

右下接线柱连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应将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

即A端;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可能断

路,电压表示数始终为6V,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故障原因为小灯泡断路;

(3)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发光,图中电压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2V,

小于灯的额定电压2.5V,应增大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应减小变阻器的

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大小,故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

表示数为额定电压;

(4)根据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知,灯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为0.3A,从图象可算出小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L1L=2.5VX0.3A=0.75W;

小灯泡此时的电阻为:

RL=U^=然更弋8.3Q。

IL0.3A

故答案为:⑴如上图所示;(2)断开;A;小灯泡断路;(3)2.2;右;(4)0.75;8.3。

27.(8分)如图所示,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填名称);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

运动时间会(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m/s。

实验中可以发现VBCVAC(选填或"=");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填“大”

或“小”)。

【答案】(1)v=亘;(2)秒表;(3)小;长;(4)40.0;0.25;>;(5)小。

t

【解答】解:(1)根据v=且计算平均速度,因此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v=

t

s",.

t

(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秒表;

(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因此

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

(4)由图可知AB段的距离为SAB=80.0cm-40.0cm=40.0cm=0.400m,已知tAB=1.6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丫4废浊=驶%=0.25m/s;

wt黜1.OS

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

度,即VBC>VAC;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则测得AB段的时间偏大,AB段的路程一

定,山v=且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t

故答案为:(1)v=且;(2)秒表;(3)小;长;(4)40.0;0.25;>;(5)小。

t

28.(7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

容器(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进行实验前需要按照(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器

材,在确定铁圈和石棉网位置时(选填“需要”、“不需要”)点燃酒精灯。

(2)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烧杯/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

(3)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液体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比较。

(4)根据实验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

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

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A/B)升温较高。

(5)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暧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

供热物质,则应选择(A/B)。

【答案】(I)自下而上;需要;(2)易拉罐;(3)加热时间;(4)A;B;(5)A。

【解答】解:(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且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

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因金属导热性能好,故以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

较好;

(3)根据转换法,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

(4)根据如图乙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知,升高相同的温度,A加热时

间长,A吸热多,故A的吸热能力强;

由图乙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加热相同时间),B升温

较高;

(5)因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A吸热多,所以A的吸热能

力强,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A放热多,供热效果好:故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

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A。

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需要;(2)易拉罐;(3)加热时间;(4)A;B;(5)A。

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25分)

29.(6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六百多年前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

钓鱼岛位于台湾基隆港东北186km、浙江温州港东南356km处。

(1)如果用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主力战机歼―10飞机从浙江温州港机场起飞,只需要约

30min就能到达钓鱼岛上空,则飞机的速度是多大?

(2)我国的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以40km/h的速度航行,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多

少时间?

【解答】解:(I)飞机的速度:

vi=—=^^.=7l2km/h;

vi0.5h

(2)由丫=旦得,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的时间:

t

t2=3-=356km=8.9h;

v240km/h

答:(1)匕机的速度是712km/h;

(2)我国的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9h。

30.(9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利用箱子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箱子和绳重忽略不计,

人的拉力足够大。求:

(1)若工人用200N的拉力,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6m,工人所做的功:

(2)当所运送建材的重力为400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所运送建材受到的重力。

【解答】解:(1)由图知,n=2,拉力移动距离:s=2h=2X6m=12m,

拉力做功:W=Fs=200NX12m=2400J;

(2)由图乙可知,建材的重为400N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为50%,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W总FsFX2h2F

则建材的重为400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

F=G=400M=400N;

2Tl2X50%

(3)提升400N建材时,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箱子和绳重忽略不计,拉力F=1(G+G

2

动),则动滑轮重:

G动=2F-G=2X400N-400N=400N,

w有用

滑轮与钢绳间的摩擦力及箱子和绳重忽略不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粤=

W日

Gh_G

Gh+G动hG+G动

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M=——=—^——=80%,

G+G动Q'+400N

解得此时提升建材重力:

G'=1600N。

答:(1)若工人用3OON的拉力,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6m,工人做功3600J:

(2)当所运送建材的重为400N时•,工人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为400N;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时,所运送建材受到的重力是1600N。

31.(10分)如图甲所示是平衡木装置示意图,AB可绕O点无摩擦转动(AB重力不计)。

硬杆CD与AB垂直,且与AB固定在一起,CD、OE重均为200N,CD底部装有压敏电

阻片R,压敏电阻R的阻值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AB=5m、OA=BC=

1m。将压敏电阻R接入如图丙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2=1OQ,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电源电压恒定。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AB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当重300N的小

朋友站在某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当他从该点向左走1m后,电流表示数为0.24A。

求:

甲乙丙

(1)小朋友从O点向左走的距离越远,电流表的示数怎样变化?

(2)当小朋友向左走1m时,压敏电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