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弯曲应力2第四章弯曲应力
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4、复合材料梁与极限弯矩3、梁的强度计算*梁的合理截面2、梁平面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及切应力3MxFSxaaPPBA一、纯弯曲(PureBending):某段梁的内力只有弯矩没有剪力时,该段梁的变形称为纯弯曲。§4-4-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41、实验观察横向线变形后仍为直线,但有相对转动;(一)、变形几何规律:二、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2、平面假设:横截面变形后仍为平面,但绕某轴发生转动。纵向线变为曲,且上缩下伸;横向线与纵向线变形后仍正交。5中性面3、定义
中性层:纵向纤维无伸缩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交线。6yxr4几何方程:dq为推导几何方程取dx微体OO1中性层B1A17(二)、物理关系:假设:1,纵向纤维互不挤压。于是,任意一点均处于单向应力状态。
2,拉压的弹性模量相同。8(三)、静力学关系:对称面9(四)、最大正应力:危险面∶弯矩最大、或抗弯模量最小的横截面危险点∶横截面上离中性轴最远的点1011适用范围:线弹性、长梁。§4-4-4平面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如右图结构,用公式(5)计算正应力误差如下表:纯弯曲的正应力公式推广到一般的横力弯曲。横力弯曲中平面截面假设仍然成立,忽略剪切变形、忽略层间挤压。12如右图结构,用公式(5)计算正应力误差如下表:1311201803021m2maBAq=60kN/ma例4-4-1:均布载荷作用的简支梁如图所示,试求:(1)a—a截面上1、2两点正应力(2)此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3)全梁的最大正应力;(4)已知E=200GPa,求a—a截面的曲率半径。解:求弯矩画M图∶MxqL2/8yz14
求应力a—a截面上1、2两点正应力∶11201803021m2maBAq=60kN/mayzMxqL2/81511201803021m2maBAq=60kN/maa—a截面上最大正应力∶全梁最大正应力∶yzMxqL2/816
a—a截面上曲率半径11201803021m2maBAq=60kN/maMxqL2/817解::确定计算简图如图b例4-4-2:一长为L=12m的32c号工字钢,用横截面积为A=1.08×10-4m2
的钢吊索起吊,并以等加速度a=10m/s2上升,试求吊索的动应力和工字钢在危险点处的动应力。PAPB图bq=qj+qd18
:由平衡方程求吊索动反力PAPB图bq=qj+qd
:计算应力,画弯矩图并查工字钢的截面常数Wz=81.2Cm319
:思考:怎样减小工字钢的应力?Wy=760.47cm3yzyz应力减小9倍。PAPB图bq=qj+qdMx图c-2q-2q6q20FS(x)d
xA
图bhM(x)FS(x)+dFS(x)M(x)+dM(x)图a§4-3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一、矩形横截面上的切应力2、两点假设:
切应力与剪力平行;
距中性轴等距离处切应力相等1、研究方法:分离体平衡。
在梁上取微段如图b;
在微段上取一块如图c,平衡。xdx图c
平衡,σ的合力N1
;
σ1的合力N2
。21由切应力互等知:y处以外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zyA*yc*FS(x)d
xA
图bhM(x)FS(x)+dFS(x)M(x)+dM(x)22FSt二、其它截面(等直梁)的切应力一、矩形截面的切应力FS为横截面的剪力Iz为横截面的惯性矩b为y处横截面材料的宽度Sz*为y处以外的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23几种常见截面的弯曲切应力FS4FSFS24z
:槽钢剪力作用线:截面上切应力的合力作用线。xyPe腹板上切应力ζ翼缘上切应力b合力作用线与剪力值无关。FSe25§4-4梁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强度条件1、危险面与危险点分析:危险面∶危险点∶危险面上应力最大的点,正应力危险点不等于切应力危险点危险面应是全梁的危险面,正应力危险面不等于切应力危险面2,弯曲切应力∶剪力最大、或抗剪模量最小的横截面1,弯曲正应力∶弯矩最大、或抗弯模量最小的横截面26
:带翼缘的薄壁截面,可能危险的点,在截面的腹、翼相交处。FSt
: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截面的上下边缘上;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截面的中性轴处。FStsy1sl5tmax312345123454st2单向应力状态∶纯切应力状态∶两向应力状态∶273、三种应用:2、正应力和切应力强度条件:284、需要校核切应力的情况:
、薄腹板梁,剪力较大;
、梁的跨度较短,FS较大时,要校核切应力。
、铆接、焊接、胶合的组合截面梁,对焊缝、铆钉、胶合面需要校核切应力;
、抗剪能力较差的各向异性材料(如木材),需要校核切应力。
29解:、画内力图求危面内力例4-4-1、矩形截面(bh=0.12m0.18m)木梁如图,[]=7MPa,[]=0.9MPa,试求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之比,并校核梁的强度.Qx-qL/2qL/2MxqL2/8L=3mq=3.6kN/mAB30Qx-q
L/2q
L/2L=3mq=3.6kN/mAB
求最大应力并校核强度
应力之比MxqL2/8解:、画内力图求危面内力
、由强度条件求抗弯截面模量a=4.75maP=68kNq=0.8kN/mPa/2qa2/2+Mx例4-4-4、工字钢截面梁受力如图,[]=140MPa,[]=85M
Pa,试选择工字钢的型号。32解:画弯矩图并求危面内力
面危面应力分布图,找危险点例4-4-3、T字形截面的铸铁梁受力如图,铸铁的[
L]=30MPa,[
y]=60MPa,其截面形心位于C点,y1=52mm,y2=88mm,Iz=763cm4
,试校核此梁的强度。并说明倒T字梁放置是否合理?1m1m1mABCDP1=9kNP2=4kNRA=2.5kNRB=10.5kN1m1m1mABCDP1=9kNP2=4kNy
2y
1Czx-4kNm2.5kNmM33
面危面应力分布图,找危险点A1A2A3A4y
2y
1Cz-4kNm2.5kNmMA1A2A3A4y2
y1
Cz34
校核强度
倒T字放置不合理∶A3A4A1A2A3A4y
2y
1Cz-4kNm2.5kNmM35解:(1)横截面的切应力为:(2)横截面上的合剪力为:(3)合力偶例、结构如图,试证明:(1)任意横截面上的切应力的合力等于该面的剪力,(2)任意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合力矩等于该面的弯矩,(3)过高度中点做纵截面,那么,此纵截面上的切应力的合力由哪个力来平衡?36(4)中面上的切应力为:纵面上的合剪力与右侧面的正应力的合力平衡(5)纵截面上的合剪力大小为:37解:、两种情况的弯矩如图例4-4-4、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a),若L、Wz
、[]均已知,1、当P直接作用在AB上时,求[P1]?2、在AB上加一个长为a的辅梁CD如图(b),将P作用在DC上时,求[P2]?3、若AB与DC的截面及材料均相同,求a的合理长度。图(b)ABDCPLaABPL图(a)P(L-a)/4MxPL/4MPa/4Mx
、建立强度条件,求许可载荷
求合理a值图(b)ABDCPLaABPL图(a)P(L-a)/4MxPL/4MPa/4Mx40ABDCPLa如果主梁为矩形截面,辅梁为T字形截面,材料相同,那么a的合理长度又怎样求解?41十九世纪初,船要正常航行、火车要过河,怎么办?§4-5、梁的合理截面42桥的横断面做成箱形承载能力大大提高4344矩形木梁的合理高宽比北宋李诫于1100年著«营造法式
»一书中指出:矩形木梁的合理高宽比(h/b=)1.5英(T.Young)于1807年著«自然哲学与机械技术讲义
»一书中指出:矩形木梁的合理高宽比为451、实芯圆∶一、截面形状相同面积下∶2、面积相同的正方形∶正应力比实芯圆好,抗剪差一点。463、面积相同的矩形∶正应力比正方形好,抗剪相同。4、空芯圆∶正应力比实芯圆好得多,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46-2024粮油机械刮板输送机
- 2024数控机床主轴可靠性加工过程的可靠性技术规范
- 《国际贸易学》大学题集
- 文书模板-无废城市建设总结报告
- 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方案
- 沙糖桔种植的果园成本费用核算-记账实操
- 2024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第7课《溜索》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4年电调收音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货物代理合作协议书(3篇)
- 委托购买设备协议书
- 硫酸脲氨化造粒复合肥料的生产技术
- 图像学完整分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真题附答案
- 电梯检验及注意事项全套
- 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基础知识考试题库(600题)
- 构建高效课堂让教育真正发生教学课件
- 印刷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第15章分式教材分析
- 《西安旅游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