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阅读提示:苏辙和韩琦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韩太尉指韩琦。宋仁宗嘉佑元年曾任枢密使,掌军事;汉代太尉亦掌军事,故又称韩太尉。文章题目即两者兼顾,说的是一种官职。四川眉山三苏祠注意读音溢(yi4)嵩(song1)汨(gu3)华(hua4)宫阙(que4)仓廪(lin3)苑囿(yuan4you4)翰林(han4)恃(shi4)惮(dan4)第一段补充注释[生]平生,生性。[好](hao4)喜欢。[之]指代“为文”,做文章的道理。[养]修养。[致]获得。[宏博]广大。[豪俊]豪杰。[奇气]奇特之气[充]充满,充盈。[中]内心。[溢]表现。[貌]外表。[动]流动。[见]同“现”,显现。[不自知]自己不知道。第一段翻译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由气形成的,但是(如果不先养气),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而)气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正大刚直的气。”今天我们看他的文章,(觉得)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个人,难道是曾经拿着笔学习写作这样的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他们的内心而外化到他们的形貌上,流动在言语中,表现在文章里,但自己并不知道。思考题文章开头说“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他对作文章想到什么?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结合课文和自己的实际,简单谈谈对“气”的理解。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巩固练习第一段阅读文段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作者的观点是:。为了论证论点,主要的论证方法是:。孟子文章之所以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主要是因为孟子;司马迁之所以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主要是因为司马迁。从文段看,作者认为要写好文章关键在于:文中的太史公指的是的司马迁,他写下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史记》唐宋八大家:议论文者气之所形
事实论证
心中有浩然之气
加强了外在阅历加强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汉代
鲁迅纪传体通史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第二段补充注释
[生]出生。[有]同“又”,表余数。[其]指代自己,译为“我”[与游]结交、往来、交游。[舍]舍弃“百氏之书”。[去]离开家乡。[慨然]感慨激昂。[想见]想象。[宏辩]雄辩,宏大智慧。[秀伟]秀美,魁梧。[游]交往。[才略]才学谋略。[冠]超出,此处意为天下第一。[入]在朝庭。[则]就像。[出]在边境,戍守边疆。[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第二段翻译苏辙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在家乡与我交游的不过是乡间邻里的人,所见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间,没有高山旷野可供攀登观览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能激发我的志向和气概。我担心(志气)因而埋没,所以坚决舍弃他们,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了解天地的广大。我路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了终南山、华山、嵩山的高峻,北望黄河的奔腾流泻,慷慨激昂地想起了古代的豪士俊杰。到了京都,瞻仰了天子宫殿的雄伟,以及国家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和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宏伟和壮丽。我见到了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的宏大而雄辩的议论,看见了他秀美而俊伟的容貌。同他的门生贤士大夫交往,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聚集在这里。太尉的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天下士民仰仗您而平安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发难。您在朝廷之内如同周公、召公辅佐君王,您在边域就如同方叔、召虎那样御侮安边。然而苏辙我却还未曾见到您啊。作者的目的是求见韩琦,可为什么要从为文治学落笔?为的是给求谒涂上高雅的文学色彩,让韩琦在赏识苏辙深刻见地、出众才华的同时,享受被仰慕、被盛赞的欣悦之感,并让韩琦知道,他是成全苏辙养气为文、“且学为政”的关键人物,如此,求谒之事就顺理成章。作者始终把最后的目的建立在谈气论文的基础之上,把自己和韩琦的关系严格限定在文学活动范围之内,这样非但没有丝毫的庸俗之感,反而让人觉得其请求是那样的堂堂正正、合情合理,那样难以拒绝。本文是写给韩太尉的信,表达仰慕求见的迫切心情,但文中多处夸赞欧阳修,会不会引起太尉的嫉妒?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用欧阳修衬托韩太尉。思考题1.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2.作者“决然舍去”的是什么?埋没志气的东西,即古人之陈迹和乡党之人,乡里所见。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以养其浩然之气。”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5.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6.这段文字如何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7.这段文字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衬托、对比、夸张第三段补充注释[且夫]句首发语词,表示下文发议论。[不志其大]没有立下大志。志,立志。其,那[何为]何用,有什么用处。[以为]认为……而(感到遗憾)[贤人]指太尉。[自壮]激励自己,使自己得到提高。[尽]穷尽,遍览[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这里包括古迹名胜和贤人名流。第三段翻译
况且,一个人从事学习,如果没有立下大志,即使学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来到京城,对于山,看见了终南、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见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见了欧阳公,但是,我因为还没有拜见太尉而感到遗憾。所以希望能够亲睹贤人的风采,听您一句话以激励我。这样以后,(我)可以遍历天下的宏伟景观而不会有什么遗憾了。第3段怎样表达想见韩琦的强烈愿望?承接第二段,仍说为学之道,说“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表面上不提求谒,实际上暗示韩琦就意味着“博大”。接着用“于山”、“于水”、“于人”之“已见”衬托“犹以为未见太尉”,至此,在前文充分蓄势的基础之上,把太尉摆在了名山大川、文坛盟主之上,真是把敬仰之情说到极致,把诚恳之态写到极致了。话说到这份上,韩琦又怎能不为之心折?
另外,“于山”、“于水”、“于人”这一组排比句,写得意气饱满,然至“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又猛然一刹笔,趁势把想见韩琦的原委和目的和盘托出。第四段补充注释[通]通晓,熟悉。[吏事]为政做官之事。[有取]求取,谋取。[所乐]乐意做的事。[赐归]经皇帝批准回乡。[待选]等待朝庭选用。[益治]进一步钻研。益:更加。[辱教之]屈尊教导我。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第四段翻译苏辙我还年轻,尚未通晓当官的事务。先前来京都应试,不是为了谋取一官半职。偶然得到,也不是我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回家,等待朝廷的选用,使我能在数年之间从容闲暇的度过,我将进一步钻研作文之道,并且学习从政的业务。大尉如果认为我还可以指教,并且屈尊给我以教诲的话,就更使我感到荣幸了。一、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组词:溢嵩华阙廪翰恃惮汩囿枢没慨恣yìsōnghuàquèlín
hàn
sìdàngŭyòushūmòkǎi
zì(溢出)(嵩山)(华山)(宫阙)(仓廪)(翰林)(恃才傲物)(惧惮)(汩汩)(苑囿)(枢纽)(埋没)(慷慨)(恣意妄为)二、文意重点:1、关于“文者气之所形”一句的理解。——文章是由气所形成的。意思是说养气级使文章内容充实,形式完美。
以孟子为例内在修养以司马迁为例外在阅历“气可以养而致”气(人的修养、气质、精神力量)养三、就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1、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一段是全文的纲,下面一段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2、表明作者文学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
“文者气之所形。”3、表明孟子观点的是哪一句?4、请读出写孟子为文与其观点相称的句子,并翻译。译:今天我们读他的文章,(觉得)宽厚广博,(气)充满在天地之间,与他本人气的大小相称。5、文中表现太史公“其文疏荡,颇有奇气”的原因的句子是哪几句?并请翻译。
译:太史公司马迁走遍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杰才俊交游。6、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印证了前文的哪一句?
译:他们的气充盈于内心而表现在容貌上,流动在言语中而表现在文章中,他们自己却不知道。这一句印证了前文“气可以养而致”一句,说明它是通过人们平时的道德品质的修养而形成的,所以有时自己并不一定知道。
出游图四、阅读第二段,讨论下列各题:1、找出文段中的通假字。辙生十有九年矣。“有”通“又”。2、找出文段中的宾语前置句。而辙也未之见焉。“未之见”即“未见之”。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过秦、汉之故都。以知天地之广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而辙也未之见焉。之3、辨析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不足以激发其志气。听其议论之宏辨。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其4、为第二段划分层次,并归纳出层意。(1)写原来的生活之地不足以养气,于是出外游学,寻求天下奇闻壮观。(2)写自己游历天下的所见所闻。(3)赞颂韩太尉的名声,表示未能谒见的遗憾。5、第一层从几个方面写原有的生活之地不足以“养气”?——邻里乡党之人所见所览——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所读所学——皆古人之陈迹于是作者作出了“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的决定。请翻译这句话。
译:所以坚决地舍弃它们,去寻求天下的奇异见闻、雄壮景观,以知晓天地的广大。所与游者6、第二层作者写自己出外游学见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1)游秦汉故都、终南山、华山(2)观黄河(3)览京师(4)见欧阳修(5)与其门人贤士游——山川秀丽——慨想古之豪杰——见宫阙之壮,城池之富且大——议论宏辨,容貌秀伟——天下文章聚乎此7、第3层从哪几方面赞颂了韩琦?请依下列提纲找出相关句子。(1)才略贯天下。(2)有政治才能。(3)有军事才能。有定国安邦之才慨古之豪杰览秀丽山川4、请解释本段最后一句中“尽”“观”“憾”等词。尽——观——憾——完景观遗憾5、请小结本段段意:
段意:颂扬韩琦,表明欲见之意。读第四段,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1、对于自己中了进士,苏辙抱什么态度?请找出原句,理解并翻译。原句:“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译:先前来(京参加科举考试),并不是为了求取一官半职,偶然考中进士,不是我高兴的事。
2、作者为什么认为“赐归待选”是“幸得”之事?请用原文回答并翻译:原文(1)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
翻译:我年纪小,还不能彻底地掌握做官的事情。原文(2)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翻译:使我能够在数年之间从容闲暇地度过。我将更努力地揣摩文章的做法,而且学习处理政事。3、请解释最后一句中“苟”“以为”“辱”“幸”等词,并翻译全句。苟——以为——辱——幸——如果把(我)当作屈尊荣幸4、请小结最后一段的段意:段意:再次表明志气和求见之意。
这是一篇干谒文章。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写文章的独到见解,很有启迪作用。既要注意字词的学习,积累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又要注意多朗读,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特别注意作者所表达的写作观点。
释题终南山华山嵩山黄河在这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思考一
明确:
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认为文章是气的自然表现;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文章引用了孟子的话,并举了太史公的事例,是要说明什么问题?思考二
明确:以孟子和司马迁作为养气为文的典范,指出怎样“养气”的两个方面,即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思考三
作者叙述这一段经历,目的是要说明什么?
明确:
这是承第1段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之间,作者更重视外在阅历的作用,强调了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这为后文写自己想求见韩琦打下基础。思考四请概括这两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
这两段点明了自己求见韩琦的目的。
思考五作者是如何解释自己求见韩琦的目的的?
明确:
在这里,作者点明自己求见的目的,与他出仕一样,是想丰富自己的阅历,“益治为文,且学为政”。这样说,就巧妙地说明了自己想拜访韩太尉的目的,又不致于落入俗套。思考六在文中,作者提出的最主要的观点是什么?对这个观点你有过什么体会吗?明确:
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并通篇围绕这个观点行文,既列举了孟子和司马迁这两个例子,又有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证,使文章观点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写法上的巧妙之处
作者很巧妙地从自己作文下笔,在论文中表现出自己的识见,以赢得对方的称赏。全文从论文开始,又在论文中结束,一以贯之,纡徐曲折。在提出了“养气为文”的观点后,作者顺势而下,点明“养气”的方法,这样,后文的求见自然也成为了“养气”的一个目的所在了,避免了直接求官的尴尬。再读全文,理清全文文意:养气
第一段孟子(内在修养)司马迁(外在阅历)第二段:1、在家2、出外求学经历第三段已见山水人未见——韩太尉,深感遗憾第四段益治其文,且学为政,愿太尉教之。为文者气之所形读第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第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求学必须立下大志。2、“闻一言以自壮”是什么意思?
译:听您一句话来激励自己。3、在这一段中,作者把韩琦与什么相提并论?你觉得这样好不好?为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煤炭检测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燃料电池电堆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新形势下物业管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有限服务酒店行业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温度控制器行业并购重组扩张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汗蒸馆行业开拓第二增长曲线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市政道路工程监理竣工质量评估报告
- 学校修建综合楼申请报告
- 四年级数学(小数加减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皮草面料知识培训课件
- 银行反恐应急预案及方案
- 关于推某某同志担任教育系统实职领导职务的报告(职务晋升)
- 2023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邻近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 (TB 10314-2021)
- Exchange配置与规划方案专项方案V
-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练习200题及答案
- 新生儿腭裂护理查房课件
- 二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纲要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 河南近10年中考真题数学含答案(2023-2014)
-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