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拓展:中国地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精讲精研】 中国地理:八大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1页
一轮拓展:中国地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精讲精研】 中国地理:八大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2页
一轮拓展:中国地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精讲精研】 中国地理:八大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3页
一轮拓展:中国地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精讲精研】 中国地理:八大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4页
一轮拓展:中国地理-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问题 【知识精讲精研】 中国地理:八大分区的生态环境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8青藏地区@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生态环境问题目录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青藏地区①

范围

青藏(高原)地区,包含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亚洲内陆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脉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东南接横断山脉。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②

地形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青藏地区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86米),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米。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③

地质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

6500万年前的地理大碰撞——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青藏高原隆升形成,并形成了多条巨大褶皱山脉。

青藏高原地区是世界上发生大陆内地震的主要地区,不但地震强度大、频次高、而且活动规律性强。山脉走向与受力方向的关系是?青藏高原的形成④

气候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青藏高原气候总体特点: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气温日较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多。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青藏高原气温差异、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气温差异:一年四季气温都低于东部地区(四川盆地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原因:海拔高。季节变化特点: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于东部地区,原因:夏季,因海拔高,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差,气温不高。冬季,太阳辐射比较强,光照较充足,且因地势高,寒冷的西北季风以及寒潮不会对它有太大影响,因此,气温年较差较小。④

气候

说出青藏高原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青藏高原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受西风和西南季风影响,东南降水多,西北降水少,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④

气候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局地环流④

气候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西风带西南季风东南季风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比平原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更多。夏季,高原表面吸收的太阳能不断加热地表上方的空气,大气受热上升,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制造完成。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④

气候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

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地处内陆而干旱少雨的中国西北地区变得更加干旱,沙漠、戈壁大范围出现。

冬季,强劲的西风也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不得不改变路径。它们吹起西北沙漠中的沙尘,沿着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向东推进,沙尘颗粒在太行山以西、秦岭以北降落,形成了黄土堆积厚度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加剧了西北的干旱促进了黄土高原的形成试分析青藏高原如何成就了江南的烟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如同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热毯,吸收太阳的热量,加热空气,使气流不停上升,地面气压下降,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空气进行补给,如同一个巨大的高空抽风机,将太平洋上空的湿润气体吸入陆地上空,击退行星风系对中国南方的控制,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度的干旱,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④

气候

水文

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青藏高原蕴藏着世界最高的湿地群,被称为“亚洲水塔”,它孕育了雅鲁藏布江、怒江、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分布有纳木错、玛旁雍错、色林错、青海湖、鄂陵湖等数以千计的湖泊,堪称中国最大的水乡。青藏高原湿地(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性高寒湿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对于调节区域气候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区域气候形成、水源涵养与补给、生物多样性维持、鸟类的迁徙与栖息、畜牧业生产、民众生活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等。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⑥

植被

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作用遏制土地沙化防止土壤侵蚀水源涵养碳固存调节气候高山灌丛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高山流石坡稀疏植被高山垫状植被青藏高原草地类型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分布森林、灌丛、草地、荒漠植被空间分布主要受降雨量影响,其次是温度。青藏高原植被分布的影响因素精练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自然地理环境独特,青藏高原内部地理环境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祁吉线”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自然、人文环境差异较大。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祁吉线”两侧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青藏高原“祁吉线”西北侧相比,东南侧(

)A.降水少,牧业发达

B.海拔高,河湖众多C.开发晚,交通不便

D.人口多,经济发达【答案】1.D

1.根据材料可得,青藏高原“祁吉线”东南侧人口密度大,城市较多,说明经济较发达,D正确;东南侧降水多,受季风影响大,A错;东南侧降水多,河湖多,且河流多向东、南流出本区,相对于西北侧海拔较低,B错;东南侧相对于西北侧水热条件相对较好,开发较早,C错。故选择D。【答案】2.B

精练

青藏高原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自然地理环境独特,青藏高原内部地理环境特征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祁吉线”两侧地域面积大致相同,但自然、人文环境差异较大。下图示意青藏高原“祁吉线”两侧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大气环流

D.海陆分布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这就是形成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答案】3.A

精练

藏西南高原是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的交会地带,平均海拔4000m以上。区内气候寒冷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高原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春季的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夏季。下图示意藏西南高原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导致藏西南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根本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土壤3.文字信息显示,藏西南高原海拔高、地形崎岖,导致其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降水少。因此藏西南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因素是地形,A正确,排除BCD。故选A。【答案】4.D

精练

藏西南高原是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的交会地带,平均海拔4000m以上。区内气候寒冷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高原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春季的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夏季。下图示意藏西南高原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藏西南高原植物夏季生长状况明显差于春季,主要原因是(

)A.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量大

B.夏季降水多,光热相对不足C.春季冻土融化,土壤温度高

D.夏季气温较高,蒸散作用强4.植被的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夏季是植物的生长旺季,但藏西南高原降水总量较少,夏季气温升高导致蒸散作用增加,不利于植物的生长,D正确;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更多,A错误;夏季降水也不多,对光热造成的削弱有限,B错误;夏季土壤温度更高,C错误。故选D。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⑦

农业

青藏高原农业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讨论)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⑦

农业

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湟水谷地,主要作物为春小麦、青稞、大麦、豆类、马铃薯和油菜等。

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积温较高,有水灌溉,水热条件好,因此非常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分布及主要作物青藏地区发展河谷农业的有利条件拉萨青稞日喀则油菜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⑧

经济

青海省工业以能源、冶金、石棉、天然气、煤炭、电力、采盐为主体,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工业为基础。服务业以旅游业为主体,是青藏高原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来的新型产业,也是产业结构由传统农牧业为主向多元化、现代化方向转变的最显著特征。评价青海省产业发展形状以青海省为例1.青藏地区范围及概况⑧

经济

旅游业“青海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近两年在自媒体的推动下,青海一批网红景点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游客热衷的旅游打卡地,呈现“青海旅游现象”。

山川、湖泊、河流、冰川、戈壁……景观多样,几乎所有能代表中国西部的地貌景观,在青海都有分布;景观独特,吸引力强。青海旅游现象兴起的原因精练

下图为我国某内陆省区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人口分布与城镇分布密切相关,关于该省区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B.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C.集中分布在海拔高的地区

D.多分布在土壤贫瘠的地区6.该省区人口合理容量较低的自然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

B.生活消费水平高

C.经济水平低

D.科技水平低5.30°N纬线穿过该省区,结合省区轮廓和雅鲁藏布江可知,该省区是西藏自治区。由图可知,西藏自治区城镇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南部,A错误;该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河谷地区海拔低,热量条件较好,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B正确,C错误;河谷地区土壤较为肥沃,D错误。故选B6.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省区是西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为高原山地气候,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环境承载力较低,A正确;生活消费水平、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都不属于自然原因,BCD错误,故选A。【答案】5.B

6.A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①

土地退化

青藏高原土地退化包括(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石漠化、草地退化等)高寒灌丛高寒生态系统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有机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灌丛、草地)、以无机环境为主体的自然生态系统(水体与湿地、冰川、裸地、荒漠),以及人工生态系统(农田、城镇)共三大类。草地退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干预。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青藏高原地区的干旱和半干旱化是由气候变化引起的,草地植被面积持续减少,植被覆盖度持续下降,植被种类单一化,植被的新陈代谢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这些因素直接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当牲畜密度过高时,它们会过度采食草地,破坏土壤结构,使草地失去生产能力。此外,过度放牧还会导致草地土壤水分流失、土地侵蚀加剧、植被死亡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剧了草地的退化。自然因素--气候变化人为因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①

土地退化

原因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典型脆弱生态区分布图①

土地退化

讨论:脆弱生态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畜牧业经济发展草地退化植被盖度降低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发生改变土壤有机碳和总氮严重流失土壤持水能力下降,表层土壤干旱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降低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①

土地退化

影响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①

土地退化

措施(3)休牧、轮牧(1)人工种草(6)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措施要因地制宜,讨论各措施的针对性(4)免耕补播、飞播种草青藏高原(达日草原景观、退化修复现地照片)(2)禁牧封育政策(5)有害生物防控精练

7.推测果洛高原牧场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A.牦牛 B.骆驼

C.细毛羊 D.水牛8.“黑土滩”面积的扩大,将导致当地(

)A.降水量减少 B.地表径流减少

C.空气湿度降低 D.下渗增多9.为防止“黑土滩”扩大,牧民应当(

)A.延长牧场放牧时间 B.变牧业为种植业C.合理划区轮牧 D.变游牧为定牧

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巴颜喀拉山脉以北,平均海拔4330米,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场。过度放牧会导致牧草难以恢复,形成裸露的黑色土地,被称为“黑土滩”。完成下面小题。7.果洛牧场位于青藏高原。牦牛是青藏高原的主要畜种,A正确;骆驼是荒漠地区的主要畜种,B错误;我国细毛羊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青藏高原牧场基本不放牧细毛羊,C错误;我国水牛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D错误。故选A。【答案】7.A8.C9.C8.降水量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A错误;“黑土滩”面积扩大,即植被减少,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BD错误;“黑土滩”面积扩大,即植被减少,植被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降低,C正确。故选C。9.延长牧场放牧时间,会导致植被进一步减少,“黑土滩”面积扩大,A错误;当地海拔高,气候高寒,热量条件差,不利于发展种植业,B错误;合理划区轮牧,有利于草场恢复,减少或防止“黑土滩”扩大,C正确;变游牧为定牧后,定牧区域的草场得不到自然恢复,会导致植被进一步减少,“黑土滩”面积扩大,D错误。故选C。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②

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的冰川整体处于退缩状态。近50年来,我国冰川量减少约20%,面积减少约18%。在青藏高原实际观测的82条冰川中,55条冰川处于退缩状态。冰川消融的原因1.气候变暖及降水的影响2.冰川表面反照率降低可导致冰川表面短波辐射吸收增强,进而加速冰川消融。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②

冰川消融

我国冰川分布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山脉和西北高大山地指出冰川分布高度的影响因素纬度、降水量、坡度、坡向等指出我国冰川分布特点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②

冰川消融

我国冰川面积变化指出冰川面积变化分布特点空间分布不均,集中于高海拔山地,青藏高原南部山地冰川面积变化率较大,与气温变化率呈正相关。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②

冰川消融

冰川面积变化实例指出冰川分布的地形部位山顶、山脊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②

冰川消融

研究人员发现,阿里地区河流、湿地周边的绿意增多,生态总体变好,公路、湖泊周围随处可见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等野生动物。此前干旱、寒冷的青藏高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那么干冷,湖泊面积更大,甚至曾经的戈壁上开始有了绿色。更暖、更湿的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风险,潜藏在更暖更湿更“美”背后近四十年来青藏高原初夏变湿变绿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②

冰川消融

冰川消融带来的影响短期影响水资源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风蚀减弱农业环境改善冰湖决堤洪涝灾害长期影响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土壤风蚀加剧农业环境变差衍生灾害增加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在1960—2015年间,新出现湖泊42个,湖泊总面积增幅达18%,其中内流区湖泊扩张幅度最为显著。湖泊的面积变化与区域降水年际变化一致,表明降水是影响湖泊水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②

冰川消融

精练

10.总体上看,青藏高原湖面蒸发能力自南向北(

)A.逐渐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C.逐渐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11.在暖湿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下降,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上升,主要是因为(

)①北部湖泊多冻土消融补给

②北部湖泊多降水补给③南部湖泊冰封期较短

④南部湖泊位于低纬度地区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若不考虑冰湖溃决等短期事件,近年来青藏高原北部湖泊(

)A.蒸发增强

B.面积扩张 C.补给减少 D.水深下降

近年来,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在暖湿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下降,南部湖泊年平均水温上升。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南部受印度季风控制,北部受干燥的高原西风控制。完成下面小题。【答案】10.D11.A12.B10.影响蒸发强度的因素有温度、风、水域面积等。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南部受印度季风控制,北部受干燥的高原西风控制,说明南部地区降水量较多,云层较厚,蒸发能力较弱;北部地区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蒸发能力较强,故青藏高原湖面蒸发能力自南向北先下降后上升,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择D项。11.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高原气候呈暖湿化趋势,北部湖泊冻土消融补给量增加,故湖泊水温下降,①正确;北部降水较少,北部湖泊降水补给量较少,②错误;高原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湖泊冰封期较短,③正确;南部湖泊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分布的纬度较低,但不能说位于低纬度地区,④错误。故选择A。12.据材料可知,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北部湖泊区域云层将较厚,蒸发减弱,A项错误;气温升高,北部湖泊冻土消融补给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B项正确;北部湖泊补给量增加,C项错误;湖泊面积扩大,湖泊水位上升,水深升高,D项错误。故选择B项。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多数区域地表河川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五大主要河流源区(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的径流量除黄河源区有微弱下降外,其余主要河流源区径流量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气候变化对河流径流的影响②

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河川径流增加的主要原因降水增加冰川消融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冬小麦适种范围明显增加,分布海拔上限升高了约130米;春青稞种植上限升高了550米;玉米分布上限上升到3840米。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②

冰川消融

气候变化使青藏高原水热资源格局发生改变,变暖变湿使得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并有利于作物产量增加,也扩大了作物的种植范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农业的影响表现在?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变湿使得草地生产力增加,对畜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家畜数量与草地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是对气候条件适应的表现。气候变化对畜牧业生产条件的影响②

冰川消融

草地生产力增加存在区域差异,说出差异?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一)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增强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能力②

冰川消融

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二)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②

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首次在总结“以自然为中心”文化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确立为法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人们在青藏高原从事环境利用行为的基本准则。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开展针对高原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湖泊扩张、草地质量和湿地功能下降等引起的生态问题的深入研究,在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高原生态安全的技术体系前提下,研发因地制宜的保护与发展关键技术,并开展示范与应用。(三)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关键技术,提升生态屏障功能的综合作用②

冰川消融

青藏高原天府--林芝2.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

利用气候变暖的有利时机,调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种植方式和引进新的适应品种。

加强草场的区域轮牧或季节休牧,发挥农牧结合优势种植牧草,保持和改善草地健康程度,促进健康和可持续的畜牧业发展。(四)利用气候变暖变湿的特点,调整区域农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②

冰川消融

精练

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但喀喇昆仑山地区成为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率最小的区域。图示意的是喀喇昆仑山不同坡向冰川分布与面积减少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的坡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南 D.南面13.冰川面积退缩率最大,即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大。由右图可知,1978~2015年喀喇昆仑山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最大的是东南坡向,故冰川退缩率最大的坡向是东南坡,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13.B精练

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但喀喇昆仑山地区成为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率最小的区域。图示意的是喀喇昆仑山不同坡向冰川分布与面积减少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与北向冰川相比,喀喇昆仑山南向冰川对气候的敏感性更大,原因是(

)A.位于向阳坡 B.西南季风影响

C.冰川规模小 D.人类活动频繁14.冰川分布处海拔较高,气温低,阴阳坡气温差异对冰川消融的影响小,冰川的形成主要是受降水的影响,A错误;南坡是西南季风迎风坡,受西南季风影响,南坡降水多,冰川面积应该更大,与左图所示冰川分布情况不符,且1978~2015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变暖,西南季风的强度变化不大,B错误;结合左图可知,南向冰川规模小,受气候变化影响,减少相同面积的冰川,南向冰川的面积减少百分比更大,C正确;喀喇昆仑山人烟稀少,D错误。故选C。【答案】14.C精练

青藏高原冰川总体处于持续退缩状态,但喀喇昆仑山地区成为整个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率最小的区域。图示意的是喀喇昆仑山不同坡向冰川分布与面积减少百分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造成喀喇昆仑山西北坡退缩状况的因素是(

)A.降水 B.气温

C.光照 D.坡度15.由图可知,西北坡冰川面积减少百分比很小,主要是西北坡拦截西风,降水较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退缩量,A正确;相较北坡,西北坡的气温、光照条件相对较好,会加快冰川退缩,与图示不符,BC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各坡向的坡度信息,D错误。故选A。【答案】15.A精练

16.1939至2010年期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显著爬升,说明在此期间(

)A.青藏高原冰川减少,雪线升高 B.青藏高原冰川增加,雪线升高C.高山草甸带下限下降,面积扩大 D.山麓基带上限下降,面积缩小17.2010年以来的近10年,青藏高原柳属高山灌木线扩张趋缓、倾向静止状态,主要原因是(

)A.热量亏损 B.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