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近代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12072课程总学时/学分:72/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国近代史》历史学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系统地阐述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和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明确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并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规律。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内容要尽力反映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历史观念、理论框架和编撰体系上要吸收各种通史著作的经验,结合史学理论的新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创新点。任课教师要以本书基本线索为依据,重新组织教学,关注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及时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突出重点、难点,可以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导言(2学时)一、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和分期问题;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三、中国近代史的特点;第一章 鸦片战争(10学时第一节 战前的世界与中国站前中国的情况。中国与西方的比较。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与正义的禁烟斗争鸦片贸易概况。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禁烟运动第三节 鸦片战争的经过及中国失败的原因教战争的爆发、过程及中国的应对情况。第四节战后的中国社会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战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思想和学风的转变。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的比较。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禁烟运动。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等;难点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思想和学风的转变等。第二章 太平天国革命及二次鸦战争(12学时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前期斗争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改革第三节 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及其失第四节 湘军第五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第六节 辛西政变以后的政治格局政新篇》历史地位、如何认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异同。第三章 洋务运动(8学时)第一节 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的形势第二节 统治集团内部对举办洋务的不同态第三节 洋务运动的内容第四节 新阶级的出现及思想文化的演变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是洋务派举办的军工民用企业;新式海军的建立,洋务派、顽固派的论争等;难点是洋务运动的思想纲领;新阶级出现的特点;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社会思想领域内发生的变化等。第四章 边疆危机与民族抗战(6学时第一节 边疆危机第二节 中法战争第三节 甲午中日战争1970第五章 戊戌变法(10学时)第一节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危赔款与借款。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第二节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第三节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第四节维新运动的发生和发展第五节百日维新及其失败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是康有为的变法理论;维新运动的发展及高涨等;难点是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等。第六章义和团运动(6学时)第一节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第二节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第三节 八国联军侵华与东南互保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是近代教案的起因;东南互保的实质等;难点是如何认识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地位等。第七章 辛亥革命(12学时)第一节 民族灾难的深重和清末“新政第二节 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第三节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革命团体的出第四节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其革命活动第五节 清末立宪运动第六节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是孙中山早期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及其内容;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关系;清末新政的内容及评价等;难点是南京临时政府的组成及其性质;对立宪派策动各地和平独立的评价;如何认识清末立宪运动等。第八章 北详军阀的黑暗统治和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6学时一、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与护国运动二、北洋军阀的权力争夺与护法运动三、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四、新文化运动本章教学要求:本章重点是北洋军阀统治的社会历史根源;新文化运动的发生等。难点是如何认识近代中国历史的新趋向。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2、胡 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上下,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3、胡 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4、刘大年:《中国近代史诸问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6、苑书义等:《中国近代史新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7、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十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8、李 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94年版。9、刘大年:《美国侵华史》,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10、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三联书店1954年版。11、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三联书店1963年版。12、蒋孟引:《第二次鸦片战争》,三联书店1965年版。13、余绳武等:沙俄侵华史,全四卷,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14、聂宝璋:《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15、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16(1945-1950,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171987年版。181988年版。19、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0、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三联书店1995年版。21、陶 绪《晚清民族主义思潮,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2马 敏《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3、桑 兵《清末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24、桑 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25、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312004课程总学时/学分:72/4课程类别:学科基础与专业必修课程一、教学目的和任务19191949想、军事、外交、民族等各个领域的历史。本课程力求在全面考察中国现代社会面貌,科学阐明中国现代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中国现代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新旧军阀的反动统治和内战是民族危机加剧,国家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研究本国的国情和周边国家的影响,掌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东西,应是本课程教学的难点。同时还要使学生明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空想;只有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讲述法。教学过程中,将广泛介绍该专业的学术动态,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今后有效地从事历史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配合以讨论、交流、参看重点录像和完成作业,撰写论文等学习形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五四运动(2学时)一、新文化运动二、新社团的建立四、五四爱国运动五、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六、学术思想界各自的选择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运动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及条件;难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影响,五四时期各种思想的激烈交锋及其影响。第二章 军阀混战下的政局(2学时一、直皖战争三、华盛顿会议四、直奉战争五、曹锟贿选总统六、直系统治下的政局七、《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的签订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北洋军阀的形成与分裂及直皖战争、直奉战争的过程与后果;难点是皖系和直系军阀统治下的政局及军阀政争局面的深层原因。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学时)一、上海及各地共产党小组的建立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三、中国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四、新型工农运动的兴起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中共一大召开的时代背景及中共早期领导人建党的努力;难点是中共建立的历史意义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第四章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2学时一、第二次护法运动三、国共合作的酝酿五、黄埔军校的建立六、平定商团叛乱与孙中山北伐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国共合作局面的形成及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影响;第五章 军阀混战加剧(2学时一、江浙战争三、北京政变四、孙中山北上五、第二次江浙战争与奉浙战争六、国民军的发展七、郭松龄反奉八、奉直军与国民军的战事九、奉直的政治交易十、金法郎案与关税自主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军阀政争的加剧及北京政变的影响;难点是北洋军阀分化组合对于南方革命形势的影响,国民革命有利形势的形成。第六章 国民革命高潮的来临(2学时一、五卅运动二、省港大罢工三、第一次东征五、第二次东征和南征七、国民党右派反对国共合作九、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南方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两广的统一及国民革命阵营内部的分裂危险;难点是围绕国共合作问题,统一战线内部展开的激烈斗争及其消极影响。第七章 北伐战争(2学时一、国民革命军入湘援唐四、福建、浙江形势的变化五、国民军重新崛起西北六、西南诸省形势的变化七、国民革命阵营内部的斗争九、北伐军进军东南十、长江流域的工农运动十一、北伐时期中外关系的演变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及其重要战役;难点是北伐军的战略战术、重要人物、胜利原因及北伐时期各派军阀势力的分化组合。第八章 国共合作破裂(2学时)一、四一二政变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二、北伐战争的继续三、夏斗寅叛乱、马日事变四、郑、徐会议五、国共合作破裂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四一二政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难点是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及中共在争取统一战线领导权问题上的教训。第九章 经济、社会与文化(2学时一、工商业的进步与城市的发展二、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三、联省自治思潮及其他四、史学的新成就五、文学理论与创作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难点是史学与文学的发展与成就及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第十章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2学时一、宁汉对立与合流二、二次北伐四、改订新约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宁汉合流和南京政府的改组以及二次北伐的成功,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难点是南京政府成立后的内政外交政策,训政的内容与实质以及改订新约的成就与局限。第十一章 苏维埃革命的兴起(2学时一、共产党的武装反抗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三、土地革命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开展土地革命的战略方针,红军的建立和主要根据地的开辟;难点是几次重要的武装起义、主要红军力量的形成、主要根据地的创立以及土地革命的开展。第十二章 战乱与天灾(2学时一、编遣会议的纠纷三、中原大战五、江淮水灾本章教学要求:第十三章 中间政派的主张与实践(2学时一、邓演达与第三党二、人权派及其主张三、乡村建设派的理论与实践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认识和了解第三党、人权派和乡村建设派所提出的改造中国的政治主张;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中间政派的主张及其实践。第十四章 “九·一八”事变(2学时)一、东北沦陷·四、伪满洲国的建立五、民众抗日运动本章教学要求:第十五章 民族危机的加深(2学时一、热河弃守与张学良下野二、长城抗战三、《塘沽协定》四、日本的移民入侵五、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热河弃守与长城抗战;难点是《塘沽协定》的危害和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第十六章长征(2学时)一、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二、苏区的各项建设四、红军长征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王明左倾错误的危害和红军长征的过程及最终胜利;难点是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影响、红军落脚陕北的条件及其对中国革命的影响。第十七章 国民经济举步维艰(2学时一、金融体系的建立二、币制改革三、交通及工矿业的发展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南京国民政府金融体系的建立、币制改革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难点是四行两局金融体系的建立、币制改革的成就与不足、资源委员会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等。第十八章 思想文化领域的争论与成就(2学时一、文教事业的发展二、知识分子群体及其学术争鸣三、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四、史学的发展五、文艺创作的繁荣20群体的形成及其学术争鸣;难点是思想文化界学术争鸣局面的出现以及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史学的成就等。第十九章 日本蚕食华北(2学时一、察东、张北事件二、何梅协定三、策动华北“自治”四、“一二·九”运动五、国民党调整对日政策本章教学要求:日本蚕食华北阴谋的实施与何梅协定的恶劣影响;难点是一二九运动爆发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国民党调整对日政策。第二十章 西安事变(2学时一、两广事变二、东北军、西北军与中共三、华清池兵谏四、事变和平解决五、国共谈判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过程及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难点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各种政治力量所扮演的角色及其所发挥的作用,和平决解对于统一战线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第二十一章 全面抗战爆发(2学时一、卢沟桥事变爆发二、北平、天津失守三、南京政府步入战时体制四、八路军赴华北抗日前线五、少数民族的抗日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全面抗战的爆发和北平、天津失守后战略局势;难点是南京政府的战时体制的建立和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的意义。第二十二章 华北、华中战场(4学时一、南口战役三、忻口战役五、南京大屠杀六、台儿庄战役七、武汉保卫战八、西迁运动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抗战开始后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难点是战略防御阶段敌我双方的战略部署、重要战事以及抗战开始阶段中国军队的经验教训。第二十三章 敌后战场的开辟(2学时一、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抗战三、新四军活跃在长江下游本章教学要求:第二十四章 外战与内战(4学时一、中国中部的战争三、百团大战四、皖南事变五、中国远征军人缅作战六、长江以南的正面战场八、困难与变革本章教学要求: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艰苦抗战、重要战役以及国民党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的方针;难点是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艰难以及国共两党摩擦的加剧。第二十五章 反轴心国联合战线(2学时一、中国战区的设立二、开罗会议四、美、英援华五、史迪威事件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世界反法西斯联合战线的形成与中国战区的开辟、英、美对华援助;难点是中国战区设立对抗战的积极影响、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第二十六章 文化和社会(2学时一、知识界诸子的学术贡献二、国统区文化现象四、沦陷区抗战文化五、国统区社会六、敌后根据地社会变化七、沦陷区人民的生活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国统区和敌后根据地抗战文化的兴起及其所取得的文化成就;难点是抗战文化的内容及其在抗战中的作用与影响。第二十七章 国统区危机与抗日战争的胜利(4学时一、豫湘桂战役二、国统区危机四、敌后抗日武装的攻势作战五、国民党“六大”与中共“七大”六、日本投降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国统区的危机、攻势作战和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难点是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中共“七大”的历史影响。第二十八章 抗战胜利后的时局(2学时一、重庆谈判二、中国战区受降三、接收种种四、审判汉奸与对日索赔五、马歇尔使华六、政协会议七、战后国统区复兴的顿挫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战后国内外复杂形势的演变及和平建国的可能性、重庆谈判的意义;难点是战后国共两党及其他政治力量围绕战后和平建国问题展开的激烈角逐以及中国战区受降、对日索赔、马歇尔使华等。第二十九章 和平民主与内战专制的较量(2学时一、民主党派的活跃二、和平建国陷入危机三、东北的冲突四、内战的爆发与扩大五、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六、美援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七、制宪国大与《中华民国宪法》八、国民党政府改组十、反内战的斗争与抗暴运动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战后国共两党的较量和内战的爆发、国民党的内战战略及共产党的政治军事斗争方针;难点是内战初期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及国共两党内政外交方针的调整。第三十章 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不同景象(2学时一、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三、财政危机与黄金风潮四、国家垄断与官僚资本的发展五、工农业的破产六、土改的深入与解放区的发展七、人民反内战民主运动的高涨八、边疆地区人民的斗争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是国民党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和解放区的迅速发展;难点是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和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第三十一章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2学时)一、国民党的“分区防御”和“总体战略二、行宪国大与总统选举三、金圆券发行四、中间路线的分化1948六、全面的社会危机七、战略决战本章教学要求:国民党内战战略方针的调整和国共双方的战略决战;难点是国民党统治危机的全面加深和军事失败。第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月度工作计划范文怎么写(19篇)
- 2025年客户经理工作计划(20篇)
- 福建海沧一中新中式展示区方案设计
- 全国河大音像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数据图表的应用》教学设计
- 大学毕业生自我鉴定范文新(20篇)
- “我是接班人”看见春天感悟总结(4篇)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丰收的果园教案设计
-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总结1000字(10篇)
- 小学新学期美术老师教学工作计划(3篇)
- 我的青春岁月演讲稿(20篇)
- GB/T 42172-2022精油产品标签标识通则
- 课程思政教学展示-空巢老人学与思
- 专职消防员及消防文员报名登记表
- 染料甲基橙的制备
- 热烈欢迎领导莅临指导ppt模板
- 新版母婴保健法律制度
- 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 磨床设备点检表
- TWSJD 002-2019 医用清洗剂卫生要求
- 毕业设计渡槽设计说明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