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新闻传播学角度)_第1页
江歌案(新闻传播学角度)_第2页
江歌案(新闻传播学角度)_第3页
江歌案(新闻传播学角度)_第4页
江歌案(新闻传播学角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江歌案透视后真相时代下舆论失范现象Contents234156案件回顾媒体呈现阶段专业媒体失范——以《局面》为例自媒体失范——以咪蒙为例反思受众——乌合之众1案件回顾“江歌案”即留日学生江歌遇害案。2016年11月3日,江歌在日本东京中野区的公寓门外遇袭,并在送往医院不久因伤重不治而亡。案件回顾案发2016年11月3日凌晨,日本东京中野区一公寓门口,江歌被人用匕首杀害,年仅24岁。求助11月5日,江歌妈妈网络发声,怀疑凶手为江歌室友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被捕起诉11月24日,日本警方以杀人罪对陈世峰发起逮捕令,并于12月14日对其以杀人罪正式起诉。见面江歌遇害后第294天,刘鑫见了江歌妈妈,否认“锁门说”。请愿从2017年8月开始,江歌妈妈四赴日本,征集到450多万份签名并交给法院,请求判陈世峰死刑。庭审案件回顾之事情始末案件回顾之人物关系图2媒体呈现阶段对于“江歌案”的媒体呈现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媒体呈现阶段312前期:2016年11月3日案发至2017年5月,案件报道基本在法制框架内进行。中期:2017年5月至11月,江母在微博曝光证人刘鑫,媒体随即跟进,“促成”刘鑫与江歌“对话”,“舆论审判”抬头,并主要表现为对刘鑫的谴责。后期:2017年12月庭审开始到20日一审宣判,媒体蜂拥跟进直播报道,“舆论审判”引发针对刘鑫的网络暴力和对日本法院判决凶手20年监禁的不满。案发当天,中国广播国际电台旗下的“国际在线”进行了报道。案发第3日—11月5日,《环球时报》旗下环球网报进行报道,江歌、刘鑫名字曝光,同时凤凰网在网页转载自媒体文章“可爱赴日留学”案发第4日—24日,《北京青年报》对其进行详细报道,《新京报》旗下‘重案组37号’首次采访江歌亲属。随后,《北京青年报》刊载文章“室友首透遇害案细节”一直到24号,陈世峰被曝光。11月30日,山东媒体《半岛都市报》试图联系刘鑫家人被拒。12月14日,日本警方对杀害江歌的嫌疑人陈世峰以杀人罪起诉。媒体呈现之第一阶段01020304媒体呈现之第二阶段17年5月21日,江歌母亲在微信、微博上发布文章,曝光刘鑫及其父母私人信息。5月23日,刘鑫父亲准备起诉江歌母亲侵犯隐私权。8月23日,澎湃新闻、《新京报》旗下的局面等媒体促成刘鑫与江歌母亲的第一次见面。9月9日,澎湃新闻发表长文,11月《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的人物专访栏目《局面》发布采访视频。随后,各自媒体纷纷发文。12月12日,日本刑事案件庭审开始,围绕事实的争议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国内媒体跟进直播。12月20日,一审判决陈世峰20年监禁,网民又开始发表看法。媒体呈现之第三阶段3专业媒体失范——以《局面》为例《局面》标语“冰冷的理性温暖世界”。希望《局面》的每一次专访,都是在促进沟通,彰显理性。王志安《多余的话》初衷在微博上,王志安也劝大家“不要简单辱骂刘鑫和她的家人”,结果,点赞最多的评论是“不要简单的辱骂,要复杂的辱骂。”舆论走向发生偏离现实vs《局面》之初衷与现实《多余的话》之初衷媒体不仅充当了追逐者,还试图担当调停人去打开刘鑫与江母的心结。时隔一年,澎湃新闻和局面促成江母与刘鑫会面并形成报道刊发。《局面》将整个过程剪辑成《一场迟到294天的见面‖江歌案专访》栏目。王志安表述当时安排采访是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做一次努力,促成这次早就该见但一直未能实现的见面”“这个悲剧,该如何打开这个结”《局面》之角色认知错误《局面》对媒体的角色认知错位,没有充当事件的记录者反而成为了矛盾的调停者,背离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原则,在情感上的感情偏向以及过度的媒体参与导致了该节目本身合理性的缺失,于是节目播出后也引发了舆论一边倒压向刘鑫。而媒体角色认知错位,使得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容易变成审判的角色,新闻内容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局面》之角色认知错误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事情,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就越高。议程设置理论指出“媒介不仅告诉我们想什么,而且告诉我们该怎么想。”《媒体人新闻业务守则》中要求在庭审之前仅就事件节点做及时、动态、连续跟进报道,对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可根据起诉书的内容同时报道涉嫌犯罪的事实。也就是说在涉及犯罪案件报道时,媒体应慎之又慎,遵循一定的报道原则。《局面》之错误议程设置报道将“刘鑫与江歌妈妈的见面”设置成议程点,而非江歌案本身,这种错误的节目选题和议程设置将刘鑫置于风口浪尖,使得江歌案变成江歌刘鑫案。《局面》对江歌案报道的时间点在庭审之前,从25个视频来看,所设置的议题没能跳出对案件的探讨,依然是对犯罪事实的追根究底。江母说“门有无被反锁,我有证据”,向刘鑫求证有没有锁门?、让刘鑫讲述案发前8小时,回忆与前男友相处细节等等,不仅忽略了本应受关注的嫌疑人,“迫切”想知道细节,更混淆了网民关注的重点。《局面》之错误议程设置其一、虽然《局面》团队称希望避免伤害,希望聚焦一场悲剧后次生伤害形成的过程,探究这背后的成因,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报道,其“理性”“沟通”的观点与受众“偏激”“武断”的观点存在较大偏差,与受众议程契合度较低,网民对刘鑫的舆论审判并为得到平衡和化解。《局面》之总结其二其三12月20日,刘鑫在一审判决后撰写长文将自己接受“局面”采访的做法描述为最大的失误,理由是采访中透露了部分案件信息,陈世峰一方有可能根据网络信息编造谎言来脱罪,可见事后证人对《局面》是根本否定的,其在舆论裹挟下的“和解”议程是无效,甚至有害的。与《凤凰网》李淼对比,角色认知、报道重点。《局面》之总结思考:媒体深挖细节,预先透漏案件信息,是否会对案件的判决造成影响?扩展北京青年报是首家采访到刘鑫的媒体,其《室友首度透露女留学生遇害案细节》的报道在网上被广泛转载,披露案件细节。以及《局面》促成刘鑫与江母的见面,进行报道。4自媒体失范——以咪蒙为例咪蒙之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大众传播媒介提示和强调的意见具有公开性,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从而带来压力和对社会孤立的恐惧,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压倒性的形成。咪蒙的文章,评论中两种立场占主要地位,一个是支持咪蒙有立场发声,另一个是声讨刘鑫。较少以理性角度做出评论的“咪蒙,如果案件公布,事实并不像江妈妈猜想,刘鑫却因谩骂自杀了,怎么办?”直接被怼!文章以“这是我第一次支持网络暴力”开头,内文用了“刘鑫告诉我们,人渣不仅早就原谅了自己,还表示绝不原谅你”“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但是绝不原谅一个坏蛋”“刘鑫不配被原谅”之类的语句,人渣、混蛋的标签被直接贴在了刘鑫的身上。杀气腾腾的文章,在文章最后,号召大家签名支持陈世峰死刑,并称听说之前日本有先例,有人死刑请愿人数多达33万,法院就判了死刑,煽动情绪,公开鼓动,一个大V该有的媒介素养何在?意见领袖?不仅仅针对咪蒙:一些自媒体视法律为无物,非理性发声,迎合暴民,满足廉价的道德优越感,谎称传达朴素的正义。咪蒙之民意裹挟下的网络暴力点赞10万+5受众——乌合之众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倾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群体极化现象不仅存在于现实当中,而且同样存在于网络,群体中非理性、易冲动的特点在网民中更加严重,使得在讨论中很容易导致态度偏激,并以激烈的言辞表现出来。1234萌芽期:江歌被杀。江母对刘鑫的问话和曝光,网民看到刘鑫在案发时的冷漠,纷纷谴责刘鑫的道德低下、人性泯灭。爆发期:江母在微博上全家人的家庭住址、工公开刘鑫作单位、车牌号等信息。网民们纷纷站队,舆论形势一边倒。微博、微信公众号、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各种言论讨伐刘鑫,江歌案获得全民关注,舆论达到高潮。持续期:江母在微博征集签名推动判决陈世峰死刑。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火星四溅。衰退期:陈世峰被判20年有期徒刑。“江歌案”全貌更为清晰,官方媒体下场整理、评论、转发,自媒体也纷纷发表言论,刘鑫有罪的观点占据网络舆论的主流。群体极化现象03德治线上线下奇观一边倒的极化“舆论”网暴与线下准暴力的合流东瀛国民难以理解的奇观6反思“后真相”曾被《牛津英语词典》选作2016年年度词汇。牛津字典将“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后真相时代”即在这个时代,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人们不再相信真相,只相信感觉,只愿意去听、去看想听和想看的东西。

后真相时代后真相时代自媒体新闻批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运营有限,采编队伍远不及传统媒体,且没有法律认可的采访权,一些自媒体更热衷于生产观点,设置吸引眼球的标题,利用大众情绪,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使后真相愈演愈烈。“后真相”带来的弊端即为反转新闻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从雷洋案、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