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学年学期年级版本学科李文英20150104001kx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科学教案李文英一、总目标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乐于观察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4、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发展。二、分目标天气:科学概念: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2、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3、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4、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5、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过程与方法:1、用感官观察天气。2、讨论和记录关于天气特征的信息。3、使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用简单工具测量风速、风向;用自制的简易雨量器测量降雨量。4、观察各种云的不同,并能给它们分类。5、对天气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天气意识,提高观察和研究天气的兴趣。2、意识到天气是如何影响每天的生活的。3、意识到测量和长期的记录有助于我们学习更多的关于天气的知识。溶解:科学概念: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够溶解在水中。2、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3、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的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5、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6、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种可逆的过程。过程与方法:1、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的现象。2、使用过滤装置,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3、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4、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和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5、经历气体溶解于水的观察实验过程。6、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7、设计“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验证实验过程。8、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研究活动。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2、认识到严格按规范利用溶解装置等科学工具进行实验和测量的必要性。3、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4、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声音:科学概念: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3、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4、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5、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过程与方法:1、按照教科书的步骤和要求做各种声音的实验。2、运用文字和语言描述观察到的现象。3、将观察到的现象或数据记录在表格上。4、比较和讨论不同声音的音高和音量,通过描写和画图交流结果。5、通过描写和讨论反思声音实验。6、通过阅读获得关于声音、听力和声带的更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2、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我们的身体:科学概念:1、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各个不同的部分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2、理解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工作,能利于我们健康的生活。3、人体根据外观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4、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5、人体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和心脏的血液输送作用十分重要。6、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良好初步消化过程,有利于食物的营养的吸收。过程与方法:1、应用感官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2、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和完善。3、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人体的知识,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4、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5、尝试使用气泡图表示身体在活动过程中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研究结果。3、认识到研究中会有不完善的结果,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的重要性。4、能够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三、教学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第一周我们关心天气1课时天气日历1课时第二周温度与气温1课时风向和风速1课时第三周降水量的测量1课时云的观测1课时第四周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课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课时第五周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课时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课时第六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课时溶解的快慢1课时第七周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1课时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课时第八周听听声音1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课时第九周声音的变化1课时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课时第十周声音的传播1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课时第十一周保护我们的听力1课时身体的结构1课时第十二周骨骼、关节和肌肉1课时运动起来会怎样(一)1课时第十三周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课时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课时第十四周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课时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1课时注:如遇节假日,时间自行顺延。我们关心天气第1周第1课教材简析:天气几乎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在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各种天气特征的认识,期待他们更加关心天气,准确地观察天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对天气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每天的天气预报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但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所以本课的学习会对学生了解天气起到很大帮助。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3、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高关心天气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教学难点: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并可以描述。教学准备: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吗?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我们知道的天气现象(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学生:各抒已见)。(2)提问:图中的符号代表什么?(3)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画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4)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画出相应符号)(5)讲述:现在请各组用你们的天气符号,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指导并提示学生,可以按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来分类。。指导并提示学生,可以按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来分类。(6)学生:分组活动,教师指导。(7)教师:哪个组愿意先上来交流汇报。(学生:争先交流)。2.今天的天气怎样?(1)提问:今天的天气怎样呢?(学生:描述天气)。(2)教师:为了描述的更准确,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文件夹中。同时进行安全教育。(3)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并带上科学文件夹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4)讲述:(回教室后)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5)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6)学生:自主发言。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1)教师: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请同学们打开书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样的好方法?(2)学生:分组阅读。.(3)教师:你能请你学着书上的方法,在科学记文件夹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4)学生:分组活动。(5)总结:天气是我们居住地区在某个时间天气状况。作业要求:课余每天要做观察天气记录。板书设计:1、我们关心天气晴阴雨雪风雾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设计,本着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认知规律,如果初问学生今天天气如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做导语,由此把学生带入到研究天气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天气日历第1周第2课教材简析:本课旨使学生像气象学家那样去观察和记录每天的天气,“天气日历”为学生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学情分析:同学们在前课学习了天气的符号,对对天气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内容学生会更加有兴趣学习。教学目标:1、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2、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3、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教学难点:意识到长期.观察.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教学准备:大的天气日历一张、学生画天气符号的小卡片若干、温度计每组一支、科学文件夹和笔。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谁还记的两周前的天气是怎样的?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认识一些天气符号:(1)讲述:我们怎样才能在两周后仍然能记住今天的天气?(2)学生:广泛说出自己的看法。(3)教师:分类介绍每一种天气符号的含义。(使用天气符号记录云量、云的种类、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温度等天气现象)。(4)学生:在小纸卡上画几个天气符号,制成天气记录卡。(5)教师:请同学们展示你们自己画的的天气符号卡。(6)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天气符号卡。2.制作天气日历指导学生如何制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填写。:指导学生如何制作,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填写。(1)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天气情况进行判断。(2)学生:到户外观察天气,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回到教室后)教师可将“天气日历”贴在黑板上。提问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云量?(4)学生:各小组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5)提问:哪一张天气符号最能反映今天的降雨量、风向、风级?(6)学生:举起前面画好的相应的小卡片。(请一名同学把小记录卡粘在“天气日历”今天的日期栏内)。(7)教师:出示“温度记录表”,指导学生用填充图(描竖条)的方法记录今天的气温。(8)学生:分组填充图(描竖条)。(9)教师:请同学们讨论怎样安排每天的记录任务?明确分配任务的方案,确定每天在什么时间来观察天气。(10)学生:分组研究观察天气的计划。三、总结:略作业要求:课余各小组要制定的计划去观察,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2、天气日历小雨中雨大雨气温教学反思:“天气日历”对本年级学生是非常陌生的。虽然他们每天都在经历不同的天气,但对什么是天气日历,如何做天气日历是不了解的,因此,我在课前先为学生做好一个样子,再在课上讲解后让学生动手制作,效果良好。温度与气温第2周第3课教材简析:本课主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测量气温,通过分析气温发生的变化,分析天气变化情况。学情分析:学生对气温比较熟悉,生活中处处要用到,但是他们对分析气温发生的变化没有留意过。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测量气温和分析气温变化规律的活动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技能。2、让学生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3、使学生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测量教室内气温变化情况。教学难点:做气温折线图的方法。教学准备:课前布置每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每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一支温度计。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同学们还记的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吗?2.学生复述温度计使用方法。教师适时纠正并示范正确方法。二、学习新课:1.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1)谈话:同学们你们认为今天教室和教室外的温度是否相同?哪一个温度会高些?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积极发言。(3)教师:想不想实地测量一下?(4)学生回答。(5)教师:讲述测量时应注意的事项。(6)学生分组测量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注意提醒学生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好)。(7)提问:(学生回教室后)室内外的温度相同吗?哪儿的温度高?哪儿的温度低?哪一个温度可以反映当天的气温?(8)学生把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并思考哪一个温度更能反映当天的气温?(9)小结:室外阴凉处、通风处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2.气温的测量向学生介绍专业的气象观测人员是如何测量气温的,主要介绍下“百叶箱向学生介绍专业的气象观测人员是如何测量气温的,主要介绍下“百叶箱”。(1)教师:请同学们比较每个组刚才测得的室外不同地点的气温是否相同。(2)学生汇报测量数据,并进行比较。(3)教师:请各组讨论测量气温应选择室外的什么地点。(4)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交流。(5)教师:请各个小组收集的前一天的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填进“温度填充图”中。(6)提问: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最高?什么时候的气温最低?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吗?如果想知道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应分别选择什么时间测量?(7)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8)讲述:我们在完成“天气日历”和“我们的日期—温度表”时,每天测量气温的时间是不是应该一致。三、总结:略。作业要求:课后搜集各种天气的资料准备参加下次的交流。板书设计:3、温度与气温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教学反思:本课学习过程中,先让学生测量了室内温度,然后又测量了室外阳光下、背荫处、背荫通风处的温度,最后再让学生探究出哪里温度最能反映出当时当地的气温,收到很好教学效果。风向和风速第2周第4课教材简析:教材意图使学生认识观测风的方法,学习用风向或实物观测风向,知道风有力量,并能估计风的等级。学情分析:学生对风很熟悉,但是对风向,风的等级较陌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很自主的学习。教学目标:1、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2、自制建议风向标和小风旗。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3、感受到使用简单工具能对天气观察活动提供很大的帮助。进一步提高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能描述风向和风速教学难点:用自制的风向标和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使用适当的方法纪录观察结果。教学准备:分组材料: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制作小风旗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你们觉得风是什么?能听到或看到风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起风了。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风向和风向标(1)讲述:出示风向图,简单介绍,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教师:带学生到操场上用指南针找出南、北、东、西。(3)提问:我们已经知道了东南西北,你能通过风吹动旗面的情况来辨别风向吗?.(4)学生在操场上实地练习。(5)小结: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2、制作风向标,并测量风向(1)教师:出示自制风向标。介绍制作方法。(2)学生分组制作风向标。(3)提问:风向标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4)学生分组讨论风向标的使用方法。(5)提问: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确定方位和测量风向?(6)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3、风速和风速等级(1)提问:风向可以用风向标进行测量,那风速也可以测量吗?(2)学生自主发言。(3)讲述:气向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我们来阅读。(4)学生阅读资料。4、怎样描述风速(1)教师:风速等级是由风速仪器测定的,我们用感官怎样知道风速的大小呢?我们制作小风旗来测量。(2)学生分组制作小风旗,研究使用方法,并到实地观察。三、总结:略。作业要求:课余继续观察风速和风向。板书设计:4、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教学反思:风向和风速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讲确实非常抽象,于是我在教学设计中重点研究了如何使学生容易弄清楚风向和风速,在实际教学中我把学生组织到大操场,实地观测风向和风速,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所学。降水量的测量第3周第5课教材简析:本课主要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是怎样记录和确定降水量的,并亲自做个雨量器。学情分析:从第一课开始学生就尝试了用感官来观察并判断降水量的情况,本课学习学生会更加自主。教学目标:1、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2、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3、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教学准备: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刻度尺,剪刀,纸带,胶带纸;喷壶;雨量器、水杯、尺。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教师: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则,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2.学生自由讲述。二、学习新课:1.讲述: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2.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1)教师: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并讲述作用方法。(2)学生根据书第12页制作说明,尝试制作雨量器。(3)提问:雨量器的口径大小是否对测量有影响?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测量降水也可以吗?(4)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5)小结:略。3.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1)讲述: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2)学生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3)教师: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4)学生练习填充降水量填充图。(5)教师: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作业要求:课余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板书设计:5、降水量的测量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对四年级学生也是非常陌生的,于是我在备课时想了很多办法,把抽象的自然现象直观化,例如:测量降水量,我自制了雨量器,用喷壶仿降水,学生亲历了测量降水过程,都很高兴,而且学以致用了。云的观测第3周第6课教材简析:本教材主要想让学生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及根据支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学情分析:学生每天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他们已经在用这几种天气记录。教学目标: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教学难点: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哪些开头的云?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观察云(1)提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则,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2)学生自主发言。(3)讲述:①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②带生学到室外观察,明确任务:A观察天空中的云量B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C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4)反馈:学生回到教室进行观察反馈。2.对云进行分类(1)讲述:请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2)学生分组活动。(3)提问:大家给云分类的结果怎样?(4)学生交流汇报。 (5)学生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6)教师:我们再次去观测云,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7)学生到操场实地观测云。三、总结:略。作业要求:课余坚持观察云,并做好记录。板书设计:6、云的观测教学反思:云和雨同学们都很熟悉,但像今天这样有针对性的研究还是初次,同学们走进大自然亲历测量云有多少,判断天气使同学们丰富了生活经历。本课教学收效很好,但也有不足,有待提高。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第4周第7课教材简析: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前面对天气的数据进行了收集,对天气所发生的现象有所了解。教学目标: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3、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经过前面对天气的观察,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记录了很多相关天气信息,今天,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二、学习新课1.统计天气信息(1)教师:各组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我们可以在相应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上统计。(2)学生分组统计。2.分析天气信息(1)提问:哪个小组汇报,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学生交流汇报。(3)提问:哪个小组汇报,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4)学生交流汇报。(5)提问:哪个小组汇报,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6)学生交流汇报。(7)提问:哪个小组汇报,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8)学生交流汇报。(9)提问:哪个小组汇报,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10)学生交流汇报。三、总结: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板书设计: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气温变化:云量变化:风向变化:风速变化: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是本单元的一个小结,于是我在备课时注意让学生交流汇报近一个月来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并总结出天津这个地区初冬的天气变化规律,学生热于参与,收到预期教学效果,不足的是有一部分同学未能坚持。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第4周第8课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就是想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并能区别溶解和不溶解的概念。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对溶解现象经常见到,但是他们在真正意义上对溶解是不甚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经探究使学生知道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几种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教学难点:描述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和不溶解现象。教学准备:玻璃杯、水槽、食盐、面粉、沙了、筷子、拌棒、滤纸、漏斗、支架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师:请大家说糖、食盐等物质混合与水中会有什么变化?2.生各抒已见。学习新课:1.认识溶解(1)讲述:食盐、沙的实验方法。(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3)提问:请大家说我们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2.加深对溶解的理解:(1)请大家猜猜把面粉放在水中会怎样?(2)学生大胆猜想。(3)讲述:面粉的实验方法。(4)学生分组进行面粉的实验。(5)提问:面粉在水中的状态更接近沙呢?还是食盐?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3.过滤分离沙、食盐、面粉:(1)提问:混合在水中的沙、食盐、面粉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2)学生大胆猜想后进行过滤分离实验。(3)讲述:现在同学们能说说什么是溶解了吗?(4)学生自主发表自己对溶解的认识。(5)师生小结:溶解的概念。作业要求:课余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溶解现象。板书设计: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溶解不溶解食盐糖面粉沙教学反思:本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但在课前准备上细节有待提高。如每个烧杯的水量是否一致,所放物质的量是否合适,都应在课前调试好,以免造成课堂教学进度的拖延。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第5周第2课教材简析:本课宗旨是使学生通过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过程,联想到食盐在水中溶解的过程。学情分析:本年级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再有上一节课的基础,本课会顺利实施。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2、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3、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装水烧杯4、筷子1、高锰酸钾1、小药勺、食盐1、沙1、面粉1。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提问:谁来说说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2.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新课:1.观察描述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1)讲述: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过程,我们用高锰酸钾代替食盐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2)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4)提问: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观察高锰酸钾在静止状态下的变化之后再进行搅拌。?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5)学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的过程。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观察高锰酸钾在静止状态下的变化之后再进行搅拌。2.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1)讲述:我们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2)学生将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然后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3)提问:这些物质在水中变成的微粒大小是什么样的?在水中的分布是怎样的?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4)学生小组交流,并修正描述和记录。(5)讲述:请全班同学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6)学生分别交流对溶解特征的认识。作业要求:课余生与生之间继续研讨溶解现象。板书设计:2、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物质在水中均匀分散不会自行沉降教学反思:溶解对四年级学生来讲较为抽象,但本课利用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的现象,变抽象为具体实际,使学生能清楚看到物体在水中溶解的过程,突破了本课难点。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第5周第3课教材简析:本课选用一些学生生活、学习中较熟悉的液体进行观察比较,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液体之间也有溶解和不溶解现象。学情分析:从知识角度看:学生经历了三年级下半学期《混合》单元和《溶解》单元的前2课活动以及平时的生活经验,对溶解已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教学目标:1、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2、观察和描述一些液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3、认识到细致、客观地观察、比较的重要性。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了解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进一步深化溶解的概念。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准备:分组实验:10支试管、胶水、洗发液、酒精、食用油、醋、搅拌棒、试管架、滴管。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讲述:类似于食盐、糖等固体可以在水中溶解,则液体呢?如果我们把液体也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2.学生各抒已见。3.教师:今天我们一起观察《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二、学习新课1.讲述: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种液体,分别是胶水、洗发液、食用油、醋和染成红色的酒精。(取出装有液体的试管一一介绍)大家猜猜看,如果把它们分别倒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2.学生小组讨论,猜测结果。3.提问:哪位同学来谈谈你的看法
4.评价:你不但说出了自已的预测,还说明了这么想的理由,这样很好。把红色的酒精倒进水里,水会变红。全部变红吗?水里会有酒精的气味吗这些其实都是说,把酒精放到水中后酒精会……(学生回答:酒精会溶解。)
5.教师: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最好还是亲自动手试一试,大家可以从试管架上取出装有酒精、胶水、洗发液、食用油和醋的试管,把这些液体分别倒入装有水的试管里,然后把试管放回试管架,静静地等待一段时间,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在实验单“结果”一栏。
6.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7.教师:哪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发现。学生取实验记录单借助实物投影仪介绍。8.小结:看得出,你们组观察得特别仔细,而且还采用了“闻”的方法,这也是和前面组不同的地方。挺好的。9.提问:胶水和洗发液在水中是漂浮还是下沉?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扩散的?它们溶解了吗?10.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11.讲述:许多同学都发现了一个现象,不管怎么搅拌,油都不会溶解,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油溶解呢这个问题我们不如大家回去亲自研究一下,等有了结果下节课再来汇报。作业要求: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之间的溶解。板书设计:3.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实验方法
预测
实验结果胶水水
下沉
先下沉,慢慢的溶解洗发液水
下沉
先下沉,慢慢的溶解
搅拌醋
水
上浮
溶解油
水
上浮
不溶解酒精水
变红
溶解
教学反思:本课用学生最熟悉的现象展开研究,怎样才能让水、油相溶呢?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实践,最终探究出水油加洗洁精便能溶解,此处可谓本课的一个小亮点吧!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第6周第4课教材简析:教材选用了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在相同条件下它们在水中有不同的溶解能力。又安排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实验,使学生通过研究认识到气体也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析出。学情分析:学生们在前面对固体液体溶解于水有了上定的基础,但对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认真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以及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2、感悟到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溶解于水,但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3、意识到溶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人们常利用溶解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教学重点:食盐、小苏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的实验。教学难点: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不同。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透明玻璃杯、水、筷子、食盐、小苏打、汽水、开瓶器、注射器、橡皮帽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我们已知道一些固体、液体和气体能溶解于水,但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学习新课:1.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要和学生强调取这两种物质时一定用相同的方法,每次都要取同样多的量,要对这两种物质做到公平公正。。要和学生强调取这两种物质时一定用相同的方法,每次都要取同样多的量,要对这两种物质做到公平公正。(1)讲述: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一份,再把它们平均分为6小份。在两个玻璃杯中各盛20毫升水。取一小分食盐加入到盛水的杯中,用搅拌棒搅拌,食盐溶解,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食盐溶解后,再加入第三份食盐……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记录加入食盐的份数。(实验1)(2)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讲述:照上面的同样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加入到另外一个盛水的杯中,充分搅拌。当小苏打不能溶解时,记录加入小苏打的份数。(实验2)(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提问: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吗?谁的溶解能力强一些?(6)学生:交流汇报。(7)小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以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极大的帮助。如,夏天喝一些食盐水能预防中暑;人们还可以用小苏打溶解于水来做面包。2.研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讲述:观察一瓶未打开的汽水,摇晃一下。你会看到有什么现象出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2)学生:有气体。(3)教师:打开汽水瓶,用注射器吸出约三分之一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推拉活塞。你看到注射器内的气体是怎样产生的?这种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我们能作出简单的解释吗?(4)学生: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小资料)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作业要求:观察生活中的溶解现象。板书设计:4、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能力是不同的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对四年级而言难度较大,于是把本课的重点放在研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谁的溶解能力强的实验,由于实验中教师不厌其烦的向学生讲述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所以同学们均能按要求进行实验,最终得出结果,收到预期效果。溶解的快慢第6周第5课教材简析: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学情分析:本课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注意到搅拌是加快溶解的直接的手段之一。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可溶性物体在水中溶解有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温、液体是否搅拌有关。引导学生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量活动。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乐趣。教学重点:加快溶解的因素教学难点: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实验教学准备:2个玻璃杯、冷水、热水、食盐、方糖、记录本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提问:请大家说说用什么方法可以加快溶解?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研究哪一个溶解的快(1)教师:用什么样的实验可以证明搅拌可以加快溶解?(2)学生:分级组讨论后交流汇报(对比实验)(3)提问:你设计的实验,什么条件改变了,什么条件没有改变,为什么只能改变一个条件?(4)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想法。(5)讲述:请同学们严格按照你们的方案进行实验。(6)学生:分组做搅拌和不搅拌实验。(7)提问:大家的实验结果怎样?(8)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搅拌能加快溶解)(9)教师:我们进行第组实验。(10)学生:分组做冷水和不热水的实验。(11)提问:大家的实验结果怎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热水能加快溶解)2.加快方糖的实验(1)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搅拌、热水可以加快溶解,则用什么样的实验可以使方糖溶解得快?(2)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汇报。(3)讲述:请同学们进行实验。(4)学生:分别实验得出结果。(5)师生小结:搅拌、热水、切碎可以加快溶解。作业要求:继续研究怎样加快溶解。板书设计:5、溶解的快慢不搅拌搅拌不切碎溶解慢切碎溶解快冷水热水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学生探究规律,学生能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获得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第7周第6课教材简析:教材通过不断实验,使学生研究一杯水中溶解多少食盐,要求学生自行设计研究实验计划,提高实验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做溶解实验,对一定量物质右以在水中溶解多少没有概念,本课使学生感到物质在水中溶解是有限度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设计“一杯水能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经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过程。2、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3、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趣,发展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设计“一杯水能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教学难点:经历简单的探究性实验过程。教学准备:学生:一杯盐、一瓶水、一个搅拌棒、一个小药匙、一个烧杯。教师:学生用具一套:一架天平、一袋盐、大小不同的烧杯各一个。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教师:老师这里有一杯水(出示)和一袋盐(出示)。演示:现在我把一小勺盐放入水中,搅拌后会怎样?再加入一勺盐,搅拌后会怎样?那我不断地加盐,不断地搅拌,盐会不断地溶解吗?2.学生:各抒已见。3.教师:那我们这节课就要研究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了,想想会是什么问题呢?揭示课题。二、学习新课:1.设计实验方案(1)教师:要研究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材料?(2)学生:发表自己想法。(3)教师:有了这些材料,你打算怎么做,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吗?(4)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5)教师:你们同意这个方案吗?这个方案中有哪些地方说得不够具体、明确,需要修改和完善?一杯水是多少水?是大杯还是小杯?为了节省时间取多少水比较合适?(统一确定取50毫升水)(6)教师:怎么加盐?怎样使每次放的盐尽量一样多?前一勺盐放进去后,什么时候再可以放入后一勺盐?什么情况下停止放盐,实验结束?怎样统计一共溶解了多少食盐?(7)学生:分组研究实验方案。(8)教师:谁能说一说我们修改后的方案?2.学生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结果。(2)教师:观察实验结果,最多溶解了多少勺食盐?最少溶解了多少食盐?大多数小组溶解了多少勺食盐?(3)学生:分析实验数据。(4)教师引导小结: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盐能在水中不能无限地溶解,也就是说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盐。(5)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6)学生:各抒已见。3.延伸与扩展:(1)怎样杯中没能溶解的盐继续溶解?(2)怎样使溶解在水中的盐再从水中分离出来?作业要求:课余你还想研究什么内容,请制订一个可行的方案。板书设计:6、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设计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而且学生还能自己动手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收到良好的效果。不足之处是时间安排不太合理,还有待调整。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第7周第7课教材简析:教材要求学生想办法将水里的盐从水中分离出来,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蒸发现象是分离盐与水的一个方法。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会做溶解食盐的实验,但反过来要将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学生会感到有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自行设计实验,知道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物质。2、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些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通过实验比较、描述溶解前后盐粒的特征。3、积极运用前几课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感受知识间的联系。教学重点: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正确使用酒精灯。教学准备:饱和盐水溶液,三架脚,酒精灯,蒸发皿,放大镜,小棒,石棉网,火柴、食盐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教师:我想请教一下同学们,当我们大量出汗以后,可以喝点什么补充一下比较好?2.学生:回答。(盐水)3.教师:知道是为什么吗?学了这一课,你就会更清楚的。(板书: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二、学习新课:(一)导入:1.教师:出示盐水,让学生看看有什么特点。2.学生:发现杯底沉了一些未被溶解的盐。3.提问:用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溶解呢?4.学生:可以加热;加入清水。5.教师演示:给盐水溶液加热看看会不会溶解。6.学生:尝试加入清水,看看增加水的分量是否能使剩下的盐溶解?不过在加水的前先教学方法。(做上记号,仔细观察)(二)探究:减少溶液中的水份,观察溶液的变化。1.推测: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了解到加水可以使杯底未溶解的盐溶解,则把杯子放在窗台上,让烧杯里的水蒸发减少,已经溶解的盐又会怎样呢?如果烧杯里的水全部蒸发掉,原先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2.学生:猜测。3.引导:你有没有办法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推测呢?4.分组讨论,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方案。后汇报实验方案。5.教师:讲述注意点,介绍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要等水还未完全烧干之前熄灭酒精灯;要等蒸发皿冷却不烫手后再观察。6.学生:领器材分组实验。7.各组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盐水的变化,并取得了白色颗粒。(三)用放大镜观察白色颗粒。1.提问:你知道这白色颗粒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盐)你有什么根据说它是盐呢?引导学生跟溶解前的盐进行比较。2.提问:从盐的性质进行比较,这个白色颗粒能溶解于水吗?3.学生:分组实验。通过以上环节,归纳得出这白色颗粒基本上就是盐4.教师:介绍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证实这白色颗粒就是盐。(四)怎样从海水中得到盐。1.教师: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蒸发可以使溶解的食盐分离出来,那生活中的食盐是怎样制得的呢?2.学生:交流。三、总结:这节课的收获。板书设计:7、分离盐与水的方法自然蒸发加热蒸发教学反思:本课教学能较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纵观整体的教学设计及手段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并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达到本课预期教学目标。听听声音第8周第1课教材简析:本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去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音的世界里,从不同声源产生的声音进行比较,体会声源与声音的关系。学情分析:学生从出生起每天都生活中有声音的世界里,对各种声音都很熟悉,只是没有系统观察分辩和体验。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各种声音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物体能发出大小、高低各种不同声音的具体概念。2、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气体能发出声音的实验。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初步判断和听辨声音的能力,感受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出声音。教学难点:对声音大小、高低的辨别。教学准备:口哨、笛子、闹钟、铃铛、准备好水壶、玻璃杯、勺子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讲述:同学们,声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当你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医生就用它(出示听心音筒)听你发出的声音呢!研究声音的科学叫声学,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听听声音。二、学习新课:1.听物体发出的声音(1)教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都有哪些声音,各是什么物体发出来的?(播放课件:脚步声、流水声、风声)(2)学生发言。(3)讲述: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那些声音?(4)学生:静静听后交流。(5)讲述: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6)学生:发表的看法。(7)讲述:说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8)学生:各抒已见。(9)教师: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那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的?哪些声音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发出的?(10)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2.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1)讲述: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2)学生:分别活动后交流。(3)讲述: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4)学生:分别活动后交流。(5)讲述: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6)学生:分别活动后交流。(7)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认为声音和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8)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3.分辨声音的变化(1)讲述:(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个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他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2)讲述:(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个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3)讲述:(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三、师生小结:略作业要求:思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设计:1、听听声音有自然办发出的声音声音有人类生活生产发出的声音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用科学的探究方法理解认识,学生会发现发声源有两种:一是自然,另一种是人类,收到良好的收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第8周第2课教材简析: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学情分析: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有些学生还通过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了一些声音的知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制造声音的过程中,在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的过程中,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3、让学生养成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现象的乐趣。教学重点:从多种事实中概括出物体发声的规律。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瓶子、小棒、鼓、音叉等
2、学生准备:尺子、橡皮筋、铅笔盒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讲述:听老师今天带来了什么?请大闭上眼睛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物体?2.学生:大胆猜测。
二、学习新课
1.使物体发出声音
(1)讲述:我们每个人制造声音,声音不要太大,看谁想的办法多?(2)学生:活动。
(3)讲述:交流你们的方法,说说物体在发声时你有什么发现?(4)学生:各抒已见。2.观察发声的物体
(1)讲述:下面我们使尺子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尺与不发声的尺有什么不同?然后我们使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交流发声的橡皮筋与不发声的橡皮筋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主活动,观察其它物体在发声前后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3)提问:同学们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点?(4)学生:试归纳。
3.观察振动的物体(1)提问: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2)学生:设计实验,汇报交流。
(3)提问:如果老师让你们不利用其它东西,能发出声音来吗?(4)学生:活动。
(5)讲述:现在请你说一说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会怎么说?(6)学生:活动。
三、拓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已经知道了,你们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如声音的高低、怎样传播等)作业要求:课余收集有关声音传播的资料板书设计: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但从未系统研究过,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如击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声音的变化第9周第3课教材简析:这一课的活动将为学生们提供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学生用不同力量拨动钢尺,探索声音有强有弱的变化。学情分析:学生对声音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声音的强弱,高低的产生不甚了解。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振幅大声音强,振幅小声音弱,振频快,声音高,振频慢,声音低。引导学生对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进行描述,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感受声音有强弱和高低两种变化;认识音量由物体的振动幅度决定。教学难点:声音的高低变化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教学准备:钢尺、长短不同的三根铁钉,粗细不同的三根铁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三根铁管。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谈话: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我们能观察到声音的这些变化吗?2.学生:各抒已见。学习新课1.观察声音的强弱变化(1)教师:讲解并演示实验。(把钢尺伸出桌沿100MM,先轻拨,后重拨,反复比较振幅大小,声音强弱并记录)(2)学生:分别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3)提问:振幅的大小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4)学生:分别整理实验记录,后进行交流。(5)小结: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产生的声音强,物体振动的幅度小,产生的声音弱。2.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1)教师:出示四个大小相同的水杯,但水杯内的水不相同,请同学们预测用铅笔敲水杯口,(力量相同)声音会有什么不同?(2)学生:大胆猜测。(3)讲述:现在我们进行实验来证实大家的预测。(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5)提问:大家通过实验有什么收获?(6)学生:整理实验记录,后进行交流。(水少—声音高、水多—声音低,水较少—声音较高、水较多—声音较低)。(7)教师:出示一拉长橡皮筋,一短拉橡皮筋,请同学们先拨动拉长的橡皮筋发声,再放松橡皮筋拨动发声,观察声音有仲裁条款以变化?(8)学生:分组进行实验。(9)提问:同学们通过实验有什么发现?(10)学生:整理实验记录,后进行交流(橡皮筋拉长—发高音,橡皮筋拉短—发人低音)。3.小结:振动频率快的发高音,振动频繁慢的发低音。三、巩固练习:1.讲述:我们再来敲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管,观察声音有什么变化?2.学生:活动。3.总结:振动幅度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音量单位:分贝(dB);振动频率快—声音高,振动频率慢—声音低,音高单位:赫兹(Hz)。作业要求:观察生活中发高音和低音的物体。板书设计:3、声音的变化物体振动的幅度大,产生的声音强。音量单位分贝(dB)物体振动的幅度小,产生的声音弱。音量单位分贝(dB)物体振动频率快—声音高,音高单位赫兹(Hz)。物体振动频率慢—声音低,音高单位赫兹(Hz)。教学反思:声音的强弱学生易理解,但是声音的高低,学生就不容易理解了。因此,在教学中为突破这个难点,我采用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敲击装有不同水位的玻璃杯,使学生感受音高是由于物体振动快慢的影响。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第9周第4课教材简析:本课的活动将为学生积极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概念,通过观察尺子伸出桌外长度不同,尺子振动频率不同,声音也有变化。学情分析:经前课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到物体的长短,大小,松紧不同,会使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2、探索和描述尺子伸出桌外不同长度在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的变化情况,通过柱状图的分析,将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与其声音联系起来。
3、养成勤于观察,乐于动脑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变化能引起音高的变化教学难点:能通过柱状图分析出尺子不同长度的振动引起音高的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把钢尺或塑料尺、一本厚的硬皮书、1张“振动的尺子——我能听到和看的”活动记录单、1张“我们的观察柱形图”表格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讲述: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前面我们也用尺子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尺子振幅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指名说说尺子振幅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有什么关系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
1.预测(1)讲述:左边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这里老师做了统一要求,分别为10厘米、12厘米、15厘米、18厘米。好,我们先一起来猜一猜,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尺子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高是怎样变化的?尺子振动的快慢又是怎样变化的?我们用“高、较高、低、较底”描述,尺子振动的快慢用“快、较快、较慢、慢”这四个词语来描述。(2)学生:分小组用3分钟时间讨论,并完成预测的记录。
(3)教师:指名说说预测的结果和理由。(刚才孩子们预测的结果各不相同,那究竟谁说的对呢?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证明一下吧?)2.实验(1)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给予指导。(2)教师:指名汇报实验结果(至少请三组同学汇报)。3.整理数据
(1)讲述:通过表格中的数据,我们一起来完成“音高变化柱形图(先简单介绍一下横轴表示的是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竖轴表示的是尺子伸出桌面长度发生的声音对应的音高值)。(2)学生:分组整理数据。(3)教师:请各组上来展示他们的完成结果。(4)学生:展示整理结果。
(5)提问:你能根据音高变化柱行图,找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规律吗?(6)学生:归纳音高变化规律。(短——高,长——低)4.结论:尺子伸出桌沿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作业要求:音高的变化与物体的振动幅度大小有什么关系呢,课后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板书设计: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高较高较低低10厘米12厘米15厘米18厘米教学反思:本课是继上节课之后开展的,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亲自动手拨动探出桌边长短不同的同一个物体,发现物体的音高不同;探出桌边短,音高高;反之,音高低。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第10周第5课教材简析:教材主要是想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探究出固体、气体、液体均是声音传播的媒介。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知道声音的产生原因,但是没有研究声音是怎样传递到自己的耳朵中的。所以本课学生一定会感到有兴趣。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以物体通过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借助实验,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重点:探究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教学难点: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教学准备:土电话、水槽、铃、线、纸杯、尼龙绳、棉线、木条、铝箔;音叉、水槽、玻璃罩、闹钟、收音机。小组活动材料:纸杯、尼龙绳、棉线、木条、铝箔。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出示“土电话”这是个土电话,你们说这个土电话能通话吗?谁愿意上来试一试。2.学生:师生活动。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振动物体与声波(1)教师:在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则请大家回忆一下,当我们把振动的音叉放在水面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现象?(2)学生:水面的波动从振动的音叉开始,逐渐向四周传播的。(3)教师:刚才同学描述了纸杯里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其实就像振动的音叉放进水里形成水波一样,纸杯里的声音也是一波一波的从纸筒到棉线到纸筒再到这个同学的耳朵。我们把这称为声波。(4)小结: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1)教师:敲击音叉,你听见声音了吗?我说话你听见了吗?你知道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到你的耳朵里的吗?学生:空气(2)教师:我们知道了声音是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的。(板书:气体)(3)讲述:声音既然可以通过气体来传播,则大家想一想声音能通过固体,液体传播吗?(4)教师: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操作,听一听在水槽中用音叉去碰铃铛,能不能听到发出的声音。说一说,有没有听到从水中发出的声音?说明了什么?(5)生:回答(略)(6)小结:实验说明了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板书:液体)(7)讲述:老师准备了尼龙绳、棉线、木片、铝箔等四种固体材料。同学们预测一下,哪种材料传播效果好?哪种材料传播效果较差?把预测结果记录在记录单。有了这些材料,思考怎么设计:可以证明声音在固体中是怎样传播的?(8)学生:讨论后汇报并实验活动。(9)汇报分析整理: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也不同。3.引导学生小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并且在不同的物体中传播效果也不同。作业要求:观察生活中传播声音的物体板书设计:5、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教学反思:声音的传播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所以,本课的难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制“土电话”的方法来突破,同学们通过玩“土电话”感受到声音在传播时要振动周围物体,振动的物体带着声波传到四面八方。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第10周第6课教材简析:本课,学生要用一块很薄的橡胶皮,包住一个塑料杯口制作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橡胶皮的振动,来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耳朵听声音有感性认识,对耳朵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不甚了解。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2、通过研究大小、远近不同的声音是怎样对自制的鼓膜模型的振动产生影响的,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耳廓的作用。3、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了解鼓膜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准备:耳的结构图、1个玻璃杯、气球皮(略大于玻璃杯口)、音叉、细沙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教师: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并且以波的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则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1)讲述:要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必须认识耳朵,出示耳朵的结构图。师介绍耳朵的各部分,请学生推测:外耳、中耳、内耳主要有哪些作用?(2)学生:大胆推测。(3)教师:鼓膜是怎样振动的呢?(4)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5)讲述:外耳、中耳、内耳的主要功能。2.观察比较鼓膜的振动(1)教师:要研究鼓膜的作用,必须有鼓膜,可是我们无法拿真实的鼓膜来研究,我们就来做一个“鼓膜模型”来研究鼓膜的作用吧。出示制作“鼓膜模型”,简单介绍如何制作“鼓膜模型”(强调:尽量将气球皮绷紧),并在“鼓膜模型”上放一点细沙。(2)学生:分组实验:一学生拿着音叉在“鼓膜模型”前方敲击,仔细观察“鼓膜”气球皮的变化。(3)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4)学生:交流实验现象。(5)小结:当物体发出声音时,鼓膜会发生振动,这种振动传到大脑里,大脑经过加工后,我们就听到声音了。3.研究耳廓的作用(1)讲述:鼓膜振动传到我们的大脑中,大脑经过加工,使我们听到了声音。则耳廓有什么作用吗?你能设计实验证明吗?(2)学生:分组设计并实验。(3)提问:耳廓究竟有什么作用?(4)学生:交流。三、总结:我们究竟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作业要求:课余自习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板书设计:6、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朵中耳耳膜振动内耳听神经感受声音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一是了解发声的物体都要振动,二是使学生了解人体耳的结构,特别是“鼓膜”在我们听到声音时起决定性作用。由于不能找到实物,所以我花费很长时间用口杯和橡皮膜做了学具,模拟“鼓膜”在听到声音时所起到的作用。学生通过实际现象,对鼓膜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保护我们的听力第11周第7课教材简析:本课主要使学生感到长时间用耳塞听很高,很强的音乐,会对听力产生伤害。学情分析:学生在前一课中已了解鼓膜在帮助我们听到声音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对本课的学习是知识的延伸。教学目标:1、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2、通过阅读保护听力的资料,了解我们的听力经常受到哪些伤害,知道保护听力的做法。
3、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用耳习惯和在公共场所保持肃静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到保护听力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知道各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教学准备:录音(噪音和轻音乐)、发音罐、报纸、毛巾、棉花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1.教师: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则我们该怎样避免我们的听力受到伤害呢?2.学生:各抒已见。二、学习新课1.远离噪声
(1)谈话:现在我们来听录音课间10分钟吵杂的声音和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2)学生:各抒已见。(3)小组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音?噪音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4)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2.如何控制噪音呢?
(1)提问:过高过强的声音都会影响我们的听力,则如何控制噪音呢?(2)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3)讲述:现在我们做一个发声罐,使发声罐发出声音。(4)学生:分组活动。(5)提问: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报纸、毛巾、棉花等)能想办法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呢?(6)学生:先设计方法后进行实践。(7)提问: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减少噪音的方法?(8)学生:分小组讨论后交流。
(9)提问: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场合需要我们控制音量?为什么?(10)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
3.巩固延伸
(1)提问: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好吗?为什么?(2)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看法。
(3)谈话:我们来阅读书P42“呵护自己的听觉器官”,从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保护听力,如何保护听力?(4)学生:阅读资料后交流如何保护听力。
4、介绍电子扩音器作业要求:课余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减少噪声的方法。板书设计:7、保护我们的听力减小声音的方法:不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悦耳的声音使人愉快,噪音使人烦躁。教学反思:保护我们听力一课是继上节课之后开展的,由于学生们了解了耳的构造并知道它们的各自作用,所以如何保护我们的听力学生很容易理解。身体的结构第11周第1课教材简析:本课教材主要希望学生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认识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帅不同部分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学情分析:本课是人体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生较熟悉但又有疑惑的知识领域。教学目标: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2.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3.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实物投影、人体图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讲述: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吗?2.学生:各抒已见。3.教师: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二、学习新课1.观察我们和身体。(1)讲述: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2)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看法。(3)提问: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年福建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全真模拟考试试卷B卷含答案
- 2023年贵金属:铂资金申请报告
- 河北省保定市历史初二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
- 2024年度水库工程承建商协议模板
- 2024外汇资金借款协议参考样式
- 2024年装修住宅维护服务协议
- 2024年出口商品协议格式
- 二手房买卖2024中介服务协议样本
- 2024年度污水站运维专业服务协议
- 2024年度企业专属物流配送服务协议
- 福建省福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2024-2024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 人教版)
- 2024-2030年中国生物炭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中国融通地产社招笔试
- YDT 4565-2023物联网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要求
- 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课件(完整版)
-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操实训报告2600字(论文)】
- 【正版授权】 ISO 3585:1998 EN Borosilicate glass 3.3 - Properties
- 凉山彝族自治州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带答案】
-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