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6/25/wKhkGWXRtZiAMR56AAIEdI0pO1M881.jpg)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6/25/wKhkGWXRtZiAMR56AAIEdI0pO1M8812.jpg)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6/25/wKhkGWXRtZiAMR56AAIEdI0pO1M8813.jpg)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6/25/wKhkGWXRtZiAMR56AAIEdI0pO1M8814.jpg)
![尿的生成与排出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16/25/wKhkGWXRtZiAMR56AAIEdI0pO1M8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urineformationandexcretion)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肾脏的结构和肾血流量1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3尿液的浓缩和稀释4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尿生成的调节5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清除率6清除率6肾小球的滤过功能2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肾脏滤过膜的结构及屏障、肾脏血流量的调节2.了解肾脏的功能解剖3.掌握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及影响滤过的因素4.熟悉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5.掌握肾小管重吸收的概念、主要部位和特点6.掌握NH3、H+、K+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7.熟悉尿液的浓缩与稀释8.掌握尿生成的调节9.熟悉排尿反射;排尿异常肾的功能解剖肾脏的功能:
1.泌尿
①滤过②重吸收③分泌意义:1)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及进入体内的异物2)调节机体水平衡
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羟化的维生素D3前列腺素2.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功能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近端小管髓袢细段远端小管降支细段升支细段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段肾小管
●肾单位(nephron)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的功能解剖(一)肾单位的构成两类肾单位皮质肾单位近髓肾单位分布部位外、中皮质层内皮质层数量和体积多(约占90%)而小少(约占10%)而大入球与出球小动脉口径之比2∶11∶1小动脉出球后形成的血管几乎全部包绕在皮质部分的肾小管不仅包绕近端、远曲小管周围,还形成直小血管髓袢短,只达外髓质层长,深入内髓质层肾素含量多几乎不含功能侧重于滤过和重吸收侧重于尿的浓缩与稀释表-1两类肾单位的比较球旁细胞系膜细胞致密斑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致密斑球旁细胞/颗粒细胞Distaltubulecapillaries球外系膜细胞(二)球旁器(二)球旁器1.球旁细胞:分泌肾素入球小A膜内的肌细胞呈上皮样变异,内含分泌颗粒=肾素;对牵张刺激敏感≈感受器;肾交感N支配(二)球旁器2.致密斑:远端小管起始部,细胞呈高柱状上皮细胞对远曲小管中的NaCl敏感,并将信息传递至球旁细胞,调节肾素的释放(二)球旁器3.球外系膜细胞(间质细胞):位于入球A、出球A和致密斑之间,成锥形,底部朝向致密斑功能:吞噬和收缩(三)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1.滤过膜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毛细血管基膜+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2.滤过膜通透性1)机械屏障:可通过>1.8-3.6nm>不能通过2)电屏障:正性中性负性
外层中层内层葡萄糖小分子阴离子水分子阳离子白蛋白蛋白质机械屏障:由滤过膜的三层组织各种孔、裂构成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白构成。P5*(四)肾脏的神经支配和血管分布肾交感神经:调节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肾素释放。肾的血管分布,即血液循环途径腹主A→叶间A→弓形A→小叶间A→入球小A→肾小球Cap网→出球小A→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或直小血管→小叶间V→弓形V→叶间V→肾V两套毛细血管网
二、肾血流量的特点及其调节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一)肾血流量的特点1.血供丰富,主要分布在皮质流量大,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流量1200ml/min≈心输出量1/4~1/5;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较低,利于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较高,利于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肾出球小A肾入球小A肾A肾V3.两套毛细血管网(一)肾血流量的特点1.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定义:肾动脉压在80-160mmHg内变动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4(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①肌源学说:当A压↑→A管壁平滑肌紧张性↑而收缩→血流阻力↑→肾血流量保持稳定
罂粟碱,水合氯醛,氰化钠可抑制平滑肌活动,自身调节作用减弱或消失。GFRRBF0408012016020024028060504030201006005004003002001000RENALARTERIALPRESSURE(mmHg)mlper100gkidneyperminGFRRBF(dog)Autoregulationoftherenalbloodflow,
whichaffectsglomerularfiltrationrate自身调节意义:
使肾血流量变化而与泌尿机能想适应,使GFR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利于维持GFR相对稳定。2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①神经因素应急时交感N兴奋→NE释放↑→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如大失血)②体液因素应急时NE、E、VP、AⅡ、ET分泌↑→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PGI2、PGE2、NO和缓激肽等→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量↑;腺苷→入球小动脉收缩→肾血流量↓神经体液调节的意义:
在通常情况下通过自身调节保持肾血流量的相对稳定;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交感神经及体液因素使血液重新分配,肾血流量↓,脑、心脏血流量↑
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二.有效滤过压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第二节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尿生成的基本步骤:
肾小囊微穿刺抽取液体分析发现,除蛋白质外,所含的成分及其浓度与血浆基本一致,而且渗透压、pH值也与血浆近似。原尿=血浆的超滤液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一)概念
1.肾小球滤过率(GFR)2.滤过分数: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19%)4/5进入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1/5的血浆经肾小球滤过生成原尿
1)定义: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2)正常值:125ml/min
肾小球的巨量滤过有何生理意义?1.快速反复过滤,清除废物和毒物,如酒精中毒时,2.快速精确调控体液成分和渗透压二.有效滤过压(滤过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囊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液胶体渗透压()滤过平衡:入球端:有效滤过压=45-(25+10)=10mmHg出球端:有效滤过压=45-(35+10)=0mmHg
滤过平衡点三、影响滤过的因素(一)滤过膜⑵面积⑴通透性机械屏障作用↓→血尿(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静电屏障作用↓→蛋白尿(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正常时肾小球都活动滤过面积=1.5m2急性肾炎→毛细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滤过面积↓→GFR↓→尿量↓(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Cap.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有效滤过压→GFR→尿量=––如:大失血→交感N+、NE↑→Cap.收缩高Bp病晚期→肾A入硬化而缩小如:快速大量输液→稀释胶渗压肾病综合症如:结石、肿瘤(三)肾血浆流量肾血浆流量↑,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肾小球滤过率↑;反之,肾血浆流量↓,滤过平衡点向入球小动脉端移动,肾小球滤过率↓影响因素滤过率的变化①滤过膜滤过膜的孔径↑滤过率↑(血尿)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率↑(蛋白尿)滤过膜面积↓滤过率↓(肾炎)②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滤过率↓(大失血)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囊内压↑滤过率↓(结石、肿瘤)③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率↓(中毒性休克)小结:影响滤过的因素第三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其分泌功能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集合管的转运重吸收(F)分泌转运方式:1.被动转运
2.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转运途径(F)
:1.跨上皮细胞:2.细胞旁途径: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F)P10继发性主动转运选择性重吸收
1)H2O:99%重吸收
2)电解质(Na+、Cl-、K+、HCO3-
)绝大部分重吸收
3)有机物(GS、AA):100%重吸收
部位:近端小管为主(种类多,数量大)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方式二.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
(一)H2O
近端小管:占65-70%,等渗性重吸收远端小管、集合管:为调节性重吸收(ADH)1)部位:除髓袢升支的各段肾小管2)方式:被动转运(渗透)P7
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泵漏模式)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受醛固酮调节部位:除髓袢降支细段的各段肾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K+
2Cl
转运体)
细段:被动扩散Na+重吸收量:99%(近端小管占65%)(二)几种主要电解质的重吸收1.
Na+、
Cl-
:其中Na+是各种物质转运的核心
近端小管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布美他尼髓袢升支粗段
①圭巴因:选择性阻断Na+泵,Cl-和Na+的重吸收就明显减少.将Na+泵的活动称原发主动,而将同向转运体的转运称继发主动;故Cl-在髓袢升支粗段的重吸收是主动的。②速尿和利尿酸:与Cl-竞争结合位点,抑制Na+、Cl-、K+的同向转运,干扰尿浓缩,导致利尿。
影响同向转运体转运的因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B: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A:远曲小管前段的重吸收机制2.HCO3-以CO2形式被动重吸收大部分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
NaHCO3重吸收H+分泌=11
HCO3-重吸收速度Cl-3.K+:大部分在近端小管主动重吸收
(三)葡萄糖的重吸收
2.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转运1.部位:100%近球小管葡萄糖小管上皮细胞内K+Na+○管周膜泵载体因此,将管周膜Na+泵的活动称原发主动;将葡萄糖在管腔膜的协同转运称继发主动。(三)葡萄糖的重吸收
3.肾糖阈★当血浆GS180mg/100ml,部分肾小管对GS的重吸收达极限,尿中开始出现GS,此时血浆GS浓度即肾糖阈。
4.葡萄糖重吸收的极限量当血浆GS300mg/100ml,全部肾小管对GS的重吸收达极限,此时血浆GS浓度即葡萄糖最大转运率。三、影响重吸收的因素(一)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压H2O重吸收尿量(渗透性利尿)如:糖尿病的多尿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山梨醇球-管平衡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或减少,近端小管Na+和水重吸收率始终占GFR的65-70%左右——定比重吸收
意义:使尿量不致因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保持尿钠、尿量相对稳定。(二)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一、Na+重吸收部位量机制特点近曲小管60-70%①初段主动(管腔膜Na+-X偶联转运,管周膜Na+泵)②后段被动(顺电位差经细胞旁路)①定比重吸收(泵-漏现象)②不受调节髓袢升支25-30%①细段被动(顺浓度差)②粗段主动(Na+-K+-2Cl-同向转运体复合物)①降支细段对Na+不通透②重吸收量与尿浓缩机制有关远曲管集合管10%①管腔膜Na+-Cl-交换②管周膜Na+泵①无泵-漏现象②受调节二、H2O重吸收部位量机制特点近曲小管65%被动(渗透作用)①细胞旁路②水通道①球-管平衡②不受调节髓袢15%降支细段被动(渗透作用)升支对水不通透远曲管集合管10%9.3%被动(水通道)①远曲管初段水不通透②受ADH调节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一)H+的分泌(F)1.部位:2.方式:主动转运,Na+-H+与Na+-K+竞争抑制
各段肾小管,NaHCO3重吸收H+分泌=11,
3.意义:
保碱排酸。(二)NH3的分泌2.方式:被动扩散
(H+、NH3分泌相互促进)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3.意义:排酸保碱。P11(三)K+的分泌1.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2.方式:Na+—K+交换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阿米洛利:抑制钠的重吸收,钾分泌——保钾利尿剂3.意义:
维持恒定的血钾浓度P12重吸收种类数量部位方式H2O99%除髓升支各段肾小管被动渗透电解质Na+99%除髓降支细段的各段主动和被动Cl-99%同Na+被动HCO3-大部分85%在近端小管以CO2形式重吸收,与H+分泌耦连(11)K+大部分大多在近端小管主动GS和AA100%全部在近端小管继发性主动转运分泌种类部位方式特点H+各段主动排酸保碱K+远、集主动(Na-K交换)与Na-H交换相拮抗NH3远、集被动扩散与H+分泌和HCO3-重吸收相互促进第四节尿的浓缩和稀释一.尿液的稀释机制二.尿液的浓缩机制三.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一、尿浓缩稀释过程
(一)尿浓缩与稀释
机体缺水
小管液水被重吸收↑尿量,排出高渗尿
尿浓缩
大量饮水、输液小管液中水不易被重吸收
尿量,排出低渗尿
尿稀释正常尿液的渗透压:50~1200mOsm/(Kg·H2O)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如:肾衰二、尿液浓缩稀释部位、动力及调节因素1.部位:远曲小管、集合管(F)2.水重吸收动力:
肾髓质组织液存在高渗梯度(F)3.调节因素:ADH三、尿浓缩稀释基本过程机体缺水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H2O通透性
H2O的重吸收既有通透性又有动力小管液中水被重吸收↑
尿量,排出高渗尿尿浓缩
1.尿浓缩:肾髓质组织液本身存在高渗梯度
ADH2.尿稀释:大量饮水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依然存在远曲小管、集合管对H2O通透性H2O的重吸收有动力但无通透性小管液中水被重吸收↓尿量,排出低渗尿尿稀释表.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四、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形成机制水NaCl尿素髓袢降支细段高度通透不易通透不易通透髓袢升支细段不通透高度通透中等通透髓袢升支粗段不易通透不易通透但主动重吸收不易通透远曲小管有ADH时易通透不易通透但主动重吸收不易通透集合管有ADH时易通透不易通透但主动重吸收外髓部不通透内髓部易通透四、
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形成机制(一)外髓组织液高渗梯度的形成(二)内髓组织液高渗梯度的形成1.NaCl被动重吸收(髓袢升支细段)2.尿素的再循环NaCl主动重吸收(髓袢升支粗段)P14五、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
直小血管逆流交换作用维持肾髓质组织液高渗梯度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见前)二、肾内因素(见前)三、神经和体液调节(一)肾交感神经的作用(二)ADH的分泌及调节
1.合成、分泌: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
3.作用: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水的重吸收增多(抗利尿)
4.机制:ADHADH-R激活ACcAMP激活PK5.刺激ADH分泌的主要因素机体水(晶体渗透压)、血容量、血压等的变化2.贮存、释放:神经垂体
ADH分泌调节血压
颈弓反射经迷走神经传入抑制性冲动
循环血量
容量感受器抑制,迷走神经传入抑制性冲动
缺水晶体渗透压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ADH:远曲小管、集合管对H2O通透性
小管液中水被重吸收,尿量尿浓缩
ADH
:远曲小管、集合管对H2O通透性
小管液中水不易被重吸收,尿量尿稀释水利尿血压
颈弓反射经迷走神经,传入抑制性冲动
循环血量
容量感受器兴奋,迷走神经传入抑制性冲动
大量饮水晶体渗透压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抑制
分泌:球旁细胞
肾素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肾素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引起渴感缩血管促醛固酮分泌循环血量交感神经兴奋致密斑感受器兴奋入球小A牵张感受器兴奋
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I
分泌调节转换酶氨基肽酶肾素*引起口渴感
*缩血管
*促醛固酮分泌
血管紧张素II作用
*分泌:肾上腺皮质球状带*作用:促远曲小管、集合管保Na+、水,排K+*作用机制:醛固酮醛固酮胞浆内R细胞核调基因转录及Pr合成效应*刺激分泌的因素:血管紧张素血K+血Na+
第六节清除率(自学)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清除率测定的意义
一、清除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一)清除率(C)
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1min),能将多少ml血浆中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此血浆ml数即C(ml/min)。
(二)血浆清除率的计算
计算:U×V=P×C血浆中该物质浓度
该物质血浆清除率每分钟尿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合同保险理赔流程与处理规范
- 2025年度智能建筑项目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劳务派遣与施工现场管理三方合同大全
- 达州2024年四川达州万源市卫生健康局定向医学专科生引进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甘肃2025年甘肃省中医院招聘3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州浙江湖州长兴县机关事务管理服务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北2025年河北省气象部门招聘应届毕业生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昆明202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招聘10人(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成都四川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6家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10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西2025年广西血液中心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读与大单元设计思路
- 猫狗创业计划书
- 复产复工试题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大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 售后服务经理的竞聘演讲
- 临床医技科室年度运营发展报告
- 慢加急性肝衰竭护理查房课件
- 文件丢失应急预案
- 从建设和谐社会角度思考治超限载(十)
- 幼儿园小班开学家长会课件
- 云南华叶投资公司2023年高校毕业生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