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C/2B/wKhkGWXQ20eAb1NbAAMCTwCaIic549.jpg)
![2024届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C/2B/wKhkGWXQ20eAb1NbAAMCTwCaIic5492.jpg)
![2024届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C/2B/wKhkGWXQ20eAb1NbAAMCTwCaIic5493.jpg)
![2024届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C/2B/wKhkGWXQ20eAb1NbAAMCTwCaIic5494.jpg)
![2024届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7/1C/2B/wKhkGWXQ20eAb1NbAAMCTwCaIic5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市涪陵区第十九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谓心不争也;不同,谓立志各异也。B.古代通常男子20岁,女子15岁行成人礼,其中,男子成人礼叫做冠礼,女子成人礼叫做笄礼,人们又管男女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弱冠之年和及笄之年。C.《五柳先生传》、《岳阳楼记》、《马说》、《与朱元思书》、《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传”“记”“说”“书”“序”都是古代的文体。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永贞元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2.(2分)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虽有佳肴》)C.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也》)3.(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C.“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雅安市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4.(2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锵qiāng然稀疏sū蛮横héng不知所措cuòB.斡wó旋劫难nàn瞭liáo望戛jiá然而止C.羁绊bàn龟jūn裂寒噤jìn挑tiǎo拨离间D.欺侮wǔ雾霭ǎi襁qiáng褓bǎo强qiáng词夺理5.(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一场化垃圾分类为全民行动,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实践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B.三十多年来华为励精图治,以无所不为的精神,在5G光交换、光芯片等研究流域有了巨大突破,远远领先了西方公司。C.临沂近几年从一个“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的闭塞之地,一举蜕变成闻名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D.炎黄文化、炎黄精神经过炎黄子孙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最终凝练、升华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6.(2分)下面加点词语含有褒义色彩的一项是()A.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了一只。B.(清国留学生)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C.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D.经过反复调查发现,凶手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骄子——汽车和化工业。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景公好弋齐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③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注释)①弋:系有丝绳的箭,用来射鸟。②主:掌管。1.解释加点的词语。(1)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__________(2)数烛邹罪已毕___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3.这个文章给了你怎样的启示?8、(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___2.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9、(7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2)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7)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8)__________,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虽有嘉肴》)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现代文阅读抱抱曾经的自己张亚凌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⑪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⑬3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等”里面解救出来了。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她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校门?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成长过程主要事件7岁时跟随母亲割麦,脚受伤仍不忍心丢下母亲而坚持陪着母亲。10那年(1)14岁那年(2)2.第⑨段画线句有何作用?3.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2)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4.题目“抱抱曾经的自己”中的“抱抱”的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文章以此为标题的作用。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走向虫子①一只八条腿的小虫,在我的手指上往前爬,爬得极慢,走走停停,八只小爪踩上去痒痒的。停下的时候,就把针尖大的小头抬起往前望。然后再走。②我看得可笑。它望见前面没路了吗?竟然还走。再走一小会儿,就是指甲盖,指甲盖很光滑,到了尽头,它若悬崖勒不住马,肯定一头栽下去。③我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它已过了我的指甲盖,到了指尖,头一低,没掉下去,竟从指头底部慢慢悠悠向手心爬去了。④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走向手心的路。⑤人的自以为是使人只能走到人这一步。⑥虫能走到哪里,我除了知道小虫一辈子都走不了几百米,走不出这片草滩以外,我确实不知道虫走到了哪里。⑦一次我看见一只蜣螂滚着一颗比它大好几倍的粪蛋,滚到一个半坡上。蜣螂头抵着地,用两只后腿使劲往上滚,费了很大劲才滚动了一点点。而且,只要蜣螂稍一松劲,粪蛋有可能原滚下去。我看得着急,真想伸手帮它一把,却不知蜣螂要把它弄到哪儿。朝四周看了一圈也没弄清哪是蜣螂的家,是左边那棵草底下,还是右边那几块土坷垃中间。假如弄明白的话,我一伸手就会把这个对蜣螂来说沉重无比的粪蛋轻松拿起来,放到它的家里。我不清楚蜣螂在滚这个粪蛋前,是否先看好了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朝这个方向滚去有什么好去处。上了这个小坡是一片平地,再过去是一个更大的坡,坡上都是草,除非从空中运,或者蜣螂先铲草开一条路,否则粪蛋根本无法过去。⑧或许我的想法天真,蜣螂根本不想把粪蛋滚到哪儿去。它只是做一个游戏,用后腿把粪蛋滚到坡顶上,然后它转过身,绕到另一边,用两只前爪猛一推,粪蛋骨碌碌滚了下去。它要看看能滚多远,以此来断定是后腿劲大还是前腿劲大。谁知道呢?反正我没搞清楚,还是少管闲事。我已经有过教训。⑨那次是一只蚂蚁,背着一条至少比它大二十倍的干虫,被一个土块档住。蚂蚁先是自己爬上土块,用嘴咬住干虫往上拉,试了几下不行,又下来钻到干虫下面用头顶,竟然顶起来了,摇摇晃晃,眼看顶上去了,却掉了下来,正好把蚂蚁碰了个仰面朝天。蚂蚁一骨碌爬起来,想都没想,又换了种姿势,像只蜣螂那样头顶着地,用后腿往上举。结果还是一样。但它一刻不停,动作越来越快,也越来越没效果。⑩我猜想这只蚂蚁一定是急于把干虫搬回洞去。洞里有多少孤老寡小在等着这条虫呢。我要能帮帮它多好。或者,要是再有一只蚂蚁帮忙,不就好办多了吗?正好附近有一只闲转的蚂蚁,我把它抓往,放在那个土块上,我想让它站在上面往上拉,下面的蚂蚁正拼命往上顶呢,一拉一顶。不就上去了吗?⑾可是这只蚂蚁不愿帮忙,我一放下,它便跳下土块跑了。我又把它抓回来;这次是放在那只忙碌的蚂蚁的旁边,我想是我强迫它帮忙,它生气了。先让两只蚂蚁见见面,商量商量,那只或许会求这只帮忙,这只先说忙,没时间。那只说,不白帮,过后给你一条虫腿。这只说不行,给两条。一条半。那只还价。⑿我又想错了。那只忙碌的蚂蚁好像感到身后有动静,一回头看见这只,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打。这只被打翻在地,爬起来仓皇而逃。也没看清咋打的,好像两只牵在一起,先是用嘴咬,接着那只腾出一只前爪抡起来,向这只的脸上扇去,这只便倒地了。⒀那只连口气都不喘,回过身又开始搬干虫。我真看急了,一伸手,连干虫带蚂蚁一起拥到土块那边。我想蚂蚁肯定会感激这个从天而降的帮助。没想到它生气了,一口咬住干虫,拼命使着劲,硬要把它再搬到土块那边去。⒁我又搞错了。也许蚂蚁是想试试自己能不能把一条干虫搬过土块,我却认为它要搬回家去。真是的,一条干虫,它会把它搬回家吗?⒂也许都不是。我这颗大脑袋,压根不知道蚂蚁那只小脑袋里的事情。1.怎样理解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含义?2.文中三个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本来是:蚂蚁-蜣螂-小虫。然而本文却倒过来叙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⑾段画线的句子。4.文章的标题是“走向虫子”,如果换成“小虫·蜣螂·蚂蚁”好不好?为什么?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段话描写的人物是____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_______。13、(5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让“孝亲敬老”的美德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班级举行了“孝亲养老,从我做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右面的宣传画,拟写一则公益广告语。2.阅读下面的材料,从对待父母的角度说说如何行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是你赡养着父母,你们家的马和狗你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3.仿照示例,再设计两项活动。示例:开展“孝亲敬老”手抄报比赛活动一:活动二:4.班级组织同学们到社区敬老院去慰问,小刚不想去,他认为只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作为班长,你该怎样劝说他改变想法?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请根据要求作文。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相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全文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D项错误,柳宗元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2、D【解题分析】
D.划分有误,应为“故/人不独/亲其亲”。故选D。3、A【解题分析】
B.语序不当,“开花、生根、结果”应改为“生根、开花、结果”;C.成分残缺,“致富”后面加上“的道路”;D.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倾听着……可能出现的困难”改成“倾听着……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故选A。4、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A项有误,应为稀疏(shū),蛮横(hèng);B项有误,应为斡(wò)旋,瞭(liào)望;D项有误,应为襁(qiǎng)褓,强(qiǎng)词夺理。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字形正误辨识,需要逐字审题,认真审读,巧用排除,注重积累。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5、B【解题分析】
A.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使用正确;B.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使用不正确;C.蜕变:本指蝉蜕壳变。后比喻事物发生形或质的改变。现在这词语多指人或某个组织因指导思想的变化而改变行为和形象,变得与原来完全不同的性质。使用正确;D.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使用正确;故选B。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要根据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判断。A项中的“怂恿”是鼓动别人做某事,本身就含有贬义;B项中的“标致”是褒义贬用,对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予以辛辣的嘲讽;D项中的“骄子”这里化褒为贬。有讽刺之意,表现了汽车和化工业的危害;只有C项中的“狡猾”化贬为褒,体现了我的顽皮可爱。据此,答案为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列举结束2.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3.A.揭露当时的帝王统治者重鸟轻人的残暴本质,颂扬晏子的能言善辩与机智、正直的精神。B.人与人交流需掌握适当技巧,在劝诫指正别人时也应做到趋利避害。C.劝阻他人也要讲究方法,有时应学会避其锋芒,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D.晏子不是直接劝阻,而是间接委婉地提醒齐景公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从而使他改变了主意。【解题分析】译文:齐景公喜欢捕鸟,让烛邹管理那些鸟。不久,鸟飞走了。齐景公十分生气,下令想让官吏杀了他。晏子说:“烛邹有三条罪状,请让我将他的罪状一一列出加以斥责然后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于是召见烛邹,晏子在齐景公面前列数他的罪行,说:“烛邹!你是我们君王的养鸟人,却让鸟逃跑了,这是第一条罪行;让我们君王为了一只鸟就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行;让诸侯听到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王看重鸟而轻视手下的人,这是第三条罪行。”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用处死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1.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本题注意一词多义词,“数”:历数;列举。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使:致使,让。罪二:二条罪状。3.这篇文章写的是晏子通过层层递进的关系告诉了景公,使其悟出了如果杀人会造成的严重后果的故事。启示可以从凡事应从大局考虑,不能轻率行事,因小失大;或者从说话应注重语言艺术,使人易于接受来解答。8、1.最爱(爱)2.抓住了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3.示例: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语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可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最后一句的意思是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其中的“最爱”一词就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先要通读全诗,结合诗句意思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春意的景物的词,分析诗词中的画面,体会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意思是: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写的景物有:孤山寺、贾公亭、湖水、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意思是:几处早出的黄茑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写的景物有: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是: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写的景物有:乱花、浅草。“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意思是: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写的景物有:绿杨、白沙堤。从各句中筛选出能体现春意的景物之词即可。最后一句中的“最爱”一词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3.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赏析诗句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0-9]{1,}.(9分)[0-9]{1,}.(9分)[0-9]{1,}.(9分)9、(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但余钟磬音(3)拣尽寒枝不肯栖(4)天涯若比邻(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6)零落成泥碾作尘(7)白露未晞(8)虽有至道【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抟、磬、拣、栖、涯、庇、俱、碾、晞”等字词的书写。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1)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练习写字,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2)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2.这句话写出了同学对“我”的偏见与嘲讽,从侧面表现了“我”当时成绩并不好,承受的压力之大,也突出了“我”努力学习的决心和信心。3.(1)“泥泞与黑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等”字给“我”的心理带来的沉重之态。(2)连用两个“唯一”,强调了“我”的实力和学习效果,充分表现了“我”获奖后的成就感和喜悦心情。4.题目中“抱抱”,有回忆、感激和赞美的意思。作用:文章围绕“抱抱曾经的自己”展开,起到线索作用;(2)点明主题,突出了文章“感谢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这一主题。【解题分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7—10段写10岁那年,不管他人嘲讽,用碳棒练习写字,成绩渐渐靠拢优秀生。11—13段写14岁那年,作文成绩好而被老师忽略,直至作文比赛获奖才走出沉重的“等”字。2.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理解与分析。正面描写,就是对描写的对象进行的直接叙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通过描写同学对“我”的偏见与嘲讽,从侧面表现了“我”当时成绩并不好,同时也下文的叙写作了张本。据此理解作答。3.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本题作答要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1)“泥泞与黑暗”是比喻说法,写出了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等”字给“我”带来的压力,及内心的沉重。(2)连用两个“唯一”,反复强调只有我一个获奖,只有我一个获一等奖,由此突出的实力和学习成绩,表现了“我”获奖后的成就感,进而走出了总是“等”的阴影。4.考查文题的含意及作用。答此题前一定要看懂文章内容,把握好文章中心后再作答。通过对全文内容可分析,可得出“抱抱”有回忆、感激和赞美的意思的结论。标题的作用,从结构上讲:标题有线索作用。从内容上看:标题有点明主题的作用。一定要把主题答出来:感谢每一个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题目点拨】考查标题的作用。(1)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2)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作用是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关联主要情节,起到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标题有独特之处(修辞手法或写作手法)的,可以从寓意含蓄深刻、制造悬念、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方面去分析。11、1.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类自以为是的危害性,自以为是、强加于物等观念和行为影响了人类对自身和大自然的认识,阻碍了自己的进步和发展。2.倒过来写,三个故事一个比一个精彩,吸引读者逐层深入地领悟文中的哲理;强调了人自以为是的程度逐次加重,教训一次比一次加深,从而突出了对人的嘲讽、批判和否定,使主题得到深化。3.运用拟人手法,惟妙惟肖地模仿人类的心理和语言,生动传神而又诙谐幽默;委婉地嘲讽了人类的极端功利和庸俗。4.不好。本文不是单纯的写景叙事,而是一篇饱含哲理的散文,其主旨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的自以为是及其危害。“走向虫子”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感受与反思,能引发读者的深刻思考。而“小虫·蟑螂·蚂蚁”只是显示了描写的对象,不能暗示文章的主题。【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考生对句子含义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做这类题目要从关键词语,句子所在语段、相邻句子,句子所处的特殊位置,句中的修辞手法、文章的主旨等方面入手,答题范式为:先说表层含义,再说深层含义;先说关键词语含义,再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感情;先说修辞手法,再结合文意分析。结合第③④段“正为这粒小虫的短视和盲目好笑……”“这下该我为自己的眼光羞愧了,我竟没看见指头底下还有路。走向手心的路”理解分析,我对虫子的“自以为是”的嘲笑和行为影响了对自身、对他人和大自然的认识,自我设限,这种盲目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危害性大。2.此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结构安排的好处的理解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无非是从内容、主旨、情感、人物形象等方面去思考。从文中看,三个材料的发生顺序是:蚂蚁——蜣螂——小虫。然而文章采用倒时序的方式来写,小虫——蜣螂——蚂蚁。这种倒着写,就把教训强化了,就把人的反省式的追问凸显出来,从而最大限度表达了人的一种惶恐,人的一种反思,人的说之不尽的懊悔。叙事是倒时序的,但感受是逐层递进的,一层一层地加重了对人的嘲讽,对人的批判,对人的否定,最后达到主题的深化。3.本句是作者想象两只蚂蚁之间的对话和心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文意上来看,作者做此设想,是因为自己强迫一只路过的蚂蚁帮助另一只蚂蚁,实际上是对自我以及人类的极端功利和庸俗的委婉嘲讽。4.此题从探究散文的标题入手来考查考生对文本主旨的理解和把握的能力。标题通常在结构和内容上起重要作用,内容方面包括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文本的主题等。本文揭示了人对自然生物的无知与隔膜,反思批判人类的自以为是。“小虫·蟑螂·蚂蚁”只是点明观察对象,而“走向虫子”,则有主动地接近它、了解它、理解它的意味,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表现人在自然面前的自以为是极其有害的,引人反思。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谨小慎微脾气暴躁(2)D【解题分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试题。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从“大耳垂珠,唇口方正”这个特征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宋江,他的特点是济弱扶贫和忠君思想。13、1.示例:(1)百善孝为先(2)孝敬父母从小事做起2.孝不仅是赡养父母,更是尊敬父母。3.示例:活动一:开展“孝亲敬老”演讲比赛活动二:举办“孝亲敬老”故事会。4.示例:小刚,孝敬自己的父母固然重要,可“敬老”同样重要,二者密不可分。古人就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相信你的父母如果知道你去敬老院做好事,一定会更高兴的。你说呢?【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并通过广告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解答此题,首先要观察图中人物的身份及动作行为,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并同时注意其它图例所表达的内容,广告语要求语言简洁,语意明显。图片中老人坐于椅中,晚辈为其洗脚。还要注意图片上的文字内容,表达晚辈对长辈的关爱之情。“倡孝”是图片的主题。广告语如“修身如执玉,孝顺胜遗金”等。2.题干要求从对待父母的角度说说如何行孝。“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的话在于说明物质上的供养连犬马都能做到,如果我们不尊重父母,与犬马有什么不同。警示我们孝敬父母重在尊重理解父母。孝不仅是赡养父母,更是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3.有些活动方案的主题“孝亲养老,从我做起”已经给定,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二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分数乘法口算练习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听评课记录1
-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题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3《位似》听评课记录(一)
- 营业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 核心员工高层管理人员各岗位保密协议书范本
- 办公楼加固改造工程施工合同范本
- 合作开店合同范本
- 三人合伙合作协议书范本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四年级上册
- 解读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课件
-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 小孩使用手机协议书范本
- 公司市场分析管理制度
- 焊接材料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2024版)
- 江西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榆神矿区郭家滩煤矿(700 万吨-年)项目环评
- 2024年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方案
- 余土外运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