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句子题型(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2A/wKhkGWXQu6SAS4TWAAF9njZcaEk282.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句子题型(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2A/wKhkGWXQu6SAS4TWAAF9njZcaEk2822.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句子题型(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2A/wKhkGWXQu6SAS4TWAAF9njZcaEk2823.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句子题型(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2A/wKhkGWXQu6SAS4TWAAF9njZcaEk2824.jpg)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句子题型(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3C/2A/wKhkGWXQu6SAS4TWAAF9njZcaEk28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诗歌专题训练赏析句子题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悼室人南朝·江淹秋至捣罗纨,泪满未能开。风光肃入户,月华为谁来?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鬓局将成葆,带减不须摧。我心若涵烟,葐蒀①满中怀。注:①葐蒀(pényún),意思是烟霭氮氲。1.下列对本诗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天到了,诗人要赶制棉衣。本诗的“捣”字与《春江花月夜》中“捣衣砧上拂还来”的“捣”字意义不同。B.明月当空,秋风入户,院子里安安静静、冷冷清清,诗人将月光人格化,追问它为谁而来。C.鬓发如杂草般屈曲蓬乱,形体也日渐消瘦,读者仿佛看到诗人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模样。D.本诗侧重写现实的所见所感,与同为悼念亡妻而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构思不同。2.请赏析“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两句的妙处?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送别之情,情景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4.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C.闻道衡阳外,雁来独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辊。5.诗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①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注释】①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南唐灭亡后被俘。本词是李煜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离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6.下列关于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作者触景生情,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B.“往事知多少”一句中,“往事”是指作者往昔为人君时的幸福美好的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江山、旧日的宫殿都还在,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怀想时,多少悲恨在其中。D.本词多处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形象逼真地传达出词人内心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7.请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寓驿舍①陆
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②。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唯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注】①驿舍:此处指成都的一家诗人经常入住的旅馆。诗人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皆馆于是。”②神话传说的丁令威的故事。《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出了驿舍的僻静陈旧,并且少有人至,营造了荒凉幽寂的氛围。B.第二句写诗人在空荡的驿舍中缝补衣服,于寂寥中引起了宦海沉浮的感想。C.颔联连用两个典故,深寓感慨,既有对仕途的感想,也有对世事的感叹。D.颈联数竹量松的悠闲动作,暗含诗人在暂时的宁静中对岁月如流的感慨。9.诗歌尾联的“暗尘残墨两依依”,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其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时为嘉禾小倅[注],以病眠,不赴府会。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注]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判官。1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借听歌饮酒解愁,但是一觉醒来,醉意虽消,愁苦还在,再加上大好春光已逝,惜春伤时之情油然而生。B.“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三句,写词人感伤宴会散去,只能临近傍晚照镜,空自沉吟如烟往事。C.室内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人声已经安静,但风儿还没有停,词人联想到明日落花应该铺满园中小径。D.上片集中写词人伤春之情,下片写词人触景生情;下片的“落红”与上片的伤春之情,前呼后应,浑然一体。1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为千古传唱的名句,请赏析其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各题。还京乐周邦彦禁烟①近,触处浮香秀色相料理②。正泥花时候,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望箭波无际。迎风漾日黄云委。任去远,中有万点相思清泪。到长淮底。过当时楼下,殷勤为说,春来羁旅况味③。堪嗟误约乖期,向天涯、自看桃李。想而今,应恨墨盈笺,愁妆照水。怎得青鸾④翼,飞归教见憔悴。【注】①禁烟:也叫禁火,指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或二日。②料理:逗引。③况味:境况和情味。④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信使。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花烂漫时,作者正客行在外,无暇欣赏春光,如今花落成泥,让作者顿感虚度了光阴。B.感叹违期失约,自己远在天涯,只能独对桃李芬芳;桃李烂漫,越发衬得自己孤独。C.此词情感充沛,时而激情如潮,时而悲徊如波,把春日羁旅怀人的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D.此词写情挥洒自如,既刻画自己,又勾勒对方,且一再缩合双方,结构谨严,浑化无迹。13.本词结句“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为众评论家所称颂,请赏析其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清江道中[宋]廖行之客里春愁万斛量,随身抖擞一奚囊①。了无池草入诗梦,粗有山花供酒狂。半载飞蓬成底事②,几钩新月误相望。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注】①奚囊:贮诗之袋。李商隐《李贺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②底事:何事。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身在异乡,又是在春天这个季节,愁绪难以排遣。“万斛”言愁苦之多,化实为虚,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生动。B.颔联对仗工整,借自然景物来表达感受,说没有池塘春草能进入自己的美梦,只有山上的野花可以助兴。C.颈联中“飞蓬”隐喻游子,飘飞在空中的蓬草与远行的客人类似,传达出诗人漂泊半年,却一事无成的苦闷。D.尾联既写景又叙事,景的特点落在“空山”“杜宇声”上,所叙事情落在“宿”“入异乡”上,表达自然简洁。15.“夕阳又傍空山宿,杜宇声中入异乡”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抒情的角度赏析其妙处。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溪晚凉李贺【唐代】白狐向月号山风,秋寒扫云留碧空。玉烟青湿白如幢,银湾晓转流天东。溪汀眠鹭梦征鸿,轻涟不语细游溶。层岫回岑复叠龙,苦篁对客吟歌筒。16.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以月、风点明“晚凉”题意。想象奇特,所谓“白狐号风”,不过写月下风声,想象风声如狐号,表明山风之厉。B.轻烟本呈淡青色,在溪水和夜露的潮润中,显得“青湿”;月色朗朗,晚烟在月光中洁净、明亮如玉,故曰“玉烟”。C.诗人通过描写星光之下竹影幢幢、随风摇曳的动人景象,进而写风动苦篁泠泠有声,仿佛箫管奏鸣,与过客的吟诵相应和。D.诗的前半篇描绘秋空的澄碧、瑰丽,诗的后半篇写地面景象,极显秋夜之静谧。全篇描写重在“静”境的表现。17.结合全诗赏析颈联的妙处。参考答案:1.A2.①借景抒情,“蛛网”“青苔”写出了院子的荒芜,诗人把有形的“蛛网”“青苔”和无形的心理活动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现其内心的孤寂悲凉。②“结”“沥”二字用得巧妙,“结”字刻画出愁眉紧锁的诗人形象,“沥”字写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一点一滴从心中流出。两词将抽象的哀思写得形象生动。【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意义不同”错,两处意义相同,“捣衣”意为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砧板上,用木棒敲平,以求柔软熨帖,好裁制衣服。“赶制棉衣”错。“捣衣”没有制作的意思。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①借景抒情。“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室中全是蛛网,院内爬满青苔,一派荒芜凄凉。这一切,既见得妻子死后,家务无人操持;又见得爱妻一失,诗人已百无聊赖,万事都不关心。同时,“蛛网”、“青苔”,在这里又有象征意义。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亦正如这蛛网一样缠绕心头,剪不断,理还乱,这密布的青苔所显示的凄凉衰败,也恰是他此刻心理状态的形象写照。这两句把有形的蛛网、青苔和无形的心理活动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深邃的意境。“蛛网”“青苔”写出了院子的荒芜,诗人把有形的“蛛网”“青苔”和无形的心理活动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表现其内心的孤寂悲凉。②“结”“沥”二字用得巧妙。“结眉”意即紧锁眉头,“结”字正好和蛛网相关联,构思很巧妙;而“沥思”一词更为形象生动,表明那不尽的哀思是从诗人心灵深处一点一滴流滴出来的,是凝结着深切的、全部的爱的。两句用笔奇巧而浑然无迹,体现了江淹的卓越才思。3.C4.B5.①“迟”、“重”二字用意精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表现出离别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②“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音韵美,是感情更加缠绵浓重。③作者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写照。【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说法错误,“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可见尾联为“直抒胸臆”。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B.是送别诗,而且也使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与本诗写法相同。而另外三个选项中的诗句则更多的是直接写离别,直接表达离别之情。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赏析诗句,赏析诗句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意思是: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该联诗人在描摹江上景色,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使从景物状态来看,景物有动,也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让整个画面都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都染上离愁别绪。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人选取对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写照,这是寓情于景。6.A7.最后两句运用了设问、比喻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化抽象的为形象可感,抒发了作者无休无尽、难以挣脱的亡国愁思。【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首句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秋月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与赞美”错误。春花秋风最美,诗人竟问“何时了”,心理很反常。联系注释①了解李煜当时的生活,可知他回忆越多,就越痛苦,故而有此心理。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之事,但时过境迁,词人已不是那个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现在是阶下囚,那些美景只会激起作者悲痛的回忆,因此,词人希望它结束。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此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为“愁思”,喻体为“一江春水”,以奔腾的江水比喻,使抽象的情感显得形象可感,写出了愁思涨溢恣肆,绵绵不绝,表达了词人心中无尽的哀愁。这句词还运用了设问的手法,自问自答,抒发了作者无休无尽、难以挣脱的亡国愁思。8.D9.①“依依”,为依恋不舍之意,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驿舍物是人非、灰尘和墨迹混在一起的情形。②“依依”,一词饱含了诗人的怀往感旧之情,更增添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郁悲痛。③以“依依”,这一叠字收篇,声情缭绕,更留下无穷的酸楚和不尽的沉思。【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暂时的宁静”错误,结合“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可知,颈联紧承“仍归”,写此日追寻旧迹的行动。故地重游,驿中庭院已经起了变化。那片竹子比过去长得更多了,那株古松比过去长得更粗大了。竹子,他是一根根数过的;古松,他是解下腰带量过的:这哪里是在数竹、量松,他分明是在思量这些年闲抛的岁月,分明是在寻找这些年往来奔波的脚印。竹增松长,岁月如流。可见这数竹量松看似悠闲的动作中,实含有无穷感慨,万种凄惶,而不是宁静之意。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唯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可知,这诗句题在壁上,字迹漫漶,蛛网尘封,尚依稀可以辨认。这壁上的诗句,留下了往日的雪泥鸿爪,也记下了当时的激烈壮怀。“依依”,为依恋不舍之意,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驿舍物是人非、灰尘和墨迹混在一起的情形。抚今追昔,他怎能不心事万千结,联“暗尘”“残墨”,回应起句“闲坊古驿”,首尾回环,“依依”,一词饱含了诗人的怀往感旧之情,更增添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沉郁悲痛。“依依”叠字收篇,声情缭绕,更留下无穷的酸楚,不尽的沉思,供人品味。10.B11.①动静结合,成对的鸟儿在池上夜宿,为静景,云开月来,花儿在摇曳着自己的影子,为动景,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②“弄”字,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之美。③以乐景写哀情,优美的景色反衬了词人的愁苦之情;这两句和尾句的“落红”形成对比,更显愁苦之情。【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感伤宴会散去”错,结合注释“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可知词人感到疲怠,百无聊赖,对酣歌妙舞的府会不敢兴趣,根本没有去赴宴会。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妙处的能力。①“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鸳鸯于黄昏后在池边并眠,花枝在月光下舞弄自己的倩影。前句写成对的鸟儿在池上夜宿,为静景;后句写云开月来,花儿在摇曳着自己的影子,为动景,描绘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②“云破月来花弄影”风起了,刹那间吹开了云层,月光透露出来了,而花被风吹动,也竟自在月光照耀下婆娑弄影,使花在月下一扫不久前的暗淡而使其娇艳丽质一下子摇曳生姿。“弄”字,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月下花儿被风吹时的舞动之态,也写出了花儿似乎顾影自怜的人性之美。③“破”“来”“弄”三字将云、月、花、影四种意象动态的串联起来,表现出一种活力。因为有风,所以云会散开,知花会摇摆。写出了月夜之景动态的美。自然景物美妙无穷,引起词人的伤春之情,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优美的景色反衬了词人的愁苦之情;结构上,此句为下句“明日落红应满径”的伤春之情、孤寂之情做铺垫,和尾句的“落红”形成对比,更显愁苦之情。12.A13.①直抒胸臆。怎样才能拥有神鸟青鸾的翅膀,飞回伊人身边,教她也看看我憔悴的容颜。表明自己同样被相思折磨,情之率朴,跃然纸上。②想象奇特。词人突破用青鸟传信的常规想象,直接期望自己能得青鸾之翼,变幻为鸟急速飞归,了却相思,凸显词人盼归与恋人重聚的急切心理。③以情作结。在前文铺陈对恋人思念之情的基础上,尾句以情收束全篇,把这份相思推向高潮,更显情之厚重,意之真切。④以问作结,强化了相思之深、之重。【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如今花落成泥,让作者顿感虚度了光阴”错,“泥花时候”指沉醉于春花烂漫的时节,泥,沉迷。“花落成泥”理解错误。“奈何客里,光阴虚费”是说怎奈正身在羁旅,客行在外,不能邀友携伴享受春光,听任它在眼前虚度。不是作者虚度了光阴。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①直抒胸臆。“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意思是,怎样才能拥有神鸟青鸾的翅膀,飞回伊人身边,教她也看看我憔悴的容颜。表明自己同样被相思折磨,直接抒发自己盼归思念恋人的感情。②想象奇特。青鸾:即青鸟,传说中的神鸟,是西王母的信使。结句想象奇特,词人突破用青鸟传信的常规想象,直接期望自己能得青鸾之翼,变幻为鸟急速飞归,别具匠心,借助想象将急切地盼望重相聚会的恋情作了进一步表露。③以情作结。在前文铺陈对恋人思念之情的基础上,尾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强烈的相思之情,以情收束全篇,抒写彼此相思同样入骨,把这份相思推向高潮,感情率真质朴,颇具感染力。④以问作结,“怎得青鸾翼,飞归教见憔悴”表达了春日羁旅怀人的情绪,“怎得”以反问语气强化了相思之深、之重。14.A15.答案示例:①借景抒情。夕阳西下,山中空旷,诗人又一次留宿山中,写出了旅途的孤寂,加深了羁旅之苦、漂泊之愁。②以杜鹃声烘托诗人情感。杜宇即杜鹃,其叫声哀怨动人,用杜鹃的叫声烘托自己入宿异乡的心境。以渲染凄苦悲凉的气氛,抒发深切的思乡之情。【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的能力。A.“化实为虚”错误。应为“化虚为实”。“抽象的愁”摸不着看不见,为虚,以“万斛”表达,使愁有了重量,为实,极言愁之多,把愁写得具体生动。故选A。15.本题考查学生炼句的能力。“夕阳又傍空山宿”的意思是:夕阳西下,我又一次依傍空山留宿。此句重点写景,“夕阳”“空山”,意象凄凉,诗人此处借景抒情,漂泊异乡,留宿山中本就凄苦,再加以凄凉的景象,更能加深诗人羁旅之苦、漂泊之愁。“杜宇声中入异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明监督岗申请书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2019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真题汇编2
- 初级银行管理-银行专业初级《银行管理》高分通关卷6
- 初级公司信贷-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司信贷》高频考点1
- 初级个人理财-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个人理财》押题密卷5
- 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结构优化方案
- DB2201-T 39-2023 东大梅花鹿标准规范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眉山市区县高中学校高三上学期12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 Module2Unit2Amypaintedapicture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
- 2025年亚麻不锈钢钢领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地市级)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灾害知识培训
- 传统春节习俗
- 医院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护患沟通》课件
- 《篮球防守脚步移动技术 滑步》教案
- 完整版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 人工智能客服机器人使用手册
- 干部家庭社会关系登记表
- 通信工程制图(微课版)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