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3小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问题。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答案〗1.C2.B〖解析〗【1题详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①正确;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处都相等,②错误;地球公转的线速度不是均匀分布的,③错误;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④正确。故选C。【2题详析】图甲中M点线速度为835千米/小时,赤道处为1670千米/小时,M线速度为赤道处一半,M点的纬度为60°,AD错误;图乙中N点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小,位于7月初,B正确,C错误。故选B。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英国(实行夏令时,时钟调快一小时)伦敦(零时区)时间为()A.1:11 B.3:11 C.5:49 D.7:594.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当天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5.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驻留太空期间()A.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增大 B.沭阳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C.北京楼房正午影长渐长 D.南京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答案〗3.A4.C5.D〖解析〗【3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为北京时间8时11分,伦敦处于零时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晚8小时,此时伦敦的区时为0时11分,此时英国实行夏令时,时钟调快一小时,则伦敦的当地时间为1时11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4题详析】根据昼夜分布状况和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时为10月31日,处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之间,即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丙、丁之间,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5题详析】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驻留太空期间为5月30日至10月31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在北半球向北移后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赤道,再向南移至南半球。此期间南极地区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A错误;此期间沭阳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此期间,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使得北京楼房正午影长先变短后变长,C错误;此期间,南京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D正确。故选D。纽芬兰岛西部的莫勒国家公园由一片巨大的红色岩体组成,该岩体含有铬铁矿矿物,铬铁矿在地球表面很罕见,一般分布在大洋底部和地慢中。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理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它们形成于距今约2亿年前的大规模火山活动中。读该区域位置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完成下面小题。6.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红色岩体为右图中哪类岩石()A.甲 B.乙 C.丙 D.丁7.莫勒国家公园巨大红色岩体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A.冷凝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岩石氧化B.岩浆喷发—冷凝成岩—地壳抬升—岩石氧化C.岩浆喷发—冷凝成岩—流水侵蚀—岩石氧化D.冷凝成岩—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岩石氧化〖答案〗6.D7.B〖解析〗【6题详析】由图示物质循环过程可知,沉积物经过④形成丁,可知丁为沉积岩,④为固结成岩作用;戊可以转变成沉积物,应为变质岩或岩浆岩,又因沉积岩丁经过⑤可形成戊,则戊只能为变质岩,⑤为变质作用;戊经过⑥转化成甲,则甲为岩浆,⑥为重熔再生;岩浆甲可以转化成乙和丙,则乙和丙为岩浆岩,根据其位置高度,可以进一步判定乙为侵入岩,丙为喷出岩。化石只可能存在于沉积岩中,根据材料“在不远处的加拿大帕斯博勒海滩上,也有一片红色岩体,这里埋藏着丰富的恐龙化石”可知,该岩石为沉积岩,即为丁类岩石,D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底发生岩浆活动,来源于地幔含有铬铁矿的岩浆喷发,冷却凝固形成岩石;受板块碰撞挤压,洋底地层隆起抬升,岩体出露;岩石中铁元素遇空气氧化,呈红褐色,成为巨大岩体红色的来源,因此莫勒国家公园巨大红色岩体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岩浆喷发—冷凝成岩—地壳抬升—岩石氧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广东大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下图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寒武—奥陶纪沉积作用 B.志留纪外力侵蚀C.泥盆—石炭纪地壳下沉 D.二叠纪地壳继续抬升9.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表现为()A.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展宽 B.溯源侵蚀,使河谷不断加深C.侧蚀作用使峡谷不断加长 D.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答案〗8.C9.D〖解析〗【8题详析】依据材料分析,寒武—奥陶纪属于变质岩,说明当时地壳运动,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变质作用,A错误;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志留纪地壳抬升成陆,导致地层缺失,B错误;泥盆-石炭纪地壳下沉,形成砂砾岩层,C正确;二叠纪地壳继续下沉,形成石灰岩层,D错误。故选C。【9题详析】依据材料“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可知,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表现为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D正确;河流水量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使谷底加深,A错误;溯源侵蚀使峡谷不断加长,B错误;侧蚀作用使谷底不断展宽,C错误。故选D。雅西高速公路,被称为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史上的“逆天工程”,全长240千米,其中82%是桥梁和隧道,几乎“脚不沾地”,是目前全国桥隧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读雅西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10.过去山区兴建公路多成“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工程造价 B.减少对植被的破坏C.降低道路的坡度 D.连接更多的聚落1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比较高的优点有()①缩短里程②提高通行速度③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④减少建设费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10.C11.A〖解析〗【10题详析】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兴建成“之”字形,可以降低道路修建坡度,提高行车安全,C正确;公路兴建成之字形,公路长度增加,工程造价不一定降低,对植被的破坏更重,AB错;连接更多的聚落不是主要目的,且如果为了连接更多的聚落,公路建设不一定成“之”字形,D错。故选C。【11题详析】雅西高速公路桥隧比较高,增加了建设费用,④属于缺点,④错;雅西高速公路所经地区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建设隧道和桥梁,可以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①②③正确,故选A。某校学生设计了验证大气受热过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阳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两个塑料桶中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数值呈现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时间有土瓶空瓶16:08(开始)30℃30℃16:17(结束)38℃31℃(天气状况:晴朗、微风场地:学校操场气温:22℃)12.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A.大气主要靠太阳辐射加热 B.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C.晴朗天气不存在削弱作用 D.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13.该实验及结论可以用来解释()A.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 B.不同纬度存在气温差异C.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 D.阴坡阳坡植被差异明显〖答案〗12.B13.A〖解析〗【12题详析】由于两个瓶子中的填充物不同,有土的瓶子升温快,空瓶升温慢。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下垫面的物质性质不同,会导致大气的升温速度不同,由于土壤比热容小,升温快,导致释放出的辐射量也大,即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B正确。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吸收极少,A错误。晴朗的天气也存在大气削弱作用(如紫外线),C错误。土壤能够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并将其转化成长波传递给大气,D错误。故选B。【13题详析】一天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是因为太阳辐射需要先被地面吸收然后转化成长波辐射后再被大气吸收从而升温,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并不是气温最高的时候,会延后两个小时左右。这与实验所体现的原理相似,A正确。不同维度间存在气温差异是因为太阳高度不同,B错误。沿海地区海陆风的形成原因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升温速度不同,进而导致海陆间存在气压差,与实验不同,C错误。阴阳坡植被差异是因为光照条件不同,D错误。故选A。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昏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此时,③地的盛行风向为()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15.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A.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 B.巴西草原草木枯黄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D.昆明准静止锋给贵阳带来阴雨天气〖答案〗14.C15.D〖解析〗【14题详析】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形状可知该区域为北极地区,位于北半球。读图可知,③地北侧气压高于南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东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15题详析】读图可知,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出现高压中心,在冰岛和阿留申群岛附近出现低气压中心,表明此时大陆冷形成冷高压中心,则为北半球冬季。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是夏秋季节,排除A;巴西草原主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热带草原在南半球冬季时降水稀少、草木枯黄,南半球冬季时,北半球为夏季,排除B;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时为北半球夏季,排除C;昆明准静止锋主要是北半球冬季时盛行的冬季风南下受到云贵高原阻挡形成,会给主要处于冷气团一侧的贵阳带来阴雨天气,D符合题意。故选D。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图中()A.甲风带的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B.乙气流因受动力因素影响而上升C.丙风向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D.丁风带为大陆西岸带来充足水汽17.图所示季节,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有()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B.东亚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运动 D.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答案〗16.C17.A〖解析〗【16题详析】读图可知,甲风带为东北信风带,风向没有季节变化,A错误;乙为赤道低气压形成的上升气流,受热力因素影响,B错误;丙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C正确;丁为东南信风,给大陆东岸带来水汽,到大陆西岸时,表现为离岸风,来自大陆内部,不能带来充足的水汽,D错误。故选C。【17题详析】图示显示,上升气流即赤道低气压位于北半球,故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夏季陆地低压中心切断副热带高气压带,A正确;东亚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即东南季风,B错误;北印度洋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呈顺时针流动,C错误;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D错误。故选A。城市植草沟有截流、截污、排水等的功能。常规植草沟(下左图)的截面大多以梯形为主,边坡顺直。新型生态植草沟(右图)将坡面设置成三级台阶式的过滤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常规植草沟()A.边坡能有效控制流量 B.抵御暴雨冲刷的能力较强C.砂层的净化效果不佳 D.地表水流入草沟的速度慢19.在大雨条件下,与常规植草沟相比,新型生态植草沟使沟内()A.径流总量增加 B.流出水量较小C.峰值时间提前 D.峰值流量增加〖答案〗18.C19.B〖解析〗【18题详析】常规植草沟边坡顺直,坡度较陡,地表水流入植草沟的速度快,边坡的土壤受到暴雨冲刷,易发生水土流失,大量含沙的地表水流和污染物容易在植草沟内汇聚,从而影响砂层的净化效果,C选项正确。常规植草沟边坡坡度较大,控制流量难度更大,抵御暴雨冲刷的能力也较弱,A、B选项错误。边坡坡度大,地表径流流速快,地表水流入草沟的速度加快,D选项错误。故选C。【19题详析】新型植草沟是台阶型植草沟,碎石、砾石和生物填料起到很好的截流、截污的作用,极大削减了植草沟的径流总量,A选项错误。植草沟的水量减少,排水管流出的水量也相应减少,B选项正确。新型植草沟的截留作用会使峰值流量减小,也会推迟了流量达到峰值的时间,C、D选项错误。故选B。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B.乙洋流所属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C.甲处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D.乙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21.甲海域渔业资源较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B.受离岸风影响C.海水温度较高 D.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20.D21.B〖解析〗【20题详析】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中大陆是非洲,甲海域附近是本格拉寒流,乙海域附近是厄加勒斯暖流。甲处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即向北凸,A错误;乙洋流所属大洋环流是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呈逆时针,B错误;甲处航行的轮船向北航行顺风顺水,向南航行逆风逆水,C错误;乙洋流是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D正确,故选D。【21题详析】甲海域位于非洲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吹离岸风,形成上升流补偿流,冷海水上泛,海底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渔业资源较丰富,B正确;寒暖流交汇的位置多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甲海域位于低纬,只有寒流,海水水温较低,AC错误;海域渔业资源是自然资源,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而形成,不会因为人类活动影响少而丰富,D错误,故选B。2023年8月24日13时,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水排海,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不满,下图为世界局部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下列地区海洋与大气水热交换较多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23.国际社会对日本此举强烈不满的原因可能有()①核污水进入海洋食物链,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②核污水随着洋流运动,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危害③随着大气环流和水循环,对陆地环境造成危害④随着食物链和水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22.A23.D〖解析〗【22题详析】读图可知,在甲、乙、丙、丁四地中,甲地纬度最低,有暖流流经,水温最高,蒸发较强,海水为大气提供的热量和水汽最为丰富,海洋与大气水热交换较多,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3题详析】核污水进入海洋后,被生物吸收进食物链,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并随着食物链和水体被人类食用,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从而引起国际社会对日本此举强烈不满,①④符合题意;核污水排放后,会随着洋流运动到世界各地海域,从而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危害,②符合题意;排放后,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还会通过大气、水体运动各环节进入大气和陆地水环境,对陆地环境造成危害,③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因不全面而排除ABC。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左图为“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轨迹图”,右图为“某日全球光照示意图”,图中弧线BAC表示晨昏线,①②③④⑤为世界著名卫星发射基地。(1)左图中太阳直射b位置时,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_,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为_________。(2)当太阳直射点从c移动到e位置,地球公转速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从c移动到d期间,右图中各卫星发射基地中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增大的是_________地(填序号)。(3)右图中若AB为晨线,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左图中_________(b或d)位置,M地日出时间为_________。(4)右图中若AC为晨线,M地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M地日落地方时是_________点。则新一天占全球之比为_________。〖答案〗(1)冬至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2)先变慢后变快③④⑤(3)b8:00(4)0°20:001/4〖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图例和左图中左半部分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可知左半部分表示南半球,b点在南回归线上,a点位于赤道上,再结合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b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因此,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小问2详析】根据图例和左图中右半部分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右半部分表示北半球,c点位于赤道上,d位于北回归线上,e点位于赤道上。再结合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判断,c为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d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e为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从c移动到e位置时,日期为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7月初,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故c到e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当太阳直射点从c移动到d期间,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断增大,图中五地中③④⑤三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小问3详析】图乙中若AB为晨线,则AC为昏线,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为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左图中的b点。读图可知,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则地方时相差2小时;AB为晨线,则90°W将昼半球平分,地方时为12:00;图中M点所在经线位于90°W经线以东,与之相差60°,因此M的地方时比90°W早4小时,“早加晚减”,故M的地方时为16:00,即M地日落时间为16:00,昼长=(日落时间-12:00)×2,所以当地昼长8小时,根据日出=12:00-昼长÷2得出M地日出时间为8:00。【小问4详析】由题干可知,M点所在的AC为晨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应0°。读图可知,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线经度相差30°,则地方时相差2小时;AC为晨线,则90°W将夜弧平分,地方时为0:00;图中M点所在经线位于90°W经线以东,与之相差60°,因此M的地方时比90°W早4小时,“早加晚减”,故M的地方时为4:00,即M地日出时间为4:00,昼长=(12:00-日出时间)×2,计算可得M地昼长为16小时,日落时间=12:00+昼长÷2,所以M地日落时间为20:00。地球上,分隔日期的分界线共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另一条为0:00所在的经线。0:00所在的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反之为旧的一天。若AC为晨线,则90°W经线的地方时为0:00。从90°W向东至180°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270°/360°=3/4,则旧的一天占全球的1/4。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以河口沙坝为参照)的位置从扬州、镇江附近逐渐迁移到现在的位置。下图为长江河口的变迁图。(1)说明图中沙坝分布位置特点,并从外力作用分析图中沙坝形成的主要原因。(2)指出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位置的变化,并简述地转偏向力对长江河口位置变迁起到的作用。(3)推测导致长江河口位置发生变迁的其它可能性因素。〖答案〗(1)分布在河流北岸;流水堆(沉)积(2)距今7000年以来,长江河口位置逐渐向东南方向不断迁移。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长江南岸主要受到流水的冲刷作用(侵蚀作用);北岸主要受到流水的堆积作用,泥沙淤积快,不断形成沙坝,并与北岸逐渐合拢,因此长江河口位置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
(3)海平面升降;径流量;含沙量;流速;植被状况
〖解析〗【小问1详析】从图上可以看出,沙坝主要分布在河流北岸;长江位于北半球,由于该河段较为平直,受到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故在南岸侵蚀,北岸堆积,故在北岸堆积形成沙坝。【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并结合图片,观察不同时期的海岸线可知,因此从7000年前到如今海岸线是逐渐往海洋推进的,且北岸淤积明显快于南岸,所以河口位置向东南方向推进。仔细观察,南北两岸的推进幅度是不同的。由于受到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流会偏向南岸,因此在南岸侵蚀,北岸堆积。北岸由于泥沙堆积快,推进幅度比南岸大;由于河口逐渐变小,河槽加深,主槽南偏,逐渐演变成一个多级分汊的三角洲河口,长江河口位置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小问3详析】河口和岸边沙滩都向海洋推进,说明多出了沙滩,这个时候我们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安全工作计划汇编
- 九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年上半年教务处工作计划
- 下学期六年级美术课程的计划
- 村卫生所工作计划范文
-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销售组长个人工作计划范文模板
- 策划部工作计划024范例
- 外国语小学支部2024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
- 有关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集锦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土家族简介课件
- 2024年医院人事科年终工作总结例文(5篇)
- 【飞书深诺】2024年度全球跨境电商平台深度解析
- 《班组建设模板》课件
- 教科版二年级科学上册《第2单元2.2 不同材料的餐具》教学课件
- 小学五年级数学奥数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骨科3D打印临床应用指南2024
- 基础护理测试题(含答案)
- 呼吸系统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1)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