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一、正面战场的抗战(一)主要会战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中旬)(1)概况: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奋起自卫,组织了淞沪会战。(2)结果:中国军队毙伤日军四万余人,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最后日军占领上海。谢晋元为掩护数十万大军西撤,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上海四行仓库。谢军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蒋介石发起淞沪会战的原因分散日本兵力;争取国际支持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1月初)(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日军逼近太原,八路军伏击日寇,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平型关大捷是国共合作的典范。(2)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3.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在李宗仁指挥下,在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李宗仁4.《论持久战》的发表1937.11.12上海失守

1937.11.8太原失守

1938.5.16徐州失守材料一:“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没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坚持四年以上而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经济破产的,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内力量和国际环境更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

我们已经抗战两年,我们差不多已走了整个抗战和取得胜利道路的一半。”——王明《坚持抗战国策克服投降危险》材料二:“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看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

“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汪精卫传》王明汪精卫vs(1)背景:武汉会战前,毛泽东在延安发表。(2)内容:总结抗战开始以来的战争形势,针对国内存在的“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材料二: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一:“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毛泽东《论持久战》5.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这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毙伤日军近四万人。武汉、广州相继失守,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材料一: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为工业及学校內迁争取了时间6.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1942年1月)随着武汉、广州的陷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在此次会战中歼灭大批日军,最终取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二)工业和高校的内迁东部沿海工业大规模向西南大后方迁移。材料一:(工厂)内迁后,不仅生产原有产品,而且努力生产武器弹药和其他军需用品,支持抗战事业。——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作用:保存物质和精神基础;支援前线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业的发展2.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师生带着大量书籍和实验设备迁到西南、西北大后方。3.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国立昆明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合并1937年9月10日1938年4月2日迁址更名解散1946年7月31日1984年更名(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评价1.积极:抗战前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组织了一系列会战,进行了比较积极、顽强的抵抗: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军的侵略进程,消耗了日军的兵力;激励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对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工业及学校內迁争取了时间。2.局限: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丧失了大片领土。原因:国民党政府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指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推行的、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抗战的路线。(2019·新课标全国1卷高考)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共的阶级基础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C(2016.浙江卷10月)1937年,八路军将领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中日开展以来最大的第一次胜利。这一胜利虽然是局部的,但在政治上的胜利是无穷的:(1)证明我党的主张正确;(2)只有积极地采取运动战、游击战、山地战,配合阵地战,抄袭敌人,才能胜算”。这次”胜利“是()A、淞沪会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枣宜会战B(2016.江苏卷)1938年1月,国民政府为管理全国经济事务,将实业部改组为经济部,其职权范围包括了展示主要生产领域和商业领域,下属机构众多。经济部的设立()A、适应了战争持久化的需要B、标志着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C、提高了后方百姓生活水平D、导致抗战时期行政效率的低下A二、敌后战场的抗战(一)敌后战场的开辟1.背景: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战法: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

敌后战场的开辟的指导思想:洛川会议:1937年,会议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根据地分布:八路军——华北晋察冀、晋绥、晋西北、晋冀豫等新四军——华东、华中苏北、苏中、皖中等根据地3.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地道战情境图麻雀战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二)敌后战场的抗战1.在沦陷区,在积极开展抗日宣传的同时,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以战养战”的部署;利用日伪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发动百团大战(1)背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方针,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日军图谋“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2)特点: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3)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发动了105个团,约20余万人,投入战斗,取得重大胜利。(4)意义:牵制日军华北战场近半数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驳斥了国民党对八路军“游而不击”的污蔑,提高了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共产党的声望。百团大战后,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主战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基。1.皖南事变(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共产党如何应对?1.政治上:(1)面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反共倾向,中共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坚决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2)“三三制”选举制度含义:即在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名额。实践: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民主选举制度。意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南泥湾开荒3.军事(1)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2)开展反扫荡斗争(3)重建新四军的军部,公布事实揭露阴谋4.思想上:整风运动(四)敌后战场的作用(1)敌后战场从1941年后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成为中国抗日的重心。(2)敌后战场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反攻的战略出发地和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战略基地。(3)实行了正确的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抗战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坚持敌后抗战,夺取抗战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4)实行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是人民军队在抗战中大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五)全面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两个战场实际上是国共两党携手合作的一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在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两个战场互相配合,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区别正面战场敌后战场领导者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代表利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中华民族的利益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依靠的武装力量国民政府的正规军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战场范围国民党统治区域,划分战区阻击敌人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作战规模与方式多是大兵团会战,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基本上是游击战和运动战战略地位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在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逐步成为抗战主战场(2014·全国Ⅱ卷)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A(2018·全国Ⅱ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A(2015·全国Ⅰ卷)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B三、东方主战场(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1941.6.22苏德战争爆发1941.12.7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43.11通过《开罗宣言》,决定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1942年初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1.表现《联合国家宣言》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二)入缅作战与废约运动1、入缅作战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2.影响:与英美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远征军受盟军指挥,计9个师10万余人。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有力配合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中国入缅作战的目的:①解救缅甸被围英军②确保滇缅公路国际运输线的畅通材料一:“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日本军队因此)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象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中东……那将是日本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罗斯福材料二: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材料三: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斯大林思考:为何中国是东方主战场?中国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所抗击的日军,远超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投入的总和;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中国抗日战场与英美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四、抗日战争的胜利(一)中共七大1.目的: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做准备。2.召开:1945年4至6月,在延安举行,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3.内容:(1)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主席。4.意义: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1.萌芽——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思想: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2.产生与形成——土地革命前中期(1927-1935)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思想: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和创建红色政权成功经验,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方式。是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举。反映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补充:毛泽东思想的形成3.发展与成熟——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1935-1945)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思想:①确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②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③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纲领。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4.成为指导思想:1945年中共七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5苏军占领柏林1945.8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1945.8苏联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1945.10.25

台湾光复1.过程2.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1)日本: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