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一)之实词词义推断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师科目语文备课时间
学生年级高三上课时间
课题:实词词义推测与一次多义现象课型:(同步/复习/预科)
课题出处:教材、高考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
学生主要问题:1.忽视课文价值,对课内实词掌握不牢。2.阅读古文时存在意思不理解的现象。
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2.积累文言文20个常考的文言实词。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文言文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2.积累文言文20个常考的文言实词。
教学内容
一.温故知新三.考点突破:实词词义推断与一词多义现象(一)考情分析近五年湖南省高考文言文考试情况分析。年份来源字数题型数量分值2023《韩非子》《孔丛子》657字断句(划线题)、词语理解、内容理解、翻译、主观题(根据)5个20分2022《战国策》589字断句(选择题)、内容理解、文化常识、翻译、主观题(比较)5个20分2021《通鉴纪事本末》637字断句(选择题)、内容理解、文化常识、翻译、主观题(内容理解)5个20分2020《宋史》596字断句(选择题)、内容理解、文化常识、翻译4个19分2019《史记》603字断句(选择题)、内容理解、文化常识、翻译4个19分2018《晋书》586字断句(选择题)、内容理解、文化常识、翻译4个19分
粗看文言文题目,好像没有考实词。实际上,实词放在文言文翻译题中考。翻译题通常两个题目,分值为8-10分。命题趋势:1.断句题由原来的“选择题”变为“划线题”。2.强化考查实词.3.文体由原来的传记类文本变为议论性散文。4.文章内容理解的难度增加。(二)实词词义推测技巧高考文言文中,有很多词语是不了解其意思的,我们要学会推断。具体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推断:1.根据学过的实词推断词义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中的实词进行相应迁移,推断实词词义。(1)远与恢素善。(友好)【课文链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友善、交好)(2)二千石信有罪矣,然为之者又非义也?(的确、确实)(太守确实有罪,然而你们这么做,也是不符合道义的)【课文链接】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3)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徐绩说:“这些人的确有罪,但都是些饥饿瘦弱困乏之人,不能承受杖打,姑且染黑臂膀以示警戒,这样做就可以了。”使者发怒,想要连同徐绩弹劾,徐绩据理力争,秉持自己的主张,使者不能强行改变。)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胜:能承受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课文链接】A.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改变)。李密《陈情表》2.语境分析推断法有些句子中的实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上下文语境来推断。例如:(1)隆庆时,绍兴岑郡候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弄。”怒而责之。未己,果双生一男一女,卜者名大著。《古今谭概》(隆庆年间,绍兴岑君侯的老婆怀孕分娩。有一个人突然冲到路上来,被绑到了岑君侯府中。询问道:“你是做什么的。”那个人说:“算卦的。”岑君侯又说:“我夫人正在分娩,你说是弄璋?还是弄瓦?”那人不明白“弄璋弄瓦”指的是什么,便随口说道:“璋也要弄,瓦也要弄。”岑君侯听了很生气,责骂他。还没责骂完,夫人果然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那算卦的由此名声大振。)提问:弄璋乎?弄瓦乎?(2)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齐武成帝的儿子琅邪王,是太子的同母弟弟,他天生聪慧,武成帝和皇后都非常喜爱他,不论穿的吃的都与东宫太子相同。武成帝经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应当有所成就.”)提问:划线句子是什么意思?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3)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高俭字士廉,是渤海人。青年时便有才识度量,广泛阅览了文史书籍。隋大业年间,担任治礼郎。高士廉的妹妹早年嫁给了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有儿子长孙无忌和女儿。)提问:“适”是什么意思?分析:女出嫁。(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提问:“组”是什么意思?分析:“纟”与丝织品有关。借助句子内部语境,这里应该是“绳索”。当他们用绳索把燕父子捆绑起来。(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燕王父子)(5)夜缒而出,见秦伯。提问:“缒”是什么意思?分析:缒,用绳子往下吊。(zhuì)3.根据字形推断词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有表意的功能。会意字则本身就表意。利用造字法,可以推测词义。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行有关。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者与兵器有关。从“马、牛、羊、豕、犭、鸟、虫”者与动物有关。从“(言)、辶(走)、忄(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禾—五谷、贝—金钱、皿—器具、纟—丝麻、宀—房舍、求—毛皮、隹—鸟雀、冖—笼罩、歹—死亡、月—肉、页—脑袋、自—鼻、目—眼、尸—身体隹(zhuī)--鸟雀……(1)宰臣上炙而发绕之。(烤肉)(炊事官送上的烤肉上,有毛发缠绕在上面。)(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打)(3)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财)(有一个富翁,做生意的人很多都向他贷款)(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5)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双目失明)(一出生就双目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向有眼睛的人问太阳是什么样子。)4.语法分析推断法根据字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如所做成分、与其它词的搭配关系、修饰关系等)来推知词义。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1)拜住(人名)袖其疏入(接宾语,作动词,藏在袖子里)(2)开(人名)奇之,曰:公辅才也。(接宾语,作动词,认为……奇特)(柳开认为他有奇特的才能,很赏识他,说:“先生有辅佐君王的才能。”)(3)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接宾语,作动词,接近)(湖南这个地方,北边靠着大江,南边迫近五岭)(4)范增数目项王。(接宾语,作动词,用眼睛示意)(5)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高”带宾语,用作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想要把蟋蟀留着当奇货,去谋取一些暴利,于是就把价格抬高,可是依然没有人购买。)5.利用修辞来推断词义古汉语中有很多对仗的句子,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根据这一文言句法特点推断。(1)通五经,贯六艺。(贯通、通晓)(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诚信而被怀疑,忠诚而被毁谤)(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逸享乐)(忧患与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使自身灭亡)(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忠”和“贤”同义,“用”和“以”同义。“以”和“用”解释为“被任用”)(5)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坚:坚硬的盔甲;锐:锐利的兵器)(将军您身披坚硬的盔甲,手持锐利的武器,讨伐无道的行为,诛灭残暴的秦国)6.使用组词法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利用组词法,可以推断词义,如文言中的“书”可组词为“书信”。(1)齐人未附附——归附、归顺。(2)齐人追亡逐北北——败北,指败逃者。(3)吴既赦越赦——赦免。(4)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恶——厌恶。(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5)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固——坚固、险固。(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拥有雍州的土地)7.借助成语来推断词义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可以推断出文言词义。(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殚、竭:尽。(把他们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家里的收入也尽数拿去)(2)赵奢之伦制其兵——不伦不类。伦:类。(赵奢这些人统率他们的军队。)(3)善才绳之——“绳”可以联想到“绳之以法”的“绳”,就知道是“惩治、制裁”的意思。(权善才依法惩治了他。)(4)先涕泣不自胜——“胜”联想到“喜不自胜”则翻译成“控制”。(5)吾亦望汝副其心——“副”是“符合”,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义。(我也希望你把心中认为次要位置的真正摆在次要位置)(6)有犯令,虽亲属不贷——贷:同“严惩不贷”的“贷”,宽恕,饶恕。(7)(韩)轨遂投城遁走——投:同“投笔从戎”的“投”,丢弃,舍弃。实词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败刺史府门败:冲毁B.假部使者府以居假:借用C.旦则复出营职营:谋生(早上又得出去工作)D.落其华而收其实落:抛弃(遵循道理求索人生之道,等到花落之后就去收获果实。)参考答案:C谋求职业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虞建官,厥可稽已稽:反省(陶唐氏(远古部落名,其首领为尧)、虞氏(远古部落,首领为舜)设置官制,这是可以考查的)B.后世以所以害民者牧民牧:治理(后世以危害人民的人治理人民)C.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不肖:不才(致使不贤之人和游手好闲之人混入官吏的行列。)D.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治:安定太平(哪能厌恶安定而盼望混乱,忧惧安乐而渴望危难啊)参考答案:A(稽:考查)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公平画画:谋划。(秦孝公同大臣研讨强国大计,公孙鞅、甘龙、杜挚三位大夫侍奉在孝公的面前)B.恐天下之议我也议:非议。C.何古之法法:法度。D.不循古而兴循:遵循参考答案:C(法:效法。)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A.不能遽归长孺归:女子出嫁(不能在仓促之间,嫁给年级大或年级小的)B.饮恨裁诗___裁诗:作诗(怀着怨恨和冤屈)C.君名家子,娴词赋娴:文雅(他是名家出身,擅长写作词赋)D.夫今方内多故故:变故参考答案:C娴:熟悉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甫晨起,即科头_________甫:刚刚(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去拂几案上的灰尘)B.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间:缝隙(只有妻子有时通过过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C.客伺久,辄大怒诟_________诟:责骂(客人等久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D.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赞:帮助(我也只能坐看着你沉湎在书中,不能够帮助你实现你的打算。)参考答案:B间:此处翻译为“机会”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之所谓知者乡:乡里(从前所说的明智者)B.曷尝不法圣人法:效法,学习C.子胥靡靡:糜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D.丘夷而渊实_夷:平坦(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参考答案:A(“乡”通“向”,从前)故事1: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大夫。因受别人的谗害,父伍奢和兄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帮助吴王打造强大的军队。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此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成为诸侯一霸。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采纳他的建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夫差以鸱夷革裹其尸扔进江里。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颇承友朋推一日之长___推:推知(很承友朋们以尊师之礼相待)B.何其平易而可循也___循:遵循(圣人用来做学问的方法,是多么的平易而且可以遵循的啊!)C.笃实而无若子夏___笃:深厚(深厚、扎实、没有人比得上子夏)D.切问而近思_________切:恳切(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参考答案:A(推:推祟)(三)常考的20个实词1.贻①赠送;②遗留;③给、被;④造成(1)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2)我之怀矣。自贻伊戚。(遗留)(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3)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造成)(这是老父我的罪过,(我)没有做到(签:通“兼”)听取他人的意见,(而是)等待着受(他人)欺骗)(4)贻人口实。(给、被)关键词+形象记忆法:随意赠送造成遗留问题。2.如①依照,遵从;②及,比得上;③如果,假如;④像,如同;⑤到……去,往;⑥如……何,对(把)……怎么办(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去,往)(2)先生如其指。(依照,遵从)(先生按照它的指示)(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像,如同)(时光就像河里的水一样,昼夜不停地流逝。)(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家)(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如果能够顺利成功,天下就可以平定了)(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把)……怎么办)(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你如果依照她的想法去像、比得上吗,该怎么办?)3.贼①杀害;②狠毒;③敌人;④强盗;⑤刺客(1)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会荆轲为贼。(刺客)(燕王无能,容忍太子丹(燕国太子)秘密派出荆轲为刺客)(2)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强盗)(两个强盗抓住了我,我侥幸把他们都杀掉了。)(3)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其门,几落贼手死。(敌人)(坐在桂公塘土围里,(敌军)骑兵数千人从门前走过,几乎落在敌人手里死掉)(4)二人相憎欲相贼也。(杀害)(两个人互相仇恨,想要互相杀害)(5)董卓狼戾贼忍。(狠毒)(董卓狼戾(凶狠)贼忍(狠毒)(残忍))关键词+形象记忆法:(刺客非常狠毒地杀害敌人和强盗)4.若①如,似,像;②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③假如,如果;④若何:怎么办,怎么像;⑤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像那……”的意思;⑥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⑦及,比得上(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2)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你上前为他祝寿。)(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4)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连寡妇孤儿都不如。)(5)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像那……”的意思)(像那阴雨连绵的时候,接连几个月不放晴。)(6)若何:怎么办,怎么像。(7)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你如果像那个人、像的话,比得上吗,怎么办?)5.少①稍微;②通“小”,少子,小儿子;③少年,青年;年轻;④削减、减少;⑤瞧不起、轻视;⑥少数人;⑦表时间的短暂、不一会儿、不久;⑧未足,缺少;⑨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数量小,不多。这里为少数人)(独自一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未足,缺少)(自从战乱以来,睡眠的时间不足,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稍微)(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身子渐渐坐正)(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少年,青年;年轻)(5)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通“小”,少子,小儿子)(6)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减、减少)(想要天下治理安定,不如多分封诸侯,从而削弱(每个诸侯)的实力)(7)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瞧不起、轻视)(显王周围的臣子一向熟知苏秦,都瞧不起他。)(8)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少数人)(你崇尚仁义,不肯帮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要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人,不能叫做明白事理)(9)少间、少顷、少时、少焉、少刻:一会儿。(表时间的短暂、不一会儿、不久)关键词+形象记忆法:(少数人缺少耐性,稍微减少一会儿时间,就瞧不起青少年)6.涉①进入,到;②涉猎:泛览群书而不一定求其精;③经历,经过;④徒步渡水;引申为渡过(1)楚人有涉江者。(徒步渡水;引申为渡过)(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进入,到)(率领中原的士兵长途跋涉到长江和湖泊密集的南方)(3)今少卿抱不测罪,涉旬月,迫季东。(经历,经过)(如今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经过一月,临近十二月(冬末))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一个人经历长途跋涉、渡过长江黄河、到涉猎的地方)7.胜①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②胜利,战胜,取胜;③胜过,超过;④优美的,好的;⑤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2)刑人如恐不胜。(尽)(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胜利,战胜,取胜)(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4)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胜过,超过)(一个人的智力,不能胜过天下所想要得到的众人的智力。)(5)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好的)关键词+形象记忆法:(承受经济压力,尽可以造一个战胜或超过对方的优美的景致)8.是①表示肯定判断;②这个,这样,这些;③是故:因此;④正确,认为正确;⑤是以:因此(1)觉今是而昨非。(正确,认为正确)(2)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个,这样,这些)(3)自信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下住。(表示肯定判断)(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是故:因此)(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是以:因此)关键词+形象记忆法:(因此这个是正确的)9.适①到……去;②顺从,适合;③好,出嫁;④同“谪”,征发;⑤通“谪”,流放,贬谪;⑥刚才被看山人追赶;⑦恰好(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到……去)(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好,出嫁)(我们贫贱人家养育这个女儿(觉得很丢脸),刚出嫁不久便被赶回家里。)(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顺从,适合)(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恰好)(5)适为虞人逐(刚才)。(刚才被看山人追赶)(刚才被看山人追赶)(6)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同“谪”,征发)(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7)又以适去,竟不自得。(通“谪”,流放,贬谪)(又是因为被贬至此,内心非常不愉快)关键词+形象记忆法:(她刚才出嫁,恰好碰到征发士兵,老公不顺从,就流放到边远地方去)10.孰①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②谁,哪个;③成熟;④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⑤通“熟”,仔细(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只希望大王和各位大臣仔细计议此事)(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谁,哪个)(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4)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成熟)。(冷热适合节气,五谷就会按照时令成熟。)(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仔细看,哪一个更成熟,比得上这个苹果)。11.属①通“嘱”,嘱托;②隶属,属于;③等、辈;④类;⑤系、是;⑥掌管;⑦连接,写作(1)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连接,写作)(2)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3)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属于)(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掌管)(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是司命所掌管的事了,我也没有办法了。)(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类)(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6)若属皆且为所虏。(等、辈)(7)查明属实,事属可行。(系、是)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他是隶属于掌管人事的这一类人或辈,嘱托我写作一篇文章)12.数①屡次;②法则、规律;③技艺、方术;④;⑤列举;⑥算术;⑦几,几个;⑧命运;⑨数目,数量(1)众数虽多,甚未足畏。(数目,数量)(虽然人数多,也不值得畏惧。)(2)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几,几个)(每次摊派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命运)(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计算)(5)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列举吕师孟叔侄的叛国行为)(6)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算术)(7)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法则、规律)(上天有经久不变的规律,大地有经久不变的法则。)(8)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技艺、方术)(下棋作为技艺,是小技艺;不专心致志,就学不到手。)(9)范增数目项王。(屡次)关键词+形象记忆法:(屡次列举出几个计算或算数规律,预测命运,数量上是正确的,这是技艺)13.率①大致,一般,这个意义又说成“大率”;②全都,一概;③顺着、沿着;④规格、标准;⑤主将;⑥频率、比率;⑦带领,率领(1)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带领,率领)(2)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大致,一般,这个意义又说成“大率”)(大致说,用根的(草药),如果有隔年老根,必须选择没有茎叶时采摘)(3)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4)将率不能。(主将)(5)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顺着、沿着)(这是我敢于顺着自己的性子赴死,却不顾及你的原因。)(6)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规格、标准)(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7)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频率、比率)(建始以来,日食和地震发生的频率,是春秋时期的三倍)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他带领高规格主将出击、全都顺着大致的频率作战)14.私①偏爱;②私下,私密地;③私利、私事;④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⑤私交、秘密的活动(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私人的,自已的,与“公”相对)(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先,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3)私见张良。(私下,私密地)(4)丹不忍以已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私利、私事)(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私事(仇),却伤害长者的心)(5)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私交、秘密的活动)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一些人偏爱私人的私交、获取私下的私利)故事2:张良出生于韩国,祖父和父亲曾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在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中国后,韩国被秦所灭。此时的张良一心复仇,弟弟死了都不安葬,曾变卖所有家产,筹款雇了一个大力士,准备在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结果因搞错秦始皇座驾而失败。之后,张良就隐姓埋名逃到下邳。在下邳,张良遇到黄石公。一次,黄石公在下邳圯桥上遇到张良,他故意把鞋子掉下去,让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全部照着做了,还恭恭敬敬的把鞋子给他穿上。黄石公跟张良说:“五天后的清晨,你在这里和我会面。”五天后的早晨,张良去了约定的地方,发现黄石公已经在那里了,黄石公生气的对他说:“你与老人约定,怎么会迟到呢”又约定五天后的早晨再在这里见面,张良这次天还没亮就去了,结果黄石公又早在那里了,生气的对他说:“为什么又来晚了”于是又约张良五天后在此见面,这次张良头天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黄石公也来了,高兴的对他说:“孺子可教也!”于是赠送给他了《太公兵法》(兵书)、《黄石公略》两本奇书。张良刻苦学习和研究,掌握了兵法谋略,后来他与刘邦相识,帮刘邦平定了天下。15.素①真情、本心;②没有文采的;③白色的生绢;④白色的;⑤空,白白地;素餐:不劳而食,吃白食;⑥向来,一向(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白色的生绢)(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3)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空,白白地;素餐:不劳而食,吃白食)(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4)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5)披心腹,见情素。(真情、本心)(坦露心胸,现出真情)(6)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没有文采的)(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对着被释放回来的将士哭。)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他向来喜欢在白色的生绢上白白地写下没有真情、没有文采的文字)16.徒①只,仅仅;②徒然,白白地;③步行;④徒属:所属的人;⑤同伙,一类人;⑥门人、弟子;⑦指服劳役的犯人(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同伙,一类人)(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徒然,白白地)(3)徒以吾两人在也。(只,仅仅)(在我看来,强大的秦国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人在)(4)班白者多徒行。(步行)(头发花白的老者大多步行)(5)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徒属:所属的人)(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6)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门人、弟子)(孔子的弟子们,没有人谈论恒文公的事情的,所以后世也就没有记载了)(7)高祖亭长,为送徒郦山。(指服劳役的犯人)(高祖以亭长的身份,为县里送犯人到郦山)关键词+形象记忆法:(只步行的这一类人,包括所属的人或弟子,都是白白地服劳役的犯人)17.亡①出外、不在;②灭亡;③通“无”,没有;④失去,丢失;⑤逃亡,逃跑;⑥死亡,死(1)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逃亡,逃跑)(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丢失)(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3)今刘表新亡。(死亡,死)(4)战败而亡,诚不得已。(灭亡)(5)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通“无”,没有)(生产物资财富有时间的限制,而消费它时却没有节制。)(6)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出外、不在)(孔子趁他不在家时,去拜谢他)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他不在家,逃亡了,但没有灭亡,失去一部分土地)故事3:阳货想见孔子,让孔子为他所用。孔子偏偏不去见他。于是,阳货想了一个办法,给孔子送去蒸熟的小猪。根据当时礼尚往来的原则,孔子在收到礼物以后,应该登门拜谢。孔子不想见这个人,就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去拜谢他。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阳货。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阳货接着说:“有才能却怀着不用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爱吗?不可以。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聪明吗?不可以。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答应你去做官。”18.恶①丑,劣,不好的;②怎么,哪;③厌恶,嫉妒(1)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厌恶,嫉妒)(刘表厌恶(有嫉妒的意思)他的才能,不能任用他。)(2)廉君宣恶言。(丑,劣,不好的)(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怎么,哪)(以小的动物换下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关键词+形象记忆法:(怎么会不厌恶不好的东西呢?)19.微①不暴露,深奥;②小,微小;③稍微,略微;④轻微,轻;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⑥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⑦表否定,不、不是;⑧偷偷地,悄悄地(1)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偷偷地,悄悄地)(悄悄地观察公子的脸色,公子脸色稍微好转)(2)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不暴露,深奥)(文章明快简练,语言精确细微,志趣高雅纯洁,行为端正清廉)(3)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小,微小)(4)动刀甚微。(轻微,轻)(用刀的时候用力十分轻微)(5)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稍微,略微)(6)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如果不是)(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小数名,寸的百万分之一,常喻指细小的事情)(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失误累积而成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沉迷的事物困扰。)(8)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表否定,不、不是)(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你稍微偷偷地注意一下深奥、微小、轻微、细小的事情,如果没有发现,就不要再看了)20.悉①周全,详尽;②知道;③尽其所有;④详尽地叙述;⑤都,全(1)赵王悉召群臣议。(都,全)(2)古之治天下,至谶至悉也。(周全,详尽)(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3)丞相亮其悉朕意。(知道)(4)料大王之率,悉之不过三十万。(尽其所有)(5)书不能悉意,略陈固陋。(详尽地叙述)(这封信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只能)简略地说说一些固塞而鄙陋的想法)关键词+形象记忆法:(他把所知道的,尽其所有、详尽地叙述出来,非常的全部和周全)(四)翻译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翻译1: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翻译2: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翻译3: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翻译4: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五)高考演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6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6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知会稽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6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6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处死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微机试卷及答案
- 钢筋工作施工方案
- 美容院美容设备购销合同5篇
- 预防传染病护理查房
- 糖尿病个案管理实务介绍
- 2025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立体几何第六节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和空间位置关系学案理含解析新人教A版
- 糖尿病护理小讲课
- 合同协议-单包建设工程施工合同6篇
- 窨井提升施工方案
- 湖北公务员真题试卷2024
- 海外大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 2024年山西省文化旅游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个人办理退休手续流程
- ArchiCAD入门中文教程清晰版pdf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语法练习
- 《有色金属材料制备与应用》课件 4-铸造铝铜、铝镁和铝锌合金
-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通用
- 园区碳排放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视频监控系统巡检维护管理办法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概述
- 系统思维创新原则-结构性原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