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4届语文八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在原文横线上填上四字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________,互相挤着、撞着,________,________,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________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A.畅畅快快

推推搡搡

千军万马

前呼后拥B.千军万马

畅畅快快

前呼后拥

推推搡搡C.畅畅快快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千军万马D.千军万马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畅畅快快2.(2分)下列关于名著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特点是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B.《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马说》的作者是世称“韩昌黎”的宋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3.(2分)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表现出他对儿子的舐犊之情。B.《傅雷家书》中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一次激战中头部受了重伤,在养病期间,他认识了冬妮娅,后来冬妮娅成了他的妻子。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得知自己丧失了战斗能力的真实病情后,来到古老的郊区公园,经过动摇、绝望等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战胜了自我。4.(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羁绊(jī)缄默(jiān)人情事故(shì)叹为观止(wéi)B.翌日(yì)抉择(jué)漫不经心(màn)目炫神迷(xuàn)C.斡旋(wò)襁褓(qiǎng)名副其实(fù)戛然而止(jiá)D.雾霭(ǎi)帷幕(wéi)销声匿迹(jì)相辅相成(xiàng)5.(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蹿掇陨石草长莺飞叹为观止B.羁绊迁徙难以置信销声匿迹C.瑕疵缄默目空一切接撞而至D.悬殊驰聘妇孺皆知轩然大波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B.《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的作者分别是陶渊明、柳宗元、欧阳修,他们都属于“唐宋八大家”。C.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D.《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因为飞岛国国王和岛上的臣民只对数学和音乐感兴趣,而他对于这两门学科的了解比他们差远了,所以受到轻视。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加横线的字良多趣味(_____)属引凄异(_____)泠泠作响(______)经纶世务者(______)2.从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写水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乙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4.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5.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文语句回答。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3分)阅读《山行即事》,完成对话。山行即事〔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洒衣湿,蘋①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②。(注)①蘋,大的浮萍。②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首诗以“山行”为题,但是结尾才点“山”,全篇未见“行”字呢!但是从浮云飘浮,到(1)________、蘋风吹袖、(2)________、鸥性狎波,都是写“山行”过程中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啊!←→我明白了。请再分析一下诗句“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所蕴含的情感,好吗?好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7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2)《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7)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韩愈《马说》)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各题。又冷又干燥的南极,风景也是很特别(1)南极的自然条件太特殊:这里极度严寒,年平均气温-25℃;内陆地区甚至达到-60℃,比北极冷很多;这里又很干燥,空气湿度堪比撒哈拉沙漠;这里常常狂风肆虐,有地球上少见的12级以上大风,最怕的是“白化天气”——大风卷起地表的雪粒,遮天蔽日,能见度只有几米,人完全不能在户外活动,会被大风吹走,穿得再多也会飞速失温;这里还有长达半年的黑夜和太阳总是低垂的白天……在这片不适宜人类生活的大陆上工作,南极科考队员要经受非凡的艰险,却也能看到常人无缘得见的瑰丽风景。(2)南极大冰盖极其特殊,它虽然集中了全球70%的淡水,但是严苛的自然条件却拒绝了几乎所有生物,更吞噬过不少勇敢的人类生命。迄今为止,虽然南极已经有70多个科学考察站,但位于内陆冰盖之上的,也不过寥寥数个。冰盖雪原总体看似平坦,实际上地表却很崎岖,冰雪被风吹出各种奇特的造型。(3)大冰盖之上放眼四望,白茫茫的一片:有时360度都是平直地平线;有时又一个坡连着一个坡,高高低低,让人晕头转向。脚下的冰雪,有时坑坑洼洼却硬似铁石,雪地车一小时只能走三五公里;有时平整光滑却格外松软,人走过去,突然塌下一片,露出下面无底的蓝色冰洞……(4)南极大陆四面环海,科学家通常把南纬60度以上,环绕南极的海域称为“南大洋”或“南极海”,国际学界往往也把它视为第五大洋,与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并列。南大洋贯通南极一圈,影响大气环流,导致南极地区比北极更冷。每年冬天,南大洋有上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冰封,让南极洲的冰雪面积比夏天增加一倍之多。从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甲板望向前方,如同一片白茫茫的冰原,看不出半点海水的痕迹。虽然前方是海,但是科考船并不能乘风破浪。(5)即使在夏季,海里依然有大量的冰,足够高大的称“冰山”。人类记录过的最大冰山,宽40公里、长350公里,相当于半个海南岛。在南极海域,冰山和岛屿远看还真是不好分辨。冰山虽然硕大无比,却能快速移动。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让人怀疑是神仙帮忙搬运的。(6)除了大冰山,南极有时还会形成奇特的荷叶状浮冰。形成这种冰,一般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一片片白色的浮冰如浮萍般漂在海面上,因为相互摩擦,冰块失去菱角,又因低温继续凝结,最后形成椭圆、近似薄饼的形状,被称为“荷叶冰”。从雪龙号上拍摄的海面看,这是南极海面开始结冰的状态,很多小而薄的冰片浮在海水表层。除了南极之外,其他地方非常罕见。海冰没少给南极考察添麻烦,科考船难保会被浮冰困住。有时大块海冰融化过程中,因重心变化而“翻身”,激起的巨浪可以掀翻任何船只。(7)地球每次出现极光,都是南北两极同时发生的。不过看极光,大多数人都是在北极,见过南极极光的人很少。因为即使有幸踏足南极,大多数人也都是在夏季,极昼天始终亮着,有极光也看不见。而冬季天黑有利于看极光,却少有人驻留了。(8)我国南极科考站中,中山站和长城站都是有越冬队员驻守的全年站,纬度更高的中山站是观赏极光的好地方。欣赏绚丽的极光,是对南极越冬队员的特有奖励。(9)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由于这里温度低,风力强,对山岩的塑造很有特色,想要继续了解南极的山岳,记得去看11月的《博物》特别策划——极之风景。(原文有改动)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2.①请简要概括文中海冰的特征。②作者在说明海冰特征时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两例加以说明。3.文中第(6)段加点的词语“一般”为何不能删掉?11、(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后一次讲演(节选)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①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②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李先生的血不会白流的!李先生赔上了这条性命,我们要换来一个代价。“一二·一”四烈士倒下了,年青的战士们的血换来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现在李先生倒下了,他的血要换取政协会议的重开!(热烈的鼓掌)我们有这个信心!(鼓掌)“一二·一”是昆明的光荣,是云南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是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听众表示接受)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特务们!你们错了!你们看见今天到会的一千多青年,又握起手来了,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会让你们这样蛮横下去的!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的!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鼓掌)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长时间热烈的鼓掌)1.“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什么意思?“光明”指代的是什么?“打破这个黑暗”的意思又是什么?4.“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将此句改为陈述句,并说明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A.《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英国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C.《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D.《昆虫记》法布尔法国(2)阅读文字后答题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以上文段选自《__________》,这封信的内容由__________(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颗赤子之心,要真诚。13、(5分)综合性学习活动(材料一)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艺术魅力的认识,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书法艺术,从精神层面上讲是“书为心画”,从人格层面上讲是“字如其人”,从表现层面上讲是“心正则笔正”。隶书的参差俯仰,使其姿态飘逸,轻灵飞动,工整险峻。楷书方正端庄,使其虚旷、简静、遒劲有力。行书错落有致,使其若天马行空。草书奇姿雄迈,郁郁苍苍,无不体现线条的和谐美。(材料二)认识文房四宝。名称朝代笔墨纸砚南唐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宋朝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宣城宣纸歙砚(安徽)洮砚(甘肃)端砚(广东)(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观察(材料二),用总分结构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简要介绍文房四宝。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这一路,值得回味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要求:请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题分析】

近义词,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畅畅快快:指轻松愉快。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根据“其势”的语境,应选用“千军万马”。故排除AC。推推搡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根据“挤着、撞着”的语境,应选用“推推搡搡”。故排除B。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2、C【解题分析】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逍遥游》;B.戴圣是西汉礼学家;D.保尔·柯察金是共产主义战士;故选C。3、C【解题分析】

保尔在养病期间认识了达雅,后来达雅成了他的妻子。故C错误,故选C。4、C【解题分析】

A.人情事故--人情世故;B.目炫神迷--目眩神迷;D.相辅相成(xiāng);故选C。5、B【解题分析】

A.有误,蹿掇——撺掇;C.有误,接撞而至——接踵而至;D.有误,驰聘——驰骋。故选B。6、B【解题分析】

B.有误。陶渊明是东晋人,不属于“唐宋八大家”。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的确,确实连续不断形容水声的清澈筹划,治理2.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3.夏.春.冬.秋先总后分4.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5.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6.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蔑视,含蓄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爱慕之情.以及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属”:连续不断。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泠泠”拟声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点睛:推断实词意思有下列方法:1、联想推断法。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联想有关成语中词语的含义来推断。2、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短语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往往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词组短语也是如此。3、语法推断法。要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词义。4、音形推断法。汉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形声字、会意字。从形旁可推知字义。5、邻词推断法。运用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知识,借助邻近词语含义推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写景角度的分析理解。首先要读懂文言文的内容。甲文的视觉可提取“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乙文的听觉可提取“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从表达效果来看,四字短语组成了整齐的句式,这样读起来音韵和谐;在内容上属于对比立意,这样相映成趣,有助于表情达意。3.试题分析:考查两文的写作顺序。甲文2段写夏季的水,3段写春季的水,4段写冬季秋季的水。乙文,是按照先总后分的顺序写山水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为总,以下具体写山水为分。4.试题分析:考查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的相同之处。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如可分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等句。5.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所描绘的景物特点的把握。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可提取“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一句作为答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可提取“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为答案。6.试题分析:考查作者通过重要语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话的意思: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其一表达的是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之情;其二表达的是自己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小题7】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个性解读的能力。要根据两文介绍的三峡特点来写,也就是抓住三峡特有的山水草木来写。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一)译文:从三峡七百里中,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持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民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二)译文: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游动的鱼儿和细碎的沙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百鸟互相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是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可以(从枝叶的空隙中)见到阳光。8、(1)荷雨湿衣(2)鹊声喧日(3)这两句诗写出了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表达了作者对怡人山色的喜爱之情。【解题分析】

第(1)(2)空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联写天气,统摄全局:浮云在碧空里来来往往,忙忙碌碌地“议”天阴天晴,描绘了一幅“浮云飘浮”的画面;“荷雨湿衣、蘋风吹袖”是诗歌第二联所描写的经历;颈联中“鹊声喧日出”写雨过天晴,喜鹊高兴地叫起来,呈现的是“鹊声喧日”的景象;再有“鸥性狎波”,让作者行走在山间的所见所闻丰富而有趣。综合上述分析,可知第(1)空应填写“荷雨湿衣”,第(2)空应填写“鹊声喧日”。第(3)空考查赏析诗词名句。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空山色不言语”意思是山色不用说话,此处使用拟人手法,增加了诗人和山色的亲近之感。“唤醒三日酲”意思是山色不用说话,已经用各种美好的景物款待诗人,让诗人神清气爽,仿佛醉酒多日,此刻一身的困惫随之而去,这里使用了夸张手法。诗人借行于山间的见闻与感受,表达出对美好山色的喜爱之情。9、(1)蜡炬成灰泪始干(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羌管悠悠霜满地(4)英雄末路当磨折(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何当共剪西窗烛(7)骈死于槽枥之间【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蜡”“惟”“馨”“羌”“畔”“槽”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2.海冰特点: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怎样说明:作者采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海冰分为“冰山”和“浮冰”。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的硕大无比。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冰山能快速移动。运用作诠释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浮冰的特征。3.“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解题分析】1.此题考查概括说明的能力。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根据第9段过渡句“除了上面讲到的冰盖、海冰、极光之外,南极大陆也有山岳”可知:本文是从冰盖、海冰、极光、山岳几个方面来说明南极风景很特别的。2.此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从第5段可以看出海冰特征:①冰山:硕大无比,能快速移动。从第6段可以看出②浮冰:漂浮,没有菱角,椭圆,薄饼状。作者采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对海冰特征进行说明的。如第5段说明“冰山”,第6段说明“浮冰”,这是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宽40公里、长350公里”为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南极考察队员们有时会发现,昨天还阻住前路的冰山,一宿大风之后就漂走了”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3.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说明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本题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掉。“一般”是指通常情况,但不排除有例外,如果去掉,意思就变成所有情况都需要水面比较平静、同时气温又非常低,与文章意思不一致。【题目点拨】说明文语言的特点:[0-9]{1,}.(9分)[0-9]{1,}.(9分)[0-9]{1,}.(9分)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六、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七、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说明。11、1.说明一个爱国人士被杀害,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斗争。表达作者对敌反动派杀害爱国人士的蔑视。2.设问句;反问句。爱憎分明,充满激情,富于号召力和感染力。设问句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反问句用来揭露敌人卑劣无耻的行径,表达的语气更坚决,态度更鲜明,批判更有力量。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及斗争更加残酷;革命胜利;推翻反动统治4.此句改为陈述句后与其不如反问句坚决【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理解语句一定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把句子放到语段中,把语段放到原文,结合上下文内容,结合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及作用,做出具体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出语段的意思。本句采用了借代修辞,用“李公朴”代之爱国人士,“千百万个李公朴”是指千百万个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争取民主的人民,他们前仆后继,同国民党反动派作不懈斗争。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问句类型的把握。问句一般可分为,一般疑问句,设问句,反问句。其特点分别是:只问不答,先问后答,问中有答。据此理解,“①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属于设问句;“②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属于反问句。【题目点拨】设问的作用:设问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设问句强烈的表达了句子的主要内容,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反问的作用:是为了加强句子的语气,起到增强语气的效果。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比喻修辞的掌握,这里是暗喻。写出本体和喻体皆可得出正确答案。“光明”指代的是革命胜利?“打破这个黑暗”的意思是指推翻现有的统治?4.试题分析:从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区别分析。反问的作用:是为了加强句子的语气,起到增强语气的效果。本句中能表现出闻一多语气坚决。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A(2)傅雷家书莫扎特【解题分析】

(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英国”改为“《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美国”。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傅雷家书》,把握其内容,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文段选自《傅雷家书》,这封信的内容由莫扎特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语重心长,情真意切。13、(1)示例: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2)文房四宝指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书写工具,即笔、墨、纸、砚。在南唐时,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在宋朝时,则特指安徽宣城宣笔、安徽徽州徽墨、安徽宣城宣纸、安徽歙砚(或“甘肃洮砚”“广东端砚”)。【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