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9/08/wKhkGWXOwOeAIKS6AAKopDW25e4363.jpg)
![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9/08/wKhkGWXOwOeAIKS6AAKopDW25e43632.jpg)
![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9/08/wKhkGWXOwOeAIKS6AAKopDW25e43633.jpg)
![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9/08/wKhkGWXOwOeAIKS6AAKopDW25e43634.jpg)
![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09/08/wKhkGWXOwOeAIKS6AAKopDW25e43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语文八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句式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项是()A.原句:这出戏有张有他,迭宕生姿,一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情节,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改句:在这出有张有驰选宕生姿的戏中,些看似信手拈来的情节,也让人看得津津有味。B.原句: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改句:多少年过去了,山顶岩石的表层被风儿化作了泥土,瘠簿而细密。C.原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改句:一切职业都是神圣的,所以一切职业都是可敬的。D.原句: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改句:孩子一定要向父母诉苦。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蝼蚁/镂空上尉/蔚为壮观封妻荫子/阴差阳错B.蝉蜕/摆脱捶打/唾手可得扑朔迷离/前仆后继C.悄悄/悄然会计/心领神会纤尘不染/说媒拉纤D.牲畜/畜牧苏打/打抱不平拱手而降/降龙伏虎3、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②做一般的事情尚且如此,学习就更加如此了。③在教育上,好奇心体现为学习兴趣。④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⑤所谓兴趣,其主要成份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包括好奇心获得满足和快乐。⑥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A.③⑤⑥①④②B.⑥⑤③④①②C.③⑤④①⑥②D.⑥⑤④①②③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腐蚀(shí)褶皱(zhě)眼眶(kuàng)瞬息万变(xùn)。B.冗杂(rōng)狩猎(shòu)蛮横(héng)出类拔萃(cuì)C.争讼(sòng)掸去(shàn)彷徨(páng)接踵而至(zhǒng)D.棱角(léng)苍劲(jìng)萦绕(yíng)目眩神迷(xuàn)5、(题文)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村民集中居住区内有医院、幼儿园、便民服务站等,现在的乡村已今非昔比。B.学校合唱团的同学们正严阵以待,迎接歌唱比赛的到来。C.托尔斯泰的墓地没有墓碑,不留姓名。然而恰恰是不留名的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D.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芦荟(huì)云翳(yì)缄(xián)默颔(hán)首低眉B.朔方(shuò)稽(qǐ)首裸(ɡuǒ)露觥(ɡuāng)筹交错C.媲(bǐ)美招徕(lán)荸荠(bíqí)众目睽睽(kuí)D.执拗(niù)瀚(hàn)海干涸(hé)鸢(yuān)飞戾天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哥哥总算拿到了驾照,这下可以名副其实地开车去兜风了。B.设计师把传统和时尚结合起来,创造了相辅相成的效果。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由于他日复一日刻苦练字,他的书法艺术逐渐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地步。9、名句默写。(1)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2)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6)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对干早的告别、彩虹是对风画的告别,①。“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与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烽先生②(大义漂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在这期节目当中,我记忆深刘的是作家曹文轩,他向我们娓娓而谈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一一生离死别。告别是结東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选自《朗读者》,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1)结合语境,在①处横线上仿写恰当的句子。雨季是对干早的告别,彩红是对风雨的告别,___________________。(2)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②处横线上。这是杨烽先生____________(大义凛然/平静超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年古城梅州——走进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①香格里拉,一个充满传奇和异域色彩的名字,一个永恒、和平、宁静的象征,一个美得令人惊艳的旷古秘境,一个远离尘嚣宁静安逸的人间净土,一个世人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②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这里,天地澄明,山幽水碧,风光圣洁,犹若方外之境;这里,汉风唐的穿越千年的悠悠岁月悠扬萦绕,幻化为闪烁着先民遗风的处处风物,未经世俗污染,淳朴如初。③梅州的山,葱茏清幽,自成风韵。“粤东群山之祖”阴那山,集雄奇与秀丽于一体,引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折腰。登临山巅,山风阵阵徐徐吹来,云雾自眼前飘过,聚了又散,仿佛置身云端仙境。④梅州的山,或大或小,或险或秀,无不用青翠欲滴的绿意阐释对人间的厚爱,令人心旷神怡,忘乎天上人间。都都青山,不仅诉不尽梅州无限风光,而且孕育了清冽的山泉和清新的空气。⑤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间的万千清泉,配合着山势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扬顿挫的曲调,细细品味,竟像天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⑥巍巍群山,孕育了梅州人的母亲河——梅江。梅江悠悠,一水护城,清明如镜,光可鉴人。远眺江水,波光粼粼,摇曳生姿,楚楚动人。梅江两岸,翠耸的青山,婆娑的垂杨柳,森森的风尾竹与斑驳的古墙,与天光云影相互缠绵着,在水中交互出一幅恬静淡雅的山水画卷,常常令人流连忘返。偶尔有渔夫撑着竹筏自江面悠然而过,此情此景,丝毫不逊色于桂林。⑦梅州的山还孕育了水平如镜的绿津,如素有“岭南日月潭”之称的蕉岭长津、五华益塘等,湖水碧绿,依山赋形,似极仙女遗落人间的镜子。这些湖水或驰聘或游弋,山青水碧,水天一色,烟波浩渺,令人陶醉。若遇月夜,波光激港,美不胜收,宛若梦幻。一年四季,江面烟雾迷茫,尤以冬日为甚,蒸腾的水汽与两岸的山岚遥相呼应,将周遭点染得仿若人间仙境。⑧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水灵气必定孕育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的,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用一首凝练的七绝诗意地描绘了一幅客家先民南迁的历史画卷。历史上,客家先民历经了五次大迁徙,每一次辗转,都是一次寻觅梦里桃源之旅。穿过千年的风雨,客家人崇尚诗礼的传统使原生态的中原文化在梅州这片土地上得以保留。⑨梅州人一言语、一举手、一投足,细细品味,都散发着古之遗风雅韵,被誉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客家方言至今仍保存着中原古汉语“唐音”,这种未被同化污染的方言,是客家人流徙中的精神故乡,它神奇地托起了整个民系千年不灭的命运。一路南下的梅州客家人还保留着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的客家风情,这种舞龙舞狮,舞动的不正是中原龙图腾的飞扬么,传递的又何尝不是原生态的中原文化?⑩梅州,一座处处散发着中原汉唐雄风的千年古邑。在这里,您不仅可以饱览原生态的美景,品味原汁原味的中原文化,而且可以流连于山间田野之中,逛山冈,吹山风,听山歌,慢慢的您会放慢您的脚步,放松您的心情,放飞您的梦想。在饱览青山绿水间淡忘红尘,在仰望文化高山时涤荡心灵,走进它,您就走进了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梅州。1.请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梅州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2.请你赏析第⑤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散布在梅州青山之间的万千清泉,配合着山势的起伏,敲打出一曲曲抑扬顿挫的曲调,细细品味,竟像天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3.第⑧段引用了黄遵宪的诗句,目的是什么?4.试分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1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林清玄①有时会在晚上去逛花市。②夜里九点以后,花贩会将店里的花整理遍,把一些盛开着的,不会再有顾客挑选的花放在方形的大竹篮里推到屋外,准备丢弃了。③多年以前,我没有多余的钱买花,就在晚上去挑选竹篮中的残花,那虽然是已被丢弃的,看起来却都还很美,尤其是它们正好开在高峰,显得格外辉煌。在竹篮里随意翻翻就会找到一大把,带回家插在花瓶里,自己看了也非常欢喜。④从竹篮里拾来的花,至少可以插一两天,甚至有开到四五天的。每当我把花一一插进瓶里,会兴起这样的遐想:花的生命原本短暂,它若有知,知道临谢前几天还被宝爱着,应该感叹不枉一生,能毫无遗憾地凋谢了。⑤花的盛放是那么美丽,但凋落时也有一种难言之美。在清冷的寒夜,我坐在案前,看到花瓣纷纷落下,无声地辞枝,以一种优雅的姿势飘散,安静地俯在桌边。那颤抖离枝的花瓣时而给我是一瓣耳朵的错觉,仿佛在倾听着远处土地的呼唤,闻着它熟悉的田园声息。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⑥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⑦许久没有晚上去花市了,最近去过一次,竟捡回几十朵花,那捡来的花与买回的花感觉不同,由于不花钱反而觉得每一朵都是无价的。尤其是将谢未谢,更显得楚楚可怜,比起含苞时的精神抖擞也自有一番风姿。⑧说花是无价的,可能只有卖花的人反对。花虽是有形之物,却往往是无形的象征,莲之清净、梅之坚贞、兰之高贵、菊之傲骨、牡丹之富贵百合之闲逸,乃至玫瑰里的爱情、康乃馨里的母爱都是高洁而不能以金钱衡量的。⑨花所以无价,是花有无求的品格。如果我们送人一颗钻石,里面的情感就不易纯粹,因为没有人会白送人钻石的;如果是送一朵玫瑰,它就很难掺进一丝杂质,由于它的纯粹,钻石在它面前就显得又俗又胖了。⑩花的威力真是不小,但花的因缘更令人怀想。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世上有三种行业是前世修来的,就是卖花、卖香、卖伞。因为卖花是纯善的行业,买花的人不是供养佛菩萨,就是与人结善缘,即使自己放置案前也能调养身心。卖香、卖伞也都是纯善的行业,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缘,哪里有福分经营这么好的行业呢?⑪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我常觉得爱花者不是后天的培养,而是天生的直觉。⑫这种直觉来自良善的品格与温柔的性情,也来自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一个把物质追求看得很重的人,肯定是与花无缘的⑬爱花的人如果能自花中提炼智慧之香,用智慧之花来使心灵庄严,就能使我们有最深刻的觉醒,激发我们追求真实和永恒的智慧。当我们面对人间的一朵好花,心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就会使我们有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⑭让我们看待自己如一朵花吧!香给这世界看!(文章有删改)1.选文采用了_______的表现手法,以花为线索,按拾花、_______爱花、_______的顺序构思全文,层层深入,结构严谨。2.结合语境,说说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及其作用。每一朵花都是安静地来到这个世界,又沉默离开。若是我们倾听,在安静中仿佛有深思,而在沉默里也有美丽的雄辩。3.请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那还留在枝上的花则是眼睛一样,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真是令人惆怅。4.简要分析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5.通读全文,谈谈文题“把自己变成一朵花,香给这个世界看”的含义。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①治经②为博士③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④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注)①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②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③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④士:有抱负的人。(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蒙乃始就学乃:_____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假:______(3)孰若孤孰:______(4)不敢稍逾约逾约: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衾拥覆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向吕蒙指出__________,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__________和成年后求师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14、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乙)惠施多方①,其书五车,其道舛驳②,其言也不中③。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④人之心,易⑤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囿⑥也。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⑦此其柢⑧也。然惠施之口谈,自以为最贤。南方有倚人⑨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以反人为实⑩,而欲以胜人为名,是以与众不适⑪也。——《庄子·天下》(注)①多方:知识渊博。②舛(chuǎn)驳:错乱驳杂。③中:得当、恰当。④饰:这里有蒙蔽之意。⑤易:改变,更换。⑥囿:局限。⑦为怪:制造奇谈怪论。⑧柢:根本。⑨倚人:怪僻而不合于世俗的人,⑩以反人为实:把违反人之常情的事说成真实的。⑪不适:不合。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鱼之乐也是谓大同B.安知鱼之乐如鸣珮环,心乐之C.请循其本本末倒置D.说而不休,多而无已大势已去2.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请用“/”标出文段(乙)中画线句的停顿(不少于两处)。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4.文段(甲)中,庄子最后是如何辩驳惠子的?请简要分析。5.文段(乙)中,庄子批评惠子“其言也不中”,那么惠子言辞不当的原因可能有哪些?请简要概括。四、作文(40分)1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文题一:一缕阳光文题二:请以“原来,我也有__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我们总是在羡慕别人,而对自己所拥有的却常常视而不见:坚强、快乐、自信、勇敢、爱心,澄澈的蓝天、温暖的眼神……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恍然发现,原来,我拥有的也很多!要求:(1)如果你选文题二,请补充完整题目;(2)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3)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5)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D【解题分析】
D.错误,原句是反问句。在作者提出疑问的同时已有答案和肯定。这句意思就是说孩子应该向父母诉苦。故选D。2、C【解题分析】
A.lóu/lòuwèi/wèiyìn/yīn;B.tuì/tuōchuí/tuòpū/pū;C.qiāo/qiǎokuài/huìxiān/qiàn;D.chù/xùdá
/dǎxiáng/xiáng;故选C。3、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2、是否呼应。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3、是否协调。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此题注意③总起,提出观点;⑤阐述“兴趣”;⑥①④兴趣的作用;②结论。因此选A。4、D【解题分析】
A.瞬息万变(xùn)-(shùn);B.冗杂(rōng)-(rǒng);蛮横(héng)-(hèng);C.掸去(shàn)-(dǎn);D.正确;故选D。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语境运用错误。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词语使用的语境。6、B【解题分析】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是宋代的,不是唐代。故选B。7、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A缄(jiān)默;颔(hàn)首低眉。B裸(luǒ)露;觥(gōng)筹交错。C媲(pì)美;招徕(lái)。8、C【解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成语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成语的意思。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A.“名副其实”是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的意思,用在此句不恰当;B.“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用在此句不合语境;C.“叹为观止”意为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用在此句恰当;D.“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不能形容“书法艺术”,用在此句不恰当。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9、(1)萧萧班马鸣(2)寂寞沙洲冷(3)潭影空人心(4)俄顷风定云墨色(5)晓驾炭车碾冰辙(6)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解题分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萧、班、寂寞、碾、邪”等字词的书写。10、(1)例:嫩芽是对冰雪的告白(2)平静超然【解题分析】
(1)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本题依照“什么是对什么的告别”仿写即可。(2)“大义凛然”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平静超然:指超凡脱俗。根据前文的语境“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層”,选用“平静超然”合适。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本文的中心句是“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文章主要从梅州的山水和梅州的千年历史文化这两个方面体现“梅州是客家世界的香格里拉”的。2.该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清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梅州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3.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客家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同时增加了文学色彩。4.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呼应开头,照应题目,表达了对梅州美景和文化的赞美之情。【解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找出中心句和段落大意,再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即可。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进行说明。第②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句“在客家人心里,梅州就像旷古秘境——香格里拉,是他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③④段着重写了梅州的山,或大或小,或险或秀,无不用青翠欲滴的绿意阐释对人间的厚爱,令人心旷神怡。⑤⑥⑦段着重描写梅州的水,空灵悠扬,水平如镜美不胜收的绿潭。⑧⑨段描写梅州的历史文化,有崇尚诗礼的传统,梅州人的言行是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第⑩段对梅州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进行总结。所以文章主要从梅州的山水和梅州的千年历史文化这两个方面介绍的。2.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到赏析的点,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人物描写方法等角度来理解。此句“竟像天籁般的客家山歌一样流淌,令人沉醉”可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清泉流淌的声音比作天籁般的客家山歌,突出清泉流淌的动感和声音,生动形象地描写梅州的水空灵如诗,悠扬如歌,表达作者对梅州山水的喜爱之情。3.考查引用的作用。第⑧段描写的是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引用黄遵宪诗句可以更好地说明梅州不凡的千年历史和文化,也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文学色彩。4.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等。此段结构上,是对梅州的自然和人文风貌进行总结,首尾呼应,结构严瑾;内容上,最后一段运用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对梅州美景和文化的赞美之情。表现了文章的主旨。12、1.托物言志(或象征、以物喻人)悟花学花2.“雄辩”本义指有说服力、强有力的辩论,这里有“有力证明或辩护”之意。作者用拟人的手法,表现了花朵平静的心态和洁净的心灵,虽然凋落,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从而展现出一种难言的美丽。3.示例: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深情的最后一瞥”无不展示了花对土地的呼唤及对人间深情的依恋,落花有情,即使凋落,也依然美丽。作者爱花,爱花的美丽,同时也怕美丽的失去,“惆怅”一词正是作者复杂心境的体现。4.示例: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巧妙地由上段的卖花因缘过渡到下段的爱花因缘,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5.示例:文章托物言志,借花寄寓了高远的人生志向:作者珍爱人间的每一朵好花,花里有美、有香、有平静、有种种动人的质地和永恒的智慧,所以作者愿把自己变成一朵花。同时,作者更愿像花那样,即使不被欣赏,依然沉静庄严地开放,倾听土地的呼唤,深情地注视人间的美好,用更洁净的心灵来面对人生,把花的“芬芳”“香给这个世界看”。点拨:联系主旨回答。作者借花抒写感悟,希望自己具有花的品质和智慧。【解题分析】1.考查写作手法以及写作思路的梳理。1)常见写作手法有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文章借花寄寓了高远的人生志向,所以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2)按写作内容归纳,先写夜市“拾花”,再写自己在赏花中获得的感悟,归纳为“悟花”,接着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归纳为“爱花”,文末抒发了自己愿意成为一朵花的心思,归纳为“学花”。2.考查重点词语的赏析。1)解答此类题要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语含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进行分析。“雄辩”本义指有说服力、强有力的辩论,这里有“有力证明或辩护”之意。2)“雄辩”一词赋予花人的性格,“安静和沉默”体现了花儿的一生的平静,有一种此地无声胜有声的境界,表现出“我”由落花获得的深刻感悟。3.考查句子赏析。赏析句子的一般格式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主题。这句以花喻人,“努力张开,深情地看着人间,那深情的最后一瞥”运用比喻和拟人,表现出落花对土地的眷恋,表现了落花的情感丰富,结合前后文,体现了作者既爱花,也怕美丽的失去的复杂心理。4.考查段落作用。解答此题要考虑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卖花是承接上文,爱花引起下文。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内容上,说明了卖花既是因缘,爱花也是因缘,爱花是天生的直觉。5.考查题目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是要理解课文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是具体事物,有多层含义。除了表意之外,还要分析深刻内涵与主旨的关系。从本文内容和主旨来看,作者以“花”为线索,托物言志,表达了对高远人生志向的赞美。作者爱花、悟花最后表达意愿变成一朵花,可理解为绽放美丽高洁的精神,面对人生。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于是,就(2)借(3)谁,哪个(4)超过约定的期限2.C3.(1)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2)因此,人们都(多)(愿意)把书借给我。4.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解题分析】(甲)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年代:北宋(乙)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年代:明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乙)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逾约”意思是“超过约定的期限”。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这一考点的掌握情况。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项“而”分别表示“顺承”和“转折”;B项“益”意思是“好处”和“更加”;C项“以”意思都是“用”;D项“辞”意思分别是“推脱”和“言辞”。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更:重新;以是:因此;假:借。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回答这类题,首先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到与题干问题相关的信息,然后按照题干要求拟出切题的答案。提取信息时,抓住关键语句是很重要的,另外还要注意对关键信息做整体的分析。甲文由“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可知:孙权指出吕蒙身兼军中要职,不可不学,即学习的必要性;乙文则叙述了宋濂自己幼年和青年时期学习的经历。比较分析填空作答即可。14、1.A2.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3.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4.庄子抓住“安”的多义做文章(偷换概念/转换话题),惠子的本意是问庄子“怎么能”知道鱼之乐,庄子却故意将其理解为“在哪里”知道鱼之乐,从而巧妙地化解了惠子的发难。5.①学问错综驳杂,自己都不一定能说清楚;②喜欢制造奇谈怪论;③不顾事实(把违反人之常情的事说成是真实的),热衷于在口舌上胜过别人(热衷于博取辩胜别人的名声)。【解题分析】1.A都是“这是”。B助词,的/代词,指代看到的听到的景物。C本源/树根。D止/丧失。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子:你。固:本来。全:完全,肯定(是这样)。3.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句意:惠旆每天靠他的智慧与人辩论,专门和天下的辩士一起制造怪异之说,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惠施日以其知与之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此其柢也。4.本文讲述两位辩论高手,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从逻辑上说,惠子本来不肯定庄子是否知鱼之乐,且有不知鱼的快乐的意思,而庄子却说惠子已经说过,知道他是知道的,可以说是扭曲了惠子的愿意。“我是在濠水上知道的”,把惠子“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变成了“你在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的问题,在逻辑上可以说是偷换概念的诡辩,是答非所问。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①惠施毫不推辞地接受提问,不加思索地应对,广泛解说天地万物,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还嫌说得太少,又增加了一些怪异的说法。回答别人的问题时不假思索,东拉西扯。②惠施认为这些是大道理,炫耀于天下而引导辩士,天下的辩士也乐于和他辩论。自高自大,自以为最有口才。【题目点拨】译文甲文,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上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鱼的快乐);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上的桥上知道的。”乙文,惠施的学问广博,他的书多达五车,道术杂乱无章,言辞多有不当。桓团、公孙龙这些好辩之徒,迷惑人心,改变人意,能够用口舌战胜人,却不能服人之心,这是辩者的局限。惠施每天靠他的智慧与人辩论,专门和天下的辩士一起制造怪异之说,这就是他们的根本。然而惠施口若悬河,自认为最能干,说天地果真就伟大吗!惠施有雄心而没有道术。南方有个名叫黄缭的怪异之人,问天地为什么不坠不陷,风雨雷霆是怎么回事。惠施毫不推辞地接受提问,不加思索地应对,又增加了一些怪异的说法。广泛解说天地万物,滔滔不绝,没完没了,还嫌说得太少。把违反人之常情的事说成是真实的,想通过辩赢别人而获取名声,所以与众不合。四、作文(40分)15、一缕阳光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唤醒了大地,滋养着万物的生长。有时候,阳光不仅意味着万物生长的养料,还象征着给予人温暖。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甚至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服务承揽合同三篇
- 管道行业安全管理工作心得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丙二醛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头发护理用神经酰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DHA微囊粉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三维足底扫描系统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电动跨式堆垛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多相真空萃取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豆荚酒店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3-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2024年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册单元测评与答案
- 【渞法】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2025-2030年中国融雪剂行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对口升学语文模拟试卷(6)-江西省(解析版)
- 2025保安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
- 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电力系统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综述与展望
- 2024年注册建筑师-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