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_第1页
2023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_第2页
2023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_第3页
2023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_第4页
2023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答案与解析-2023年山东省

高考生物试卷

2023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

素调节.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B.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C.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D.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

【考点】植物激素的作用.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

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乙

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抑制细胞分裂.

【解答】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

进细胞分裂和组织的分化,延缓衰老;常用于蔬

菜和水果的保鲜,故A正确;

R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

促进发芽、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等,也

能抑制生长、抑制发芽,也能疏花疏果,故B

错误;

2

C、乙烯能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酶的活性,加

强果实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果实中有机物的转

化,从而促进果实成熟.乙烯也能刺激叶子脱

落、抑制茎的伸长,故c错误;

D、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

发,促进花、果实和叶的脱落,故D错误.

应选:A.

[点评】此题考查植物激素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

的生理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属于中档题.

2.(2023•山东)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

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吸收速率的变化如下

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

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

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

孔无法关闭

3

【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此题要求学生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以及有机物的积累是净光合量光合作用速率受

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解答】解:A、分析图示可知,这一天的6:

00(甲曲线的a点)和18:00时左右,甲乙两

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的速率和呼吸作用释放

CO2的速率相等;在6:00之前,甲乙两植物

的光合作用已经开始,但光合作用比细胞呼吸

弱;A错误.

B、在18时后,甲乙两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开始

小于细胞呼吸,有机物的积累最多的时刻应为

18:00时,e点时有机物的积累量已经减少;错

误.

C、图示曲线的b〜c段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

局部关闭导致叶内CO?浓度降低,d〜e段下降

的原因是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响产生[H]和ATP

的速率减慢,这两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错误.

D、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

“,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之故;甲

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

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正确.

4

应选:D.

【点评】此题借助曲线图,考查光合速率的影响

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理解能

力,属于难题.

3.(2023•山东)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

正常生长和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

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

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

【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衰老细胞的主要特

征;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分析】此题是对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细胞衰

老的特征及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关系的考查,回

忆细胞凋亡、细胞坏死的概念和区别,细胞衰老

的特征和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然后分析

选项进行解答.

【解答】解:A、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

是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

5

B、效应T细胞通过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

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是细

胞凋亡,B正确;

C、由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叫细胞坏

死,不是细胞凋亡,C错误;

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的解旋过

程从而影响DNA的复制与转录,D正确.

应选:C.

【点评】此题的知识点是细胞衰老的特征,细胞

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

区别,DNA分子的复制与转录过程,对于细胞

衰老、凋亡、坏死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4.(2023•山东)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

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表

达正确的选项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口比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

成新的细胞壁

6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

裂各时期的依据

【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为:解

离、漂洗、染色、制片和观察.解离的(解离液

是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分散

开来,经过该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染色时,需

要用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对染色体

进行染色.

【解答】解: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解

离,使组织细胞别离开,A错误;

B、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

染成深色,B错误;

C、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观察

不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细胞壁的动态变

化过程,C错误;

D、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存

在一定差异,因此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

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D正确.

应选:D.

【点评】此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对于

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原

7

理、实验步骤、实验选材是否合理、实验采用的

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

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5.(2023•山东)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

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喋吟占

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

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以下表

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3X105个鸟喋吟脱氧核昔酸

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

C.含32P与只含31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

49

D.假设该DNA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

生改变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的复

制.

【分析】病毒是比拟特殊的一种生物,它只能寄

生在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进行遗传物

质的复制和蛋白质外壳的合成.并且此题关键利

用了DNA分子的半保存复制的特点,亲代的两

8

条母链始终会存在于子代DNA分子中,新形成

的子链就会带有宿主细胞的放射性标记.

【解答】解:A、噬菌体的DNA含有10000个

碱基,A=T=2000,G=C=3000.在噬菌体增殖的

过程中,DNA进行半保存复制,100个子代噬菌

体含有100个DNA,相当于新合成了99个

DNA,需要的鸟喋吟(G)脱氧核昔酸是

99X3000=297000,故A错误;

B、噬菌体增殖的模板是由噬菌体自身提供的,

细菌提供了原料、酶、场所等,故B错误;

C、在100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P的噬菌体

共有2个,只含有31P的噬菌体共有98个,其比

例为1:49,故C正确;

D、由于DNA上有非基因序列,基因中有非编

码序列,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等原因,DNA发生

突变并不意味着性状发生改变,故D错误.

应选C.

【点评】此题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DNA

的半保存复制方式及基因的突变等,主要考查学

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9

6.(2023•山东)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

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1-1基因型为

AaBB,且H-2与n-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患族男性

患病女性

A.I-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II-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m-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III-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

患病的概率程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遗传病的遗

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

因的自由组合定律.I-1基因型为AaBB而个

体不会患病,由此可推知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

表现正常.再根据I-1基因型可知患病的个体

II-2的基因型必为aaB_・由于第III代不会患

病,第ID代个体的基因型一定为AaB_,故D-3

的基因型必为AAbb,同时确定2的基因型

10

必为aaBB,那么I-3的基因型为A_Bb.UI-

1与皿-2的基因型都是AaBb.

【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双显性的个体正

常,II-2和II-3患病,但子代不患病,说明

II-3的基因型必为AAbb,I-3的基因型为

A_Bb,A错误;

B、根据I-1基因型为AaBB且表现正常,II

-2却患病,可知,必须有A、B两种显性基因

个体才不会患病,因为H-2一定有B基因,如

果也有A基因的话表现型就与其父亲相同,而

实际上不相同,所以H-2一定无A基因,因此

II-2的基因型暂时可以表示为aaBj根据D-

2和n-3两者都患病而后代不会患病来分析,

那么II-2的基因型只能是aaBRII-3的基因

型只能是AAbb,故B正确;

C、III-1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故C错误;

D.III-2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女性婚配

正常的概率为4而患病的概率为LD错误.

1616

应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系谱图的

判断,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11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

力.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总分值57分)

7.(9分)(2023•山东)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

谢的局部过程如下图.

(1)图中X物质为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

该物质和水彻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该

过程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

合成肝糖原(或肝糖元),多余的葡萄糖还

可转化成脂肪以储存能量.

(3)胰腺中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

素,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调节糖代谢过

程,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或

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功能.

(4)用-C标记的葡萄糖研究肝细胞内糖代谢的

过程中,发现血浆中的白蛋白亦出现放射性.在

白蛋白合成和分泌过程中,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

胞器是

受体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细胞

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析】此题综合考查糖类代谢、血糖平衡的调

节及分泌蛋白合成等知识点.

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

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

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响生成二氧

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

[H]反响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2、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

素增加,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

少;反响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

平.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

素减少,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

加,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升到正常水平.

3、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

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

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可以“出

13

芽〃,也就是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

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

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局

部,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加工,然

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

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解答】解:(1)葡萄糖氧化分解第一个阶段在

细胞质中进行.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穿过线

粒体膜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

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图中X为葡萄糖氧

化中间产物丙酮酸.

(2)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

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并合成肝糖原;还可促进多余

的葡萄糖转化成储存能量的脂肪等非糖物质.

(3)胰高血糖素由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

激素与受体结合,调节细胞内的代谢过程,表达

了细胞膜的信息识别及传递功能.

(4)根据题图可知,葡萄糖可转化为丙氨酸,

用也标记葡萄糖,在肝细胞内代谢转化为丙氨

酸有放射性,合成蛋白质也会出现放射性.白蛋

白为胞外蛋白(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

经过内质网的加工、高尔基体的包装,以胞吐的

14

形式分泌到细胞外因此依次出现放射性的细胞

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故答案为:

(1)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2)肝糖原(或肝糖元)脂肪

(3)胰岛A细胞细胞间信息交

流(或细胞间信息传递)

(4)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点评】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

力.细胞膜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第一种是内分泌

细胞释放激素经血液循环作用到达靶细胞或靶

器官,在靶细胞或靶器官上有识别激素的相关受

体,绝大多是为糖蛋白;第二种方式,通过直接

接触,比方前一个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

下一个神经细胞也是靠受体本质也是糖蛋白.

8.(10分)(2023•山东)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

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图.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

上以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形式

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

触前膜内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

15

神经元b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使

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

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

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假设N点受刺激产

生兴奋,那么在神经元b上无(填“有〃或

“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

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

(3)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

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渗透性增加,血浆中

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

聚.假设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

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

16

【考点】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根底和调节过程;

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人体免疫

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图为反射弧的结构图,反射的结构根底

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五局部,首先要根据a处判断

M是传入神经,再确定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

间是化学信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

向的,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

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答】解:(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

的形式传导,称为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兴奋

在突触上传递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与突

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下一神经元兴

奋.

(2)神经纤维某点兴奋时,此处表现为大量Na+

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由图可判断M

(M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外)为传入神经纤

维,N为传出神经纤维,b、c处分别为突触,

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作用与突触后膜

17

知,兴奋在突触上只能单向传递,由a-b-c,

而不能反向;

(3)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强,血浆中的蛋

白质和液体极易渗到组织细胞间隙,导致组织液

的渗透压升高,水分由血浆渗入组织液,造成组

织液增多,引起皮肤红肿;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

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为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

性免疫.

故答案为:

(1)局部电流(或电信号,神经冲动)突触

小泡(特异性)受体

(2)内正外负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只能单向传递

(3)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非特异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运用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回忆相关的知识点,解释

图形,获得结论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判断出反

射弧的各个局部.

9.(8分)(2023•山东)图中,曲线I、II、III

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

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8

(1)图中曲线I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

坏程度较轻.当曲线in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

已不宜采取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

的措施.图中阴影局部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基因

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假设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

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

种的能量会增加.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

关系是(种间)竞争.

(3)假设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

显减少时,局部个体会另觅食地,这表达了生态

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

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16世纪以来,世界人

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

方程式中人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

源的协调开展.

19

【考点】种群的数量变动;基因频率的变化;种

间关系.

【分析】据图分析,I曲线的K值较高,因此I

环境破坏较轻;n的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

纳量,说明环境有一定程度的破坏;in中生物逐

渐灭绝,说明栖息地的环境被完全破坏.在环境

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到达K值之后,

未来数量的变化趋势与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或

变化有关,破坏程度越小,种群数量保有量越

大,当种群数量趋于0或环境容纳量很小时,说

明该地域已不适合该生物生存,需进行迁地保

护.

【解答】解:(1)据图分析,当种群数量超过环

境容纳量后,出现曲线I、II、UI所表示的3种

情况,曲线I在原始的环境容纳量附近波动,说

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环境的破坏程度较轻;II的

环境容纳量低于原始环境容纳最说明环境有一

定程度的破坏;ni中生物逐渐灭绝,说明栖息地

的环境被完全破坏,该生物已经无法生存,无法

实施就地保护措施,只能进行迁地保护.图中阴

影局部表示被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即自然选

择发挥了作用,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生物种群

20

的基因频率来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进化的实质

就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物种的种群

数量下降,捕食量减少,那么流向该物种的能量

就会减少,而与该物种处在同一营养级上的其他

物种获得的食物增加,所以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

种的能量增加该物种与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其

他物种间是竞争关系.

(3)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和信息传递,根据题意,食草动物从青草的减

少获得食物缺乏的信息,进而转移另觅取食地,

这表达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

(4)"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是:Nt=NOXt,

NO是人口的起始数量,Nt是t年后人口数量,

人表示人口数量是一年前人口数量的倍数,所

以只要控制增长的倍数,人口增长速度就会减

慢,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就会缓解.

故答案为:

(1)I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

频率

(2)增加(种间)竞争

⑶信息传递

21

⑷入

【点评】此题以种群的数量变化为背景,综合考

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

能以及生物的进化等根底知识考查识图能力和

获取信息的能力.

10.(14分)(2023•山东)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

蝇的性别、育性等如下图.

XXY(«f性,可育)XO(母性,不育)XXX(死亡)OY(死亡)

(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

染色体组数为2,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

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一8条.

(2)白眼雌果蝇(XXV)最多能产生X、XX、

XV和Y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

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

型为XRXXRX「Y.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1aaXX。与灰身红眼

雄果蝇(AAXRY)杂交,E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

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

22

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31,从F?灰身红眼雌

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取一只杂

交,子代中出现黑身白眼果蝇的概率为A.

18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V)

为亲本杂交,在E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

(记作“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

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

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别离.请

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

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

分析子代的表现型.

结果预测:

I.假设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那么是

环境改变;

II.假设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那么是基

因突变;

m.假设无子代产生,那么是减数分裂时x

染色体不别离.

【考点】伴性遗传.

23

[分析]我们从染色体组和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

的变化解决(1),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2),

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决(3)(4).

【解答】解:(1)正常果蝇是二倍体生物,体细

胞中染色体数是8条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条染

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已复制,每

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仍

为8条,故此时染色体组数为2.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别离,随机移向两级,染色

体数目减半,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染色

体数目为4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

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加倍变为8条.

(2)基因型为XKrY的雌性个体,减数分裂过

程中其中两条性染色体会联会配对形成四分

体,这两条染色体会分开,与另一条性染色体随

机分入一个细胞,这种情况共形成4种配子,

X、XV、XX、Y;基因型为XRY的雄果蝇产

生的精子有X、Y两种,雌雄配子随机组合,

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Y>

XRXX,其中XRXX「死亡.

(3)黑身白眼雌果蝇与灰身红眼雄

果蝇(AAXRY)杂交,E果蝇的基因型为AaXrY

24

和AaX«Xr,F2代的表现型及其概率为士灰身红眼

8

[J(A_)XI(XX、XV)秘、般I身红眼勺(aa)

XI(XRX>XRY)=」、/身白眼[卫(A_)XI

2o842

(XRX、X«Y)秘、[黑身白眼](aa)Xl(XX、

X.Y)事故F2市乐身红眼与囊身白眼臬蝇的比

例为3:1.F2代中灰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其

概率是工AAXRX、lAaX«Xr,灰身白眼雄果蝇的

168

基因型及其概率是工AAX「Y、lAaXrY;灰身红眼

168

雌果蝇中AaXR*的概率是2,灰身白眼雄果蝇中

3

AaXrY的概率是全二者产生黑身白眼果蝇的概

率是2X2X」X』=J_.

334218

(4)此题应从分析M果蝇出现的三种可能原因

入手,推出每种可能下M果蝇的基因型,从而

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三种情况下白眼

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同,第一种情况下基因型为

XRY,第二种情况下基因型为XrY,第三种情况

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有O和XRXR两种,O型

卵细胞与含*的精子受精得到的个体为雄性不

育(根据题干中图可知),基因型为XrO.所以,

要判定M果蝇的基因型可让该个体与正常的多

只白眼雌果蝇(XX。交配,统计子代的眼色可

判定其基因型,进而可以判定属于哪种情况.第

25

一种情况X«Y与XX,杂交,假设子代雌果蝇全

为红眼,雄果蝇全为白眼,那么为环境引起的表

型改变;第二种情况XV与XX,杂交,假设子

代全为白眼,那么为基因突变引起的表型改变;

第三种情况XO与杂交,假设没有子代产

生(XQ不育),那么为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没

有别离.

故答案为:

⑴28

(2)XrYY(注:两空顺序可颠倒)XRX,

XRX-Y

⑶3:1

(4)M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

I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

II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

III无子代产生.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遗传的细胞学根底、伴性

遗传、概率计算等知识,同时考查实验结果预

测、分析的能力.

1L(8分)(2023•山东)【生物-生物技术实践】

26

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

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

细胞分肃提国返

ETT1

(1)图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辣椒组织培养中细胞

的脱分化(或去分化)和再分化过程.

(2)图中培养外植体的培养基中常用的凝固剂

是一琼脂.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用

量的比值一低(填“高〃或“低〃)时,有利

于芽的分化.对培养基彻底灭菌时,应采用的灭

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

(3)图中外植体的消毒所需酒精的体积分数是_

70%.用酶解法将愈伤组织别离成单细胞时,

常用的酶是一果胶酶和纤维素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

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考点】植物的组织培养;提取芳香油.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条件,

灭菌与消毒,物质的提取等根底知识.

植物组织培养:在人工操作下,将植物的器官、

组织或细胞从植物体上取出,在一定的容器里供

应适当的营养物质,使它们得到分化、发育和生

27

长的培养技术用于组织培养中的植物细胞或器

官称为外植体.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上恢复分裂

后,形成一群形态、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还未分化

的细胞群称为愈伤组纨愈伤组织细胞在一定的

外界因素的诱导下开始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

整的植物体该技术的根本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

能性这一技术目前主要用于作物的改进和有用

生理物质的生产方面.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用一小块植物组织在一年内就能培养出成千上

万甚至几十万株小苗,这对引入优良品种或难以

繁殖的名贵品种更具优越性.由相物的茎尖通常

不受病毒感染,利用茎地行组织培养就可以获得

无病毒植株.

【解答】解:(1)植物组织培养的关键过程包括

脱分化和再分化由形成的愈伤组织再分化成具

根和芽的试管苗.

(2)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无菌无毒条件、

一定的营养条件、激素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等.生长素含量高于细胞分裂素时,愈伤组织先

分化出芽,反之,那么先分化出根.制作植物组

织培养等培养基时,需向培养基中参加琼脂进行

凝固,并采用高压蒸汽法进行灭菌琼脂.

28

(3)对植物外植体进行消毒,消毒所用的酒精

体积分数为70%.将愈伤组织别离成单个细胞

时需要酶解植物细胞醪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

维素和果胶,故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4)提取辣椒素过程中,萃取加热时需安装冷

凝回流装置,其目的是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故答案为:

(1)脱分化(或去分化)再分化

⑵琼脂低高

压蒸汽灭菌

(3)70%果胶酶

(4)防止有机溶剂挥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相关

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

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