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摸底考02(全国卷专用)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用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睛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睛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睛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闻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上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犁,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外视角转为人物的内视角,也包括由某人的内视角再转为他人的旁视角。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C.相较于长篇作品,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答案】BD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于文无据。文中只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至于西方语言有没有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文中并未提及。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于文无据。文章重在论述中国传统叙事作品的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视角的特点和效果,虽然也有和西方定点透视视角的比较,但并没有阐明孰优孰劣。B.“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错误。由原文“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可知,作者举“大闹快活林”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这一观点。C.“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错误。根据文中“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可知,作者举《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小故事是为了论证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笔记小说“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于文无据。原文与笔记小说有关的论述在最后一段“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能的小小实验室”,这段论述主要谈复眼映视式视角的多重功能和纪昀的这篇笔记小说的独特之处,没有将其与长篇作品进行比较。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戈壁滩满目霞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伴着朝阳出征。欢送人群再次高声唱响《歌唱祖国》为英雄壮行,熟悉的旋律在大漠深处久久萦绕。发射塔架静静耸立,仿佛在诉说神舟飞船的过往。继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首次实现与天宫试验室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试验飞行后,神舟十二号任务终于将实现“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作为可靠的空间往返运输工具,支持我国载人空间站运行。通过四次神舟飞船与天宫试验室的交会对接,我国已经充分掌握了航天器的对接技术,以往载人航天交会对接是从后方追赶飞行器,直接对接;这次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接口在核心舱的前部位置,这就意味着发射入轨后,神舟十二号不仅要追上天和核心舱,还需要在空中翻一个跟斗,绕到核心舱的前方,然后开始对接。飞船和核心舱快速对接后,作为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将开展一系列操作:先将核心舱这个新房子进行“软装修”,布置好他们的新家,建立工作生活环境;接着还要进行出舱准备,涉及舱外服的检测维护干燥等等;执行出舱活动还涉及到机械臂的操作和团队协作。腾飞碧空,浩瀚星海。曾经的无数个经典画面让人难以忘怀,也串起了中国人圆梦飞天的壮美轨迹。如今,我们将全力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在太空安家落户的梦想近在咫尺,这是我们长久探索追求的回响。当年的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望而却步,有的只是奋起直追。从拓荒者到建设者,许多扎根戈壁的航天人,早就把这片土地当做了故乡。1958年,一群年轻人准备去国外学习,只有一位未能如愿。因为他是研究导弹总体技术的,被拒绝接收。这名年轻人叫戚发轫,后来成了钱学森的学生,59岁时被任命为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我们汽车上最好的发动机是进口的,船舶上最大的内燃机是进口的,但是中国航天火箭上、飞船上的发动机,全是自己的。”用戚发轫的话说,“这都是逼出来的自力更生。”今天,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中国航天蹬出的这条自立自强之路,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志气,让世人动容。正如一位美国专家所评论:当我们望向遥远太空时,会看到中国人的光荣。发射现场大家屏声敛息,电视机前的你目不转睛,全球目光共同守望。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每一次重大的航天发射任务,中国都向世界展现着大国风范,同时也振奋着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记得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作为辅助的刘伯明将一面五星红旗递给他——就算真的遭遇不测无法重返地球,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这是又一次激动人心的问天壮举。6月17日9时22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3名中国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这是阔别5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飞出大气层,极具标志性意义——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和3个月的太空生活,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正向着既定的探索目标稳步前行。飞天梦想不仅点燃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热情,也映照整个国家的自信、执着和担当。航天与家国,向来密不可分。徜徉在东风航天城,仿佛在品读一部中国航天史。理想与激情,梦想与光荣,每一处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发射中心附近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数百位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英灵在此安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努力成果飞上蓝天、飞向太空之前,便永远地倒下了,但他们始终并将继续注视中国航天的每一步前行、每一次壮举。我们不禁要问,在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到底孕育了怎样的精神力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种载人航天精神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仅用20多年时间就拉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幕。爱国爱民是航天精神的“根”与“魂”。航天精神赓续相传,中国航天也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于中国航天而言,每一个新成就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而传承中国精神也始终没有终点。(改编自《航天梦,家国情》《飞天梦想映照大国担当》)4.(3分)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D.5.(3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到神舟十二号飞船发射,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将要实现。B.能够在太空安家落户,打造中国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这一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中国航天人精神。C.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这是中国“神舟”系列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D.神舟十二号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首批“太空访客”,表明中国航天已身处空间站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稳步前行。6.(6分)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一篇优秀的事件通讯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答案】4.C5.D6.①新闻性强。材料一选取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航天十二发射这一航天事件进行报道。②典型性强。展现航天科技成果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突出了时代主题。③感染性强。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和航天人的可贵品质。【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信息并解读图表的能力。C.结合材料一第四段“先将核心舱这个新房子进行‘软装修’,布置好他们的新家,建立工作生活环境;接着还要进行出舱准备,涉及舱外服的检测维护干燥等等;执行出舱活动还涉及到机械臂的操作和团队协作”分析,选项中“检测维护干燥航天服”与“布置核心舱”顺序颠倒。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成为首批‘太空访客’”错,结合材料二第一段“3名中国航天员驾乘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分析,选项遗漏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这个修饰限制成分。故选D。6.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归纳写作特点的能力。结合材料一的第一段“早6时32分,戈壁滩满目霞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伴着朝阳出征。欢送人群再次高声唱响《歌唱祖国》为英雄壮行,熟悉的旋律在大漠深处久久萦绕”分析,本次通讯主要报道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得出答案①新闻性强。选取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航天十二发射这一航天事件进行报道。结合结尾三段“我们不禁要问,在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到底孕育了怎样的精神力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种载人航天精神助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仅用20多年时间就拉开了建设空间站的大幕。爱国爱民是航天精神的‘根’与‘魂’。航天精神赓续相传,中国航天也不断演绎着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分析,得出答案②典型性强。展现航天科技成果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突出了时代主题。结合“‘我们汽车上最好的发动机是进口的,船舶上最大的内燃机是进口的,但是中国航天火箭上、飞船上的发动机,全是自己的。’用戚发轫的话说,‘这都是逼出来的自力更生’”分析,得出答案③感染性强。运用叙述(记得2008年,神舟七号任务乘组航天员翟志刚冒着危险出舱,作为辅助的刘伯明将一面五星红旗递给他——就算真的遭遇不测无法重返地球,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描写(发射塔架静静耸立,仿佛在诉说神舟飞船的过往。……发射现场大家屏声敛息,电视机前的你目不转睛,全球目光共同守望)、抒情(徜徉在东风航天城,仿佛在品读一部中国航天史。理想与激情,梦想与光荣,每一处都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努力成果飞上蓝天、飞向太空之前,便永远地倒下了,但他们始终并将继续注视中国航天的每一步前行、每一次壮举)、议论(伟大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于中国航天而言,每一个新成就都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而传承中国精神也始终没有终点)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和航天人的可贵品质。(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徙汪曾祺先生名鹏,字北溟。家世业儒。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谈先生说:“高氏有子矣,北溟之鹏终将徙于南溟。”果然,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高高地中了一名秀才。众人说:高家的风水转了。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念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摇头晃脑,昂首向天,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他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高北溟坐在百年老屋之中,常常听到徐呆子从门外哭过来,哭过去。他恍恍惚惚觉得,哭的是他自己。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头二年,谈先生还没有死。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所得润笔,尚可鬻粥。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他也曾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他也曾挂牌行医看眼科。谈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医生,他也给高鹏讲过平热泻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文章不能锅里煮,百无一用是书生,一家四口,每天至少要半升米下锅,如之何?如之何?有一个平素很少来往的世交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书院改成学堂,革命、“光复”……他就成了新派,多年在外边做事。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师范生被人称为“师范花子”,但这在高北溟这里是一条可行的路。简师只有两年,一晃也就过去了。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高先生落落寡合,不苟言笑,不爱闲谈,不喜交际。他按时到校,到教务处和大家略点一点头,拿了粉笔、点名册就上教室。下了课就走。有时当中一节没有课,就坐在教务处看书。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全城少见。这年是辛未年,板门上贴的春联嵌了高先生自己的名字:辛夸高岭桂未徙北溟鹏也许这是一个好兆头,未徙者将徙也。第二年,高北溟竟真的徙了。这县里有一个初级中学,办得不好。教育局局长下决心对这个学校进行改组。恰好沈石君在家闲居,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掌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局长沉吟了一会儿,说:可以。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高先生要求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他说,作文要如驶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为人正直仁爱。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摘编自《汪曾祺全集》)7.(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采用人物传记的写法,介绍小说的主要人物,简洁明了,并引用谈先生的评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情感态度。B.小说多处运用比喻手法,文中“如同注水入瓶”将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作注水入瓶,取喻自然贴切、生动形象。C.沈石君对高鹏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先劝说他去读师范,后聘他做国文教员,正是有沈石君的引导,才让他避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D.小说以景作结,最后一段描写了高先生的小小四合院之景,营造了幽静的意境,更衬托出人物淡雅的情致,引人深思,余味无穷。8.(6分)作者在小说中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高鹏,使这一人物形象鲜明而丰满。请结合文本概括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9.(6分)诗化小说是法国象征主义运动的产物,这类小说具有诗的某些特征。请结合文本分析诗化小说的特点。【答案】C①富有文才。从“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可见谈先生非常认可他的文才。②知恩图报。从“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可见他感激谈先生对他的帮助,是个知恩图报之人。③善于变通。从废科举功名路断后他“开设私塾”“挂牌行医看眼科”,后又读被人看不起师范,“但这在高北溟这里是一条可行的路”,可见他面对困境,善于变通。④做事认真。从“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可见他做事认真。⑤为人正直。从“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可见他为人正直。⑥胸怀抱负。从“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可见他胸怀抱负。9.①情节淡化。小说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动。②文辞高雅,如“长歌当哭,其声冤苦”“泣读之后,忧心如焚”。诗一样的语言,颇具抒情性,便于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③小说叙事简洁,节奏舒缓。全文围绕高鹏这一主要人物来选材,但叙述过程都很简洁,往往几句话就完成叙述,转换到下一件事情的叙述上了。④景物描写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如最后对四合院的描写,衬托人物的品性。【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沈石君对高鹏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才让他避免了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分析不当。高北溟和徐呆子性格不同,面对人生困境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废科举后,高先生采取了开设私塾、挂牌行医看眼科等行动来应对困境。所以高先生不会有和徐呆子一样的结局。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有人求谈先生的文字,碑文墓志,寿序挽联,谈先生都推给了高先生”可知,有人向谈先生求字的时候,谈先生将那些碑文墓志,寿序挽联都推给了高先生,说明谈先生比较信任、认可高先生的文才,所以高鹏富有文才。从“谈先生寿终,高北溟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写了一篇长长的祭文,泣读之后,忧心如焚”可知,因为谈先生生前赏识高鹏,并且让他有一些收入,所以谈先生去世后,高鹏缌麻服孝,尽礼致哀,并且写了一篇祭文,从而可见高鹏感激谈先生对他的帮助,是个知恩图报之人。由原文“他也曾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开设私塾教几个小小蒙童,教他们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然而除了少数极其守旧的人家,都已经把孩子送进学校了。他也曾挂牌行医看眼科。谈老先生的祖上本是眼科医生,他也给高鹏讲过平热泻肝之道,可是城里近年害眼的不多”“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可知,从废科举功名路断后,他开设私塾,但已经很少有人将孩子送进私塾,于是挂牌行医看眼科,但是也很少有人光顾,后在沈石君的劝说下去读被人看不起师范,后在“五小”任教,可见他面对困境,善于变通。从“高先生教书是认真的,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一丝不苟”可知,他作为一名老师,讲课、改作文郑重其事,非常地认真。所以他做事认真。从“同事起初对他很敬重,渐渐地在背后议论起来,说这个人的脾气很方”可知,同事的敬重以及对他脾气很方的议论都能体现出他为人正直。从“高先生家的春联都是自撰的,逐年更换。都是述怀抱、舒愤懑的词句”可见他胸怀抱负。9.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情节淡化。小说写了高先生从师、忧心生计、教私塾糊口、读师范、当老师的几件小事,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和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生动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动。文辞高雅,如“长歌当哭,其声冤苦”“泣读之后,忧心如焚”运用文言词语,增强了文字语言的雅致。高先生是知识分子,诗一样的语言,颇具抒情性,适合表现知识分子的生活。小说叙事简洁,节奏舒缓。“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全文围绕高鹏这一主要人物来选材,叙述了高先生从师、忧心生计、教私塾糊口、读师范、当老师的几件小事,但叙述过程都很简洁,往往几句话就完成叙述,转换到下一件事情的叙述上了。景物描写优美,富有诗情画意,如“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最后对四合院的描写,体现院子的幽静、雅致,与人物相得益彰,衬托人物的品性。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千钧得船则浮,锱铢失船则沉,非千钧轻锱铢重也,有势之与无势也。故短之临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人臣守所长,尽所能,故忠。以尊主御忠臣,则长乐生而功名成。名实相持而成,形影相应而立,故臣主同欲而异使。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人臣之忧在不得一,故曰: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故曰,至治之国,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故人有余力易于应,而披有余巧便于事。立功者不足于力,亲近者不足于信,成名者不足于势。近者不亲,而远者不结,则名不称实者也。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而位不载于世,则功不立,名不遂。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誉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如此,故太山之功长立于国家,而日月之名久著于天地。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选自《韩非子·功名》)材料二:“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10.(3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所断处对应字母写在横线上。人主A之患B在C莫之应D故曰E—手F独拍G虽疾H无声。11.(3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临千仞之溪”中“临”可解释为“站在高处看低处”,与“临不测之渊”(《过秦论》)中的“临”意思不同。B.“不肖之制贤也以势”中“制”可解释为“控制”,与“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中的“制”意思不同。C.“故古之能致功名者”中“致”可解释为“获得”,与“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中的“致”意思相同。D.“得夫子而名益彰”中“彰”可解释为“彰显”,与“自是者不彰”(《老子》四章)中的“彰”意思相同。12.(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桀和尧的治理表现得出结论,相较于品德和能力,统治天下更需要位势。B.材料一作者提出民众和臣下的“共载”“共立”要依赖君主的“安”和“尊”。C.材料一使用比喻论证,形象地揭示了建立功名需要三大条件,即权势、人心、技巧。D.材料二中孔子赞扬伯夷、叔齐,助二者名传后世,而隐士声名湮灭而不为后世所称道,实在可悲呀!13.(10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尧之所以南面而守名,舜之所以北面而效功也。(2)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答案】10.DEG11.B12.B13.(1)这就是尧处在君位上能够保住名声,舜处在臣位上能够做出功绩的原因。(2)普通的人要想修养品德、建立声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可能使声名流传到后世呢。【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他,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拍打,虽然迅疾却没有响声。“人主之患在莫之应”中“人主之患”作主语,“在”作谓语,“莫之应”宾语前置,正确语序为“莫应之”,意为没有人响应他,作整句话的宾语,主谓宾完整,故在D处断开;“曰”表说话,其后所说的内容应独立成句,故在E处断开;“—手独拍”为主谓结构,“一手”作主语,“拍”作谓语;“虽”为连词,连接下一个句子,故在G处断开。故在DEG三处断开。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站在高处看低处;/面对、对着。句意:那么它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涧。/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B.错误。都是“控制”。句意:无德无才的人凭借权势可以控制贤德的人。/赵奢等人统率他们的军队。C.正确。句意:所以古代能功成名就的人。/来招致天下有才能得士人。D.正确。句意:得到了孔子的赞誉则声名越发显著。/自以为是的反而不能彰显。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民众和臣下的‘共载’‘共立’要依赖君主的‘安’和‘尊’”说反了,由原文“人主者,天下一力以共载之,故安;众同心以共立之,故尊”可知,应是君主的“安”和“尊”要依赖民众和臣下的“共载”“共立”。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表原因;“南面”“北面”,宾语前置句,应为“面南”“面北”;“效功”,效劳、立功,即做出功绩。(2)“闾巷之人”,普通人;“恶”,怎么;“施”,流传。参考译文:材料一:只有才能没有势位,即使是贤德的人也不能制服无德无才的人。所以将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上,那么它就可以俯视千仞深的山涧,不是木材长高了,是它处的地位很高。夏桀做了天子,能控制天下,不是他的德才好,是他的权势重;尧做一个普通的百姓,不能管理好三户人家,不是他的德才不好,是他的地位太低下了。千钧的重物有船载就能浮起来,很轻的东西没有船载就会下沉,不是千钧的东西轻,很轻的东西重,而是因为有船这个“势”和没有船这个“势”(是不一样的)。所以短的东西凭借高高的地位而俯视千仞之溪,无德无才的人凭借权势可以控制贤德的人。君主,全天下的人合力来拥戴他,所以地位巩固;大众同心且共同拥立他,所以他尊贵。臣子坚守自己的所长,尽自己的所能,因此叫作忠。以尊贵的君主驱使忠臣,那么君主就可以长久安乐地生活,且建立功名。名和实相互依赖而形成,形和影相互对应而出现,所以臣子和君主目标一致而使命不同。君主的忧患在于没有人响应他,所以说,一只手单独拍打,虽然迅疾却没有响声。人臣的忧患在于不能专守一职,所以说:右手画圆形,左手画方形,不能同时画成两种图形。所以说:治理得很好的国家,君主就好比鼓槌,臣子就好比鼓,技能就好比车子,政事就好比马。因此人有多余的力量就容易响应君主的号召,而有了超人的技能就容易办成事。想为君主立功的人力量不够,和君主亲近的人诚信不够,要拥戴君主成名的人没有权势,贴身的人不贴心,而关系远的人不来结交,那么君主的名声和实际就不相符了。圣明的人的道德如同尧、舜,而行为如同伯夷,但他的地位不被世人所拥戴,就不能立功,也不能成名。所以古代能功成名就的人,大家都来帮他出力,贴身的人用真心来和他结交,关系远的人用好名声来称誉他,地位尊贵的人用权势来拥戴他。像这样的话,那么像泰山一样的丰功伟绩就会长期树立在国家之中,像太阳月亮一样的光辉名声就会永久地著于天地之间。这就是尧处在君位上能够保住名声,舜处在臣位上能够做出功绩的原因。材料二:“君子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人们所称道。”贾子说:“贪吝的人为财而死,好义的人为名献身,夸耀权势的人死于争权,普通的百姓贪求生存。”同是具有光芒的,便会互相映照;同属一类的,便会彼此应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兴起世间万物都会随之兴起。”伯夷、叔齐虽有贤德,得到了孔子的赞誉则声名越发显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是因为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才能德行显著。居住山林的隐士,或成名于世,或湮没无闻,都在于时运,像这类声名湮灭而不为后世所称道的,实在可悲呀!普通的人要想修养品德,建立声名,不依附于德高望重的人,怎么可能使声名流传到后世呢!(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得卢衡州书因以诗寄①柳宗元临蒸②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③南下水如汤。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非是白蘋洲畔客④,还将远意问潇湘。[注]①此诗作于816年,是柳宗元被贬谪到柳州的第二年。②临蒸:衡阳旧名,县城东傍湘江,北背蒸水,是卢衡州任职之地。③牂牁(zāngkē):指牂牁江,意指柳州处在南荒之地。④白蘋洲畔客:南朝诗人柳恽的《江南曲》中有“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逄故人”的诗句。14.(3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告诉友人虽气候难耐,环境恶劣,但秋来雁到,尚可借雁寄语,互致问候。B.颔联对险恶环境的描写令人产生窒息的严酷感,林邑与牂牁表现出柳州位置的偏远孤绝。C.颈联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绘出色彩艳丽、充满画意的景致,与上文内容形成鲜明对比。D.尾联“潇湘”用湖南的两条水名,代指卢衡州,诗人与友人对话,回应前文,情感真挚。15.(6分)这是一首劝慰诗。请结合全诗,简析诗人是从哪些方面劝慰友人的。【答案】C15.①衡阳是秋来雁至的地方,可借雁寄语传递友情;②拿柳州与衡阳对比,柳州环境更恶劣,衡阳尚有美好的景色;③借用典故,以被贬的柳恽来宽慰劝勉友人。【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颈联用比拟”错。颈联意思是:正是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并没有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故选C。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首联,“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意为:你处在临蒸,也用不着叹息身处在炎热的南方,秋天到来时还有几行大雁到你那里栖息。诗人收到友人来信,得知友人难以忍受衡阳的炎热,直接劝慰对方不要悲观,衡阳是秋来雁至的地方,正好可借雁寄语。运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颔联,意为:真正的南方,像林邑,曲折的山势像剑戟般高耸;像牂牁,南流的水像开水一样滚烫。写出林邑山势的曲折、高耸,牂牁水的滚烫,突出了环境的恶劣。颈联,意为:淅沥的芦苇含着秋雾的时候,也正是玲珑的橘柚透着夕阳的色泽之际。描写了衡阳一带美好的景色。拿柳州与衡阳对比,柳州环境更恶劣,衡阳尚有美好的景色。尾联,意为:我虽然不是江南白苹洲般的游客,仍然寄上这首诗,来表达对潇湘水边的你的遥远祝福。“白蘋洲畔客”指南朝诗人柳恽,当时柳恽被贬到吴兴,思念潇湘江畔的古人,诗人引用这个典故,以被贬的柳恽来宽慰劝勉友人,表达对友人的遥远祝福。(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2)秦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得匈奴长时间不敢南下进击中原,《过秦论》中“,”两句就是对此事效果的概括。(3)好文章常能借平常事物来阐发深远的意蕴,用《屈原列传》中评价《离骚》的话来说就是“,。”【答案】克己复礼为仁天下归仁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以下字词的写法:己、焉、指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管是抗击疫病,还是抗击外敌,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不屈地矗立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传承着(
)的精神力量。美国作家赛珍珠曾感慨:“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
)之人。”灾难,是观照一个民族灵魂的镜子。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的乐观豁达……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越是艰险越向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困苦,(
)。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17.(3分)依次填入括号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生生不息
坚强
坚难
感同身受 B.绵绵不断
坚韧
艰难
相濡以沫C.生生不息
坚韧
艰难
相濡以沫 D.绵绵不断
坚强
坚难
感同身受18.(3分)选出最恰当的一组引文依次填到原文横线上。(
)A.①不破楼兰终不还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④任尔东南西北风B.①苟利国家生死以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C.①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②我自岿然不动③苟利国家生死以
④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D.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③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④任尔东南西北风19.(5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指出并修改。【答案】CB19.不管是抗击外敌,还是抗击疫病,不同历史时空的“武汉保卫战”,都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生生不息:中国哲学术语,指变化和新生事物的发生,不断地生长、繁殖。绵绵不断:意思是接连不断,一直延续下去。修饰“精神力量”,和“传承”搭配,选用“生生不息”。第二空,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使坚强。坚韧:面对危险与灾难时精神的坚定、坚强的耐受力、勇气和后劲。语境修饰在苦难中生存的人,应选用“坚韧”。第三空,艰难:意思是困难、艰巨;犹劳苦。坚难,是“艰难”的误写,现代汉语没有这个词。和“困苦”并列,语境强调难,后面强调苦,选用“艰难”。第四空,感同身受:现在多指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相濡以沫:泉水干涸,鱼靠在一起以唾沫相互湿润(语见《庄子•大宗师》)。后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语境讲全国人民要团结互助,选用“相濡以沫”。故选C。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A.“不破楼兰终不还”强调决心誓言,原文强调无畏;“任尔东南西北风”侧重坚韧,原文强调“乐观豁达”。C.“我自岿然不动”强调坚定,与下文责任衔接不当。D.“任尔东南西北风”强调坚韧,不屈不挠,原文强调“乐观豁达”。故选B。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划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①语序不当,“不管是……还是……”为选择关系,根据后面材料“没有任何事任何人可以摧毁中国人,他们是善于从苦难中生存的……之人”“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等分析,应该先讲“抗击外敌”,后讲“抗击疫情”;②搭配不当,“矗立”“脊梁”搭配不当,把“矗立”改为“挺立”;③语序不当,“不屈的”应修饰“脊梁”,改为“挺立着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繁盛的景象,但一定能在散发着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的建筑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水乳交融;置身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盛况,但一定能在二圣三绝碑、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盛世辉煌;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我们不一定能体验到汉代鎏金工艺的精湛,但一定能在汉代养蚕缫丝的故事中,了解先人开辟丝绸之路的伟大。每一处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生活的一个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载体。②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铭刻下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底蕴,不仅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还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深厚滋养。铭记历史沧桑,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地延续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20.(3分)请分析第①句画线句子中冒号的作用。21.(6分)有人将第②句画线的句子改成“历史在文化遗产中留下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的基因”。你是否同意这样修改?请阐明理由。【答案】20.第①句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下文从鼓浪屿、大雁塔和“鎏金铜蚕”三处文化遗产来说明文化瑰宝的珍贵。21.不同意。①原文使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更加形象、更有感染力。②原文“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的基因”构成了递进关系,改后的语句破坏了递进关系。【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第①句冒号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画线句,以“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作为主语,说明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珍贵性。而冒号后,作者则分别以“漫步鼓浪屿”“置身大雁塔”“走近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为开头,具体讲述了这三处文化瑰宝对传递民族文化精神底蕴的重要意义。而这些,都是前文“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的最好证明。由此可见,冒号前边内容为总说,后面内容为分说。2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由题干可知,考生首先需要回答“不同意”。然后分析两种表达的不同之处以及文中这种表达的效果。第一处不同,文中说“时间无言……铭刻……”,“无言”“铭刻”本属于人的行为,这是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更为形象生动,同时“铭刻”更能展现留下的印迹之深。第二处不同,文中说“先人的足迹、历史的记忆、民族精神”,由“足迹”到“记忆”再到“精神”,由实到虚,由浅入深,呈现出逐层加深的递进关系,改句“历史的记忆、先人的足迹、民族精神”破坏了这种关系。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说:“知足者富。”——《老子四章》鲁迅先生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热风·不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知足以常乐,不足而奋进林逋有言:“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强调人生当懂得知足,才可安时处顺。而鲁迅先生却言“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年级数学(简便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联合企业激励协议书(2篇)
- 癌症康复课件教学课件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机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信息交互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设计原理与设计管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说课稿
- 蹲踞式跳远示范说课稿
- 银凯工业园孵化产业园一区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夏天的雷雨》的说课稿
- 高考语文诗歌专题鉴赏之比较类诗歌鉴赏 课件24张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 小数乘法 青岛版(五四学制)
-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认识比》课件(公开课)
- 广东开放大学风险投资(本2022春)-形成性考核3答案
- GB∕T 32218-2015 真空技术 真空系统漏率测试方法
- 安全交底模板(完整版)
- 小学语文《四季》课件
- WS-T 390-2012 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
- 心源性卒中诊断和治疗
- 钢栈桥及平台检查验收标准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