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人教版_第1页
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人教版_第2页
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人教版_第3页
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人教版_第4页
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hj必修2教学案(全册按课时)带答案

第一鞫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期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一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

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VD1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一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不:IA、__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IB、

c、第VUI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族的别称

IA称为元素IIA称为元素

W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B、12C、26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VB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

A.HFB.H,OC.NaHD.H2O2

2.短周期元素X和Y可以形成XY4型化合物,若X的原子序数为m,Y的原子序数为n,则m和n的相互关系

为A.m-13=nB.n+5=mC.m+8=nD.n-11=m

3.已知。为HA族元素,力为IH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加和〃,且人方为同•周期元素,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2=/H+1B./Z=/H+11C.n=m+25D.n=m+10

4、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

周期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元素种数28818183232

请分析周知数与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言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18B.32C.50D.64

5、某元素X,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X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B.第三周期C.WA族D.VIA族

6、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

B、€:为()A.C、N、SiB.N、P、OC.N、0、SD.C、Si、S

7、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如果A和B同在IA族,当B

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如果A和B同在VHA族,当B在A的

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8、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和B的离子A'"+和B"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

①A和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

②A和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③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9、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DX元素形成单质的分子式是;

(2)写出Y元素形成的单质跟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单质Z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1———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I、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2、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基础知识: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Li+02Na+O2K+Oj

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2、与水的反应

K+H2ORb+FbO

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z0

小结:2M+2H2。==2MOH+H2t碱性:

思考: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相似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递变性:

(三)卤素单质的物理桎质

颜色:状态:密度:

熔沸点:在水中的溶解性:

(四)卤素的化学性质: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和上的反应可用通式Hz+Xz=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Bn.L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

越,反应程度依次,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2、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Cl2+NaBr=CL+Br-=

Ch+KI=CL+I_=

注意: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Cl2,因为Fz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2F2+2H2O=4HF+02

自主探究:

1、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艮通过细冰末获得HFO(次氨酸)以来,对HFO的研究引

起了充分重视。

(DHFO的电子式为:。(2)次氨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二种溶质。B常用于雕

刻玻璃,C在二氧化钛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自我测试:1、破(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碳和碳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

()A.磁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B.碳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C.硬是有色气体D.碳化银不溶于水或稀HNO..

2、碱金属钻(Fr)具有放射性,它是碱金属元素中最重的元素,下列预言错误的是:

A.在碱金属中它具有最大的原子半径B.它的氢氧化物化学式为FrOH,是一种极强的碱

C.钻在空气中燃烧时,只生成化学式为FmO的氧化物

D.它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3、氯化碘(IC1)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与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1OB.HC1和HIOC.HCICh和HIOD.HC1O和HIO

4、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X(X为Cl、Br、I)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丙溶液,

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A、Br、Cl\IB.I\Br\CIC、Br、I\ClD、Cl、I、Br

5、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只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熔沸点升高

C,随核电荷数增加,单质氧化性增强D、单质与水反应,均可用通式X2+HQ=HX+HXO表示

6、(2008四川)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

属的租序数B.除点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IA族的

所有元素

7、(2008全国理综)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

S

8、已知NHK液)与Hq(液)相似均可电离:2II.(KH:,O+OH,2NHZ、NH:+NH?。据此写出Na与液氨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元素、核素、质量数和同位素的含义。

基础知识:1、原子序数===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原子核由和构成。

一、原子结构

贡子

原子核《

1、原子一核外电甲子

梅J成原子的粒子及其,生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1个质子带1个单位

电性和电量不显电性

电荷正电荷

质量/kg9.109X10711.673X10271.675X10"

1/1836(电子与质子

相对质量1.0071.008

质量之比)

思考:从表格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哪种微粒?

2、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

质量数(A)=+

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X。

二、核素:

同位数:

同位数的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1、放射性原子在人类生活中的很多地方有着特殊的作用,对人类的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示

踪原子。最近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l4C的健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通过断裂DNA来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1)

下面有关,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J4C与I4N含有相同的中子数B."C与Cso互为同位素

C.与Cso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D.“C与12c互为同位素

(2)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像14c的放射性原子,这些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说明:()

A.原子不可以再分B.原子的核式结构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D.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自我测试:

(2008全国理综)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5原子组成HmX分子,在agHm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N+m)molB点(A-N)molC.1左(A-N)molD.1(A-N+m)mol

(2008广东)2、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下列

关于道Pt的说法正确的是()A.皆Pt和学Pl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宜Pt和臂Pt的中子数

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二Pt和二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常四和:;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

称为同位素

3、某元素X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2.8g该元素的单质与氧充分作用,可得到6g化合物XO”该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B.第二周期C.第W主族D.第V主族

4、1995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兰州首次合成了镶元素的一种同位素镁一239,并测知其原子核内有148个中子。现有A元素

的一种同位素,比镁一239的原子核内少54个质子和100个中子,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第三周期第

IA族B.第四周期第IA族C.第五周期第IA族D.第三周期第HA族

5、某元素X构成的双原子单质分子有三种,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在天然单质中,此三种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

6:1,由此推断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元素X有三种同位素B.其中一种同位素质量

数为36

C.质量数为35的同位素原子的质量分数为75%D.元素单质X?的平均式量为71

6,36gH2O与80gD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分子中所含质子数之比是,所含中子数

之比是,它们分别与Na反应时,所放出气体体积之比(同条件)是,质量之比是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出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3)、微粒半径及大小的比较。

【基础知识】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的电子由于能量不同,它们运动的区域也不同。通常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一的区域运动,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一的区域运动。

2.表示方法

电子层(n)1234567

对应符号

3.排布规律

⑴按能量由低到高,即由内到外,分层排布。

①第I层最多只能排一个电子②第2层最多排一个电子③除K层外,不论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其

最外层中的电子数最多只能有一个(K层最多有一个)

⑵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划出1—20号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科学探究1]标出1—18号元素的化合价,找出规律。

原子序数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

1〜2+1

3-10+1____►+4>+5

-4A-1

11-18+1»+4____+5>+7

14_k'-1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_______________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三、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

元素符号HHe

原子半径0.037—

nm

元素符号LiBeBCNOFNe

原子半径0.1520.0890.0820.0770.0750.0740.071—

nm

元素符号NaMgAlSiPSC\Ar

原子半径0.1860.1600.1430.1170.1100.1020.099—

nm

总结:同一周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呈现周期性变化。

四、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1、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

2、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半径。

(2)同主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离子半径逐渐。

(3)同一元素的不同离子的半径大小比较

同种元素的各种微粒,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高价阳离子半径低价离子半径。

【自主探究】

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用编号回答):

⑴半径最小的是⑵具有最低负化合价的是

⑶只有还原性的是⑷只有氧化性的是

【自我测试】

1.核电荷数为16的元素和核电荷数为4的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2.下列数字为几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其中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多的是()A.8B.14C.16D.17

3.某原子核外共有n个电子层(n〉3),则(n—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A.8B.18C.32D.2(n—1)2

4.A、B两原子,A原子L层比B原子M层少3个电子,B原子L层电子数恰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

是()

A.硅和钠B.硼和氮C.碳和氯D.碳和铝

5.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3B.7C.8D.10

6.甲、乙两种微粒都只含有一个原子核,且核内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这两种微粒一定是

()A.同种原子B.同种元素C.互为同位素D.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7.有A、B两种元素,已知元素A的核电荷数为a,且A*与B”的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

A.a-n-3B.a+n+3C.a+n-3D.a-n+3

8.某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偶数,该粒子可能足下列中的()

A.;LiB.}4NC.;7ODj?Cr

9.由短周期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AB,A*比上少一个电子层,且A"具有与Ne原子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AzB-是三氧化二铝B.A"与B』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相同

C.A是第2周期第HIA族的元素D.B是第3周期第VIA族的元素

10.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夕}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核电荷数为1到18的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

元素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

11.(08年北京高考卷)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mX*与nY匕得m+a=n-bB.X%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n,X一定大于H"Y

12.(08年全国高考1卷)下列各组给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下熊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I稳定化合物的是

()A.3和17B.1和8C.1和6D.7和12

13.(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表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3②V1I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③第二周期IVA族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和中子数一定为6④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IIA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08年广东理科基础卷)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

元素代号LMQRT

原子半径/nm0.1600.1430.1120.1040.066

主要化合价+2+3+2+6、—2—2

A.氢化物的沸点为H/cH^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1?+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基础知识】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性质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

中,加入2~3ml水,并滴入两滴酚献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NaMgAl

与冷水反现象

应化学方程式

与沸水反现象

应化学方程式

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NaOHMg(OH)2A1(OH)3

物碱性强弱中强碱

[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MgAl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金属性逐

渐。[资料]:

SiPSC1

单质与氢气反应高温磷蒸气与氢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

的条件能反应生爆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

H2SiO3H3PH2so4HC104

应的水化物(含氧弱酸中强酸强酸

强酸(比H2SO4

酸)酸性强弱酸性强)

结论

[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MgAlSiPSCI,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三、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四、元素周期律(1)定义:。(2)实质:

【自主探究】

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体会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自我测试】

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S、C1元素坡高正价依次升高

C.N、0、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2.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A.4B.5C.6D.7

3.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eX,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0:,

C.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ILXOa

4.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5.M、N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放出的能量M大于N,

由此可知()A.M的氧化性小于NB.M的氧化性大于NC.N"的还原性小于犷D.V的还原性大于犷

6.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0、S、Na、K原子半径依次增大B.Na、Mg、Al,Si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C.HF、HCK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0H)z、Mg(OH)z、Al(0H”的碱性依次增强

7.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比1m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比,而B不能.

8.(2007•广东)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增

C.因为Na比K容易失去电子,所以Na比K的还原性强D.0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0比S的非金属性强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第VIIA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现已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

C.第VI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D.所有的主族元素的简单离子的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

10.周期表中关于主族元素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C.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正化合价为十n价,最低负化合价绝对值为8-n(n》4)

D.第n主族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氢化物分子式为RHn(n»4)

1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B.其原子与同周期IA、IIA族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C.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D.范德华半径比同周期WA族元素原子的大

12.短周期元素X、Y和Z,已知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

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个,则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

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X2YZ,B.XYZ:,C.XJZD.X,Y2Z7

13.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B>A;C、D两种元

素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OD。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A<C<D<EB.A<E<B<C<DC.E<B<A<C<DI).B<A<E<D<C

14.超重元素“稳定岛”的预言:自然界中可能存在着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的稳定同位素X。请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和

元素周期律,预测:

(1)它在周期表的哪一周期?哪一族?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2)写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氢氧化物(或含氧酸)的化学式,并估计后者的酸碱性。

(3)它与氯元素能生成几种化合物?哪种较为稳定?

15.(08年全国天津卷)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同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

Z是非金属元素。(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比较Y、Z气态氨化物的稳定性—>—(用分子式表示)

(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2)、了解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分区。(3)、

掌握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基础知识】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认真观察下表,填空并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线,标出其附近的元素符号。

IAIIAIIIAIVAVAVIAVIIA0

非金属性逐渐

【练习】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思考:1、标出下列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ClMgCl2A1C13H2SiO3H3PO4H应O4HQO4

2、总结最高正化合价与什么有直接关系?

得出结论: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

思考:写出下列化合物中有下划线元素的化合价:Na2CO3与CH4H2SO4与H省HQ_与HC1O4分析最

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其原因。

得出结论:。

【练习】某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4,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若其水溶液呈现酸性,且能与AgN0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它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位置是:。

三、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预测未知物的位置与性质

【练习】Ra(镭)是原子序数最大的第HA族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是第HA族中最大的B遇冷水能剧烈反应

C位于第七周期DRa(0H)2是两性氢氧化物

2、寻找所需物质

在能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如;

在能找到制造农药的材料,如;

在能找到作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自主探究】

(08年海南高考卷)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填

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稀有气体除外);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填化学式)。

【自我测试】

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能用于()

A.制新农药B.制半导体材料C.制新医用药物D.制高温合金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3.某元素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X02„.:,则在某气态氢化物中,x元素的化合价为

()A.一(12—5n)B.一(12—3n)C.一(6—3n)D.一(10一n)

4.X、Y、Z三种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碱性,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酸

性,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加的顺序是

()A.X、Y、ZB.X、Z、YC.Z、Y,XD.Y、Z、X

5.下列叙述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更活泼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出的H:比1molB多D.常温下,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

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字母i所代表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

B.字母a、c.d、h所代表的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C.上表14种元素中n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D.上表14种元素中m元素失去核外第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少

7.(2007•广州模拟)元素A、B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次外层电子数为b:B元素

原子的M层电子数为(a-b),L层电子数为(a+b),则A、B两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质可能有()

A.能与水反应B.能与硫酸反应C.能与NaOH反应D.能与碳酸钠反应

8.(08年宁夏高考卷)短周期元素E的氯化物EC1“的熔点为-78℃,沸点为59℃;若0.2molEC%与足量的AgNC^溶液完全

反应后可以得到57.4g的AgCl沉淀。下列判断里段的是

()A.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在EC1”中E与C1之间形成共价键

C.E的一种氧化物为EO?D.E位于元素周期表的IVA族

9.(08年全国山东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H,比CH4稳定B.O?「半径比『的小

C.Na和Cs属于第IA族元素,Cs失电子能力比Na的强D.P和As属于第VA族元素,H3PO4酸性比HjAsO」的

10.(08年全国四川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短周期元素的坡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租序数

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个元素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1A族的所有元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Q)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2)电子式的正确书写

【基础知识】一、书本实验:

实崎现氽卖腕结论注注二项

金廊的短热宴孝物火

候•当的熔胆成洋状即

钠在第

金俳与将缙火时航应瓶去k

气中剧

仙气剧烈桶灯。加顼热不纣•钠

慰燃班.

反应•生成不燃烧只工白烟,加顼

产生一

了煞化钠热过头•钠巳在空气;中

反应的化燃烧.不im说明钠在・

_包火

辛方程式r中因反应则如会自

是:_________动着火燃烧o在加料

欣中有

钠时,当M完全熔化且

形成光亮的小球时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