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课件_第1页
防震减灾知识课件_第2页
防震减灾知识课件_第3页
防震减灾知识课件_第4页
防震减灾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讲座2009年4月10日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就是人们平时所说的地动,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有的震级很小,人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而只能靠仪器观测到,其实它和刮风、下雨一样,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是板块相互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那么板块为什么会相互运动呢?这就要先从地球的构造谈起。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球是不断运动的,所以地球表面的地壳也是不断运动着的。原先的海底会随着地壳的变化慢慢升起,变为高山。地球是运动的沧海桑田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几千万年前就曾是一片沧海。2亿4千万年前,地球还是一个完整的大陆。随着地球的不断运动,引起了地球板块的运动.不断变化和运动的地球板块运动图解:在地球内部的运动中,地幔对流引起板块运动,当然板块运动的速度非常缓慢。板块与板块之间的运动速率每年约几厘米,当板块之间的这种每年几厘米的运动经过几十年或上百年的积累,当岩石承受不了的时侯就会产生突然破裂而发生地震。总的来说,地震是因为板块的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使地壳中的局部岩石受到长期积累的力的作用,当岩石不能承受而突然发生破裂时形成的。灌县-江油断裂(前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中央断裂)和汶川-茂县(后山断裂)及其相关褶皱之上,这次8级强震发生在映秀-北川断裂之上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陷落地震地震的类型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破裂、错动所造成的地震。可分为板间地震、板内地震。地震的类型地震的类型陷落地震地震的基本三要素:2003年11月25日时18分23.5秒山西省临汾市甘亭镇发生里氏5.0级地震时间地点(震中)震级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地震的几个基本概念地震波震级震级的区分一般地震灾害:是指发生5-5.9级地震,或造成20人以下死亡,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地震。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发生6-6.4级地震,或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重大地震灾害:是指发生级地震,或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指发生7级以上地震,或造成300人以上死亡,产生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地震。

为什么要在学校进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的教育?《山西省防震减灾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每年7月28日所在周为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周。学校应对教师和学生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必要时进行防震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法律法规要求

土耳其东部宾格尔省发生6.4级地震,地震造成167人死亡,其中有84名学生和一名教师,因为当时有一所寄宿小学的一幢5层高的学生宿舍楼被地震夷为平地,住宿的135名学生被埋在大楼的废墟下,另有两栋同属五层楼的教师会馆与教育大楼也全部倒塌。尽管救援人员日夜不停地从坍塌的瓦砾中抢救学生,但最终仍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学校是人员集中的特殊场所

1994年9月,我国台湾海峡南部发生7.3级地震。福建、广东沿海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这次地震中,有700多人因震时慌乱拥挤而受伤,多为中小学生。但在离震中较近的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些学校,学生们因为熟悉避震知识,在老师指挥下沉着避震,无一人伤亡。5.12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这次,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草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

了解避震知识,就是生命有了保障二、地震发生前会有哪些征兆?地震前兆:地震前出现的与地震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各种异常现象都叫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微观前兆是指人们直接看不到或感觉不到,只能用仪器测量的。宏观前兆是指人能直接感觉到或用眼睛能看到的动、植物不正常反应,地下水变化、气象变化以及小震活动等。地下水异常:

地震发生在地下,地下水埋藏于地层之中,地震前应力的变化,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井水翻花冒泡、打旋、发浑发响、变色、变味、浮油花引起化学成份的变化,这些都是地下水震前异常现象。天旱井水冒,反常升降有门道。无雨水变浑,变色变味又难闻。喷气又发响,翻花冒气泡。地下水异常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

地震之前某些动物或者地下水有异常现象,观察这些异常可以作为预报地震的一种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很复杂,种种反常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并非都是地震前兆。

因此,观察宏观地震前兆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当地地震部门报告。由地震工作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现场调查,并结合其它观测手段进行综合分析,作出科学的判断。怎样识别地震谣言?如何应对地震谣言?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正确识别地震谣传全国性的地震预报由国务院发布,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由省级政府发布。已经发布短期预报的地区如果出现明显的临震异常,在紧急情况下,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48小时以内的地震预报。三个显著的特征:1、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离奇的传说。2、预报的震级很大、震级很精确,地震时间、地点很具体。3、通常打着国外某专家、某机构的招牌。怎样对待地震谣传不相信、不传播、及时报告地震部门。?四、地震来了怎么办?一判断判断是否发生了地震一判断四、地震来了怎么办?判断地震的远近二躲避四、地震来了怎么办?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将其作为避震空间。应选择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蓄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不要站在窗边,不要到阳台上去!发生地震时,切记千万不要跳楼!

错误行为:一判断二躲避三疏散四、地震来了怎么办?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避震要点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迅速躲在坚固的床沿、床底下、桌子下、卫生间、小储藏间、内承重墙墙角、墙根、已固定好的大衣柜旁,躲避时,要用随手物件保护头部、捂住口鼻,以免砸伤大脑或被泥沙烟尘呛住。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在公共场所如何避震?在室内如何避震?在学校如何避震?正在教室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大家不要慌,躲在桌子下,靠门窗的同学躲到墙根下!”

千万不能跳楼!在户外场所如何避震?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如果被埋压怎么办?加固环境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在被埋压。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乱叫,保持体力。保存体力不要大声高喊,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也可以用敲击声求救。敲击求救如果发现有外伤,可以撕破衣服进行简单包扎,进行止血。如何互救?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救人原则: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五、长治会不会发生地震(1)看构造。长治地处晋获断裂带。该断裂带从晋城经长治、昔阳一直到河北的获鹿,全长约300公里,它由多条断层组成,是山西境内规模最大的活动断裂,但活动性不强。但不强不等于不震。(2)看历史。据从一些史志上收集的资料统计,在晋东南地区共记载有116次有感地震,最大地震为1890年发生在武乡的5.5级地震,《武乡县志》记载当时的情况是:人民惊恐,屋宇倾,死者无数。(3)看周边。长治西有山西地震带,东有华北平原地震带,这两个地震带的地震都会严重波及到本地区,如1303年和1695年的临汾地震、1830年磁州7.5级地震,长治地区的地震烈度都达到了七度,史志上大多有:坏民房者甚多,伤者无数,人有压死者等记载。在近几年我市也先后五次受到周边地区四级多地震的波及,如2002年邢台4.8、太原4.7、郑州4.0,尤其是去年5月12日汶川ML8.0级地震,我市普遍有感。(4)看现在。解放以后,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