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5《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去世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的基础上,采取“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情节,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砖、蚁、叨”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2.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教学重点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媚、蚁、叨”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蚁穴、念叨、原谅、惊惶、依偎”等词语。教学难点默读课文,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课前准备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生字新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回顾所学,质疑导入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关于“盼望”的文章,哪位同学可以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盼》写了一个小女孩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文中生动地描绘了小女孩的心路历程。2.今天,我们要再来学习一篇与“盼望”有关的文章,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板书课题:那个星期天)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针对课题《那个星期天》,你有哪些疑问?4.“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5.简介作者。史铁生(1951~2010年),中国作家、散文家。初中毕业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设计意图】回顾上学期所学的同一主题的课文,唤起学生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为学好新课服务。让学生读题质疑,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归纳出典型问题就会理清学习的重点,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查工具书的形式弄懂意思,不懂之处及时请教他人。2.学习字词。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快来念一念。媚砖蚁叨绊绞耽揉绽搓惶吻偎(1)学生自由认读。(2)指名认读生字,教师在课件上圈出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学生交流讨论。(3)小组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4)汇报交流,分类指导:重点在字义和字形方面指导。①形声字理解识记:“媚”从女,眉声。“眉”也有示意作用,表示以目媚(示现、展示)人。“蚁”从虫,义声。一种昆虫,一般体小,呈黑、褐红等色,多在地下做窝,群居生活。②形近字理解识记:“绊”与“伴”,“绞”与“较”,“耽”与“忱”,“绽”与“淀”,“偎”与“喂”区分记忆。③做动作理解识记:“揉、搓”与“手”有关。④根据偏旁推测理解识记:“叨”与嘴有关,所以是口字旁。“惶”与心理活动有关,所以是竖心旁。3.出示词语,巩固生字。明媚方砖蚁穴念念叨叨绊倒绞缠耽搁揉动绽开搓衣服惊惶亲吻依偎(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读准字音。(2)指名认读词语,相互纠正字音,针对学生的共性错误,反复领读。(3)开火车读词语。4.学生观察课后写字表,当小老师交流写字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媚、蚁、偎。(1)观察“媚、蚁”。“媚”,女字旁最后一笔右侧不出头;“蚁”“虫”作偏旁时,第五笔横变提,右部的撇要伸至左下方,注意避让。(2)观察“吻”,注意右半部分是“勿”,不要写成“匆”。5.学生再次观察课后写字表,每个字练习写两遍。6.指导反馈,集体评议后修改自己的书写。【设计意图】识字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阅读的基础。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因此采用学生自主识字、教师强调相结合的方式学习,重点在理解字义上下功夫指导,使学生既会认字,又会用字。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书写能力,并抓住重点进行书写指导,提高书写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2.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概括。时间顺序,从早晨到下午,再到晚上。3.教师追问: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还有什么?“我”的心情。4.是的,本文主要写了“我”在这一天里等候母亲的过程中心情的变化。那么课文的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对比句子:(1)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从早等到晚。(2)那是一个星期天,从早晨到下午,一直到天色昏暗下去。通过罗列时间点,显得时间过得特别漫长,突出了等待过程的煎熬和“我”的期盼。【设计意图】读通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理解“我”的心情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引导学生将“我”的心情变化与这一天里时间的推移结合起来体会,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四、重点研读,体会心情1.自读课文,圈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交流“我”的心理经历了的变化。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4.预设:(1)“……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表现出“我”满怀期待的心情。(2)“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这里通过天气、动作的描写,表现出“我”的兴奋。(3)“这段时光不好挨。”作者怎么来体现不好挨?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想象陌生人的生活。“院子很大,空空落落”,写出我独自等待时的寂寞。等待的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孤独,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一直耐心、执着地等待着。(4)“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追在母亲的腿底下”“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这里写出了“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的焦急心情。(5)“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里写出了“我”在期望落空后的失望委屈。5.总结:本文写了“我”等待的过程,在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是:兴奋期待——耐心等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语文素养。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总结全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我”心情的变化。作者是如何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2.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回顾课文,明确学习的目标。布置作业,巩固所学,为下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那个星期天》这篇课文以一段铭刻心头的记忆缅怀去世的母亲,诠释母爱的至纯至真。“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基于此,本课的教学,在引导学生在把课文读流利、读通顺的基础上,采取“读读——画画——想想——议议”的方法,引导学生读懂情节,抓住人物动作、心理的描写,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引领学生置身故事中,走进主人公的情感世界。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2.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方法。教学难点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复习课文,导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所学,指名学生说这一天里“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2.这节课继续学习《那个星期天》,学习作者是如何真实表达内心感受的。【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起思考,也是为了深入学习课文写法作铺垫。深入学文,感悟写法1.默读课文,画出能够表现“我”心情的句子,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我”的心理,在旁边做好批注。2.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自己的收获。3.小组汇报。(1)出示: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的动作来写“我”兴奋期待的心理。(2)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的耐心等待。(3)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的焦急无奈。(4)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学生自主交流:这段话写出了什么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我”的怅然失落。(5)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交流:为什么这里要写母亲的反应?侧面描写表现出“我”当时的失望委屈。(6)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通过写“我”的动作(“蹲”“依偎”“闭上眼睛”)和环境描写,表现了“我”内心的绝望无奈和极度委屈。【设计意图】以文本为抓手,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抓住对人物、环境的描写,体会情感变化,同时培养学生搜索信息和概括的能力。比较阅读,方法提炼1.学习了《匆匆》和《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想想它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快速默读这两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3.全班交流。(1)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相同点是在情感上都表达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无奈、惋惜、惆怅。(2)两篇文章的不同点是表达方式的不同,《匆匆》通过运用设问、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感叹。《那个星期天》则是一系列细致的动作、心理、环境描写来细腻再现当时作者情感的变化。4.总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要学习作家们真实自然地表达对社会、人生、生活的情感,只有采撷生活之浪花,只有采用生花之妙笔,才能让思绪在笔下肆意地流淌,才能让真情在纸上纵情地绽放。【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两篇文章的比较,总结表达情感的写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运用到写作中去,为后面习作的学习打下基础。学语文的目的是用语文,让学生熟练地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课堂小结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文章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______又________,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________,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______、______乃至_______。细腻而深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情感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了解程度的方法,总结概括文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正规合同范本
- 别墅购销合同范本
- 信用担保贷款合同范本
- 制作人合同范本
- 单位房屋租用合同范本
- 中介用代管合同范本
- 农药国际销售合同范本
- 关于工地买卖合同范例
- 制作安装劳务合同范本
- 北京车辆 合同范例
- 失智老年人照护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养老护理职业和失智老人照护员工种的发展讲解
- 2025年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深度研究
- 新种子法律法规培训讲解
- 2025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民用通信天线行业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幼小衔接家长会》课件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Unit 4 A glimpse of the future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外研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001
- 万达广场筹备期项目管理规范
-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